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定稿版

合集下载

西方音乐史复习大纲

西方音乐史复习大纲

《西方音乐史》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大纲(2006)第一章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概述: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成就是……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二、常用乐器三、音乐理论(一)音程音阶调式记谱法;(二)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分析曲目:《赛基洛斯歌》第二章中世纪音乐概述:中世纪的时期划分与古代文明的联系对中世纪的认识一、格里高利圣咏1,定义:2,特征:3,调式:分析曲目:谱例《哈利路亚》二、复调的兴起1,奥尔加农2,华丽奥尔加农3,节奏模式与迪斯康特4,巴黎圣母院复调,莱奥南与佩罗坦5,孔杜克图斯6,经文歌(来源形式发展)分析曲目:谱例《二声部奥尔加农》《赞美**的圣母》《有些人嫉妒—爱情伤害人心—慈悲经》三、中世纪方言歌曲1,法国游吟诗人(时间、地点、名称、构成、音乐特征、题材)2,其他地方的方言歌手(德、意、西)分析曲目:谱例《我看见云雀扑打翅膀》《我的生命此刻充满喜悦》四、十四世纪的“新艺术”1,“新艺术”的定义;2,特征(三个方面)3,马肖的创作(三种体裁,以三类世俗歌曲为主)分析曲目:谱例《美好慈祥的面容》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概述:文艺复兴时期的划分和定义,人文主义,对音乐的影响一、文艺复兴早期1,勃艮第地区的音乐(时间、地点、人物、体裁、迪费的音乐风格:)2,法—弗兰德作曲家(时间地点人物,若斯坎的风格特点:)分析曲目:《脸色苍白弥撒曲》经文歌《圣母颂》二、世俗音乐的发展意大利牧歌(定义、特征、三个时期的特点和主要代表人物,)分析曲目:谱例牧歌《我将悲惨地再痛苦中死去》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1,宗教改革的定义2,众赞歌(定义、来源、发展形态,)3,反宗教改革的定义4,帕勒(莱)斯特里那的历史贡献5,什么是帕勒斯特里那风格分析曲目:谱例《马尔切里教皇弥撒曲》第四章巴洛克时期的音乐概述:时期的划分和词源,总体特征。

一、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1,歌剧的定义2,第一部各级的诞生(“卡梅拉塔”,两部戏,音乐特点)3,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4,那不勒斯、A·斯卡拉蒂5,英法德的早期歌剧(代表人物和歌剧特点)分析曲目:蒙特威尔第《奥菲欧》第二幕选段普赛尔《迪多与伊尼》的悲歌咏叹调二、器乐的发展1,弦乐器为主的器乐曲奏鸣曲,教堂奏鸣曲,室内奏鸣曲,三重奏鸣曲,独奏奏鸣曲,科雷利协奏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托雷利,维瓦尔第2,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管风琴,德国,三种体裁,布克斯特胡德古钢琴,两种类型,两种最重要的体裁,组曲的定义,组曲的四种核心舞曲,大库普兰分析曲目:科雷利《f小调三重奏鸣曲》大库普兰《风流雅士》维瓦尔第《g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三、巴洛克晚期的几位大师亨德尔(简要生平,创作:歌剧和清唱剧,重点在清唱剧,特点)巴赫(简要生平,与创作的关系,主要作品举例<每个时期各两部>,对巴赫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地位的小结)分析曲目:亨德尔《弥赛亚》选段“哈利路亚”巴赫《马太受难乐》第54—55分曲巴赫《音乐的奉献》选段第五章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概述:时期的划分,音乐风格的归纳一、前古典时期的歌剧(一)格鲁克和他的歌剧改革1,格鲁克的历史地位2,改革的基本原则3,改革的主要措施4,代表作分析曲目:《奥菲欧与尤里狄茜》选段(二)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1,定义和特点2,意大利喜歌剧(佩格莱西,《女仆做夫人》,来源,特点)3,法国喜歌剧(“喜歌剧之争”,卢梭的《乡村卜者》)4,德奥歌唱剧(特点,代表作)5,英国民谣剧(特点,代表作)分析曲目:《女仆做夫人》选段二、前古典时期的器乐奏鸣曲和奏鸣曲式,代表人物:C.P.E.巴赫交响曲,来源,代表人物:斯塔米茨分析曲目:斯塔米茨《降E大调交响曲》三、海顿和莫扎特1,海顿生平要点(……两次访英创作12首《伦敦交响曲》)2,创作要点(交响曲和四重奏;)3,交响曲结构特点:4,海顿的小结。

西方音乐史(考研资料)

西方音乐史(考研资料)

湘南学院音乐系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西方音乐史》复习提纲06音乐表演专用一、中世纪时期的音乐(476——1460年)1、格里歌利圣咏格里歌利圣咏(Gregorian Chant)是天主教音乐,它是公元6世纪教皇格里哥利一世在位时统一编订的。

格里歌利圣咏主要运用于日课(这是修道院僧人每天必做的“功课”)和弥撒(天主教、基督教为纪念耶稣受难而举行的仪式)之中。

格里歌利圣咏的基本功能是服从宗教礼拜活动。

音乐肃穆、节制,最大限度地排除世俗的感性欲念。

它是无伴奏的纯男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以拉丁文为歌词,即兴式而无明显节拍特征,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之上。

其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进行为主,偶有四、五度跳进,整个音乐音域较窄。

它的歌唱方式有四种: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各种歌唱方式根据礼拜进行的不同场合决定。

到公元11世纪时,除了米兰和西班牙外,欧洲其他地区都接纳它为仪礼中的圣歌。

2、奥尔加农奥尔加农(Organum)是9世纪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根据其历史发展,可分为3种类型:a、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

