家庭小药箱平时需要常备哪些急救药物

合集下载

急救箱常备药品

急救箱常备药品

急救箱常备药品急救箱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急救工具,用于处理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事故。

在选择急救箱常备药品时,需要考虑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的类型,并确保急救箱内的药品能够提供紧急救助和缓解症状的功能。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急救箱常备药品清单,供参考:1. 创可贴和伤口处理药品:- 透明敷料:用于小伤口的覆盖和保护。

- 消毒棉球或者消毒纱布:用于清洁伤口前的消毒。

- 碘伏或者酒精棉球:用于消毒伤口。

- 医用胶带:用于固定敷料或者绷带。

2. 疼痛缓解药品:-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 止痛药膏或者喷雾:用于局部疼痛的缓解。

3. 呼吸道急救药品:- 呼吸道解痉药: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用于缓解哮喘、过敏等呼吸道紧急情况。

- 呼吸急救器具:如面罩、呼吸囊等,用于紧急情况下的人工呼吸。

4. 消化道急救药品:- 胃肠道解痉药:如甲氧氯普胺,用于缓解胃肠绞痛、腹泻等症状。

- 消化道止泻药:如复方樟脑片,用于缓解急性腹泻。

5. 过敏反应药品:-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皮肤瘙痒、鼻塞等。

6. 皮肤护理药品:- 烧伤、烫伤药膏:如烧伤膏、烫伤膏,用于急救烧伤和烫伤。

- 抗菌药膏:如炉甘石洗剂,用于清洁和预防伤口感染。

7. 其他常备药品:- 高血压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用于缓解急性高血压危机。

- 心脏急救药品:如阿司匹林,用于缓解心绞痛等心脏紧急情况。

在购买急救箱常备药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药品的保质期:定期检查急救箱内药品的保质期,过期的药品应及时更换。

2. 储存条件: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3. 使用说明:在使用药品前,务必子细阅读药品包装上的使用说明和剂量指导。

急救箱常备药品的清单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常见疾病情况进行调整。

在使用急救箱常备药品时,应根据症状和药品的适应症进行合理使用,如有需要,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匡助。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急救药箱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工具,用于处理急性疾病、意外伤害和紧急情况。

它通常包含一系列常备药物,以提供快速、有效的急救治疗。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急救药箱常备药清单,旨在满足各种紧急情况下的需求。

1. 创可贴(防水):用于处理小伤口、擦伤和切口。

防水创可贴可以在湿润环境中使用,保护伤口免受感染。

2. 消毒棉球:用于清洁伤口前的消毒。

消毒棉球通常含有酒精或碘酒,可以杀死细菌,预防感染。

3. 医用手套:用于保护急救人员和伤者免受交叉感染。

医用手套应选用无乳胶材质,以防过敏反应。

4. 纱布绷带:用于固定伤口、止血和包扎。

纱布绷带应具备透气性和吸水性,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5. 弹性绷带:用于固定肌肉拉伤、扭伤和骨折。

弹性绷带可以提供紧密的支撑,减轻疼痛和肿胀。

6. 口服止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口服止痛药可以缓解轻度疼痛和发热症状。

7. 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扑尔敏等。

抗过敏药可以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8. 抗生素软膏:用于治疗轻度烧伤、划伤和感染。

抗生素软膏可以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9. 碘伏:用于清洁皮肤和伤口。

碘伏具有杀菌作用,可以预防细菌感染。

10. 生理盐水:用于冲洗伤口、清洁眼睛和鼻腔。

生理盐水是一种温和的溶液,可以清洁和滋润受伤的部位。

11. 呼吸道通畅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剂。

呼吸道通畅剂可用于缓解哮喘和呼吸困难等急性呼吸道疾病。

12. 心脏复苏药物:如肾上腺素注射液。

心脏复苏药物是用于急性心脏骤停时的紧急处理。

13. 救心丸:用于缓解心绞痛和急性心脏病发作。

救心丸可以迅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

14. 抗凝血药:如阿司匹林。

抗凝血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5. 急救冷敷贴:用于处理扭伤、肿胀和烧伤。

急救冷敷贴可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

以上是一份常见的急救药箱常备药清单,根据具体需求,您还可以根据个人或家庭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添加和调整。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标题:急救药箱常备药引言概述:急救药箱是每个家庭必备的急救工具,其中的常备药品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救助。

