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腔肠动物分类和扁形动物门

合集下载

(优选)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

(优选)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
水螅的身体只 能分出上下、分 不出前后、左右 和背腹,经过身 体纵轴可以有多 个切面将身体分 为对称的两部分, 这种体形成为辐
外胚层
内胚层 消化腔

芽体
触手
刺细胞
消化腔
2.3捕食
3.由
外和胚层 两层细
胞构构的成中,胶内中层胚间;有层一层没有细胞结
4.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 ,
消化腔与
相通,吃进去的
自主检测:
• 1.动物与植物的显著区别:动物____像植物那样通过_____作用____ _有机物,只能靠____食物来获得____的_____,从而维持生存和繁 衍。
• 2.常见腔肠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洋中,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_____。
,形扁可,以平两辨侧别各光有线一
的明暗。
三角
眼点
• 3.口长在

,口腹内面有一个管状的
,可从口中伸出获取食物 。
• 食物在
内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从
排出,有 无 。肠口口 Nhomakorabea肛门
3.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1华支睾吸虫的寄生途径
因精巢发达、呈树枝状而 得名。营寄生生活。




人或动物食用未煮熟的含有
茂的清洁淡水中。
它们身体几乎透明,长约1 厘米.
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 另一端有口,口周围伸展着 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 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观察与思考
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 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 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 系?
2.水螅怎样捕食水蚤?推测 如何将水蚤消化的?
2.2水螅的形态结构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讲义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讲义
三、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比较
(一)进化地位
扁形动物在进化上比腔肠动物更为高等。腔肠动物只有两个胚层,而扁形动物具有三个胚层,这使得扁形动物的器官和系统更加复杂和完善。
(二)身体对称方式
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两侧对称使扁形动物在运动和感知方面更具优势。
(三)消化系统
腔肠动物具有原始的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具有不完全的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
(四)生活方式
腔肠动物大多营自由生活,扁形动物既有自由生活的种类,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
总之,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动物进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反映了动物在适应环境过程中的多样性和进化历程。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动物的演化和生态适应。通过对这两类动物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生物世界的奇妙和复杂,也为进一步探索更高级动物的奥秘奠定了基础。
2、具有两个胚层
即外胚层和内胚层。在两个胚层之间还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外胚层具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这是腔肠动物特有的防御和攻击武器。内胚层细胞则主要负责消化。
3、具有原始的消化腔
消化腔又称为腔肠,只有一个开口,既是口又是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后的残渣仍从口排出。
(二)常见种类
1、水螅
生活在淡水中,通常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身体呈圆筒形,顶端有多条细长的触手,用于捕获猎物。
2、水母
在海洋中较为常见,身体呈伞状,边缘有许多触手。有些水母还会发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海葵
外形像花朵,常附着在岩石或海底的其他物体上。
(三)生殖方式
腔肠动物的生殖方式有两种,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通常通过出芽的方式进行,即母体上长出一个小芽体,逐渐发育成新个体。有性生殖则是通过产生配子,雌雄配子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

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人教版)

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人教版)

A﹑由肛门排出
B﹑由口排出
C﹑由胞肛排出
D﹑由细胞排出
6﹑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A )
A﹑有口无肛门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背腹扁平
D﹑有刺细胞
谢谢观看
THANK YOU
很少,大多数扁形动物 在人和动物体内。
寄生和寄生虫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从后
者摄取营养物质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这些寄生虫

,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靠获取寄主体内的营料生活,而它们的


华枝睾吸虫的
卵巢 精巢
子宫
扁形动物中的寄生虫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等。 华枝睾吸虫
细胞外消化是进化上一个重要事件,使水螅的 食物范围扩大了,营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
辐射 对称。
2、
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3、有
,有口无肛门。
4、体壁由


