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1-2节知识点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1-2节知识点

第五单元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代表:水螅)1、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身体由内胚层、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所包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

3、水螅的口周围有几条触手,用于捕食,身体表面特别是触手上有很多刺细胞。

4、水螅的口用于进食和排出食物残渣,无肛门。

5、海蜇、珊瑚虫、海葵、水母也属于腔肠动物。

6、腔肠动物的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二、扁形动物(代表:涡虫)7、涡虫背腹扁平,两侧对称,形状像柳叶,背面呈褐色。

8、涡虫进食靠腹面的口,口内有管状的咽,能伸出口外,食物在肠内消化,食物残渣从口排出。

9、涡虫的前端有两个可以感光的眼点。

10、扁形动物的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11、扁形动物中大多为寄生虫,它们消化器官简单,但生殖器官发达,如华枝睾吸虫。

12、血吸虫、绦虫也属于扁形动物。

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线形动物(代表:蛔虫)13、蛔虫寄生在人体的肠内,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14、蛔虫体表有一层角质层,消化结构简单,肠只由一层细胞构成,但生殖系统发达。

15、蛔虫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来运动。

16、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也是线形动物。

17、线形动物的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二、环节动物(代表:蚯蚓)18、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节构成。

19、在蚯蚓前端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颜色与众不同,比其他体节厚的称为环带。

环带课判断蚯蚓身体的前后,靠近环带一端为前端。

20、蚯蚓靠发达的肌肉和刚毛配合完成运动。

21、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用肠消化食物。

22、蚯蚓体壁密布毛细血管,体表的粘液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然后进入毛细血管,体内的二氧化碳再经体壁排出,从而完成呼吸。

23、沙蚕、蛭也属于环节动物。

24、环节动物的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同步课堂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分层练习)

八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同步课堂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分层练习)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分层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不是腔肠动物的是()A.珊瑚虫B.血吸虫C.水母D.海蜇【答案】B【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ACD.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水母、海蜇、珊瑚虫、海葵、水螅,具有腔肠动物的特征属于腔肠动物,ACD不符合题意。

B.血吸虫身体扁平,左右对称,有口无肛门,属于扁形动物,B符合题意。

故选B。

2. 夏天在海边游泳的人偶尔会被水母蛰伤,水母的毒液是由()产生的A.清化腔B.内胚层C.刺细胞D.口【答案】C【分析】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分析解答。

【详解】水母属于腔肠动物,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处最多,水母的刺细胞里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水母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麻醉或杀死,所以水母的毒液是由刺细胞产生的。

故选C3. 海蜇和绦虫的共同特征是()A.有口无肛门B.身体呈辐射对称C.背腹扁平D.有刺细胞【答案】D【分析】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详解】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扁形动物没有,A错误;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呈左右对称(两侧对称),B、C错误;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也有口无肛门。

D 正确。

4. 涡虫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石块下面,形状象柳叶,体长约为1-1.5厘米,背面呈褐色,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下列不属于它的特点是()A.背腹扁平B.两侧对称C.有刺细胞D.有口无肛门【答案】C【分析】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2022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1--2节同步考点测试题附答案

2022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1--2节同步考点测试题附答案

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 下列动物不是腔肠动物的是( )A.珊瑚虫B.水螅C.海葵D.涡虫2.水螅等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A.触手B.刺细胞C.芽体D.刺丝3.葫芦岛海域盛产海蜇,海边的人都把海蜇加工成食品。

你知道海蜇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A.通过细胞膜排出B.通过胞肛排出C.通过口排出D.通过肛门排出4.下列属于腔肠动物主要特征的是( )A.两侧对称B.背腹扁平C.体表有角质层D.有口无肛门5.到海边散步时,常常发现许多小动物。

