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_6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案_6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威”第一框题“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课所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等。

“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中: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侵害公民权利的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增强宪法责任等。

本框题通过“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和“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宪法原则和精神。

本课内容是对前面学习内容的深化,在了解宪法确认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从宪法对国家权力的作用引导学生体认宪法价值,明确宪法地位,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落实本单元教育目的。

本框题内容还为下一框题“如何坚持宪法至上”内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学习了《走进法治天地》这一单元的内容,已经对法律、法治、宪法有了初步浅显的了解,对法律的信仰相比于小学得到了增强,具有一定的学习《维护宪法权威》这一课的基础。

但是由于初中生更多的时候关注自己身边的小事,公民权利意识淡薄,对国家宪法少有关注,知之甚少,缺乏一定的敬畏感。

在人权知识方面,学生在其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能够感知到国家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关切,但对国家从宪法的角度上尊重和保障人权则了解甚少。

因此,增强中学生的公民权利意识,提升宪法在中学生心中的权威,增强公民的人权意识,是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要求也是中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人权、珍惜自己的人权;对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产生敬意。

2、能力目标: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推动人权的实现而努力。

3、知识目标:明确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原则;知道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了解我国人权主体和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懂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知道我国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是如何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件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学习目标1.认识宪法的基本原则。

2.掌握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认识人权,掌握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做法。

教学重难点宪法保障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读小眉的周记回答问题: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二、自主学习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依据、经济基础、基本途径、保障措施分别是什么?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4.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三、合作探究探究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活动一: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材料一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1.上述材料说明什么?2.国家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

活动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材料一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材料二课本第4页“探究与分享”四幅图片思考:1.为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规定的什么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2.我国经济制度的作用是什么?3.公民通过什么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4.为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还做了哪些规定?探究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活动三:走进生活依据《中国扶贫开发报告2016》数据,从1981年至2012年,中国贫困人口减少了7.9亿,占全球减少贫困人口的71.82%。

由于中国的贡献,全球人类发展指数提前2年多达到2014年的水平。

2015年7月6日联合国发布的《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2014年下降到4.2%,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课件新人教版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新新课课总总结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基本原则是什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做怎么做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主体和内容是什么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措施怎么做拓展空间在中共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恰逢10月17日第25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同时也是中国第4个国家扶贫日到来
对最广大人民实行民主 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公民
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 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但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 的敌人。
人民的概念一般是用 于表示整体的政治性 概念,与敌人相对。
人身自由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第一章 总纲 第三十三条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 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 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 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公民是一个可用 于表示个体的法 律概念 。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强化认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
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思考问题: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 原则得以实现的?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国家权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国家权

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第1课时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的第一框题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公民权利,以及权利保障体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归属,认识到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提高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治观念,对宪法有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概念理解不深,对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理,认识到宪法确认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维护宪法权威的意识和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公民权利,权利保障体制。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认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公民权利的原理。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宪法确认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讲解。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准备生活情境,用于情境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宪法宣誓制度,让学生了解宪法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宪法是如何确认公民权利的?国家权力属于谁?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原理。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最新部编本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教案:第一课-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其实就是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

2.知道宪法内容,对宪法规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及公民基本权利内容有初步了解,这些内容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3.知道我国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

能力目标1.知道很多国家机关名称里有“人民”二字的原因。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和了解。

3.学会通过不同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等,提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4.提高对人权内涵的认识,自觉维护个人的人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热爱宪法。

2.认识人权、珍惜和热爱自己的人权。

3.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具体做法产生敬意。

重点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对宪法基本内容的认识。

3.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难点1.对宪法基本原则与国家性质的理解和认识。

2.对人权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1.精心准备宪法内容、国徽幻灯片及教材上教学展示所用幻灯片。

2.认真备课,熟知本课时两大板块内容之间内在联系。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中探究问题。

2.提出新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环节与同学共同探讨。

一、故事导入,场景激趣故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由来及含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清华大学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了中央政府命令,分别成立了国徽设计小组,执行新中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经多次咨询研究,最后确定了国徽的图案,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

其意是用天安门图案作民族精神的象征;用齿轮、麦稻穗象征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用国旗上的五星,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

