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09第二学期基因工程原理课程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最新-2009第二学期基因工程原理课程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最新-2009第二学期基因工程原理课程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

精品文档

2008─2009学年 第 2学期

《基因工程原理》课程考试试卷(A 卷)参考答案

专业: 生物技术

年级:2006 考试方式:闭卷 学分:4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5分)

1、 基因工程:是指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指将一种或多种生物提(供体)的基因

或基因组提取出来,或者人工合成基因,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密的设计,经过体外加工重组,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受体)的细胞内,使之能在受体细胞遗传并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2、 星活性:高浓度的酶、高浓度的甘油、低离子强度、极端pH 值等,会使一些核酸内切酶

的识别和切割序列发生低特异性,即Star activity 现象。

3、 插入型载体:只具有一个可供外源DNA 插入的克隆位点。

4、 反转录PCR :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以mRNA 为模板合成互补的cDNA ,再以cDNA 为

模板进行PCR 反应。

5、 感受态: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2,RuCl 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

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多有外源DNA 的载体分子通过的感受态细胞。

6、 考斯质粒:考斯质粒是一类人工构建的含有l-DNA cos 序列和质粒复制子的特殊类型的载

体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用酚—氯仿抽提DNA 时,通常要在氯仿或酚—氯仿中加少许异戊醇,这是因为异戊醇可以 防止气泡 ;分离DNA 时要使用金属离子螯合剂,如EDTA 和柠檬酸钠等,其目的是 抑制了DNase 。

2、按照质粒拷贝数的多少,质粒可以分为 严谨型质粒 。和 松弛型质粒 。

3、λ 噬菌体在感染大肠杆菌以后,可以进入 Lytic growth 也可以进入 Lysogenic state 。如果其基因组 DNA 通过专一性重组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中,则其进入 融源状态

。;它也可以选择进入 融菌状态 ,大量复制并组装子代噬菌体颗粒。

4、ddNTP 与普通的 dNTP 的不同之处在于 ddNTP 2’和3’双脱氧 ,它们可以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通过其 5’ 掺入到正在增长的 DNA 链中,导致链延伸反应终止。

5、Klenow DNA 聚合酶是 DNA 聚合酶Ⅰ 经蛋白酶裂解而从全酶中除去 5’—3’外切酶 活性的多肽大片断,而其他活性保持不变。

三、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可以特异性地识别( C )。

A 、特定的三联密码;

B 、双链 DNA 的特定碱基对;

C 、双链 DNA 的特定碱基序列;

D 、单链 DNA 的特定碱基序列。 2、在切口平移方法标记 DNA 探针时只能使用( B )。

A 、Klenow 酶;

B 、DNA 聚合酶 Ⅰ;

C 、DNA 聚合酶 Ⅱ;

D 、DNA 聚合酶 Ⅲ。 3、在下列进行 DNA 部分酶切的条件中,控制哪一项最好( C )。

A 、反应体积;

B 、酶反应温度;

C 、反应时间;

D 、酶量。 4、PCR 扩增有时会出现弥散的条带,以下原因阐述不正确的是( B )。

A 、退火温度过低;

B 、退火温度过高;

C 、dNTP 浓度过高;

D 、循环次数过多。 5、以下不属于 PCR 的应用的为( D )。

A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RAPD );

B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

C 、RACE ;

D 、S1 酶作图。 6、pUC18 与 pUC19 的区别在于( B )。

A 、二者的选择标记不同;

B 、二者的多克隆位点方向相反;

C 、pUC18 无 lacZ 基因;

D 、pUC19 无 lacZ 基因。

7、有关 DNA 序列自动化测定的不正确叙述是( D )。

A 、用荧光代替了同位素标记;

B 、激光扫描分析代替人工读序 基;

C 、本原理与手工测序相同;

D 、不再需要引物。

8、下列哪一项不是质粒载体必备的基本特征( D )。

A、可以独立复制;

B、有选择标记;

C、有多克隆位点;

D、含lacZ。

9、在分离DNA 过程造成DNA 分子断裂的因素很多,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C )。

A、核酸酶的降解;

B、化学降解;

C、保存液中未加一滴氯仿;

D、物理剪切。

10、氨苄青霉素的工作原理为(A )。

A、可以抑制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B、可以与核糖体30S 亚基结合并抑制蛋白质合成;

C、可以抑制核糖体的转位;

D、可以与核糖50S 亚基结合并抑制蛋白质合成。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标记的原理及基本步骤。

答:RAPD应用了PCR反应的原理,以不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单一的随机寡聚核苷酸(长度多为10个核苷酸)为引物而获得的一定扩增产物。由于不同基因组DNA序列存在着差异,其不同区段上可与引物同源互补的位点不同,扩增产物的数量、大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多态性。

1)基本步骤:

2)DNA的提取

3)模板DNA浓度和质量的检测

4)PCR扩增

5)电泳检测:PCR结束后每个样品加4ul凝胶上样缓冲液,每个泳道点样20ul。

6)将凝胶浸于1ug/ml的EB中30min~60min,用水清洗约10min,观察、拍照。

7)统计分析:记录条带清晰的RAPD条带,计算带纹相似率;计算带频率、群内遗传纯度;

计算DNA片段大小。

2、一个理想的载体应具备那些特点?

