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的介绍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乙醇的介绍ppt课件

用作药物合成原料,如合成镇痛药、麻醉药等。
乙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用作溶剂,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等。
日常生活应用
用作酒类饮品的原料,如啤酒、白酒、葡萄酒等 。
乙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01
用作调味品,如料酒、食用酒精 等。
02
用作清洁剂,如玻璃水、洗手液 等。
CHAPTER 02
乙醇生产工艺及流程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分子式解读
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 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属于醇类有 机物。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香味。
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熔点为-114.1℃,沸点为78.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01
化学性质
02
03
04
具有醇的典型化学性质,如与 活泼金属反应、与羧酸发生酯
能源消耗
乙醇生产需要大量能源,如化石 燃料,其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水资源消耗
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可 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
废气排放
发酵和蒸馏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对大气环
境造成负面影响。
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方法探讨
废水处理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生产废水,降低有机物和悬浮物 含量,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
实验操作步骤详解
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生产 过程中的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 达标排放。
推动循环经济
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实现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降低生产过 程中的环境负荷。
乙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用作溶剂,如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等。
日常生活应用
用作酒类饮品的原料,如啤酒、白酒、葡萄酒等 。
乙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
01
用作调味品,如料酒、食用酒精 等。
02
用作清洁剂,如玻璃水、洗手液 等。
CHAPTER 02
乙醇生产工艺及流程
原料选择与预处理
分子式解读
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 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属于醇类有 机物。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香味。
易挥发,易燃烧,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 熔点为-114.1℃,沸点为78.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01
化学性质
02
03
04
具有醇的典型化学性质,如与 活泼金属反应、与羧酸发生酯
能源消耗
乙醇生产需要大量能源,如化石 燃料,其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水资源消耗
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可 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
。
废气排放
发酵和蒸馏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对大气环
境造成负面影响。
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方法探讨
废水处理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处理生产废水,降低有机物和悬浮物 含量,实现废水达标排放或回用。
实验操作步骤详解
建立健全环保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生产 过程中的环保监管和执法力度,确保企业 达标排放。
推动循环经济
加强科技创新
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实践,实现废弃物 资源化利用和能源梯级利用,降低生产过 程中的环境负荷。
《乙醇和乙酸》课件

乙酸的化学性质
乙酸具有酸性,是一种有机酸 ,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乙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乙酸酯。
乙酸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金 属盐和氢气。
乙酸的用途
乙酸是制造醋酸盐、醋酸纤维素 、乙酸酯等化合物的原料。
乙酸可以用作溶剂、防腐剂、消 毒剂等。
乙酸在化学实验中常用作有机合 成中的酸性催化剂。 Nhomakorabea03
《乙醇和乙酸》ppt课件
目录
• 乙醇的介绍 • 乙酸的介绍 • 乙醇和乙酸的关系 • 乙醇和乙酸的生产方法 • 乙醇和乙酸的安全与环保
01
乙醇的介绍
Chapter
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透明、易燃的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 口感。