在选择急救药箱的常备药时,需要考虑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可能遇到的急救情况,确保药箱内的药品能够应对常见的急救情况。

一、止痛药1.1 阿司匹林:可用于缓解头痛、发热等症状。

1.2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缓解轻度疼痛和发热。

1.3 布洛芬:适用于缓解关节疼痛、肌肉疼痛等。

二、创伤处理药2.1 碘伏:用于消毒伤口,预防感染。

2.2 纱布、绷带:用于包扎伤口,止血。

2.3 创口贴:用于贴合小伤口,防止污染。

三、抗过敏药3.1 氯雷他定: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等症状。

3.2 肌注肾上腺素:适用于紧急处理严重过敏反应。

3.3 抗组胺药:适用于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

四、胃肠用药4.1 胃药:如胃灵、胃复安,用于缓解消化不良、胃痛等症状。

4.2 肠胃解痉药:如复方草胶囊,用于缓解腹泻、腹痛等症状。

4.3 肠胃止泻药:如止泻灵,用于缓解急性腹泻症状。

五、急救用品5.1 救心丸:适用于急救心脏病发作。

5.2 紧急呼吸器具:如口罩、呼吸囊,用于紧急处理窒息情况。

5.3 急救手册:包含常见急救知识和操作步骤,方便处理紧急情况。

结语:急救药箱内的常备药品应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可能遇到的急救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品。

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及时更换过期药品,保证急救药箱的药品始终保持有效。

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妥善准备急救药箱,为家人的健康安全提供保障。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急救药箱是一种紧急情况下必备的医疗设备,用于提供急救和紧急医疗处理。

它通常包含一系列常备药品,以应对常见的急救情况和急性病症。

以下是一份标准格式的急救药箱常备药清单,以供参考:1. 创可贴:创可贴是用于处理轻微切伤和擦伤的常用急救用品。

它们通常有不同尺寸和形状,以适应不同部位的伤口。

2. 消毒药水:消毒药水用于清洁伤口,以防止感染。

常见的消毒药水包括碘伏、酒精棉球或酒精喷雾。

3. 纱布和绷带:纱布和绷带用于覆盖和保护伤口。

纱布应该是无菌的,并且有不同尺寸可供选择。

4. 医用手套:医用手套是为了保护急救人员和受伤者免受交叉感染。

它们应该是无菌的,并且应该选择适合手部尺寸的手套。

5. 呼吸道通畅药物:急救药箱应该包含一些呼吸道通畅药物,如氧气瓶、气管导管或呼吸道扩张剂。

这些药物可以在呼吸急促、窒息或其他呼吸困难的情况下使用。

6. 心脏复苏药物:心脏复苏药物是用于处理心脏骤停或心脏病急性发作的药物。

常见的心脏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阿托品和硝酸甘油。

7. 镇痛药:急救药箱应该备有一些镇痛药,以缓解疼痛。

常见的镇痛药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吗啡。

8. 抗过敏药物:抗过敏药物用于处理过敏反应。

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氯雷他定、苯海拉明和肾上腺素。

9. 抗菌药物:急救药箱应该备有一些抗菌药物,以应对感染或疑似感染的情况。

常见的抗菌药物包括头孢菌素、青霉素和阿莫西林。

10. 解热药物:解热药物用于降低体温。

常见的解热药物包括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阿司匹林。

11. 抗痉挛药物:抗痉挛药物用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痉挛性疼痛。

常见的抗痉挛药物包括硝酸甘油、氨茶碱和苯妥英钠。

12. 抗恶心药物:抗恶心药物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

常见的抗恶心药物包括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和氯丙嗪。

13. 高血压药物:急救药箱中应备有一些高血压药物,以应对高血压急症。

常见的高血压药物包括硝酸甘油、利血平和卡托普利。

14. 抗焦虑药物:抗焦虑药物用于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急救药箱是家庭和办公场所必备的紧急救援工具之一。

在紧急情况下,它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援助,帮助处理创伤、缓解疼痛和减轻症状。

为了确保急救药箱的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急救药品,建议在药箱中备有。

1. 创可贴:创可贴是处理小伤口和切口的常用敷料。

它们有不同的尺寸和形状,适合不同部位的伤口。

确保药箱中备有各种大小的创可贴,以便应对不同程度的伤口。

2. 消毒剂:在处理伤口之前,先用消毒剂清洁伤口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消毒剂包括酒精棉球、碘酒和氯己定溶液。