答:

a)较小的分子和较高的拷贝数;

b)多个单一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

c)两种以上的选择标记;

d)易导入宿主细胞并复制和表达。3、试回答影响限制性内切核酸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切割效率的因素?

答:

1)DNA样品的纯度;

2)DNA甲基化程度;

3)反应条件;

4)酶的纯度;

5)酶切反应的温度和时间。

4、经典RACE 克隆的原理是什么?

答:

反向PCR;

瞄定PCR;

末端转移酶法。

5、

6、采用同聚物加尾的方法进行dscDNA 克隆,一般采用dC/dG 而不采用dA/dT ,简述其

原因?

答:

(1)

(2)dA/dT退火温度低;

(3)反转录用的dT引物。

五、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一个携带有氨苄青霉素和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仅在卡那霉素基因中有EcoRⅠ识别位点。消化后与目的DNA连接后转化对两种抗生素都敏感的E. coli菌株,试问:

(1)利用什么方法筛选接受了质粒的宿主细胞和没有接受质粒的宿主细胞?

(2)如何区分接受了含有目的DNA的重组质粒和空质粒的克隆?

答:

(1):用氨苄青霉素筛选,抗氨苄青霉素的为带有质粒的宿主细胞。

(2):用卡那霉素筛选,不抗卡那霉素但抗苄青霉素的为含有目的DNA的重组质粒的宿主细胞。

2、已知拟南芥、水稻ADH、甘蓝型油菜、矮牵牛等物种的ADH基因序列,如何得到棉花的ADH基因(利用高保真酶),请谈谈它的基本步骤?

1)从Genbangk下载拟南芥、水稻ADH、甘蓝型油菜、矮牵牛等物种的ADH基因序列;

2)将各序列多重比对,设计保守区引物;

3)提取棉花RNA;

4)将RNA逆转录为cDNA;

5)PCR扩增;

6)胶回收、连接、转化、检测;

7)测序,得到保守区序列;

8)根据保守区序列设计RACE引物;9)RACE扩增,并测序;

10)得到全长基因序列。

六、综合题(15分)

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迅速从墨西哥和美国蔓延至包括中国在内的几十个国家,全球已报道病例达到44287人。快速有效的诊断是有效的防治该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请根据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设计一种高效、快速的检测H1N1的方法?

答:

1)从病人体内分离H1N1病毒;

2)测序;

3)设计特异引物;

4)在群体中鉴定引物特异型;

5)取疑似样本;

6)PCR扩增。

7)电泳。

c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c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AutoCAD 试卷 一、 单项选择 1、AutoCAD 默认扩展名是 A 、dwt B 、dwg C 、bak D 、dxf 答案:B 2、在CAD 中,以下哪个命令可用来绘制横 平竖直的直线 A 、栅格 B 、捕捉 C 、正交 D 、对象捕捉答案:C 3、按哪个键可切换文本窗口和绘图窗口 A 、F2 B 、F8 C 、F3 D 、F5答案:A 4、默认情况下,命令提示行显示为几行 A 、3 B 、5 C 、2 D 、8答案:A 5、在CAD 中为一条直线制作平行线用什么命令 A 、移动 B 、镜像 C 、偏移 D 、旋转答案:C 6、在图层特性管理器中不可以设定哪项 A 、颜色 B 、页面设置 C 、线 宽 D 、是否打印答案:B 7、绘制建筑图步骤为 A 、墙线、轴线、门窗 B 、墙线、 门窗、轴线 C 、轴线、门窗、墙线 D 、轴线、 墙线、门窗答案:D 8、哪个命令可用于绘制直线与圆弧的复合 体 A 、圆弧 B 、构造线 C 、多段线 D 、样条曲线答案:C 9、如何在图中输入“直径”符号 A 、%%P B 、%%C C 、%%D D 、%%U 答案:B

10、如果要在一个圆的圆心写一个“A”字,应使用以下哪种对正方式 A、中间 B、对齐 C、中心 D、调整答案:A 11、在哪个层创建的块可在插入时与当前层特性一致 A、0层 B、在所有自动产生的层 C、所有图层 D、新建的图层答案:A 12、一个完整的尺寸由几部分组成 A、尺寸线、文本、箭头 B、尺寸线、尺寸界线、文本、标记 C、基线、尺寸界线、文本、箭头 D、尺寸线、尺寸界线、文本、箭头 答案:D 13、要将图形中的所有尺寸都为原有尺寸的2倍,应设定以下哪项A、文字高度 B、使用全局比例 C、测量单位比例 D、换算单位 答案:B 14、三维模型中哪种模型可以进行布尔运算 A、线框模型 B、实心体模型 C、表面体模型答案:B 15、渲染三维模型时,哪种类型可以渲染出物体的所有效果 A、一般渲染 B、普通渲染 C、照片级真实感渲染 D、照片级光线跟踪渲染答案:D 16、样板文件的括展名是 A、BAK B、SVS C、DWT D、DWG 答案:C 17、以下哪种相对坐标的输入方法是画8个单位的线长 A.8, 0 B.@0,8 C.@0<8

