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合集下载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鲁科五四学制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知识导入1.1 两类动物概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两类小生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动物分类学中应属于哪一类生物呢?是无脊椎动物中档次较高的动物,也是同一类本科动物中比较原始的动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泥沙中,常常被人们忽略。

然而,这些小生物确实是我们了解生命多样性的一个入口。

其中腔肠动物,有些我们所熟知的海葵、水母就属于这一类生物。

而扁形动物中,我们可能平时会把它们误认为是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隐球菌等。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的来学习一下这两类小生物。

二、学习目标2.1 知识目标•了解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特点和分类•熟知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形态特点和生物学意义•了解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生态环境和经济价值2.2 能力目标•能够根据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形态特点鉴定标本•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基本问题•能够听取同学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三、教学内容3.1 腔肠动物1.基本特征腔肠动物是动物的一个门类,在无脊椎动物中处于较高级别的位置。

腔肠动物包括海葵、水母等多种生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体内有一个消化腔,而这个消化腔又称为腔肠。

2.生物形态腔肠动物如水母、水螅、珊瑚等,体呈略像伞形,这里再介绍一种我们可能不是很知道的腔肠动物——扁水母,顾名思义,它看起来像一张薄手帕。

扁水母也是一种生活于水中的生物,主要生存于淡水环境。

扁水母的消化腔只有单一的一段,它们有一对粘触器,用于进食,同时也是它们的防御武器。

3.分类目前关于腔肠动物的分类学位置,形态学、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均为进行了深入研究。

4.经济价值腔肠动物在人类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经济价值,但旅游业和潜水爱好者对海葵、珊瑚等的生态旅游和海底探险具有一定的观赏意义,也有部分的腔肠动物生物化学成分可以用于药物开发研究。

3.2 扁形动物1.基本特征扁形动物是动物学中的一个门类,同样处于较高级别的位置。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外部和内部结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生活方式。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际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2.探究式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图文并茂的教学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腔肠动物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有腔体和肠体两个主要部分,没有真正的体腔。

–分类讲解:根据体内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为原肠动物和后肠动物。

3.观察实验(20分钟)–准备一些腔肠动物标本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

–引导学生观察标本中的腔体和肠体,并讨论其作用和适应环境。

4.情境模拟(15分钟)–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腔肠动物,模拟腔肠动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生活方式和适应策略。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并展示他们的观察和发现。

5.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归纳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第二课时: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扁形动物的形态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2.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体型扁平,没有体腔和血管系统。

–生活习性:大部分为水生动物,有些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教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扁形动物教案

《扁形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识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活涡虫,培养皿,放大镜,清水等。

学生准备:教材和习题。

四、教学过程:有哪些主要特征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生思考,涡虫的身体有什么特点?的示意图,阅读教材与腔肠动物还有何异同?有吃进去的食物在肠内消右、背腹,前端(头部),给体呈两侧对称否安全?为什么?师可围寄生虫容易使人或动物患五、板书设计:2019-2020学年八上生物期末复习试卷一、选择题1.将蝗虫和蚯蚓分为两类,这是根据( )进行分类的A.脊柱的有无B.体温是否恒定C.能否飞行D.能否水生2.下列不属于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是A.体表被毛 B.哺乳 C.胎生 D.用鳃呼吸3.如图是黑猩猩摘取食物的过程,从动物行为获得的过程来看,黑猩猩吃香蕉的行为和它用木箱垫高摘取香蕉的行为分别属于()A.都是学习行为B.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C.都是先天性行为D.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4.下列哪两种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最多…()A.马与牛 B.马与犀牛 C.马与海马 D.马与蝗虫5.云南有一种动物,体表有一身金黄色的皮毛,用四肢在树上攀缘,用乳汁哺育自己的幼仔.根据以上特征,请你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动物()A.鸟类B.哺乳类C.爬行类D.两栖类6.下列哪项不是河蚌、蜗牛的共同特征()A.身体柔软 B.有外套膜C.体表有贝壳 D.生活在水中7.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生态旅游 B.加强依法管理C.把濒危动植物迁到保护区 D.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8.地球上的生物极其丰富。

