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合集下载

各种型号的钢材的力学性能

各种型号的钢材的力学性能

35号钢:一、热处理状态:正火、回火1、截面尺寸≤25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4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32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20%;断面收缩率:≥45%;冲击韧性:7公斤米/平方厘米;HB:热轧钢≤187。

2、截面尺寸≤1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2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7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8%;断面收缩率:≥43%;冲击韧性:3.5公斤米/平方厘米;HB:≤149-1873、截面尺寸>100-3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0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6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8%;断面收缩率:≥40%;冲击韧性:3.0公斤米/平方厘米;HB:≤149-1874、截面尺寸>300-5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48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4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7%;断面收缩率:≥37%;冲击韧性:3.0公斤米/平方厘米;HB:≤143-1875、截面尺寸>500-75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46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3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6%;断面收缩率:≥32%;冲击韧性:2.5公斤米/平方厘米;HB:≤143-1876、截面尺寸>750-10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44公斤/平方毫米;1 / 2屈服点:22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5%;断面收缩率:≥28%;冲击韧性:2.5公斤米/平方厘米;HB:≤137-187二、热处理状态:调制1、截面尺寸≤1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5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30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9%;断面收缩率:≥48%;冲击韧性:6.0公斤米/平方厘米;HB:≤156-2072、截面尺寸>100-300平方毫米:抗拉强度:54公斤/平方毫米;屈服点:28公斤/平方毫米;伸长率:≥18%;断面收缩率:≥40%;冲击韧性:5.0公斤米/平方厘米;HB:≤156-2071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常用钢材特性介绍

常用钢材特性介绍

精品资料.为你而备718H模具钢材718H模具钢材化学成份退火在保护状态下,加热到700℃,均热后在炉中以15℃/h的速度冷却至600℃,然后空冷。

应力消除经粗加工后,加热至550℃,保温2小时,缓慢冷却到500℃,然后空冷。

瑞典一胜百ASSAB 718H化学成份:C碳Si硅Cr铬Ni镍Mn锰Mo钼0.38 0.3 2.0 1.0 1.4 0.2特性应用:出厂时因硬度高,抛光性更佳,耐磨性更好,抗拉强度及抗压强度更高。

适合PA,POM,PS,PE,PP,ABS塑料。

钢材种类:预硬塑料模具钢材钢材特长:抛光,电蚀,焊补性与切削加工性良好出厂状态:经硬化及回火至HB330-370S136H模具钢简介S136H瑞典一胜百预硬耐蚀镜面模具钢材,高纯度,高镜面度,抛光性能好.防锈防酸能力极佳,热处理变形小,适用干镜面模淬火后防S136H模具钢材酸性高。

可保证冷却管道不受锈蚀,适合PVC,PP,EP,PC,PMMA塑料,食品工业机械。

出厂状态及参考硬度:退火HR230 预硬30-36HRC供货品种:圆、方、扁钢材用途适于潮湿环境及弱酸碱性环境下使用的模具钢,经ESR重熔的(A级)钢材适于制作光学仪器、镜头、镜片模具等,适用于最子零件、舍弃式的餐刀具、器皿, 照相机、太阳眼镜、化学仪器及塑料制品S136钢材S136钢材淬回火状态下使用(硬度48-54HRC),为满足长期工作或制件数量达100万件以上寿命要求,更为适宜的使用方法应做淬火低温回火处理。

淬火是先加热至1000-1050℃保温一定时间(按30分/25mm计算),然后淬入油中冷却至50-100℃并立即回火处理,以防止开裂。

在200℃回火(至少4小时)硬度可达到48HRC以上,具有更好的抛光性及更出色的耐蚀性能。

成分C碳Si硅Cr铬Mn锰Mo钼V钒S硫0.40 0.80 13.50 0.50 0.60 0.20 0.03优点优良的耐腐蚀性优良的抛旋光性优良的耐磨性优良的机械加工性淬火时具有优良的稳定性较低的维修费用模具经过长期使用后,模穴表面仍然维持原先的光滑状态。

