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策划
竹林基地实施方案范文模板

竹林基地实施方案范文模板一、项目背景。
竹林基地是一处自然风景优美的地方,拥有丰富的竹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资源,制定竹林基地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二、项目目标。
1. 充分挖掘竹林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推动竹制品加工产业的发展。
2. 保护和修复竹林生态环境,提升基地的生态旅游价值。
3. 提高竹林基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三、项目内容。
1. 竹林资源开发利用。
(1)引进先进的竹材加工设备,提高竹制品的加工质量和产量。
(2)组织竹艺品设计比赛,激发竹艺品创作的潜力,丰富产品种类。
(3)开展竹编、竹雕等传统手工艺培训,传承和发扬竹文化。
2.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1)加强竹林保护管理,禁止乱砍滥伐,建立健全的保护制度。
(2)开展竹林生态环境调查评估,科学制定生态修复方案,恢复竹林生态平衡。
(3)推动竹林生态旅游,引导游客爱护环境,倡导绿色出行。
3. 宣传推广与服务提升。
(1)制作宣传册、宣传片,介绍竹林基地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
(2)建设竹林基地的宣传展示中心,举办竹文化主题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3)提升基地服务水平,改善游客接待设施,打造优质的旅游体验。
四、项目实施步骤。
1. 制定竹林基地实施方案,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人。
2. 确定项目资金来源和投入计划,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3. 招募专业团队,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4. 开展竹林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
5. 宣传推广和服务提升工作同步进行,全面提升竹林基地的形象和知名度。
五、项目效果评估。
1. 对竹林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2. 对宣传推广和服务提升效果进行调研和评估。
3.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竹林基地实施方案,确保项目效果的最大化。
六、项目总结。
竹林基地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将为竹林基地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竹林基地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在我国,毛竹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推动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提高毛竹的种植质量和产量,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制定本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的目标是建设一座毛竹丰产林基地,提高毛竹种植技术水平,提高毛竹的单产和质量,实现毛竹产量的稳步增长,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提升毛竹在经济上的价值。
二、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2.1项目内容(1)基地选址:选择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源丰富的地区作为毛竹丰产林基地的选址。
(2)毛竹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质量好的毛竹品种进行种植。
(3)土壤改良:通过施肥、翻耕等方法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为毛竹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4)种植技术培训:对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进行毛竹种植技术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5)科学管理:建立科学的毛竹种植管理体系,包括灌溉、施肥、防虫等方面的管理,提高毛竹的生长和产量。
(6)科研支持: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毛竹种植技术研究,推动毛竹生产技术的创新和进步。
2.2实施步骤(1)项目立项和准备阶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内容,进行项目的立项和申报。
(2)选址和土地准备阶段:选择适宜的区域,并进行土地清理、平整等准备工作。
(3)品种选择和苗木培育阶段: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种植的毛竹品种,并进行苗木培育和繁殖。
(4)土地改良阶段:进行土壤改良的工作,包括施肥、翻耕等,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适宜程度。
(5)种植和管理阶段:进行毛竹的种植工作,并进行科学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防虫等。
(6)培训和科研支持阶段:对参与基地建设的农民进行毛竹种植技术的培训,并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相关科研项目。
