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ppt.

合集下载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遭遇恶劣天气
高山地区天气多变,攀登者可能会遇到暴风雪、雷电等恶 劣天气。此时应迅速寻找避难所、保持体温和干燥,等待 天气好转。
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
XXX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他通过精心的准备和训练,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登顶, 展现了人类勇气和毅力的极限。
案例二
XXX女子登山队成功登顶K2峰。她们在面对极端天气和艰难地形的挑战时,团结一心、 互相支持,最终成功登顶,展现了女性力量的伟大。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
汇报人:
2024-01-03
目录
• 地球之巅概述 • 攀登准备与技巧 • 地球之巅的环境与生态 • 挑战与风险 • 文化与传承 • 未来展望与保护
01
地球之巅概述
地球之巅定义及地理位置
定义
地球之巅,指的是地球上的最高点, 即珠穆朗玛峰,也称为珠峰或埃佛勒 斯特山。
地理位置
些特有物种如藏羚羊、雪豹等备受关注。
03
生态系统
高山地区生态系统脆弱而复杂,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
地生态系统等。这些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高
山地区的生态平衡。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过度放牧
过度放牧会导致草地退化、土壤 侵蚀等问题,对高山地区生态环
境造成破坏。
乱砍滥伐
乱砍滥伐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 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智能化导航
利用GPS、GIS等技术,开发智能化导航系统,为 攀登者提供更准确的路线规划和导航服务。
无人机辅助
无人机可用于侦察路线、运送物资等,提高攀登 效率和安全性。
保护地球之巅生态环境的措施
限制攀登人数

《登上地球之巅》ppt

《登上地球之巅》ppt
(1)山路险峻
(2)天气严寒 (3)缺乏氧气 (4)身体虚弱 (5)黑夜登玛峰北侧
刘连满同志的信
王富洲同志: 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 我的艰巨任务。任务交给你们 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桶 里还有点氧,留给你们三个人 胜利回来时用吧!也许管用。 你们的同志 刘连满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 这些困难的?
1975年珠峰上飘扬的五星红旗
1960年5月,英 勇的中国登山健儿 从珠穆朗玛峰北坡 成功登顶,书写了 世界登山史上的新 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了人类最优秀的 品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 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
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表现他舍己为人的 牺牲精神。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 句子,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 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 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 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 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 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 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 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奥运圣火珠峰传递
第一棒
胜利
登上地球之巅
绵延的喜马拉雅山 群峰
珠 穆 朗 玛 峰
珠峰中绒布 冰川的景色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屈银华
王富洲


速读课文,简要复述四 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8844.13M 8830M 无氧攀登,冲击顶峰 留下氧气
第二台阶 刘连满甘做人梯
8468M
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 峰时遇到哪些困难?
靠的是坚强的意力、坚韧 的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 的精神。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说说文 章重点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详写?
(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因为 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 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 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中国登山 队员逾越“第二台阶”表现了他们坚强的 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表现了他们团队协 作的精神。 (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

公开课 登上地球之巅_3

公开课    登上地球之巅_3

布置作业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 创举”一句戛然而止,读后总觉得言犹未止, 创举”一句戛然而止,读后总觉得言犹未止, 意犹未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那么, 意犹未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那么, 请你把觉得还应该说的话,还应该写的文字, 请你把觉得还应该说的话,还应该写的文字, 接着补充出来。 接着补充出来。 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文章最后以“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作者在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 请找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 阳光灿烂, 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散。 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散。” (第1段) 第 段 “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 夜色浓重, 夜色浓重 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 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第17段) 第 段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 夜更深沉, 夜更深沉 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 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 第 段 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第18段) 等等
我学到了……”为话 请同学们以“我学到了 同学们以 我学到了 ” 说说你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题,说说你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 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 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他们的行为表现 了人类最优秀的品质:坚强的意志,坚 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这一“台阶” 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 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 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 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 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那么中国登山队员逾越“ 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那么中国登山队员逾越“第 二阶梯” 大无畏的精神, 二阶梯”表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 大无畏的精神,也表现了 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 志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 志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 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将是必胜的。 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将是必胜的。