它是在格里歌利圣咏的上方式下方附加一个平行声部,构成四度、五度、八度音程的平行进行。

b、稍加变化的平行奥尔加农。

它的两个声部从同度开始,其中一声部上行进行,到两个声部构成四度时,再平行进行,最后两声部再回到同度。

c、华丽的奥尔加农(melismatic organum)。

大约在12世纪,奥尔加农的上声部越来越表现出流动性和装饰性,形成花唱式的华丽奥尔加农,它没有明显的节拍特征,活跃、华丽的上声部与下方缓、静止的圣咏声部形成鲜明的对比。

3、中世纪的游吟诗人游吟诗人(Troubadours)首先产生在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期的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Provence),它是游吟诗人的发祥地。

游吟诗人骑着马到处巡游,用奥克语(普罗旺斯方言)演唱坎佐(canzo)、清晨骊歌(alba)、西尔旺特(sirventes)、田园变歌(pastoarella)等体裁的歌曲,内容有爱情、时事、田园、讽刺等。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珍藏版)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珍藏版)

西方音樂史一、復調音樂:一种“多声部音乐”。

作品中含有两条以上(含)独立旋律,通过技术性处理,和谐地结合在一起,这样的音乐就叫做复音音乐。

复音音乐拥有漫长的历史,部和声”的写作技巧。

为后来的对位法理论开辟出完善的道路。

一直以来,世界音乐界认为中国没有多部和声艺术,复调音乐仅存于西方。

上个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中国著名音乐家律成偶然发现。

1986年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时引起轰动,音乐界惊叹这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重大发现,从此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复调音乐:即若干旋律同时进行而组成有机整体的一种音乐形式)的说法。

复音的三种形式对位曲:即按照严格的对位法来写作的一种音乐形式。

卡农:以模仿的手法来处理不同的声部旋律,形成一种连绵不断的感觉。

著名的作品有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JohannPachelbel,1653-1706)脍炙人口的《D大调卡农》。

赋格:一种用多声部相互应答陪衬的方式所写成的复音音乐。

当时流传下来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巴赫的《赋格的艺术》,这套作品可以称为赋格曲的圣经。

复调的形成与发展;一、奥尔加农(organum)二、第斯康特(discant)(圣母院乐派的复调)三、孔杜克图斯conductus四、经文歌motet二、彌撒:弥撒的结束,正是生活的开始。

基督徒深信因散而聚,因为他就是为了能更有效地散居于世,成为地盐世光,才聚在一起,聆听上主的说话,在圣体中汲取生活的动力。

“弥撒礼成”,正是基督派遣我们到世上,为他作证的时候。

弥撒曲是天主教弥撒祭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安魂曲》安魂曲归于弥撒曲一个分支,唱词基本与普通弥撒相同。

不过与之不同的是省略了荣耀经(Gloria)与信经(Credo),增加了“震怒之日”(Dies irae)。

通常在音乐方面“安魂曲”一次被人习惯了,而在教会(唱诗班有时也是)称之为“追思曲”。

这里尤其提一下莫扎特的《安魂曲》,在19世纪初最出名的安魂曲就要算是莫扎特的那部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下半年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二(修改后)【未完待续】第三节肖邦波兰作曲家1810-18491.肖邦的创作具有强烈的民族情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意识,也有一些作品反映出他个人生活的一些侧面。

2.旋律真挚,热情,气息宽广,抒情如歌,常为旋律加上装饰音。

3.和声喜欢使用中古调式,尖锐的变音,大胆的转调,自由地运用各种七和弦,不协和音。

4.节奏带有民族特征,具有高度的伸缩性,喜欢用自由节奏rubato。

5.织体基本织体是旋律加伴奏及其变化,丰富了左手的形象,音乐中贯穿着复调的因素,有时许多声部交织。

钢琴作品一马祖卡舞曲:是肖邦创作中和波兰民间音乐联系最密切的题材,作品情绪多样,基本上有两种类型。

1.一些马祖卡舞曲具有浓郁的乡土音乐情趣,织体,和声简单,清新质朴,如OP17第一首,OP141第四首,OP56第二首,OP24第二首等。

2.另一些有较多城市气息融入,略带浪漫主义感伤的情调,表情细腻,如OP17第四首,OP24第四首,OP56第三首,OP68第二首等。

二波罗涅兹舞曲(19首)波罗涅兹舞曲是肖邦的创作中最强烈地体现民族意识和民族气质的体裁。

特点:三拍子舞曲,节奏稳健,织体浑厚、坚实,具有威武、雄壮扥气质,表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内涵等。

如:OP22《b E大调华丽的大型波罗涅兹》OP40之《A大调“军队”波罗涅兹》OP44、OP53《b A大调“英雄”波罗涅兹》三谐谑曲,叙事曲各4首这类作品常采用相当复杂和自由的曲式结构,篇幅宏大,主题之间常有强烈的对比、冲突,有着内在的张力。

1.谐谑曲音乐形象对比鲜明,内涵深刻严肃,极富戏剧性,单乐章2.叙事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裁,是肖邦的首创,它同浪漫主义诗歌有着一定联系,具有某种潜在的标题性。

《g小调第一叙事曲》3.即兴曲作为一种体裁是从舒伯特开始的,肖邦创作有4首即兴曲,作品没有明显的题材特征《#c小调幻想即兴曲》4.肖邦的幻想曲形式新颖,情感内涵深刻而丰富,如《f小调幻想曲》四前奏曲(24首)和练习曲(27首)【貌似没写全???请大家补上】24首前奏曲效法巴赫建立在平均律的各大小调上,每一首都只塑造一个单一形象,多数没有形象对比。

西方音乐史 复习提纲

西方音乐史 复习提纲

西方音乐史西方音乐发展的各个时期:……第一章、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约公元前12世纪—-公元5世纪)第一节、古希腊音乐一、古希腊的音乐发展状况1、音乐与神的崇拜2、诗歌的繁荣(1) 史诗: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2)抒情诗歌的繁荣较早的抒情诗作者萨福、阿西乌斯、泰潘德。