保卫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国2020年1月自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保卫学试题 课程代码:0035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在国家财政经济部门中建立保卫工作的决定》中要求,所有国有企业的行政首长,必须足够重视防奸保密工作,亲自负责、亲自( ) A.指导 B.监督 C.检查 D.指挥 2.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保卫工作具有行政化特征和( ) A.专业化特征 B.部门化特征 C.机关化特征 D.社会化特征 3.公安机关保卫工作部门机构设置应遵循的原则要求之一是所设置的机构要与( ) A.所承担的保卫工作业务相适应 B.所承担的保卫工作职责相适应 C.所承担的保卫工作职能相适应 D.所承担的保卫工作任务相适应 4.下列属于公安机关保卫部门指导监督职责的是( ) A.开展安全保卫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B.依法协助单位化解重大不安定因素 C.接警后应立即出警,开展侦查、调查和处置工作 D.整顿周边治安秩序、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5.多媒体技术在电视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基本上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建立一个新的更为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二是( ) A.对图像进行高速续写和快速检索 B.对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压缩存入硬盘 C.对图像分解组合并作简单加工处理 D.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加工 6.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否具备多种软、硬件接口,体现和反映的是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否具备( ) A.使用方便性 B.应用灵活性 1

C.功能扩展性 D.结构开放性 7.做好要害保卫工作的前提是划定要害应当( ) A.适度 B.准确 C.求实 D.全面 8.保卫部门加强对要害部位不安全因素整改的主要方法是及时反馈情况,提出整改建议和检查整改的( ) A.主要内容 B.安排部署 C.组织领导 D.进展情况 9.内部犯罪预防工作预案的特点是工作预案具有系统性、预测性、可操作性和( ) A.科学性 B.实用性 C.预防性 D.权威性 10.在治安灾害事故中,责任事故与技术事故的本质区别在于( ) A.主体构成不同 B.客体构成不同 C.主观构成不同 D.客观构成不同 11.在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中起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措施是( ) A.安全检查措施 B.安全技术措施 C.安全管理措施 D.安全防护措施 12.下列属于构成国家秘密实质要件的条件是( ) A.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 B.泄露后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C.依照法定程序确定 D.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 l3.传递绝密级国家秘密载体,必须实行( ) A.专人负责制 B.岗位责任制 C.二人护送制 D.双人管理制 14.危害银行安全的暴力型犯罪是两种暴力犯罪的混合体,它既具备了贪财型暴力犯罪的特征,又具有( ) A.危害国家安全暴力犯罪的特征 B.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暴力犯罪的特征 C.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暴力犯罪的特征 D.危害公共安全暴力犯罪的特征 2

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卷二)答案及详解

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详解(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 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 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 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刑法解释。 A项中,盗窃罪的对象“公私财物”都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他人的财物”的解释,去除了“他人占有”的限制,扩大了盗窃的对象,属于扩张解释。 B项中,将“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扩张解释,并不是当然解释。当然解释,即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故B项说法错误。 C项对抢劫罪的认定进行了扩张解释,说法正确。 D项中,对“信用卡”的功能进行了扩张解释,故D项说法错误。 2.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主体。 A项中,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同样可以是女性。所以A项说法错误。 B项中,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为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机械进行抢夺,这种携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因而只要携带这些凶器进行抢夺,就应定为抢劫罪,所以B项说法错误。 C项中,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或者致人死亡都是在非法拘禁过程中过失致人重伤或者致人死亡,是非法拘禁的结果加重犯。而15岁的人对过失致人死亡不负刑事责任,所以C项说法正确。 D项中,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司法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放纵走私罪的犯罪主体,所以D项说法错误。 3.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

C语言期末考试试题

C语言试题1 一填空题(15分) 1.设x的值为15,n的值为2,则表达式x%=(n+=3)运算后,x的值为()。 2.设int a=7,b=9,t;执行完表达式t=(a>b)?a:b后,t的值是()。 3.下面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int a=1234; a=a&0377; printf(“%d %o\n”,a,a); 4.a数组定义如下,按照内存排列顺序,a数组中的所有元素是()。 char a[3]; 5.设有以下宏定义,则执行赋值语句a=PP*20;(a为int型变量)后,a的值是()。 #define PR 80 #define PP PR+403 6.在C程序中,可以通过三种运算方式为指针变量赋地址值,它们是:()、()和()。7.在C文件中,数据存在的两种代码形式是()和()。 8.C语言中调用()函数打开文件,调用()函数关闭文件,调用()函数可实现文件的随机读写。 9.若有int a[3]={10,12,30};则a+1是()的地址,*(a+2)=()。 二判断对错(5分,对的划“√”,错的划“×” 1.在Turbo C中,整型数据在内存中占2个字节。() 2.表达式1/4+2.75的值是3。() 3.结构体类型只有一种。() 4.函数若无返回值,则它一定无形参。() 5.C语言只能处理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 三选择题(20分) 1.设int a=12; 表达式a+=a-=a*=a的值是()。 A 12 B 144 C 0 D 132 2.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 int a=011; printf(“%d\n”,++a); } A 12 B 11 C 10 D 9 3.以下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define ADD(x) (x)+(x) main() { int a=4,b=6,c=7,d=ADD(a+b)*c; printf(“d=%d”,d); } A d=70 B d=140 C d=280 D d=80 4.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赋值语句是(char a[5],*p=a;)()。 A p=“abcd”; B a=“abcd”; C *p=“abcd”; D *a=“abcd”; 5.若k为整形,则while循环执行()次。 k=2; while(k==0) printf(“%d”,k); k--; printf(“\n”); A 10 B 9 C 0 D 1

