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十五).

合集下载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前一阵子,先生说欲远游,想给好道者留几句话。

我就推荐该网站给他,他并不太懂上网,所以他的回帖都是他写好了,我以他的名义贴上去的。

我昨天上来一看,发现该贴还在。

我以前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过,我们科长是1968年生的,后来考了一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就辞职了。

我好久没跟他联系。

有一次去他家玩,他正和他爱人谈笑,他爱人是一个大学教授。

那位科长说:他从来没佩服过其他人,但现在他佩服他的一个同事,佩服到五体投地。

他爱人问他为什么佩服,他说:此人似乎明长生之道,懂神仙之学。

他爱人说:保养有方她倒相信,神仙可不相信。

我那同事就说:哪天我清他来家里做客,让你看看。

我因为身体单薄,平时也好谈性命之学,听了同事的话,我十分感兴趣,迫切希望结识这位先生。

所以后来冒着鄙陋之见识,多次向其执弟子礼,始终未能如愿。

现在先生已走,所以说说往事也无妨。

我每次向先生请教,都作了一些笔记。

各位道友不用以先生称呼我,我也是初学者,受不起。

并且我并没有向那位叫“隐芝”的先生讨得半句口诀(是真话)。

我最初的目的只是把身体练好,虽然跟先生接触不是很多,又无福拜师,但看到效验,也渐渐对长生驻世蠢蠢欲动了,似乎有些得陇望蜀。

我的邮箱是jinjizi@/doc/cf5830687.html,(我为那位先生注册发贴时,曾随手敲上了我的邮箱,为避免混淆,不想再用了),十分希望能结识一些实修实证的功夫人,能够同臻道妙,共证真仙。

我取名金击子,是借用了西游记中的一种物品名称。

书中说要用金击子敲打“草还丹”(又叫人参果),这种长生果才会掉下来。

我希望众位能不吝赐教:怎么培育人参果树,把长生果敲下来享用。

我的实修经验不多,入道也不久。

那位先生只是教了我一招用64卦中的屯卦和蒙卦养生的方法,行持了两三年,只能达到强身健体而已,又不敢强求。

而我那位以前的科长,据信什么都没教。

我想再探讨一些妙理,可惜才疏学浅,不能得。

“旗峰居士”若有高招,还望赐教呀近几日到先生住所为其办理退租手续,冀有所得,故没有闲暇时间上网。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

我读古仙经及各种古籍十余载,虽未得古仙真传——金华出世术,但偶得炼形驻世的小术,行之数载,出现养生效验:容颜如十五六岁的少年,世人每每将我认作高中生,出现尴尬之局面。
而后世的丹法,愈信到后世,理论愈趋复杂,出现了所谓“百日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炼虚合道” 等种种繁文缛节,可谓离仙道远矣,至多只能说是结合道、仙、佛之理论创造出来的一种新产品。葛洪曾说:秘诀不过尺素,已足以度世。仙家也说:“简则妙,妙能得道;繁必乱,乱便失德。”
望同道深察之。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
第一章 古仙道与后世丹家之别
时间:2005年6月1日
地点:漏尽阁新社区—道友之家
隐芝:
熟读《神仙传》的人也许会注意到以下几点:
1、成仙之术不只是现在的内外丹两种;
2、古仙(指与葛洪同时或之前)大都出现以下特征:驻世时间长久,一般都是几百年;容貌年轻,少有衰老之容。有些道德极为深厚者,甚至出现女仙貌如童男,男仙貌如童女的瑞相;因大都肉身成圣,很少出现单纯修炼纯阳之气,从而只出阳神的现象;采取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非后世的坐化,从而留下形骸。
顺便提及: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言极当。非如此不能维持世界的多样性。主张佛道一体者,不达道理也!我出此言者,非主张宗教互相攻击,而只是要说明:“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如吾门”,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何必贪心不足,佛道双修,弄得不伦不类。
仙佛不同。众生有轮回之苦。为解除轮回,佛教欲灭来世之生,以期今世灭度后,来世进入不生、从而不灭的涅磐境界,可谓永死不生,从而摆脱轮回;仙家则期望今世成圣,飞入真阳圣境,可谓永生不死,从而摆脱轮回。姑且不论二者的上述宏伟目标能否达到,若存异求同,最终目标都是要违背造化,跳出轮回。不必计较二者的高下,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仙有仙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何必压低别人,抬高自己。但泾渭鄙视肉身,以出阳神、出舍利为目的,认为肉身不能成圣。即使炼到出神的地步,容貌仍现衰老之容,驻世时间与庸俗无异,一般就是几十年,坐化时甚至示疾。葛洪曾说:仙道以不老不死为贵!又说:那些动辄将死亡说成尸解者,何不驻世一二百年然后再尸解?俗语说: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示疾”这种现象是和仙家无缘的。望同道深察之。

