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规模大小分类

合集下载

《规模猪场常识培训》课件

《规模猪场常识培训》课件

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
总结词
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是规模猪场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详细描述
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账务管理、投资回报等方面,需要建立规范的财务制度 ,保证猪场的财务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成本控制则包括饲料、药品、人力等方面 的开支,需要制定合理的成本计划,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市场开拓与产品销售
总结词
疫病防治
制定严格的消毒、检疫、疫病 防治制度,防止疫病的发生和
传播。
03
规模猪场的饲料与营养
猪的饲料种类及特点
01
02
03
谷物类
谷物类是猪的主要饲料, 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 ,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蛋白 质含量。
蛋白质类
蛋白质类包括鱼粉、豆粕 、肉骨粉等,是猪生长和 发育的重要营养来源。
矿物质类
主要包括钙、磷、食盐等 ,对猪的生长和骨骼发育 有重要作用。
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是规模猪场实现价值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市场开拓包括了解市场需求、拓展销售渠道、建立品牌形象等方面,需要加强市场调查和营销策划。产品销售 则要求根据市场需求和客户群体,选择合适的产品类型和销售模式,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同时,需要 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口碑。
THANKS
式等猪舍类型。
建筑结构
猪舍应采用砖混或钢架结构,屋 顶采用保温材料。
面积与跨度
根据养殖规模和工艺要求,合理确 定猪舍面积和跨度。
饲养管理与环境控制
饲养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根 据不同生长阶段猪的营养需求
,合理配制饲料。
环境控制
猪舍内应安装通风换气、采暖 降温、湿度控制等设备,保证
适宜的养殖环境。

猪场筹划与建设

猪场筹划与建设

猪场筹划与建设一、确定猪场规模与模式(一)、确定猪场规模和生产方向1、年出栏头数猪场的饲养规模指在养猪场正常运营情况下,养猪场年出栏商品猪的头数,如千头猪场、万头猪场等多种规模。

种猪场也可以按照基础母猪头数计。

小型养猪场:年出栏1000~5000头商品猪,年饲养基础母猪≤300头;中型养猪场:年出栏5000~10000头商品猪,年饲养基础母猪300~600头;大型养猪场:年出栏10000头以上,年饲养基础母猪>600头;规模超过30000头宜分场建设,有利于猪场疫病防治、环境控制、粪污处理。

(1)、规模化养猪场。

实际生产中以基础母猪1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00~2400头为一个标准规模养猪场,每周至少有4~5头母猪产仔,5~6头母猪配种、妊娠,每周出栏商品肉猪40头,需要6个劳动力完成全部任务,投入资金130万元,产出约150万元,每头母猪制造利润大约2000元。

自繁自养的规模化养猪场、年出栏300~5000头商品猪的标准化规模养猪场、养猪专业户,其基础母猪头数参考见表2-1。

(2)、集约化猪场。

集约化猪场是大规模的猪场,通过使用优良的猪种,饲喂全价饲料,创造适宜的环境,执行严格的防疫,实行集约化养猪,最终的目的是获得较局的经济效益。

如果将生产环节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即按繁殖周期安排工艺流程,按节拍均衡生产,实行全进全出制度,这种生产方式称为"工厂化养猪"。

2、生产方向根据生产方向可细分为哺乳仔猪场、生长育肥猪场、自繁自养猪场和种猪场。

哺乳仔猪场要求保育猪经过保育期饲养体重达到20~25 kg,然后销售给生长育肥猪生产者;自繁自养也称全程饲养,即配种、分娩、育肥三个过程结合的一种饲养方式;种猪场主要生产并出售种猪。

养猪场的性质和规模的确定,先根据市场需求制订,再要考虑生产技术水平、投资能力和各方面基础条件。

种猪场应尽可能纳入国家或地区的繁育体系,其性质和规模应适应国家或地区的要求,建场时应慎重考虑,切忌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规模,否则很易导致投入产出不成比例、资金链断裂、猪场倒团的严重后果。

养殖规模标准

养殖规模标准

养殖规模标准
一、养殖类型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状况,确定适合的养殖类型。

常见的养殖类型包括畜牧、水产、禽类等。

不同类型的养殖具有不同的规模标准和要求。

二、养殖场地
1.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环境安静、交通便利的场地,同时考虑到排污、水源、电力等方面的因素。

