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组织设计(杨少杰,A)

合集下载

杨少杰:BAT都是什么组织结构?

杨少杰:BAT都是什么组织结构?

——本文观点基于组织形态管理理论,转载请注明出处BAT都是什么类型的组织结构?文∣杨少杰(ID:yang-shaojie) 中国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涌现了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简称BAT,这三家企业也成为了互联网行业的标杆。

作为互联网行业翘楚,这三家的一举一动都非常引人瞩目,如果不把BAT挂在嘴边,都不好意思说了解互联网行业。

当然,这三家公司的管理也让人津津乐道,其中就包括它们的组织结构,见下图(图片来自于网络)。

如此眼花缭乱的组织结构,这三家企业是如何进行管理的?员工是如何按照组织结构进行价值创造的?看着组织结构图这些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到底这三家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是否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为转型企业提供一些借鉴。

其实任何组织结构都有其变化规律,我曾经根据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写过一篇《组织结构演变规律》的文章(见阅读原文),其中介绍了四种基本组织结构:直线型、职能型、流程型、网络型,人类的组织基本就是这四种组织结构形式,由于企业一直处于不停的进化之中,导致很多企业兼有相邻两种组织结构的特点,BAT 就属于这种情况,其组织结构具有职能型与流程型的特点,是一种矩阵型组织结构形式。

要想理解矩阵型组织结构,需要了解职能型组织结构与流程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职能型组织结构特点职能型组织结构又分为两种:直线职能型与事业部型,这两种职能型组织结构共同特点是在垂直型(纵向)管理模式中,出现“分工”与“协作”,形成了不同的职能单元与职位层级,故名“职能型”。

一般而言,集团企业则多采取事业部型组织结构,事业部或子公司等分支机构承担某种特定的职能,属于集团企业内部的职能单元。

人们常说的“金字塔”型即指直线型与职能型这两种,尤其以职能型最为典型,目前中国多数企业采取的是职能型组织结构形式,而BAT已经脱离了这个阶段。

职能型组织结构示意图流程型组织结构特点今年以来流程型组织备受关注,这也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

流程型组织结构消灭了职能单元,也消灭了职位层级,在企业内部形成横向管理线条,实现一种集成化、系统化的流程管理,导致企业也从“金字塔”型变成了一种“链”型,成为一种扁平化、无边界组织,故名“流程型”,这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彻底颠覆。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课程大纲(杨少杰)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课程大纲(杨少杰)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主讲老师:杨少杰一直以来,集团管控三分法广泛应用于中国企业实践,效果到底如何呢?仔细研究不难发现,除了运营管控型以外,战略管理型、财务管控型均不理想,甚至找不到一个成功标杆。