组成。
5、腔肠动物的生殖有
生殖等。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成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 有口无肛门。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区别
动物名称
水螅
涡虫
身体对称 消化
辐射对称
左右对称
有口无肛门 有口无肛门
运动能力
较弱
较强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区别 水螅和涡虫获取食物的方式和消化食物的方式有什么相同 点和不同点? ①不同点:水螅和涡虫获取食物的方式不同,水螅靠触手捕 捉食物,并将食物送入口中,食物在消化腔中消化;涡虫的 咽伸出口外捕食小动物,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化。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讲义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讲义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讲义一、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较为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它们在生物进化的历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一)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1、辐射对称的体型腔肠动物的身体大多呈辐射对称,这意味着它们的身体只有上下之分,没有前后左右之分。

这种对称方式使它们能够从身体的任何部位感知周围环境,并进行捕食和防御。

2、两胚层具有内外两个胚层,中间夹着中胶层。

外胚层主要包含保护和感觉细胞,内胚层则主要负责消化和吸收。

3、原始的消化腔腔肠动物有一个原始的消化腔,被称为腔肠。

这个腔肠既可以用于消化食物,又可以用于运输营养物质。

口既是食物进入的通道,也是残渣排出的出口。

4、特有的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武器。

刺细胞内含有刺丝囊,当受到刺激时,刺丝囊会弹出刺丝,将毒液注入猎物或敌人体内。

(二)常见的腔肠动物1、水螅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附着在水草或水底的石块上。

身体呈圆筒形,体长约 1 厘米。

水螅通过触手捕食小型的水蚤等生物。

2、水母水母大多生活在海洋中,身体呈伞状。

有些水母会发光,在海洋中呈现出美丽的景象。

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水母的触手带有剧毒。

3、海葵海葵是一种固着生活的腔肠动物,它们通常附着在海底的岩石或珊瑚上。

海葵的触手形状多样,颜色鲜艳。

(三)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1)某些腔肠动物可以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指示生物,帮助科学家了解海洋环境的变化。

(2)一些腔肠动物具有观赏价值,如美丽的水母在水族馆中吸引了众多游客。

2、有害方面(1)部分水母的触手有毒,可能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2)某些腔肠动物可能会对渔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它们可能会附着在渔具或渔船上。

二、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是一类比腔肠动物更为复杂的无脊椎动物。

(一)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1、两侧对称的体型扁形动物的身体出现了两侧对称的特点,这使得它们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前后、左右和背腹之分。

这种对称方式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有利于主动寻找食物和躲避敌害。

八年级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

八年级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课件

涡虫纲
吸虫纲
代表生物有平角涡虫,体型扁平,具有再 生能力。生活在淡水或潮湿土壤中。
如肝吸虫,寄生在宿主体内,以吸取宿主 营养为生。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绦虫纲
总结
代表生物为猪肉绦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 ,会影响人体健康。
扁形动物多数为寄生虫,对宿主有不同程 度的危害,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对 于防范寄生虫病具有重要意义。
出现了简单的组织分化,如上皮组织、结 缔组织和肌肉组织等。
腔肠动物的生理机能
刺细胞
腔肠动物的表皮中分布有大量刺 细胞,这是它们捕食和防御的主 要武器,通过刺细胞的刺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发
射刺丝麻痹猎物。
消化循环腔
腔肠动物具有消化循环腔,即由内 胚层围成的空腔,兼具消化和循环 的功能。
水生呼吸
腔肠动物通过体表与水环境进行气 体交换,实现呼吸。
八年级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课件
目录
•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概述 • 腔肠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 扁形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
目录
•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分类与代表生 物
• 人类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关系
0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概述
腔肠动物简介
刺胞动物门
腔肠动物是一类属于刺胞动物门的生物 ,具有独特的刺细胞和触手结构。
在生物学研究中,通过对这两类动物的比较观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
的多样性和进化历程。
02
腔肠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 性
腔肠动物的形态特征
01
02
03
辐射对称
两层胚层
组织分化
腔肠动物体型呈辐射对称,即身体无明显 的前后、左右区分,这是它们适应水中漂 浮和固着生活的结果。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免费课件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免费课件
• 成节的内部结构绦虫的类群 • 涡虫纲吸虫纲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 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内, • 体长2-8m,700-1000个节片,头节有4个
吸盘,顶突有小钩(2排,25-50个)。 • 人吃了未熟的含囊尾蚴的猪肉(米猪肉)后患

