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管理智慧及其应用案例 杨宝民
班级管理中的道家智慧

,
:
[师 道
管 理 方 略 ]
似 乎不再 “ 管事” , 他 只 是 在 教 民主选 举 , 要经 过 自荐 、 演讲 、
指 出 。既给 他 们 展 示 自己 的机 室里走走看看 ,偶尔找同学谈 票决 、 试用 、 终 选等民主程 序 , 会, 也锻炼他们 的能力 , 他们 的
有为 , 可解读为顺势而为 , 尊重 规律 , “ 该 出手时才出手” , 彰 显
管 理 中的“ 放手 而不放 ‘ 心” ’ ,
合道的事情 ,则必须 以有为为 管理 的智慧 。而这与班级 自主 ( 二) 班级 自主管理是学生 老师精心 引导 , 学生 自主管理 , 在教师积极 引导下 自行发现 自 在 必要时才干预 的思想 有契合 我价值 、 发掘 自身潜力 、 确立 自 之处 , 值 得 我们 学 习和 借鉴 。 我发展 目标 、形成适应社会发 展和推动个体 与社会发展的意 识和 能力 的 一 种教 育 管 理模
处。
● _ i i i _ _ - i - - i i i _ _ - _ - _ - _ - - -
陈 明贵 / 绘
班级管理 中的
o广 东 / 廖 奕海
作为一种 教育理念 , “ 无 为 而治” 是 指 在 班 级 管 理 过 程 中, 必要 的干 预 , 不做 徒 劳 无 益 , 甚
至揠苗 助长 的事 , 使“ 无为” 与 于符合道 的自然状态 ,不对 它 我 学 习 、 自觉遵 守 和 自然 有 序 。
“ 有为” 相得益彰 、 相互辉映 , 达 横加干涉 ,不以有为去影响事 在 这 个 过 程 中 ,老 师 主 要 是 进 到最 佳 的效 果 。在 班级 管 理 中 实施 “ 无 为而治 ” 的策 略 , 为 学 主 任 从 具 体 的 事 务性 工作 中解 果 累 了 自己 ,反而 学 生 不 认 可
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沟通探究

道家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沟通探究【摘要】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蕴含了丰富的管理理念和智慧,“无为而治”的管理原则,“弱者道之用”的管理方法,“无为不争”的沟通方式,都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章对道家管理思想进行探究,对现代企业管理沟通具有一定的启示及应用价值。
【关键词】无为而治;守弱用柔;善下;管理沟通管理一词随着人类历史产生而产生,自从有了人类历史,就有了管理。
人具有社会属性,在从事集体的生产和社会活动时,由于需要组织和协调行动,管理沟通也因此而产生,并且人们逐渐认识到管理与沟通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自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确立以来,为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管理科学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社会生活的面貌,无论是在政府还是在企业,管理沟通无不渗透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之中。
自上个世纪,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创立科学管理理论之后,西方的管理学经过无数管理学者们不断地发展与完善。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也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
特别是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对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发起了巨大挑战、亚洲各国经济在上世纪的迅速发展,使西方的管理学者把目光投到东方的企业管理制度上,他们发现源自东方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的思想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现代管理科学及思想逐渐融入到我们的企业和文化中。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
”因此,如何在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找到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相契合的现代管理思想,形成一种能够服务于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就对中国古代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管理思想进行探究,为我们的现代管理沟通理论提供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道家管理沟通理念道家学说由老子开创,老子的《道德经》作为经典传于后世。
道家的管理智慧

道家的管理智慧标题:道家的管理智慧引言概述:道家思想源自中国古代哲学,强调自然、平和、无为而治的理念。
道家的管理智慧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匡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管理挑战。
一、顺势而为1.1 道家强调顺应自然,不要逆势而行。
管理者应该观察市场趋势,顺势而为,而不是强行改变环境。
1.2 管理者需要灵便应对变化,不要固执己见。
像水一样,顺势而下,适应环境的变化。
1.3 顺势而为可以减少风险,提高成功的概率。
管理者应该学会借助外部力量,实现自身目标。
二、无为而治2.1 道家认为,最好的管理是无为而治,不要过度干预。
管理者应该赋予员工足够的自由和信任,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2.2 管理者应该懂得放手,不要过度干预员工的工作,赋予他们空间和时间去发挥创意。
2.3 无为而治可以激发员工的潜力,提高团队的凝结力和创造力。
管理者应该相信员工的能力,让他们自主管理和解决问题。
三、以柔克刚3.1 道家强调以柔克刚,不要用强硬的手段去管理员工。
管理者应该学会沟通和商议,以柔性管理取代强硬管理。
3.2 管理者需要学会倾听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要一味强调自己的权威和决定。
以柔克刚可以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
3.3 以柔克刚可以提高团队的凝结力和执行力,让员工更加积极主动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四、守静待变4.1 道家主张守静待变,不要急于求成。
管理者应该学会耐心等待,不要因为短期难点而抛却长远目标。
4.2 管理者需要保持镇静和清醒的头脑,不要被短期利益冲昏了头脑。
守静待变可以让管理者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
4.3 守静待变可以提高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和执行力,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五、修身养性5.1 道家认为,管理者首先要修身养性,保持内心的平和和清明。
管理者应该注重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5.2 管理者需要学会自律和自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
修身养性可以让管理者更好地影响和激励员工。
道家的管理智慧

