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百度

合集下载

第二章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百度

第二章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百度

一、
人格发展理论
一、
人格发展理论
二、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1977年 美国 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是个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即
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自信心。 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自我效能
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开篇案例
情境导入
患者,女性,79岁,确诊老年痴呆1年。近1个月来, 患者有时会一边说“回家”,一边就要出门,对家人的解 释置之不理,家人十分烦恼,通过电话随访向护士求助。
问题: 1. 护士可应用什么理论向家属解释李某的行为? 2. 护士可向家属提供哪些护理指导?
LOGO
增长,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及
机体功能的逐渐丧失。

随机老化理论

非随机老化理论
一、 随机老化理论
老化的发生是随机损伤积累的过程
体细胞发生自发性突变----突变 细胞分裂--器官功能失调
体细胞突变理论 分子交联理论 自由基理论
生物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以及核酸---交联--组织弹性下降-----硬度增加
A
A. Hayflick B. Weismann C. Harman D. Kohn E. Walford
2. 下列哪种理论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E
A. 人格发展理论
B. 隐退理论
C. 持续理论
D. 活跃理论
E. 自我效能理论
3. 下列哪种理论主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B
A. 活跃理论 B. 隐退理论 C. 持续理论 D. 次文化理论 E. 年龄阶层理论

老年护理学 第二章老化理论

老年护理学 第二章老化理论

老化与免疫功能减退有关
• 自身免疫在老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在正常的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与自身的组织成分 发生免疫反应,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细胞产生突变的机 率也随之增加。 • 突变细胞是一种不同于正常细胞的异常蛋白质,被体内免 疫系统辨认为外来异物。当此异常的蛋白质在体内出现时, 将会激发体内免疫系统反应,而产生抗体,该反应称为自 体免疫。 • 当自体免疫反应发生时,会造成一系列的细胞损害。使机 体自我识别功能障碍,不能准确地识别自己和非己,从而 诱发一些严重疾病,加剧组织的老化。如老年人常见的风 湿性关节炎被认为是免疫系统自身攻击的结果。
四、次文化理论
• 老人作为一个在数量上越来越庞大、社会 影响上越来越强烈的群体,必然会形成具 有特殊色彩的文化现象,以此与青年人或 中年人区别开来,这就是老年次文化。
五、年龄阶层理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年龄阶层利用了社会学中阶级、分层、社 会化、角色等理论,力图从年龄的形成和 结构等方面来阐述老年期的发展变化,它 被认为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较全面的、颇具 发展前景的一个理论
三、神经内分泌理论
• 老化现象是由于大脑和内分泌腺体的改变 所致
四、长寿和衰老理论
• 通过对百岁老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 长寿有关的因素有笑口常开、没有野心、 日常生活规律、健康的信仰、家庭和睦、 自由和独立、行为有目的、积极的人生观
五、其它理论
• • • • • • • 1.体细胞突变理论 2.自由基理论 3.细胞损耗理论 4.分子串联理论 5.脂揭质和游离放射理论 6.预期寿命和功能健康理论期 7.差错灾难理论
第一节 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 一、基因程控理论 • 每种生物就象设定好时间的生物个体,体 内细胞的基因有固定的生命期限,并以细 胞分化次数来决定个体的寿命。 • 例如:人类的基因,其最长生命期限被设 定为110年,在这110年中,正常细胞分裂 约50次,达到极限分裂次数就停止正常分 化,细胞开始退化、衰老,人开始老化, 最终死亡

老年护理学-3 第二章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老年护理学-3 第二章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优点 ✓ 可以解释一些老年人行为,如老年痴呆患者的 “异食癖” ✓“返老还童”现象
缺点
✓ 忽略了人格发展的终身性
35
(一)人格发展理论
2.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8阶段)
阶段
成年早期 (18~24岁)
成年中期 (24~50岁)
冲突 亲密 VS 孤独
繁衍 VS 停滞
成年晚期
自我完善 VS
(50岁以后) 绝望
(五)老化社会学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 隐退理论 ✓ 活跃理论 ✓ 持续理论 ✓ 次文化理论