战略管控型处于财务管控型与运营管控型的中间地带,理论上可以实现,现实中却很难把握这个“度”,要么力所不及,要么矫枉过正,因此战略管控型问题最多。

而财务管控型逐渐变成一种集团企业的趋利避险投资行为,几乎与“管控”一词没有丝毫关联。

如今,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传统集团管控方式问题重重,显然需要重新思考一下管控问题。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是从组织形态管理角度梳理集团管理模式的演变规律,对集团转型以及新管控模式的进行探索,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课程对象】集团企业变革者、主要执行者【课程时间】2天【课程目标】1.理解企业形态进化规律2.理解集团管控演变规律3.理解三种管控模式的逻辑关系4.掌握事业部群矩阵型结构设计原理5.掌握项目群管理机制设计原理6.掌握集团管控配套管理机制设计【课程内容】一、新商业时代中国企业转型方向1. 2018,大量淘沙,新组织崛起2. 研讨:如何理解中国企业转型的关键词3. 中国处于?.0时代4.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5. 10S企业形态分析模型6. 从进化—危机路线图认知中国企业转型7. “转型”也是“转形”二、重新定义集团管控1. “管理”与“管控”的区别2. 集团管控的本质——集团价值最大化3. 经典的集团管控“三分法”与现实问题4. 集团管控演变规律——母子关系、伙伴关系、客户关系5. 集团管控黄金法则——让价值从成员企业流向集团企业6. 集团管控新模式:三引擎模型三、传统集团管控模式——母子关系1. 传统集团内部定位:母子关系(运营管控效果)2. 传统管理模式特征:三支柱模型3. 职能型结构特点:垂直模式、“分工”与“协作”4. 产品管理方式特点:规模化、标准化5. 成员组织特点:层级管理、功能设计6. 存在“二律背反”原则7. 具有两大“硬伤”:“母子矛盾”与“子子矛盾”8. 新商业时代市场特征对集团管控的要求四、生态型企业管控模式——客户关系1. 生态型集团内部定位:客户关系(财务管控效果)2. 生态(平台)型组织管理模式:新“三支柱模型”3. 流程型结构特点:横向管理模式4. 流程管理方式特点:集成化与系统化5. 成员组织特点:差异管理、物种设计6. 生态型集团企业是大势所趋五:集团转型管控模式——伙伴关系1. 转型期集团内部定位:伙伴关系(战略管控效果)2. 集团转型管理模式:“三引擎模型”3. 矩阵型结构特点:横、纵两种管理模式4. 项目群管理方式特点:独立性、系统化5. 成员组织特点:功能设计、角色设计6. 集团转型三种形态:“链”“平台”“生态”7. 组织形态管理案例库(美军的流程型组织,稻盛和夫的阿米巴,合弄制(Holacracy)的“圈子”、晨星公司的自组织管理、腾讯的“大三层金字塔、小三层金字塔”,阿里的“大中台、小前台”,华为的“铁三角”,海尔的“人单合一”,中兴通讯的“无边界组织”、美的集团的“全价值链卓越运营”……)六、集团转型管控模式设计方略1. 事业部矩阵型结构设计——集团架构2. 项目群管理机制设计——管理系统3. 集团总部转型升级——三大角色4. 集团产业链重新整合——两大原则5.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业绩管理6.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薪酬管理7.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人才管理8.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事业合伙人9. 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股权激励系统10. 案例分享——某集团企业管控模式“3”+“5”+“N”六、集团转型管控三部曲1. 第一部曲:产品(事业部群)矩阵型2. 第二部曲:混合(事业部群)矩阵型3. 第三部曲:客户(事业部群)矩阵型5. 华为的“三引擎模型”特点6. 海尔的“三引擎模型”特点7. 中兴的“三引擎模型”特点。

组织结构辨析与新组织设计(杨少杰)

组织结构辨析与新组织设计(杨少杰)

组织结构辨析与新组织设计杨少杰2017——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具体应用——传统企业转型与新组织设计杨少杰⏹ 第一次提出组织形态管理理论⏹ 第一次阐述生态组织人性关系⏹ 第一次剖析组织价值形态构成⏹ 第一次诠释十类组成结构演变⏹ 第一次描绘企业形态进化规律⏹ 第一次揭示管理危机系统本质⏹ 第一次论证中外企业演变过程⏹ 第一次预测未来组织形态特征⏹第一次解读最佳组织管理模式组织形态管理专业著作——《进化:组织形态管理》——第一本系统的从人性角度揭示组织发展与变革规律的专业著作——第一本系统阐述工业1.0到工业4.0时代最佳组织管理模式的专业著作新组织设计的“道”“法”“术”——组织形态管理知识体系势势势势势⏹是对管理的基本认知,不同认知形成不同的管理流派⏹是“道”在管理中的具体反映,形⏹是“法”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在“术”的实施过程中使用的⏹“道、法、术、器”在管理者身上的体现,形成“势”●管理即管理人性●市场生态发展规律●转型期组织结构转变三部曲●实施操作工具组织形态管理理论体系组织设计将是新商业时代企业管理的主题2016年初,德勤在调查了全球130个国家、7000多家企业的基础上,推出了《2016人力资本趋势——新型组织:因设计而不同》报告。

报告指出“组织设计”已成为全球高管和人力资源部门的首要关心问题,92%的问卷反馈均将其列为首要任务。

企业领导者越来越注重让“组织设计”更加适应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和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

