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材苏科版培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优质课件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优质课件

信息
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我们 利用感觉器官,通过耳闻、目睹、鼻嗅、触摸等方式 可以直接获取信息。本实验根据颜色、气味等几种不 同的特征来鉴别事物。然而,客世界中有许多信息是 我们难以通过感觉器官直接去接触感知的,因此,我 们通过各种手段,发明各种工具来延伸人体感官的功 能,以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信息技术
2.1信息技术的发展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伴随着人类的进步, 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术也在不断地发展。 从下表可以看出信息技术的演变过程。
信息技术 2.2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我们的生活更方便、
更舒适。红外线感应门可自动开合,方便人们的 进出;竖立在马路上的电子屏幕随时发布道路交 通状况;地铁站的自动售票系统通过人机交互流 畅高效地完成选站、投币、出票的过程。
3
信息的数字化
信息 1.1信息的含义 信息(Information)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
包含的内容和意义。语言、文字、符号、信号、指令、 代码等都可以表达息。
实践学习 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
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 签。根据液体发出的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并 填写下表。
谢谢
肇源县福兴乡中学:杨建辉
课堂总结
一、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二、信息技术及常用的处理工具 三、信息社会的概念 四、信息安全与道德、
一 我们身边的信息
总结:信息的概念
信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 图像以及其他一些方式传送的消息
信息的重要性: 原始森林生存实验
•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 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 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 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 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 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 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 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 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 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4.1 研究报告制作 课件(共34张PPT)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4.1 研究报告制作  课件(共34张PPT)

学习过程
右击每个文本框,在快 捷菜单中单击“设置对象格 式”命令,在“设置对象格 式”对话框中进行参数设置, 调整文本框填充颜色及其透 明度、线条颜色、线型等, 对文本框进行修饰,如图4.124所示。
图4.1-24设置文本框格式
学习过程
5.3、用艺术字制作标题
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艺术字”按钮,单击选择 一种“艺术字”样式并输入文本后,可在文档中插入艺术 字,如图4.1-25所示。
第1节 研究报告制作
目录
CONTENTS
1 学习前篇 2 学习过程
学习前篇
学习目标:学会设计应用文档,掌握文本编辑、排版的基本操作和 应用。 学习感悟:掌握文档编辑技术,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学习资源:光盘(作文稿素材、排版样例文档)。 实践创作:制作《饮料与青少年健康》研究报告。
学习前篇
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通过调查、实验等方法所获取的 数据,经过统计和处理后,可为最终的结论提供有力的论据, 而由此形成的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则需要通过文字处理软件 来完成,如“WPS文字”、Word等。
分析图4.1-12所示的版式中运用了哪些编辑排版技术,体会版式设 计的意义,完成表格并尝试操作,达到预想的排版效果。
图4.1-12排版效果
学习过程
3、研究报告美化
文字具有较强的信息表达能力,借助于图形、图像等 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增强文本信息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学习过程 3.1、插入图片
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图片”按钮,执行“来自文件”命令, 在“插入图片”对话框中,选择所需文件“果汁饮料.jpg”,插入该图片。
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页眉和页脚”按钮,在页眉和页脚处 分别输入相应的文字,或插入页码。最后,单击“页眉和页脚”选项 卡中的“关闭”按钮,返回正文编辑状态。若要在不同页面设置不同 的页眉和页脚,可在页面之间先插入“分节符”。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件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件
用鼻子闻气味可知 为是否为酒
用眼睛观察可知该 杯所装液体为酱油
用鼻子闻,无气味 表明该杯所装液体 为盐水
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人们 利用感觉器官,通过耳闻、目视、鼻嗅、触摸 等方式可以直接获取信息。
探究学习-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途径 感知 测量 天气预报
工具 感觉器官 温度计 电视 固定电话
准确程度
具体方法
探究学习-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途径 天气预报
工具 广播 手机 报纸 网络
准确程度
具体方法
探究学习-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途径 感知 测量 天气预报
工具 感觉器官 温度计 电视 固定电话
准确程度 低 准确 比较准确 比较准确
具体方法
通过人体感觉器 官感受气温的高 低 用温度计测量 室内外温度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 的内容和意义。语言、文字、符号、 信号、指令、代码等都可以表达信息。
实践学习
甲乙丙三个透明玻璃杯内,分别装着酒、酱油、盐水 三种不同的液体,杯子上没有贴标签,如何鉴别它们呢?
液体 甲杯 乙杯 丙杯
特征 无色、散发出酒味
褐色 无色、无味
鉴别方法
接力组 从第1位同学开始,将纸条的内容用悄 悄话依次传给下一位组员
可存 储性
传递 结果
喇叭组 第一位同学将纸条的内容,用朗读的 方式告诉每位组员
网虫组 第一位同学将纸条的内容,用共享文 件夹的方法传递给每位组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收获有哪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谢谢指导
定时收看天气 预报
拨打96121
探究学习-获取环境温度信息
途径 天气预报
工具 广播 手机 报纸 网络

