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对通州的影响分析
城乡内部空间结构(第2课时)高一地理课件(鲁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功能区
付租 能力
区位
商业区(OA)
居住区(AB)
工业区(BC)
商业用地付租能力 随距离递减最大, 距离市中心远近对 商业区影响最大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 力随距离递减较小, 距离市中心远近对
居住区影响较小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 随距离递减最小,距 市中心远近对工业区
的影响最小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科学、合理地利用城镇内部空间意义十分重大。
(1)是建设和管理城镇的基本依据; (2)优化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3)加强文化传承与保护; (4)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创造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人居空间。
05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措施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类型,尤其是工业区布局,工厂建在风频最小的上 风地带或者下风向。 保留一定规模绿地,合理安排基础设施,保障居民人居环境。 发展卫星城,缓解中心城区压力。 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保护传统特色。
实际上,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非常复杂。除了经济因素外,政策、文化、 环境等因素也会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影响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政治因素
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适时调整空间结 构,将市一级人民政府 搬到通州地区,将通州 建设为北京市的副中心。
影响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环境因素
原则:
城市内部空间 结构应有利于 城市环境的改 善和保护
课堂小结
定向惯性等多核心模式:地价高低、对交通的依赖、城市规模等。
04 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及措施
合理规划和利用乡村空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1)能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 (2)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3)体现社会公正; (4)既保护传统文化又孕育新文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思路与对策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思路与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城市化和人口压力。
北京市作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其各种功能集中过于密集,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提升北京市的城市功能和品质,必须进行首都功能疏解,将部分非首都功能向外部转移。
首都功能疏解是指将北京市的一部分非首都功能和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人口疏散和城市功能协同。
通过疏解非首都功能,可以有效缓解北京市的资源紧张和环境问题,同时促进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制定科学合理的疏解思路和对策,推动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的顺利进行,是当前北京市面临的重要课题。
1.2 问题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一直承担着繁重的非首都功能,如政治、文化、教育等。
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和人口密集度的增加,首都功能过度集中已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
北京地区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地区的用地、交通、能源等资源供应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首都功能集中导致了北京市的发展不均衡,大城市效应凸显,城市病问题突出,如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环境污染等。
最重要的是,北京地区的非首都功能承载过多,已经影响了首都的核心功能发挥,影响了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如何合理有序地进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只有通过有效的疏解思路与对策,推进首都功能有效疏解,才能实现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首都功能疏解的必要性首都功能疏解的必要性是为了缓解北京市过度集中的人口、产业和资源,有效减轻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首都功能疏解可以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和协同发展。
将非首都功能转移到周边地区也可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北京市政府搬迁至副中心对通州土地利用影响

l
u@r
uc.
edu.
cn
352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
核心的党中央作 出 的 重 大 决 策 部 署。 这 不 仅 是 优 化
城市空间结构,有序 疏 解 非 首 都 功 能 的 需 要,也 是 推
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探索构建新型城镇化空间体系
的需要
第 29 卷
水 土 保 持 研 究
s
t
r
i
c
tont
heLandUs
eo
fTong
zhouDi
s
t
r
i
c
t
HE Yi
n
i
e,ZHANGZhan
l
u,GAO Wenwen
j
(
Scho
o
lof Pub
l
i
cAdmi
n
i
s
t
ra
t
i
onandPo
l
i
cy,Renmi
nUn
i
v
e
r
s
i
t
i
na,Be
i
i
ng 100872,Ch
i
na)
yof Ch
va
t
edl
andwe
r
et
hedomi
nan
tt
so
fl
and;(
2)f
r
om2009t
o2017i
nTong
zhouDi
s
t
r
i
c
t,5.
