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塑料剂与稳定剂
塑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塑料的主要化学成分
塑料是一种由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可塑性高分子材料。
它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包装、建筑、电子、医疗等。
塑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聚合物、添加剂和填料。
聚合物是塑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它们由大量重复的单体分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
常见的聚合物有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
这些聚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有不同的选择。
添加剂是塑料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被添加到聚合物中,以改变塑料的性能和特性。
常见的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等。
增塑剂可以增加塑料的柔软性和延展性,稳定剂可以提高塑料的耐热性和耐候性,着色剂可以赋予塑料不同的颜色,抗氧化剂可以延长塑料的使用寿命。
填料是塑料中的另一类重要成分,它们被添加到聚合物中以改变塑料的物理性能和经济性能。
常见的填料有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硅酸盐等。
填料可以增加塑料的强度和刚度,改善其耐磨性和耐化学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塑料的成本。
除了上述成分,塑料中还可能含有其他物质,如催化剂、溶剂等。
催化剂可以加速聚合反应的进行,溶剂可以调节塑料的黏度和流动性。
这些物质的添加可以进一步改善塑料的性能和加工性能。
总结起来,塑料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聚合物、添加剂和填料。
聚合物是塑料的基础,添加剂可以改变塑料的性能和特性,填料可以改变塑料的物理性能和经济性能。
这些成分的选择和配比将直接影响塑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塑料的研究和开发将会越来越深入,相信未来塑料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塑料 常见添加剂

塑料常见的添加剂
——恭城·苏佬
总述:塑料的添加剂目的就是改变其机械性能或者化学性能使其更适用于严格的工作环境。
1、填料:一般填料有两个作用第一是加于塑料配合料中降低颗粒使用量从而降低成本,第二是一般是惰性物质,这样的话可以增加塑料的的硬度、刚度和冲击强度。
2、热稳定剂:其主要作用是能阻止塑料因受热所发生降解。
常用混合金属盐、有特定效果的纯有机化合物。
3、增塑剂:属于低分子物,能增加塑料的柔软性,更容易塑造成型。
4、玻璃纤维:主要增加塑料的强度、刚度,耐温和热变形温度,要获得好的冲击强度,玻纤的表面处理和玻纤的长度至关重要!
5、碳纤维:硬度增加、导电性和耐磨性都能加,但是密度会下降
6、抗静电剂:有涂覆和内加型,原理是增加其导电性和降低摩擦系数
7、铝粉:提高塑料的反光能力,防止老化
8、云母粉:提高塑料的绝缘性。
塑料增白剂的配方

塑料增白剂的配方塑料增白剂是一种常见的化学添加剂,用于提高塑料制品的白度和光亮度。
它主要由增白剂、稳定剂和助剂组成。
增白剂是塑料增白剂的主要成分,它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从而使塑料制品呈现出更亮白的颜色。
常见的增白剂有荧光增白剂和紫外线吸收剂。
荧光增白剂是一类能够在可见光下发出蓝紫色荧光的化合物。
它们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可见光。
荧光增白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和芳香酮等基团,这些基团能够吸收紫外光,然后释放出可见光。
常见的荧光增白剂有苯二氮唑类、双噻吩类和联苯类等。
这些荧光增白剂可以根据其吸收和发射的波长,调整塑料制品的白度和色调。
紫外线吸收剂是一类能够吸收紫外线的化合物。
它们主要通过共轭体系来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塑料制品不受紫外线的照射。
紫外线吸收剂的分子结构中含有苯环、酮基和羰基等基团,这些基团能够吸收紫外光,并将其转化为热能。
