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安徽省县级优课)

两人组,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肾脏玻片标本,认识肾的微观结构
引出肾的基本单位——肾单位
两人合作、观察,描述看到的显微图
图片拖入
对事物从外到内,从宏观到微观观察和分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肾的内部结构和肾单位的关系和联系。
肾单位的结构
【展示图片】肾单位结构模式图
提出问题:肾单位有哪些结构组成的?
学生课下制作
将课堂课堂延续
板书
设计
网络视频
白板上不同颜色笔绘画
实物展台
通过自学初步识别肾单位,然后看视频,加深形象认识,再通过绘图熟记肾单位平面结构、最后通过模型制作,树立学生对肾单位的立体抽象理解。
通过这四个环节设计突破难点
课堂总结
建立知识框架
回顾本堂课知识点,谈一谈收获
字体淡入
培养总结归纳的学习习惯
课后作业
使用其他材料制作肾单位平面模型或立体模型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关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体生理的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观察能力,对“肾”、“尿”等在生活中已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而且性格上活泼好动,对生物实验兴趣浓厚。但是他们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较弱,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微观抽象,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难点。
肾 的 结 构
设计依据与构想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是江苏教材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一节,主要内容有:(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分两个课时。
本节课是第一节的第2课时,内容因为涉及到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但因为肾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学习起来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于是通过“关注肾脏健康”视频入新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对猪肾的实物观察和显微观察,完成对肾结构的学习。针对“肾单位的结构”这一教学难点,先教师结合视频详细讲解绘图,然后学生动手绘制平面图,最后设计制作立体模型活动,让学生于动手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记忆肾单位结构的相关知识,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为下节课打好基础、铺好路。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检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选择题1.李大爷去医院检查,发现尿液中有蛋白质和血细胞,可能是他泌尿系统的哪个部位发生病变()A. 肾小体B. 肾小球C. 肾小管D. 肾小囊2.健康人每天形成的原尿约150升,而每天排出的尿液只有1.5升,这是由于()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B. 膀胱的贮尿作用C. 汗腺的排泄作用D.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3.肾小囊中的液体里不含有的成分是()A. 大分子蛋白质B. 尿素C. 葡萄糖D. 无机盐4.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A. 肾脏B. 肾小球C. 膀胱D. 尿道5.如图为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结构),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与1中液体相比,2中液体不含大分子蛋白质、葡萄糖和血细胞B. 3处重吸收回去的物质是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C. 如果某病人的尿液中有血细胞,那么病变部位可能是1的通透性发生改变D. 如果在某人尿液中检测出有葡萄糖,可能是结构3的功能发生障碍,或者胰岛素分泌过少6.人体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的途径不包括()A. 呼气B. 排尿C. 排便D. 排汗7.下列关于肾单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肾小囊组成的B. 肾单位是由肾小管和肾小球组成的C. 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的D. 肾单位是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的8.尿液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 肾盂-尿道-输尿管-膀胱-体外B. 肾盂-膀胱-尿道-输尿管-体外C. 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D. 膀胱-肾盂-输尿管-尿道-体外9.正常人尿液中没有的成分是()A. 尿素B. 无机盐C. 水D. 葡萄糖10.分析下表,该患者的肾脏可能发生病变的结构是()A. 肾小球B. 肾小囊C. 肾小管D. 肾髓质二、填空题11.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请据表回答:(1)原尿是样本______ ,因为其中含有______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______ ,因为其中只含有______ .(3)不正常尿液是样本______ ,据此推断可能是肾单位中______ 发生炎症造成的.三、识图作答题12.下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部位①处的血管的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该血管是(“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
人教版七下生物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知识点总结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学习目标导航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
4、认同肾脏的结构是与其承担的功能相适应的。
相关知识链接1.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
2.人体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最终由呼吸系统排出体外。
知识点一泌尿系统的组成概述: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这些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
1.排泄(重点、难点)(1)概念:排泄是指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2)主要途径: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的。
解读:在人体生理学上,只把代谢终产物经过血液循环而最后由某些排泄器官往体外排出的过程称为排泄。
食物消化后的残渣,由于未进入血液,未参与人体细胞的代谢,不是代谢的终产物。
因此,食物残渣虽然与有些代谢产物(如随胆汁排入肠道的胆红素)一同由大肠排出体外,却不包括在排泄的含义之内。
2.教材72页观察与思考——泌尿系统的组成(1)观察73页图4-43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并思考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分辨出入肾脏的一些管道:输尿管、肾动脉和肾静脉。
根据插图或挂图中血管颜色的不同认识肾动脉和肾静脉。
(2)观察新鲜的猪或羊的肾脏,注意肾脏的颜色,思考肾脏内血管的分布状况。
3.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重点)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输尿管具有输送尿液的作用;膀胱可以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是膀胱同向体外的通道,作用是排出尿液。
拓展: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个,外形像蚕豆,呈红褐色,质柔软,表面光滑,重约120~200克,左肾比右肾重,男性的肾略大于女性的肾。
肾脏由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组成。
外周颜色较深的部分是皮质,在皮质内侧颜色较浅的部分是髓质,在肾门处与输尿管相连的漏斗状空腔叫肾盂。
人教版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肾单位的组成:
入球小5动脉 出球小6动脉
毛细血7管
肾1小球 肾2小囊 肾
单
肾3小管 位
集4合管
请你归纳
肾单位有哪些主要结构特点?