3、古希腊的戏剧(1) 特点:希腊的“悲剧” 集音乐、诗歌、舞蹈、表演于一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音乐(尤其是声乐)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独白或对白都是用歌唱来表达, 歌唱的同时也有器乐简单伴奏;合唱是载歌载舞的;舞蹈动作简单.(2)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匹得斯二、古希腊的乐器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三、古希腊的音乐理论1、音阶和调式理论在当时的古希腊,音阶的构成以四音音列为基础。

四音音列可以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它们分别是多里亚、弗里几亚、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是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的名称为其命名的,排列方式自上而下。

2、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等人认为,音乐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四、总结古希腊音乐的特点:织体:单声部音乐,即使有合唱、伴奏,也是以同音或八度伴和。

旋律和节奏:自由,与诗歌的韵律、节奏一致。

调式:古希腊调式,排列自上而下,以希腊部落民族定名。

记谱法:用希腊字母或类似字母的符号记谱.第二节、古罗马音乐一、古罗马的音乐特点1、基本沿袭希腊音乐,但由于罗马人崇尚武艺,因此铜管乐器相当发达.演出规模极度扩展,最多时达几百件乐器。

图拉真凯旋门 /君士坦丁凯旋门2、古罗马人的音乐观念和希腊很不相同:在古希腊,人人都参与音乐活动,认为音乐是健全人格、有着高尚修养的表现;古罗马却仅仅把音乐看作一种纯粹的娱乐,失去了希腊艺术的高尚与纯真。

二、基督教音乐兴起基督教于公元1-2世纪在罗马帝国产生、流传。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