三、项目预期效益和风险控制3.1项目预期效益(1)提高毛竹的品质和产量,增加毛竹的经济价值。
(2)促进毛竹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
遂川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遂川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项目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概况项目单位名称:遂川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发展历程:合作社成立于2008年12月。
注册资金拾捌万元。
合作社拥有员工19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4人。
主营业务:组织采购、供应成员种植毛竹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成员生产的毛竹及制品;开展成员所需的运输等服务;引进新技术、新材料,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开发新产品。
人员结构:遂川县碧洲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总经理负责制,推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1.2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法人代表:欧阳汝梁,男,1975年3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遂川县碧镇丰林毛竹产业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
合作社将在他的带领下,通过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领农民大力发展毛竹种植、管理行业,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
1.2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1、项目名称:碧洲镇丰林村毛竹低产林改造项目2、建设性质:改建3、建设地点:吉安市遂川县碧洲镇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建设规模:本项目位于碧洲镇丰林村,拥有1.8万亩。
2、产品方案:大径毛竹、春笋、冬笋销售。
1.2.3技术、设备1、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一、垦翻林地,增施肥料。
6—8月全面翻垦林地,深30厘米以上,近根蔸处宜浅。
清除林内杂灌、老竹根和石块、老鞭和弱鞭、细弱和病虫竹。
新伐竹桩牙。
结合垦翻,亩铺施腐熟厩肥1000公斤和复合肥50公斤,翻入土中,平整地面。
竹林地需开沟,以保林内无积水。
当年伐竹后,再次垦挖林地,且亩施1000~1300公斤腐熟有机肥。
坡度大于20度的林地实行带状垦复,采用隔年轮作垦复,以后的2—3年内,每年翻垦林地2次,8年一个周期。
二、合理砍伐,调整结构。
一般在大年的立冬至翌年的立春前砍伐,即大年秋后伐,小年春前伐,花年竹林秋冬季砍伐。
生长稳定的竹林,应砍五(度)留四(度),生长衰退的竹林,可砍四(度)留三(度)。
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可行性实施报告

1、总论1.1 项目名称:XX县10万亩毛竹笋、材两用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1.2 项目性质:改建1.3 项目建设单位:XX县林业局1.4 项目负责人:XXX局长)1.5 项目建设理由:XX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均降雨量1609.3毫米,年均气温18.8摄氏度,无霜期293天,较适宜竹木生长。
全县共有1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8万人,辖7个镇。
由于多年来对毛竹林的管理投入较少,大部分竹林处于自生自长状态,加之人为的重伐轻抚,导致林相差,蓄积量少,残次林面积逐年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
全县现有毛竹林面积11.6万亩,蓄积1426.28万根,亩平立竹123根。
年产商品竹55万根,销售额275万元,年均亩产毛竹4.7 根,产值23.5元。
为此,对全县现有的毛竹林全面进行低产改造,建成10万亩毛竹高产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项目建成后,年产商品竹400万根,鲜笋800万公斤,毛竹林资源年产商品产值达3200万元,林农人均增收150元以上。
开发利用毛竹林资源,为山区农民开辟了一条致富新路,对振兴我县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项目建设规模10万亩,其中7万亩毛竹用材林,3万亩笋竹两用林。
我县镇两级政府对毛竹林低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农村林农对建设毛竹林低改项目的愿意迫切,积极性高,参与性强。
我县有较丰富的竹林资源,劳力充裕,有毛竹低改的成功经验,林业科技力量较强,有便利的交通条件。
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项目建设实行法人责任制,并严格按工程建设管理程序施工,强化检查、监督和奖惩制度。
2、项目概况2.1 项目概要XX县毛竹林低产改造建设项目,既是改变我县毛竹林低产状况,提高毛竹和鲜笋产量,缓解竹材供需矛盾,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脱贫致富步伐的重要工程,又是全县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项目建设分布在XX镇的XX XX XX XX XX XX XX7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3个村;XX镇的XX XX XX XX4个村;XX林场;XX松脂林场;共2个场5个镇的20个村,毛竹林面积10万亩。