猪带绦虫-头节
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死亡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雄虫长12~ 20 mm,腹吸盘以下虫体向两侧延展,并向腹 面卷曲,形成抱雌沟,雌虫前细后粗,形似线虫,体长20~ 25 mm1,常居于抱雌沟内。而且只有通过合抱,成虫才能顺利发育 成熟。
合抱的成虫
•解放前,我国长江以南省份大约有1000 多万人患此病,受此病威胁1亿多人。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背腹扁平, 2.左右对称, 3.不由三个胚层
连线生活
在海水中游泳的人们常会遭到僧帽水母的攻击,它们的毒性非常强,任何被蜇伤者的身上都会 出现恐怖的、类似于“鞭笞”(biān chī)的伤痕,经久不退。
僧帽水母是怎样伤人的呢?
外胚层—刺细胞 中胶层 内胚层—消化腔
出芽生殖有性生殖
辐射对称体表有刺 细胞有口无肛门
水螅的 形态结 构和生 理功能
代表动物——涡虫
左右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中央轴, 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摄食: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入体内, 进行消化; 消化: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 呼吸:体表扩散 神经系统:梯形神经系统 感官:眼点、耳突、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全部营体内寄生生活无消化系统, 除单节亚纲少数种类外,都属多节亚纲 身体呈链条状由许多节片组成, 可分为: 头节、颈节、幼节、成节和孕节.