2.场地规模:根据养殖类型和养殖数量,确定合理的场地规模。

一般来说,养殖场地面积应不少于5亩,且可根据不同养殖类型进行适当调整。

3.场地布局:合理规划养殖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区域,做到功能明确、布局合理。

三、养殖设施
1.养殖圈舍:根据养殖类型和规模,建设或改造适合的圈舍。

圈舍应具备遮阳、保暖、通风、防潮等功能,同时要考虑到动物的舒适度和健康状况。

2.养殖设备:根据养殖类型和规模,购买或定制适合的养殖设备,如饮水装置、饲料设备、消毒设备等。

3.环保设施:为了保护环境,养殖场应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如粪污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

四、养殖技术
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当地市场和养殖条件的品种。

2.饲料管理:合理安排饲料采购、储存、加工、喂养等环节,确保饲料质
量和动物健康。

3.防疫管理:制定科学的防疫计划,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减少疾
病的发生和传播。

4.饲养管理: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安排饲养时间和饲料种类,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品质。

五、养殖管理
1.人员管理:制定管理人员职责和工作制度,确保养殖场正常运行。

2.财务管理:建立财务制度,做好收支平衡,确保资金正常运转。

3.销售管理:制定销售计划和市场策略,确保产品及时销售并获得最佳收益。

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一)

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一)

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一)畜禽养殖场规模标准背景随着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畜禽养殖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由于过度养殖、药物滥用等问题,畜禽养殖业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隐患。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有必要对畜禽养殖场规模进行标准化管理。

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畜禽养殖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养猪场污染物排放标准》。

这两个标准明确了畜禽养殖场应该满足的各项排放标准。

养殖场规模标准按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畜禽养殖场规模应该按照养殖密度进行划分。

具体分为以下几类:•小型养殖场:养殖密度不超过10头/亩、200只/亩•中型养殖场:养殖密度不超过25头/亩、500只/亩•大型养殖场:养殖密度不超过60头/亩、1200只/亩同时,规定不同规模的养殖场应分别采用何种排污处理技术,以保证排放达到标准。

审批流程如果您想要建立一家畜禽养殖场,需要经过以下审批流程:1.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养殖场建设许可证;2.提交环评报告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申请材料;3.按照养殖场规模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养殖场;4.建成后进行验收并申请开业许可证。

总结畜禽养殖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但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隐患。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我们需要对畜禽养殖场规模进行标准化管理。

同时,建议养殖场主注重环保和安全生产,采用先进的排污处理技术,保护自然环境和公众健康。

建设畜禽养殖场的注意事项在建设畜禽养殖场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投资与效益的把握:养殖场的建设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需要考虑到成本与利润的平衡点。

•土地选址:养殖场需要选址在远离居民区、河流、湖泊、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域的地方,以尽可能减少环境影响。

•动物品种的选择: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市场需求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养殖品种。

•设备的选购:选择先进、实用、易维护的设备和技术,在满足环保指标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效率。

养殖场的大小如何界定-

养殖场的大小如何界定-

Action is the cure for fear, and hesitation and delay will continue to nourish fea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养殖场的大小如何界定?导读:养殖场的大小看的是面积和数量以及养殖的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

规模化养殖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等具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猪批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一、什么是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管理养殖场的大小看的是面积和数量以及养殖的实力(技术和人才优势)。

规模化养殖是指经当地农业、工商等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在养猪、奶牛、蛋鸡、肉鸡等具有一定的数量,一般猪批出栏大于或等于500头;奶牛存栏大于或等于100头;肉牛出栏大于或等于200头;蛋鸡存栏大于或等于20000羽;肉鸡出栏大于或等于50000羽。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

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对于大型化集约化何时实施?这个姑且没有定论,只能说大型化集约化养殖是我国现代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并且在政策支持和补助上也在向这个方面倾斜,小养殖户则是处于一个“爹地不疼,娘亲不爱”的尴尬境地,据我们了解到,目前距离农村居住地500之内一定要拆迁的,有些地区限制有时间,但是有的地区不受影响,这个都是因地而异的。