大意
循环反复是道的运动; 以弱胜强是道的作用
• 不自我夸耀的人因为谦虚谨慎而受到大众 的称赞因而更能展现出他的功劳;
• 不自我矜持的人因为胸怀宽广而得到大众 的拥护因而使他的事业更加长久
• 效果: • 夫唯不争故无尤第八章 •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三章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六三章
大意
人效法地地效法天 天效法道道效法自然
解说
四、知人自知与管理沟通
• 经典名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三十三章
• 总结:何人能管理 • 不争之人:事能知足心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 • 自然之人:道法自然 • 虚怀若谷之人:处柔处下上善若水 • 博大真诚之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 有同情心之之人: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 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四九章
经营者常无心以顾客之心为心 领导者常无心以员工之心为心
············ ············
古代故事丙吉管牛不管人
• 汉代名相丙吉一次到长安城外视察看到城墙边有人 打架其中一人被打得奄奄一息丙吉对随从说不要管 他绕道而行不久丙吉又看到路边有一头牛蹲在地上 大口喘气他连忙跑过去围着牛转了很长时间有人说: 你这个宰相真不称职人死了不管却看一头牛喘气丙 吉说:我身为宰相打架斗殴这种事是地方官员所管 我不能过问宰相应该管理全局性的事现在天气并不 热便有牛蹲在地上大口喘气我怀疑这是在闹瘟疫一 旦瘟疫流行那可是全天下的大事呀丙吉这里所说的 就是上无为而下有为之间的辨证关系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老子“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过程中的应用The Application of Lao Zi's Thought of"Inaction"in Management Practice程天芹(渭南师范学院,陕西渭南714099)CHENG Tian-qin(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714099,China)【摘要】老子的“无为”思想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应该考虑到组织管理内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组织的管理者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任用真正具备才能的管理人员参与到组织的管理过程中,帮助管理者形成核心管理能力,顺应人的天性制定管理的策略与方式,这样才能够把老子“无为”的思想贯彻于组织管理实践的始终,帮助组织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与动力,推动组织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核心管理的竞争力。
【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Lao Zi's thought of"inaction"in management practice should be considering the situation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especially the organization managers should adhere to the"some things to do,some things not to do".Only by employing managers with real 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management process of the organization,helping managers to form core management ability,and mak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human nature,in this way,Lao Zi's thought of"inaction"can be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practice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and help the mechanism and motive forc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and promote the organization to gai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ore management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social competition.【关键词】老子;“无为”思想;管理实践【Keywords】Lao Zi;"inaction"thought;management practice【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2-0013-031引言中国传统的道家文化在日常的管理实践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特别是在运用道家“无为”思想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地协调组织内部所形成的各种矛盾,帮助企业或政府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协调各种利益,对于各种资源的细化特别是调配人力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道家思想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道家思想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应用研究发布时间:2021-05-13T11:55:19.76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2月4期作者:齐丽敏[导读] 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自我意识初齐丽敏(河北保定市涿州市双塔中学,河北涿州 072750)摘要:初中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活泼好动、争强好胜,自我意识初步萌发,但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容易引发一系列的连锁问题,如拉帮结派争当“大哥”,叛逆不服管刷“存在感”等。
这些问题也表现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故意连续违纪、抑郁、厌学等。
本文拟针对当前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融合道家“无为”“常善救人”等思想,为解决本类问题提出一种尝试性的解决方式,形成管理与疏导并行的管理策略。
这些策略在本人的班级管理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道家无为常善救人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JResearch on Taoism With application on Class Management (Shuangta Middle School, Baoding Hebei Province, Zhuozhou 072750)Most students are in adolescence, lively, active, competitive, and self-awareness has initially sprouted, but they have not yet formed a correct vision on life and values. This can easily lead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striving to be "big brothers" and "sense of existence". These problems are also manifested in the class management process, such as deliberate and continuous violations of discipline, depression, weariness of learning, etc. This article intends to address some phenomena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class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ntegrate Taoist thoughts such as "inaction" and "changing goodness to save people". These strategies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my class management process.Keywords: Taoism、do nothing、save people1、引论随着时代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青少年尤其是初中生的成长环境更加复杂。
道家的“无为”思想及其在现代管理中的启示作用