自学考试单片机试题库完整

选择题: .MCS-51单片机的内部RAM的工作寄存器区共有( C ) A 8个单元 B 16个单元 C 32个单元 D 24个单元 .不能使MCS-51单片机的SP改变的指令是( A ) A ADD指令 B POP指令 C PUSH指令 D LCALL指令。 .在MOVX A,@DPTR指令中,DPTR中的内容是( C ) A 片内数据存储器地址 B 片内程序存储器的地址 C 片外数据存储器地址 D 片外程序存储器地址 .8031外扩数据存储器的最大容量是( D ) A 8K。 B 16K。 C 32K。 D 64K。 .MCS-51构成系统总线时,可提供低8位地址线的口是( A ) A P0口 B P1口 C P2口 D P3口 .某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是8K 8,其片内寻址地址线为( D ) A 10根 B 11根 C 12根 D 13根 .在外扩多片数据存储器芯片时,不能在各存储器芯片间并行连接的信号是( A )A地址译码输出信号。 B 数据信号。 C 低位地址信号。 D读写信号。 .当串行传送二进制数时波特的单位是( B ) A 字符/秒。 B 位/秒。 C 帧/秒。 D 位/分。 。 MCS-51执行以下哪条指令,使PC发生突变,而不是顺序加1改变。( B) A MOV 指令 B JZ指令 C PUSH 指令 D ADD指令 .以下指令有错误的是( C ) A MOV 28H,@R2 B MOV F0,A CC.3 C PUSH DPTR D MOV C,30H .若8051单片机的时钟频率为12 MHZ,则一个机器周期为_______微秒。( D ) A 0.25 B 0.5 C 0.75 D 1 .串行口工作方式1的波特率是:( D ) A 固定的,为f osc/16。 B 固定的,为f osc/32。 C 固定的,为f osc/64。 D 可变的,取决于T1的溢出率。.8031在下列各种运行情况中,能立即响应中断的是:( C ) A 当前正在执行RETI指令。 B 当前正在进行高优先级中断处理。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9年第一学期A卷定稿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2009学年第1学期考试科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注意事项: 1、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答案必须用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 才有效。第四题、第五题答案必须写在主观题答案卷上才有效。 2、答题卡必须写上院系、年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学号 要填涂正确,特别注意“科目”栏填涂“原理”。主观题答题卷必须写上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3、考完试后分开交答题卡、主观题答题卷、试题卷。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45分,每小题1分) 1、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认识论 C、实践 D、唯物史观

3、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特征是【d】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系统性 D、实践性 4、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影响是【a】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5、“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 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b】 A. 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 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C. 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 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6、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c】 A、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 B、是阶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根源 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否定的观点 C、矛盾的观点 D、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的观点 8、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的哲学理论依据是【c】 A.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原理

司法考试真题卷三答案及详解

2004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 A.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答案及解析】:D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的排他性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财产权等属于支配权。请求权是特定人得请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债权是典型的请求权。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形成权。 2.甲、乙、丙各出资5万元合伙开办一家餐馆,经营期间,丙提出退伙,甲、乙同意,三方约定丙放弃一切合伙权利,也不承担合伙债务。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B.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仍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丙退伙后对原合伙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 D.丙退伙后仍应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原合伙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答案及解析】:B民通意见第53条规定:合伙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伙人退出合伙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伙债务的,退伙人对原合伙的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伙债务的,对其参加合伙期间的全部债务仍负连带责任。 3.甲公司经常派业务员乙与丙公司订立合同。乙调离后,又持盖有甲公司公章的合同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的丙公司订立一份合同,并按照通常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对此甲公司并不知情。丙公司要求甲公司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该合同与己无关,予以拒绝。下列选项哪一个是正确的? A.甲公司不承担责任 B.甲公司应与丙公司分担损失 C.甲公司应负主要责任 D.甲公司应当承担签约后果 【答案及解析】:D表见代理是指虽无代理权但表面上有足以使人信为有代理权的代理。表见代理发生有权代理之效果,即有本人而非行为人负代理行为的效果。 4.甲于1972年将房屋出典给乙,典价5000元,典期20年。1992年典期届满,甲以5000元向乙回赎,乙主张甲必须以该房现价3万元回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甲应按照哪一价款回赎典物? 元 万元 【答案及解析】:A回赎是出典人向典权人提出以支付原典价消灭典权的单方行为。回赎是出典人的权利,它只需要出典人一方的意思表示并支付原典价即可,不必取得典权人的同意即产生效力。