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①海蜇②螃蟹③海葵④文蛤⑤扇贝⑥珊瑚虫⑦水母A.①③⑤⑥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⑥⑦ D.②④⑥⑦6.如图为涡虫形体示意图,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涡虫( )A.属于扁形动物B.身体呈辐射对称C.具有口和肛门D.寄生在动物体内7.涡虫的捕食和消化食物的器官分别是( )A.刺细胞消化腔B.眼点消化腔C.口肠D.咽肠8.相比于辐射对称,两侧对称的动物( )A.外表更加美观,利于吸引异性B.运动更准确、迅速,利于捕食和防御C.体形更灵巧,利于寄生生活D.身体更匀称,利于平衡身体9.下列选项中属于绦虫、华枝睾吸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的是( )A.消化器官发达B.运动器官发达C.感觉器官发达D.生殖器官发达10. 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A.两侧对称B.有口无肛门C.有刺细胞D.由内外两层细胞构成11. [读图理解][2020·广东蓬江某校月考]观察如图水螅和涡虫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___图为水螅的纵切面示意图,水螅属于______动物。

(2)甲图中的【】________上面分布很多的________,这是攻击和防御的利器。

(3)水螅捕获猎物后在【】______________消化,涡虫靠【】________捕获食物。

(4)乙图中的C为______,B所指的一面为该生物体的____。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 以
致 用
6.涡虫的身体呈___对称,也称___对称, 就是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___个切面将身体分为 对称的两部分。这样动物身体可分出____、_ ___、____、前端(头部)______集 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____运动, 身体的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____器官。 7.大多数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如__ 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南 方流行的血吸虫病是由______感染引起的, 人若是进入含有____的水域,很可能被感染。 8.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 _____;_______。



渣成



水 螅 纵 切 面 示 意 图
口 触手
消化腔
外胚层 内胚层
缓流、清澈、水草茂盛的溪流中。 浅褐色、圆筒形、1厘米,口周围有5~ 12条触手。 内胚层、外胚层两层细胞。体内有消化 腔。食物由口进入,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触手上有刺细胞,捕食时能放出刺丝和 毒液,再由触手捕捉后送入口中
5.1.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目录
叁壹
















肆贰




生养寄
关扁
特构扁
结解


习成生关系形概点和形以构腔以形识
惯良虫注。动述。生动涡和肠水动别
。好病血
物腔
理物虫生动螅物腔
的的吸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肠
的为理物为。肠
生预虫
人动
形例特的例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5. **反思性作业**:
-写一篇日记,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和收获,特别是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特征的理解,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解决办法。
-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团队合作、问题解答和探究能力等方面。
作业布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深化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教师将在下次课堂上对作业进行点评和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1.理解并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物学分类,这是本章节的核心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腔肠动物的特征:身体结构、消化腔的形态、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扁形动物的特征:扁平体型、左右对称、梯状神经系统的认识等。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两类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适应环境的特征,这是学生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教学的难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交流观点,提高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和探究式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任务,鼓励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对生物学现象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学知识。
-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异同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寻找答案。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观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物学观念。
-利用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结构特点。
3.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分类、归纳等科学方法,加深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2022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1--2节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2022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1--2节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5.1.1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选择题1.涡虫和水螅都有口无肛门,但它们却分别属于不同的动物类群。

这两种动物的主要区别是( )A. 身体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B. 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C. 身体是否由两胚层构成D. 是否有口无肛门2.与水螅相比,涡虫更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高等之处体现在( )A. 没有肛门B. 无刺细胞C. 身体左右对称D. 身体背腹扁平3.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A. 背腹扁平B. 身体呈辐射对称C. 身体呈两侧对称D. 有口无肛门4.下列关于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珊瑚虫形成的珊瑚礁能为某些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地B. 大多数腔肠动物能寄生在人体内,使人患病C. 部分扁形动物靠获取人体内的养料生活D. 有的腔肠动物营养价值很高,可供人食用5.下列动物中,身体呈两侧对称的是( )A. 水母B. 涡虫C. 水螅D. 海葵6.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A. 身体呈辐射对称B. 体表有刺细胞C. 有口无肛门D. 背腹扁平7.古珊瑚和现代珊瑚可形成储油层,海边的珊瑚礁可作天然海堤;珊瑚的形成与珊瑚虫有关,下列与珊瑚虫不属于同一类群的动物是( )A. B.C. D.8.下列动物都具备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的一项是( )A. 蝗虫、蚯蚓、蛔虫B. 海蜇、涡虫、蝴蝶C. 珊瑚虫、涡虫、水螅D. 水螅、鱼、虾9.涡虫和水螅这两种动物都具有摄取和排出食物残渣只用一个口的共同特征,但它们却属于不同的类群。