常见的紫外线吸收剂有苯甲酰二甲基亚砜类、二氨基二苯酮类和苯酰邻苯二甲酸酯类等。
这些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根据其吸收的波长和吸收强度,选择适合的剂量来保护塑料制品。
稳定剂是一类能够保护塑料增白剂不受热、光、氧和湿度等因素影响的化合物。
塑料制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热、光和氧的影响,导致增白剂的性能下降。
稳定剂能够与增白剂发生反应,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从而延长增白剂的使用寿命。
常见的稳定剂有酚酞类、苯并三唑类和磷酸酯类等。
这些稳定剂可以根据塑料制品的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剂量和类型。
助剂是一类能够改善塑料增白剂性能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增加增白剂的分散性、增强增白效果和改善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
常见的助剂有分散剂、增塑剂和抗氧剂等。
分散剂可以提高增白剂在塑料中的分散度,使其均匀分布在整个塑料制品中。
增塑剂可以增加塑料的延展性和柔软性,从而提高增白剂的效果。
抗氧剂可以抑制增白剂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氧化反应,延长其使用寿命。
塑料增白剂的配方主要包括增白剂、稳定剂和助剂。
塑料助剂的应用

塑料助剂的应用塑料助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中的辅助材料,它们能够改善塑料的性能、加工工艺和外观等方面。
本文将从塑料助剂的种类、应用领域和优点等方面进行探讨。
塑料助剂主要分为增塑剂、稳定剂、阻燃剂、着色剂和增韧剂等几类。
其中,增塑剂是最常用的一种助剂,它能够增加塑料的柔软度和延展性,使塑料更易于加工和成型。
稳定剂能够抑制塑料在高温下的降解反应,延长塑料的使用寿命。
阻燃剂可以提高塑料的阻燃性能,降低火灾发生的危险性。
着色剂用于给塑料染色,使其具有丰富的颜色和良好的色彩稳定性。
增韧剂能够提高塑料的韧性和抗冲击性能。
塑料助剂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建筑行业中,塑料助剂被广泛应用于制作管道、窗框、隔热材料等建筑材料中,以提高其耐候性、抗老化性和阻燃性能。
其次,在包装行业中,塑料助剂被用于制作各种塑料包装材料,以改善其柔软度、透明度和耐用性。
此外,在汽车工业中,塑料助剂被广泛应用于制作车身零部件、内饰件和密封件等塑料制品,以提高其耐热性、抗冲击性和阻燃性能。
塑料助剂的应用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们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加工性能,使其更易于加工和成型。
其次,塑料助剂能够改善塑料制品的物理性能,如柔软度、韧性、抗冲击性和耐热性等。
此外,它们还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表面质量和外观效果,使其具有更好的光泽、透明度和色彩稳定性。
最后,塑料助剂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耐候性、耐老化性和阻燃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火灾发生的危险性。
塑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能够改善塑料的性能和加工工艺,还能够提高塑料制品的外观效果和使用寿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需求的不断增长,塑料助剂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为读者对塑料助剂的了解提供一些帮助。
塑料助剂的分类

塑料助剂的分类
塑料助剂是指添加在塑料制品中,能够改善或调整其特定性能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作用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塑料助剂分为以下几类: 1. 增塑剂:增塑剂能够提高塑料的柔韧性,常用的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磷酸酯类、醇酸酯类等。
2. 热稳定剂:热稳定剂能够防止塑料在高温下分解,常用的有有机锡类、铅盐类、有机锑类等。
3.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能够防止塑料在空气中氧化老化,常用的有苯酚类、萘醌类、磷酸类等。