09% o
ft
he
ype
水涨船高的通州楼市

水涨船高的通州楼市潘卫艳【期刊名称】《中国房地产业》【年(卷),期】2015(000)008【总页数】1页(P19)【作者】潘卫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2003 年是通州的第一个发展飞跃期。
彼时,连接北京市区与通州的八通线正式投入运营,但刺激的却是各家房地产企业。
大量土地用于兴建各类住宅房屋,新楼盘和房地产中介门店随处可见。
数据显示,当时通州商品房新开工面积达252.1万平米,是北京全市增速的6.8倍。
“在北京所有郊区县中,通州的房地产业是最发达的,大量人口、而且以年轻人为主,迅速涌向通州。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所长陈秀山表示。
与住宅建设飞速发展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商业用房的滞后。
同期通州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仅18.1万平方米,办公楼新开工面积为0。
实际上,单纯的房地产行业,在一次性的税收后难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也不可能形成持续的产业,给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甚至不能给大量搬迁过来的人口提供足够的消费、看病、上学等基本服务。
因此,区域自身不能消化中高端人才的现状,让通州很快成了“睡城”的代名词。
如果要写一部通州发展史,2009年年底到2010年初是值得标记的另一个时间节点。
CBD东扩及现代化国际新城的概念迅速炒热了通州,然而随名声上涨的仅仅是当地的房价。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几乎所有售楼处都贴着“通州新城规划地图”,所有售楼人员促销手段都极尽全力地向消费者描述“现代化国际新城”的前景。
更多的业内人士在当时倾向于认为,通州房价疯狂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在借现代化国际新城概念进行经营。
首先是2003年八通线的开通,使得通州房地产正式起步,却最终沦为“睡城”。
2004年,有关北京市政府机关东迁通州的传闻开始传播。
时任建设部副部长周干峙予以否定,但通州方面仍然对外宣称,通州正在进行北京市政府机关东迁的相关准备。
通州楼市1-7月份住宅网签量及成交占比图表日期全市网签量通州区网签量通州交易占比2015年1月 13887 660 4.8%2015年2月 9604 428 4.5%2015年3月 13202 738 5.6%2015年4月 19069 1039 5.4%2015年5月 18108 9955.5%2015年6月 20301 13556.7%2015年7月 22956 2114 9.2%随后就是2009年,仅用了一年时间,通州房价从之前的均价5000元/平方米飙升至3万元/平方米。
人大经济学院警惕北京市政府搬迁被市场炒作doc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第 1 页 共 1 页 人大经济学院警惕北京市政府搬迁被市场炒作北京市政府将搬迁至通州的消息最近再度见诸媒体,引发广泛关注。
北京市政府搬迁是一个已经讨论多年的话题,此次旧事重提虽有中央与北京市政府大力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但目前尚无权威部门认定,而且由此衍生出的一些传言也经不起推敲。
比如有媒体称“北京市四套班子将在今年国庆前夕全部由城区迁往通州区”。
在中央作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决策后,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调整是必然的,搬迁市政府以解决中心城区拥挤问题也是可选方案。
但市政府搬迁目的地不只通州一个,还有其他可选地区。
虽然不能排除通州成为最终选择,但今年国庆节前夕完成搬迁缺乏可信度,毕竟时间过于仓促。
还有人说“以后北京四环以里的地区归中央直管,北京不再投资建设,四环以外归北京市管理”,这种无稽之言不足为信。
行政区划调整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影响广泛,而且操作成本极大,未经长期、详细论证不可能轻率作出如此大规模调整。
另据规定,将北京中心城区划归中央直接管辖需要事先修改宪法,不经修宪便作出与首都有关的调整是不可能的。
可见,改变行政区划纯属谣言。
尽管搬迁传闻尚未得到官方证实,其间还夹杂一些谣言,现在还是出现通州房地产价格暴涨和通州概念股走强的情况。
在某些人大肆炒作下,一些人似乎看到投资通州蕴藏巨大回报,并为此摩拳擦掌。
但有两个问题他们可能没想清楚:第一,即使北京市政府迁至某一个地区,当地房地产价格就必然上涨吗?那个地区的企业因此就有更多获利机会吗?第二,是否有少数人为了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故意炒作通州概念?政府所在地一般人气较旺,确实能够带动房地产价格上扬。
但政府部门集中地也会因人流增加产生拥挤效应,进而对房地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一个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取决于地区发展生命周期阶段、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是否成为政府驻地并非唯一关键。
另外,政府部门集中会对当地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产生挤出效应,因此其影响并非都是“利好”。
杨文玲与北京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拆迁纠纷行政裁决二审行政判决书