《长生不老秘诀》李青云

《长生不老秘诀》李青云

《长⽣不⽼秘诀》李青云《长⽣不⽼秘诀》李青云第⼀编长⽣⼤道章长⽣总诀长⽣之术,其道有⼗:⽈打坐,⽈降⼼,⽈炼性,⽈超界,⽈敬信,⽈断缘,⽈收⼼,⽈简事,⽈真观,⽈泰定。

能解此⼗道,始⾜与⾔延龄,得此⼗道之精微,始⾜与⾔长⽣。

却病延年之法,返⽼还童之机,皆系于是。

打坐之道,形体端庄,合眼瞑⽬,此假打坐也。

若真打坐者,⼆六时中,⾏住坐卧,⼼似泰⼭,不动不摇,六根不出,七情不⼊,素富贵⾏乎富贵,素贫贱⾏乎贫贱,⽆遇不安,⽆⼊不得。

能如此,不必参禅⼊定,便是⾁⾝仙佛。

降⼼之法,湛然不动,昏昏⿊⿊,不见万物;杳杳冥冥,不分内外;丝毫欲念不⽣,此是真定,不必降也。

若⼼逐境驰,有所感念,寻头觅尾,或静中有所见闻,现出⽆数幻象,则⼼⽣败坏,道德有损,不可不降。

⾄于炼性,如理瑶琴,促则弦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则琴调矣。

⼜如铸剑,钢多易折,铁多易卷;钢铁得中,则剑利矣。

其旨如此。

炼真性者。

宜深体⽽善解之也。

界有三界,为欲界;⾊界;⽆⾊界。

私欲浑忘,即超欲界,尘境浑忘,即超⾊界;不着空相,即超⽆⾊界。

超此三界,则烦恼不⽣,邪魔远避。

敬者道之根,主⼀⽆适之谓。

信者决然⽆疑,真实不虚之谓也。

能守敬信,即是圣贤仙佛。

孔⼦⽈。

“敬⽽信,以亲仁。

”可见圣⼈亦从此下⼿。

断缘者,断尘缘也。

尘缘不断,最⾜蔽⼼。

万样聪明,皆为所蒙。

凡⼈能⽆荣辱得丧之⼼,则机械之念⽣。

机械之⼼⽣,则万种⼲时求利事作。

于是乎耘耘扰扰,尘缘挠⼈,⼼⽆⽚刻安,神⽆⽚刻定,以致促其寿命。

此⼤忌也!古⼈⽈:“弃事则形不劳,⽆为则⼼⾃安。

勿显德⽽露能,勿障⼰⽽抑⼈。

⼀切荣辱得丧之情,不系于念;⼀切⽣死⽼病之事,不系于⼼,则尘缘⾃断矣。

”古之修长⽣之道者,莫不如此。

⾄于收⼼,则⼜进⼀层矣。

⼼乃⼀⾝之主,全神之舍,净则⽣慧,动则昧矣。

⼈情迷于幻境,以为真实,⽢受染污,不加洗濯。

蒙蔽⽇深,离道愈远。

若能⽇新⼜新,绝尘离境,虚灵空洞,不着⼀物,⼼与道合,名⽬归根。

归根不离,名⽈定静。

(1)[转载]《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十二)

(1)[转载]《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十二)

(1)[转载]《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十二)第十一章对求师者的答复网友“采玉药”:隐芝先生请注意:几年前在昆明太华山和先生见面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先生是否把我忘了?我高中时在昆明小住,有一次去登山。

看到几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和一个十五六岁的人走在一起。

当时也没在意。

走到他们后面,我听到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人对那少年说:“你太过分了,大家都老了,你却一年比一年年轻,你是不是成仙了?”另一个中年人摇着头说:“我猜想他恐怕五六十岁也会这个样子。