4. 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吸收紫外线,防止塑料发生老化、变黄,常用的有苯酚类、三苯基三唑类等。
5. 催化剂:催化剂能够促进塑料加工反应,常用的有有机锡类、氧化锌等。
6. 着色剂:着色剂能够使塑料呈现不同的颜色,常用的有有机颜料、无机颜料等。
7. 防静电剂:防静电剂能够防止塑料表面产生静电,常用的有磷酸盐类、氨基硅油等。
以上是塑料助剂的主要分类,不同的助剂可以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过量使用助剂可能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生产和使用中需要谨慎使用。
- 1 -。
pvc增塑剂,稳定剂,PVC添加剂

pvc增塑剂,稳定剂,PVC添加剂盘VC添加剂3.1添加剂的范围和类型为了提供最终产品的特殊范围,PVC聚合物根据它的用途与一些添加剂相混合。
PVC化合物的成份(树脂+添加剂)根据不同量的添加剂有较大的变化。
如加入到聚合物中作为填充剂、稳定剂、润滑利、成形剂、着色剂和阻燃剂,大量不同型式PVC化合物用作加工产品,增塑剂(主要是邻苯二果酸盐)和稳定剂的使用量是很高的,构成了PVC比其它塑料加工的特殊性质。
所有其它类型的添加剂也用于其它塑料材料中。
添加剂的最重要的类型是稳定剂,需要科学地分析其危险特性和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风险,特别是包含重金属如铅、镉和增塑剂如邻苯二甲酸盐。
3.2 pvc稳定剂为了防止热和光降解,稳定剂加入到PVC聚合物中,在最终产品中使用何种类型的稳定剂,是根据应范围的技术要求而定。
铅稳定剂是最常用的一种,特别是硫化铅和氟化铅。
1998年欧洲共使用了112000吨铅稳定剂,包含5100吨铅金属,占总稳定剂消耗量的70%。
1995年欧洲消耗了160万吨的铅,铅稳定剂占总消耗量的3%,铅稳定剂主要用于导管,断面和电缆线。
镉稳定剂仍被一些生产厂家用作稳定剂,用于PVC窗框架生产,它的使用仍然为欧盟法规所允许。
在欧洲,镉的使用已大大减少,大约从1992年的600吨/年到1997年的100吨/年和1998年的50吨/年。
1998年欧洲大约使用了14500吨混合金属固态剂和16400吨液态稳定剂,在这些稳定剂中,钙/锌和钡/锌体系是最常用的。
有机锡化合物,总的消耗量为15000吨,大约是欧洲消耗稳定剂的9.3%。
各种类型的有机锡化合物,特别是单和双有机锡化合物的混合物被用作稳定剂,多数用于颗粒物的包装薄膜,瓶,顶和内衬层。
按照欧盟指导文件67/548/EEC关于修正的危险物质标签和分类,大多数铅化合物包括用于PVC被归于有害物质,对环境是有害的(生态毒性),表现累积效应,铅是持久的,在一定有机体内能积累。
塑料助剂与配方设计

塑料助剂与配方设计一、塑料助剂的种类和功能塑料助剂主要分为稳定剂、增塑剂、填充剂、色母粒等几大类。
1.稳定剂:主要功能是抑制或延缓塑料在高温、紫外线、氧化、冷热交变等环境下的降解过程,提高塑料的稳定性和耐候性。
常用的稳定剂有防老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2.增塑剂:主要功能是增加塑料的柔软性和延展性,提高塑料的可加工性和成型性。
常用的增塑剂有润滑剂、软化剂和延展剂等。
3.填充剂:主要功能是改善塑料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等机械性能。
常用的填充剂有纤维素、玻璃纤维、硅酸盐和氧化物等。
4.色母粒:主要功能是为塑料添加颜色,改善塑料的外观和装饰效果。
常用的色母粒有有机染料和无机颜料等。
二、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步骤配方设计是根据塑料制品的目标性能要求和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助剂种类和含量,合理地进行混合加工的过程。
其原则和步骤如下:1.原则:根据塑料制品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成本的考虑,选择合适的助剂种类和含量。
同时要考虑助剂与塑料的相容性,避免助剂对塑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不良影响。
2.步骤:(1)确定塑料的性能要求和使用条件,包括强度、硬度、耐磨性、耐候性、可加工性等。
(2)选择适当种类的助剂,根据塑料的性质和使用要求进行搭配。
(3)确定各助剂的添加量,根据助剂的性质和塑料的种类,进行试验验证和经验积累。
(4)对助剂进行混合加工,通过热熔和混合等方法使助剂均匀分散到塑料基体中。
(5)进行试样制备和性能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最终确定最佳配方。
三、塑料助剂与配方设计的应用塑料助剂与配方设计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各类塑料制品,如塑料薄膜、塑料管材、塑料容器、电线电缆、汽车零部件等。