苏科版八年级全册信息技术4.认识VisualBasic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全册信息技术4.认识VisualBasic课件
提供了一组在设计时可以使用的常用控件,这些控件以图标的情 势排列在工具箱中。利用工具箱中控件可以做出相应的对象。双击工 具箱中的某个控件图标,或单击控件图标后按住鼠标左键在窗体上拖 动,即可在窗体上做出一个相应的对象。本节课我们所需要使用到的 控件有:标签控件(label),文本框控件(textbox),命令按钮 (cammandbutton),图片框(picturebox)
初始Visual Basic
一 分析问题 确定算法
开始 输入各评委分数
计算总和 输出总和
结束
二 选择合适的计算机语言
我们选择visual basic的原因 1. visual的意思为“可视化”,而Basic 实际上是一个
短语的缩写,这个短语为Beginners‘ All-Purpose Symbolic Instruction Code ,其意思为“初学者通用 符号指令代码” ,特点是简单易学
三 用VB编写程序
步骤一:设计程序界面,添加对象 步骤二:设置对象属性 步骤三:添加代码,保存,调试,运行
三 用VB编写程序
3.1 设计程序界面
三 用VB编写程序
3.2 添加对象
三 用VB编写程序
3.3 设置对象属性 属性、属性窗口 属性是指对象(窗体或控
件)的特征,如大小、名称、 标题、颜色、位置等。 属性窗口列出了被选定的一 个对象的所有属性。如图所 示,属性窗口包含对象下拉 列表框、属性列表和属性说 明栏。
脱离 VB 直接运行
设计语言
界面
设置对象 属性
输入程序 保存程序
调试程序 运行程序
生成.exe 文件
设计界面 添加对象
Label、TextBox cammandboutton等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5.1 认识演示文稿 课件(共14张PPT)1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5.1 认识演示文稿  课件(共14张PPT)1
插入Flash动画。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Flash”按钮, 插入“西游记.swf”文件,并调整动画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插入视频。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影片”按钮,插 入“论语.wmv”文件,设置为“自动”播放方式,并调整视 频窗口的大小和位置。
保存“演示文稿”。以“中国元素”为文件名保存演示 文稿。
新建“演示文稿”。启动“WPS演示”软件,单击窗口右上角 的“新建空白文档”按钮,新建一个“WPS演示”文档。
图5.1-2“WPS演示”启动界面
实践学习
新建“封面标题页”。单击右 侧的“版式”按钮,打开“幻灯片 版式”任务窗格(如图5.1-3所示), 在“内容版式”中选择“空白”。
图 5.1-3 “ 幻 灯 片版式”任务 窗格
第1节 认识演示文稿
目录
CONTENTS
1 学习前篇 2 学习过程 3 实践学习
学习前篇
学习目标:认识演示文稿及其组成,体会设计对于制作演示文稿的 意义。 学习感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学习资源:光盘(中国元素.dps)。 实践创作:熟悉使用“WPS演示”软件。
学习过程
1、认识演示文稿
一个完整的演示文稿一般由一个封面标题页和若干正文页构成,有时 还包括目录页(导航页)和封底总结页。演示文稿中包含的素材一般有文 本、表格、图表、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
要制作一个好的演示文稿,设计是关键。演示文稿的设计包括内容和 结构的设计、版面和风格的设计、色彩搭配和图片的设计等。
学习过程
图5.1-1《中国元素》演示文稿
学习过程
2、体验“WPS演示”软件
制作演示文稿可以使用“WPS演示”软件,该软件提供了大量模 板,且兼容微软的PowerPoint。
实践学习