C期末考试试卷及复习资料

40分) 1. ______不是属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特性 A. 抽象性 B. 数据相关性 C. 多态性 D. 继承性 2. 将对某一类数据的处理算法应用到另一类数据的处理中,要用到C++的______ A. 类 B. 虚函数 C. 运算符重载 D. 模板 3. C++与C语言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 A. 使用了类 B. 能够实现变量自动初始化 C. 支持软件重用 D. 支持接口重用 4. 动态内存分配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 A. 使程序按动态联编方式运行 B. 正确合理的使用内存 C. 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D. 提高程序的可维护性 5. 在C++函数的形参前加const关键字,是为了提高函数的_______ A. 数据封装性 B. 可理解性 C. 可维护性 D. 可重用性 6. 函数重载的目的是________ A. 实现共享 B. 使用方便,提高可读性 C. 提高速度 D. 减少空间 7. 从程序片断:char name[] = "C++"; course(name);可判断函数course的调用采用的是_______ A. 传值调用 B. 带缺省参数值的函数调用 C. 引用调用 D. 传址调用 8. 用来说明类中公有成员的关键字是________ A. public B. private C. protected D. friend 9. 如果一个类的成员函数print()不修改类的数据成员值,则应将其声明为 A. void print() const; B. const void print(); C. void const print(); D. void print(const); 10. 下列关于构造函数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构造函数的函数名与类名相同 B. 构造函数可以设置默认参数 C. 构造函数的返回类型缺省为int型 D. 构造函数可以重载 11. 在程序代码:A::A(int a, int *b) { this->x = a; this->y = b; }中,this的类型是______ A. int B. int * C. A D. A * 12. 内存泄漏是指_______ A. 内存中的数据出现丢失 B.试图释放一个已经释放了的动态分配的堆内存 C. 函数中局部变量所占的栈内存没有及时回收 D. 动态分配的堆内存在程序退出后始终被占用 13. 从程序片断:student zhangsan("张三","M",22); zhangsan.id("2005131000");可判断id是一个________ A. 私有成员数据 B. 私有成员函数 C. 公有成员数据 D. 公有成员函数 14. 友元函数_______ A. 可以被声明为const B. 没有this指针 C. 可以用类名或对象名来调用 D. 只能用对象名来调用

自学考试公共关系学试题带答案

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82公共关系学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公共关系职业化时期的代表人物是()。 【选项】 A.艾维·李 B.爱德华·伯尼斯 C.巴纳姆 D.詹姆斯·格鲁尼格 【答案】A 【解析】公共关系的历史与发展:1.古代时期——公共关系思想的萌芽;2.巴纳姆时期——神话与欺骗(发端时期); 3.艾维·李时期——公共关系职业化; 4.爱德华·伯尼斯时期——公共关系学科化; 5.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1987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1991年成立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2.被称为公共关系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是()。 A.《公众舆论的形成》 B.《公共关系学》 C.《修辞学》 D.《高卢战记》 【答案】A 【解析】1923年美国人爱德华·伯尼斯出版了被称为公共关系理论发展史的“第一个里程碑”的专著——《公众舆论的形成》。爱德华·伯尼斯的主要贡献就在于,他把公共关系学理论从新闻传播领域中分离出来,并对公共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使之系统化、完整化,最终成为一门独立完整的新兴学科。 3.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9年 【答案】B 【解析】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是1986年11月在中国率先成立的第一家公关协会,拥有外企、三资、民营企业等200余个会员单位和众多个人会员。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毛经权教授任会长,原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先生任名誉会长。上海和海外一些著名人士担任了名誉会长、副会长和荣誉顾问。理事会的组成人员大都是企业首脑、学术精英、政府官员和媒介领导。 4.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是()。 A.领导角色 B.中介角色 C.监督角色 D.核心角色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关系部门的地位。从管理作用上看,公共关系部门在组织总体中扮演一种“边缘”、“中介”的角色。

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

(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及解析 80.关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与抽象行政行为不同,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即生效 B.行政强制执行是实现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力的制度保障 C.未经送达领受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具有法律约束力 D.因废止具体行政行为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国家应当给予赔偿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核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和效力。 A项中,一般地说具体行政行为一经成立就可以立即生效(符合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条件,不存在具体行政行为的无效因素),但是行政机关也可以安排某一事件发生后或者经过一段时间后才发生效力,这经常出现在附生效条件的具体行政行为中,所以A项错误。 B项中,理论上,具体行政行为发生拘束力后,有关当事人应当积极主动地履行相关义务,如果当事人不能自动履行这些义务,具体行政行为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就无法实现,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力就可以发生作用。有关机关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依职权或者依申请采取措施,强制实现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利义务安排,所以B项说法正确。 C项中,具体行政行为成立条件之一是:在程序上,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进行送达。即未经送达受领程序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发生法律约束力。故C 项错误。 D项中,如果行政行为废止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损失,或者带来严重的社会不公正,行政机关应当给予受到损失的当事人以必要的补偿。故D项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项,故正确答案为ACD. 81.2002年,甲乙两村发生用地争议,某县政府召开协调会并形成会议纪要。2008年12月,甲村一村民向某县政府申请查阅该会议纪要。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该村民可以口头提出申请 B.因会议纪要形成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前,故不受《条例》规范 C.因会议纪要不属于政府信息,某县政府可以不予公开