——2017,新组织设计元年!如何理解新商业时代对组织的要求?1.扁平化2.无边界3.人性化4.柔性化5.灵活性6.创新性7.激励性8.……企业形态进化规律——沿着产业价值链从低级向高级演变传统企业转型也是“转形”股东价值形态示意图精英价值形态示意图客户价值形态示意图⏹传统企业多数是一种“金字塔”(三角形与梯形)⏹新商业时代最佳企业形态是“链条型”(八边形)⏹只有“链”型组织才能与互联“网”有效对接组织结构演变规律直观的反映出企业进化规律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直线型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型 事业部型 矩阵型流程型组织结构 矩阵型 流程型网络型组织结构⏹不同的企业形态有不同的组织结构形式⏹不同组织结构有其不同的特点早期是直线型组织结构(股东价值形态)特点:从上到下,有顶无层,垂直管理模式⏹资本收益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高度集权,一般采取单人负责制⏹管理者对下属工作负全责⏹从上到下指令不断分解⏹塑造“能人”,但也受制于“能人”⏹管理灵活,但企业规模不易扩大⏹提供简单、成熟的产品⏹竞争的方式主要是迅速占领市场⏹多数企业已经摆脱了这种组织结构形式逐渐演变为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精英价值形态)特点:从上到下,有顶有层,垂直管理模式⏹精英团队领导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职能“分工”与专业“协作”⏹以职位管理系统为基础⏹相对集权,但集中有分⏹企业规模能够迅速扩大——职能细化,职级深化⏹提供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品⏹竞争方式主要是“做大”“做强”⏹“执行力”“领导力”“责任感”事业部是职能型组织结构的巅峰状态特点:从上到下、母子关系、一大多小⏹当职能部门、职位层级不断增加时,横向集中与纵向分离⏹母子管理模式形成,出现“一大多小,多核引擎”⏹支撑多元化、国际化发展⏹事业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事业部唯独没有战略决定权⏹总部职能与子公司职能对接,“母子矛盾”与“子子矛盾”⏹事业部或事业部群的出现说明精英价值形态达到巅峰状态⏹企业继续扩张导致边际效益趋于零职能型组织结构(传统企业)存在“二律背反”规律⏹二律背反: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 存在着相互排斥现象⏹“分工”与“协作”即对立又统一。

管理学创新力作——《组织结构演变:解码组织变革底层逻辑》

管理学创新力作——《组织结构演变:解码组织变革底层逻辑》

杨少杰:管理学创新力作——《组织结构演变:解码组织变革底层逻辑》《组织结构演变:解码组织变革底层逻辑》是基于组织形态管理理论的研究成果,作者杨少杰。

这本书系统介绍了从工业1.0到工业4.0时代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分别为直线型、职能型、流程型、网络型四种组织结构形式,四种组织结构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演绎了组织发展与变革的基本逻辑,本书跳出传统管理学思维框架,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诠释组织管理。

本书重点提到了矩阵型结构,这是中国企业转型必然采取的组织结构形式,兼有职能型结构与流程型结构的双重特点,理解组织结构演变规律才能掌握矩阵型结构设计要点。

编辑推荐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何推倒“金字塔”,摆脱传统结构的禁锢?如何释放人的创造力,让组织变得敏捷、高效?中外跨国企业成功转型之路,为何学不会?如何学得会?是什么推动企业走向平台型、生态型、智能型组织?目录内容第一章企业形态进化规律第一节全新管理学视角——组织形态管理第二节中国处于工业?.0时代第三节企业形态进化规律第二章组织结构演变规律第一节结构决定流程还是流程决定结构?第二节组织结构的演变规律第三节 1.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直线型结构第四节 2.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职能型结构第五节 3.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流程型结构第六节 4.0时代最佳组织结构——网络型结构第三章最佳组织结构实证研究第一节华为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第二节海尔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第三节宝洁的组织结构演变过程第四节 U型、H型、M型都是什么型?第六节创新需要什么样组织结构?第四章职能型结构与传统组织第一节职能型结构的历史价值第二节职能型结构与职位管理第三节职能型结构与产品管理第五节传统企业的“三支柱模型”第五章流程型结构与未来新组织第一节流程革命的历史意义第二节流程型结构与角色管理第三节新组织的“三支柱模型”第四节海盗的“双核流程型结构”第五节合弄制的“圈子”是如何形成?第六章矩阵型结构与转型企业第一节独一无二的矩阵型结构第二节矩阵型结构演变三部曲第三节矩阵型结构的“真”与“伪”第四节矩阵型结构与项目管理第五节矩阵型结构与二元管理基础第六节转型企业的“三引擎模型”第七章矩阵型结构案例解读第一节阿里巴巴的“大中台、小前台”第二节 IBM的“让大象跳舞”第三节 GE的零层管理、无边界行为、群策群力第四节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组织”第八章新组织变革逻辑与方法第一节路径一:业务系统重新整合形成“链”第二节路径二:职能系统转型升级为“三种角色”第三节新组织变革五项重要管理机制第四节为何中国企业很难驾驭矩阵型结构?第九章集团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第一节为何是“管控”而不是“管理”?第二节集团管控“三分法”的误区第三节集团管控黄金法则与演变规律第四节“母子”关系变“伙伴”关系第十章平台型与生态型组织第一节生态型组织三个阶段:“链”“平台”“生态”第二节平台型组织结构特征与运行逻辑第三节生态型组织结构特征与运行逻辑第四节“自管理组织”乃大势所趋作者介绍杨少杰独立学者、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资深顾问,在二十多年的管理咨询生涯中,为众多的商业组织提供了不同类型的咨询服务,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