登上地球之巅

登上地球之巅

写作特色
• 1、详略得当。
• 用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 的精神风貌。重点写了征服 “第二台阶”,重点写了刘 连满把氧气留给其他队员的 奉献牺牲精神。
• 2、景物(自然环境)描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自然环境描写,一是体现恶劣的 条件,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是衬托队员的精神、风格、 品质。另外,有时给人以美的 享受。
登上地球之巅
• 1、积累字词。 • 2、叙事的详略安排,自 然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 3、团结协作、不畏艰险、 勇往直前的精神。
字词
• 锥(zhuī) • 缭绕(liáo rào) • 冰镐(gǎo) • 养精蓄锐(ruì ):使身心得 到休息,促进精力恢复健康。
• 高山靴(xuē) • 砭骨(biān gǔ):刺入骨 髓。 • 履(lǚ)践:踩踏。 • 崔巍:山高。 • 滞(zhì )留:停留不动。
详写和略写 • 详写:对能直接表现中心的内 容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要 写得具体、生动、形象、完整。 • 略写:对与表现中心有关但不 是直接表现中心有关但不是直 接表现中心的次要内容进行概 括式的叙述。
安排详略的要求 • 1、对表现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 型材料要详写。 • 2、对表现中心起辅助作用的一 般材料要略写。 • 3、对表现中心无关的材料要舍 去不写。
主题
• 赞美了登山英雄团结 协作、不畏艰险、勇 往直前的精神。
• 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 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 景物描写。一方面写天气晴 朗,给人轻松的感受,写出 了登山运动员信心满满的情 态。一方面衬托了登山的难 度。
• 引用英国名人的话的作用。
• 表现了珠峰严酷的自然环境, 说明登山队员遇到的巨大困 难,突出队员坚强的意志和 不怕牺牲的精神。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1

攀登世界第一高峰1

世纪初叶开始, 从20世纪初叶开始,外国探险家们从 世纪初叶开始 地理发现的角度开始认识珠峰, 地理发现的角度开始认识珠峰, 并逐步确立其世界最高峰的地位。 并逐步确立其世界最高峰的地位。 1953年5月29日上午 时30分, 日上午11时 分 年 月 日上午 英国登山队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德 英国登山队的新西兰人埃德蒙德 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若 希拉里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 若 尔盖从南坡成功登上了珠峰峰顶 ,在人类的攀登史上定格了一个经 典的永恒人类的脚步终于踏上了世 界之巅。 界之巅。
随着中国妇女的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中国妇女的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女子登山运动从 无到有,迅速发展。 无到有,迅速发展。1959年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成功登 年中国男女混合登山队成功登 上慕士塔格峰,创造了世界女子登山新纪最后,1961年 上慕士塔格峰,创造了世界女子登山新纪最后,1961年, 中国女运动员潘多、西尧与4名男运动员登上海拔 中国女运动员潘多、西尧与 名男运动员登上海拔 7595米的公格尔九别峰,再创世界女子登山新纪录。 米的公格尔九别峰, 米的公格尔九别峰 再创世界女子登山新纪录。 1964年,中国登山队再接再厉,一举登上当时世界上 年 中国登山队再接再厉, 最后一座尚未被登顶的8000米以 最后一座尚未被登顶的 米以 上的山峰希夏邦马峰,为人类登上世界上全部土4座 上的山峰希夏邦马峰,为人类登上世界上全部土 座 8000米以上山峰拉 米以上山峰拉 上完整的帷幕。 上完整的帷幕。
从北坡攀登珠峰的使命似乎注定要责无旁贷地落到新中国成 立不久的中国人身上。 立不久的中国人身上。1955年,中国正式开展现代登山运动, 年 中国正式开展现代登山运动, 并在不久之后,做出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决定。 并在不久之后,做出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决定。在当时中国 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的需要,外交的需要, 的历史条件下,政治的需要,外交的需要,都促使中国对攀登 珠峰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支持。 珠峰给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和支持。而登山观念和条件的差异 也必然使中国人的攀登方式与西方有所区别。 也必然使中国人的攀登方式与西方有所区别。当时的中国正处 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大跃进’’ ’’带来的损失还没有完全抹去 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大跃进’’带来的损失还没有完全抹去 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又笼罩着天空。 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又笼罩着天空。为了在困难时期鼓舞全民 的精神和斗志,同时也为了与尼泊尔进行边界谈判实地考察, 的精神和斗志,同时也为了与尼泊尔进行边界谈判实地考察, 在贺龙同志的提议和决策下,中国决定在1960年与前苏联合 在贺龙同志的提议和决策下,中国决定在 年与前苏联合 作攀登珠穆朗玛峰。 作攀登珠穆朗玛峰。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中国人独自站在了 世界最高峰。 世界最高峰。当五星红旗第一次飘扬在地球之 巅的神圣时刻,举国欢呼,中国为此得到振奋和升华。 巅的神圣时刻,举国欢呼,中国为此得到振奋和升华。