通过添加合适的助剂,可以改善塑料制品的机械性能、外观性能和使用寿命,满足不同领域和环境中的需求。
总结:塑料助剂与配方设计是塑料制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选择合适的助剂种类和含量,可以改善塑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提高产品的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
对塑料助剂的认识

对塑料助剂的认识一、引言塑料助剂是塑料工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塑料助剂的需求和应用也日益广泛。
本文将对塑料助剂的定义、种类、用途、环保标准、生产与市场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二、定义与种类塑料助剂是指在塑料加工过程中,为了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而添加的辅助物质。
常见的塑料助剂包括增塑剂、热稳定剂、抗氧剂、光稳定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
这些助剂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可以针对不同的塑料品种和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三、用途与功能塑料助剂的应用广泛,种类繁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途与功能:1. 增塑剂:用于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韧性,使塑料更容易加工成型。
2. 热稳定剂:用于提高塑料的热稳定性,防止高温下变色和分解。
3. 抗氧剂:用于抑制塑料的氧化反应,延长塑料的使用寿命。
4. 光稳定剂:用于防止塑料在阳光下老化,保持塑料的物理性能。
5. 阻燃剂:用于增加塑料的阻燃性,使其不易燃烧。
6. 抗静电剂:用于降低塑料的表面电阻,防止静电积累和放电。
四、环保标准与法规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对于塑料助剂的环保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目前,许多国家都制定了关于塑料助剂的环保标准和法规,限制或禁止某些有毒有害的塑料助剂的使用。
因此,生产绿色环保的塑料助剂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五、生产与市场塑料助剂的生产需要使用各种原料和化学反应过程,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工艺要求。
全球塑料助剂市场规模较大,年增长率稳定。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未来几年内,全球塑料助剂市场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
六、发展趋势与展望未来几年,塑料助剂的发展将趋向于高性能化、环保化和智能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性能化:随着消费者对塑料制品性能要求的提高,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塑料助剂将不断涌现,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 环保化:环保法规将更加严格,推动塑料助剂行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脂肪族二元酯类(耐寒型增塑剂、辅 助增塑剂) • 此类增塑剂的低温性能优于DOP,是一 类优良的耐寒型增塑剂。 • 在商业化品种中,耐寒性最佳者当属 DOS。即:癸二酸二辛酯,为油状液体,无 毒,挥发性低,还可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 主要用作PVC的耐寒增塑剂。适用于耐寒电 线、电缆料、人造革、薄膜、板材、片材等
•(1)金属皂之间的配合
•
如锌/钙皂、镉/钡/锌皂
•(2)金属皂与环氧化合物的配合
•(3)金属皂与亚磷酸酯的配合
•第三节 增塑剂
•一、增塑剂的结构及作用机理 •1、极性与非极性部分对其性能的影响 • 对于各类增塑剂而言,其分子大都具有极 性和非极性两部分,增塑剂极性大时与树脂的 相容性好,极性较小时与树脂的相容性差。 • 2、相对分子质量与性能的关系 • 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与树脂耐 久性好,但增塑效率低,相容性差。