初中信息技术级苏科版走进信息世界全套课件

初中信息技术级苏科版走进信息世界全套课件

• 人工智能: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释和模拟 人类智能行为及其规律,从而设计可以展 现某些近似于人类智能行为计算系统。
信息的数字化
11
上面的数字是什么?
它可能是11,也可能是3,还 可能是17,也可能是61
十进制
• 日常生活中我们采用十进制计数 • 十进制由0、1、2、3、4、5、6、7、8、9 十个数值组成 • 十进制数: 9 5 6 7 1
11+11=
(2)
10
(20)10
(22)10
(100)2
(110)2
其它进制
• 八进制:由0、1、2、3、4、5、6、7组成 • 十六进制:由0~9,A~F十六个数码,其中 A~F对应于10进制数10~15,运算规则是 “逢十六进一”。
字符编码
• 为了能够对字符进行识别和处理,各种字符在计 算机内一律用二进制编码表示,每一个西文字符 与一个确定的编码相对应,而一个汉字字符则与 一组确定的编码相对应。 • ASCⅡ码:为便于信息的交换,必须采用标准化 编码,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字符编码是“美国 信息交换标准码”。 • 汉字国标码:1981年,我国公布了《信息交换用 汉字编码字符集》,即汉字国标码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 理、传递和发布等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其中计算 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信息技术的发展
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
• • • • • 语言的产生 文字的出现 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与应用 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
压缩与解压缩
• 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时,为了节省存储空 间和便于文件传输,常常需要对一个文件 或一组文件进行压缩处理。 • WinRAR是常用的压缩软件,可以对文件进 行压缩和解压缩操作。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6.1 图片获取与加工 课件(共19张PPT)

苏科版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6.1 图片获取与加工  课件(共19张PPT)
图6.1-l图片表达思想
学习过程 2、获取图片
获取图片的方法很多,可根据图片的来源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用数码相 机、手机等拍摄的数字格式的图片可直接输入计算机中;报纸、画册等纸质图片 需要转换成数字格式文件后才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因特网上的图片和数字化资源 库中的图片可直接下载到计算机中。
图6.1-2获取图片的途径
图6.1-10裁剪和拼图效果
学习过程
Photoshop是一款专业性很强的图片处理软件,采用了图层等技 术,具有丰富多彩的滤镜等特殊效果,可以方便地对各种较为复杂的 图片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如图6.1-11所示。
图6.1-11用Photoshop滤镜处理前后的图片
学习过程 6、图片基本加工方法
在获取的图片中,有的图片存在着构图明显倾斜、色 彩暗淡、不饱满等缺陷,需要进行旋转、裁剪,调整亮度、 调整对比度、调整饱和度等基本处理后才能使用,如图6.113所示。
图6.1-4位图放大后的效果
学习过程
矢量图是以一系列计算指令来表示的图,由具有方向和长度的 线段构成。在缩放、旋转和扭曲矢量图时,图形的清晰度不会改变, 如图6.1-5所示。
图6.1-5失量图放大后的效果
学习过程
图片格式即图片文件存储的格式,通常有JPG、TIFF、RAW、BMP、 GIF、PNG等。数据量很大的图片文件,可根据需要对图片文件进行压缩 存储,不同图片文件的扩展名代表了不同的压缩存储格式。下表是常见 的图片格式及其特点。
第1节 图片获取与加工
目录
பைடு நூலகம்CONTENTS
1 学习前篇 2 学习过程 3 实践学习
学习前篇
学习目标:了解图片的类型和格式,掌握获取和加工图片的基本 方法。 学习感悟:生活中处处都是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学习资源:光盘(图片素材)、硬件(扫描仪、数码相机)、软 件(ACDSee、美图秀秀、我形我速、photoshop)。 实践创作:用各种方法获取和加工图片。

苏科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1.2《信息技术》课件

苏科版(2018)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 1.1.2《信息技术》课件

五次信息 技术革命
5、电子计算的发明和应用
20世纪中叶出现的电脑,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加工信息的 手段,突破了人类大脑及感觉器官加工处理信息的局限性, 极大地增强了人类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物联网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云计算
电脑云,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VR)
信息数字化— 二进制和字符编码
思考:你认识二进制吗?
运 算 规 则∶逢 二 进 一
0+0=00+1=1.1+0=1.1+1=10
计 算∶
(1) 110+001 (2) 100+011 (3) 1111+0001
111 111 10000
字符编码
ASCII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
字符 空格 0 A a
信息技术
七年级上册
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 传输、交流及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从古到今,人类共经历了五次信 息技术的重大发展历程。每一 次信息技术的变革都对人类社 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五次信息 技术革命
1、语言的创造
从猿向人转变时发生。劳动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语 言,获得了人类特有的交流信息的物质手段,有了加工信息 的特有的工具概念。
五次信息 技术革命
2、文字的发明
发生于原始社会末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它使人类信息传递突破了口语的 直接传递方式,使信息可以储存在文字里,超越直接的时空 界限,流传久远。
五次信息 技术革命
3、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