解构腾讯探究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原理(杨少杰)

解构腾讯探究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原理(杨少杰)

解读腾讯,探究互联网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原理在《腾讯之道》一书中,腾讯的组织结构被描述成“大三层、小三层金字塔”,让人看起来有些神秘,但凡神秘的东西都带有一定的吸引力,贴上这种标签后,自然会引起人们一探究竟的兴趣。

“大三层金字塔、小三层金字塔”显然无形中是与“金字塔”做了对照,用意在于明确告知人们有别于传统组织结构形式,即便的确两者之间有明显区别,其实只要用到“金字塔”这样的关键词就摆脱不了传统管理思维的嫌疑。

其实“大三层金字塔、小三层金字塔”并不难理解,只要掌握组织结构演变规律,就能知道腾讯采取的是矩阵型组织结构。

当然,并非腾讯成立之初就采取了矩阵型结构,从腾讯的进化规律轨迹来看,1998年成立后,很快演变为职能型组织结构,然后是事业部型组织结构,这都是精英价值形态中的组织结构形式。

处于互联网行业的公司,通常要比传统制造业先感知市场变化,因此2005年开启了一次大规模的组织结构变革,尝试向矩阵型组织结构演变。

2012年演变到矩阵型结构阶段时,组织结构调整逐渐频繁,几乎是年年都在变动,这也是矩阵型结构的特征之一,通过调整结构来适应市场变化。

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无论规模大小,无论看起来有多么复杂,但都遵循了矩阵型结构的运行原理,当然不排除未来会这些公司出现流程型组织结构,只是至少目前还不具备条件。

腾讯的组织架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由管理部门、事业部群、各业务部门组成,称之为“大三层金字塔”,第二个层次是由业务部门、功能中心、业务小组,称之为“小三层金字塔”,业务部门成为两个“金字塔”的衔接点。

一、大三层金字塔位于“大三层金字塔”顶端的是总经理办公室,简称总办,一般由高级执行副总裁及其以上职位组成,负责把控企业的战略方向、转型方向、重大架构调整,以及开放战略、连接策略等对企业影响至关重要的问题。

此外,他们还要把握产品方向,以及在跨事业群合作时处理协调等工作,在处理具体业务事项时,还会包括承担具体业务的业务事业群负责人。

敏捷型组织设计课纲(杨少杰)

敏捷型组织设计课纲(杨少杰)

敏捷型组织设计【课程简介】新商业时代到来,市场需求变得分散且多变,导致“金字塔”形的传统企业普遍面临转型危机,新组织变革成为企业转型的重要内容。

“金字塔”是由职能型结构构成,其特点是在垂直管理模式中,采取了“分工”与“协作”的管理方式,稳定有余,灵活不足。

当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职能型结构就会显得越来越僵化。

在企业转型迈向新组织过程中,新组织结构设计需要改变“分工”与“协作”式的垂直管理方式,转变成为一种集成化、系统化的水平管理方式,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让企业变得敏捷高效起来,以适应新商业时代的发展要求。