• 它是一个带有支链的醇酯,产量最大, 用途广泛。因而目前均以它为通用增塑剂的 标准,任何其它增塑剂都是以它为基准来进 行比较。在我国,DOP占增塑剂总量的45% 左右。
• 其特点是:色浅、低毒、电性能好,挥 发性小,耐低温,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性能 ,价格适中。
• 其次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与 DOP比较易挥发。 • 2、磷酸酯类(阻燃型增塑剂) • 磷酸酯类增塑剂含有P原子,它们与PVC 的相容性好,可作主增塑剂使用,但有些品 种有毒,在多不能用于食品包装。如磷酸三 辛酯、磷酸三甲苯酯 、磷酸二苯一辛酯 。 • 除具有增塑作用外,磷酸酯还有阻燃作 用,这也是引起塑料加工业重视的主要原因 。
•(1)亚磷酸酯
• 亚磷酸酯作为辅助热稳定剂,其作用是 螯合金属离子、置换烯丙基氯、捕捉氯化氢 ,兼具分解过氧化物和与多烯加成的作用。 • 亚磷酸酯广泛用于液体复合热稳定剂中, 一般添加量为10%~30%;用于农业薄膜、 人造革等软质制品中,用量为0.3~1份;在 硬质制品中用量为0.3~0.5份。
•环氧化合物 : • 辅助增塑剂,无毒,辅助热稳定剂和 抗氧剂,具有增塑和稳定双重作用。其代 表品种有环氧大豆油(ESO)、环氧大豆 油酸2-乙基己酯(ESBO)、环氧硬脂肪酸 2-乙基己酯(ED-3)、环氧硬脂酸辛酯( EOST)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四、增塑剂的应用 • 1、增塑剂中最常用的是邻苯二甲酸酯类、 磷酸酯类和脂肪族二元酸酯三大类。邻苯二甲 酸酯类的综合性能好,磷酸酯类具有良好的相 容性和阻燃性,脂肪族二元酸酯类的耐寒性优 异。其它类型的增塑剂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增塑剂的不 同性能特点进行选用。
• ②稳定机理:消除不稳定氯原子, 通过置 换分子链中的活泼氯原子;捕获PVC分解出 的HCl。 •③品种: • 脂肪酸盐型 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 DBTL),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或半固体,其润 滑性和成型加工性优良,耐候性和透明性亦 较好,但前期色相较差,有毒,用量一般为 1%~3%。
•:
•马来酸盐型: • 马来酸盐型主要包括二烷基锡马来酸盐、二烷 基锡马来酸单酯盐以及聚合马来酸盐。此类热稳定 剂的特点是耐热性和耐候性良好,能防止初期着色 ,有高度的色调保持性,但缺乏润滑性,需与润滑 剂并用。由于有起霜现象,故用量必须在0.5%以下 。主要品种有:
• 4、其它 •含氯化合物 :这是一类增量剂,主要为氯化石 蜡(CP-52、CP-42) 。价廉、电绝缘性、阻 燃性;相容性较差,热稳定性‘常用在电线电缆 的配方中。 •石油酯 :又称为烷基磺酸苯酯,常简称为M50(或T-50),电性能较好,挥发性低,耐候 性好,但耐寒性较差,相容性中等,可作为 PVC的主增塑剂,部分替代邻苯二甲酸酯类。
• 缺点:制品透明性差,有一定毒性 ,分散性差,无润滑性,用量大,常 达2~7份。
•⑤应用 • 盐基性铅盐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热 稳定剂。
• 管材、板材等硬质不透明PVC制品 • 电线包覆材料
• 不宜用于食品级的PVC制品
• 三盐与二盐配合使用时,二盐的用量通 常为三盐的二分之一左右。
•(2)金属皂类 • ①概念: • 金属皂是指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 故品种极多。作为PVC热稳定剂的金属皂 则主要是硬脂酸、月桂酸和棕榈酸的钡、 镉、铅、钙、锌、镁、锶等金属盐。 • 它们可以用M-(OCOR)n(n=1,2) 的通式来表示,可简写为MSt,如硬脂酸 铅简写为PbSt。
• (2)环氧化合物 • 用作辅助热稳定剂的主要是增塑 剂型环氧化合物。常用品种有环氧大豆 油、环氧硬脂酸酯等。 • 环氧化合物与其它热稳定剂(如金 属皂、铅盐、有机锡类)配合使用时, 有良好的协同效果。特别是与镉/钡/锌 复合稳定剂并用时效果尤为突出。
• 3.复合热稳定剂
• 所谓复合热稳定剂,是指有机金属盐类 、亚磷酸酯、多元醇、抗氧剂和溶剂等多组 分的混合物,一般呈液状和粉状。
•③品种:
•三盐基硫酸铅 3PbO·PbSO4·H2O 白色粉末
•
简称为三盐
•二盐基亚磷酸铅 2PbO·PbHPO3·1/2H2O
•
白色 针状结晶 简称为二
盐
• 一般,三盐 的热稳定性好,而二盐的耐 候性好,二者常配合使用。由于三盐价格较低
• ④主要优点、缺点 • 优点:长期热稳定性好,耐热性 好,电气绝缘性好;具有白色颜料的 性能,覆盖力大,因此耐候性好;价 格低廉。
• 热稳定剂多数是白色粉状物,也有液状 和膏药状。
•二、PVC的增塑与增塑剂 • 对于熔体粘度高、具有热敏性的聚合 物成型加工困难 ,从原理上说如何解决?
