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

合集下载

钢材基本性能及指标

钢材基本性能及指标
用下,抵抗过大(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应力所能达到的某些最大值,也是材料本构关系曲线上的某些应力特征点。指标:屈服点fy(σs)极限强度fu(σb)弹性:钢材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在外力取消后恢复原状的性能。指标:比例极限fp,弹性极限fe,弹性模量Eσ<fy理想的弹性体:变形小且可恢复,且有强度储备σ≥fy理想的塑性体:变形大且不可恢复,也没有强度储备所以一般可将钢材视为理想的弹塑性材料。通常取屈服点作为强度标准值,而且取受拉和受压的屈服点相同。一则极限强度与屈服点之间的强度差作为储备,留有强度余地;二则屈服点对应的应变(宏观为变形)很小,可以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而极限强度对应的应变(变形)很要大近20倍左右,无法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2.塑性:钢材受力断裂过程中发生不能恢复的残余变形的能力。指标:伸长率说明:因标距不同,有δ5(l0=5d)和δ10(l0=10d),但后一种已基本上不再采用,一则两者共存容易产生混淆,二则可节省试件钢材。断面收缩率后者与标距无关,表征塑性较前者更好,但测量误差较大。塑性越好,越不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受力过程中,应力和内力重分布就越充分,设计就越安全,破坏前的预兆越明显。Z向(厚度方向性能)钢板就是采用厚度方向拉伸的断面收缩率作为性能级别的划分依据。3.冷弯性能:常温下钢材承受弯曲加工变形的能力。将试件冷弯180o而不出现裂纹或分层。定性指标:合格或不合格。冷弯性能合格的钢材才具有良好的常温加工工艺性能。4.韧性:钢材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变形和断裂过程中吸收机械能的能力。综合反映钢材的内在质量及力学性能,是强度和塑性的综合指标(σ~ε曲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是衡量钢材抵抗因低温、应力集中、冲击荷载等作用而脆性断裂的能力。指标:冲击功Akv原为梅氏(Mesnager)U形缺口试件,现采用夏比(Charpy)V形缺口试件。5.可焊性:反映钢材焊接的可行性及焊缝的受力性能。包含施工工艺和受力性能两个方面的可焊性。指标:碳当量。《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J218-2002的§2.0.1:建筑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可分为一般、较难和难三种情况。施工单位在承担钢结构焊接工程时应具备与焊接难度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建筑钢结构工程的焊接难度可按下表区分。6.耐久性:钢材在长期使用后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老化(时效硬化)耐长期高温耐疲劳普通钢材供应提供的材性保证:三项保证:屈服点fy(σs)、极限强度fu(σb)、伸长率四项保证:屈服点fy(σs)、极限强度fu(σb)、伸长率、180°冷弯五项保证:屈服点fy(σs)、极限强度fu(σb)、伸长率、180°冷弯、冲击功提供保证的材性越多,钢材的价格也越贵。

建筑钢材性能指标中属于力学性能指标

建筑钢材性能指标中属于力学性能指标

建筑钢材性能指标中属于力学性能指标建筑钢材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质量和适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常见的建筑钢材力学性能指标:1.弹性模量:弹性模量是衡量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也称为刚度或弹性系数。

它与材料的应力和应变有关,用于计算结构的变形和变形极限。

2.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后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水平。

它也是材料的抵抗力,用于承受外部荷载并保持基本稳定性。

3.抗拉强度:抗拉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力后能够承受的最大拉伸力。

它反映了材料的韧性和抗拉性能。

4.延伸率:延伸率是指材料在拉伸破坏前,长度的增加与原始长度之比。

它是一种衡量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重要指标。

5.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是指材料在低温下的弯曲变形能力。

根据建筑设计和施工需求,建筑钢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要进行冷弯加工,因此冷弯性能对建筑钢材的选择至关重要。