南昌大学C期末考试试卷(答案全)

南昌大学2003 ~2004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A’的ASCII码为65,n为int型,执行n =‘A’+‘6’-‘3’;后,n的值为B。 A)‘D’ B) 68 C) 不确定的值D) 编译出错 2.下列变量名中, A 是合法的。 A)CHINA B) byte-size C) double D) A+a 3.在static int B[3][3]={{1},{3,2},{4,5,6}};中, a[2][2]的值是C。 A)0 B) 5 C)6 D)2 4.若有定义int a=3, *p=&a ;则*p的值是 B 。 A)常量a的地址值B)3 C)变量p的地址值D)无意义 5.下列关于指针运算的各叙述中,不正确的叙述是 D 。 A)指向同一数组的两个指针,可以进行相等或不等的比较运算; B)可以用一个空指针赋值给某个指针; C)指向数组的指针,可以和整数进行加减运算; D)指向同一数组的两个指针,可以进行有意义的相加运算。 6. 已知x、y、z是int型变量,且x=3,y=4,z=5;则下面各表达式中,值为0的是 D 。 A)‘x’&&‘y’ B)x<=y C)x || y+z && y-z D) !((x

自考学习资料试卷与答案

1.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是指() A.国家政策的制定 B.国家意志的执行 C.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 D.国家审判机关的执法活动 2.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A.罗纳德·怀特 B.魏洛比 C.古德诺 D.伍德罗·威尔逊 3.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学者是() A.高斯 B.泰罗 C.帕森斯 D.韦伯 4.在雷格斯的三种行政模式中,与农业社会相适应的行政模式是() A.融合型行政模式 B.衍射型行政模式 C.棱柱型行政模式 D.法理型行政模式 5.从根本上制约着行政系统的规模、体制结构与运行方式等基本因素的是 () A.政治力量 B.经济力量 C.文化力量 D.社会结构 6.行政权力的根本目标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发展社会经济 C.执行国家意志和实现公共利益 D.维护社会稳定 7.在中国计划经济时期,事权主要表现为() A.政治管理权 B.经济管理权 C.社会事务管理权 D.文化管理权 8.在现代社会,相对于国家的立法职能而言,国家的行政职能具有明显的 () A.执行性 B.多样性 C.整体性 D.监督性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的重心是() A.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B.以科技发展为中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以政治发展为中心 10.行政管理机构的首要特性是() A.系统性 B.合理性 C.合法性 D.主体性 11.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机构依法在一定区域内设立的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是() A.信息机构 B.咨询机构 C.辅助机构 D.派出机构 12.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对行政人员进行合理的 ()

A.计划和组织 B.使用和开发 C.激励和监督 D.调任 和辞退 13.政府预算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预算编制 B.预算执行 C.决算管理 D.预算外资金管理 14.目前实行委员会制的典型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瑞士 15.行政组织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是() A.行政职位 B.行政人员 C.行政体制 D.精神要素 16.渐进决策理论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威尔逊 B.西蒙 C.林德布洛姆 D.埃佐尼 17.行政执行工作的关键是() A.计划 B.协调 C.动员 D.指挥 18.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A.行政技术 B.行政管理方法 C.行政理念 D.行政人员 19.在行政管理方法中,经济方法的核心是() A.物质利益 B.市场规范 C.道德诉求 D.等价交换 20.行政道德体系的灵魂是() A.行政道德主体 B.行政道德准则 C.行政道德观念 D.行政道德水平 21.法律方法所依据的法律,其规范的对象和内容都是相对固定的。这体现了该方法的() A.权威性 B.强制性 C.稳定性 D.具体性 22.行政绩效评估活动的基础和核心是() A.设计评估问题 B.确立评估程序 C.发布评估效果 D.确立评估的指标体系 23.一般来说,一国的行政经济绩效主要是指该国的() A.微观经济发展水平 B.中观经济发展水平 C.客观经济发展水平 D.宏观经济发展水平 24.行政发展的主要外部动力是() A.技术 B.文化 C.政治 D.经济 25.行政发展的途径是() A.行政改革 B.行政调节 C.行政控制 D.行政管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有()