它们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预防感染。

3. 纱布和绷带:纱布和绷带可以用于包扎大面积或深度伤口,以控制出血和保护伤口。

准备不同尺寸的纱布和绷带,以便应对各种情况。

4. 头痛和发烧药:常备头痛和发烧药是必要的,因为这些症状可能在急救情况下出现。

例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缓解头痛和发烧症状。

5. 抗过敏药:对于过敏反应,备有抗过敏药物是必要的。

常见的抗过敏药物包括氯雷他定和扑尔敏。

它们可以减轻过敏症状,如皮肤瘙痒、鼻塞和打喷嚏。

6. 抗菌眼药水:眼睛受伤或感染时,抗菌眼药水可以提供紧急救援。

它们可以减轻眼部不适和炎症,保护眼睛免受细菌感染。

7. 止痛药:备有止痛药,如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可以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例如牙痛、关节痛或肌肉疼痛。

8. 抗痉挛药:抗痉挛药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和痉挛性疼痛。

备有草酸氯己定或硝苯地平等抗痉挛药物,可以在需要时提供紧急救援。

9. 割伤止血药:备有割伤止血药物,如止血带和止血粉,可以在处理割伤时控制出血。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止血并防止感染。

10. 常用药品:根据个人或家庭的需求,也可以在急救药箱中备有一些常用药品,如感冒药、胃药、消炎药等。

这些药品可以应对常见的健康问题,提供临时缓解。

请注意,以上提到的药物仅为参考,具体的药物选择应根据个人需求和健康状况来确定。

此外,在使用急救药箱中的药物时,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并遵循正确的用药方法和剂量。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
标题:急救药箱常备药
引言概述:急救药箱是每个家庭必备的物品,其中的常备药品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救助。

本文将介绍急救药箱中常备的药品及其作用。

一、止痛药
1.1 阿司匹林:用于缓解轻度头痛、牙痛、肌肉疼痛等。

1.2 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发热、感冒引起的头痛及轻度疼痛。

1.3 布洛芬:适用于关节炎、扭伤等引起的疼痛和炎症。

二、抗过敏药
2.1 氯雷他定: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2.2 喷他林:适用于急性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

2.3 氯苯那敏: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症状。

三、消化药
3.1 草酸铋钾:用于缓解胃肠道不适,如胃灼热、胃酸过多等。

3.2 益生菌:适用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便秘等问题。

3.3 草酸铋复方片: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四、外伤处理药
4.1 碘伏:用于消毒伤口、灼伤等皮肤伤口。

4.2 纱布、胶布:用于包扎伤口,固定伤口敷料。

4.3 消炎药膏:适用于轻度烫伤、磨伤等皮肤外伤。

五、急救必备药
5.1 心肺复苏药:用于急救心脏骤停、呼吸困难等情况。

5.2 肾上腺素注射液:适用于严重过敏反应、哮喘急性发作等紧急情况。

5.3 乙醇:用于急救中毒、酒精中毒等情况。

结论:急救药箱中的常备药品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救助,家庭应当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并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及需求合理添置药品,以确保急救药箱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急救药箱是一种常见的家庭急救工具,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医疗援助。

为了确保急救药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我们需要在药箱中储备一些常用的急救药品。

以下是一份标准的急救药箱常备药清单,以供参考。

1. 创可贴:创可贴是处理小伤口和擦伤的基本急救用品。

它们应该包括各种尺寸和形状的创可贴,以适应不同类型和大小的伤口。

2. 消毒剂:消毒剂是用于清洁和消毒伤口的重要药品。

可以选择酒精棉球、碘酒或者双氧水等消毒剂,并确保药箱中有足够的数量。

3. 纱布和绷带:纱布和绷带是用于包扎伤口的必备物品。

应该准备不同尺寸的纱布和绷带,以适应不同大小和形状的伤口。

4. 医用手套:医用手套是为了防止交叉感染而必备的防护用品。

应该选择适合手部大小的医用手套,并确保在急救药箱中储备足够的数量。

5. 口服止痛药:口服止痛药可以缓解轻度疼痛和不适感。

可以在急救药箱中储备一些非处方的止痛药,如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

6. 抗过敏药:抗过敏药可以用于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可以选择非处方的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或者扑尔敏。