试论我县低产毛竹林改造的策略

试论我县低产毛竹林改造的策略万安县地处吉安市南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适宜毛竹生长。
我县有毛竹林面积22.6万亩,立竹3000万株,主要分布在枧头镇的芦源、枫林、五丰镇的棉津和沙坪镇的里加、梅团等地,是我市毛竹主产县市之一,在全省排第15位。
毛竹是我县林业产业中的一大优势。
但是,由于受交通条件滞后、经营管理粗放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2008年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后,致使我县22.6万亩竹林中低产林占80%以上。
如何将低产竹林进行改造,使它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笔者从营林技术的角度,谈谈低产毛竹林的改造策略。
一、低产毛竹林的判断判断低产竹林的主要标准和依据是竹林的经济产量。
我县毛竹林绝大多数以生产竹材为其主要产品,通常以每年每公顷竹材产量在5吨或5吨以下的竹林称之为低产竹林。
造成竹林低产的原因很多,了解各种低产竹林的成因和特征将有助于采取行之有效的低改措施。
我县的低产毛竹林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1)恶劣立地环境中生长的低产毛竹林这类毛竹林生长在土层很薄的山脊地或陡坡石山,或是在土壤过于板结、贫瘠、粘重的红壤等立地恶劣条件下,不适于毛竹生长的地段上,这种毛竹林只宜作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或风景观赏林,不宜作用材林培育。
如芦源汗坑尾的竹林。
(2)乱砍滥伐后形成的低产毛竹林这类毛竹休主要是由于对竹林砍伐不合理,挖笋控制不力,导致竹林结构破坏,生产能力降低,立竹质量下降,这是形成低产毛竹林的最主要原因,尤其在一些交通方便的地区更为普遍。
往往追求近期经济效益,竹林砍伐不论是老竹还是青壮龄竹,只要是大竹就砍,甚至一龄竹也砍,竹林年龄结构严重失调,嫩竹(一年竹)多,壮龄竹少;小径竹多,大径竹少。
竹林眉径是越砍越小,产量就越砍越低。
除乱砍滥伐外,无节制的乱挖冬笋、春笋,终而形成低产竹林。
如枫林南梅山竹林就是典型的低产竹林。
(3)粗放经营的低产毛竹林这类毛竹林经营极端粗放,只砍不育,或因路途遥远,交通闭塞,属于原始竹林,不砍不育,任其自生自灭,致使竹林低产。
毛竹改造实施方案

毛竹改造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毛竹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林木资源之一,具有种植时间短、生长速度快、密度大、强度高、耐水、耐腐蚀、环保等优点。
因此,毛竹近几年来在建筑、家具、手工艺品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过,由于毛竹的纤维质地相对较短,容易产生表面开裂和变形等问题,影响了其应用价值。
为此,需要对毛竹进行改造,提高其整体性能,增强其抗风、抗震、防腐等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
二、改造目标毛竹改造的目标是提高其强度和耐用性,使其成为更好的建筑和家具原材料,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毛竹的密度和硬度,增强其抗压、抗弯强度;2.增强毛竹对紫外线和腐蚀的抵抗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3.优化毛竹的结构和纹理,实现更高的美观度和可塑性;4.降低毛竹的吸水率和燃烧性,提高其使用安全性;5.扩大毛竹的应用范围,满足不同场景和需求。
三、改造方案毛竹的改造方案需要综合考虑材料本身的特点、制造工艺、使用场景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根据现有技术和实践经验,可以提出以下改造方案:1. 高温热处理高温热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毛竹性能的方法。
将毛竹放入热处理设备中,对其进行严格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可以改善毛竹的结构和性能。
一般情况下,高温热处理的温度为180℃至220℃,时间为1至3小时。
经过高温热处理后的毛竹,一方面可以提高其硬度和密度,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其抗腐蚀和耐用性。
2. 纳米技术改性纳米技术改性是一种新兴的材料改造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表面结构和组成,从而改变其性能。
对毛竹进行纳米技术改性,可以增强其抗紫外线和抗腐蚀能力,提高其使用寿命。
其中,使用纳米氧化钛、纳米硅和纳米氧化铝等材料进行改性,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助剂改性助剂是一种可以改变材料特性的物质,可以在毛竹的制造过程中加入适度的助剂,以改善其性能。
比如,在毛竹的制造过程中加入防腐剂、防火剂等助剂,可以有效降低毛竹的吸水率和燃烧性,提高其使用安全性。
其次,加入摩擦剂、防静电剂等助剂,可以改善毛竹的表面光滑度和制造工艺。
荔浦县 毛竹低产林改造技术

益 ,就必须对现有毛竹低产林进行抚 育 、追肥等 科学管护 ,调整竹 林结 构 ,提高竹林立竹量和抵抗不良环境
及抗 病 虫 害的 能力 。 20 年3 至 03 月
维普资讯
垦复 或 只 挖不 翻 ,以 防 止 水 土流 竹 应该是每 亩1O 2 株 ,而桂林 8 ~2。
于粗放状态。从2 0 年该县竹业发展 04
情 况调查 资料 看 :
4 病虫 害严 重。近十年来 ,毛 6 . 月进行 ,这时林地杂草较嫩容 易腐 竹林内病虫害发生较频繁,竹蝗 、竹 烂 ;第二次在9 0 ,林地杂草生 ~1月
小蜂 、竹青虫、竹毒蛾 、竹象甲、毛 长旺盛,却正是行鞭孕笋阶段,除去
具有生长快 、成材早 、产量高、用途 广 、收益大的特点 ,且一次造林成功 后能自然扩面 ,只要合理经营 ,年年 有收入 ,因此深受山区群众的欢迎 ,
1低产 林多 ,中产林 少 ,高产 .
