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2017年文化创意学硕士点简介

合集下载

2017年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

2017年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审核结果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新增专业学位授权点)。

0501Z1文化创意学

0501Z1文化创意学

0501Z1文化创意学文化创意是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学科。

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层面来推动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为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对高层次创意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温州大学在充分整合文学、广告、影视、历史、民俗、艺术、写作等人文社科强势力量的基础上,设立了文化创意学硕士点。

该硕士点是温州大学发展特色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品牌基地,是推广文化创意学术研究和培育文化创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机构。

温州大学文化创意学硕士点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其所依托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文艺学和民俗学等2个省级重点学科,下设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最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8项,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并设有广告学本科专业、温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新闻与广告实验室,培养的人才遍布影视、传媒、广告、品牌和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结合温州大学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和实验条件,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特点,文化创意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3个:文化战略与区域形象创意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覆盖面为:(1)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基本战略研究。

包括文化产业政策与标准、建设规划、投融资等相关问题的研究;(2)文化类型的创意策划研究。

包括展会、品牌传播、演出活动、企业文化、传媒策划、电视节目、数字文化、文化旅游等的创意策划研究;(3)区域品牌形象构建与传播研究。

包括城市文化形象、地方政府及组织机构的形象塑造,及其对内、对外传播策略的框架研究。

广告创意与品牌传播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覆盖面为:(1)广告创意能力研究。

包括广告创意源泉、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建构的研究。

(2)广告创意实务研究。

包括广告创意的表现方式方法、技术思路和分类等问题的研究。

(3)品牌传播研究。

温州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模板】

温州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模板】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9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④817思想政治教育原理Ⅰ
复试:论文写作Ⅰ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国近现代史
②世界近现代史
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01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
02中共党史研究
03传统文化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9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④819中国近现代史
④814文献学
复试:古典文献学知识综合
同等学力加试:
①中国文学史
②中国思想文化
050105中国古代文学
01先秦汉魏六朝文学
02唐宋文学
03元明清文学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3中国古代文学史
④812文学理论
复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同等学力加试:
①古代汉语
②写作
050106中国现当代文学
03影视文化创意研究
04创意写作研究
1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617美学基础
④815传播学
复试:艺术评论或广告实务
同等学力加试:
①文化创意基础
②文学理论
060200中国史(一级学科)
01中国古代史
02中国近现代史
03专门史
1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3历史学基础
复试:史学论文写作
同等学力加试:
①史学概论
②中国哲学史
040102课程与教学论
07语文学科教学论
5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温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温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温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温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九月目录温州大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1人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045103(代码)10人文学院学科教学(历史)专业045109(代码)13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学科教学(数学)专业045104(代码)17外国语学院学科教学(英语)专业045108(代码)限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5年,实行学分制,所有课程的学习必须在第一学年内完成。

硕士生应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要求的课程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

如因特殊情况未能在基本学制年限内完成学习、研究任务或论文答辩的,可由本人提前三个月提出申请,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学院同意并报研究生部审核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一般不超过四年。

五、培养方式采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为第一责任人,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导师要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要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科研状况,并及时予以指导帮助。

采用课程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

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研究生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必修环节三个模块。

教育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2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实践环节8学分;工程硕士研究生应修总学分不得少于34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8学分,实践环节8学分。

不同专业根据有关规定及专业特点可适当提高对总学分的要求(见附件1、2)。

温州大学2017年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简介

温州大学2017年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简介

温州大学2017年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点简介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下设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史学、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器乐演奏与教学研究、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五个专业方向,学制三年。

五个专业方向均有二十几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三年内修满培养方案要求学分,完成实践必修环节,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即可毕业。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是温州大学的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共有高级职称教师二十四名,科研方向涉及到中国传统音乐、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声乐、器乐、舞蹈等领域。

该学科有五个研究方向,其学术带头人均为教授。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方向导师有:赵玉卿教授、乔志亮教授、陈其射教授、陈克秀教授、杨和平教授(外聘);中国音乐史学方向导师有:赵玉卿教授、陈其射教授、洛秦教授(外聘)、柏互玖博士;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方向导师有:李晓燕教授、李兵副教授;器乐演奏与教学研究方向导师有:乔志亮教授、董凌凡副教授、唐哲教授(外聘);舞蹈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导师有:冯百跃教授、邵吟筠副教授(外聘)。