腔肠动物及扁形动物课件

腔肠动物及扁形动物课件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生态意义
维持生态平衡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各自的环境中占据一定的生态位,与其他生物 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平衡。
促进物质循环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通过摄食和排泄等生理活动,参与了物质循环,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动。
提供栖息地和繁殖场所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空间 和繁殖条件。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繁殖方式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详细描述
腔肠动物的繁殖方式通常为无性繁殖,通过二分裂或出芽等方式进行繁殖,而扁形动物的繁殖方式则主要为有性 生殖,通过交配产卵等方式进行繁殖。此外,扁形动物在繁殖过程中还可能出现特殊的生殖方式,如卵胎生等。
04
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进化历程
腔肠动物的进化历程
01
02
03
具有刺细胞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 细胞,能够释放刺丝和毒 液,用于捕食或防御。
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呈辐 射对称,即身体由一个中 央轴和多个等分的辐射状 部分组成。
具有口和胃腔
腔肠动物具有一个口和一 个胃腔,用于摄取食物和 消化。
腔肠动物的生理机能
消化系统
腔肠动物具有一个简单的消化系 统,包括口和胃腔,用于摄取和
扁平体型
扁形动物的体型通常呈扁 平状,两侧对称。
无体腔
扁形动物没有体腔,而是 由实质组织构成。
消化系统简单
扁形动物的消化系统通常 比较简单,只有一个口和 一个肛门。
扁形动物的生理机能
运动能力
生殖方式
扁形动物通常具有较好的运动能力, 可以通过肌肉收缩和纤毛摆动来移动 。
扁形动物的生殖方式通常为分裂生殖 或卵胎生,其中一些种类具有雄性和 雌性生殖器官,可以进行交配繁殖。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课件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课件
• 数一数,水螅有多少条触手 ?它怎样捕食水?
体色:几乎透明; 体型:圆筒形、口向 上,适应固着生活; 体长:约1CM,辐射 对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辐射对称; (2)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 (3)有口无肛门; (4)体表有刺细胞。
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 海产品; (2)珊瑚礁海洋生物的主要栖 息场所。
植物营养方式大多:自养
动物营养方式大多:异养
腔肠动物(又叫刺胞动物)
珊瑚虫
海葵
水 螅
海蜇
水 母
代表动物——水螅
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 流较缓、水草丰 富的清水溪流中 ,常附着在水草 或他物上,以小 型的水蚤、蠕虫 为食。
探究观察
• 观察它的体色、大小。它的 体型像什么?它的身体能否 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 侧?体型有怎样的对称性? 它的体型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
4.营自由生活的扁形动物是( B ) A.血吸虫 B.涡虫 C.疟原虫 D.猪肉绦虫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生活环境:水中
有口、触手(5—12条)
体形为辐射对称
腔 肠 动 物
水螅
体壁分为内、外两胚层,体内有消化腔 无肛门 外胚层上有刺细胞 出芽生殖(或有性生殖)
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
观察它的体色、大小 。它的体型像什么? 它的身体能否分出背 面和腹面,前面和后 面,左侧和右侧?体 型有怎样的对称性?
涡虫的形态
• 涡虫的背面呈褐色, 体长为1—1.5厘米, 体型像柳叶;
• 身体呈两侧对称,能 分出前后、左右、背 腹。
涡虫的内部结构
日本血吸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一、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一)身体一般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两侧对称:通过身体的中轴,只有一个切面可
以将身体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
意义:
1 结构上:使动物体分为前后端、左右侧 和背腹面。
2 机能上有分化,腹面:运动和摄食;背 面:保护(色素和发达的腺体)。前端: 神经和感官进一步集中,为脑的形成提 供了条件,由不定向运动变为定向运动。
25
(一)涡 虫 纲
代表动物:三角真涡虫 ? 池塘、淡水溪流中,藏于
石块下 ? 外部形态
柳叶状、长 15-20mm 。体前 三角形,耳状突,眼点黑 色。背凸色深,腹平色浅, 密生纤毛,口位于体腹 1/3 处,稍后方为生殖孔。 ? 内部结构
7、水螅基因数目与人类基因相似,二者有 诸多相同基因。水螅也存在与亨廷顿舞蹈 症以及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的基因,这表 明,水螅将来可能成为研究这两种疾病的 模型。
? 亨廷顿舞蹈症是一种遗传性脑病,症状表 现为舞蹈性运动以及认知和行为障碍。阿 尔茨海默氏症是较常见的老年痴呆症,临 床表现为认知、记忆和语言功能出现障碍。 两种疾病目前都无有效疗法。
梯形神经系统:扁形动物的 神经系统在体前端集合成一 对较大的神经节,称之为 “脑”,由“脑”向后端分
出若干纵行的神经干,以腹 部的一对最为发达。在纵走 的神经干之间有横神经相连, 使整个神经系统形成了阶梯 的形状,称为梯形神经系统。
23
(七)具有发达的生殖腺、生殖导管和 附属腺,多为雌雄同体,体内受精。