其分类依据是( )A. 身体是呈两侧对称还是辐射对称B. 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C. 身体有无分节D. 体外有无触手10.涡虫比水螅更能适应复杂的水生环境,这是由于( )A. 涡虫有口B. 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C. 涡虫有肛门D. 涡虫营寄生生活11.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高等主要表现在( )A. 有口无肛门的不完全消化系统B. 体表直接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 营寄生生活D. 身体具有三个胚层12.珊瑚虫和血吸虫的共同特征是( )A. 背腹扁平B. 身体呈辐射对称C. 身体呈两侧对称D. 有口无肛门二、识图作答题13.如图所示为水螅的纵切面和涡虫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时)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2课时)
好处:使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 有利于运动、捕食和防御。
(2)涡虫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
有口无肛门
(3)涡虫怎样捕食和消化食物?
用伸出口外的咽捕食 食物在肠内消化
2.其他扁形动物: 猪肉绦虫
米猪肉
囊尾蚴(you)
寄生有囊尾蚴(you)(绦虫的幼虫)的猪肉,一般叫 “米猪肉”。人吃了带有囊尾蚴的未煮熟的猪肉,囊尾蚴就 在人的肠内继续发育,用小钩和吸盘钩吸在人的小肠壁上 吸收养料。经2~3个月,即可发育为成虫。
水螅的生殖方式
——出芽生殖
海蜇为什么会蜇人?
当刺细胞受到刺激时,刺丝囊由刺细胞中被排出,同 时刺丝也由刺丝囊外翻出来,形成不同长度的刺丝,用以
2.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 辐射 对称; 体表有 刺 细胞; 有 口 无 肛门 。
3.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海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珊瑚虫分泌物堆积构成珊瑚(岛、礁)
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它是通过什么结构消化食物的? 3.水螅用口进食,用什么结构排出消化后的食物残渣? 4.观察教材第5页图5—4,推测水螅是怎样生殖的? 小要求:用笔在书上将思考题的答案划记下来,在 看不懂的地方画一个问号,在不会或易错字上画圆圈。
2.水螅是通过什么结构进行捕食的?该结构还有何作用?
囊尾蚴(you) 猪肉绦虫的囊尾蚴还可寄生在人的肌肉、脑、眼球等 处,引起囊虫病。
血吸虫
晚 期 血 吸 虫 病
华枝睾吸虫
华枝睾吸虫病(肝 吸虫病)
3.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因寄生生活而感染鱼虾和人类。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呈 两侧 对称; 背腹 扁平 ; 有 口 无 肛门 。
三、盘点收获
第五单元 第一章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说课稿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一节。

本节教材包括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个动物类群。

这两种动物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都不熟悉。

但它们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学生理解动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具有“有口无肛门”的共同特征,具有相似性,所以教材把这两种动物放在一节课中实行讲述。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教材的要求、学生的知识贮备、认知特点从知识与水平、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确立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合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2.教学难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二.说教法与学法本节是起始节,介绍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个类群。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

教学时设计多种教学活动,如观察与思考、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来组织教学。

同时,教师要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为学生的观察、自主学习、讨论等活动提供支点和引导。

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认知目标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所以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不过,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

哪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疑1.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生态习性
• 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 营自由生活;
• 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 昆虫的幼虫为食物;
• 二、外部形态
• 身体柔软、柳叶形、背腹扁 平、两侧对称; 体长一般 10-15mm; • 前端:前端呈三角形,两侧各有一发达的耳突,嗅觉功能;
• 背面 :具黑色素斑、颜色较深呈褐色
代表动物——猪带绦虫
代表动物——日本血吸虫 1、危害:血吸虫病,肝脾肿大、腹水、丧失劳动力, 2、寄生部位:哺乳动物的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 3、中间宿主:钉螺 4、感染状态:尾蚴
•解放前,我 国长江以南省 份大约有1000 多万人患此病, 受此病威胁1 亿多人。
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背腹扁平,2两侧对称3有口无肛门
二、扁形动物
绦虫
涡虫
1.常见的扁形动物有 、 、 、 等。 2. 涡虫的口长在 面,进食时,口中的管 状 伸出口外,捕食小动物,吃进去食 物在 内消化,食物残渣仍从 排出。 3、涡虫的身体呈 对称,也称 对称; 它的身体可以分出 、 、 ,能够使 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于 、 。 4.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 。 5.猪带绦虫、血吸虫与人类的关系?
水螅摄食照片
刺细胞的作用