二、关于在集体土地上办理养殖场,这个问题是个很值得探究的,算不算改变了土地用途,会有什么后果呢。

发展畜禽养殖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此是大力支持的,但从事畜禽养殖业也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国家标准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国家标准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的国家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建筑规模和对建筑设施的技术要求,确定了猪场建设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中、小型集约化自繁自养的综合性商品肉猪生产场。

其他种类的养猪场建设可参照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82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GB/T17824 2—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GB/T17824 3—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设备GB/T17824 4—1999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环境参数与及环境管理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集约化养猪场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工艺,实行高密度、高效率、连续均衡生产的专业化养猪场。

3 2 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场种公猪及后备公猪从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可从本场所产仔猪中选留培育,其主要任务是生产商品育肥猪。

4 建设规模4 1 集约化养猪场的建设规模以该场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饲养量按GB/T17824 2执行。

4 2 养猪场的建设项目按功能分为:a)生产建筑: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b)辅助生产建筑:更衣、淋浴消毒室,兽医、化验室(含病猪隔离间),饲料加工间,变配电室,水泵房,锅炉房,仓库,维修间,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及焚烧炉;c)生活管理建筑:办公室,生活用房,门卫值班室,场区厕所,围墙大门等。

4 3 养猪场的生产建筑面积按年出栏一头育肥猪需0.8-1.0平方米计算。

4 4 养猪场的辅助生产及生活管理建筑面积应符合表1的规定。

生活用房按劳动定员人数每人4平方米计。

5 场址选择5 1 根据节约用地,不占良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原则,选择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便于排污的地方建场。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经济技术指标GB/T17824.2-1999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中、小型自繁、自养商品猪的综合性养猪场使用,亦可供种猪场和一般专业猪场参考。

2 猪场规模按饲养成年生产母猪数量和年产商品猪出栏头数确定规模。

2.1 小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头以下,年产商品肉猪5000以下。

2.2 中型场:饲养生产母猪300~600头,年产商品肉猪5000~10000头左右的养猪场。

3 猪群结构猪群结构,依生产功能、工艺流程,可划分如下部分。

3.1 成年公猪群:直接参与生产的公猪,组成成年公猪群。

实行人工辅助(本交)配种的场,种公猪应占生产母猪群的2.0%~5.0%;实行人工授精配种的养猪场可降低到1.0%以下。

3.2 后备公猪群:由为更新成年种公猪而饲养的幼猪组成,占成年公猪群的30%~50%,一般选留比例为10:2。

3.3 生产母猪群:由已经产仔的母猪组成,占猪群总存栏量的10%~12%。

3.4 后备母猪群:由用于更新生产母猪的幼猪组成,占生产母猪群的25%~30%,选留比例为2:1。

3.5 仔猪群:系指出生到断奶的哺乳仔猪,占出栏猪数15%~17%。

3.6 保育猪群:系指断奶后仔猪,在网床笼内(一般指35~70日龄仔猪)或地面饲养,而后转入生长发育猪群。

3.7 生长发育(育成、肥育)猪群:经保育阶段以后,转入地面饲养,依体重可分为育成期(体重20~35kg)、育肥前期(体重35~60kg)和育肥后期(体重60~100kg)。

4 猪群存栏头数与结构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在正常运营的情况下,以出栏商品猪头数计算猪群结构划分四种规模(见表 1)。

表 1 猪群结构表规模与群别100030005000 10000成年种公猪2~37~811~12 22~25后备公猪1~22~44~6 8~10生产母猪56~60 170~200 280~300 560~600后备母猪17~2050~6083~90 167~200哺乳仔猪100以上320以上530以上1000以上保育猪100以上310以上510以上1000以上生长发育猪300以上930以上1540以上3000以上合计存栏590以上1800以上2960以上5900以上年产商品肉猪1000以上3000以上5000以下10000以下5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5.1 繁殖指标(见表 2)。

DB37 T303-2002商品猪场建设标准(doc

DB37 T303-2002商品猪场建设标准(doc

DB37 T303-2002商品猪场建设标准(doc 10页)4.1建设规模要求4.1.1建场要求商品猪场的建设规模应根据建设地区资源、投资、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市场需求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技术与经济合理性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综合确定。