3
4
(三)生理
1 运动:尺蠖样或翻筋斗,借腺细胞由水底升至水 面
2 捕食 细胞外(刺细胞麻醉,触手捕食),消化循 环腔进行细胞内消化,反口孔
3 呼吸与排泄 无特殊器官,通过细胞扩散进行
4 生殖 无性生殖(环境好) :出芽
有性生殖 (环境差 ) :多异体,少同体。精巢锥状, 卵巢圆形。
5 再生能力很强
1
二、代表动物-水螅
(一)外形:圆柱 状、基盘、垂唇、 口 、 6-12 条 触 手 、 芽体
2
(二)体壁
1 )外胚层 功能:保护和感觉 组成:上皮肌细胞、腺细胞、感觉细胞、神经细胞、
刺细胞、间细胞。 刺:核 + 刺丝囊(穿刺、卷缠、粘性)
2 )中胶层 起支持作用,胶状物质组成,无细胞
3 )内胚层 功能:营养 组成:内皮肌细胞、腺细胞、少数间细胞和感觉细
12
有害方面 1 、危害渔业:大多数钵水母,霞水母(伞径 2m ,
触手30m ) 2 、危害人:刺丝囊伤人 3 、珊瑚礁:潜在危险
13
第五章 扁形动物门
三胚层、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无体腔、 主要适应于寄生生活的一类动物
14
主要内容
?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 分类概况 ? 寄生虫和寄主的相互关系及防治原则
生殖腺:精巢、卵巢 生殖导管:输精管、输卵管 附属腺:前列腺、卵黄腺
24
二 、分类概况
? 约25,000种,依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分为: ? 涡虫纲
体表被纤毛,具杆状体。肠发达,自由生活。 ? 吸虫纲
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肠道简单,有口、腹 吸盘,寄生。 ? 绦虫纲
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无肠道,头节具吸盘, 寄生 。
5
三、分类概况
依据:形态特点与世 代交替现象有无
? 水螅纲
绝大部分海产,少 数生活在淡水中。 具水螅 型和水 母型 , 或其中一种类型。 生殖腺由外胚层产 生。如僧帽水母、 筒螅、水螅和桃花 水母等。
6
?钵水母纲
全部海产,多 为大型水母类。 水螅型退化或 没有,水母型 十分发达。生 殖腺起源于内 胚层。如海月 水母、海蜇和 霞水母等。
20
(五)原肾管式的排泄系统
1 原肾管 组成:焰细胞、毛细管、排泄管和排泄孔。 2 焰细胞 组成:盲管状,顶端有一束纤毛,不断摆
动,状如火焰。 功能:吸收实质内多余的水分和溶于水中
的氮废物,调节渗透压,靠纤毛的摆动, 将水流汇集到排泄管,经排泄孔排出体 外。
21
22
(六)梯形神经系统,自 由生活种类常具眼点和平 衡囊等感觉器官。
7

?珊瑚纲 全部海产,只有水螅型,没有水母型, 无世代交替。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多数具石灰质 的外骨骼。如海葵、珊瑚和海仙人掌等。
8
9
四、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 1、食用:海蜇、某些水母、海葵等 2、药用:海蜇(抑菌、舒张血管、抗衰老)、多管水
母素,与黄金等价 3、装饰品和工艺品:珊瑚 4、建筑材料 珊瑚、岸礁 5、石油资源和地质学意义 储油层 6、与渔业的关系和仿生学研究 海蜇预测预报、水母
指示海流。水母平衡囊 -提前15h预知风暴;海蜇的 脉冲式喷射,制造喷气式飞机
10
在西太平洋的帕劳群岛,每天大约有5 百万只水母会随着太阳运 行轨迹在当地的水母湖(Jellyfish Lake )湖面上游过:早上 在东面,下午又来到西面,这种日常迁徙方式的确令人赞叹不已。 而到了晚上,一群群水母会潜入45 英尺 (约合13 米)深的水下, 摄取营养丰富的细菌,这是其体内的藻类生存所必需的东西1。1
1 、所有的多细胞动物都被称为后生动物, 多孔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也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
2 、赫克尔认为,原肠虫是多细胞动物的祖 先,是以内陷的方式形成的。
3 、钙质海绵的个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要经 过两囊幼虫阶段,并伴有性逆转现象。
4 、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呈网状,传导速度 很快。
5 、腔肠动物又被称为刺胞动物,身体大多 数呈辐射对称。
3 生活方式上:既适合于游泳,又能在物 体上爬行,为从水生过渡到陆生准备了 条件。
17
(二)具有三个胚层
意义: 1 引起了一系列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分化 运
动-感觉-代谢加强-消化+排泄+生殖 2 实质组织=柔性结缔组织 贮藏水分和养料,
是水生过渡到陆生的基本条件之一;有保护 内脏、输送营养物和排泄物的作用,以及分 裂、分化和再生新器官的能力。
18
(三)具有皮肤肌肉囊 1 体壁 单层表皮:外胚层 多层肌肉(环、斜、纵肌):中胚层 2 皮肤肌肉囊:扁形动物由体壁包裹着全
身,呈囊状,体壁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 能,称为皮肤肌肉囊。
19
(四)不完全的消化系统
1 组成 口、咽、肠。有口无肛门。 2 关于肠 ? 自由生活:有分支 ? 寄生生活:退化或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