23.《登上地球之巅》课件1

23.《登上地球之巅》课件1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登 顶 路 线 图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体会和反思(作业):
• 从课文的感人情节中, 看到我国登山队员哪 些优秀品质?谈谈你 的体会。
团结协作精神;个人 团结协作精神; 牺牲精神; 牺牲精神;坚强的意 志、毅力等方面 冰山雪莲
1、这篇新闻报道,记叙了英勇的中国登山贱 儿,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 山史上的新世纪。赞扬了他们强烈的集体合作精 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 2、作者采用详略得当方法处理材料和选取典型 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3、本文文体为:通讯。通讯是详实而生动地 报道客观事物或典型人物的文章,具有时效性。
• 〈一〉速读课文,概括出登山队员突 速读课文, 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击主峰经过的几个阶段。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登山队的大本营
无法显示图像。计算机可能没有足够的内存以打开该图像,也可能是该图像已损坏。请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重新打开该文件。如果仍然显示红色 “x” ,则可能需要删除该图像,然后重新将其插入。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0页)

《登上地球之巅》ppt课件(20页)

(2)天气严寒 (4)身体虚弱 (6)高山反应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坚强的意力,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团 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找出文中描写自然环境的语句或段落, 然后对它们进行分类,进而分析这两类不同的 自然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A恶劣的自然环境:
写出了登山队员面临的巨大困难,更能表 现他们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边界海拔8848.13米 的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主峰,也是世界第一高 峰。珠穆朗玛在藏族神话中被认为是五位仙女中的 第三女神。她是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珠穆朗玛峰简介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 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 的最高峰,它高达8844.43米,是世界最高 峰。
你写下寥寥数语的短信,却饱含着你拳拳的爱国 之心。你虽痛失登上地球之巅的荣光,却感动了 天地,无愧于祖国!登山英雄刘连满,好样的!
找准感人事件,评价动人品质,要有文采(本段使用对仗和对比)。
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 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 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 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 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 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 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 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 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
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 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 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 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 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 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 月起任新华社社长。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 央委员。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 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 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 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 《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 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 返回 《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

