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话语讲义分析介绍任润萌

合集下载

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评述

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评述

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评述
王占斌;苑春鸣
【期刊名称】《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027)005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主要揭示语篇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从哲学、文学和语言学角度回顾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渊源,探讨了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独特视角,并列举了国内外已经取得的研究成就,指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还不够完善,有待于发展.预示了批评话语分析发展的趋向.
【总页数】5页(P60-64)
【作者】王占斌;苑春鸣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34;天津商业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天津,3001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2
【相关文献】
1.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 [J], 杜淼;曾洁;
2.二十五年的风雨历程——批评话语分析国内外发展概况评述 [J], 纪卫宁
3.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 [J], 杜淼;曾洁
4.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 [J], 朱启慧
5.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 [J], 朱启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德教育实践的话语分析

道德教育实践的话语分析

道德教育实践的话语分析作者:齐学红来源:《江苏教育》2015年第12期【摘要】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即讲道理与讲故事,这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

讲道理以对客观真理的宣讲与言说为教育手段,讲故事则以叙事的方式呈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或生动的教育故事,透过故事启示或表明一个道理。

从讲道理转向讲故事的话语转换的艰难实践表明,道德教育的观念转变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关键词】道德教育;话语方式;讲道理;讲故事【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3-0028-02【作者简介】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教授,博士生导师。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成员。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道德教育。

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作为道德教育改革的共识,正逐渐被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所接受,具体表现为从观念层面到操作层面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如从道德教育到道德学习的观念转变,品德课的教材改革及课堂教学实践等。

在这些变化之外,话语方式的变化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话语方式作为思维方式的外在表征,它以一种不易觉察的方式无声地传达了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内隐性知识,即当人们在操作着一系列关于道德教育或道德教育改革话语的同时,其观念深处及思维方式可能与自己宣称的理念截然相反。

透过人们的话语方式,可以发现,道德教育的观念转变仍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绝非人们想象的或口头宣称的那样简单。

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我们发现,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话语方式,即讲道理与讲故事,进而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道德教育思维方式。

一、讲道理与言说式道德教育所谓讲道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说服教育,它以人类的普世价值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而形成所谓的德目,分类型、分层次对学生实施教育;在话语方式上,以对客观真理的宣讲与言说为教育手段,以简单知识的形式呈现出来,可以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衡量与评价。

批评话语分析介绍+任润萌共22页PPT

批评话语分析介绍+任润萌共22页PPT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批评话语分析介绍+任润萌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从批评话语分析看奥巴马鞠躬门两篇新闻报道

从批评话语分析看奥巴马鞠躬门两篇新闻报道

从批评话语分析看奥巴马鞠躬门两篇新闻报道刘晓艳【摘要】在大众传媒日益强大的今天,新闻报道早已成为人们获知外界消息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披着客观性、公正性外衣的新闻报道也已成为背后利益集团传递不同价值观、意识观的工具.以此旨在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对法新社与美联社关于奥巴马总统向日本天皇鞠躬事件的报道,从引语的使用、主被动语态和选词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以揭示隐藏的政治立场.【期刊名称】《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23)006【总页数】2页(P83-84)【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引语;主被动语态;选词【作者】刘晓艳【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现如今,无论你身处世界何处,都能以各种方式接触到新闻报道,大众传媒的作用与影响可谓是日益强大。

作为向受众提供消息的媒体显得尤为重要。

客观性、真实性和新鲜性是新闻报道的三个最基本的特征,而其中又以客观性居首。

所有重大媒体都要求必须要遵循客观性法则,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中,力求客观、中立、不带感情色彩、不加主观评判。

但事实上,完全客观的新闻报道几乎是不存在的。

在新闻报道的制作过程中,媒体和报道者通常利用语言策略把自己的态度、观点隐于新闻中。

因此,要想正确把握新闻报道的内容,既要掌握语言的使用特征,也要透过分析掌握新闻报道背后所传递的信息。

以此通过对两家属于不同国家的新闻媒体——美联社(AP)与法新社(AFP)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向日本天皇鞠躬的鞠躬门事件的新闻报道,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来分析在文字掩盖下各自的报道立场。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新闻等非文学文本,目的是通过语言分析来揭示文本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和权力关系以及语言对社会过程的介入作用。