巴洛克时期16世纪后期——1.歌剧艺术产生的社会背景: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宗教战争3)思想文化艺术领域内:人文主义思想渗透到艺术领域;并由文艺复兴向启蒙运动发展的过程..4)科学技术的进步2.取得的成就:1)歌剧艺术在意大利产生并逐渐遍及到欧洲各国2)大、小调式与现代和声体系已趋于完善;主调音乐成为主流..3)声乐和器乐作为音乐艺术的两种表现形式开始独立发展..4)产生数量可观的作曲家..3.复调音乐的特征:以若干个旋律同时进行而组成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称为复调音乐..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使音乐复杂多变而又协调统一;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4.巴赫和亨德尔的比较:1)生活经历:巴赫一生未曾离开过德国;几乎未曾进上流社会..亨德尔周游列国;与上层人士广泛结交..2)生前声望:亨德尔享誉异国..巴和很少得到宫廷贵族的赏识和支持..3)性格:亨德尔外向;充满幽默感..巴赫生性朴实不事张扬..4)音乐风格:巴赫:侧重器乐创作;是未来的先锋..以复调音乐为主..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充满生活气息..对民间舞蹈音乐的吸收也是巴赫音乐中的一个特点;许多作品中的主题是以器乐性质的音型为基础的;突出了节奏在作品中的作用;音乐富于个性..作为一位宗教音乐家;为教堂创作的各类作品在巴赫全部作品中占极重要的位置..巴赫的成就不仅表现在他那精益求精的艺术观念方面;也表现在他无可企及的创作技巧和千变万化的表现方式..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对音乐史的重大贡献之一..宗教性;器乐;复调亨德尔:侧重声乐创作;对传统的继承..以主调音乐为主..贴近大众;深入生活;气势磅礴..音乐风格宏伟而淳朴;并伴以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表现史诗般的宽广与博大是那样自如、深刻;音乐形象与音乐语言的特点鲜明、突出..亨德尔在音乐结构及表现手法的安排上也有些与众不同;多以合唱为整体结构的基础;并认为合唱是表现音乐作品宏伟、宽广和营造气势的最有效手段..音乐情感热烈、豪放;音乐形象鲜明生动;不可求作品的深沉与这里;只力求明确的表达出创作者的意图;表现单纯而又高尚的抒情;具有一定的群众性..大型世俗、声乐、主调5.亨德尔的成就:歌剧罗德里格阿格里皮娜拉达米斯托清唱剧扫罗以色列人在埃及弥赛亚5.巴赫的创作: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圣母颂歌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勃兰登堡协奏曲G献上的咏叹调音乐的奉献赋格的艺术键盘练习曲农民康塔塔维也纳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以维也纳为地域中心的表现在音乐艺术领域里的流派.. 1.维也纳古典乐派与巴洛克音乐的比较答:①巴洛克音乐的基本艺术风格:巴洛克是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于意大利罗马;后扩散到欧洲和拉丁美洲的一种艺术思潮;主要特点是:华丽、激情;具有明显的运动感、空间感和浓郁的宗教神秘色彩..巴洛克音乐具有动感的节奏;起伏的情感变化以及大小调式与和声、复调手法的成熟运用有别于此前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简单与质朴和此后的洛可可音乐的轻快与精细..②传统的古典主义强调艺术要素的完美结合;自我表现必须服从曲式原则;而且是要通过多样性来表现统一性..古典乐派把自己的创作视为传统的一部分;不强调艺术个性的张扬;不把自己的个性和情感体验作为艺术创作的素材和动力;坚持艺术创作的控制和戒律;要求作品整体形式秩序稳定;艺术作品的价值只是在于艺术作品本身..③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是巴洛克时期各种艺术倾向的归纳;巴洛克向古典转化的过程是对立的艺术风格向单一的艺术风格的转化;是音乐艺术的演变;表现为音乐题材上的更新和音乐构思上的扩展..④巴洛克时期的剧场音乐体现了资产阶级新兴的艺术风格和审美准则;关注人性;反对刻板;成为古典音乐生存的社会背景;也是巴洛克音乐和古典音乐相关联的纽带..2.海顿的主要音乐贡献:1)交响曲:交响曲是在巴洛克时期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基础上综合了其他器乐体裁的所长发展起来的大型音乐体裁..海顿确立了交响曲及四重奏的作品结构形式..建立了成熟的交响曲四个乐章的套曲结构形式:继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第三乐章;民间舞曲风格的小步舞曲常为三部曲式;第四乐章;活泼欢快的舞曲类型的结构多采用回旋曲式或奏鸣曲式2)弦乐四重奏在海顿的音乐创作重要的位置:在弦乐四重奏作品中抒情性的音乐形象占据主要地位;而带有世态风俗性的较少;具有幻想性、浪漫性的音乐色彩重于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在具体的创作技法方面;海顿将乐曲的主题交替出现在各个声部;处理手法多样并使之富于个性..他对作品结构的匀称比例有着十分细而准确地把握..3)在器乐方面他的作品结构匀称严谨;达到了古典主义交响曲的理想境界;成为继巴赫之后的有一位杰出的器乐作曲家..他的创作常常以纯粹的主调器乐作品集奏鸣曲式为特征;用弦乐四重奏取代了钢琴;管弦乐队取代了管风琴;快创了这两种新型器乐体裁的演奏形式..4)音乐创作:交响曲:告别交响曲受难交响曲哀悼交响曲巴黎交响曲伦敦交响曲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第一百交响曲军队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第一百零三交响曲鼓声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弦乐四重奏:皇帝云雀清唱剧:创世纪四季3.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乐观明朗、结构严谨、旋律优美;具有强烈的古典主义色彩和超然物外的特点;其内容也没有涉及浮士德式的精神痛苦和内心冲突;而是充满了阳光、鲜花和欢乐..主要成就:歌剧后宫诱逃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唐璜莫扎特歌剧剧情的发展、人物的刻画、感情的表现都是用音乐的手段来实现的;这也是莫扎特歌剧创作的重要特点;莫扎特创作了丰富多彩而又优美动听的旋律;这些旋律给人以美感;在音乐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旋律又与人生的自然曲线协调一致;体现了莫扎特那种天生的抒情气质;即使是为管弦乐队所写的音乐也从不干扰声乐的发展;而是恰如其分的揭示与烘托了剧情的发展..交响曲:第三十九交响曲第四十交响曲第四十一交响曲协奏曲:d小调第二十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二十四钢琴协奏曲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G大调长笛协奏曲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莫扎特的协奏曲创作确立了三个乐章的协奏曲结构形式: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常有两个呈示部;音乐具有戏剧性和抒情性特点;第二乐章为慢板乐章;音乐大多具有歌唱性特点;第三乐章为回旋曲式;音乐大多具有一些世俗性特征..在这些作品中;独奏部分与管弦乐队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二者各自具有独立的发展空间又相互协调;交相辉映、水乳交融;共同组成了一个变化的整体..莫扎特的协奏曲形式完整;规模宏大;作品中常常出现多个不同的音乐主题;增添了作品的戏曲性对比..室内乐:弦乐四重奏g小调弦乐五重奏C大调弦乐五重奏炉火纯青的艺术创作技巧和令人难忘的真挚情感;鲜明的戏剧性因素和丰富的复调技法奠定成功基础..宗教音乐:安魂曲c小调弥撒曲艺术风格:其音乐是一种自然的体现;是自然而然的情感表达;自然而然的音乐流动..