钢材基本性能及指标

钢材基本性能及指标
用下,抵抗过大(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应力所能达到的某些最大值,也是材料本构关系曲线上的某些应力特征点。指标:屈服点fy(σs)极限强度fu(σb)弹性:钢材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在外力取消后恢复原状的性能。指标:比例极限fp,弹性极限fe,弹性模量Eσ<fy理想的弹性体:变形小且可恢复,且有强度储备σ≥fy理想的塑性体:变形大且不可恢复,也没有强度储备所以一般可将钢材视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通常取屈服点作为强度标准值,而且取受拉和受压的屈服点相同。一则极限强度与屈服点之间的强度差作为储备,留有强度余地;二则屈服点对应的应变(宏观为变形)很小,可以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而极限强度对应的应变(变形)很要大近20倍左右,无法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2.塑性:钢材受力断裂过程中发生不能恢复的残余变形的能力。指标:伸长率说明:因标距不同,有δ5(l0=5d)和δ10(l0=10d),但后一种已基本上不再采用,一则两者共存容易产生混淆,二则可节省试件钢材。断面收缩率后者与标距无关,表征塑性较前者更好,但测量误差较大。塑性越好,越不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受力过程中,应力和内力重分布就越充分,设计就越安全,破坏前的预兆越明显。Z向(厚度方向性能)钢板就是采用厚度方向拉伸的断面收缩率作为性能级别的划分依据。3.冷弯性能:常温下钢材承受弯曲加工变形的能力。将试件冷弯180o而不出现裂纹或分层。定性指标:合格或不合格。冷弯性能合格的钢材才具有良好的常温加工工艺性能。4.韧性:钢材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机械能的能力。综合反映钢材的内在质量及力学性能,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σ~ε曲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衡量钢材抵抗因低温、应力集中、冲击荷载等作用而脆性断裂的能力。指标:冲击功Akv原为梅氏(Mesnager)U形缺口试件,现采用夏比(Charpy)V形缺口试件。5.可焊性:反映钢材焊接的可行性及焊缝的受力性能。包含施工工艺和受力性能两个方面的可焊性。指标:碳当量。《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的§2.0.1:建筑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可分为一般、较难和难三种情况。施工单位在承担钢结构焊接工程时应具备与焊接难度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建筑钢结构工程的焊接难度可按下表区分。6.耐久性:钢材在长期使用后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老化(时效硬化)耐长期高温耐疲劳普通钢材供应提供的材性保证:三项保证:屈服点fy(σs)、极限强度fu(σb)、伸长率四项保证:屈服点fy(σs)、极限强度fu(σb)、伸长率、180°冷弯五项保证:屈服点fy(σs)、极限强度fu(σb)、伸长率、180°冷弯、冲击功提供保证的材性越多,钢材的价格也越贵。

10号、20号、35号、45号、Q345系列钢材、A3钢性能对比

10号、20号、35号、45号、Q345系列钢材、A3钢性能对比

10号、20号、35号、45号、Q345系列钢材、A3钢性能对⽐10、号20号、35号、45号、A3钢性能对⽐10号钢牌号:10钢●10号钢管化学成份:碳 C :0.07~0.14"硅Si:0.17~0.37锰Mn:0.35~0.65硫S :≤0.04磷P :≤0.35铬Cr:≤0.15镍Ni:≤0.25铜Cu:≤0.25●10号钢管⼒学性能:抗拉强度σb (MPa):≥410(42) ;屈服强度σs (MPa):≥245(25)伸长率δ5 (%):≥25断⾯收缩率ψ(%):≥5,硬度:未热处理,≤156HB,试样尺⼨:试样尺⼨25mm●10号钢管热处理规范及⾦相组织:热处理规范:正⽕,910℃,空冷。

⾦相组织:铁素体+珠光体。

●10号钢管交货状态:以不热处理或热处理(退⽕、正⽕或⾼温回⽕)状态交货。

要求热处理状态交货的应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交货。

李光涛优质碳素结构钢(GB/T699-1999)10号钢管中除含有碳(C)元素和为脱氧⽽含有⼀定量硅(Si)(⼀般不超过0.40%)、锰(Mn)(⼀般不超过0.80%,较⾼可到1.20%)合⾦元素外,不含其他合⾦元素(残余元素除外)。

此类钢必须同时保证化学成分和⼒学性能。

其硫(S)、磷(P)杂质元素含量⼀般控制在0.035%以下。

若控制在0.030%以下者叫⾼级优质钢,其牌号后⾯应加“A”,例如20A;若P控制在0.025%以下、S控制在0.020%以下时,称特级优质钢,其牌号后⾯应加“E”以⽰区别。