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51
一、疾病不确定理论
对生命有威胁的慢性疾病,如癌症 出现了一些老人不知道、未被预料、不能理解的症状,
会导致不确定感的产生 应及时向老人提供相关信息,做好预备
52
二、慢性病轨迹模式
复习
平均期望寿命、最高寿命、健康期望寿命 WHO对老年人的定义 老龄化社会的定义 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
1
复习
熟悉虐待老年人的形式 熟悉虐待老年人的原因 虐待对老年人产生的不良影响 虐待老年人的干预措施
2
老年护理学
2020/3/22
授课教师:林晓鸿
3
目录 一 二 三 四
老化的生物学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21
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关节炎
22
二.非随机老化理论
3. 基因程控理论 老化:基因控制下的程序变化 为什么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同的寿命呢? 蜉蝣不知昼夜,朝生夕死; 彭祖八百岁月,几经沧桑。
23
二.非随机老化理论
3. 基因程控理论 因为不同种类的生物基因不同 ,它所控制的衰老速率不同, 寿命长度也就不同

精选-《老年护理》第2章 老化的相关理论试题及答案

精选-《老年护理》第2章  老化的相关理论试题及答案

第2章老化的相关理论一、案例分析题1、张大爷,75岁,反复髋关节、膝关节等关节疼痛5年,常于阴冷天气、下雨时发作或加重,伴有轻度红肿和晨僵,活动有时可听到关节咔嗒声,X线显示膝关节、髋关节有骨赘改变。

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

可用于张大爷此病解释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E )A.遗传基因理论B.自身免疫理论C.神经内分泌理论D.衰老理论E.自身免疫理论和衰老理论2、朴总工程师,女,68岁,患高血压23年,血压最高达到过190/116mmHg,一般用药可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最近为某项目攻坚加班加点,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轻微头痛。

今天讨论时突然心前区持续性疼痛半小时入院。

体检:P 90次/分,BP 168/100mmHg,身高165cm,体重85kg,表情焦虑。

为了协助诊断,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B )A.心脏B超B.心电图C.脑CTD.心肌酶学检查3、朴总工程师,女,68岁,患高血压23年,血压最高达到过190/116mmHg,一般用药可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最近为某项目攻坚加班加点,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轻微头痛。

今天讨论时突然心前区持续性疼痛半小时入院。

体检:P 90次/分,BP 168/100mmHg,身高165cm,体重85kg,表情焦虑。

24小时内最关键的观察是( C )A.生命体征B.瞳孔大小C.心电监护D.有无恶心呕吐4、朴总工程师,女,68岁,患高血压23年,血压最高达到过190/116mmHg,一般用药可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最近为某项目攻坚加班加点,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轻微头痛。

今天讨论时突然心前区持续性疼痛半小时入院。

体检:P 90次/分,BP 168/100mmHg,身高165cm,体重85kg,表情焦虑。

医生给予扩张血管、溶栓等治疗24小时后,患者血压正常,头痛、心前区疼痛消失,自我感觉较好,于是想在病床上继续工作,声称工作离不开她,不工作活着没有意义,她这是为了满足( E )A.生理需求B.安全需求C.社交需求D.尊重需求E.自我实现需求5、朴总工程师,女,68岁,患高血压23年,血压最高达到过190/116mmHg,一般用药可以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

老年护理学第二章 老化理论

老年护理学第二章 老化理论
11
一、基因程控理论
不同种类的生物,其细胞最高分化次数也 有不同,细胞分化次数越高,其寿命越长 。
12
一、基因程控理论
基因程控理论:基因的遗传可决定各种 生物的寿命长短,不同种类的生物有不 同的寿命。
13
某些生物的寿命
蝇:3个月
猩猩:40年
猫:20年
人:110年
狗:30年
大象:9014年
基因决定寿命:单卵双胎寿命 大致相同;长寿家庭的后代, 多长寿。
同一种生物的寿命和老化速度 不完全一样:女性的寿命一般 比男性长。据调查百岁寿星女 性多于男性。
德国维尔茨堡大 学Franke教授调 查百岁以上老人 500名,有长寿家 族史占65%
15
二、免疫理论
免疫功能决定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1962年,Walford提出,机理:
第二节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 第三节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
5
我真的老了吗?
老化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有个体差异 生理 心理 社会
6
南 丁 格第二尔学节习奖目疾标章病
作为各国优秀
护士的最高荣誉奖,
每两年颁发一次。 1、应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自学1理98论3年解至释2
老化现象
007年7月,中
2、了解衰老理论新进展,正国确已应有用4衰8老位理护
多疑、忧郁、孤独
20
四、长寿和衰老理论
1、与长寿有关的因素
生活质量:积极的人生观、笑口常开、家庭和睦 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营养与锻炼、戒烟限酒
、充足的睡眠。 遗传因素:最重要 环境因素:
21
四、长寿和衰老理论
u 1986年,国际自然医学会曾确定世界上四个人类 长寿区:巴基斯坦的洪萨、前苏联的格鲁吉亚、 南美的厄瓜多尔和中国的新疆,并总结出这些地 区的共同环境特征为:

第二章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百度 PPT

第二章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百度 PPT

LOGO
一、疾病不确定理论 二、慢性病轨迹模式 三、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
行为模式
过渡
第* 页

老化的生物学 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 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 理论
相关护理理 论和模式
一、疾病不确定理论
疾病病不确定感理论 1998年 美国 Mishel 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主要来源于以下4方面:
①不明确疾病的症状; ②复杂的治疗和护理; ③缺乏与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有关的信息; ④不可预测疾病的过程和预后
出生---死亡,8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 青年期、成年期、晚年期
晚年期的发展任务是发展自我整合,否则会出现绝望。 即接纳生命, 反义词是绝望
(一)基本层次的怀旧治疗
人际交往的原则与策略
➢ 重温过去的事件和经验,重新感受 该事件带给他们的喜怒哀乐; ➢ 鼓励老人与他人分享这些经验
B. 隐退理论
C. 持续理论
D. 活跃理论
E. 自我效能理论
3. 下列哪种理论主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B
A. 活跃理论 B. 隐退理论 C. 持续理论 D. 次文化理论 E. 年龄阶层理论
4.Erikson将整个人生过程从出生到死亡分为几个阶段
D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E. 九
谢谢各位同学的认真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谢谢

老化的生物学 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 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 理论
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人际关系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重点研究和解释老化过程对 老年人的认知思考、心智行为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一、
人格发展理论

老年护理学-老化理论

老年护理学-老化理论

三、持续理论
持续理论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及行为特征是由 环境影响与社会增强结果所塑造出来的。人 的人格会随年龄的增加而持续地动态改变, 如果个体能适时改变人格,适应人生不同阶 段的生活,则能较成功地适应老化。
四、次文化理论
老年人在社会团体中是一群非主流人群,他 们有自己特有文化特点,如生活信念、习俗、 价值观及道德规范等,从而自成一个次文化 团体。在这个文化团体中,个人社会地位的 认定由过去的职业、教育程度、经济收入转 移至健康状态或患病情况等方面。
一、基因程控理论
1
细胞定时老化论: 动物有预先设定的 生命周期,细胞基 因有固定的生命期 限,并以细胞分化 次数决定个体寿命 。
2
遗传程序衰老学: 体内“生物钟”支 配着所有生命现象 的循序展开,这个 “生物钟”就是细 胞核内的脱氧核糖 核酸,它控制着生 物个体的衰老程序 。
3
基因突变理论:衰 老是体细胞突变或 细胞DNA复制错误 引起的损伤,造成 老年人体内细胞特 性的变化,从而影 响细胞功能。
二、免疫理论
随年龄增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下降, 如T细胞功能下降,对外来异物的辨认 和反应降低,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降低, 导致感染与癌症患病率增加。
三、神经内分泌理论
下丘脑-垂体轴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衰 退使得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逐渐减退,少 数控制着机体全部生理功能的细胞是不 能被其他细胞所取代的,这些细胞受损 可引起机体老化。
六、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
老化的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护士了解社会因素对 老年人生活的影响,从而制定出完善的护理计划 来指导护理活动。

四、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
可以分清护理问题中的轻重缓急。 有利于全面的收集评估资料,及时发现老年人的 需要,并尽量满足他们的需要。 可以帮助老年人满足需要,解决健康问题。

