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八年级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谢谢!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解放前,我 国长江以南省 份大约有1000 多万人患此病, 受此病威胁1 亿多人。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背腹扁平,2左右对称,3有三个胚层
2、图2-2是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请注明各 部分名称:
① __外__胚__层___ ④___消__化__腔__ ⑦____芽__体___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 1、生活在水中。 • 2、身体呈辐射对称 • 3、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有口无肛门,
具原始的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 4、出现初步的组织分化,具特有的刺
细胞; • 5、具有原始神经系统——神经网;
常见腔肠动物
珊瑚虫
海葵
水母
海蜇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 的海产品;
八年级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代表动物——水螅
• 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 流较缓、水草丰 富的清水溪流中, 常附着在水草或 他物上,以小型 的水蚤、蠕虫为 食。
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 口向上,适应 固着生活;
体长:约1CM, 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纵轴的任何平面都能把身 体平分为相等的两部分
水 螅
复杂的群
-
体。
芽 体
细胞外消化的进化意义
• 细胞外消化方式 的出现是进化上 的一个重要事件
– 出现,使水螅的 食物范围扩大了, 营养状况可到了 很大的改善;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PPT优秀课件

内胚层 肠
外胚层
中胚层
其他的扁形动物
现寄存生的虫扁形的动消物化约有器7官00很0多简种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 除化少器数官种类。营自由生活外(如涡虫),
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各个方向的刺激, 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海葵
水螅
水母
3.内部结构
口
刺细胞
消
中胶层
化
腔
(1)由 外胚层 和 内胚层 两层细胞构成,
两层之间填充着胶状物质称为中胶层。
(2)由内胚层围成的空腔叫 消化腔,消 化腔与 口 相通,吃进去的食物消化后 仍旧从 口 排出。
(3)外胚层有 刺细胞 ,刺细胞中大多藏 着 刺丝 和 毒液 ;刺细胞用于抵御 敌害或捕食, 触手 处尤其多,用触手 进行捕食。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现生的腔肠动物约11000种,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且多为浅海种类; 仅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海葵
珊瑚虫
海蜇
水螅
代表动物——水螅
1.水螅的生活习性
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 清洁淡水中,主要以小型的甲壳类动物
为食。
2.水螅的形态
身体呈浅褐色,几乎 透明 , 身体呈_圆__柱___形长约__1_厘__米___
4.生殖方式
水螅在营养条件良好、水温适宜时,进行 出芽 生殖。 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由母体直接脱落下新个体。
小结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__辐__射___对称 体表有_刺__细__胞__,用于攻击和防御 身体由__两_____个胚层组成 有__口___无__肛__门___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新

一些地区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具有独特的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 性,可以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水质监测价值
扁形动物可以作为水质监测的指标之一,帮助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和生态状况。
06
总结与展望
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认知总结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动物界中的两大类群,具 有独特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应机制和进化历程。
随着全球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对于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环境变化中的响应和适应
机制的研究也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THANK YOU.
扁形动物的神经系统相对简单,由一系列神经 节和神经索组成,但通常具有原始的脑结构。
扁形动物的分类与分布
01
扁形动物在生物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扁形动物门,分为无尾 纲和有尾纲两个纲。
02
无尾纲包括各种蛞蝓、蜗牛和石鳖等,分布广泛,从淡水到海
洋都有其代表物种。
有尾纲包括水蛭、涡虫等,主要分布在淡水或潮湿的陆地上。
扁形动物是一类两侧对称、无体腔的动物,分为 涡虫、吸虫、绦虫等类群。涡虫具有完整的消化 系统、神经系统和感官系统,而吸虫和绦虫则分 别适应了寄生生活和带状生活。
腔肠动物是一类具有双胚层体壁和消化腔的动物 ,分为刺胞动物和栉水母两大类。刺胞动物具有 三胚层体壁,能够进行细胞内消化,而栉水母则 具有两胚层体壁,通过细胞外消化方式获取营养
03
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
01
无尾类通常具有复杂的生殖方式,包括卵生、胎生和卵胎生等。它们通常在水 中或潮湿的陆地上生活。
02
有尾类通常具有简单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卵生。它们通常在水中生活,但有些 种类可以在陆地上度过一它们还可以通过皮肤 进行气体交换。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水螅
涡虫
身体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
身体的胚层数 两胚层
三胚层
运动能力 较弱
较强
课堂小结 即课本P7练习题
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和危害各举一例)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影响
消化: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 感官:眼点,耳突
、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解放前,我 国长江以南省 份大约有1000 多万人患此病, 受此病威胁1 亿多人。
第一章 第一节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动物区别于植物的特征
• 1: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合 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食物 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从而维持生 存和繁衍。
• 2:一般能自由运动
腔肠动物
代表动物——水螅