《登上地球之颠》

《登上地球之颠》

作者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 时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试找出来。
“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 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第1段) “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 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 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第18段) “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峰山区 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 们三人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第23段) …… 乐学分奖给发言积极的同学
课文中这些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 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5分
• 一是尽力渲染自然环境的恶劣,烘托登 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 山英雄的大无畏气概。 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
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 • 二是不时用闲笔描写出珠峰的景色的美 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 丽,让人员遇到的困 难——虚弱、寒冷、黑夜、缺氧; b.他的身上体现着登山英雄们的精神风 貌——意志、毅力、团结、牺牲等; c.使事件叙述有详有略,用典型事件来表 现人物; d.他在整个攀登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学生明确、做笔记
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王连满 是怎样一个人?王连满对于三名队员成功登顶,起 了什么样的作用?
流程:自主学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 展示:最先完成的小组先展示。 评价:答案准确者加分。
课文详写了哪些典型事例表现队员们坚强的意 志和大无畏的精神? 5分
• 一是详写了四名英雄征服“第二 台阶”的过程。 • 二是详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 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学生明确、做笔记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四名英雄征服“第 二台阶”的过程? 学生明确、做笔记
靠的是顽强坚韧的意志,团结协作的 集体主义精神和勇于献身的牺牲精神。 文章表现的不只是三人登山的胜利, 或只是他们四个人的胜利,也不只是这次 登山活动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的胜利, 而是集体的胜利和祖国的胜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上地球之巅
绵延的喜马拉雅山 群峰
珠 穆 朗 玛 峰
珠穆朗玛峰简介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 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 的最高峰,它高达8844.43米,是世界最高 峰。
珠峰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 摄氏度,空气稀薄,经常刮七八级大风, 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 舞,弥漫天际。由于珠峰的地理环境独特, 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6、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异口同声
速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概括课文内容
2、文章以什么为序,记叙了几位勇士 攀登珠穆朗玛峰的经过,可以分为几 个部分? 3、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遇到 哪些困难?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 服这些困难的?
概括文章内容
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员从珠 穆朗玛峰北坡攀援而上,克服重重 困难,终于登上地球之巅。
(1)山路险峻
(2)天气严寒 (3)缺乏氧气 (4)身体虚弱 (5)黑夜登山
(6)高山反应
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 这些困难的?
靠的是坚强的意志、坚忍 不拔、团结合作和勇2)请用“文中最令我感动 之处是__________ , 因为 ___________”的句式来谈谈 最令你感动的细节。
认识三位登顶的英雄
屈银华
王富洲


攀越冰裂缝
在峰顶展示一面飘扬的五星红旗
明确中心:
课文详实而生动地记叙了英勇的中 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书写了世界登山史 上的新记录,表现了登山健儿不畏艰险、 勇于牺牲、团结合作的精神。
写法探究:
1、本文叙事详略得当,文章详写了什
郭超人,湖北武穴人,高 级记者,原新华社社长。 1960年他作为随登山队采 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 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 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 山成功后,他以最快的速 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 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 表。本文节选自《红旗插 上珠穆朗玛峰》。
字音学习
găo

biān
冰镐
zhì
文章结构 :
本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四位勇士攀登 珠穆朗玛峰的经过。
开始登顶(1-3)——攀登第二台阶 (4-8)——与黑暗博斗(9-12)—— 刘连满过度疲劳停止攀登,冒死将氧 气留给队友(13-15)——三名勇士 在氧气用完的情况下勇登峰顶(1623)
中国登山队队员在突击主峰时 遇到哪些困难?
珠穆朗玛峰风光
1960年5月,英勇 的中国登山健儿从 珠穆朗玛峰北坡成 功登顶,书写了世 界登山史上的新 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了人类最优秀的 品质:坚强的意志、坚韧的毅力、团结 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
学习目标 1、字词积累。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把握主旨。
体力不济
bè ng
zhì
砭骨
púfú
滞留
chá n
迸散
xiāng qiàn
窒息
cuīwēi
匍匐
liá o
巉岩
镶嵌
崔巍
缭绕
词语积累
1、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养精蓄锐 崔巍 砭骨
2、形容山高大雄伟。
3、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到 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4、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斩钉截铁 毫不犹豫。 5、爬行。 匍匐
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详写征服“第二台阶”的经过。 (2)详写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 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
好处:有利于突出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
写法探究
2、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请找 出来,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 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 朗玛峰的景色。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 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 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 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 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 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 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 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 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 才向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 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 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深远。
坚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 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