7. 镇痛喷雾剂:镇痛喷雾剂可以在肌肉酸痛或者关节扭伤时提供即时的疼痛缓解。

可以选择含有局部麻醉剂的喷雾剂,如利多卡因喷雾剂。

8. 口服止吐药:口服止吐药可以用于缓解呕吐引起的不适感。

可以选择非处方的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

9. 眼药水:眼药水可以用于缓解眼部不适和红肿。

可以选择含有生理盐水的眼药水,以清洁和舒缓眼睛。

10. 温度计:温度计是用于测量体温的必备工具。

可以选择电子温度计或者水银温度计,并确保在急救药箱中备有备用电池或者温度计套。

11. 呼吸道通畅剂:呼吸道通畅剂可以用于缓解呼吸难点和哮喘症状。

可以选择含有沙丁胺醇的喷雾剂,以舒缓呼吸道。

12. 紧急救心药:紧急救心药是用于处理心脏急症的重要药品。

如果有心脏病患者在家中,可以咨询医生并准备一些紧急救心药,如硝酸甘油片或者阿司匹林。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

急救药箱常备药引言概述:急救药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物品之一,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急救所需的药物。

在选择急救药箱常备药时,我们需要考虑药物的多样性和适合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急救药箱常备药的内容。

正文内容:1. 常见创伤处理药物1.1 抗菌药物:如碘酒、酒精等,用于消毒伤口。

1.2 消炎药物:如红霉素软膏、痔疮膏等,用于预防感染和减轻炎症。

1.3 止血药物:如止血散、止血带等,用于控制出血。

2. 常见疼痛缓解药物2.1 解热镇痛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用于缓解发热和轻度疼痛。

2.2 外用止痛药:如风油精、清凉油等,用于缓解肌肉疼痛和关节炎。

2.3 镇静安神药:如安定、地西泮等,用于镇静和缓解焦虑情绪。

3. 常见过敏应对药物3.1 抗组胺药物: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如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

3.2 皮肤炎症药物:如激素类药膏、抗过敏药膏等,用于缓解皮肤过敏引起的炎症和瘙痒。

3.3 呼吸道舒张剂:如沙丁胺醇、茶碱等,用于缓解过敏引起的呼吸道症状。

4. 常见消化系统药物4.1 消化酶类药物:如胃复安、乳果糖等,用于缓解胃肠道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适。

4.2 抗酸药物:如奥美拉唑、铝碳酸镁等,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和胃灼热。

4.3 胃肠道保护药物:如多潘立酮、硫糖铝等,用于保护胃肠道黏膜和修复损伤。

5. 常见心血管急救药物5.1 心脏麻醉药物:如硝酸甘油、异丙肾上腺素等,用于缓解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5.2 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肝素等,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和心脑血管疾病。

5.3 心脏激动药物:如洋地黄、肾上腺素等,用于增强心肌收缩力和调节心律。

总结:急救药箱常备药的选择应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创伤处理药物、疼痛缓解药物、过敏应对药物、消化系统药物和心血管急救药物。

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药物的适应症和用量,遵循医生的建议。

急救药箱的常备药物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必要的急救,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备家庭小药箱基础知识
家庭小药箱平时需要常备哪些急救药物?
药品是每个家庭的必需品,特别是对于有儿童和老人的家庭而言。

但是,大多数人往往忽视了如何正确地存放药品。

药品常常被随意地放在床边的桌子、抽屉或者柜子里。

这些行为是不科学的,很容易导致药品失效,给人们带来巨大的伤害。

★如何准备药品?
•视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而定
•不要选择新药品
•选择口服药品或外用药,尽量选择非处方药(OTC)
•选择用于治疗常见疾病的药品
•不需要太多
★应包含哪些药品?
☆感冒药:目前常用感冒药大体分为三大类。

中成药,其重在清热解毒,副作用小,但起效慢,如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冲剂、感冒灵胶囊、银翘解毒片、抗病毒冲剂、999感冒灵冲剂、感冒灵胶囊等。

西药,其重在抑制病菌,见效快,但副作用大,如泰克胶囊、白加黑、百服宁、快克、感冒通、泰诺等; 中西药结合的复方药,其综合以上两者的优点,如康必得、感康等等。

感冒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

前者宜选择解热镇痛作用迅速,同时能缓解多种感冒症状(如发热、肌肉酸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等)的复方抗感冒制剂,如日夜百服宁等。