林更 少。和先进的浙 江省 安吉 、德 清 、莫千山相比,荔浦县的立竹置只 有 5 %,年产 竹8 0 亩 ,产 笋 O ~1根/ 1公斤/ ,竹产量不到正常产量的 5 亩 13 / ,产笋量只是正常产墨平均数的
形 成原 因
2厘米以下很少,而荔浦县毛竹径级 3 大多在2 厘米 以下 ,3 厘 米以上很 6 3
少。 3 立竹均匀 度差 。由于经 济利 . 益的驱动,农 民的砍伐无计划,且砍 虑立竹均匀度 ,竹子不能充分利用光 能和地力 ,竹龄结构极不合理。
修山 :实际上就是 除草。毛竹
林立竹量本来就低 ,郁闭度小 ,平时 基本 上没有进 行抚育管理 ,林 下植
地修一下山 ,很少按科学方法进行系 统管理 这是造成毛竹林向低产林转
变的主要原因。存在 问题主要表现在
竹林低改实施方案

竹林低改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竹林资源,制定了竹林低改实施方案,旨在提高竹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促进竹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竹林资源调查与评估。
对全国范围内的竹林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了解各地竹林资源的分布、数量、品种等情况,为后续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竹林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对竹林生态环境的保护,严格控制竹林资源的采伐和破坏行为,建立健全的竹林保护制度,加大对违规采伐行为的查处力度,保护竹林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三、竹林资源合理利用。
制定竹林资源合理利用的政策和措施,推动竹林资源的高效利用,鼓励开发竹制品、竹纤维等深加工产品,提高竹林资源的附加值,推动竹林产业的发展。
四、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持。
加大对竹林资源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支持力度,推动竹林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发展,鼓励开展竹林资源的科技研究和开发,提高竹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五、宣传教育与文化传承。
加强对竹林资源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推动竹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升竹林资源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六、监督管理与责任落实。
建立健全的竹林资源监督管理制度,加强对竹林资源的监督检查和评估,落实相关部门和责任单位的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责任,确保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相关机构和组织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经验和做法,推动我国竹林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国际化,提升我国竹林资源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竹林低改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竹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促进竹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希望各级政府部门、相关单位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全面落实竹林低改实施方案,为我国竹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积极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县二十万亩毛竹低产林改造建设项目