近年来,获国际、全国和省级科研奖(包括表演奖)四十项左右,指导学生获奖近百项;出版学术专著十三部,在《中国音乐学》《音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艺术》《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其中部分论文在音乐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主持了各类科研项目三十多项,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国家教育科学重点课题两项,全国招标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十七项。

学院所有师资均从全国专业音乐院校及研究院应聘教师中精选而来,确保师资的学缘关系和年龄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在科研经费方面,现有三百多万可供支配,相对同类学科经费比较充足。

在学科工作条件方面,现拥有研究生工作室、MIDI教室、录音棚、音乐厅、数码钢琴教室等实验室2563平方米;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149台;购置音乐学专业图书58万元,图书馆还有大量的专业图书和三种全国专业期刊网,供研究生查阅资料和下载文献使用。

【爱考宝典】2020年温州大学文艺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分数线、参考书目、报录比

【爱考宝典】2020年温州大学文艺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分数线、参考书目、报录比

【爱考宝典】2020年温州大学文艺学考研介绍、专业目录、分数线、参考书目、报录比
人文学院是温州大学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朴学大师孙诒让、一代词宗夏承焘、戏曲宗匠王季思、古文字学家戴家祥、著名作家王西彦、九叶诗人唐湜、敦煌学专家蒋礼鸿、戏曲学家徐朔方等为学院铸就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2017年11月,原人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整合成立新的人文学院。

新人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58人,专任教师142人,其中教授25人,博士56人;入选国家、省、市各类人才工程20余人。

全日制在校硕士生245人,本科生1394人。

学院拥有中国语言文学和中国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学术硕士点和学科教学专业硕士点的语文、英语、历史三个方向,今年新增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点。

学院按照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广告学、英语及翻译五个专业实施本科教学,并负责全校大学语文、大学外语教学。

学院“立足瓯越,融合中西,传承人文精神”,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教学科研育人氛围。

目前中国语言文学是浙江省“十三五”A类一流学科,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A类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地和温州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温州市中国南戏艺术研究中心两个市级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设有中国及周边俗文学研究中心、文艺学研究中心、社会学民俗学研
究所、口述历史研究所、公共外交研究所、文化产业研究所等20个校内研究机构。

建有国内先进的广告与文化创意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笔译实训室。

专业目录
2017年分数线
门类:总分/ 政治(外语)/ 专业课
文学:345/55/83
2017年报录比。

温州大学201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简介

温州大学201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简介

温州大学2017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简介本专业依托于我校省重点学科文艺学的雄厚实力,形成了既有学科基础研究又有当今文化前沿探索的新局面。

本专业以比较文学学科的开阔视野与广博胸襟,本承着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思路,吸取当代国内外社会科学的各项成果,把理论与文学研究的实践相结合,以文化研究为文学研究为前沿阵地,激活经典文本在现代语境中研究,进而开拓传统文学研究的思路。

本专业以世界文学研究为根基,突出英美文学、德国文学和德国审美思想史研究,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结合起来,为中国文化以及温州区域文化走向世界的现代性建设寻找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整个团队研究力量比较雄厚,现有专任教师4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博士)1人,讲师(博士)1人。

在职称、学历、学缘、外语水平、年龄等方面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本学科带头人李包靖副教授,曾就学于北京师范大学,分获文艺学文艺美学方向硕士学位和西方文论方向博士学位。

掌握英语和德语两门外语,对德国审美思想史有独到研究,与国内外的德国学术界交往密切。

傅守祥教授,温州大学特聘教授。

浙江大学世界文学所兼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入选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

系国际美学协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等会员。

曾出访美、英、德、澳、新等国,系美国佛罗里达亚特兰大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等校访问学人。

其学科专长是文学、哲学、艺术学、社会理论的跨学科复合型研究。

曾8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研究课题,还主持完成多项厅级社科课题。

在《哲学研究》、《文学评论》、《新华文摘》、加拿大《文化中国》、台湾《哲学与文化》、香港《二十一世纪》等海内外学刊与报纸发表理论文章百余篇。

李新德副教授,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文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曾在美国Linfield College,香港中文大学访学;教授Chinese Culture课程。