6.抗冲击性能:抗冲击性能是指材料在受冲击载荷下的抵抗能力,包括动态冲击和静态冲击。

对于建筑结构来说,抗冲击性能的好坏对碰撞和震动的影响至关重要。

7.硬度:硬度是衡量材料抵抗划伤或穿刺等形式的抵抗能力的指标。

建筑钢材的硬度必须适中,既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又要方便施工和维护。

8.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材料在长期重复荷载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建筑结构经常受到周期性或脉冲性荷载,因此建筑钢材的疲劳强度对结构的持久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9.化学成分:除了力学性能指标外,建筑钢材的化学成分也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

正确的化学成分可以确保材料的强度和韧性,以及抗腐蚀性能等。

以上是建筑钢材力学性能指标的一些常见指标,它们直接影响着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选择和设计建筑钢材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指标,以确保结构性能可以满足设计需求和正常使用条件。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

钢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表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也叫力学性能)通常是指钢材在标准条件下均匀拉伸.冷弯和冲击等.单独作用下所显示的各种机械性能。

钢材通常有五大主要的机械性能指标:通过一次拉伸试验可得到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屈服点三项基本性能;通过冷弯试验可得到钢材的冷弯性能;通过冲击韧性试验可得到冲击韧性。

1.屈服点(σs)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MPa称为兆帕等于N(牛顿)/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2.屈服强度(σ0.2)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3.抗拉强度(σb)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 (MPa)。

4.伸长率(δs)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5.屈强比(σs/σb)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6.硬度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⑴布氏硬度(HB)以一定的载荷(一般3000kg)把一定大小(直径一般为10mm)的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为公斤力/mm2 (N/mm2)。

常用钢材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常用钢材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