第二章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第二章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计算公式:
年龄中位数=中位数组的年龄下限值+(人口总数/2-中位数组 之前各组人数累计)×组距
老龄化社会的划分标准
老年人口系数是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人 口老龄化的重要指标。
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 7%,发展中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 总人口的10%时,该国家(或地区)即成为 老龄化国家(或地区),达到这个标准的社 会即称为老龄化社会。
9
生老病死
10
佛教指人的四苦
出生 衰老 生病 死亡
老化(senility,aging)
即衰老,是所有生物种类在生命 延续过程中的一种生命现象。人体自 出生到成熟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在形态和功能上所发生的进行性、衰 退性的变化,称之为老化。
生理性老化 (physiological senility)
20
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
1.老年人口系数 2.老年人口负担系数 3.老少比 4.长寿水平 5.平均期望寿命 6.健康期望寿命 7.性别比 8.年龄中位数
一、老年人口系数
老年人口系数:
又称老年人口比例(proportionofagedpopulation) 即在某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构成中,老年
人口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的 主要指标。
国外完善养老模式体系的借鉴经验
• 经验一: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全方位需求 • 经验二:建立分阶段、分层次、分级别的养老模式体系 • 经验三:实行养老服务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 经验四:居家养老是当前的国际趋势 • 经验五:发挥政府的保障和引导作用 • 经验六:调动家庭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 经验七: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 • 经验八:引导老年人适当就业 • 经验九:发展志愿性养老服务 • 经验十:重点推进居家养老 • 经验十一:加快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疗人法际关护系理活动:
• 鼓励病人给老朋友或亲友写信。 • 使用集中话题、反馈、复述等沟通技巧发展人际关系。 • 以同情的态度评论病人回忆中表达的情感。 • 必要时,以直接对事件提问的方式来再次将话题拉回到事件
本身。 • 告知家庭成员回忆对病人的益处。 • 根据病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长短决定每次治疗时间。 • 对感知性损害的病人应立即给予正面反馈。 • 了解病人以往的应对技巧。 • 每周一次或更频繁地进行回忆治疗。 • 根据病人的反应和意愿决定治疗的次数。
(二)深入层次的怀旧治疗
人际交往的原则与策略
通过帮助老年人回忆过去的人生困 难或挫折,协助他们接纳自己的过 去,坦然面对死亡。
回忆疗人法际关护系理活动:
• 选择舒适的场所。 • 安排充足的时间。 • 和病人一起确定每次会谈的主题(如:工作、生活)。 • 选择适当的、参与人数较少的群体做集体式的回忆治疗。 • 利用有效的倾听和参与技巧。 • 确定何种回忆方法最有效(如,录音的自传、杂志、有组织的
老化的心理学 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 理论
相关护理理 论和模式
一、疾病不确定理论
疾病病不确定感理论 1998年 美国 Mishel 病人的疾病不确定感主要来源于以下4方面:
①不明确疾病的症状; ②复杂的治疗和护理; ③缺乏与疾病的诊断和严重程度有关的信息; ④不可预测疾病的过程和预后
2019/11/7
因此,在护理中,及时向患者提供相关信息,如有关治疗 会出现的症状、时间、程度以及持续时间等,将会帮助患 者降低不确定感。
回忆、剪贴簿、开放式的讨论和讲故事等)。 • 利用能应用五种感官的小道具(如:音乐用来听、照片用来看、
香水用来闻)以刺激回忆。 • 鼓励病人说出对过去发生事情的正面和负面的感受。
回忆疗人法际关护系理活动:
• 通过观察病人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以及声调,以确定回忆 的重要性。
• 以开放性问题询问过去发生的事件。 • 鼓励病人写出过去发生的事件。 • 把回忆治疗的焦点比较多地集中在过程上而不是结果上。 • 对参加回忆治疗者表示支持、鼓励和同情。 • 运用有文化色彩的道具、主题和技巧。 • 协助病人表达出痛苦、愤怒和其他负面回忆。 • 利用病人的相册或剪贴簿引发回忆。 • 协助病人建立或添加家谱,或记录他/她口述的历史。
一、
人格发展理论
一、
人格发展理论
二、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理论:1977年 美国 班杜拉提出 自我效能是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的能力大小的主观判断,即
个体对自己执行某一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自信心。 人的行为既受结果期望的影响,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自我效能
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第* 页

老化的生物学 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 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 理论
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人际关系
老化的心理学理论重点研究和解释老化过程对 老年人的认知思考、心智行为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一、
人格发展理论
一、
人格发展理论
一、
人格发展理论
霍尼、弗洛姆和艾里克森为代表的美国新精神分析
人际关系
艾里克森提出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人格发展理论在老化的研究和实践中应用 最为普遍。
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隐退理论的前提:
一、 隐退理论
① 隐退是一个逐渐进行的过程 ② 隐退是不可避免的 ③ 隐退是双方皆感满意的过程 ④ 所有社会系统都有隐退的现象 ⑤ 隐退是一种常模
三、 持续理论
较活跃理论更加注重的是老年人的个体性差异 该理论认为,个人面对老化会倾向维持与过去一致的生活形
态,并积极寻找可以取代过去角色的相似生活形态与角色。 因此,老年期只要延续中年时代的爱好、习惯,或者寻找一
些替代性的活动以代替失去的或改变的角色,即能获得成功 的老化。
2019/11/7
LOGO
一、疾病不确定理论 二、慢性病轨迹模式 三、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
行为模式
过渡
第* 页