温州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温州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

温州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学术学位)030304民俗学1.《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中国民间文学概论》,黄涛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社会学概论新修》,郑杭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50101文艺学1.《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钱理群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3.《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童庆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外国文学教程》,蒋承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2.《欧美文学史》(第三版),朱维之等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3.《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2.《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50103汉语言文字学1.《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复试或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1.《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2.《现代汉语》(第三版),黄伯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中国文学史》(1-4),袁行霈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50104中国古典文献学1.《古代汉语》(第三版),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99年2.《文献学概要》,杜泽逊著,中华书局,2008年2版;《古典文献学基础》,董洪利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大学2017年文化创意学硕士点简介
文化创意是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成长起来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学科。

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要从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层面来推动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为了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对高层次创意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温州大学在充分整合文学、广告、影视、历史、民俗、艺术、写作等人文社科强势力量的基础上,设立了文化创意学硕士点。

该硕士点是温州大学发展特色人文社科研究的重要品牌基地,是推广文化创意学术研究和培育文化创意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机构。

温州大学文化创意学硕士点具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其所依托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文艺学和民俗学等2个省级重点学科,下设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最近5年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8项,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余项。

并设有广告学本科专业、温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新闻与广告实验室,培养的人才遍布影视、传媒、广告、品牌和文化产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结合温州大学学科建设、专业特色和实验条件,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特点,文化创意学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3个:
新闻传播学。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覆盖面为:(1)媒体研究。

包括互联网及新媒体产业、新媒体传播、新媒体文化等方面的研究;(2)网络舆情与危机公关研究。

包括网络舆情调查和分析、危机公关与应对方面的研究;(2)品牌传播研究。

包括城市文化形象、组织形象塑造与传播,以及产品品牌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等。

广告创意与品牌传播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覆盖面为:(1)广告创意能力研究。

包括广告创意源泉、思维方式以及价值建构的研究。

(2)广告创意实务研究。

包括广告创意的表现方式方法、技术思路和分类等问题的研究。

(3)品牌传播研究。

包括品牌内涵、品牌建构和品牌传播管理的研究。

影视文化创意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覆盖面为:(1)影视文化创意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包括影视文化资源的发现、再生产、多终端传播等方面的研究;(2)影像作品的创意实务研究。

包括电影、电视剧、网游、动漫创意素材的提炼和加工问题研究;(3)影视文化传播与国家文化安全和文化软实力问题研究。

创意写作研究。

该研究方向的主要覆盖面为:(1)创意写作潜能激发研究。

包括创意主体内在智慧的开掘,创意写作潜能评估体系研究等。

(2)创意写作教学研究。

包括新媒体时代各类创意写作方法与实践教学研究;创意写作工坊研究;英美等国家创意写作教育教学特色及发展研究等。

(3)虚构类与非虚构类文学创作规律研究。

包括各类文体创作特色、规律研究,中国现当代作家写作思想研究。

目前,温州大学文化创意学硕士点已拥有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学术底蕴的研究团队。

学科带头人蔡贻象教授学术特长为影视文化美学和文化产业战略,近年来出版了《影视文化美学研究》、《影像
艺术文化生态论》等多部专著,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完成和在研的有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温州文化软实力研究》(10JDWZ02YB)、《影视艺术生态学研究》(NX05WX06)和《文化引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温州“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温州名城建设与文化软实力策略研究》、《温州文化产业战略研究》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横向研究课题,研究报告获浙江省副省长批示。

饶道庆研究员在古典文学的再创作研究和影视文化传播方面很有建树,主持在研的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图像时代古典文学的视觉再现》(10BA009),多次获浙江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夏雨禾博士主持在研的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BXW042)和教育部规划项目(12YJA860019)各1项,参与国家社科重点基金项目2项,并在《新闻与传播研究》、《文艺研究》等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另外,张信国副教授、黄良奇副教授、徐卫华博士等在美学、传媒、广告、文化产业、品牌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教科研成果。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