常用钢材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01.碳素钢板(一)Q235-A.F钢(二)Q235-A钢板(三)Q235-B钢板(四)Q235-C钢板(五)20HP钢板(六)15MnHP钢板(七)20R钢板02.低合金高强度钢板(一)16MnR钢板15MnVR(三)15MnVNR钢板(四)18MnMoNbR钢板(五)13MnNiMoNbR钢板03.低温钢板(一)16MnDR钢板(二)09Mn2VDR钢板(三)15MnNiDR钢板(四)09MnNiDR钢板(五)07MnNiCrMoVDR钢板04.中温抗氢钢板(一)15CrMoR钢板(二)12Cr2Mo1R钢板05.不锈钢板(一)0Cr13钢板(二)0Cr18Ni9钢板(三)1Cr18Ni9Ti钢板(四)0Cr18Ni10Ti钢板(五)0Cr17Ni12Mo2钢板(六)0Cr18Ni12Mo2Ti钢板(七)0Cr19Ni13Mo3钢板( 八)00Cr19Ni10钢板(九)00Cr17Ni14Mo2钢板(十)00Cr19Ni13Mo3钢板(十一)00Cr18Ni5Mo3Si2钢板(十二)铁素体型或马素体型钢板)奥氏体型钢管(十三(十四)奥氏体--铁素体型钢板06.碳素钢和低合金高强度钢钢管(一)GB8163中的10和20钢管(无缝管)(二)GB9948中的10和20钢管(无缝管)(三)GB6479中的10、20G、16Mn和15MnV钢管(无缝管)07.低温钢管(一)GB6479中的10、20G和16Mn钢管(无缝管)(二)09Mn2VD钢管(无缝管)08.中温抗氢钢管(一)GB9948中的12CrMo和15CrMo钢管(无缝管)(二)GB6479中的12CrMo、15CrMo、10MoWVNb、12Cr2Mo和1Cr5Mo钢管(无缝管)(三)GB5310中的12Cr1MoV钢管(无缝管)09.不锈钢管 (一)GB/T14976 中的钢管表 9-12 钢管的许用应力(二)GB13296 中的钢管表9~14 钢管的常温力学性能表9-15 GB150 推荐的钢管高温屈服强度表 9-16 钢管的许用应力10.碳素钢和低温合金钢锻件表10-1 常用钢号(一)20 钢锻件表10-2 钢的化学成分表10-3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4 GB150 标准推荐的高温屈服强度表10-5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二)35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表10-6 化学成分表10-7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8 GB150 标准推荐的高温屈服强度表10-9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三)16Mn 钢锻件表10-10化学成分表10-11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12 GB150 标准推荐的高温屈服强度表10-13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四)15MnV 钢锻件 表10-14化学成分表10-15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16 GB150标准推荐的高温屈服强度表10-17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五)20MnMo 钢锻件表10-18化学成分表10-19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20 JB4726对钢锻件高温屈服强度的规定表10-21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六)20MnMoNb 钢锻件表10-22化学成分注:对真空碳脱氧钢,允许Si含量小于或等于0.12%表10-23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24 JB4726对钢锻件高温屈服强度的规定表10-25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七)15CrMo 钢锻件表10-26化学成分注:对真空碳脱氧钢,允许Si含量小于或等于0.12%表10-27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28 JB4726对钢锻件高温屈服强度的规定表10-29 15CrMo钢锻件的许用应力(八)35CrMo钢锻件表10-30化学成分注:对真空碳脱氧钢,允许Si含量小于或等于0.12%表10-31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32 JB4726对钢锻件高温屈服强度的规定表10-33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九)12Cr1MoV钢锻件表10-34化学成分注:对真空碳脱氧钢,允许Si含量小于或等于0.12%表10-35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36 JB4726对钢锻件高温屈服强度的规定表10-37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十)12Cr2Mo1 钢锻件注:对真空碳脱氧钢,允许Si含量小于或等于0.12%表10-38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39 JB4726对钢锻件高温屈服强度的规定表10-40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十一)1Cr5Mo钢锻件表10-41化学成分注:对真空碳脱氧钢,允许Si含量小于或等于0.12%表10-42 钢锻件的常温力学性能表10-43 GB150 标准推荐的高温屈服强度表10-44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11.低温钢锻件表11-1 中国常用钢号(一)20D 钢锻件表11-2 钢的化学成分表11-3 钢锻件的常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性能表11-4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二)16MnD 钢锻件表11-5化学成分表11-6 钢锻件的常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性能表11-7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三)09Mn2VD 钢锻件表11-8化学成分表11-9 钢锻件的常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性能表11-10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四)09MnNiD 钢锻件表11-11化学成分表11-12 钢锻件的常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性能表11-13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五)16MnMoD 和20MnMoD 钢锻件表11-14 钢的化学成分表11-15 钢锻件的常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性能表11-16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六) 08MnNiCrMoVD 钢锻件表11-17化学成分表11-18 钢锻件的常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性能表11-19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七)10Ni3MoVD 钢锻件表11-20化学成分表11-21 钢锻件的常温拉伸和低温冲击性能表11-22 钢锻件的许用应力12.不锈钢锻件(一)0Cr13和1Cr13钢锻件(二)0Cr18Ni9和00Cr19Ni10钢锻件(三)0Cr17Ni12Mo2和00Cr17Ni14Mo2钢锻件(四)1Cr18Ni9和0Cr18Ni10Ti钢锻件(五)00Cr18Ni5Mo3Si2钢锻件13.超高压容器锻件1、34CrNi3MoA钢化学成分2、34CrNi3MoA钢锻件的力学性能14.螺柱用钢材(一)Q235-A镇静钢(二)35钢(三)螺柱用合金结构钢15.碳素钢和低温合金钢铸件 (一)ZG200-400H铸钢(二)ZG230-450H铸钢(三)ZG275-485H铸钢16.不锈钢铸件(一)ZG1Cr13铸钢(二)ZG0Cr18Ni9和ZG00Cr18Ni10(三)ZG1Cr18Ni9Ti和ZG0Cr18Ni9Ti铸钢(四)ZG0Cr18Ni12Mo2Ti铸钢。