乙醇的沸点为78.5℃,熔点为-114℃,相对密度为0.789 (水=1)。
05
乙醇和乙酸的安全与环保
Chapter
乙醇和乙酸的安全性
乙醇的安全性
乙醇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 的危险。因此,在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远 离火源、保持通风、定期检查等。
乙酸的安全性
乙酸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腐蚀性的物质,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在使用 过程中,需要穿戴防护服、手套、眼镜等个人防护措施,并确保工作场所的通 风良好。
发酵法 乙烯水合法 生物质发酵法 生物质热裂解法
利用淀粉质或糖蜜等含糖物质, 通过发酵和蒸馏提取乙醇。
利用生物质(如废弃物、农作物 残余等)通过发酵产生乙醇。
乙酸的生产方法
01
乙醛氧化法
将乙醛与氧气在催化 剂作用下进行氧化反 应,生成乙酸。
02
乙炔水合法
利用乙炔和水在催化 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 酸。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课件

乙醇的制备方法
1
水合乙烯制备法
通过将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的水合物。
2
木糖酒发酵法
利用微生物发酵木质素类物质,将糖类转化为乙醇。
3
Hale Waihona Puke 合成气法使用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进行催化反应,生成乙醇。
乙醇的工业应用
1 燃料乙醇
乙醇被用作可再生能源的一种,用于替代传统燃料。
2 工业用醇
乙醇在化工、制药、化妆品等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课件
乙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本课件将介绍乙醇的基本信息、制备方 法、工业应用和在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乙醇基本介绍
化学式及结构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是一种含有羟基的有机化合物。
物理性质
乙醇是一种无色、可燃液体,具有特殊的气味和酒精性质。
化学性质
乙醇可以发生酸碱反应和酯化反应,是许多化学反应和合成的重要原料。
3 食品添加剂
乙醇被用作食品保鲜剂、提香剂和调味剂。
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
酒类饮料
乙醇是酒类饮料的主 要成分,给人们带来 愉悦和放松。
乙醇消毒剂
乙醇被用作消毒剂, 具有杀菌作用,常用 于医疗和卫生领域。
乙醇染料
乙醇被用来制备各种 颜料和染料,广泛应 用于纺织和印刷行业。
其他应用
乙醇还可以用于制备 香水、溶剂、润滑剂 等多种产品。
乙醇的浓度可以通过稀释高浓度乙醇或混合不同浓度乙醇来实现。
结语
乙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增强对乙醇的认知
乙醇是一种多功能的有机化合物, 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
通过了解乙醇的特性和应用,我 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利用它。
乙醇的未来发展趋势
乙醇课件ppt

开动脑筋想一想:钠可以保存在煤油里, 为什么?钠可以与水反应吗?
乙醇
水
煤油
结构
H―O―H 碳氢化合物(只含
C-C键、C-H )
1、根据钠与水的反应, O-H容易断裂吗?
2、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 C-H容易断裂吗? 3、根据[实验1]钠与乙醇反应, 你有何想法?
(三) 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实验现象:红热的铜丝,移离火焰变黑,迅速伸 入乙醇中,铜丝由黑变红,同时产生刺激性气味。
铜丝
2Cu + O2 △ 2CuO (铜丝变黑)
变黑 C2H5OH+CuO Δ CH3CH+OCu +H2O
又变红 总反应方程式:
乙醛 又变红
产生刺
激性气 2CH3CH2OH + O2 Cu
乙 醇 结 构 的 推 断
与钠 反应 生成 H2
乙醇分子结构 定性讨论:
(1) 若乙醇分子内只有1个H可以被Na 置换, 断键①
则n(C2H6O ) :n( H2 ) = 2 : 1
(2)若乙醇分子内只有2个H可以被Na 置换,
断键 ②
则n(C2H6O ) :n( H2 ) = 1 : 1
(3)若乙醇分子内只有3个H可以被Na 置换, 断键 ③
5、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两个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有6个完全相同的氢原子 C. 乙醇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 取代后的产物
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 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
6、某有机物6g 与足量钠反应生成 0.05molH2,该 有机物可能是( B )
乙醇ppt课件

工业酒精:95%
医用酒精:75%
固体酒精燃料
乙醇汽油
针对训练
1、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
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
C 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针对训练
2、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下图,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D )
A.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 B.在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 C.在Cu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④⑤不可能断裂 D.乙醇是电解质,在水中键①断裂能电离出氢离子
针对训练
1、下列物质不属于烃的衍生物的是( D )
A.
B.CH3CH2OH
针对练习
C.