• 削弱分子间的作用力,使之具有可塑 性,以提高可塑性。 •增塑剂:为改善塑料的可塑性,提高其 柔韧性而加入到塑料中的低挥发性物质称 为增塑剂。
• 使用复合热稳定剂具有方便、清洁 、高效的优点。 • 金属皂类热稳定剂是复合热稳定剂的主 体成分,常见形式有:镉/钡/锌皂(通用型 )、、钙/锌皂(无毒型)。
•三、热稳定剂的应用 •1.热稳定剂的选择 • 由于热稳定剂的品种繁多,性能各异,在 配方选用时可以根据制品要求、成型工艺及 设备特点加以适当选择,从而生产出性能优 异、成本较低的制品。 •2.热稳定剂的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使用一种热稳定剂热稳定效能低 ,,而使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热稳定剂配合 使用时,可大大提高其热稳定效能。
•:
它们的存在又会加速PVC脱除HCl的反应。 因此,必须将它们除去。亚磷酸酯就能起
到这种作用,反应式如下:
•二、常用热稳定剂 • 热稳定剂的品种繁多,加上各种复合与新 型热稳定剂不断问世,因而热稳定剂的分类比 较复杂,从使用的角度可把PVC热稳定剂分为 主热稳定剂(如盐基性铅盐、金属皂和有机锡 等)、辅助热稳定剂(如亚磷酸酯、环氧化合 物等)以及复合热稳定剂。
• 1.主热稳定剂 •(1)盐基性铅盐类 • ①概念:盐基性铅盐类是带有未成盐 的氧化铅(PbO,称为盐基)的无机酸或有 机酸的铅盐。PbO本身具有很强的吸收氯化 氢的能力,可作为主热稳定剂。 • ②稳定机理:盐基性铅盐类热稳定剂 的主要作用是捕获PVC分解出的HCl,从而 抑制HCl对分解反应所起的催化作用。
•3、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举例
•(1)吸收氯化氢 • 吸收(捕捉)氯化氢的作用: •三盐基硫酸铅: 3PbO·PbSO4·H2O + 6HCl → 3PbCl2 + PbSO4 + 4H2O
•金属皂: ZnSt2 + 2HCl → ZnCl2 + 2HSt
•有机锡 :Bu2SnY2 + 2HCl → Bu2SnCl2 + 2HY
• 马来酸二正丁基锡(DBTM),马来酸二正辛 基锡(DOTM)。
• 硫醇盐型 • 具有突出的耐热性和良好的透明性, 没有初期着色性,特别适用于硬质透明制 品,还能改善由于使用抗静电剂所造成的 耐热性降低的缺点。但价格昂贵,耐候性 比其它有机锡差,且不能和含铅、镉的热 稳定剂并用。典型例子为双(硫代甘醇酸 异辛酯)二正辛基锡(京锡8831)。
• (2)消除不稳定氯原子 • 通过置换分子链中的活泼氯原子,可 得到更为稳定的化学键并减少脱除氯化氢 反应的可能性。例如: •金属皂:
•(3)捕获自由基 • 有人认为有机锡还具有捕获自由基 的作用。其反应式如下:
•4、捕捉高活性金属氯化物 • 高活性的金属皂(锌皂和镉皂等) ,在置换β-氯原子或捕捉HCl后能生成 ZnCl2或CdCl2等高活性的金属氯化物,而
•毒性:铅、镉皂的毒性大,钙、锌皂 无毒,可用于无毒配方中。
•⑤应用
• 金属皂外观多为白色粒状或白色 微细粉末,大多数可用于透明制品。在 配方中,金属皂的用量一般为1~3份。 金属皂不能单独使用,常需几种皂和其 它热稳定剂配合作用 。
• (3)有机锡类 •①概念:
•:
• 式中 R—甲基、丁基、辛基等烷基, Y—脂肪酸根,X—氧、硫、马来酸等。
•使用增塑剂的目的: • 削弱聚合物分子间的作用力 • 降低熔融温度和熔体黏度 • 改善其成型加工性能
• 赋予塑料制品柔韧性及其它必要的性能。
• 增塑剂通常为高沸点、低挥发的液体,或 低熔点的固体。在所有的有机助剂中,增塑剂 的产量和消耗量均占第一位。其中,PVC的增 塑剂又占增塑剂总产量的80%~85%以上。
增塑料剂与稳定剂
• 第一节 概述
• 一、PVC的热降解与热稳定剂 • PVC热稳定方法:
• 一•是P改V善C合具成有工艺什减么少分特子性链中的不稳 定• 结二构是?加入热稳定剂消除不稳定因素
• 对塑料成型加工而言,后者更具有现实意义
• 热稳定剂: • 凡以改善聚合物热稳定性为目的而 添加的助剂均可称为热稳定剂。 • 但由于PVC的热稳定问题非常突出 ,因此通常所说的热稳定剂即专指PVC 及氯乙烯共聚物使用的热稳定剂。
•第二节 热稳定剂
•一、热稳定剂的作用机理 •1、PVC老化的因素 •(1)不稳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