普通型感冒如伴有发热、咽痛或咳嗽时,亦可选择上述复方感冒制剂。

对于以鼻塞、流涕等症状为主的普通型感冒,则可选用含有盐酸伪麻黄碱和扑尔敏的复方抗感冒制剂。

小儿禁用中枢性镇咳药
☆止痛-退烧药: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
☆抗菌药:头孢拉定、氟哌酸
☆止咳化痰药:999强力枇杷露、复方甘草片
☆胃药(消化药):胃苏颗粒、吗丁啉、斯达舒
☆止泻药:黄连素、整肠生、喇叭牌正露丸
☆外用药:扶他林、红花油、京万红、碘伏、创可贴
☆急救药品: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
☆其他:体温计、消毒纱布、药用棉花、手术剪刀、镊子等。

药品使用前请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家庭小药箱贮藏知识
1.管理“家庭小药房”时应注意些什么?
(1)分类存放。

大人与小儿的药分开、内服药和外用药分开、急救药与常规用药分开,做好标记,以免拿错、误服,发生危险。

毒性药品单独另存,最好加锁保管。

(2)注意药品的有效期限。

所购药品的包装要与药品一同留存,每次用药剩余的药品放回原包装,便于定期检查药品的药效期,淘汰过期药品。

(3)了解药品的存放条件。

药品一般应放在干燥、避光和温度较低的地方,某些药品如胰岛素、人血白蛋白、干扰素类、疫苗等必须2~8℃冷藏。

为了久存药品,避免药品的氧化或潮解,应密闭存放。

(4)保留药名。

用药时仔细核对所用药品与药名是否一致,不要轻易撕去药品内包装上标记药名和规格等文字的标签,以免无法辨认药品。

(5)淘汰变质药品和补充新药。

如发现可能是储存不当所致的药片(丸)发霉、粘连、变质、变色、松散、有怪味,或药水出现絮状物、沉淀、挥发变浓等现象时,即使其仍在有效期内也必须淘汰,并及时补充备用。

(6)药品应放于远离小孩所能触及的地方,特别是毒性药品,最好加锁保存。

2.家庭存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是什么?
存放药品常常有变质、超过有效期等问题,家庭成员数量也有限,不可能刚好用完所有的药物,所以并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家庭储备,某些药物还是应该去医院即开即用,剩余药品也不应久留,要定期清理出药箱,以免给家人今后的用药留下隐患。

那么我们该如何清理自己的家庭药箱呢?
★定为不被留存药物的八条原则是。

(1)药物有效期太短。

如医院的自制制剂、胃蛋白酶合剂等,放置时间稍长,就会降低药效或失效。

(2)易分解变质的药物。

如阿司匹林久存后会分解出对胃有刺激的物质——水杨酸,故不宜留存。

维生素C片剂久置后会分解而失去药效,因此也不宜留存。

(3)不常用的药物。

为了方便药品的管理,避免造成混淆,应尽量减少留存药物的品种。

(4)药物的包装破损。

包装不严密的药品均易吸潮后变质发霉。

(5)药物的名称标识不清或未标明有效期。

这些药无法掌握是何种药物,是否失效等信息。

(6)药品超过有效期。

标明有效期的药品,无论外观有无变化,只要过了有效期就不保留。

(7)不掌握适应证和用法的药物。

(8)针剂。

针剂大多只有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方可使用,为避免使用不当,家中不宜留存。

★留存药品六点注意:
(1)常用药品宜集中存放,并尽量远离儿童。

(2)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存放,必要时粘贴不同颜色标签以区别。

(3)保存药品的原包装和说明书,使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有效期等内容可随时查阅。

(4)零散药品用小瓶密封,并标明药名、规格、有效期。

(5)注意需冷藏的药品的储藏温度,中成药(如蜜丸)怕受潮、发霉、生虫等,因此要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

(6)定期淘汰超过有效期限或变质的药物。

3.贮存不当易受潮的药物有哪些?
药品的原包装一般都保证了药物储存必备的密闭性和防潮性,但是拆开了的包装就难以保证药物不受环境的影响了。

一般来说某些固体制剂的稳定性受环境湿度和水分的影响较大,这些固体制剂大致总结为四类。

(1)中药材。

家庭储存的中药材一般是药材饮片,中药一般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盐类,经干燥炮制成的饮片极易吸潮,发生霉烂、虫蛀、变色、泛油、溶化等现象而变质,所以要放在通风、干燥、阴凉处;
(2)冲剂及颗粒剂。