钢材力学性能标准一览表

钢材力学性能标准一览表

--- 72GR50
--- 标距为
--- 定标距
--- 200。
---
---
---
---
下屈服强度 不小于
-----------------
----------------345
牌号 SPHC
抗拉强度
厚度'≥ 2.5-<
3.2mm
≥270 ≥29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
≥415
≥21
≥415
≥21
≥460
≥19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 不小于
≥410
28
≥325
33
470--630
21
延伸率%
船板A
角度 ---
角度
180° 180° 180° 180° 180°
角度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角度
180°
船板B
船板D
≥235
400--520
≥22
120°

冷弯试验
弯心
----------------------
弯心
钢材厚度(直径),mm
≤16
>16--100
抗拉强度
470--630 470--630 470--630
≥17
断后伸长率 %
≥21 ≥22 ≥22
Q460C ≥460 ≥440
550-720
≥17
Q460D
钢 种
20g
≥460 ≥440
550-720
≥17
下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断后伸长率 %
钢材厚度(直径),mm 钢材厚度(直径),mm 钢材厚度(直径),mm

常用钢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化学成分-定义-函数大全

常用钢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化学成分-定义-函数大全
பைடு நூலகம்
16MnR ≤0.20 1.20-1. 0.20-0. ≤0.02 ≤0.03 ------ ------- -------- ------- ------- -------- ------- -----60 55 ---
Q235q ≤0.20 0.40-0. ≤0.30 ≤0.35 ≤0.35 C 70 ≥ 0.015
常用钢材料力学性能参数-化学成分-定义函数大全
1.
常用钢材料力学性能参数
中 板 冷弯试验 断后伸长 率 % 不小于 ≥600 抗拉强度 ≥17 断后伸长 率 % --角度 角度 弯心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 温 方向 冲击 度℃ 功 -------------------- ---- ---- ----弯心 钢材厚度(直径),mm ≤16 470--630 470--630 470--630 550-720 550-720 抗拉强度 钢材厚度(直 径),mm ≥21 ≥22 ≥22 ≥17 ≥17 断后伸长 率 % 钢材厚度(直 径),mm 180° 180° 180° 180° 180° 角度 d=2a d=2a d=2a d=2a d=2a 弯心 钢材厚度(直径),mm 6---≤16 180° 180° 180° 180° 180° 180° d=2a d=2a d=2a d=2a d=2a d=3a d=3a d=3a >16--25 20 d=3a 20 0 0 0 -20 H H H H Z Z ≥27 ≥27 >16--100 d=3a d=3a d=3a d=3a d=3a 20 0 -20 0 -20 Z Z Z Z Z 备注 1、弯曲试验中 d=弯心 直径,a=试样厚度(直 径) 2、 所有钢中等级 A 不做冲 击实验 B 级做 20 度冲 击,C 级做 0 度冲击,D 级做 -20 度冲击试验。 3.Q195.Q215.Q235.Q27 5.断后伸长率均可下降 百分之二 4.S235/S275/S355 系列 钢种要求取上屈服. 5.A36.SS400.A572GR50 标距为定标距 200。

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

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
2)疲劳强度
óN
MPa
金属材料在重复或交变应力作用下,循环一定周次(N)后断裂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叫作疲劳强度。此时,N称为材料的疲劳寿命。某些金属材料在重复或交变应力作用下。没有明显的疲劳极限,常用疲劳强度表示
6