为何组织必须走向敏捷?敏捷型组织什么样?如何构建这种组织?都将在课程中一一与大家分享。

【课程目标】1.理解企业形态进化规律2.从组织结构演变规律理解四种最佳组织形态特征3.理解敏捷型组织基本特点4.掌握敏捷型组织的构建方法与过程【课程提纲】一、新商业时代对组织变革的要求1.如何理解中国企业转型的关键词2.中国目前处于?.O时代?3.企业形态进化规律4.决定敏捷型组织的DNA5.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特点6.新组织管理模式特点7.转型企业管理模式特点二、四种最佳组织结构形式1.企业组织结构演变规律2.直线型结构特征3.职能型结构一一直线职能型的特征4.职能型结构一一事业部型的特征5.传统组织结构的“硬伤”6.流程型组织结构特征7.网络型组织结构特征8.敏捷型组织应该是什么结构?三、敏捷型组织的基本特点1.只有流程再造才能实现敏捷2.矩阵型组织结构特征3.条件一:必须形成产品事业部4.条件二:采取集成业务管理方式5.矩阵型结构的“真”与“伪”6.团队是敏捷型组织的基本单元7.创造力是组织敏捷的动力源泉8.集成型人才是敏捷组织的人才特点9.敏捷型组织必然采取战略管控风格四、如何迈向敏捷型组织1.敏捷型组织成败在“队长”2.管理重心在激活团队创造力3.敏捷型组织设计CRSM模型4.敏捷型组织构建的四个阶段5.思维转变是变革成功的首要条件。

新组织变革:从“金字塔”到“扁平化”(杨少)

新组织变革:从“金字塔”到“扁平化”(杨少)

新组织变革:从“金字塔”到“扁平化”(杨少)——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具体应用——新组织管理模式构建方略新组织变革:从“金字塔”迈向“扁平化”文∣杨少杰如今,新组织时代已经到来基本得到共识,《进化:组织形态管理》一书的读者呈几何式增长也证实了这点。

新组织到底具有什么特点?可以闪现出一堆关键词,例如扁平化、柔性化、灵活性、团队化、无边界、创新性、激励性……这些关键词都在描述新组织的特点。

如此多的特点,新组织如何才能具备?如果站在组织形态管理角度就可以回答,因为所有的新组织都具有客户价值形态,这些特征都能在客户价值形态中得到体现,客户价值形态将是新商业时代最佳组织形态,是市场发展、企业进化的必然结果。

本文主要探讨新组织的其中一个特点:扁平化,这个概念之所以能流行完全拜“金字塔”形的传统企业所赐。

新商业时代一到来,“金字塔”立刻让企业变得苦不堪言,“扁平化”自然而然成为新组织的一个典型特征。

如何才能实现“扁平化”?“扁平化”真的能提高企业效率吗?这得从企业形态进化规律说起。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在市场生态中,企业形态沿着产业价值链不断演变,经历了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等四种典型组织形态,实现了从低级组织形态向高级组织形态进化。

四种企业形态特征分别可以用四种平面图形代表,股东价值形态形如三角形,一般采取直线型组织结构;精英价值形态形如梯形,一般采取职能型组织结构;客户价值形态形如链条形(八边形),一般采取流程型组织结构;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形如圆形,一般采取网络型组织结构。

企业形态进化规律其中,精英价值形态就是人们常说的传统企业,形如“金字塔”;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是工业4.0时代的产物,尚未到来。

而客户价值形态则是新商业时代的最佳企业形态,也可以称为新组织;从精英价值形态向客户价值形态的进化也就是传统企业转型迈向新组织。

从企业形态上就能直观看出,“链”形新组织就是一种扁平化组织,现在的问题是传统企业实现扁平化是不是一定要进化为“链”形,能不能保持原有的“金字塔”形?“金字塔”能不能直接“扁平化”?“金字塔”能不能扁平化?能!但不是企业需要的“扁平化”。

如何构建生态型商业模式?——“三引擎模型”(杨少杰)

