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统一大业PPT优质课件部编版2
合集下载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05
结论与展望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重要性和意义
1
实现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必然要求,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2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对于维护国家主权、 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对于实现经济繁荣、社会 和谐、文化发展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秦始皇的统一
秦始皇嬴政结束了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实行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统一,建 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汉唐时期的统一
汉武帝和唐太宗等历代皇帝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统一的大业,实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 文化改革,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华文化。
近代中国的分裂与抗争
清朝的衰落与外国侵略
历史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祖国统 一大业的推进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关系 •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 祖国统一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结论与展望
01
祖国统一的历史背景
古代中国的统一
夏商周的统一
自夏朝开始,中国历史进入了国家形态,商周时期进一步发展,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奠 定了中国统一的基础。
• 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加大扶贫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通过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到贫困地区,带动当
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科技支持,提高当地人民的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 现代社会。 • 加强区域间的合作:通过加强区域间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促进各地的共同发展。例如, 可以建立跨地区的产业链,实现产业的协同发展。 • 提高教育水平:通过加强教育,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同时, 也要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当地的教育水平。 •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减少贫富差距。例如,可以建立 完善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 推动绿色发展:通过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可以加强对环保产业的支持,推广清 洁能源等。
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7.2维护祖国统一(共39张PPT)

制度等而闻名于世,素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购物天堂”等美誉,也是全球最富裕、经济最发达和生活水 准最高的地区之一。
CHARM CHINA
大 美 澳 门 澳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门
澳门印象
澳门介绍
景点篇
美食篇
Welcome to Macao
魅力澳门 欢迎您
澳 门
澳门印象
①我们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 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任何企图搞分裂国家和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 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张强应该报告给学校和老师,或者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报案。
第三部分
【收获感悟】
• (1) 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___,是中 华民族的____所在( D ) A.一致愿望 根本利益 B.共同愿望 本质利益 C.一致愿望 本质利益 D.共同愿望 根本利益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就要( B ) ①实行统一的社会制度 ②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维护国家安全 ④ 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My Motherland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高山巍峨,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维护祖国统一
第七课 第二框
维护祖国统一
共 筑 中 国 梦
前言
QIAN YAN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要富强、民族要
振兴、人民要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澳门介绍
景点篇
美食篇
CHARM CHINA
大 美 澳 门 澳门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澳 门
澳门印象
澳门介绍
景点篇
美食篇
Welcome to Macao
魅力澳门 欢迎您
澳 门
澳门印象
①我们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 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任何企图搞分裂国家和民族团结的行为都是 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张强应该报告给学校和老师,或者向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报案。
第三部分
【收获感悟】
• (1) 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 领土完整。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___,是中 华民族的____所在( D ) A.一致愿望 根本利益 B.共同愿望 本质利益 C.一致愿望 本质利益 D.共同愿望 根本利益 4.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就要( B ) ①实行统一的社会制度 ② 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维护国家安全 ④ 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My Motherland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 高山巍峨, 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维护祖国统一
第七课 第二框
维护祖国统一
共 筑 中 国 梦
前言
QIAN YAN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国家要富强、民族要
振兴、人民要幸福,需要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澳门介绍
景点篇
美食篇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 2.(2009· 上海单科· 24)“几个小时前我 还是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是一名堂堂正 正的香港警察了。”该警察说这句话的背 景是 ( D )
• A.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
• B.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 C.《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 本法》的颁布
• D.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
• 13、环球时报记者李洁思台湾报道:2008年7月21日, 陈水扁卸任后首度以“被告”身份出庭。一位老伯伯从 背后一记“无影脚”踹了陈水扁屁股,声称:“我是代 表十几亿中国人踹陈水扁。”这说明 ( ) •
• • • •
A.“一国两制”已经成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识 B.“台独”势力在台湾已经受到法律的严惩 C C.“台独”不得民心,受到人民的唾弃 D.国共两党已经实现第三次合作
• 8、中国国家邮政局为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 于2007年7月1日发行了纪念邮票1套3枚,第一 枚“欢庆”,邮票画面以国旗、香港区旗和紫 荆花雕塑为设计元素。你认为这枚邮票可用于 研究的主题是
A
• A.“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成功实践
• B.内地与香港经贸联系日益密切
• C.香港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的地位
(2)阻碍因素: ①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②台独分子
形成过程
祖 国 统 一 大 业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主要内涵
伟大意义 港澳回归 两岸交流
成功运用