对于由原料带⼊钢中的其他残余合⾦元素,如铬(Cr)、镍(Ni)、铜(Cu)等的含量⼀般控制在Cr≤0.25%、Ni≤0.30%、Cu≤0.25%。

有的牌号锰(Mn)含量达到1.40%,称为锰钢。

10号钢管重量计算公式:[(外径-壁厚)*壁厚]*0.02466=kg/⽶(每⽶的重量)20号钢【牌号】20【化学成分】C:0.17%~0.23%Si:0.17%~0.37%Mn:0.35%~0.65%Cr≤0.25%Ni≤0.3%Cu≤0.25%【⼒学性能】试样⽑坯尺⼨25mm推荐热处理正⽕910℃抗拉强度σb≥410MPa屈服强度σs≥245MPa断后伸长率δ5≥25%断⾯收缩率ψ()≥55%钢材交货状态硬度HBS10/3000,未热处理钢≤156【主要特征】强度硬度稍⾼于15F,15钢,塑性焊接性都好,热轧或正⽕后韧性好。

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

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fangjym 的钢铁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

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45号钢的数据

45号钢的数据

45号钢的数据45号钢是一种常见的钢材,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

它的数据是对该钢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以下是45号钢的一些重要数据:1. 化学成分:45号钢的化学成分涵盖了多种元素,主要包括碳、硅、锰、磷、硫和少量的其他合金元素。

其中,碳的含量通常在0.42%-0.50%之间,硅的含量在0.17%-0.37%之间,锰的含量在0.50%-0.80%之间,磷和硫的含量分别控制在0.035%以下。

2. 机械性能:45号钢的机械性能是评估其强度和韧性的关键指标。

它的抗拉强度通常在600MPa-800MPa之间,屈服强度在355MPa-450MPa之间,延伸率达到16%-20%。

这些机械性能使45号钢在承受较大力量和变形时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

3. 热处理性能:45号钢在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可以获得不同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正火、淬火和回火。

通过正火处理,可以增加45号钢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其韧性。

淬火后,45号钢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疲劳性。

回火处理可以消除淬火时的残余应力,同时提高45号钢的韧性。

4. 加工性能:45号钢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焊接性能。

它可以通过常规的冷加工工艺进行钣金、锻造和铰剪等加工。

此外,在适当的焊接条件下,45号钢可以与其他钢材和金属进行焊接,实现不同构件的联接。

5. 耐蚀性:45号钢在常规的环境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耐蚀性。

然而,在强酸、强碱和高温环境下,它的耐蚀性较差。

为了提高45号钢的耐蚀性,可以采取涂层、镀锌和表面处理等措施。

总的来说,45号钢是一种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可靠性能的钢材。

通过合理的热处理和加工工艺,可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然而,在使用45号钢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热处理方法和防腐措施,以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钢材力学性能标准一览表

钢材力学性能标准一览表

--- 72GR50
--- 标距为
--- 定标距
--- 200。
---
---
---
---
下屈服强度 不小于
-----------------
----------------345
牌号 SPHC
抗拉强度
厚度'≥ 2.5-<
3.2mm
≥270 ≥29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
≥415
≥21
≥415
≥21
≥460
≥19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 不小于
≥410
28
≥325
33
470--630
21
延伸率%
船板A
角度 ---
角度
180° 180° 180° 180° 180°
角度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角度
180°
船板B
船板D
≥235
400--520
≥22
120°

冷弯试验
弯心
----------------------
弯心
钢材厚度(直径),mm
≤16
>16--100
抗拉强度
470--630 470--630 470--630
≥17
断后伸长率 %
≥21 ≥22 ≥22
Q460C ≥460 ≥440
550-720
≥17
Q460D
钢 种
20g
≥460 ≥440
550-720
≥17
下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
钢材厚度(直径),mm 钢材厚度(直径),mm 钢材厚度(直径),mm