杨文玲与北京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房屋拆迁纠纷行政裁决二审行政判决书【案由】行政行政管理范围行政作为城乡建设房屋拆迁【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2.19【案件字号】(2020)京03行终10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蔡英伟杨旸胡林强【审理法官】蔡英伟杨旸胡林强【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杨某;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当事人】杨某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当事人-个人】杨某【当事人-公司】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代理律师/律所】李先锋北京通美律师事务所;张秀山北京颐合中鸿律师事务所;赵春晓北京颐合中鸿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李先锋北京通美律师事务所张秀山北京颐合中鸿律师事务所赵春晓北京颐合中鸿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李先锋张秀山赵春晓【代理律所】北京通美律师事务所北京颐合中鸿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改判【字号名称】行终字【被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本院观点】通州区住建委作为其辖区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有权对其辖区内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拆迁纠纷进行裁决。
【权责关键词】行政裁决行政许可合法违法第三人调取证据质证合法性改判【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经审查,本院对一审法院经审理查明的事实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院认为,通州区住建委作为其辖区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有权对其辖区内未达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拆迁纠纷进行裁决。
本案中,通州区住建委进行拆迁裁决所依据的评估报告是由具有房地产估价机构资质证书的评估公司进行评估后出具。
杨某未在规定期限内书面申请复核或另行委托评估机构重新评估,通州住建委依据该评估报告确定房屋拆迁评估货币补偿价格并依据拆迁实施方案等相关规定,裁决中国人民大学为杨某提供安置房屋并支付搬家补助费、安家补助费、安置房差购房款结算差价等拆迁补偿、补助,并无不当。
征地搬迁工作事迹材料范文

征地搬迁工作事迹材料范文
《征地搬迁工作事迹》
自从政府提出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征地搬迁工作就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在做出巨大的努力。
以下是一些征地搬迁工作的事迹材料。
1. 横琴新区的征地搬迁工作
横琴新区是珠海市的一个重点发展区域,因为项目建设的需要,需要对一些居民进行征地搬迁。
在征地搬迁过程中,政府部门通过与居民协商的方式,保障了他们的利益。
政府提供了合理的补偿和安置方案,还帮助搬迁的居民解决了就业和生活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2. 北京市通州区的征地搬迁工作
通州区是北京市的副中心区域,近年来,大量的项目在这里落地,需要对很多居民进行征地搬迁。
政府为了保障搬迁居民的利益,制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还设立了专门的搬迁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补偿安置等服务,确保搬迁过程顺利进行。
3. 山西省临汾市的征地搬迁工作
在山西省临汾市,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征地搬迁工作,为了确保居民的利益,政府对搬迁地的选择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和衡量,确保新的生活区域能够给居民带来更好的生活条件。
政府还加强与居民的沟通,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最大限度地尊
重了居民的意愿。
征地搬迁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政府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地投入其中,为确保居民的利益尽心尽力。
通过这些事迹,我们看到了政府的用心和努力,也了解到了征地搬迁工作中的一些关键环节。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能够借鉴这些经验,为更多的居民提供更好的搬迁服务。
通州的发展现状

通州的发展现状
通州是北京市的一个新发展区,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之一。
近年来,通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现状日益向好。
首先,通州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近年来,通州新建了多座地铁站点,有效提升了区域交通运输效率。
此外,通州还加快了道路交通建设,新修建了多条主干道和立交桥,进一步改善了交通拥堵现象,方便了市民出行。
其次,通州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随着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疏解政策的实施,众多企业纷纷迁至通州,带动了通州的经济发展。
目前,通州已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金融服务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不断提高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通州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通州地处于京津冀生态屏障区域,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通州严格控制了工业污染,推行了清洁能源利用和节能减排措施。
同时,通州还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保护了生态资源,提升了居住环境品质。
最后,通州的民生事业得到全面发展。
通州加大了教育投入,新建了多所高校、学校和幼儿园,提高了教育资源的供给水平。
同时,通州还加大了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并扩大了社会保障范围,提升了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总体来说,通州的发展现状呈现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和民生事业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信在未