当然,要读懂各新闻报道背后所隐含的意思并非一件易事。

如今的新闻报道往往以客观公正的表面示人,很难发现一些具有攻击性、侮辱性、偏颇性的用词。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
1 2 3 4
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 批评话语分析的原则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以下简称CDA)是当代 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 是由英国语言学家Fowler等人1979年在《语言与控制》一书中提 出的话语分析方法。 Fairclough 于1989年出版《语言与权力》,这是话语分析关注语 言中的社会权力现象的开始,其目的在于探索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 在话语中的反映以及通过文本分析来探寻洞悉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方 法。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CDA从初创到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语 言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人种学等不同学科的学者,呈现出 方兴未艾之态势。目前,批评话语分析发展迅速,形成了一种新趋势, 从而产生包括批评语言学、批评教育学、批评社会学、批评话语意 识、批评应用语言学。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系统功能语法分析
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
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
Fairclough( 1989) 的三维分析框架( 语篇、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 试图在系统功能 语言学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范式 。其中的语篇( text) 是话语实践( discursive) 的产物,这个过程包括语篇的生成( production)传播( distribution) 和接受( consumption) ,所有这些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实践( social practice) 条件决定的。 在此 基础上,Fairclough提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三个层次: 描写( describe) 语篇的形式结构特征; 阐释( interpret) 语篇与话语实践过程的关系; 解释( explain) 话语实践过程和它的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 其中描写层是单纯的文本分析,包括对语言运用和话语交际的分析,属于微观层 面,一般运用系统功能语法进行语言学描述; 而解释层面是对权力不平等和偏见等现 象的分析,需要结合社会结构来说明权力和意识形态是如何产生作用的,属于宏观层 面; 在微观和宏观之间由话语实践连接起来,这也构成Fairclough方法论的精髓。 Chouliakari和Fairclough( 1999:53-74) 在三维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批评话 语分析的五个步骤: ( 1) 锁定一个与话语有关的社会问题; ( 2) 通过对话语本身话语所在 的社会实践网络以及话语与该社会实践中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分析,确定处理该问题 要跨越的障碍; ( 3) 考虑解决该问题是否涉及社会秩序; ( 4) 确认克服障碍的方法; ( 5) 进行批判性反思分析

《分析报纸: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之述评

《分析报纸: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之述评

《分析报纸: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之述评
刘明
【期刊名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0)004
【摘要】<分析报纸: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一书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前沿理论对报纸话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语言分析、话语的互文性、话语的新闻视角等三个层面系统地阐述了媒介话语的特点.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媒介话语分析体系.【总页数】3页(P58-60)
【作者】刘明
【作者单位】江西教育学院外文系,江西南昌,33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中印主流报纸对“一带一路”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J], 马冬丽;尚学南
2.《批评话语分析方法》(第2版)述评 [J], 李会民
3.批评视野中的语言研究——Fairdough批评话语分析理论述评 [J], 廖益清
4.中美报纸关于中国\"一带一路\"新闻报道的对比研究\r——批评话语分析视角[J], 袁路佳;陈华英
5.质与量的批评话语分析——评《汉英报纸新闻中转述言语的语篇和语用功能比较研究》 [J], 潘艳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奥巴马就职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