D.CH2=CH2
2、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6种相同的氢原子 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1)实验现象
(3)实验结论
密度: 水>钠>乙醇 . 剧烈程度: 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更剧烈 .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 H2 。
实验探究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深度解析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置换反应
①
HH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H—C —C—O—H
乙醇钠
HH
2Na+2HOH=2NaOH+H2 ↑
乙醇公开课ppt课件

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及注意事项
远离火源和热源
乙醇易燃,使用时应远离火源和 热源,避免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
防止静电
在乙醇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采 取防静电措施,如使用导电性良好 的容器和管道,避免静电积聚引发 火灾。
注意通风
在使用乙醇的场所,应保持良好的 通风,避免乙醇蒸气积聚引发中毒 和火灾事故。
废弃物处理与环保要求
主要生产国家及地区
美国、巴西、中国等是全球主要的乙 醇生产国家,其中美国和巴西以玉米 和甘蔗为原料生产乙醇,中国则主要 以粮食和木薯为原料。
产业发展特点
全球乙醇产业在技术创新、原料多元 化、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生物燃料乙醇和化工乙醇成为发展重 点。
中国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及挑战
中国乙醇产量及消费情况
废弃物分类
将乙醇废弃物与其他废弃物分类 收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回收利用
对于可回收利用的乙醇废弃物, 应进行回收处理,减少资源浪费
。
无害化处理
对于无法回收利用的乙醇废弃物 ,应进行无害化处理,如通过焚 烧或生物降解等方式,避免对环
境造成危害。
06
实验操作演示与互动环节
实验目的和原理介绍
01
实验目的
03
乙醇应用领域拓展
能源领域: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等
01
生物柴油
利用乙醇与脂肪酸或脂肪酸酯 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生物柴 油,具有可再生、环保等优点
。
02
燃料乙醇
将乙醇与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 ,形成燃料乙醇,可有效降低 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
03
乙醇燃料电池
直接将乙醇转化为电能,具有 高效、清洁、可再生等特点, 是未来能源领域的研究热点。
乙醇 (最新课件ppt)

乙醇分子结构探究 1:你认为乙醇的结构式是哪种? 2:请小组交流,设计实验方案,探究 乙醇可能具有的结构式。
1. H2O(H-O-H) Na NaOH + H2↑
2. C 2H6O Na
乙醇分子结构探究
实验3-2 1:用装有钠块的注射器在试剂瓶中抽取约20ml无水乙 醇; 2:针头竖直向下,液体自然流入小烧杯; 3:待液体流尽,倒转注射器,轻轻推动活塞,点燃火 柴靠近针头。
乙醇分子结构探究
钠与水
钠与乙醇
反应现象 实验结论
浮熔游响
钠沉在针筒底部 反应比较缓慢
有气泡产生
钠的密度比水小,比乙醇大, 钠与乙醇的反应不如与水反应剧烈
2C2H5OH + 2Na → 2C2H5ONa+ H2↑ 羟基中的H原子的活泼性:醇<水
乙醇的燃烧反应
点燃
C2H5#43; 3H2O
加入乙醇
重铬酸钾 酸性溶 液
加入乙醇
高锰酸钾 酸性溶液
乙醇的用途
课堂练习
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右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 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 B.乙醇完全燃烧时键①②断裂 C.在铜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 D.在铜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②断裂
学以致用
乙醇的催化氧化微观分析
氢原子
水
乙醛
乙醇 HH H—C—C—O
-----
HH
-----
碳原子 H
氧原子
HH H—C—C—O
H
乙醇的催化氧化符号表征
2Cu + O2 △ 2CuO
CH3CH2OH + CuO
CH3CHO + Cu +H2O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2乙醇课件ppt

现象:
铜丝
Δ
①
插入乙醇 溶液中 ②
相关方程式:①:
。
②:
。
将上述①、②方程式叠加的总反应式为:
铜丝的作用: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醇催化氧化机理探究:
已知:连接-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H,才能发生 催化氧化
用工业酒精与新制生石灰混合蒸 馏,可得无水酒精。
想 一 想?
⑵ 如何检验酒精是否含水?