无论是在情感上还是艺术上;莫扎特所达到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和谐要比海顿更为丰富也更为富于变化..莫扎特的个性和音乐具有一种独一无二的自然主义特色..他正是以他的自然优美与典雅立于音乐伟人之林;..“艺术即自然;自然即艺术”..6.贝多芬:贝多芬的创作强调印象的强弱对比..音乐创作第一阶段:继承为主;早期的奏鸣曲和交响曲是按照古典主义的结构原则写成的..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在于用快速的谐谑曲乐章取代了庄重的小步舞曲..在谐谑曲中;作家的艺术追求可以得到较自由的实现;这其中洋溢着欢乐之情以及近乎狂热的情绪..音乐创作的第二阶段:冲破了海顿、莫扎特在传统创作技巧方面的约束;在作品中大胆的实现了结构的宏大比例、音响上的强烈对比、戏剧化的尖锐冲突等艺术追求;使音乐进行常常出现唐突意外的效果..然而;他始终将创作激情控制与他的理性思维之中..从这一阶段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的音乐是具有交响性质的;这种性质贯彻在他的奏鸣曲、室内乐、交响曲之中;他们在音乐风格上是一致的;都受到古典主义奏鸣曲式的戏剧性、二元性的支配..在贝多芬的一生中;希望与绝望;理想与现实;欢乐与痛苦这种两重性始终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里;并在奏鸣曲式中找到了最充分、最适合的表现方式..奏鸣曲式中的对立因素完全超越了以前古典主义作曲家们哪怕是最大胆的做法;这一点可以说明为什么抒情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常常处于次要地位的原因..音乐创作第三阶段:这一时期贝多芬对音乐结构俄关注方式产生了变化;逐步放弃了古典主义作品结构中过于强调工整与对称的原则;采用了更为灵活、更复杂并富于变化的形式;这种形势有非常复合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表情需求..具体改变:一是改变以四为基数的主题小节构成格局..二是表现在奏鸣曲和交响曲这类题材上采取新的结构形式..三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曲式;称之为大型变奏曲..艺术风格:作品为数不多;使音乐为神圣无比的艺术..1)一望即知的结构规模;他的作品比同时代许多作曲家都庞大;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乐思丰富、深刻;另一方面是由于他对音乐结构的创新..2)贝多芬作品中的展开部在作品整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尤其是第三交响曲英雄的展开部..3)在一般情况下;贝多芬采用的是独立的自我完整的、各乐章的主题互无联系的结构设计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例外..4)在交响曲四个乐章的整体结构内;贝多芬将第三乐章那段小文雅的小步舞曲和三声中段的格局改变成为性格完全不同的谐谑曲和三声中段..其中谐谑曲的速度较快;长度和其他乐章相似;在整个作品中发挥结构上和表情上的重要作用..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与海顿、莫扎特相比;贝多芬的交响曲更为复杂、深刻;最突出的是作品表现出的矛盾冲突、戏剧性对比以及英雄主义气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贝多芬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是在矛盾的冲突对比中揭示出来的;英雄主义和人道主义是贝多芬音乐中最突出的美学特征;这一点在他的交响曲和奏鸣曲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他的哲学思想和深刻的人生感受都体现了德国古典美学的原则;他认为音乐应该能够消除现实中的矛盾;达到理想美的境界;应是人类崇高精神的闪烁..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人类有史以来发展的最为迅速、进步最为显着的时期之一..科学领域飞速发展;经济领域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阶段;近代工业化社会的雏形已逐级展示在人们面前..意识形态领域内变革同样巨大;又反对新古典主义的文学运动;德国古典哲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浪漫主义包含有空想、虚构、传奇之意..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思潮;由于许多作家诗人画家音乐家们以人道主义和个人主义为思想核心;要求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强调作品的感情表现;着意于描绘人的主观世界;喜欢用想象和奇幻的情节、大胆的夸张、鲜艳的色彩来展示他们所臆想的生活图景;同时他们反对崇尚理性、反对古典主义的规范化;主张创作自由..浪漫主义音乐侧重于音乐家主观的生活体验和对内心世界的描绘;强调个性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追求富于幻想的、鲜明的音乐色彩..推崇个人情感的最大限度释放..1.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区别联系:从音乐艺术发展趋势来看;浪漫主义音乐在题材形式;作曲方法等方面有许多都是继承了古典主义的音乐传统;保留主调和声风格的创作原则;沿用各种定型的曲式结构与表现手法..但是浪漫主义作曲家们也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的种种约束;与古典主义音乐相比;浪漫主义音乐家们有以下几点区别:1)强调主观性;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对大自然进行赞美时常要打上个人的印记..2)重视音乐与各艺术门类的有机结合;特别是与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的结合尤其受到关注;很多作品都趋向于标题性的构思与情节性的描绘..3)在歌剧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他们偏爱古代中世纪部分;力图借助神话传说来表现现实的内容;同时对民间歌谣、舞曲也有很大兴趣..4)在音乐形式上;突破了古典主义音乐均衡、完整的形式结构限制;使创作有了更大的自由度;5)扩大了和声的表现功能和使用范围;增强了和声的色彩6)配器手法更为丰富多彩;管弦乐队的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展7)民族性在浪漫主义音乐中得到了发扬2.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把非音乐的构思作为音乐结构基础来使用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创作技巧可以在不同程度上依赖非音乐因素的构思;并进而产生与众不同的音乐效果..有时候这样的关系显得更为直接;即作曲家心中已有一个含有细节的创作设计;通常是一个故事或者景象或者事件;在创作过程中使音乐和它紧密联系;这样的作品通常被称为“标题性的音乐作品”或“标题音乐”..标题音乐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个重要流派;但它并不是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作曲家在这些作品的创作中是按照标题所设定的内容进行音乐构思的;并要求听众依据标题的提示来欣赏这些作品..标题音乐是与不依赖文字说明具体内容的纯音乐相对立的;标题音乐的作曲家是以文字标题为主线进行音乐构思的;所以音乐所表现的形象一般来说比较具体;有时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非标题音乐同样也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作曲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音乐作品所表现的形象、意境和思想情感也并非无章无法;其音乐作品的深度更令人不可小视..