”我当时很惊讶这几个中年人怎么会围着一个少年说这种话,以为是一群疯癫病人。

但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又不像。

只听那少年回答说:“哪里有什么仙人。

我给你们讲讲西游记。

孙悟空去找师父,路上听到一个樵夫唱歌,歌词末句说: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孙悟空听了后对樵夫倒身下拜,口称神仙。

你们知道为什么吗?”众人答:“不知”。

少年说:“樵父也纳闷,孙悟空回答说:黄庭乃道德真言,所以你肯定是神仙了。

”这下我就留意了,所以上前扣问,才得以结识先生。

先生当时给我留了邮箱,大概先生太忙,发十封才会垂一玉句,如今有道友告诉我,漏尽阁有人留言很精妙,我见此贴的楼主是dongyong,所留邮箱却和先生的一模一样,不知是不是先生本人?一晃几年过去了,不知先生容颜有变化否?我后来又多次上昆明太华山,希望能遇到先生,可惜都没遇到。

不知先生圣踪在哪里?如今:一别先生身已老,乞予贫儒换骨丹。

如果真是先生,先生在最后的贴中说:“该说的已说尽,以后恐少有时间与众位交流矣。

学者勉之。

”我十分希望先生能不吝赐教。

网友“采玉药”:如果楼主真是我在太华山遇到的人,先生留言的目的是不是:一、驳斥佛教的偏执狂,想让大家不要空谈心性,而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功夫,让“四方黎庶享受长生之果”?二、不要佛道双修,根据其说法,佛是要灭来生,仙是要治生。

一个灭生,一个治生,立场相反,如果混淆佛道,用两种理论指导,就不伦不类,不能永生了。

当代仙人“隐芝先生”语录

当代仙人“隐芝先生”语录

当代仙人“隐芝先生”语录(松乙注:本博文章一概原创,唯有此贴从论坛转帖。

两年的老贴了,还是让人开眼界。

)一、熟读《神仙传》的人也许会注意到以下几点:1、成仙之术不只是现在的内外丹两种;2、古仙(指与葛洪同时或之前)大都出现以下特征:驻世时间长久,一般都是几百年;容貌年轻,少有衰老之容。

有些道德极为深厚者,甚至出现女仙貌如童男,男仙貌如童女的瑞相;因大都肉身成圣,很少出现单纯修炼纯阳之气,从而只出阳神的现象;采取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二非后世的坐化,从而留下形骸。

3、再看看后世的所谓修道之徒,将异教的理论引入,竟然鄙视肉身,以出阳神、出舍利为目的,认为肉身不能成圣。

即使炼到出神的地步,容貌仍现衰老之容,驻世时间与庸俗无异,一般就是几十年,坐化时甚至示疾。

葛洪曾说:仙道以不老不死为贵!又说:那些动辄将死亡说成尸解者,何不驻世一二百年然后再尸解?俗语说: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示疾”这种现象是和仙家无缘的。

望同道深察之。

顺便提及: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言极当。

非庸俗开口论天机,只能狂说不能知。

世上浮生无鉴识,及至逢真说道非。

不想炫术自矜,进入网站之目的,只是有数言相告:恢复神仙之本来面目,历史尘封其真面目久矣,不欲异教理论侵染仙颜。

古人至秘且重者,长生之术也,虽裂地连城,不能妄传。

今异教妄夸虚口,鄙视长生,其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又何其毒也!吾人不才,但不忍仙家金华出世术受到异教纂改,愿人人寿域同登且尽我青囊秘术。

诸君整日上网巧言令色,不行实修实证之功夫,顽心放荡,以行无益之事;镂冰雕朽,终无必成之功!诚如吕仙所言:“又叹愚人爱参禅,言尽口快难免死!”,须知:道不可以虚妄得,仙不可以诈伪成,唯贵真功实行!仙家首贵长生!贵效验!贵功夫!行实事,不欲伪造自以为高妙无比之无益之空洞理论。