1.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原则解决港澳问 题,根本原因在于(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C.改革开放的实行及其成就 D.中国外交政策的成就
• 11、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 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 B 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 12、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 人的血,必须返回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 A 表达了 • A.实现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 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 • 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愿望 • 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课件

(5)2005年3月《反分裂国家法》;4月国民党主 席连战访问大陆的“和平之旅”;5月亲民党宋楚 瑜访问大陆 (6)2008年的“三通”实 现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一 ) 台海关系演变
05/3月国民党副主 席江炳坤 —“经贸 之旅”
05/4月,国民党主席连 战 —“和平之旅”
05/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 瑜—“搭桥之旅”
05/7月, 新党主席郁慕 明— “民族之旅”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二 ) 不和谐因素
李登辉和陈水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岛内台独势力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二 ) 不和谐因素
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一 ) (二 ) (三 ) 台海关系演变 不和谐因素 台海关系展望
乡愁
第22课 祖国的统一大业
课程标准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的历史 意义。
祖国统一大业
统一之由(历史篇)——港澳台问题由来 统一之策(理论篇)——“一国两制”方 针 统一之路(实践篇)——香港、澳门回归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统一之路(实践篇)——香港、澳门回归
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开创了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 开了重要一步; 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 供范例 对恢复台海两岸关系具有启示作用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一 ) 台海关系演变
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促进海峡两 岸的和缓与交流(政策措施) 2. 台海两岸关系演变(表现)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一 ) 台海关系演变
05/3月国民党副主 席江炳坤 —“经贸 之旅”
05/4月,国民党主席连 战 —“和平之旅”
05/5月,亲民党主席宋楚 瑜—“搭桥之旅”
05/7月, 新党主席郁慕 明— “民族之旅”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二 ) 不和谐因素
李登辉和陈水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岛内台独势力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二 ) 不和谐因素
美国等国际反华势力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一 ) (二 ) (三 ) 台海关系演变 不和谐因素 台海关系展望
乡愁
第22课 祖国的统一大业
课程标准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的历史 意义。
祖国统一大业
统一之由(历史篇)——港澳台问题由来 统一之策(理论篇)——“一国两制”方 针 统一之路(实践篇)——香港、澳门回归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统一之路(实践篇)——香港、澳门回归
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开创了香港与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 开了重要一步; 为和平解决国际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 供范例 对恢复台海两岸关系具有启示作用
统一之望(展望篇)——台、海两岸统一
(一 ) 台海关系演变
1.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下促进海峡两 岸的和缓与交流(政策措施) 2. 台海两岸关系演变(表现)
2019年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ppt

‧ 1898年,英国强租新 界,租期为99年。
台湾问题的由来
‧ 1949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成为中 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 政人员退据台湾。他 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 支持下,造成了台湾 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一、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
问题 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
一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提和核心
两制
大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主体 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问题3: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必要性
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着 长久的历史
和平发展是世界潮流
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需要 和平环境
祖国大陆国力有所提高,国际 可能性 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改善,国际环境好转
④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
⑤两岸民间交往,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⑥连战访问大陆,两岸政治解冻(2005)
问题4
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 件个是什么?
不利 A 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条件 B 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挠
有利条件
A 根本保证: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B 民族心理:海峡中国人共同心愿 C 历史根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士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D 国际法认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 告》、中美三个联合公告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E 政策保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F 榜样借鉴: 港、澳顺利回归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历史的回顾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 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 进入澳门。
‧ 1887年,葡萄牙政府 与清政府签定《中葡和 好通商条约》,正式强 占了澳门地区。
台湾问题的由来
‧ 1949年,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成为中 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国民党集团的部分军 政人员退据台湾。他 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 支持下,造成了台湾 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一、伟大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
问题 1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怎样形成的?
一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提和核心
两制
大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主体 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问题3: “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必要性
港澳台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着 长久的历史
和平发展是世界潮流
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需要 和平环境
祖国大陆国力有所提高,国际 可能性 地位提高
中美关系改善,国际环境好转
④达成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
⑤两岸民间交往,经济交流日益加强
⑥连战访问大陆,两岸政治解冻(2005)
问题4
台湾回归祖国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 件个是什么?