Q460钢材性能表

Q460钢材性能表

The Mechanics and Technology Property of Low Alloy and High Strength Structural Steel (China)1.Chemical compositionQ460CGrade: C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C≤: 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Mn: 1.00~1.7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Si≤: 0.5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P≤: 0.03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S≤: 0.03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V: 0.02~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Nb: 0.015~0.06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Ti: 0.02~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Al≥: 0.01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Cr≤: 0.7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Ni≤: 0.70Q460DGrade: D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C≤: 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Mn: 1.00~1.7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Si≤: 0.5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P≤: 0.03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S≤: 0.03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V: 0.02~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Nb: 0.015~0.06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Ti: 0.02~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Al≥: 0.01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Cr≤: 0.7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Ni≤: 0.70Q460EGrade: E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C≤: 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Mn: 1.00~1.7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Si≤: 0.5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P≤: 0.02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S≤: 0.02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V: 0.02~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Nb: 0.015~0.06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Ti: 0.02~0.2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Al≥: 0.015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Cr≤: 0.70Chemical Composition (Quality score %)|Ni≤: 0.702.Mechanical propertyQ460CGrade: C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16: 460 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16~35: 440 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35~50: 420 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50~100: 400 Yield Pointσb/MPa: 550~720Elongationδ5(%)≥: 17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20℃: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0℃: 34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20℃: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40℃:180°Bend Testing,d= Bent Diameter,a= Sample Thickness (Diameter)| Steel Plate Thickness (Diameter)/mm|≤16: d=2a180°Bend Testing,d= Bent Diameter,a= Sample Thickness (Diameter)| Steel Plate Thickness (Diameter)/mm|>16~100: d=3aQ460DGrade: D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 |≤16: 460 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 |>16~35: 440 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 |>35~50: 420 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 |>50~100: 400 Yield Pointσb/MPa: 550~720Elongationδ5(%)≥: 17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20℃: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0℃: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20℃: 34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40℃:180°Bend Testing,d= Bent Diameter,a= Sample Thickness (Diameter)| Steel Plate Thickness (Diameter)/mm |≤16: d=2a180°Bend Testing,d= Bent Diameter,a= Sample Thickness (Diameter)| Steel Plate Thickness (Diameter)/mm |>16~100: d=3aQ460EGrade: E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 |≤16: 460 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 |>16~35: 440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 |>35~50: 420 Yield Pointσs/MPa,≥| Thickness (Diameter,Side Length)/mm |>50~100: 400 Yield Pointσb/MPa: 550~720Elongationδ5(%)≥: 17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20℃: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0℃: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20℃:impact absorbing energy AKV(longitudinal)/J,≥|-40℃: 27180°Bend Testing,d= Bent Diameter,a= Sample Thickness (Diameter)| Steel Plate Thickness (Diameter)/mm |≤16: d=2a180°Bend Testing,d= Bent Diameter,a= Sample Thickness (Diameter)| Steel Plate Thickness (Diameter)/mm |>16~100: d=3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
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

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
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
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
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
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⑵洛氏硬度(HR)
当HB>450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它是用一个顶角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的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根据试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分三种不同的标度来表示:
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极高的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如淬火钢等)。

⑶维氏硬度(HV)
以120kg以内的载荷和顶角为136°的金刚石方形锥压入器压入材料表面,用材料压痕凹坑的表面积除以载荷值,即为维氏硬度值(HV)
脆性:用于描述材料在未施加明显外力以及没有明显变形的情况下发生断裂的性能。

耐压强力:施加于材料上使其长度变短,截面积变大的外力,与拉伸强力相对应。

传导性:材料传输热能或者电能的速度。

蠕变:材料在压力条件下产生缓慢的变形量。

延展性:是金属受外力变形,当外力消除之后又恢复其原有形状的一中性质。

疲劳强度:材料承受重复作用外力的能力。

燃烧点:金属或其蒸气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点。

吸湿:易于吸收并且保持水分的金属。

冲击强度:金属吸收突然撞击能量的能力。

柔韧性:在压力条件下材料容易发生永久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

可塑性:材料在较低压力条件下容易发生永久性变形的能力。

多孔性:材料内部空隙的体积占据材料整体体积的比率。

切变强度:两股方向相反的外力同时施加于材料表面,使其中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互滑移,材料发生断裂时的外力大小即为该材料的切变强度。

比重:一定体积材料的重量与相同体积四摄氏度的水的重量之比。

比热:加热1克某种金属使其温度升高一摄氏度所需要的能量。

硬挺性:材料承受变形的能力,以压力与变形位移为平定基础。

静强度:材料承受导致变形的外加应力的能力。

应力:拉伸应力,压缩应力以及剪切应力都是外部施加于材料,导致材料断裂的作用力。

拉伸强度:材料被拉伸所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

与压缩强度对应。

热胀率:温度变化与材料规格变化之间的比率。

韧性:材料吸收冲击能量而不断裂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