如何构建生态型商业模式?——“三引擎模型”(杨少杰)
——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具体应用 ——新组织管理模式构建方略
生态型商业模式构建方法论
文∣杨少杰 我在《商业模式演变规律》一文中提到了生态型商业模式必然要取代传统商业模 式成为新商业时代的主流,未来所有企业要么自己建立生态,要么处于别人的生 态之中,否则不可能孤立的生存下去。这一点在国外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了充 分体现。
分销 改革开放初期 壁垒型商业模式
垄断 独占
需求集中
2.0时代
3.0时代
4.0时代 分散
商业模式演变规律
在企业形态进化过程中,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发生了规律性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商 业模式演变规律,依次出现了四种典型的商业模式:垄断型商业模式、集群型商 业模式、生态型商业模式、价值型商业模式,四种商业模式也是从低级向高级演 变,越高级越复杂,创造的价值越大。(详见《商业模式演变规律》)
快 需 求 变 化
封闭企业
分水岭
客户价 值形态
利益相关者 价值形态
下游
价值型 商业模式
股东价 值形态
垄断型 上游 商业模式 慢
集中 1.0时代
精英价 值形态产业价值链
生态型 商业模式
过渡形态
2013年以来
集成型商业模式 平台 生态
集群型 商业模式
过渡形态
90年代以后 功能型商业模式 加盟
过渡形态
事物形态由结构组成,组织形态也是由结构组成。生态本质上也是一种组织,必 然符合组织形态进化规律,分析组织形态需要剖析组织的组成结构。《进化:组 织形态管理》一书认为组织形态主要由 10 类结构组成,通过这 10S(Structure) 可以描述出一个企业形态,这 10S 分别是价值创造能力结构、股权结构、治理结 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管理基础结构、价值单元结构、客户结构、产品结构、 文化结构等。10S 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一种价值平衡状态,生态型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商业时代中国企业转型方略——组织形态管理理论具体应用平台型组织设计杨少杰——独立学者、高级合伙人、资深顾问、培训讲师,致力于组织形态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第一位系统研究组织形态管理的独立学者,组织形态管理理论、企业形态进化规律的提出者◼专业著作:《进化:组织形态管理》《集团人力资源管控》在《哈佛商业评论》《企业管理》《中国银行业》《商界评论》《首席人才官》《人力资源》等期刊发表专业文章数十篇◼《进化:组织形态管理》——第一本从人性角度揭示组织发展与变革规律的专业著作——第一本系统阐述工业1.0到4.0时代企业形态与管理模式的专业著作新组织变革咨询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平台型组织设计生态型组织设计自管理组织设计无边界组织设计敏捷型组织设计创新型组织设计矩阵型组织结构设计流程型组织结构设计全流程业务管理机制设计角色管理基础设计事业合伙人机制设计集团管控新模式设计组织形态管理(企业进化规律)的目标1.从市场发展规律理解未来市场变化特征2.从企业进化规律理解最佳企业组织形态3.从人性演变规律理解最佳组织管理模式4.回顾过去:总结企业历史发展中经验(成败在哪里?)5.审视当下:诊断企业现实中健康状态(问题在哪里?)6.展望未来:明确企业发展与变革方向(方向在哪里?)7.掌握传统企业“转型” 特征,采取有针对性变革措施8.掌握企业变革节奏,即防止“瞻前顾后”,又避免“大跃进”出现9.掌握“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市场生态法则如何理解这几年组织变革关键词?1.合伙人2.扁平化3.无边界4.灵活性5.创新性6.敏捷性7.……1.平台型组织2.生态型组织3.云组织4.水样组织5.液态组织6.指数型组织7.……目录一、新商业时代最佳组织形态二、平台型组织设计基本方法三、平台型组织管理模式特点四、平台型组织运行系统设计五、迈向平台型组织两条路径六、平台型组织三大核心制度七、平台型组织与合伙人机制八、平台型组织商业模式设计中国目前处于工业?.0时代◼两种方式:产业价值链向下游不断延伸、产业之间不断交叉与融合◼四个阶段:①自由经济发展到垄断经济②经济联盟与合作(产业集群)③稳定经济共同体(产业群落)④一体化经济生态圈形成市断与衰—经企业发展阶段场生态初建期——自由竞争到垄竞争发展期——经济联盟合作成熟期——经济共同体退期—济一体化◼产业生态建立◼产业生态高度封闭◼企业出现◼竞争集中在独特资源◼产业生态高速发展◼产业生态相对封闭◼产业集群形成◼竞争集中在规模◼产业生态成熟◼产业生态相对开放◼产业生态群落形成◼竞争集中在创新◼产业生态衰退◼产业生态高度开放◼产业生态融合◼竞争集中在独特人格新商业时代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今天的中国何谓组织形态管理?——全新的管理学视角◼“形”指形象、形状;“态”指状态,引申为正在发生着什么;◼组织形态即组织存在的形状与状态,企业是一种组织,企业也有其形态;◼企业形态随着市场生态发展而改变,称之为“进化”;◼基业长青的企业都经过了不断进化,与初建时期相比早已“面目全非”,这就是“进化”,不能“进化”的企业将无法适应市场生态中“适者生存”的法则◼组织形态管理——实现企业形态最佳◼企业形态最佳时企业价值最大企业形态进化规律——沿着产业价值链从低级向高级演变市场生态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过渡形态过渡形态过渡形态企业形态上游下游1.0时代2.0时代3.0时代4.0时代传统企业转型新商业时代最佳形态有顶无层有顶有层有层无顶无层无顶企业传承封闭组织分水岭传统企业开放组织从组成结构剖析企业形态——10S 企业形态分析模型◼“形态”由结构构成,分析形态特征需要剖析组成结构◼企业形态由十类结构构成——10S 企业形态分析模型治理结构股权结构文化结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价值创造能力结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价值单元结构管理基础结构企业形态DNA——价值创造能力结构◼价值创造能力结构决定企业形态特征◼不同的企业形态,价值创造能力结构不同◼谁在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谁的价值创造对企业贡献最大?)资本收益力精英领导力团队创新力组织人格力决定企业形态特征的DNA资本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领导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创新力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品牌为企业创造主要价值转型经断展与衰全体股东价值形态精英价值形态客户价值形态利益相关者价值形态济生态精英危机官僚危机流程危机创新危机信任危机文化(品牌)危机初建期——自由竞争到垄竞争发期——经济联盟合作成熟期——经济共同体退期——球经济一化资本(资源)危机决策危机组织形态形态危机独立危机市场(客户)危机传承危机初建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期中国企业现阶段面临两个危机——市场危机与流程危机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第三次转型◼第一次转型:由传统危机与精英危机构成,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结束;◼第二次转型:由市场危机与流程危机构成,很多企业正在经历;◼市场危机并非没有市场,而是企业缺乏创新力,只有通过流程再造才能培育创新中国企业未来的制胜之道——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竞争模式演变规律传统企业转型也是“转形”股东价值形态示意图精英价值形态示意图客户价值形态示意图◼传统企业多数是一种“金字塔”◼新商业时代最佳企业形态是“链”型(平台、生态、八边形……)◼这将是一次颠覆式的、系统化的变革,平台型组织即出现在这个过程中◼成功为唯一标志是“多数人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能够体现价值”企业传承企业转型平台型组织出现已经结束目录一、新商业时代最佳组织形态二、平台型组织设计基本方法三、平台型组织管理模式特点四、平台型组织运行系统设计五、迈向平台型组织两条路径六、平台型组织三大核心制度七、平台型组织与合伙人机制八、平台型组织商业模式设计研讨:为何要构建平台型组织?市场(需求)企业(创造)变化变化新商业时代市场发生了巨变——客户的本质是什么?◼客户本质是人类的需求动机,谁有需求动机,谁就是客户人性自然性超人性缺生对食物、空气、水、性、健康的需求对安全、稳定、免遭痛苦、疾病困扰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对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的需求对实现个人独特价值的追求失需求长需求认知需求对知识、意义、事物规律的追寻审美需求对美,艺术、平衡的欣赏和追寻成社为独特价值的人具体、集中、明确抽象、分散、模糊会结构分化二八法则被长尾理论取代数量品种长尾长尾效应◼“长尾效应”出现:品种多数量小不重要的累积在一起将发挥决定性作用◼我们的客户发生了明显变化,导致企业组织形态、管理模式必须随之改变二八法则——满足人类新商业时代的需求动机平台型组织的使命◼随着客户需求结构的不断提升,产品结构随着发生相应改变;◼产品由“硬件”逐渐向“软件”转变,人的创造力显得越来越重要;◼客户变得“喜新厌旧”“见异思迁”;◼规模化、标准化的产品将被差异化、个性化的产品代替;◼2.0时代的行业霸主纷纷让位,如IBM、GE、HP、宝洁、杜邦等,新商业时代的霸主逐渐浮出水面,如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当企业发展到多业务复杂系统时,必然演变为平台型组织传统组织发展基本模式新组织发展基本模式产业链◼2.0时代产业发展相对封闭、孤立,呈线状发展,业务单一,有主辅之分,这是产业集群的特点◼企业则截取了产业集群的一段,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出现了传统集团企业产业集群产业链产业链产业链产业链产业生态◼3.0时代产业发展相对开放、融合,呈网状发展,多业务、动态复杂系统,这是产业生态的特点◼企业聚焦了产业生态的某一特定范围,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出现了平台组织进化迈向客户价值形态的三个阶段:链、平台、生态◼企业进行流程再造,将出现“链”及“链群”;◼“链群”交叉、繁殖产生“平台”;◼“平台”具有新陈代谢、自我更新能力形成“生态”。