来的发展中,通州会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北京市搬迁通州背景分析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首先明确了京津冀区域的目标定位,即要打造成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同时,也对京津冀三地进行了发展定位,下一步如何在区域协同发展中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将是工作重点。
同时,《纲要》明确了空间布局,就是要形成“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其中,三轴是骨架,包括京津发展轴、京保石发展轴、京唐秦发展轴。
四区中,西部、北部是生态涵养区,中部是核心功能区,南部是功能拓展区,东部是滨海发展区。
下一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就要往这些轴、区、点上布局,在优化空间布局中促进协同发展。
在优化空间布局上,首要的重点和难点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它是整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一步迈好了,将对京津冀的产业布局、交通布局、生态布局、城镇布局和公共服务布局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非首都功能疏解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很多问题,比如:哪些要疏解,疏解到哪儿去,怎么疏解,如何达到预期的效果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此外,《纲要》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包括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近期目标是到2017年,北京的功能疏解要有明显进展,只剩下一年半的时间,时间紧、压力大。
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也就是5年时间,在交通、产业、生态、城镇、公共服务等领域都要有所突破或重大进展,而且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新格局初步形成,特别是到2020年,北京市人口要控制在2300万以内,通过疏解存量、严控增量,把人口规模有效地控制住。
长期目标是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最重要的是到2030年,京津冀要成为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
距离这个目标也就15年时间,难度很大,任务艰巨。
在京津冀三地各自的内在需求方面,北京的发展已经遇到瓶颈,大城市病问题特别突出,要想发挥好北京的首都核心功能,必须通过功能疏解、产业转移,适当减少人口规模,腾出发展空间,才能更好地发挥首都功能,需要周边的支持。
而事实上,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北京通州副中心建设成了关注的焦点之地。
对此,其实北京市早就在通州有一块预留地,原来就有打算把市政府搬迁过去,但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现在时机已经成熟。
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中之重。
《纲要》要求2017年北京的功能疏解要有明显进展,北京必须带头,率先迈出这关键的一步。
通过行政机构搬迁,打造城市副中心,同时能够带动相关的单位,包括公共服务,央企的事业性、服务性机构等搬迁过去。
从北京的发展角度看,往北是生态涵养区,往西靠山也没有发展空间,南边布局了一个很大的新机场项目,而往东是北京行政功能疏解的最佳选择。
同时,也是区位决定的,通州是北京、天津、河北最可以紧密合作的地方,是整个京津冀的核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战略给通州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
另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北京蓝皮书2014-2015》发布会在京召开。
该系列蓝皮书中的《北京公共服务发展报告》建议,北京市应将更多的市直机关东移通州。
“目前,北京公共服务不均衡状况依然严重。
因此,有必要将更多的市直机关东移通州,以提升通州‘副中心’公共服务整体水平,缓解中心城市人口聚集压力。
”报告称。
对于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报告解释称,城市发展新区是疏解中心城区人口与产业的重要区域,然而,由于这些区县集中了众多人口和产业,公共服务供给明显不足,很难对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形成显著的吸引作用。
北京市的发展需要疏解,疏解的办法有很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北京的市直机关搬过去。
这样也可以将通州的短板补充上去。
对此,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赵弘表示,城市副中心的概念本身包含这种内涵,副中心承接着仅次于主中心的复合功能,其中可以有行政功能。
通州有合适的区域条件、比较好的交通条件,而且通州发展这么多年也急需破局,现在建设还是不够快,通过行政资源的带动可以加快它的建设。
政府资源具有很强的对外示范效应。
通过政府迁移可以向社会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政府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决心,有积极的意义,对其他产业迁移有一定的影响。
未来的通州建设要加强城市规划,划定生态红线,保证城市规模适度,避免走老城“摊大饼”的老路。
二、北京市搬迁通州行业影响分析(一)房地产行业如果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有可能北京市委也要往通州搬,那么人大政协都要往这里搬,这样才可以真正起到疏散城市功能的作用,如果都这么搬的话,毫无疑问,对通州来讲是一个重大的利好,这就意味着,无论是住宅还是办公的需求,还是商业设施,原来这样的一个建制或者形式,相比即将产生的需求都是严重短缺的,所以未来一段期间,通州的房价将会呈上涨趋势。