1、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两端都连着动脉; 2、肾小囊一端包裹着肾小球,另一端连着肾小管, 两层细胞之间的空腔与肾小管相通; 3、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外面包绕毛细血管网,最终 汇集成集合管,与肾盂相连。
实验指导:学生6人一组,将一个完整的猪肾置于解剖 盘中,观察肾的外形和颜色,再用手捏一捏肾,用 鼻子闻一闻肾的气味,将结果记录下来。
颜色
红褐色
气味
尿臭
形状
似蚕豆
探究活动二:解剖猪肾
实验目的:解剖猪肾,观察肾的内部结构 实验器材:猪肾、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摄子等
实验指导:用解剖刀小心地将肾从中央纵剖,观察
4、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肾单位 ,它是
由 肾小球 、 肾小囊 、 肾小管 等组成
5、肾小球由许多毛细血管弯曲而成,其中( A )
A、 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动脉
B、 入球小血管和出球小血管均为小静脉
C、 入球小血管是小动脉,出球小血管是小静脉
D、入球小血管是小静脉,出球小血管是小动脉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有哪 些?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养 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1、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C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 D、尿道
2、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D )
A、肾小囊 B、肾小管 C、肾小球 D、肾单位
3、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C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 D、尿道
肾的内部结构
肾皮质 肾髓质
肾动脉 肾静脉 肾盂 输尿管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模式为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质疑自主学习——合作探 究解决问题——归纳总结情感升华——强化训练提升 能力。由教师先设计一系列活动引发学生质疑,学生带 着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总结归纳,最终解决问题, 课例研究综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 述 教师因材施教;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有利于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制作了相 关的 ppt 课件(含视频、flash 动画),利用多媒体课 件展示: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外形与纵剖结构、肾 单位在肾脏的分布和组成、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特点和
彼此间的关系等。借助于直观的图片和形象的三维立体 动画使本节课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观 察,力求让学生对知识掌握准确,理解深刻,分析透彻。 通过分组观察猪的肾脏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三 维动态肾单位动画的展示更是本节课的亮点,将微观、 抽象的内容变得宏观、具体,帮助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 肾单位结构。)
初中生物教学课例《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科
初中生物
教学课例名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称
本节是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七年级下册第
11 章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有: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
教材分析 其功能;
2、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
3、肾单位。
1、知识与技能:
⑴、能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从而
然后教师 1、演示注了水的气球 2、展示 500ML 的 矿泉水。让学生观看:演示实验并谈憋尿的害处,总结: 泌尿系统的功能。以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让学生明确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生物 观,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卫生观教育,并做到联系 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七章学情评估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五~七章学情评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如图是人体泌尿系统组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人体排尿途径,描述正确的是()(第1题)A.膀胱→肾脏→尿道→输尿管B.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C.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D.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2.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当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尿素减少B.氧气增加C.二氧化碳减少D.养料增加3.人体生命活动中会产生许多废物,下列代谢废物中,不能通过皮肤排出体外的是()A.尿素B.无机盐C.二氧化碳D.多余的水4.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健康人的肾小管能够全部重新吸收下列物质中的() 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5.人体的肾脏就像精密的过滤器,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肾单位。
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第5题)A.①②③组成肾单位B.①两端连接的都是动脉血管C.②内的液体是原尿D.③能重吸收全部的无机盐6.某患者尿液化验的部分结果见表,你推测其泌尿系统中最可能出现病变的结构是()注:“阴性”表示0或检测不到A.输尿管B.肾小管C.膀胱D.肾小球7.眼球中能接受光的刺激并转化为神经冲动的结构是()A.虹膜B.脉络膜C.晶状体D.视网膜8.用药不当会损害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引起耳聋,该细胞位于() A.听小骨B.半规管C.鼓膜D.耳蜗9.下列关于保护眼、耳的叙述,错误的是()A.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容易引发近视B.近视的人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矫正视力C.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使鼓膜受损D.遇到巨大声响时,可张嘴、堵耳以保护鼓膜10.如表所示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相对应,不正确的是()11.下列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的是( )A .听妈妈说买了山楂流口水B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C .看一篇文章感动得热泪盈眶D .看一场精彩的电影后激动不已12.神经元的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
请据如图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第12题)A .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B .①为树突,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C .⑤为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D .信息沿②→①→③→④→⑤传递13.在5月12日逃生演习中,同学们听到警报声迅速逃生。
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课件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教学课件
导入新课
水对人体非常重要,而排尿 时却会排出很多的水,那么, 人体为什么还要排尿呢?