取少量酒精,向其中加入 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 铜由白色变蓝色,则说明酒精中含有水,反之 则不含水 .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2CH3-C-O-H + O2 Cu / Ag 不能发生催化氧
CH3
化
病原体侵入机体,消弱机体防御机能 ,破坏 机体内 环境的 相对稳 定性, 且在一 定部位 生长繁 殖,引 起不同 程度的 病理生 理过程
醇催化氧化规律
a.-OH连接碳原子上有两个H原子,则该醇 被氧化生成醛
b.-OH连接碳原子上有一个H原子, 则该醇氧化生成酮
HH H C—C—O—H
④ H③H ② ①
①与金属Na的取代反应 ①
②氧化反应--燃烧 全部
--催化氧化 ① ③
*
---乙醇被重铬酸钾氧化
(用于酒驾检测)
HH
HH
H C—C—H
H C—C—O—H
HH
HH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
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
9
5、脱水反应 • 乙醇可以在浓硫酸和高温的催化发生脱水反应,随着温度的不同生成物也
不同。 ① 消去(分子内脱水)制乙烯(170℃浓硫酸)(切记要注酸入醇,酸与醇
的比例是1:3) • 制取时要在烧瓶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以免暴沸。
② 缩合(分子间脱水)制乙醚
10
四.工业制备
• 制备原料有淀粉、乙烯、磷酸、硫酸、葡糖淀粉酶,衍生产品为盐酸乙醇液、二硫化硒、 环氧乙烷、对二乙基苯、联苯、6-甲氧基-2-乙酰萘、戊基氰基三联苯、乙醛、甲醛、乙醇 钠、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无水)、复盆子酮等。
•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 便可以发酵成酒。
3
二.物理性质
•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 气体密度为1.59kg/m³, 相对密度 (d15.56)0.816,式量(相对分 子质量)为46.07g/mol。沸点是 78.4℃,熔点是-114.3℃。纯乙醇 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 易挥发。
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 为无色。 乙醇也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当乙醇蒸汽进入含有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硅胶中时,可见硅胶由橙红色变为灰绿 色(Cr3+),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饮酒驾车(酒驾)。
6
化学反应
1、与金属反应 • 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其只能与少量金属(主要是碱
产乙醇: • (catalyst是催化剂,pressure是加压) • 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气,成本低,产量大,这样能节约大量粮食,因
此发展很快。 • 煤化工 • 工业制乙醇还主要是通过乙烯氢化制得,而适合中国国情的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是利用煤化工技术,将
煤转化为合成气,直接或者间接的合成乙醇。 • 联合生物加工 • 利用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生产乙醇能缓解非再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带来的能源压力。来源广
泛的纤维素将是很有潜力的生产乙醇原料。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的发酵法生产乙醇成 本较高,乙醇生产难以规模化。联合生物加工技术,一体化程度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2
13
5
三.化学性质
酸碱性
乙醇不是酸(一般意义上的酸,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也不具有酸的通性),乙醇溶液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 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氢离子)。
乙醇的pKa=15.9,与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 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还原性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 一步被氧化为乙酸。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 一定毒性的乙醛(乙醇在体内也可以被氧化,但较缓慢, 因为没有催化剂),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潮解性 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较强的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 收水分。 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但 氯化钠和氯化钾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 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剂、 增色剂和医药试剂。
• 工业上一般用淀粉发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制取乙醇: • 发酵法 • 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和淀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发酵; • 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唯
一工业方法。 • 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
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经水解(用 废蜜糖作原料不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乙醇。 • 发酵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并含有其他一些有机杂质,经精馏可得95%的工业乙 醇。
11
• 乙烯水化法 • 乙烯直接或间接水合。 •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
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有机盐以及氢气:
2、酯化反应 • 乙醇可以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并加热的情况下,发生酯化作用,生成乙
酸乙酯(具有果香味;酒放得越久就越香就是因为乙醇被缓慢氧化成乙酸, 然后发生酯化反应作用,生成乙酸乙酯)。反应为可逆反应:
7
3、取代反应
• 乙醇可以和卤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 通式:
(X为卤素)
4、氧化反应
• ①燃烧
• 乙醇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完全氧化反应: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 量的热;
• 不完全燃烧时还生成一氧化碳,有黄色火焰,放出热量。
• 完全燃烧:
• 不完全燃烧:
8
• ②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 总式: • 乙醇也可被浓硫酸跟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发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应,燃烧起
•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 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 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 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 化合物极性大。
• λ=589.3nm和18.35℃下,乙醇的 折射率为1.36242,比水稍高。
4
溶解性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 机溶剂。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 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 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 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 (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制药1603 第一组
乙醇的介绍
1
1 历史沿革
乙醇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4 工业制备
2
一.历史沿革