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 和防御的利器,里面大多藏着 刺丝和毒液,在触手处尤其多。 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能迅 速弹出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 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将 其麻醉或杀死。
细胞外消化的进化意义

细胞外消化方 式的出现是进 化上的一个重 要事件
• 出现,使水螅 的食物范围扩 大了,营养状 况 得到了很大 的改善;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动物区别于植物的特征
1: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光 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 取食物来获得现成的有机物, 从而维持生存和繁衍。 2:一般能自由运动

目前已知的 动物大约有150 万种。科学家按 体内有没有脊椎 骨把他们分为脊 椎动物和无脊椎 动物两大类。
摄食与消化
• 食性:水螅以各种小甲壳功物(如 蚤类、剑水蚤等)、小昆虫幼虫和 小环节动物等为食,被捕的食物 可比水螅 大很多倍; • 捕食器官:触手; • 捕食过程: • 触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 • 口张开,食物进入消化腔; • 腺细胞分泌酶行细胞外消化; • 消化后形成的食物颗粒,由内 皮肌细胞吞入进行细胞内消化。 • 不能消化的残渣再经口排出体 外。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动 物
脊 椎 动物
节肢动物
鱼 类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学 习 目 标
1、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特点和生理 特点。
2、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 征于人类的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 美好情感。
一、腔肠动物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都能
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便于感知
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 猎物,进行防御。
各个方向
水螅
水母
海葵
内部结构特征:
有口无肛门、具原始的消化腔 ,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 两胚层的动物 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 构成。 中央腔由体壁围成,具有消 化功能,因称消化腔,出现了 细胞外消化; 消化功能:腺细胞分泌水 解酶,进行细胞外消化;皮 肌细胞吞噬作用,进行细胞 内消化 ;
•身体前端,背部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 • 腹面 :颜色浅,有口、密生纤毛;使涡虫能在物体表面作游 泳状的爬行,口位于腹面近体后1/3处,无肛门;
两侧对称:又称左右对称,是指通过身体的 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可以将身体分为对称的 两部分。 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动物运动,捕食,和防御。

摄食:咽部外翻,释放消化酶,消化食物颗粒,再吸入 体内,进行消化; 消化器官:口、咽、肠 消化: 细胞内消化与细胞外消化并存 感官:眼点,耳突

身体扁平,两侧对称
比较扁形动物、腔肠动物
水螅
身体的对称性 辐射对称 身体的胚层数
涡虫
两侧对称
两胚层
较弱
三胚层
较强
运动能力
代表动物——水螅
生态习性
水螅多生活在水 流较缓、水草 丰富的清洁淡 水 中,常附着 在水草或他物 上,以小型的 水蚤、蠕虫为 食。
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 口向上,适应固 着生活; 体长:约1CM, 辐射对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身体呈辐射对称 2、有口无肛门 3 体表有刺细胞; ;

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红珊瑚可以做工艺品;柳珊瑚有降血压的 功效; 且珊瑚礁是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 所和庇护地。 过度采挖、环境污染以及全球变暖等原因 珊瑚虫大量死亡。
代表动物——涡虫
水螅摄食照片
生殖方式

无性繁殖
群体生活的种 类,芽体不离 开母体而形成 一个复杂的群 体,出芽生殖。

有性生殖
精子和卵细胞 结合在一起。
水螅---芽体
腔肠动物的主要类群

现 存的腔肠动物约11000种,除少数淡水生活 外,其余皆海产且多数为浅海种类 • 1、水螅纲; • 2、钵水母纲; • 3、珊瑚虫纲
常见腔肠动物
1、常见腔肠动物有哪些? 2、水螅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3、水螅的身体形态有何特点?这种 特点有何意义? 4、水螅的结构? 5、水螅如何消化食物? 6、水螅的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身体哪 些部位?有何作用? 7、水螅如何繁衍后代? 7、腔肠动物有什么共同特征? 8、腔肠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