2009年司法考试卷2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 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 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 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刑法解释。 A项中,盗窃罪的对象“公私财物”都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他人的财物”的解释,去除了“他人占有”的限制,扩大了盗窃的对象,属于扩张解释。 B项中,将“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扩张解释,并不是当然解释。当然解释,即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故B项说法错误。 C项对抢劫罪的认定进行了扩张解释,说法正确。 D项中,对“信用卡”的功能进行了扩张解释,故D项说法错误。 2.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主体。 A项中,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该罪的犯罪主体同样可以是女性。所以A项说法错误。 B项中,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为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机械进行抢夺,这种携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因而只要携带这些凶器进行抢夺,就应定为抢劫罪,所以B项说法错误。 C项中,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或者致人死亡都是在非法拘禁过程中过失致人重伤或者致人死亡,是非法拘禁的结果加重犯。而15岁的人对过失致人死亡不负刑事责任,所以C项说法正确。 D项中,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司法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放纵走私罪的犯罪主体,所以D项说法错误。 3.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 B.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

2009年司法考试卷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A.甲乙之间的赔偿关系属于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 B.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属于绝对权 C.甲请求乙赔偿的权利适用诉讼时效 D.乙拒绝赔偿是行使抗辩权 2. A.王东、李南为合伙人,张西不是合伙人 B.王东、张西为合伙人,李南不是合伙人 C.王东、李南、张西均为合伙人 D.王东和张西所出具的字据无效 3. A.该协议仅对乙丙两公司具有约束力,对甲公司的债权人并非当然有效 B.该协议无效,应当由乙丙两公司对甲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该协议有效,甲公司的债权人只能请求乙公司对甲公司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D.该协议效力待定,应当由甲公司的债权人选择分立后的公司清偿债务 4. A.甲冒用乙的姓名从某杂志社领取乙的论文稿酬据为己有 B.某公司董事长超越权限以本公司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 C.刘某受同学周某之托冒充丁某参加求职面试 D.关某代收某推销员谎称关某的邻居李某订购的保健品并代为付款 5. A.对方当事人在当事人主张权利的文书上签字、盖章的 B.当事人一方以发送信件或数据电文方式主张权利,该信件或数据电文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C.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D.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下落不明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县(市)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 6. A.甲与乙的赠与合同无效,乙不能取得藏书的所有权 B.甲与乙的赠与合同无效,乙取得了藏书的所有权 C.甲与乙的赠与合同为附条件的合同,乙不能取得藏书的所有权 D.甲与乙的赠与合同有效,乙取得了藏书的所有权 7. A.专利权 B.应收账款债权 C.可以转让的股权 D.房屋所有权 8.

c语言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C程序的基本单位是:() A.子程序 B.程序 C.子过程 D.函数 2.在C语言中,非法的八进制是:() A.016 B.018 C.017 D.02 3. 不是C语言实型常量的是:() A.55.0 B.0.0 C.55.5 D.55e2.5 4 .字符串“xyzw”在内存中占用的字节数是:() A.6 B.5 C.4 D.3 5. 若已定义f,g为double类型,则表达式:f=1,g=f+5/4的值是:() A.2.0 B.2.25 C.2.1 D.1.5 D.1.5 D.1.5 D.1.5 6. 若有语句char c1=`d`,c2=`g`;printf(“%c,%d\n”,c2- `a`,c2-c1);则输出结果为:() (a的ASCII码值为97) A.M,2 B.G,3 C.G,2 D.D,g 7. 使用语句scanf(“a=%f,b=%d”,&a,&b);输入数据时,正确的数据 输入是:() A.a=2.2,b=3 B.a=2.2 b=3 C.2.2 3 D.2.2,3 8.表示关系12<=x<=y的C语言表达式为:() A.(12<=x)&(x<=y) B. (12<=x)&&(x<=y) C. (12<=x)|(x<=y) D.(12<=x)||(x<=y) 9.设x=1,y=2,m=4,n=3,则表达式x>y?x:mc4)后,s,t的值为:() A.1,2 B.1,1 C.0,1 D.1,0 12. 语句for(a=0,b=0;b!=100&&a<5;a++)scanf(“%d”,&b); scanf最多可执行次数为:() A.4 B.6 C.5 D.1 13. 对于for(s=2;;s++)可以理解为:()

自学考试财务报表分析一试卷及答案

自学考试财务报表分析一试卷及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信息的是 【】 A、GDP增长水平 B、市场占有率 C、会计报表附注 D、审计报告 2、财务分析人员综合企业历史财务数据和现实经济状况提出的理想基准是【】 A、目标基准 B、历史基准 C、行业基准 D、经验基准 3、企业为了回避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持有数量较大的流动资产。该企业的资产结构属于 【】 A、适中型资产结构 B、保守型资产结构 C、激进型资产结构 D、冒险型资产结构

4、下列选项中,不在..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中反映的是 【 】 A 、应收账款的收回 B 、预收销货款 C 、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D 、收到返还的增值税 5、下列选项中,与短期偿债能力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 A 、售出固定资产取得的现金流入 B 、借款取得的现金流入 C 、发行股票取得的现金流入 D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6、下列选项中,属于成长期企业特征的是 【 】 A 、销售额迅速上升 B 、促销费用增加 C 、产品售价降低 D 、销售额增长缓慢 7、下列指标中,用来衡量企业财务发展能力的是 【 】 A 、资产成新率 B 、总资产增长率 C 、股利增长率 D 、营业增长率