• 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 流较缓、水草 丰富的清洁淡 水 中,常附着 在水草或他物 上,以小型的 水蚤、蠕虫为 食。
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 口向上,适应固 着生活;
体长:约1CM, 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
通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都能 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
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 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各个方向
水螅
水母
海葵
1、腔肠动物(刺胞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__辐__射___对__称____; (2)体壁由___两___个胚层构成; (3)有___口___;无___肛__门__。 (4)体表有___刺__细胞_。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比较
第四章
体型结构的比较
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身体呈圆柱状或圆锥状,具有刺细胞 扁形动物:呈两侧对称,身体扁平,具有口和肛门 代表动物:珊瑚虫、水螅、海葵等腔肠动物;涡虫、吸骨虫等扁形动物 适应环境:腔肠动物适应水生生活,扁形动物适应淡水和海洋生活
器官系统的比较
消化系统: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消化系统简单;扁形动物有口无肛门, 消化系统较复杂,出现消化管。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 物的比较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腔肠动物的特征
03
扁形动物的特征
04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比较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腔肠动物的特征
第二章
辐射对称体型
辐射对称体型:腔 肠动物的身体呈辐 射对称,即通过身 体中心点,可以将 身体分成对称的两 个部分。
消化器官:腔肠动 物具有消化器官, 可以吸收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感觉器官:腔肠动 物具有感觉器官, 可以感知周围环境 的变化。
运动器官:腔肠动 物具有运动器官, 可以通过收缩和扩 张来移动。
无器官系统
结构简单,没有 器官系统
消化系统简单, 没有肛门
神经系统简单, 只有神经网
生殖方式为无性 繁殖和有性繁殖
排泄系统:腔肠动物主要通过细胞表面交换进行排泄;扁形动物通过原 肾管以尿的形式排出。
生殖系统:腔肠动物无专门的生殖系统,生殖细胞由体细胞转化而来; 扁形动物出现雌雄同体或雌雄异体,有交配现象。
神经系统:腔肠动物神经细胞多散在分布于各组织中,无明显的中枢和 外周之分;扁形动物出现梯状神经系统。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其他常见的扁形动物
猪肉绦虫
血 吸 虫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 1、身体背腹扁平
2、左右对称 3、有三个胚层、有口无肛
多数扁形虫是营寄生生活的。他们对 寄主(宿主)有很大伤害。
• 猪肉绦虫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 血吸虫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咱们常见的腔肠动物为水螅 (代表动物)
• 生活习性及身体特征
1、生活在淡水中,通常 固着在水草上。 2、顶端口周有细长的触手,呈 辐射对称,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 身体呈辐射对称 思考:这样的对称有什么意义?
内部特征
1、水螅的体壁由外胚 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 组成。
•生活在水中; •身体呈辐射对称;
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有口无肛门。
身体背腹扁平; 左右对称;
有三个胚层、有口无肛 外部特征
1、背面呈灰褐色,腹面颜色 较浅,背负扁平。 2、身体前段呈三角形,两侧 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 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可辨 别光线的明暗。 3、身体左右对称、能分出前 后、左右、背腹
涡虫的对称方式
思考:这样的体形 有什么意义?
内部特征 • 1、涡虫的身体由内 胚层、中胚层、外胚 层三个胚层构成的。
2、内胚层细胞消化食物 3、身体有口无肛门 食物残渣有口排出。
其他腔肠动物
珊瑚虫
海葵 水母
海蜇
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
•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 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 成;有口无肛门。
与人类的关系
• 珊瑚虫可产生珊瑚礁和珊瑚岛,珊瑚礁 是海洋鱼类的主要栖息场所之一。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3.甲与乙相比,哪一个相对高等?高等之处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提示:乙相对高等一些。乙体形为两侧对称,可以区分背腹、前后和左右;前端(头部)感觉器官 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名师精讲】 1.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体形来区分,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 呈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两者均属于低等生物;其身体结构均为有口无肛门。 2.两侧对称是比辐射对称高等的体形,绝大多数动物的体形都属于两侧对称,在动物的进化过程 中, 前端逐渐形成了一些感觉器官,身体两侧则逐渐形成了专门的运动器官。
扁形动物
8.(2022泰安期末)如图为某同学在淡水溪流的石块下发现的一种小动物。下列有关该动物特征的 叙述,正确的是( D ) A.有口有肛门 B.体表有角质层 C.靠疣足辅助运动 D.身体呈两侧对称 9.下列有关扁形动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扁形动物全部营寄生生活,如血吸虫、猪肉绦虫等 B.部分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 C.水中生活的涡虫有刺细胞用于捕食并防御敌害 D.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有的种类出现了肛门
D.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食物和食物残渣都由口进出
4.水螅常常可以捕到与自己身体差不多大小的猎物,这主要依靠( A)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5.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意义是( D ) A.感知各个方向的刺激 B.捕获各个方向的猎物 C.防御各个方向的敌害 D.A、B、C都是 6.(2021淄博临淄区期中)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 棋布,在这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的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体呈辐射对称 C.海洋捕捞大型鱼类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D.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可以堆积形成珊瑚礁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大多数腔肠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珊瑚虫、水母等;少数生活在清洁、缓流、水草丰富的淡水中,如:水螅。