市精英价客户价◼◼◼集约型生态型场生态值形态值形态企业形态“三支柱模型”“三引擎模型”新“三支柱模型”流程型结构◼流程管理方式◼角色管理基础矩阵型结构◼项目管理方式◼二元管理基础职能型结构◼产品管理方式◼职位管理基础链平台生态商业模式商业模式三个阶段有各自的使命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发展过程“链群”“平台”“生态”主要目标进行流程再造构建内部市场实现新陈代谢实现功能1.改造成“物种”2.形成“食物链”1.价值交换规则2.内部市场建设 1.加快“新城代谢2.维护价值基础管理模式三引擎模型三引擎模型新三支柱模型◼传统企业距离平台型组织尚有一段距离◼多业务复杂系统都将向平台型组织演变价值中心:◼集团◼子公司◼事业部◼团队◼个人3M 的“创新型组织”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演变为平台型组织功能型价值中心1功能型价值中心3功能型价值中心N经营团队功能型价值中心2心价价心产品产品产品价价价价值中心A21价值中A 1值中心B 1值中心C 1价值中心C2价值中C 3/客户A/客户B/客户C值中心A 22价值中心A22值中心A 3值中心B 2价值中心A价值中心B 价值中心C事业部阿里的“大中台,小前台”海尔的“人单合一”华为的“铁三角”腾讯的“小三层”中兴的“无边界”组织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美的的“全价值链卓越运营”GE 的“零层管理”“无边界行为”“群策群力”万科的“事HP 的“走动式管理”ABB 的“全球管控模式”IBM 的“让大象跳舞”P&G 的“产强生的“分散2005年市值TOP102015年市值TOP10世界市值TOP10的变化——新组织已经崛起◼新组织时代即将到来,如今已是半壁江山◼传统企业时代正在谢幕◼新商业时代的霸主将纷纷登场2017年腾讯、阿里挤进前十向生态型组织迈进过程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生态型组织的三大优势高度灵活是因为企业能够依据市场变化迅速改变企业规模,做到能大能小,及时做出反应;自我更新源自于生态型企业形成内部价值交换市场,通过建立市场规则提升企业整体运行效率,并降低内部价值消耗;新陈代谢在于能够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排除内部“垃圾”,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生态型企业成为了生态的构建者、维护者与利益获取者。