下列国家中,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是A.日本 B.美国 C.中国 D.澳大利亚9.下列对真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真菌的个体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B.都只能通过孢子繁殖后代C.都是依靠现成的有机物进行生活D.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10.具有完全消化道的动物是()A.水母 B.钩虫 C.草履虫 D.日本血吸虫11.造成鸟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B.传染病的流行C.人类大量捕杀和栖息地环境的破坏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12.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生物栖息地的多样性13.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A.科B.目C.属D.种14.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等鸟类,繁育中心保护,对捕杀藏羚羊者绳之以法.以上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分别属于()A.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B.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法制管理C.自然保护、易地保护、法制管理 D.就地保护、自然保护、法制管理15.下列各项中,可能会给我们地区生物多样性带来风险的是( )A.玉池山风景区禁猎禁伐 B.严禁焚烧农作物秸秆C.建立汨罗江湿地保护区 D.喂养网购的非洲蚂蚁16.在生物分类单位中,生物间共同特征最多、亲缘关系相对最近的是()A.同科的生物 B.同纲的生物C.同属的生物 D.同目的生物17.生物生活的环境可以是海洋、森林、荒漠、草原、湿地、湖泊等,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栖息环境的多样性18.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 B.易地保护 C.法制教育和教育 D.保护动物的多样性19.我国的高等植物3 万余种,脊椎动物6 000 余种。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第1课时?腔肠动物?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方面〔1〕知道腔肠动物是一类构造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才能方面通过对活体水螅和水螅切片的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

观察才能和分析才能。

3.思想情感方面通过对水螅的观察,培养学生爱科学、勇于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1.水螅的形态构造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本课的重点。

因为水螅具备了腔肠动物所有的共同特点。

2.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因为进展本课教学时,正值三月上旬,我国许多地方从自然环境中采不到水螅,为此需要提早作好准备。

教具准备: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本章参考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出课题→ 观察实物→识别构造→作好记录→ 汇报交流→观察结果→归纳整理知识要点→ 观看录像认识理解其他腔肠动物;知道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归纳特征2.教学过程说明:①本课从引导学生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入手,如:“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还是多细胞动物?〞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老师进一步指出:“在动物界中,只有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的,其他动物都是多细胞的。

腔肠动物就是一类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是怎样构成的?具有什么特点?常见的种类有哪些?与人类有什么关系?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由此入手既设置了悬念,又激发了学生渴望学习新知识的欲望,还导出了本课的课题,为上好本课打下良好的根底。

②关于活体水螅和水螅体壁切片的观察,是本节课学生活动的重头戏,也是培养学生才能的关键所在。

有条件的学校最好让学生亲自做一做,没有条件的学校可观察课本上的插图。

处理好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老师的精心组织,正确指导,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备课时,每组要装备观察用具和实物标本各一套,让每位学生都有充分的观察时间,活体水螅应放在小烧杯中,水量应以水螅能充分舒展活动为宜。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由常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分析归纳动物类群的特征,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给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交流人类生活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认同爱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2)认同动物的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2.教学难点运用进化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问题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和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固着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乍一看,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花”。

然而,它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

那么,它们属于哪一类动物呢?又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呢?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

进而引入本节课题——肠腔动物和扁形动物。

【新课讲授】一、腔肠动物(展示珊瑚虫、海葵、海蜇、水蛭、水母等图片)教师讲解:这些漂亮的生物都是腔肠动物,现生的腔肠动物约11000种,除少数淡水生活外,其余皆海产且多数为浅海种类。

(一)腔肠动物代表动物——水螅(展示代表动物水螅图片)提问: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动物,大家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学生回答:水螅。

学生观察图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并在课本中划出水螅生活习性,形态,内部结构,生殖方式相关文字。

阅读结束后学生回答问题并尝试归纳总结。

1.水螅的生活习性提问:水螅的生活习性是怎么样的呢?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师生共同总结: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清洁淡水中。

2.水螅的形态提问:水螅的形态?学生观察并回答:身体浅褐色,圆筒形,长约1-1.5 cm,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

3.水螅的内部结构提问: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这样的形态结构与捕食有什么关系?学生观察水螅结构图,回答问题,引出辐射对称的概念。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目标:1.能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运用进化的观点、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分析问题。

续表三、课堂总结盘点收获本节课,我们知道了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它们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我们还知道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总结、归纳,全班交流补充。

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巩固运用拓展提升1.在海边游泳,容易被海蜇蜇伤,海蜇与下面哪种动物属于同一类型?蜇伤人体的类似于下列哪种结构?2.有些人喜欢吃生鱼片等食物,你认为不将鱼肉煮熟直接食用是否安全?为什么?1.学生回忆思考,交流作答:海蜇属于腔肠动物,与水螅属于同一类生物。

海蜇蜇伤人体的结构类似于a触手处的刺细胞,刺细胞是防御和攻击的利器。

2.不安全。

因为生鱼片中可能含有华枝睾吸虫的幼虫,若不将鱼肉煮熟而直接食用,有可能会被感染。

温故而知新,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联系实际养成关爱生命的意识。

情感升华血吸虫病曾经流行于我国南方的几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无数居民的健康受到威胁。