•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谷物酿酒了,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 (酒精)。
• 酿酒至少始于中国早期农耕时代。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到“清盎之 美,始于耒耜”。
• 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淀粉在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和酒精, 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而酶则是由自然界的微生物所分泌的。
9
5、脱水反应 • 乙醇可以在浓硫酸和高温的催化发生脱水反应,随着温度的不同生成物也
不同。 ① 消去(分子内脱水)制乙烯(170℃浓硫酸)(切记要注酸入醇,酸与醇
的比例是1:3) • 制取时要在烧瓶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以免暴沸。
② 缩合(分子间脱水)制乙醚
10
四.工业制备
• 制备原料有淀粉、乙烯、磷酸、硫酸、葡糖淀粉酶,衍生产品为盐酸乙醇液、二硫化硒、 环氧乙烷、对二乙基苯、联苯、6-甲氧基-2-乙酰萘、戊基氰基三联苯、乙醛、甲醛、乙醇 钠、乙醚、乙酸乙酯、乙醇(无水)、复盆子酮等。
•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 便可以发酵成酒。
3
二.物理性质
•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 气体密度为1.59kg/m³, 相对密度 (d15.56)0.816,式量(相对分 子质量)为46.07g/mol。沸点是 78.4℃,熔点是-114.3℃。纯乙醇 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 易挥发。
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 为无色。 乙醇也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当乙醇蒸汽进入含有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硅胶中时,可见硅胶由橙红色变为灰绿 色(Cr3+),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饮酒驾车(酒驾)。
6
化学反应
1、与金属反应 • 因为乙醇可以电离出极少量的氢离子,所以其只能与少量金属(主要是碱
产乙醇: • (catalyst是催化剂,pressure是加压) • 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气,成本低,产量大,这样能节约大量粮食,因
此发展很快。 • 煤化工 • 工业制乙醇还主要是通过乙烯氢化制得,而适合中国国情的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是利用煤化工技术,将
煤转化为合成气,直接或者间接的合成乙醇。 • 联合生物加工 • 利用生物能源转化技术生产乙醇能缓解非再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带来的能源压力。来源广
泛的纤维素将是很有潜力的生产乙醇原料。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般的发酵法生产乙醇成 本较高,乙醇生产难以规模化。联合生物加工技术,一体化程度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12
13
5
三.化学性质
酸碱性
乙醇不是酸(一般意义上的酸,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也不具有酸的通性),乙醇溶液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 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氢离子)。
乙醇的pKa=15.9,与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 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还原性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 一步被氧化为乙酸。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 一定毒性的乙醛(乙醇在体内也可以被氧化,但较缓慢, 因为没有催化剂),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潮解性 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较强的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 收水分。 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 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但 氯化钠和氯化钾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 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剂、 增色剂和医药试剂。
• 工业上一般用淀粉发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制取乙醇: • 发酵法 • 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和淀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发酵; • 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唯
一工业方法。 • 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
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经水解(用 废蜜糖作原料不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乙醇。 • 发酵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并含有其他一些有机杂质,经精馏可得95%的工业乙 醇。
11
• 乙烯水化法 • 乙烯直接或间接水合。 •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
金属)反应生成对应的有机盐以及氢气:
2、酯化反应 • 乙醇可以与乙酸在浓硫酸的催化并加热的情况下,发生酯化作用,生成乙
酸乙酯(具有果香味;酒放得越久就越香就是因为乙醇被缓慢氧化成乙酸, 然后发生酯化反应作用,生成乙酸乙酯)。反应为可逆反应:
7
3、取代反应
• 乙醇可以和卤化氢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卤代烃和水。
• 通式:
(X为卤素)
4、氧化反应
• ①燃烧
• 乙醇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 完全氧化反应: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 量的热;
• 不完全燃烧时还生成一氧化碳,有黄色火焰,放出热量。
• 完全燃烧:
• 不完全燃烧:
8
• ②催化氧化: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情况下进行。 • 总式: • 乙醇也可被浓硫酸跟高锰酸钾的混合物发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应,燃烧起
•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 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 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 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 化合物极性大。
• λ=589.3nm和18.35℃下,乙醇的 折射率为1.36242,比水稍高。
4
溶解性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 机溶剂。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 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 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 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 (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制药1603 第一组
乙醇的介绍
1
1 历史沿革
乙醇
2 物理性质 3 化学性质
4 工业制备
2
一.历史沿革
•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谷物酿酒了,酒的主要成分就是乙醇 (酒精)。
• 酿酒至少始于中国早期农耕时代。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到“清盎之 美,始于耒耜”。
• 现代科学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是:淀粉在酶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糖和酒精, 自然转变成了酒香浓郁的酒,而酶则是由自然界的微生物所分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