硬度就是指金属抵抗更硬物体压人其表面的能力。硬度不是一个单纯的物理量,而是反映弹性、强度、塑性等的一个综合性能指针
在弹性范围内,金属拉伸试验时,外力和变形成比例增长,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关系时,这个比例系数就称为弹性模量,也叫正弹性模数
2)切变模量
G
GPa
金属在弹性范围内,当进行扭转试验时,外力和变形成比例地增长,即应力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时,这个比例系数就称为切变模量
3)弹性极限
óe
MPa
金属能保持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称为弹性极限
2)冲击吸收功
AKu或AKV
J
由于ak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材料本身,同时还随试样尺寸、形状的改变及试验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因而ak值只是一个相对指标。目前国际上许多国家直接采用冲击吸收功Ak作为冲击韧度的指标aku=AKu/F;aKV=AKV/F
式中aku—夏比u形缺口试样冲击值(J/cm2) aKV——夏比V形缺口试样冲击值(J/cm2) AKU—夏比u形缺口试样冲断时所消耗的冲击功(J)
洛氏硬度试验分A、B、C、D、E、F、G、H、K标尺
3)维氏硬度
HV
用金刚石正四棱体压头以49.03~980.7N的试验力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的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压痕对角线长度计算的硬度值
4)肖氏硬度
HSC
HSD
用金刚石或钢球冲头从一定高度落到试样表面,测冲头回跳高度计算硬度值。用目测型硬度计的硬度符号为HSC,指示型硬度计的硬度符号为HSD

钢材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

钢材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

钢材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与公称‎重量公称直径,mm 公称横截面积‎m m 2 公称重量,Kg/m6.5 33.188 50.27 0.39510 78.54 0.61712 113.1 0.88814 153.9 1.2116 201.1 1.5818 254.5 2.0020 314.2 2.4722 380.1 2.9825 490.9 3.8528 615.8 4.8332 804.2 6.3136 1018 7.9940 1257 9.8750 1964 15.42注:表中公称重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