不利 A 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 条件 B 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挠
有利条件
A 根本保证:中国综合国力大大提高 B 民族心理:海峡中国人共同心愿 C 历史根据: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士不可分 割的一部分 D 国际法认可:《开罗宣言》、《波茨坦公 告》、中美三个联合公告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E 政策保证:“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F 榜样借鉴: 港、澳顺利回归
第22课 祖国统一大业
历史的回顾
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 口曝晒水浸货物,强行 进入澳门。
‧ 1887年,葡萄牙政府 与清政府签定《中葡和 好通商条约》,正式强 占了澳门地区。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人民大会堂北大厅,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
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 手紧紧握在一起。这是60 年来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 的主要领导人的首次历史
性会谈。
——《人民日报社》
珍珠奶茶
想一想
1.你认为阻挠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请你为两岸统一出谋划策,你认为应如何实 现两岸统一?
?
?
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
3.两岸关系的发展
今天的台湾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台 湾 海
台 湾 岛
峡
1949年,解放 战争后,国民党政 府败退台湾,从此 台湾与大陆长期分 离。
1949年,蒋介石在内战失利后退守台湾。
说一说
请你介绍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和解决台湾问 题的基本方针分别是什么?
汪辜会谈
1993年4月27~29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 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
第16课 祖国统一大业的推进
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一国
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
本方针。 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 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一国两制”的提出 2.港澳回归 3.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一国两制”的提出
一国两制的含义、提
出的依据和目的分别是什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 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依据:从维护祖国和民族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
3.目的:实现祖国大陆、台湾统一,恢复对香港、澳门行 使主权。
1979年1月1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2.“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 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诗中的 “喜事”是指( C ) A.新中国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PPT课件

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何 厚 铧
历史选择了何厚铧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一国两制” 由构想变为现实
港澳回归的意义:
1、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2、极大地推动了祖国统一的进程; 3、为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讨论: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 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 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 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②海协会成立。1991年大陆
清明节回乡 国民党主席连战 台湾同胞拜谒 台商在大陆 祭祖的台湾 访问大陆 黄帝陵 投资办厂 同胞 大陆民众赴台湾观
(高层访问)
光旅游(文化交流)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 长与台湾海峡交流董 两岸直航包机 事会董事长握手 祭拜黄帝( 2009年) 回大陆探亲的台湾 同胞登临长城
也在进一步利用台湾对中国进行牵制与遏制。有鉴于此,
我们绝不放弃使用武力的权利。
怎样认识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的关系?
B、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 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 干涉中国统一和“台独”阴谋。从根本上说,不
放弃使用武力,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相反,如果不以武力为后盾,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一、香港、澳门、台湾 问 题的由来(问题)
新中国成立时,祖国的统一大业没完成 香港 澳门
英国殖民
葡萄牙殖民
国民党盘踞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PPT 素材:/sucai/ PPT 图表:/tubiao/ PPT 教程: /powerpoint/ 范文下载:/fa nwen/ 教案下载:/ji aoan/ PPT 课件:/ke jian/ 数学课件:/kej ian/shuxue/ 美术课件:/kej ian/me ishu/ 物理课件:/kej ian/wul i/ 生物课件:/keji an/she ngwu/ 历史课件:/kej ian/lishi/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探究九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 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探究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做法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探究八
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
1.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
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 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出租车司机段某是一个军事迷,平时十分注意搜集我国军
事信息,还经常将这些信息发布到网络论坛。境外情报机构利 用他这一爱好,怂恿他拍摄大量军事基地照片,并与之交易。 段某因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1.这个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2.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①要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筑牢互联网安全的技术防线,增强网络安全防 御能力和威慑能力;②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安全教育,筑牢 互联网安全的思想防线;③自觉提高安全意识,坚定立场,不为利益所 诱感,不给敌对分子以可乘之机(或不在网络上发表与国家安全、利益 相关的信息);④发现危险来源,要积极举报,主动提供线索和证据等, 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做好安全工作。
探究一
反对分裂的做法
2.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 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 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意义
有利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打造两岸共同市场,为发展增 动力,为合作添活力,壮大中华民族经济,夯实和平统一的基础。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探究十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的做法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7.2 维护祖国统一(共33张PPT)
探究八
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
1.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尚未完全实现统一
2.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 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出租车司机段某是一个军事迷,平时十分注意搜集我国军
事信息,还经常将这些信息发布到网络论坛。境外情报机构利 用他这一爱好,怂恿他拍摄大量军事基地照片,并与之交易。 段某因非法搜集军事情报涉嫌犯罪,被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 1.这个案例带给我们哪些警示?