你做过尿常规化验吗? 这项检查能反映人体什 么系统的健康状况呢?
新课讲解
一、排泄
产生 废物
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知识拓展
粪便的排出也是排泄吗?
泌尿系统
总结收获
看看我们学到了什么?
一、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 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 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四、其他排泄途径 1、以气体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 2、以汗液形式由皮肤排出
三、尿的形成和排出 1、肾单位结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2、尿的形成 (1)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3、尿的排出及排尿的意义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意义:排出废物;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 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浆中 (克/100毫升)
90 8 0.1 0.72
0.03
肾小囊中 (克/100毫升)
98 0.03 0.1 0.72
0.03
尿液中 (克/100毫升)
96 0 0 1.1
1.8
讨论
(1)尿液和血浆的成分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排尿主要排出哪些物质? 与血浆相比,尿液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每毫升尿液中 无机盐和尿素的含量明显增加,水量则略有增加;尿液主 要排出无机盐和尿素,此外,还排出多余的水。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血 液里,而剩下的未被吸收的水、无机盐和尿素就形成了尿液,排出体外,所以比原尿少了许多。
人教版-有答案-七年级下册生物_第五章_人体内废物的排出_章节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章节检测一、单选题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的氧气和尿素都减少了B.肾小球两端的血管分别为人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C.患痛风的病人是因为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所以平常要多饮水,多喝饮料D.尿的形成是连续的,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是因为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2. 下列对人的体温及其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B.人体的体温如果长时间过高,会危及生命C.人体的体温,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D.人体只要“发热”,就都对人体有害3. 正常人尿液和原尿的成分相比,主要差异是尿液中缺少()A.水B.无机盐C.葡萄糖D.尿素4. 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输尿管C.膀胱D.尿道5. 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器官是()A.肾脏B.膀胱C.肾小球D.肾小管6. 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时,血液中的A.氧气增加了B.蛋白质减少了C.尿素减少了D.葡萄糖增加了7. 形成尿液和暂时储存尿液的场所分别是()A.膀胱;肾脏B.肾脏;膀胱C.膀胱;输尿管D.肾脏;输尿管8. 汗液的成分中不含有的成分是A.水B.无机盐C.尿素D.皮脂9. 分别提取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的液体,并检测这三种液体中甲、乙两种物质的浓度,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判断,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是()A.甲是水,乙是蛋白质B.甲是蛋白质,乙是无机盐C.甲是葡萄糖,乙是尿素D.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10. 右图是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中具有过滤和重吸收作用的结构依次是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④D.③和④11. 血液进入肾脏后形成尿液的途径是()A.血液→肾小囊→肾小球→肾小管→尿液B.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尿液C.血液→肾小体→肾小囊→肾小管→尿液D.血液→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尿液12. 关于肾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B.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单位C.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D.肾小球是个小动脉球13.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肾小球B.肾单位C.肾小囊D.输尿管14. 正常人的尿液与血浆相比,尿液不含A.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B.葡萄糖和尿素C.尿素和血细胞D.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二、综合题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有时会流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教师课件展示人体泌尿系统组成Flash动态图片。
教师:给同学们一分钟的时间来观察人体泌尿系统,然后请同学们在学案上写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以及各器官的功能。
学生活动:分小组观察讨论,并将讨论后的答案写在学案上并向同学们展示。
【教师板书】二、人体的泌尿系统: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教师总结: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人体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构成。
其中尿液的形成是在肾脏中完成的,接下来同学们通过课件中的图片和视频,描述肾脏的位置和形状。
学生描述肾脏的位置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