4.1.2建筑规模要求本标准所称的商品猪场其的建设规模与基础母猪的头数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种猪场建设规模划分表大型猪场中型猪场小型猪场年出>10000 5000—10000 2000—5000 栏商品猪头数基础母猪数>600 300—600 120—3004.2选址与建场条件场址选择必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4.2.1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村镇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

4.2.2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4.2.3场址地势高燥、平坦,在丘陵山建场地应尽量选择阳坡,坡度不得超过20°。

4.2.4场区土壤质量符合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4.2.5猪场水源充足,取用方便,便于防护,水质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4.2.6电力充足可靠。

粪尿污水能就地处理或利用。

4.2.7大规模猪场应考虑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

4.2.8场址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位于居民区及公共建筑群的下风向处。

4.2.9场界距离交通干线不少于500米;距居民居住区和其它畜牧场不少于1000米,距离畜产品加工厂小于1000m。

4.2.10以下地段或地区不得建场: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严重畜禽疫病常发区及山谷洼地等易受洪涝威胁的地段。

4.3猪场规划与布局4.3.1场区规划的原则建筑紧凑,少占或不占耕地。

在节约土地、满足当前生产需要的同时,适当考虑将来技术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

4.3.2猪场的分区猪场建筑设施应按管理区、生产和隔离区三个功能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系方便。

管理区应位于生产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及地势较高处,隔离区应位于在场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及地势较低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猪场规模分类
1、大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5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3000头,仔猪<50000头/年.
2、中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00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0头,仔猪<10000头/年.
3、小型: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商品猪<160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0头,仔猪<1600头/年.
4、散户:
a.自繁自养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商品猪<160头/年.
b.仔猪育肥型的规模础母猪=0头,商品猪<160头/年.
c.繁育仔猪型的规模基础母猪<10头,仔猪<160头/年.
工厂化养猪场规划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管理特点是“全进全出”一环扣一环的流水式作业。

所以,猪舍需根据生产管理工艺流程来规划。

猪舍总体规划的步骤是:首先根据生产管理工艺确定各类猪栏数量,然后计算各类猪舍栋数,最后完成各类猪舍的布局安排.
总体布局
包括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管理与生活区.
(1)生产区包括各种猪舍、消毒室(更衣、洗澡、消毒)。

消毒池、药房、兽医室、病死猪处理室、出猪台、维修及仓库、值班室、隔离舍、粪便处理区等.
(2)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厂及仓库、水塔、水井房、锅炉房、变电所、车库、屠宰加工厂、修配厂等。

(3)管理与生活区包括办公、食堂、职工宿舍等。

管理与生活区应建在高处、上风处,生产辅助区按有利防疫和便于与生产区配合布置.
大规模养猪场的建造
大规模的养猪,容易滋生很多病菌,本着有利于防疫卫生的原则,猪场应选在离居民或集镇1公里以上、地势高、开阔平坦的地方.且猪舍以南北向为好,有利于自然通风。

又猪场的运输量大,一般要求猪场距交通主干线200米以上,距离一般公路100米以上.
猪舍的设计要根据猪的生物学特点,因地制宜地进行科学设计,为猪群提供一个空气新鲜、温度适宜的良好环境.一般猪舍分为种公猪栏、母猪栏(配种栏)、分娩栏、保育栏、育成(肥)栏等。

下面对这些猪舍的建造做简单分析.
公猪栏:公猪多以单圈饲养。

公猪栏面积为6~7平方米,正面高1.05米,配有1门,高1
米,宽0.8米.
母猪栏:妊娠母猪一般采用小栏单体限位饲养,这种饲养方式具有占地少,便于观察母猪发情和及时配种,单栏限位宽0.6米,长2.1米,高1米.
分娩栏:分娩栏是一种单体栏,分娩栏宽为2~2.2米;其中母猪限位架宽0.6米,长2.1~2.2米,宽1.1米,仔猪围栏高0.6米,两边放置仔猪保温箱.
保育栏:目前多采用高床保育,可保持高床上清洁干燥,仔猪不被粪尿污染,保育栏的面积一般为3米×2米或1.5米×1.5米.
育成(肥)栏:育肥猪所占面积可视总体布局而定,一般每头占圈面积0.8~1平方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