又,不少人在网上找师以求冲举,深感此举未免徒劳。

昔秦皇汉武举全国之力、倾全国之富、凭雄才大略,仍不能步入仙道之门。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二)第一章古仙道与后世丹家之别时间:2005年6月1日地点:漏尽阁新社区—道友之家隐芝:熟读《神仙传》的人也许会注意到以下几点: 1、成仙之术不只是现在的内外丹两种; 2、古仙(指与葛洪同时或之前)大都出现以下特征:驻世时间长久,一般都是几百年;容貌年轻,少有衰老之容。

有些道德极为深厚者,甚至出现女仙貌如童男,男仙貌如童女的瑞相;因大都肉身成圣,很少出现单纯修炼纯阳之气,从而只出阳神的现象;采取白日飞升这种惊世骇俗之壮举,非后世的坐化,从而留下形骸。

3、再看看后世的所谓修道之徒,将异教的理论引入,竟然鄙视肉身,以出阳神、出舍利为目的,认为肉身不能成圣。

即使炼到出神的地步,容貌仍现衰老之容,驻世时间与庸俗无异,一般就是几十年,坐化时甚至示疾。

葛洪曾说:仙道以不老不死为贵!又说:那些动辄将死亡说成尸解者,何不驻世一二百年然后再尸解?俗语说:无丑陋真人,少衰弱神仙!“示疾”这种现象是和仙家无缘的。

望同道深察之。

顺便提及:孔子云,“道不同,不相为谋”,此言极当。

非如此不能维持世界的多样性。

主张佛道一体者,不达道理也!我出此言者,非主张宗教互相攻击,而只是要说明:“是斯人速临斯地,非吾道莫如吾门”,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何必贪心不足,佛道双修,弄得不伦不类。

仙佛不同。

众生有轮回之苦。

为解除轮回,佛教欲灭来世之生,以期今世灭度后,来世进入不生、从而不灭的涅磐境界,可谓永死不生,从而摆脱轮回;仙家则期望今世成圣,飞入真阳圣境,可谓永生不死,从而摆脱轮回。

姑且不论二者的上述宏伟目标能否达到,若存异求同,最终目标都是要违背造化,跳出轮回。

不必计较二者的高下,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

仙有仙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何必压低别人,抬高自己。

但泾渭分明,不可不察。

我读古仙经及各种古籍十余载,虽未得古仙真传——金华出世术,但偶得炼形驻世的小术,行之数载,出现养生效验:容颜如十五六岁的少年,世人每每将我认作高中生,出现尴尬之局面。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之道》(1-4)前言隐芝先生的文章被金击子在2005年6月的漏尽阁论坛一经贴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随后的的半年时间内,点击量节节升高,回帖则是创了历史记录,达到了六百多篇,更被许多修真修道以至修佛的论坛跟踪转载,掀起了一场关于仙道讨论的旋风。

一时之间赞成者有之,毁斥者有之,怀疑者有之,挑衅者更有之,其独立特行的新颖观点引起了道界内外不同人士的激烈争论,原因就在于其提出的观点推翻了千余年来在道教界内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内丹学理论,给上千年来修炼界中一直高唱的“万古金丹一条路” 说法划上了终止符,并以自己的实修经历证明,修仙不只一条路,在繁复的内丹修炼的方法之外,尚有许多简易而更有效的秘传仙道可以直接引领有志者走向那逍遥之境。

文章批驳了唐宋期间发展起来的内丹学理论将外教理论引入,将古老的仙学搞得不伦不类,所以提出了“道佛分家”的主张,主张恢复魏晋以先朴素的道家和仙家传统,更是给了长期以来道界内鼓唱的“道佛同源,道佛一家”的说法一记响亮的耳光,其震撼力之强,实可以用“文化原子弹”来形容!本人是个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爱好以释、道为代表的修炼文化,但赞同隐芝先生的关于“道佛各有各的路”的主张,余心也不希望两种文化互相混淆,因为毕竟二者根本的目的和行事的风格是不同的,各按各自方式的表述和发展反倒可以体现出文化多元的包容与和谐相处,这是本人的期望。

接触隐芝先生的文章晚了些,但看到后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先是从一家论坛上看到部分转载的内容,惊于其观点之闻所未闻,好奇大起,然后四处寻找先生之完整文章。