一、事实上实施的必要性的可行性
1.必要性
铅山县是上饶地区重点产竹大县,现有毛竹林面积48.8万亩,立竹量4283万根,毛竹资源占全区1/3有余。
县委、县政府依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立足县情,为加快我县特色农业的进展,制定了以毛竹为主导产业的进展方略,充分发挥本地毛竹资源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确保“山上再造”工程顺利实施。
“八五”期间以来,我县致力于毛竹产业的进展,已取得一定成效(如亩均立竹数由原来88根增加到106根)。
为
进一步加强我县毛竹资源进展速度,提高毛竹储量,增加效益已成为富县、富乡、富民刻不容缓的事。
在跨世纪之际,决定在我县要紧产竹区篁碧、天柱山、武夷山镇、黄岗山镇、英将、紫溪、港东、杨林、稼轩、太源、陈坊、湖坊等12个乡(镇)建立20万亩毛竹丰产林基地。
实施时刻从2002年8月开始,先后用三年时刻,通过人工改造达到丰产林基地标准。
2.可行性
气候适宜,基地建设区属中亚热带温湿性气候,年均气温14.6℃—19.1℃,年降雨量2000mm左右,无霜期233天,日照时刻充足,雨量充沛,适用毛竹生长。
立地条件好,资源面积连片,便于科技推广和集约经营。
山场土层深厚,腐殖质含量高,肥力等级好,适宜建立毛竹
丰产林某地。
社会条件优越,基地区内劳力充足,人多田少,靠山吃山,劳力投入有保障。
而且该区内群众有专门高的积极性并有丰富的经营毛竹的经验,交通便利都利于毛竹资源的开发。
县竹地板厂、武夷山竹业有限公司等竹制品加工厂需消耗大量的毛竹,为我县毛竹增值制造了有利条件。
二、基地建设经济指标和实施年限
1.经济指标
基地建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通过人工丰产林技术改造,某地内现在亩均106根增加到200根,平均眉径由现在8.3cm增加到9.0cm,基地建成后,亩年均产值达600元以上的丰产林标准。
2.实施年限
20万亩毛竹丰产林分三批实施,即2002年7万亩,2003年7万亩,2004年6万亩。
基地建设单位、面积、实施年度表单位:亩
1.组织治理
(1)本项目主管单位为铅山县林业局,实施单位为篁碧、天柱山、武夷山镇、黄岗山镇、英将、紫溪、杨林、稼轩、太源、陈读、湖坊等12个乡(镇)。
(2)毛竹丰产林基地建设项目负责人为分管林业副县长张新华和县林业局副局长林道良(主持工作)、副局长聂新民三位同志;技术负责人为林业局副局长聂新民、营林股股长李正去、副股长费承松三位同志;施工负责人为各单位乡(镇)长;技术队伍由县林业局和林业工作站成员组成。
(3)项目郊外筹集单位为铅山县林业局,由林业局统一争取投资和贷款,然后转资和转贷,给承担实施项目任务的乡(镇)。
林业局与各乡(镇)采取租赁联营或其它的补偿贸易形式实行“共同改造、共担风险、效益分析”的原则,确保
基地建成出效。
2.要紧技术措施
(1)劈山:即每年6-7月,全面清理林内的杂灌和杂草,伐蔸要求不超过10cm,同时砍除细弱竹、畸形竹、病虫竹、为梢竹等践次毛竹以提高林分质量。
(2)垦复:每隔两年全垦一次,时刻在7-8月,要求坡度25度以下的山场进行;松土深约15-20cm,挖除林地内的树桩、竹蔸、老鞭,促进土壤改良,提高蓄水蓄肥能力。
对坡度超过25度的山场则采取带状垦复的方法进行。
(3)施肥:竹林施肥,最好以饼肥或猪、牛粪肥为主。
每亩施猪、牛粪肥约500-1000公斤,施有机肥应结合垦复,采纳沟施、穴施均可,施后即盖土。
沟施深度25-30cm,每亩需尿素20公斤为宜,磷肥50公斤。
另外每年2-3月发芽
期和7-8月妥笋期,应分不施1-2次速效催芽肥和排芽肥即按氮:磷:钾为5:1:2效果更好。
有条件的地点,可在林地上铺盖稻草、谷壳、锯末等覆盖物,以提高林地内温湿度,促进发笋期提早和发笋量增多,从而达到提高竹地经济效益。
(覆盖时刻宜在12月上、中旬,要求林内气温低于30℃,否则及时拿走覆盖物)。
(4)合理疏笋伐竹,基地建设期间,以旺竹为主,严禁挖笋。
当立竹度达200根/亩左右,则保留发笋高峰期的笋留作母竹,其它早期笋、后期笋以及过密笋都应挖去,每亩需均匀留母竹40株,行竹采伐以调整林分年龄结构和疏密度为主,每年采伐量需同留母竹保持平衡。
采伐要求:砍小留大、砍老留新、砍密留稀、砍病虫竹留健壮竹,形成林分一、二、三度竹均匀比例缘木求鱼,使竹林进展进入良性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