2、腔肠动物的身体由两个胚层(内胚层和外胚层)组成,内胚层围成消化腔。
3、腔肠动物捕食和防御的利器是刺细胞。
食物从口进入,在消化腔中被消化,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4、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5、辐射对称使动物感知各个方向的刺激,利于捕食和防御。
二、扁形动物1、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引起人和的患寄生虫病。
将鱼虾煮熟有利于预防扁形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
如:华支睾吸虫、绦虫、血吸虫等。
将鱼虾煮熟有利于预防扁形动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少数能自由生活,如:涡虫。
2、寄生生活的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发达。
3、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内,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即:钉螺是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人是血吸虫的终末寄主。
要消灭血吸虫首先要是消灭钉螺。
寄主也称宿主。
4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两侧(也叫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1、线形动物多数寄生如:蛔虫、丝虫、蛲虫、钩虫等,少数自由生活,如:秀丽隐杆线虫2、线形动物是最早出现刚门的动物3、寄生的线形动物引起寄生虫病,预防蛔虫要做到:不喝生水,蔬果洗净,饭前便后洗手,管理好粪便。
4、线形动物的特征:细长如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1、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水蛭。
1、蚯蚓生活在湿润、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2、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完成运动。
在光滑的玻璃板上运动慢,在粗糙的纸板上运动快。
3、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观察蚯蚓的过程中用湿棉球擦其身体是为了保证蚯蚓的呼吸。
大雨过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是为了进行呼吸。
4、蚯蚓的作用:松土、肥土、作饲料、入药、净化环境。
5区分蚯蚓前后端的标志性结构是环带,离环带近的是前端。
6、蚯蚓的体壁粘滑,腹面粗糙,粗糙的结构是刚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腔肠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活体水螅和水螅切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的重点。
因为水螅具备了腔肠动物所有的共同特点。
2.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因为进行本课教学时,正值三月上旬,我国许多地方从自然环境中采不到水螅,为此需要提早作好准备。
三、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四、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
→
观察实物
识别结构
作好记录
→
汇报交流
观察结果
归纳整理知识要点
→
观看录像认识了解其他腔肠动物;知道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归纳特征2.教学过程说明:
①本课从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如:“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还是多细胞动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出:“在动物界中,只有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其他动物都是多细胞的。
腔肠动物就是一类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是怎样构成的?具有什么特点?常见的种类有哪些?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由此入手既设置了悬念,又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还导出了本课的课题,为上好本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②关于活体水螅和水螅体壁切片的观察,是本节课学生活动的重头戏,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让学生亲自做一做,没有条件的学
校可观察课本上的插图。
处理好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正确指导,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备课时,每组要配备观察用具和实物标本各一套,让每位学生都有充分的观察时间,活体水螅应放在小烧杯中,水量应以水螅能充分舒展活动为宜。
有条件时,适当投放一些饵料,还可以观察到水螅的捕食现象。
放水螅的水,要以无污染的自然河水为宜,如用自来水,要事先晾晒几天。
为了使学生在观察时能够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在观察前,教师要发给学生观察提纲,以便规范学生观察活动。
观察提纲设置下列内容:
水媳形态结构观察提示
体色:体壁分几层:
体形:体壁结构中,由细胞构成的有几层:
长度:体壁的细胞是否相同:
触手数量:是否由体壁围成一个空腔:
触手着生位置:这个空腔是否有一个外通的口:
触手是否能动:体壁上是否有凸起:
有了观察提纲,使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在组长带领下,对水螅进行逐项观察,并且作好观察记录,由于学生认识问题的水平不同,对某些问题的结论可能会有一些差异,这没有关系,因为这些差异会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归纳总结得到统一。
③汇报观察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并对汇报上来的材料进行归纳整理,使之成为系统的知识。
汇报前,教师要深入到观察小组中去,筛选出观察仔细、记录准确、全面的小组,让他们做典型引路。
汇报中,在典型的带领下,各组说出他们的观察结果,教师则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归纳整理出水螅的有关知识。
④关于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和腔肠动物主要特征的教学。
由于学生对腔肠动物的感性知识知之较少,不能较多他说出它们有哪些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学中可以播放一些有关腔肠动物的录像片。
通过观看使学生了解更多的腔肠动物,看完之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出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对几种腔肠动物的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特点,作为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五、板书设计
第二章腔肠动物
一、水螅
1.生活环境:淡水中
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
3.结构:体形:长圆筒状
体壁:由三层构成
消化腔:由体壁围成
口:消化腔的开口
触手:6~10条
4.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
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
2.主要特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