四十章 )是说周而复始,是道的运动方式;柔弱,是道的运 会做管理的,经常在他领导的一群人中转,了解情况,这样 动特征,即道的运动不是以暴烈强势的方式进行,而是 以自 做N¥ 1 1 人善任,扬长避短,而不是任意发号施令。老子把这 然柔和、润物细无声为特征渗入和滋养万物、引导世界的变 种处下的管理模式称之为: “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 化的。“ 天下之至柔, 驰骋天下之至坚 ”(《 老子》四十三章) 是谓配天古之极 。”管理者做到了处下 ,就不要通过争斗而
出的 “ 无为 “ 思想 ,对 于现代 社会 中的各种 管理工 作效 率的提 高有很 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
一
(《 老子》七十八章)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但是 冲击坚硬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因为它是无可取代的。老 子在此 以水为例,说明以弱“ 无为 ”思想 的主要 内容
一
因此,尊重 自然、顺应 自 然才是客观规律,才稳定、持久的
生存与发展。顺乎天理,即自然之道方为无为之道。 “ 无为 ”不是什么都不做 , “ 无为而无不为 ”、 “ 为
是管理者要 “ 有所为,有所不为”。许多从事现代管
无为 ,则无 不治 ”是说用无 为的方 式处理事 务,那么 天 理工作的人都深感管理之难,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社会上许许 下就 没有不大治 的。“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侯王若能守之, 多多的管理课程如雨后春笋般 冒出来 的原因。确实,管理者
而无 不为 。” (《 老 子》四十 八章 )老 子认 为做学 问要 子》六十六章)是说江海所 以能够成为百川汇流的地方 ,是 天天 的增加 知识,而体道 要天天 消减私欲 ,损之又 损就 因为它善于处在低下的位置,所 以,能够成为百川的归属之 可 以达到无 为无为那 么就可 以无不 为,如果 随意妄为 , 就什么事情也做 不成 。 地,亦体现 了抱朴守中的重要性 。 “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 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 ,为之下。” (《 老
《道家的管理智慧》

现代回响 松下以心制窍揽全局
• 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发挥其事业部积极性的具体 事例:当松下公司开始制造电热锅时,东芝的电热 锅早已雄踞市场。按常理,欲保留电热锅产品,就 该利用其他产品的利润来补偿。可松下却把它从原 来的电热器事业部分离出来,单独成立一个事业部, 使得电热锅事业部不得不绞尽脑汁,苦心经营,结 果后来松下的电热锅占有了50%的市场。这难道不 是个奇迹吗?
英国管理大师高伯瑞:我只呼吁每个政府,站 在纯粹务实的立场来处理每件问题。市场经 济有用,就应该用;整固行动有必要,但不 该处处设限。
精选课件
现代回响 王石谈老总不能当“工头”
• 最近看王石登山登得高兴,就有人问:“身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老 总,您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似乎有些 不负责任。对此您怎么看?” 王石不以为然,回答说:“现在是 信息社会,有互联网,有移动电信,随时可以与下属沟通。企业 领导人一定得与下属天天在一起才能搞好企业吗?你也看到了, 在这里,用手机和上网都很方便,这些不行还有海事卫星电话、 铱(yi)星电话。我1997年开始使用铱星电话和上网,当时万科 内部已建起计算机网络,尽量实行无纸化办公,这在国内是非常 超前的。目前万科除了签支票,各项业务都由电脑处理。”
精选课件
古代故事 赵襄子御马悟治国
• 赵襄子是晋国的六卿之一,在比赛中丢了面子,自然十 分恼火。他不从自身找原因,却把怒气一古脑儿发在王 良身上,说王良没把有些技巧传授给他。王良急忙解释 说:“我岂敢这样做?技术倒是毫无保留教给您了,只 是您运用这些技术时出了偏差。驾驶马车中最重要的, 莫过于使马的身子稳住车子,人的注意力与马的动作相 协调,这样马才会跑得快,跑得远。驾车的人千万不可 总是干扰马的动作,若一时要它这样,一时要它那样, 马就没法一个劲儿往前冲。您的问题恰好出在这里。当 您落在后面时就想赶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担心被我赶上, 总之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的身上,怎么可能去配合马 的动作呢?驾马车时是马在跑而不是人在跑,主角是马 而不是人,御手只是引导而不能去干扰它,你没有这样 做,怎么能赢得比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