奥巴马就职演讲的批评话语分析
N o. 2O1 4, O
现代商 贸工业 Mo enB s es r eId s y dr ui s T a ut n d n r
2 1 年 第 4期 00
奥 巴马就职演讲 的批评话语分析
匡 露
( 北经 济 学 院 法 商 学 院 , 北 武 汉 4 0 0 ) 湖 湖 3 2 5 摘 要 : 评 语 篇 分 析 ( D 是 分 析 政 治 语 篇 , 批 C A) 包括 公 众 演 说 常 用 的 分 析 框 架 。 其 主 要 目的 是 揭 示 语 言使 用 、 识 形 意 态和 权 势之 间的 关 系 。 它使 演 讲 人 为 赢 得 受 众 支持 而使 用 的各 种 话 语 策 略 明 晰 化 。从 及 物 性 、 态 系统 、 称 代 词 选 择 及 情 人 修 辞 等 各 个 方 面 , 奥 巴马 的就 职 演 讲 进 行 了批 判 性 分 析 , 中可 以 看 出语 言 是 如 何 为 意 识 形 态 服 务 的 , 而 很 好 地 把 握 对 从 从
示 概念功能 的过 程 。物质 过 程是 表 示做 某 件事 的过程 , 它
有 两 个 参 与 者 :动 作 者 ” atr 和 “ “ ( co) 目标 ” g a) 心 理 过 程 ( o1 ; 是 表 示“ 觉 ” snig 的 心 理 活 动 的 过 程 , 般 有 两 个 参 感 (e s ) n 一 与 者 : 理 活 动 的 主 体 “ 觉 者 ” sn e) 客 体 即 被 感 知 的 心 感 (e sr 和 “ 象 ” p eo n n ; 系 过 程 是 指 反 映 事 物 之 间 处 于 任 现 ( h n me o ) 关
者 ) 身 份 、 位 、 度 、 机 以 及 他 ( ) 事 物 的 推 断 的 功 的 地 态 动 她 对 能 , 直 接 与 态 度 、 点 等 相 关 , 一 条 展 示 意 识 形 态 作 用 它 观 是 的 捷 径 。另 外 , 语 篇 上 , 词 化 的 过 程 隐 藏 了参 与 者 和 情 在 名 态的成分 , 减少 了行为成 分 , 使客 观性 更强 。修辞 的应 用也 是 政 治 演 讲 文 本 的 一 个 重 要 特 点 , 仅 保 证 了 政 治 演 讲 的 不 流畅与生动 , 还增 加 了文 本 的 说 服 力 。

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
识 形 态及 语 言 、权 力和 意识 形 态之 间 的 关 系 。 关 键 词 :批 评 性 话 语 ;语 言 ;话 语


介 绍
自从 2 O世纪 以来学者转到语 言研究在 各种社 会领域 和语言 已经 吸 收了这个关注作为研究社会 的切人点 ,它 已经成为一个显 著的趋势 。有 些 核 心 期 刊论 文 是 关 于 批 评 性 话 语 分 析 应 用 到 特 殊 的话 语 ,但 是 这 是 个 新 的发 展 趋 势 在 国际 语 言学 领 域 。批 评 性 话 语 已经 坚 持 把 话 语 看 做 成社会 实践 的有机组成部分 ,强调社会研究更好 的通过话语 分析 。批评 性话语通过分析语言功能和 已经形成 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调查 意识形态 和 语言 、权力 和意识形态之 间的关 系。同时 ,批评性话语发现 在话语 中的 不同想法包括 等级 观念 ,权力关 系,种族歧视和性别不平等 这些 已经 在 语言 中被标记 和偏见 意识 到的。这个分析通过批评性话语能 表达语言 的 非 客 观性 和特 殊 表 现 。批 评 性 话 语 分 析 在 下面的段落 中 , 批评性话语 的定义 和一些重要 的概念将 会被分 开 介绍 。


主义 的理论是被罗杰福勒所影响 。马克思 ,这个学派 的代 表。认为社会 理论应该运行去揭示隐形 的意识形态 ,批评理 论的 目的是 为了去记住容 易忘记 的过去 以至 于去寻求解放和解释解放战争的原 因。这 一方面表 明 批评是为 了揭示社会 的不平等性 ,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变这个不平等性 。
2 .话语