在音乐史上;标题音乐是从非标题音乐中脱离出来并迅速发展的;反过来说标题音乐的一些创作技法也完全适用于非标题音乐..因此标题音乐与非标题音乐之间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容、相辅相成的关系..3.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思想体现的第一人第一个完全摆脱贵族控制;经济人格创作皆独立1从音乐发展历程上看;舒伯特正处于古典主义音乐思潮和浪漫主义音乐思潮的交替、重叠时期..舒伯特的作品风格较平稳;绝大多数作品;即使是一些热烈、欢快题材的作品;也都没有摆脱忧郁、感伤的本质..从另一方面看;他的音乐也洋溢着浓郁的家庭气氛;温馨、甜美;同时又哀婉;苦闷..舒伯德的音乐在感情的深度、表情的强度、悲剧的广度上都有与贝多芬有相同之处;但它缺乏贝多芬的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自我情感的反思和控制..他所具有的是诗人的气质;并且以任性放纵的态度自发的挖掘情感里所有的微妙生动之处..2音乐成就:交响曲: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但又不失古典主义交响曲的戏剧性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有着莫扎特交响曲的结构特点;又有贝多芬的严谨、富于逻辑的风格.. 最负盛名b小调第八“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艺术歌曲:是十九世纪初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成的一种声乐体裁..随抒情诗的兴起而产生;而抒情诗又是德国浪漫主义运动开始的标志..艺术歌曲包括温柔的感情和戏剧性的民谣风格..舒伯特的旋律具有可与莫扎特相比的自然情感;这些旋律给新兴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带来了理想的表达形式..纺车旁的马格里特魔王圣母颂鳟鱼你是安宁死神与少女流浪者无尽的爱美丽的磨房女冬之旅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器乐伴奏始终和人声旋律处于同样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器乐与声乐的有机结合;他的器乐伴奏不是以往人们惯用的那种简单的和声辅助与声部陪衬;也不是现代作曲家从管弦乐的角度来构思、只是把声乐纳入其中的做法..舒伯特提供了一种独立的气氛和土壤;使声乐部分可以在这里有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器乐部分始终保持在总的音乐意境之中;而声乐部分则展示乐曲的不同景象..钢琴:即兴曲音乐瞬间室内乐:常采用匈牙利民间音乐和民俗风情来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将作品的尾声扩展成第二发展部..他的创作方式是把精力放在他那取之不尽的旋律宝藏上;用旋律的变化、延展来建立作品的结构..抒情的旋律风格和宏大的构思、曲式以及美不胜收的调性布局尝试人目不暇接..如钢琴五重奏鳟鱼四重奏死神与少女降E大调钢琴三重奏C大调弦乐五重奏4.门德尔松:1)在他的时期;德国音乐的发展方向是以民主性为目标的..他以弘扬德国音乐传统为己任;为德国音乐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2)门德尔松是一位以创作标题性交响曲为主的作曲家..最着名的有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序曲仲夏夜之梦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集中的体现了门德尔松的性情和音乐风格;流露出温文尔雅的音乐气质和无忧无虑的情绪无词歌钢琴创作成就体现3)艺术风格:他生活安逸;无曲折艰辛的生活遭遇;又缺乏强烈的时代感、敏锐的洞察力和执着的艺术追求..虽与进步艺术家生活在同一时代;但在思想上并没有那种反对封建专制的坚定意志;他的音乐作品大多不涉及社会性的政治题材;也不反映尖锐的人生问题;回避深刻的戏剧性和激愤的感情;所追求的是用严格匀称的形式来表达富于想象的乐思;继承德国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和人道主义精神;倾向于浪漫主义的幻想和超脱;始终以一种明朗的生活态度和个人美好信念来抒发自己的真实感情..在创作中;门德尔松广泛的吸取城市风俗性音乐、民间歌曲及舞曲的素材;表现充满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和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力求作品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优美如歌的旋律;心音丰富的和声;精巧的管弦乐队配器;简明的多声部织体和质朴亲切感人的音乐语言.. 4)应该说;他的音乐风格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一种有机融合体;他的艺术趣味和爱好倾向于古典主义;而创作手法的表现方式又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音乐特征..以古典主义为主要特征的;但又具有浪漫主义的精神;比古典主义音乐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可又缺乏深刻的心理刻画..5.勃拉姆斯:远离潮流、自成一家音乐思想:1热衷于古典主义音乐体裁..反对外在形式的华丽;追求深刻、含蓄的感情表现;在他的作品结构中体现了古典式的均衡、协调;人们可以通过这种均衡、协调看到隐藏在其中的浪漫主义丰富感情;而这些感情的表达又受到了作曲家的理性控制..作曲家的双重性格:既回首过去;又展望未来..2与民间音乐紧密联系..体现了音乐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倾向..3创新意识和独到的技法上..他丰富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传统;完善了音乐的表现力..在他的作品中;大胆的和声变化;不对称的乐段结构;气息宽广的旋律;以及非凡的音乐表现力和新颖的节奏;这些都是勃拉姆斯区别于前人的重要标志..另外;勃拉姆斯音乐作品的织体设计不仅注重层次分明、加强立体感的效果;还在各声部间贯穿以复调的思维;使音乐具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博拉姆斯的音乐作品深沉、庄重;善于传达新的灵感与精神;这与上述创作技法有着密切的关系..主要作品:德意志安魂曲四首严肃的歌c小调第一交响曲匈牙利舞曲勃拉姆斯交响曲的创作特色:勃拉姆斯在传统交响曲基本框架上进行了自己的创新;他的主题旋律类型多样;富于浪漫特征;并且旋律优美犹如歌曲般温柔典雅;还有的取材于歌曲的旋律来独显自己独特的创作特点.其中他的第一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的主部主题就是取材于一首完整的并且篇幅较大的德国大学生歌曲..这样的在没有标题的纯音乐中主题采用标题性歌曲无非也有一种主题暗示的特征..在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中勃拉姆斯完美地运用了音色对比的特征在双簧管的陪衬下;小提琴的独奏更显的风采飘逸..而第一交响曲第的第三乐章主题旋律在单簧管的演奏下同样是流畅温和的性格..尽管第一乐章主题高亢激昂;主题本身也是完整地主导着整个乐章的曲风"勃拉姆斯在交响曲的创作中也非常注意细节的处理;例如第一交响曲第的第一乐。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知识要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知识要点1.XXXXXX的仪式音乐,也叫素歌,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XXX一世命名的,是XXX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特征:①单声部组织体,拉丁文歌词;②节奏自由,由歌词的韵律决定;③音域较窄,旋律以级进为主,多成拱形;④音乐结构由歌词、段落的划分来决定⑤音乐具有节制和超脱的表情特征;⑥旋律风格有音节式、花腔式、纽姆式;⑦演唱方法为直接齐唱圣咏、交替圣咏、应答圣咏;⑧后期,附加段,继续咏、仪式剧。