国徽图案交由清华大学小组的教授高庄最后完成设计加工与塑造国徽模型。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发布命令,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在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祖国的海关,在人民的法庭上,每当我们看到庄严美丽的国徽,心里便会荡起一种崇高的爱国之情。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1.1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3.宪法基本原则的实质
①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 ②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 应尽的责任。
探究与分享
以上四幅图片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 何实现的? ①享有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文化权利、劳动权; ②国家发展义务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 成人教育等,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实现…… 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精准扶贫、养老保险政策、医疗卫生改革、廉租房公租房 制度、资助贫困生…… 以上实例表明了什么?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基本原则的保障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地 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 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 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1课时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就 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宣誓。
观看视频:宪法宣誓仪式
想一想宪法宣誓有何意义?
学习目标:
一、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的基本原则 2.权力属于人民的制度保障
①国家性质 ②经济制度 ③政治制度 ④基本权利 ⑤武装力量
探究与分享
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合法权益的积极作用? 这一举措彰显公平正义,有利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得 到方便快捷的落实,有利于减轻他的经济负担,有利于促 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习题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习题答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教材第2页运用你的经验:XXX的周记在周记中,XXX接着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1)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2)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3)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对XXX的这三个问题,你怎么回答?【答案】(1)人民检察院、XXX、人民大会堂、出境入境口岸、国家驻外使馆领事馆等。

(2)因为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在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不仅表明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同时也象征着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机关是为人民服务的,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教材第4页探究与分享: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明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答案】公民通过参加人民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村务公开会和推举人大代表等途径和形式。

3.教材第5页探究与分享: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答案】我们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积极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关注国家发展、关心国家大事,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教材第6页探究与分享:(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

【答案】(1)分别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劳动权。

通过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并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保障实现的。

(2)如城乡居民最低糊口保障制度、棚户区革新工程、发展均衡教育、新型合作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进步企业职工最低工资尺度等。

5.教材第8页探究与分享: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

你怎么看?【答案】网上办理、网上服务可以提高办事效率,省时省力省事,方便群众办事,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材习题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材习题答案

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例答]我国国徽法规定:第四条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三)中央军事委员会;(四)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五)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六)外交部;(七)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可以悬挂国徽,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

第五条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一)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三)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四)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例答]国徽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的尊严,体现国家的性质。

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例答]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教材P4【探究与分享】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例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一是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图二是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图三是村民通过参加村务公开会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图四是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教材P5【探究与分享】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例答]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教材P6【探究与分享】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例答]“发展义务教育”这幅图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序言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内外条件,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每个公民都应该坚持宪法至上,认真学习宪法,坚决捍卫宪法。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引言
宪法是什么?毛泽东指出:“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这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那么,为什么说我们有尊严的生活要由宪法予以保障?为什么说国家权力的运行规则要由宪法作出规定?
第1节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在我国,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怎样?我国宪法是如何保障人民的这一地位的?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有哪些?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变题:宪法是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
(1)(2)(3)(4)]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我国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变题: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什么?)
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和内容
项目说明
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或分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3.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主人责任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在我国,人民的地位怎样?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地位: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是什么?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3.我国公民与人民。

人民公民
范围(或:
含义)
现阶段我国人民包括社会主义劳动
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
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
国者
凡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
民。

从概念外延来看,公民既包括
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敌人
属性
人民是国家主权的归属主体,一般是
用于表示整体的政治性概念
公民是基本权利的享有主体,是一
个可用于表示个体的法律概念
一、判断改错
1.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

3.宪法明确了我国人民只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二、选择题
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政权基础是()
A.工人阶级 B.工农联盟 C.全体人民 D.全体公民
5.宪法规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一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 B.国有经济
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D.社会主义公有制
6.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下列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②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③依法纳税,遵守公共秩序④人身自由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________。

”我国宪法是我国________权利的保障书。

()
A.人民人民 B.公民公民 C.人民公民 D.公民人民
8.在我国,许多国家机关名称都有“人民”二字,如“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①我国人民可以通过各种途径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②在我国,人民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我国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指的是()
A.刑法 B.宪法 C.民法通则 D.义务教育法
10.八年级学生小王向当地政府提议:增设垃圾分类宣传窗,使人们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

该同学的做法()
①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②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③自觉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④体现了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三、非选择题
11.下列图片的国家机关名称均含有“人民”二字。

从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法部分内容:
第3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第3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的。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中学生小田向当地政府部门提议:增设宣传专栏,帮助人们了解“十九大”的主要内容。

(2)小田同学的行为对我们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第1节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第1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自主学案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3)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3.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当堂巩固
一、1.错。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2.错。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错。

除了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外,我国人民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二、4.B5.D6.D7.C8.B9.B10.D
三、11.信息: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2.(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明确了我国人民行
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

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

以上措施和规定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2)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