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卷四试题+答案

2009年司法考试真题卷四试题+答案 试卷四 提示:本试卷为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论述题。请按题序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书写答案,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本题20分) 材料:1840年鸦片战争前,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社会是封闭保守的。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封建法律面临挑战。清朝统治者迫于内外压力,于20世纪初下诏修律,以收回领事裁判权为契机,法的现代化从制度层面上在中国正式启动。 新中国成立后60年来,伴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国法的现代化以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为建设目标,历经曲折考验,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的法治思想和观念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总结凝练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地指引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并推向深入,形成了以“三个至上”重要观点为精神实质和根本原则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问题: 请结合中国法治现代化发展进程,简答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三个至上”重要观点的认识。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不少于400字。 二、(本题22分) 案情:甲和乙均缺钱。乙得知甲的情妇丙家是信用社代办点,配有保险柜,认为肯定有钱,便提议去丙家借钱,并说:“如果她不借,也许我们可以偷或者抢她的钱。”甲说:“别瞎整!”乙未再吭声。某晚,甲、乙一起开车前往丙家。乙在车上等,甲进屋向丙借钱,丙说:“家里没钱。”甲在丙家吃饭过夜。乙见甲长时间不出来,只好开车回家。甲一觉醒来,见丙已睡着,便起身试图打开保险柜。丙惊醒大声斥责甲,说道:“快住手,不然我报警了!”甲恼怒之下将丙打死,藏尸地窖。 甲不知密码打不开保险柜,翻箱倒柜只找到了丙的一张储蓄卡及身份证。甲回家后想到乙会开保险柜,即套问乙开柜方法,但未提及杀丙一事。甲将丙的储蓄卡和身份证交乙保管,声称系从丙处所借。两天后甲又到丙家,按照乙的方法打开保险柜,发现柜内并无钱款。乙未与甲商量,通过丙的身份证号码试出储蓄卡密码,到商场刷卡购买了一件价值两万元的皮衣。 案发后,公安机关认为甲有犯罪嫌疑,即对其实施拘传。甲在派出所乘民警应对突发事件无人看管之机逃跑。半年后,得知甲行踪的乙告知甲,公安机关正在对甲进行网上通缉,甲于是到派出所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问题: 请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上述案件中甲、乙的各种行为和相关事实、情节进行分析,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本题21分)

【最新】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三国法(2009年)

https://www.360docs.net/doc/776630949.html,/ 司法考试历年真题解析——三国法(2009年) 单选题 29.甲、乙、丙国同为一开放性多边条约缔约国,现丁国要求加入该条约。四国均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缔约国。丁国对该条约中的一些条款提出保留,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A.对于丁国提出的保留,甲、乙、丙国必须接受 B.丁国只能在该条约尚未生效时提出保留 C.该条约对丁国生效后,丁国仍然可以提出保留 D.丁国的加入可以在该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条约的加入和保留。 选项A错误。保留是一国单方面作出的。对于保留,其他的缔约国可以作出同意或反对。选项B错误。没有这个限制。签署条约时,条约可能尚未生效,加入条约时,条约可能已经生效,所以,条约生效前和生效后都可提出保留。 选项C错误。条约的保留是指一国在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一个条约时所作的单方声明。所以,在条约已经对丁国生效后,就不能再提出条约保留了。 选项D正确。加入一般没有期限的限制,因此加入可以在条约生效之前或生效之后进行。 30.乙国军舰A发现甲国渔船在乙国领海走私,立即发出信号开始紧追,渔船随即逃跑。当A舰因机械故障被迫返航时,令乙国另一艘军舰B在渔船逃跑必经的某公海海域埋伏。A舰返航半小时后,渔船出现在B舰埋伏的海域。依《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B舰不能继续A舰的紧追 B.A舰应从毗连区开始紧追,而不应从领海开始紧追 C.为了紧追成功,B 舰不必发出信号即可对渔船实施紧追 D.只要B舰发出信号,即可在公海继续对渔船紧追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核紧追权。紧追权是沿海国拥有对违反其法规并从该国管辖范围内的海域向公海行驶的外国船舶进行追逐的权利。 选项A正确。由于A舰发生故障返航,由B军舰继续紧追,可见这次紧追不是连续不断的。 选项B错误。紧追可以开始于一国内水、领海、毗连区或专属经济区。 选项C错误。紧追应在被紧追船舶的视听范围内发出信号,才可以开始。 选项D错误。因为没有表明B舰发出信号的区域是否为被紧追船舶的视听范围内。 31.由于甲国海盗严重危及国际海运要道的运输安全,在甲国请求下,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他国军舰在经甲国同意的情况下,在规定期限可以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据此决议,乙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解救被海盗追赶的丙国商船。对此,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安理会无权作出授权外国军舰进入甲国领海打击海盗的决议 B.外国军舰可以根据安理会决议进入任何国家的领海打击海盗 C.安理会的决议不能使军舰进入领海打击海盗成为国际习惯法 D.乙国军舰为解救丙国商船而进入甲国领海属于保护性管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