2.中世纪世俗音乐中世纪除宗教音乐以外的音乐,与宗教音乐平行发展并相互影响。

最早是大量的流浪艺人的演唱和演奏,后来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游吟诗人和德国的恋诗歌手,以及后来的工匠歌手所创作的歌曲,器乐作品多以舞曲为主。

3.人文主义强调个人尊严和价值的一种哲学态度,在意识形态方面最突出,以人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人文主义者从复古活动中获得启发,注重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扬弃狭隘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的推理,重视人的价值。

人文主义者作为城市的有文化的俗人代表,反对中世纪神学家的人生概念,主张从古典文化中找到与他们相通的人生概念。

当然他们仍受到XXX的影响,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彼得拉克、薄伽丘等。

4.有量记谱法13世纪音乐理论家XXX提出的一种音符时值系统。

中世纪时期的纽姆谱只能大致的暗示旋律的走向,高音不明确;11世纪形成的四线谱高音已经明确,但无法表示节奏;13世纪的有量记谱法既能清楚的表示音高,也可清晰的表示节奏。

对以后几百年的西方音乐产生了重大影响。

5.奥尔加农同时唱两种不同音高的一种唱法,出现于9世纪末。

上声部为格里高利咏(牢固调),下声部为对位声部,入手下手时为几对一,厥后开展为一对一,接下来愈来愈活泼,其后二者声部位置高低交换,随后演变为花腔奥尔加农。

代表人物XXX,法国加尔大教堂的宗教音乐家,作品《奥尔加农大全》。

6.XXX源于葡萄牙语,意为不规则的珍珠,在乎大利语中指冲动、夸大、任等意义,这类分期力图从当时艺术风格的角度归纳综合当时音乐的复杂性和创新精神。

考研笔记西方音乐史(浪漫主义时期)

考研笔记西方音乐史(浪漫主义时期)

考研笔记西方音乐史(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史(浪漫主义时期)复习提纲舒伯特:浪漫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

有一千多首作品,其中有3部声乐套曲、9部交响曲以及大量的钢琴曲和室内乐作品等。

主要创作集中在艺术歌曲领域,有600多首艺术歌曲。

代表作有《鳟鱼》、《野玫瑰》、《菩提树》、《魔王》及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

它还创导了浪漫主义抒情钢琴小品如“音乐的瞬间”。

他是自由音乐家的楷模,以演奏和出版作品为生,是从社会底层最早走出的音乐家之一。

舒曼: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

代表作品有钢琴曲《狂欢节》、《大卫同盟曲集》、《童年情景》、《C大调幻想曲》、《交响练习曲》、《蝴蝶》和《a小调钢琴协奏曲》;乐队作品有四部交响曲;声乐曲有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和《诗人之恋》等。

舒曼在钢琴音乐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在艺术歌曲领域的地位仅次于舒伯特,他的艺术歌曲常常以女性为主人公,采用爱情题材进行创作,对女性的心理描写尤为精致,旋律富有诗意,钢琴伴奏地位突出;舒曼创建了《音乐时报》和“大卫同盟”组织,以此作为宣扬浪漫主义观念的平台,对浪漫主义音乐做出巨大贡献。

门德尔松: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和教育家。

他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主要创作有交响乐、钢琴曲、艺术歌曲等。

他首创了高雅、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它指的是那种在伴奏音型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他对标题交响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和《意大利交响曲》,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门德尔松使巴赫的《马太受难乐》重放光芒,使人们重新认识巴赫;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代表作品有《无词歌》、交响曲《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等。

肖邦:浪漫主义时期,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钢琴诗人。

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钢琴领域,作有玛祖卡、波罗乃兹、夜曲、前奏曲、练习曲、圆舞曲、奏鸣曲、协奏曲等题材约200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西方音乐史》复习重点(共同课)《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重点(共同课)教材:《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第一编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一、古希腊的音乐理论第二编中世纪音乐一、格里高利圣咏二、复调的兴起(9-13世纪)三,法国游吟诗人四,新艺术第三编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堪勃艮第地区的音乐迪费的音乐风格1、迪费代表了15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的体裁与风格,并对15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2、他更重要的成就在弥撒曲方面,真正确立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使其成为文艺复兴复调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3、他是第一个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作曲家。

4、他是在创作中采用四声部织体,把低声部固定在持续声部之下的第一位作曲家。

法-佛兰德作曲家若斯堪的音乐风格1、他是世纪之交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的突出代表,也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2、他的弥撒曲创作有了更多的类型和手法;经文歌是他数量最多的体裁,最能代表其个性和创造性;尚松的声部增多,形式更自由。

3、模仿在他的复调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品常以赋格式的模仿(卡农)形成结构的基础。

4、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注意探索以音乐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的解释与象征。

二、意大利牧歌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1、什么是宗教改革?2、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3、众赞歌是怎样产生的?4、众赞歌的发展经历了几种主要的风格?5、什么是反宗教改革?6、反宗教改革时期最重要的意大利作曲家是谁?7、他的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8、什么是“帕莱斯特利那风格”四、威尼斯乐派第四编巴罗克时期音乐一、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1、歌剧的定义2、歌剧最直接的来源3、第一部歌剧的产生:卡梅拉塔、《达夫尼》、《尤丽迪西》(词曲作者、时间、地点、场合、题材、音乐特点)4、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剧情、音乐特点)5、威尼斯歌剧的继续发展:卡瓦利、切斯蒂6、那不勒斯:形成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斯卡拉蒂的贡献。

7、法国:吕利,英国:普塞尔,德国:凯泽二、器乐的发展1,以小提琴为主的器乐曲2,以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三、巴罗克晚期的两位大师1,亨德尔生平:创作特征:1、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但增加了法、英、德的因素。

2、作曲速度很快。

3、经常借用自己或他人的旧作。

4、具有驾驭庞大结构的气魄,线条简洁而宽放,主调风格为主,善于用很经济的手法创造宏伟的效果。

创作体裁:歌剧、清唱剧、器乐曲重点在清唱剧,特征:1、首创英语清唱剧。

2、把歌剧创作的经验用于清唱剧。

3、合唱处于中心地位,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4、宣叙调和咏叹调往往具有抒情沉思的情绪。

代表作举例:《弥塞亚》2,巴赫:他1685年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新教的重要地区)的一个音乐世家。

他的工作职位与他的创作有密切联系。

巴赫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地位1、广泛吸收18世纪初欧洲各国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并发展到新的高度。

2、和声与复调取得完美的平衡。

3、作品数量多,质量高。

4、不仅是巴罗克的辉煌终点,也是后来西方音乐的伟大源泉。

第五编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概述1、高峰阶段2、两大时段(前后交叠)-“前古典时期”(三个主要音乐现象)和“维也纳古典时期”(三个代表人物)3、启蒙运动、狂飙突进运动、法国大革命,对音乐的影响(世俗化,大众化,世界性),对音乐家的影响(个人价值)4、前古典的三种风格,参见149页注释5、古典风格的特征:5点前古典:一, 格鲁克和他的正歌剧改革1、为什么要进行歌剧改革?2、格鲁克的历史地位3、他的歌剧创作原则是什么?4、格鲁克采取了哪些歌剧改革的措施?5、代表性剧目举例。