我们要爱护地球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认真聆听,仔细回顾知识点,与老师共同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代表动物:水螅(淡水)、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海水)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二、扁形动物1.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2.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3.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教学反思:在本节教学中,教学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使学生通过观看各种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图片或录像片,对众多的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有一个直观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同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材分析本节课包括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两个动物类群。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离学生生活较远,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都不熟悉的两类动物。

但是,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都在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习有关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动物的进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将这两类动物放在一起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明白这两类动物在进化上的重要地位,了解其形态特征,能识别其典型的适应特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别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尝试利用观察的方法研究动物。

(2)运用生物学知识描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知道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活体水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固着在海中礁石上的海葵,乍一看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

然而,它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

那么,它们是如何获取食物的呢?二、新授课(一)腔肠动物1.概括介绍腔肠动物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对腔肠动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腔肠动物虽然形态各异,但他们的基本结构相似,下面通过观察水螅来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

(1)水螅的形态首先,让学生用肉眼观察容器里的活体水螅了解水螅的生活环境、观察水螅的体形、体色、大小;数一数触手的条数,说出水螅的对称类型。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①水螅圆柱(筒)形的体形对水螅的生活有什么好处?②触手有什么作用?③口在水螅身体的什么位置?然后组织学生讨论,让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做小结(2)水螅的内部结构大屏幕展示水螅纵切图,引导学生观察水螅的体壁是由几层细胞构成的,然后辨认外胚层、内胚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物种。

2.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物种。

3.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物种。

2. 难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特点及分类。

2. 讲解腔肠动物:介绍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如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有消化腔等,并举例说明其代表物种,如水母、海葵等。

3. 讲解扁形动物:介绍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如身体扁平、左右对称、无体腔等,并举例说明其代表物种,如血吸虫、绦虫等。

4. 分析比较:让学生对比分析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5. 联系生活:探讨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腔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作用,扁形动物引起的疾病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分类。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知识。

六、教学拓展1. 拓展知识:介绍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进化地位,以及它们与其他动物门的关系。

2. 举例说明:引导学生思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回答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分类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问题。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保护它们的生态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以及生态作用。

2.掌握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外部解剖和生物学特性。

3.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生物学意义和保育现状。

二、教学重难点
1.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关键特征及分类。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生态意义与保护现状。

三、教学内容
1. 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是一类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具有以下特征:
(1)身体呈放射对称或双侧对称;
(2)具有真体腔和消化道;
(3)基本经济作用:食物生产。

(4)类群包括海葵、珊瑚、海鞘等。

2.扁形动物:
扁形动物是另一种重要的无脊椎动物。

它们具有以下特征:(1)扁平的身体;
(2)没有真体腔和具有不完整的消化道;
(3)不同的寄生生存方式。

(4)类群包括各种扁虫、吸虫等。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教学法
2. 图片展示法
3. 讨论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腔肠动物
一、特征和分类
腔肠动物的基本特征:
1. 呈放射对称或双侧对称。

2. 有真体腔和消化道。

3. 经济作用:食物生产。

腔肠动物的分类:
1. 腔肠纲(Coelenterata)
海葵、珊瑚、水母、海绵、腔肠动物等等。

2. 扁鞭毛虫纲(Ctenophora)
3. 腔肠动物类群二分腔亚门(Bilateria)(1)原肠动物门(Protozoa)
水母虫、细胞质虫等。

(2)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
各种扁虫,如绦虫、吸虫等。

(3)线形动物门(Nemata)
蛔虫、钩虫等。

(4)环形动物门(Annelida)
刺胞动物纲(Cnidaria):
a.海葵(anemone)、海葵框(sea anemone)
b.珊瑚(coral)
c.水螅虫(Medusa)
d.水母(jellyfish)
e.海绵(sponges)
二、外部解剖和生物学特性
1. 身体结构和特征;
2. 身体呼吸、循环等生物学特性;
3. 食物生产作用及相关特性。

三、生物学意义与保护现状
1. 腔肠动物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关系。

2. 相关保护和生态管理。

第二节扁形动物
一、特征和分类
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
1. 身体扁平;
2. 没有真体腔和具有不完整的消化道;
3. 寄生生存方式。

扁形动物的分类:
1. 扁虫纲(Trematoda)
肝吸虫、血吸虫等。

2. 绦虫纲(Cestoda)
3. 不定型虫(Monogenea)
二、外部解剖和生物学特性
1. 重要外部解剖和生物学特性;
2. 躯干结构特点、感觉器官和循环生物学特性;
3. 寄生及相关特征。

三、生物学意义与保护现状
1. 扁形动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2. 相关的保护和生态管理。

六、教学评估
1. 完成课堂上的相关练习。

2. 对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其生态意义进行总结。

3. 督促学生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观察和研究。

4. 教师开展相应小测验。

七、教学资源
1. 图书。

2. 实验室设备。

3. 视频。

4. 学生材料和练习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