老化的生物学 理论
老年护理学 老年护理相关理论
开篇案例
情境导入
患者,女性,79岁,确诊老年痴呆1年。近1个月来, 患者有时会一边说“回家”,一边就要出门,对家人的解 释置之不理,家人十分烦恼,通过电话随访向护士求助。
问题: 1. 护士可应用什么理论向家属解释李某的行为? 2. 护士可向家属提供哪些护理指导?
LOGO
4.Erikson将整个人生过程从出生到死亡分为几个阶段
D
A. 五 B. 六 C. 七 D. 八 E. 九
2019/11/7
谢谢各位同学的认真聆听!
Thanks for listening!
2019/11/7
增长,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退行性变化及
机体功能的逐渐丧失。

随机老化理论

非随机老化理论
一、 随机老化理论
老化的发生是随机损伤积累的过程
体细胞发生自发性突变----突变 细胞分裂--器官功能失调
体细胞突变理论 分子交联理论 自由基理论
生物体内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 以及核酸---交联--组织弹性下降-----硬度增加
帮助病人平静的离世
三、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
主要观念: 痴呆患者常常表现的与社会标准不相符合的攻击行为、语言性激越
行为以及躯体性非攻击徘徊等症状行为,视为潜在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的表现。
三、需求驱动的痴呆相关行为模式 只要努力理解患者行为背后表达的需求,就能很好的管
理患者的行为。
练习题:
1. 基因程控理论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

第* 页

老化的生物学 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 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 理论
相关护理理论和 模式
3
理论
实践
LOGO
一、随机老化理论 二、非随机老化理论 三、老化的生物学理论与护理
过渡
第* 页

老化的生物学 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 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 理论
相关护理理论和模式
人际关系
老化或衰老是指生物体生长发育到成熟期以后,随着年龄的
出生---死亡,8个阶段: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少年期、 青年期、成年期、晚年期
晚年期的发展任务是发展自我整合,否则会出现绝望。 即接纳生命, 反义词是绝望
2019/11/7
(一)基本层次的怀旧治疗
人际交往的原则与策略
重温过去的事件和经验,重新感受 该事件带给他们的喜怒哀乐;
鼓励老人与他人分享这些经验
A
A. Hayflick B. Weismann C. Harman D. Kohn E. Walford
2. 下列哪种理论是人类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E
A. 人格发展理论
B. 隐退理论
C. 持续理论
D. 活跃理论
E. 自我效能理论
3. 下列哪种理论主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B
A. 活跃理论 B. 隐退理论 C. 持续理论 D. 次文化理论 E. 年龄阶层理论
不稳定阶段 疾病或症状不能得到控制,不断寻求稳定的治疗方 更好的控制那些干扰其日
案,正常生活受到干扰;不需要住院治疗
常生活的症状
下降阶段 临终阶段
快速或缓慢下降的生理状态,生活不能自理的程度 加重,日常活动及生活力式受到病情改变的巨人影 响
适应疾病带来的残疾或无 能给生活造成的改变
病情恶化,病人不得不放弃日常活动和兴趣
病管理可在家中进行
从性
疾病活动期伴有严重而不能解除的症状或并发症; 控制症状和体征,恢复日
需要住院治疗
常生活
阶段 逆转阶段
表现
管理目标
逐步回归至可接受的生活力式,但日常活动受到疾 保持轨迹的正常过程,延
病带来的残疾或无能的限制
缓疾病的进展
危机阶段
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紧急治疗和护理;病人需 去除生命威胁 绝对卧床,日常活动被禁止
---皮肤松弛、血管硬化
自由基---抗氧化防御系统 (失调)
二、 非随机老化理论
与年龄相关的分子和细胞水平的变化都是受基因程控的,老化是程序控制的过程。
神经内分泌理论 免疫理论 基因程控理论 端粒-端粒酶假说
人际关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LOGO
一、人格发展理论 二、自我效能理论 三、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
过渡
2019/11/7
二、慢性病轨迹框架
阶段
表现
管理目标
前轨迹阶段 个体未发病也无任何疾病症状或体征,但存在遗传 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素或有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等危险因素
始发阶段
有临床症状或体征,疾病被诊断
促进早期诊断及治疗
稳定阶段 急性阶段
疾病症状得到良好的控制,病人维持每日活动,疾 促进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
一、
人格发展理论
三、老化的心理学理论与护理
• 人格发展理论的应用 • 艾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的应用:成功自我整合、坦然面对死亡。 • 自我概念理论的应用
LOGO
一、隐退理论 二、活跃理论 三、持续理论 四、次文化理论 五、老化的社会学理论与护理
过渡
第* 页

老化的生物学 理论
老化的心理学 理论
老化的社会学 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