高度灵活、自我更新、新陈代谢构成了生态型组织的三大特征,市场持续变化将迫使更多的企业向生态型企业转变。

案例:美军流程型组织就是一个生态案例:合弄制企业也是一个生态团A 角色B 角色C 角色队乙团A 角色B 角色C 角色队甲团队NA 角色C 角色团队丁D 角色E 角色F 角色团队丙团队戊合弄制新组织设计方法论:一个“中心”、两条“路径”、三个“引擎”、五项“机制”薪酬管理人才管理绩效管理股权激励合伙人制度职能部门A职能部门B职能部门C职能部门D职能部门N新组织示意图经营管理团队2、项目管理机制3、二元管理基础1、矩阵型结构董事会BG-ABG-BBG-N一个“中心”是指以客户价值为中心,是广义客户的含义以客户价值为中心职能部门业务部门二元管理基础矩阵型结构项目管理方式绩效管理机制人才管理机制薪酬管理机制合伙人机制股权激励机制内部客户外部客户两种不同的企业形态有两种不同的价值导向:◼传统企业是以产品为中心,产品价值最大化,即企业价值最大化;◼新组织是以客户为中心,客户价值最大化,即企业价值最大化;◼传统企业一直以来披着客户价值最大化的外衣,内核却是产品价值最大化,这种思想在新商业时代已然行不通;◼新组织的管理系统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颠覆,即便是同样的管理理念,在不同的管理系统中表现形式完全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