2.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当如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①要加强安全技术防范,筑牢互联网安全的技术防线,增强网络安全防 御能力和威慑能力;②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安全教育,筑牢 互联网安全的思想防线;③自觉提高安全意识,坚定立场,不为利益所 诱感,不给敌对分子以可乘之机(或不在网络上发表与国家安全、利益 相关的信息);④发现危险来源,要积极举报,主动提供线索和证据等, 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做好安全工作。
探究一
反对分裂的做法
2.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 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 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祖国统一大业PPT优质课件部编版2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陶波
台 湾
澳门 香港
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 《南京条约》
割占
1860年 《北京条约》
割占
1898年 《展拓香港 界址专条》 英国租借地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
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 澳门
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 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 居权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 订《中葡北京条约》
同根源
卫温赴夷洲, 隋通流求岛, 元设巡检司, 成功收台湾, 清置台湾府。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率军到夷洲 隋朝: 隋炀帝时三次派人到达台湾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复台湾
清朝: 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
法律依据
1895年《马关条约》 日本割占台湾 1943年《开罗宣言》 规定台湾归还中国 1945年 将台湾交还中国
台湾问题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港澳问题属于西方殖民遗留问题(外交) 台湾问题属于全面内战遗留问题(内政)
董建华 曾荫权 梁振英 林郑月娥
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何厚铧
崔世安
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整体经济保持增长。1997年至 201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实质增长3.4%,人均本地 生产总值按美元累计增长39.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3年数据,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香港本地生产总 值位居全球第35位,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7位。
在大陆的台湾品牌,你知道吗?
衣: Tony Wear、达芙妮、華歌爾、蜜雪儿、欧迪芬、 范怡文BIANCO、丽婴、奥黛莉
餐饮:天福茗茶、真锅咖啡、上岛咖啡、永和豆浆、 食品:桂冠、泰山、黑松、元祖、徐福记、罗沙蛋糕面包、
康师傅、统一、旺旺、味全、华元、伊沙贝尔 住:和成卫浴HCG、冠军瓷砖、亚细亚磁砖、罗马磁砖 行:捷安特、外交官、正新轮胎、光阳机车、美利达
“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 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 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
—— 撒切尔夫人
1984年,中英签署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这两幅图 的不同之 处及含义。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关于 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
1999年 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结门“为合们香什材参港加么料问谈题能和判为所够的什人么学顺有能知利特够识回殊谈的成分归本呢析?领?并香,不主港是要澳我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国 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提A和核心
大陆
社会主义制度
B主体
两制 港澳台
资本主义制度 C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选择1.2.3的内容填在A.B.C处)
1、主体 2、补充 3、前提和核心
三.统一之路---港澳回归
“英国是根据过去签订的条约管治 香港的,这些条约是有效的。”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1. 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 展新纪元。
2. 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 一步。
3. 世界: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
四.统一之梦---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 京。他们在八达岭长城上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找到问题的根源,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是用武力解决? 还是和平解决呢? 还是维持现状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负责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 国的事业。”
——《共同纲领》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
时间 1979年初 1981年 80年代初 1984年
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香港
是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全球第六大证券市场和第五大外 汇市场。在多项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排名中,香港位居前 列。香港是全球第九大贸易经济体,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 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联系。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之一和第四大船舶注册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 的航空港之一,客运量位居全球第五位,货运量多年高居 全球首位。
步骤
影响 阐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理论逐渐形成 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 会主席李耀滋。在谈到祖国统一问题时指出: “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 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 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 破坏他们那个制度。……国家的统一是我们整 个中华民族的愿望。”
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 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 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 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 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 ‘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 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 果。” ——邓小平
1、根本原因——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
时间 1979年
初 1981年
80年代 初
1984年
步骤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叶剑英具体阐述和平统 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 两制”的含义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上通过 “一国两制”的
方针
影响 阐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理论逐渐形成 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祖国统一大业PPT优质课件部编版2
七子之歌 澳门 闻一多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容韵琳: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合: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祖国统一大业PPT优质课件部编版2
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陶波
台 湾
澳门 香港
一.统一之由——港澳台问题的由来
香港问题的由来
1842年 《南京条约》
割占
1860年 《北京条约》
割占
1898年 《展拓香港 界址专条》 英国租借地
澳门问题的由来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
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 澳门
1557年葡萄牙贿赂明朝 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 居权
1887年,强迫清政府签 订《中葡北京条约》
同根源
卫温赴夷洲, 隋通流求岛, 元设巡检司, 成功收台湾, 清置台湾府。 本是同根源, 自古皆中华。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史依据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率军到夷洲 隋朝: 隋炀帝时三次派人到达台湾 元朝: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复台湾
清朝: 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
法律依据
1895年《马关条约》 日本割占台湾 1943年《开罗宣言》 规定台湾归还中国 1945年 将台湾交还中国
台湾问题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
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港澳问题属于西方殖民遗留问题(外交) 台湾问题属于全面内战遗留问题(内政)
董建华 曾荫权 梁振英 林郑月娥
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何厚铧
崔世安
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整体经济保持增长。1997年至 2013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年均实质增长3.4%,人均本地 生产总值按美元累计增长39.3%。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13年数据,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香港本地生产总 值位居全球第35位,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位居全球第7位。
在大陆的台湾品牌,你知道吗?