这一类药品是将药物的细粉或提取物,加入糖粉等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的内服制剂,可直接吞服,也可冲入水中,故溶解性很好,在潮湿环境中极易潮解、结块,尤其是泡腾型颗粒剂。

常用冲剂有“板蓝根冲剂”等。

(3)散剂。

散剂一般均应密闭贮藏,它是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粉末状制剂,其表面积较大,故吸湿性较显著,若包装与储存不当,则易出现潮解、变色、结块、分解、霉变等变化,严重影响散剂的质量。

常见的散剂有“小儿清肺散”、“痱子粉”、“冰硼散”、“思密达”等。

(4)泡腾片剂。

泡腾片是临用前置于适量水中,迅速崩解溶化后使用,这种剂型在制作中,添加了助溶成分,这类成分遇水即产生气体,导致泡腾片膨胀、变形、破裂,因此极易潮解变质,应保持干燥。

常见的泡腾片剂有“阿司匹林泡腾片”“维生素C泡腾片剂”等。

4.家里如何保存中药?
常用的中药简单地可分为饮片和中成药,中药材饮片最怕生虫受潮。

一般中药适合在阴凉、干燥、避光处存放,家里珍藏的名贵中药,则必须在低温环境下隔绝空气贮存。

以下就介绍几个家庭常见的名贵药材各自的贮存方法。

人参、鹿茸的贮存:首先把人参盖上白纸晒干,盖白纸的目的是防止人参变色,晒干后放入塑料袋,并放入2~3粒花椒防虫,密封后放入冰箱冷藏室保存,但是不能放入冷冻室,以免人参冷冻变质。

冬虫夏草的贮存:和人参一样晾干后,装入密闭塑料袋,放在干燥的地方保存。

麝香的贮存:麝香特别容易受潮,香气特别容易挥发,所以要放入玻璃瓶,并用蜡封口,再放入冰箱保存。

燕窝的贮存:先将燕窝放入密封的燕窝保鲜盒内,再存放于冰箱,若燕窝不慎沾上湿气,可放在冷气口风干,切不可焙烘或以太阳晒干。

雪蛤膏的贮存:应密封后置于冰箱的冷冻格里。

糖浆、口服液、合剂等中成药制剂:这些制剂常易发霉,在开瓶后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最好置于冰箱中,但也不宜长期贮存。

5.暑期家庭如何储存药品?
药物由于易受空气、湿度、温度、虫害、光线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不稳定,因此暑期高温天气会给药物的储存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家里药箱里的药物也应做好必要的“防暑”准备。

夏季的连续高温,常常会影响西药的化学成分,使一些成分出现不稳定。

例如一些胶囊受热会出现软化、破裂,甚至整瓶粘在一起。

一些针剂、口服液在炎热的夏季也容易出现絮状物、沉淀物、变色、霉变、结晶以及出现大量气泡等,就不能再使用了。

一些冲剂和糖衣片剂受热易发黏、结块,密封不严的还容易生虫。

一些药膏会出现酸败、色变、水油分离,甚至变质。

因此,了解各种剂型的储藏条件,按照储藏条件来存放是很必要的。

例如说明书标明常温储存是指10~30℃储存,冷储存是指2~10℃储存,凉暗处储存是指在避光且不超过20℃的地方储存,阴凉处储存是指在不超过20℃的地方储存。

常见的维生素C等怕光药品注意避光保存,胶囊、冲剂、栓剂等制剂则应注意防热保存,除此以外,各种散装的西药要注意分别放入密闭的玻璃瓶,内服药和外用药不能放在一起,否则容易串味。

一些暂时没有用完的注射液,如胰岛素等,这些药品可以冷藏不可以冷冻,否则会影响疗效。

酒精碘酒等搽剂,这些药品放入冰箱时应拧紧瓶盖,防止其挥发或氧化周围东西。

液体外用药品如滴眼液、洗剂等在夏季最好放置在冰箱中冷藏,以获得较长的保存时间。

外用的乳膏保存温度过低可引起基质分层,影响软膏的均匀性与药效,故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液体制剂如止咳糖浆、抗过敏糖浆、解热镇痛溶液或感冒糖浆,这些糖浆制剂开瓶后一般也不需要放在冰箱内,只要在室温下保存即可。

名贵中药则必须在低温环境下隔绝空气贮存,家庭最常见的保存方法就是把它们晒干后,分别用干净的塑料袋或玻璃瓶密封,并放入冰箱冷藏室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