二,喜歌剧的兴起与繁荣1、喜歌剧的定义和特点2、第一部意大利喜歌剧:名称、作者和来源。

3、第一部法国喜歌剧:产生、作者和剧名。

4、德国和英国的喜歌剧各叫什么名称?各举一个代表作。

三、前古典时期的器乐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奏鸣曲式是古典时期最重要的曲式,经常用在上述体裁的主要乐章中。

维也纳古典乐派一、海顿与莫扎特海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古典风格最典型的代表。

生平:1、从1761年到90年代为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服务了30年,创作了大部分作品,是他风格成熟的重要时期。

2、90年代开始,居住在维也纳,两次应邀访问英国,创作了12首伦敦交响曲,达到他创作的顶峰。

创作要点:1、交响曲:经历了从早期、中期到晚期的漫长的发展道路。

中期达到成熟,形成四个乐章的标准结构(196页第四段)。

2、四重奏:发展轨迹与交响曲近似,佳作多在中晚期,奏鸣曲式和展开手法更加突出,四个声部的“交谈”更加平等。

3、其他作品:钢奏,协奏曲,弥撒曲,康塔塔,清唱剧。

莫扎特:短暂一生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是这个乐派中最多才多艺的作曲家,体现了最完美的古典风格。

创作要点:1、歌剧:是他最重要的创作体裁。

他最优秀的歌剧是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四部:《费加罗的婚姻》、《唐璜》、《女人心》和《魔笛》。

前三部是达蓬特创作脚本的意大利式歌剧,最后一部是神话题材的德语歌剧。

莫扎特善于用音乐刻画戏剧人物和场景,特别是重唱,在歌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协奏曲:他对协奏曲的贡献很大,27首协奏曲经历了一个成熟的过程。

维也纳时期也是他协奏曲的丰收年代,完善了钢琴协奏曲的古典形式,确立了“双呈示部”和“华彩乐段”的结构。

3、其他作品:交响曲,室内乐,宗教作品二、贝多芬1、生平要点:一生受到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深刻影响,向往“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并反映在他的创作中。

2、创作时期的划分:3、创作要点:九首交响曲贯穿一生,集中体现创作风格的演变。

4、其他作品:钢奏,室内乐,声乐作品。

5、贝多芬的音乐风格与历史地位第六编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时期划分、社会背景:法国大革命以后的欧洲社会与文化情境(民族主义的兴起,现代主义的冲击)浪漫主义音乐的特征(阅读219页第4-5段)1、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抒情性特征十分明显。

(非理性,对古典主义的反抗与突破)2、倾向标题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等姐妹艺术结合。

3、创造出很多新体裁,如标题交响曲、交响诗等。

4、旋律、调式、节奏与和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和突破。

5、管弦乐队得到很大发展,钢琴成为重要乐器。

音乐生活的巨大变化:1、资产阶级成为主要的音乐赞助人。

2、音乐进一步普及,创作和演出的进一步商业化。

3、专业音乐学院纷纷建立。

4、音乐评论活跃,音乐学开始发展。

一、七个最典型的浪漫主义作曲家二、19世纪歌剧:三条主要线索1、德国: 1/1(韦伯,P. 221)+ 5/1(瓦格纳,P. 259)2、法国: 3/1(法国大歌剧-梅耶贝尔,P. 244)+ 6/1(轻歌剧-奥芬巴赫、抒情歌剧-古诺、卡门-比才, P. 272-274)3、意大利: 3/2 (罗西尼P. 245)+ 3/3 (贝里尼P.248、唐尼采蒂P.249)+ 6/2(威尔第P.276) + 8/4(马斯卡尼P.336、普契尼P.338)关于威尔第的歌剧创作对威尔第的小结参考279页最后一段。

瓦格纳乐剧改革的要点1、乐剧应以体现永恒精神的神话为主题。

2、乐剧应该是诗歌、音乐、表演、舞台等多种艺术综合的整体艺术品。

3、打破传统的“分曲结构”,采用“无终旋律”的织体。

4、大量运用主导动机,体现交响性思维。

5、大量运用半音化和声,导致古典和声趋于瓦解。

三、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1、民族主义音乐产生的原因(1)这些国家过去长期遭受异国统治,经济和文化落后。

但在19世纪出现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涨,这构成了民族主义音乐产生的土壤。

(2)民族主义音乐几乎与浪漫主义音乐同时发展,因此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很大影响。

它虽然和浪漫乐派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从总体上看,二者仍有区别。

2、特点(参考280页)(1)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大都具有进步的世界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他们在艺术上一方面借鉴西欧古典浪漫主义音乐的传统与成果,另一方面从本民族民间音乐宝藏中吸取养料,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作品。

(3)也有些作曲家不局限于民族主义倾向,更关注人类普遍意义的题材和采用欧洲通用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更具有世界性的音乐作品。

3,概况三、世纪之交的两个流派1、印象主义(影响来自印象主义绘画,象征主义诗歌,俄罗斯民族乐派和东方音乐)2、晚期浪漫主义(德奥世纪末社会文化的产物,浪漫主义的最后阶段)第七编20世纪音乐概述1、20世纪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是19世纪音乐发展的必然结果。

2、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动荡不安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20世纪音乐产生巨大影响。

3、20世纪音乐经历了两次高潮和70年代以后的后现代主义时期,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1945年以前西方现代音乐的主要流派二、1945年以后(50-60年代)的主要流派寻求新音色是1945年以后的一种重要现象和倾向。

三、70年代以后(后现代)1,简约派(定义,特点,代表人物)2,新浪漫主义(定义,特点,代表人物)3,第三潮流(定义,特点,代表人物)4,拼贴(定义,特点,代表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