衣: Tony Wear、达芙妮、華歌爾、蜜雪儿、欧迪芬、 范怡文BIANCO、丽婴、奥黛莉
餐饮:天福茗茶、真锅咖啡、上岛咖啡、永和豆浆、 食品:桂冠、泰山、黑松、元祖、徐福记、罗沙蛋糕面包、
康师傅、统一、旺旺、味全、华元、伊沙贝尔 住:和成卫浴HCG、冠军瓷砖、亚细亚磁砖、罗马磁砖 行:捷安特、外交官、正新轮胎、光阳机车、美利达
“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 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 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
—— 撒切尔夫人
1984年,中英签署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这两幅图 的不同之 处及含义。
1987年,中葡两国政府关于 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正式签署。
1999年 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
结门“为合们香什材参港加么料问谈题能和判为所够的什人么学顺有能知利特够识回殊谈的成分归本呢析?领?并香,不主港是要澳我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
一国 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
前提A和核心
大陆
社会主义制度
B主体
两制 港澳台
资本主义制度 C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选择1.2.3的内容填在A.B.C处)
1、主体 2、补充 3、前提和核心
三.统一之路---港澳回归
“英国是根据过去签订的条约管治 香港的,这些条约是有效的。”
——《“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
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1. 港澳:结束列强占领,开创与祖国内地共同发 展新纪元。
2. 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 一步。
3. 世界:为解决国家历史遗留问题提供新范例。
四.统一之梦---海峡两岸关系发展
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 京。他们在八达岭长城上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找到问题的根源,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是用武力解决? 还是和平解决呢? 还是维持现状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 府负责将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 解放中国全部领土,完成统一中 国的事业。”
——《共同纲领》
二.统一之策——“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
时间 1979年初 1981年 80年代初 1984年
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香港
是重要的国际银行中心、全球第六大证券市场和第五大外 汇市场。在多项国际金融中心的世界排名中,香港位居前 列。香港是全球第九大贸易经济体,与世界上几乎所有的 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联系。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港口 之一和第四大船舶注册中心。香港国际机场是世界最繁忙 的航空港之一,客运量位居全球第五位,货运量多年高居 全球首位。
步骤
影响 阐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理论逐渐形成 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 《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
1982年1月11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华人协 会主席李耀滋。在谈到祖国统一问题时指出: “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 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 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 破坏他们那个制度。……国家的统一是我们整 个中华民族的愿望。”
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 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 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我们是讲 信用的,我们说话是算数的。……当 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 ‘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 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 果。” ——邓小平
1、根本原因——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2、关键因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法律依据——联合声明以及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4、群众基础——渴望回归
——当代中国研究所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稿》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过程
时间 1979年
初 1981年
80年代 初
1984年
步骤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 《告台湾同胞书》
叶剑英具体阐述和平统 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邓小平全面阐述“一国 两制”的含义
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 上通过 “一国两制”的
方针
影响 阐述了和平统一的方针 “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一国两制”理论逐渐形成 正式成为我国的国策。
祖国统一大业PPT优质课件部编版2
七子之歌 澳门 闻一多
合: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容韵琳: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合: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