花费了不少心思,因为毕竟已经过去一年多了,热度已经降下去了,找完整内容还是不容易的。

不过,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一家网站找到了先生和众道友的对话,内容十分齐全,是原版复制下来,连当时语言环境下插科捣乱者的对话都在,总算被我收集齐了。

经过整理、剪辑、校正、分类,去调多余无用的插话,但尽量保存当时对话的语言环境,我将其全部观点整理成一本书,并仿梁太子为《金刚经》分篇的方式,将先生与众道友的对话也分成十五章,再加上分标题,以方便阅读。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十三)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十三)

诸君,千年铁树开花易,一失人身再复难!尚有人拿所谓大气功师严新来开导我,岂非以萤火之光比附于太阳?彼等无行之弊子,欺世盗名之徒也。众人积重难返,蹉跎岁月,我见伤心眼泪流,故苦口婆心。人若得着我的道,就不会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何以然也?若夫上根之人,脚踏实地,届时冷暖自知;若一般大众,听了我的言,堂堂正正做人,不言怪、力、乱、神,不信奸邪之利口,就不会惑于邪见,就不会迷信大气功师或邪教教主的所谓神通或特异功能,自然不会丧财损身。
我再说一遍:洗肠补肉,古之善医者也,面皱发白以返童颜,无人得会!换顶续肢,古之善医者也,炼形驻世以得长生,无人得会!任你何等宗教,徒唱高调,皆不能做到如上功效,而妄言死后。贬低别人生前实修实证的功夫,而专谈渺无边际的心性,何其颠倒是非乃尔。
今邪教、伪气功大师妄谈神通,夸得神乎其神,我今为诸君明说之,此等幻术,皆非实有,且无益于年命,照样不能长生。陈撄宁曾推测:移山填海等种种神通,乃是类似障眼法一类的东西,未必有那么大之能量。其猜测对矣。若夫神通,本为佛教语,其实和中国古代的幻术等同。据佛教神话,佛陀十大弟子中,目键连乃神通第一,但最后被裸形外道用巨石将目键连无常的肉身砸得支离破碎,目键连强忍剧痛,用神足通回至佛前。佛言:“神通敌不过业力。” 佛陀的祖国将灭亡,其家族将灭绝,佛亦无可奈何。
若夫仙家,陈撄宁曾说:“贵在能改命耳。” 、“仙若为业力所拘,仙亦不足贵也!”陈氏有如此眼光,我猜测其已悟到长生理,可惜内外缘不备,良可哀也!但其被道徒尊为“当代之太上老君”。古人曰:“名者,天下之公器,不可多得也。”信哉斯言。
佛修来生,所以对今世的生老病死毫无办法;后世丹家单炼纯阳之气,结内丹出神,所以对肉体毫无办法。唯我仙家妙术,方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由此知之,仙家之金华出世术,比世界上任何宗教的修持方法都技高一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隐芝先生论古仙长生不老之道》(十五)第十四章金击子答众录(中)我曾问:先生容颜有别于常人,是天生的还是养生达到的?先生言:君不能审细查微言,不能承受我的学问。