话语在不 同的学科模型有不 同的意思 。语言学把话语 和文本作 为相 同的术语 ,这个前者主要涉及 口语的话语 ,后者主要涉及 书写文本 。社 会学 家和批评分析家是被菲尔克拉夫所影响 的,把话语看作 是特定 阶段 所产生 的陈述并且 紧紧与社会 实践相 联系也 看作为社 会生活 的一部 分。 批评性话语 吸收 了上面 的观点去定义来 自社会实践 的角度 的话语 。根据 批评性话语 ,社会实践是一个社会生活涉及劳动的形式 、身份的认 知和 真实 的呈现 的布局 ,另外 ,它也包括 四种类型 :物质 、社 会 、文化或 者 心理 ,和它是话语在抽象方便 的认知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志着批评话语分析开始形成一个系统网络, 并逐 步发展壮大起来。
Definition
CDA is concerned with ideology, power relations and social injustices, and how these are represented and reproduced through language.
在批评话语分析中,‘批评’指研究语言如何在使用中 再现支配权和不平等性并对其提出异议。 (man and wife & husband and wife)
Critical
理论基础: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的一个哲学学派, 以批判社会理论著称。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Marx Horkheimer认为, 批评一 方面在于揭示社会“不平等 ”, 另一方面在于改变这种 “不平等”。
Ruth Wodak从历史角度出发, 把话语放在历史语境( 社会和政治)中, 用“话语- 历史”模式展开分析。
Paul Chilton( 2005)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则根植于 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中。
Ctitical
定义:In CDA, ‘critical’is usually taken to mean studying and taking issue with how dominance and inequality are reproduced through language use
受法国理论家,哲学家福柯的影响,把“话语”定义 为谈论世界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与我们看待世界和 理解世界的方式紧紧相关
Discourse
Roman Catholicism: universe: "the big bang" theory (scientific discourse) religion: genesis/ divine means ( religious discourse)
克莱斯: 在CDA中,话语是“表达一个机构的意义和 价值观的一套有组织的系统性的陈述. . . . . .一种话 语提供一套关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可能的陈述, 组织 并构造谈论某一特定话题、对象、过程的方式。”它 为社会和个人行为作出描述、规定、许可和限制
Discourse
Discourse 2: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of French theorist / philosopher, who describes discourses as ways of talking about the world which are tightly connected to ways of seeing and comprehending it.
meanings made in the interaction with those features of relevant context
音调,面部表情,手势等
meanings the readers derive from the text
知识,价值观,教育背景, 性别
Discourse
Discourse 2 福柯: 特定的历史时刻谈论某一特定话题提供一种 语言或者表述方式。因此, 福柯的“话语”并不是一个 语篇或者一组符号, 而是“某种东西, 它能生成其它东 西( 如一句话、一个概念、一种效果) , 而不是独立 自在、可以进行单独分析的东西”。(eg:月食)
Critical
“批评性”特征:
1. 批评话语分析关注社会问题,聚焦于社会边缘群 体和弱势群体 2. 对语境有一个更深刻的社会历史的观点。 3. 使用的系统的、科学的方法 4. CDA是“明确表态的”,分析者在自己的思考和 反省中体现出政治立场。
Discourse
Discourse 1: language in use
Tool: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SFL)
eg:vt & vi(对世界的穷人的报道)
1.语篇和谈话如何实施,再现和抵制社会权势滥用和不平等 2.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Method
Fair clough( 2003), 英国学派以社会学、社会符号 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其理论和语言学基础。
van Dijk( 1998)侧重篇章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 致力 于从社会-认知角度研究话语。
此处加标题
批评话语分析介绍任 润萌
眼镜小生制作
Introduction
20世纪7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首次提 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话语分析开始关注语言中的 社会权力现象。
20世纪80年代末期,批评语言学或批评话语分析更 加成熟。
1991年1月 阿姆斯特丹 批评话语分析专题讨论 《语言与权力》( Fairclough ) 《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Wodak ) 《话语中的偏见》( van Dijk )
Analysis
Analysis
Description(描述):
the text should be described as rigorously and as comprehensively as possible relative to the analytical focus.
关注文本的形式特征,包括词汇,语法,标点,话语形式, 讲话行为
for CDA, it is the powerful who ultimately control discourse2 and the means to generate.(日心说 地心说)
Analysis
description(描述) interpretation(阐释) explanation(解释)
Jurgen Habermas 德国当代重要的哲学家,法兰克 福学派第二代的中坚人
Critical
批评的对象:语言使用中体现的不平会权 力、控制和剥削关系的世界某方面的呈现。
(eg: man and wife & husband and wif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