如果北京市委市政府搬迁通州,今后的通州一定是大搞建设,因为通州原来的城市面貌是一个区政府,跟一个区政府相适应的城市面貌,如果北京搬过来,这里还是首都,显然就不匹配了。
所以在现有的局势上一定要上档次,搞出很多重大项目,包括现在的一些新老的商贸中心都会进一步的密集商业活动,进一步增加商业设施,写字楼,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
在多项利好政策的叠加效应下,调整一年有余的通州楼市明显回暖。
位于通州的首开·缇香郡宣布自6月20日起,价格将在目前13850元/平米的均价基础上,微调一个点;相比之下,京贸国际城售价涨幅较大,从27300元/平米上调至31000元/平米,涨幅近10%。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通州在售的楼盘约有40多个。
其中,首开万科台湖新城·公园里的住宅部分尚未开盘;京贸国际城尚有3栋楼没有开工,估计明后年开售;首开·香溪郡则计划在近期开盘;首开·缇香郡共计4000套房源,目前只开了不到四分之一;京贸国际公馆共20栋楼,现在仅有3栋楼在售。
此外,保利大都汇、华业新北京中心、世界侨商中心等项目尚未入市。
此外,北京“2015重点项目任务表”中的“彩虹之门”项目,作为通州的新地标,也计划于2019年竣工。
彩虹之门的开工日期为今年11月,竣工日期为2019年12月。
彩虹之门项目位于通州新城五河交汇处东南角,规划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建筑净高315米,为双拱形非中心对称建筑。
建设内容为城市综合体,包括酒店、办公、商业、公寓等。
(二)基础设施行业从政府战略层面来看,作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唯一接壤天津、河北的行政区,通州在京津冀经济圈的核心优势日益明显。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动计划》最快或于本月公布,将成为北京市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的“路线图”,该路线图将包罗“一核五区”、市政交通规划、商业文旅、医教等各领域重点项目内容。
此外,北京市政府搬迁通州、数家国企成立通州副中心建设指挥部的消息数次被媒体提及,这也就意味着通州副中心建设将正式进入全面执行阶段。
政策利好的层层推进之下,2015通州建设进入快车道,通州区政府最新公布的“2015重点项目任务表”披露了40个重点项目清单:环球影城项目确定10月正式开工;已规划至少4条轨道线会连接通州,北京东六环及东向数条高速路将加建或改造连接通州的出入口;数所高校分校、附属中小学在通州的项目准备工作已经启动。
通州也正加紧运河核心区建设,预计3-5年时间即可建成,届时副中心将依托医疗、教育、文化、旅游等产业,形成与国贸功能相当的小CBD,创造大量工作机会,从而将通州和燕郊跨省上班族吸引至通州副中心。
交通上,通州也有大动作。
在6月5日举行的“北京影响力”启动仪式及京津冀协同发展主题论坛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表示,京唐城际铁路将在年内开工。
在连接京津冀三地的城际铁路中,目前进程较快的线路是北京到唐山的城际铁路—京唐城际。
规划显示,京唐城际北京段的新北京东站,确定落户通州区。
北京至唐山客运专线将从新北京东站始发,京唐客专也将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一条“动脉”连通北京和河北重要城市。
(三)旅游文化行业北京市通州区政府近日公布“2015重点项目任务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通州新地标“彩虹之门”等一批重点工程将于4年后竣工落成。
按照任务进度表的规划,坐落于北京通州区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将于今年10月份动工开建,今年四季度计划完成投资进度的5%。
预计将在2019年竣工。
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处于通州区梨园镇、张家湾镇、台湖镇三镇交会处,临近京哈高速和东六环路交会处西北角,面积为120公顷,由首寰公司和美国环球公司共同投资建设,预计年游客量1000万。
该项目还将配套建设一个集多样零售、餐饮和娱乐设施于一体的环球城市大道,以及迄今为止全球首个以环球为主题的度假酒店,形成环球度假区。
预计项目落地后将成为国内第一家环球主题公园,全球第五个开建的环球主题公园,也是北京建设的首家国际一流特大型现代主题公园。
三、通州未来产业定位分析图表 1:通州市一核五区发展重点资料来源:银联信如果北京市政府搬迁至通州,预计未来的通州发展将在交通、医疗、产业协同领域率先突破。
下一步通州的推进工作重点是集中力量,加快新区的建设,重点谋划以一核五区为重点的各项工作,届时通州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交通问题是制约北京城市内环境的瓶颈,政府搬迁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
未来的通州一方面将承接北京市主城区的功能和产业进驻,并发展未来规划的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另一方面又向周边的河北廊坊和天津武清转移目前有但未来不会重点发展的产业。
北京市政府给通州未来的产业定位是:坚持总部经济路线,着力引入汽车零部件、精密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以高端制造业为重点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有力支撑、新兴产业为战略引擎”的产业发展格局。
四、北京市政府搬迁投资机会分析图表 2:通州相关标的梳理资料来源:银联信通州新城热度提升将直接拉动当地土地商业价值,从土地储备/公司市值维度看,中国武夷、华远地产、首开股份、泰禾集团、新华联等标的受益较为明显。
其中,最看好中国武夷,公司在通州的土地储备100万方以上,占公司总土地储备1/3左右,相当于通州区2014年住宅和综合用地成交总量的90%。
新政府的迁入将使房地产、能源以及基建率先受益。
随着市政府搬迁以及环球主题公园建设,拥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公司将受益于土地价值增值;未来通州新城内规划多条轨道交通、交通枢纽、大容量快速公交,基建将受益。
1、房地产:未来的通州新城将有翻天覆地的变化,房地产的繁荣不会缺席。
2、交运基建:轨道交通、地铁、公路等。
3、建材:交通一体化促进当地建材、钢铁的需求上升。
4、环保:生态一体化,着力解决三地污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