医道通仙道,阴阳五行是指导中医实践的哲学,中医养生乃仙学的低级运用。

《黄帝内经》开篇就是《上古天真论》,描述四种异人的境界,其次才提中医。

两千多年来,这套哲学体系一直在显示它的真实无妄。

仙学要阴阳反覆(金击子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写),五行颠倒。

学道当皆浅以涉深。

要善于观天之道,执天之行。

据五行理论,肝属木,魂藏于此,开窍于眼。

于五色对应五行,青对应于目。

若夫小童,眼珠黑亮,乃生生之气盛。

若年老之人,眼目浑浊,所谓“人老珠黄”,正谓此也,乃生生之气丧失殆尽。

由于不懂仙术,不能还魂,行将就木也。

还年之士,培养生生之气,化生灵质,日复一日,则面返童颜,鬓畔永绝斑白之色。

表现于眼,则魂魄充盛,人老珠黄也将目如点漆、眼光逼人,比小童更觉超胜。

功夫再进一层,因肝开窍于目,肝属木,其色青,出现古仙所谓的“碧眼方瞳”,又何必大惊小怪。

黄庭经云:“肝部之中翠重里,下有青童神公子。

主诸关镜聪明始,青锦披裳佩玉铃,和制魂魄津液平,外应眼目日月清。

百疗所钟存无英,同用七日自充盈,垂绝念神死复生,摄魂还魄永无倾。

”所言已明白无误。

先生曾说:黄庭经的注解都不大尽人意。

一般都用后代丹经作注,失真较多,梁丘子、务成子所注,铺之过散,极为疏谬,完全无法掌握全书大旨。

又说:常人都谓黄庭经出自魏华存之手,乃睁眼说瞎话。

早在汉武帝以前,黄庭经就传于世,而世人不知也。

近人陈撄宁或疑黄庭经出自女真之笔,乃女真修真之总经。

其实非也,黄庭经出自男仙之笔,不用质疑。

陈氏《黄庭经讲义》有精妙之处,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如“禁欲”一节,但言理不言法,不省何故。

金击子曾问:古仙经要么不可得,要么术语和后世丹经迥异,先生对后世丹经有什么看法?回答:我对后世丹经只是有所涉猎,并未深入其中,遇有可采则采之。

仙家和后世内丹家是有差别的。

深叹长生之方,乃玄门隐秘之事,乃仙家千古绝学,竟被异教夸诞之利口,诬为不究竟之法,将治生之客,诬为守尸之鬼。

人人以速死为荣,甘为下鬼,以为死后进了天国或极乐世界,良可哀也。

遂使堂堂七尺之躯,成为蚁蝼之口粮,而残躯却与粪壤同类。

古人有“死王乐为活鼠”之比喻,可不察乎?或昼夜诵读不要
之书,数千百卷,到老无益。

用力虽尽,不得其所也。

依我眼光看来,后世出阳神的丹道修法,或采先性后命,或采先命后性。

而古仙贵行贱言,不欲广务浮巧之言,以崇玄虚之旨。

而是身心并炼,未尝一刻分离,一步有一步效验,且古仙未有出阳神这一说法。

古仙要肉身成圣,一般是用守身炼形之法,达到地仙阶段,然后炼服神圣药。

或采用别种方法,如采炼服饵各种仙药等等,一般不会出现危险,除非中医学得不扎实或迷信思想过于浓烈。

守身炼形,就是要炼去各种粗劣有限的生命赘疣和趋向死亡的因素,使生命跃迁到仙人形态,或可谓之超人状态,乃身心的双重否定。

正所谓“神宁气聚登仙成大道”。

而不是如宗教家所言:生命形态发生断裂后成为另类。

出阳神亦和古仙的尸解不同。

古仙之尸解,乃是长生驻世后,尸解时或留下衣冠;或尸体轻若无物,灵体蜕去;或尸体经太阴炼形回生,而后世言太阴炼形,往往指坤道修炼。

所以后世内丹家的那些繁琐步骤,在关键阶段必须要有明师指点,特别是出神时,极为凶险,往往会功亏一篑,导致神魂不知所在。

这些步骤,没有过来人留下的口诀,要成功似乎难于想象。

君问我后世丹经,但我不谙此道,未得此种口诀,岂非问道于盲乎?金击子又曾问:请问先生,我们为什么要修道?回答:有各种目的,不一而足。

或欲“抛身入身”,如藏传佛教转世灵童;或欲“抛身灭生”,如汉传佛教,正所谓“我生已灭。

梵行已立。

所做已做。

不受后有”;或欲死后进天国或极乐世界,如基督教信徒和某些佛教、道教信徒;或欲来生得福报或今生得神灵护佑,如佛教或道教信教群众;或欲“抛身出阳神”,如后世内丹家。

阳神乃圣气凝结而成,长生不死,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正所谓“道本无相,仙贵有形”;前述种种境界,多数乃生命形态断裂后方能得到验证,似属宗教范畴,我未尝深究也。

若夫仙家,酿造永生天上酒,勤栽不死洞中花。

逃移生死见功夫,不教性命属乾坤!乃今生成就,以达“生道合一”之地步,正所谓“不失凡身得仙身”是也。

盖修行境界不同,目的不一,不能一概而论也。

古人云:”诚合其意,虽小必为也;不合其神,虽大不学也”,人各有志,各随其志可矣。

百年都来三万日,其间寒暑互蹉跎,焉能一一涉猎?苟欲学仙,虽有清净之心,难敌愁烦之境。

万人中难有一人有所成就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