一、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精‎G B1499‎-19981、力学性能牌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σsM‎p a 抗拉强度σb‎M pa 伸长率δs%不小于HRB335‎ 6~25 28~50 335 490 16HRB400‎ 6~25 28~50 400 570 14HRB500‎ 6~25 28~50 500 630 122、弯曲性能(按下表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牌号公称直径mm‎弯曲试验弯心直径HRB335‎ 6~25 28~50 3a 4aHRB400‎ 6~25 28~50 4a 5aHRB500‎ 6~25 28~50 5a 7a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 B1301‎3-91表面形状钢筋级别强度等级代号‎公称直径mm‎屈服点σsM‎p a 抗拉强度σb‎M pa 伸长率δs% 冷弯d弯心直‎径a公称直径‎不小于光圆Ι R235 8~20 235 370 25180°d=a三、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牌号屈服点σsM‎p a 抗拉强度σb‎M pa 伸长率δs% 冷弯180°d弯心直径a‎公称直径不小于Q215 215 375 27 d=0Q235 235 410 23 d=0.5a四、冷轧扭钢筋J‎G3046-1999表一轧扁厚度、节距类型标志直径d 轧扁厚度T不‎小于节距L1不大‎于Ι型 6.581012‎14 3.74.25.36.28.0 759511‎015017‎0Ⅱ型 12 8.0 145表二公称横截面积‎与公称重量类型标志直径d 公称横截面积‎m m 2 公称重量,Kg/m Ι型 6.581012‎14 29.545.368.393.3132.7 0.2320.356 0.5360.7331.042Ⅱ型 12 97.8 0.768表三力学性能抗拉强度σb‎Mpa 伸长率δ10‎% 冷弯180°(弯心直径=3d)≥580≥4.5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五、冷轧带肋钢筋‎G B1378‎8-2000级别代号抗拉强度σb‎M pa 伸长率不小于‎% 冷弯180°d弯心直径a‎公称直径应力松弛σ=0.7σb不小于δ10 δ100 1000H不‎大于% 10H不大于‎%CRB550‎ 550 8 -- d=3a -- -- CRB650‎ 650 -- 4 -- 8 5 CRB800‎ 800 -- 4 -- 8 5 CRB970‎ 970 -- 4 -- 8 5 CRB117‎0 1170 -- 4 -- 8 5六、碳素结构钢G‎B700-88表一拉伸及冲击试‎验牌号等级拉伸试验冲击试验屈服点σs Mpa 抗拉强度σb‎M pa 伸长率δ5,% 温度℃ V型冲击功(纵向)J钢材厚度(直径),mm 钢材厚度(直径),mm≤16 16~40 40~60 60~100 1 00~150 >150 ≤16 16~40 40~60 60~100 100~150 >150不小于不小于不小于Q195 -- 195 185 -- -- -- -- 315-390 33 32 -- -- -- -- -- --Q215 A 215 205 195 185 175 165 335-410 31 30 29 2827 26 -- --B20 27Q235 A 235 225 215 205 195 185 375-460 26 25 24 2322 21 -- --B20 27CD -20Q255 A 255 245 235 225 215 205 410-510 24 23 22 2120 19 -- --B20 27Q275 -- 275 265 255 245 235 225 490-610 20 19 18 17 16 15 -- --表二冷弯试验牌号试样方向冷弯试验B=2 a 180°钢材厚度(直径), mm≤60 >60~100 >100~200弯心直径dQ195 纵 0 ————横 0.5 aQ215 纵 0.5 a 1.5 a 2 a横 a 2 a 2.5 aQ235 纵 a 2 a 2.5 a横 1.5 a 2.5 a 3 aQ255 2 a 3 a 3.5 aQ275 3 a 4 a 4.5 a七、钢筋搭接焊(搭接长度)钢筋级别焊缝形式搭接长度Ⅰ单面焊双面焊≥8 d≥4 dⅡ、Ⅲ单面焊双面焊≥8 d ≥4 d注:d为主筋直径‎(mm),钢筋帮条焊中‎的帮条长度与‎钢筋搭接焊中‎的搭接长度相‎同,见上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
牌号
屈服点σs
Mpa
抗拉强度σb
Mpa
伸长率δs
%
冷弯180°
d弯心直径
a公称直径
不小于
Q215
215
375
27
d=0
Q235
235
410
23
d=0.5a
四、冷轧扭钢筋JG3046-1999
表一轧扁厚度、节距
类型
标志直径d
轧扁厚度T不小于
节距L1不大于
Ι型
HRB400
6~25 28~50
4a 5a
HRB500
6~25 28~50
5a 7a
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
表面形状
钢筋级别
强度等级代号
公称直径mm
屈服点σs
Mpa
抗拉强度σb
Mpa
伸长率δs
%
冷弯
d弯心直径
a公称直径
不小于
光圆
Ι
R235
8~20
235
370
25
180°d=a
10H不大于%
CRB550
550
B650
650
--
4
--
8
5
CRB800
800
--
4
--
8
5
CRB970
970
--
4
--
8
5
CRB1170
1170
--
4
--
8
5
六、碳素结构钢GB700-88
表一拉伸及冲击试验
牌号
等级
拉伸试验
冲击试验
屈服点σs Mpa
抗拉强度
σb
Mpa
伸长率δ5,%
温度℃
V型冲击功(纵向)J
钢材厚度(直径),mm
钢材厚度(直径),mm
≤16
16
~
40
40
~
60
60
~
100
100
~
150
>
150
≤16
16
~
40
40
~
60
60
~
100
100
~
150
>
150
不小于
不小于
不小于
Q195
--
195
185
--
--
--
--
315-390
33
32
--
--
--
--
--
--
Q215
钢材力学性能指标汇总表
钢筋的公称横截面积与公称重量
公称直径,mm
公称横截面积mm2
公称重量,Kg/m
6.5
33.18
8
50.27
0.395
10
78.54
0.617
12
113.1
0.888
14
153.9
1.21
16
201.1
1.58
18
254.5
2.00
20
314.2
2.47
22
380.1
2.98
25
A
215
205
195
185
175
165
335-410
31
30
29
28
27
26
--
--
B
20
27
Q235
A
235
225
215
205
195
185
375-460
26
25
24
23
22
21
--
--
B
20
27
C
0
D
-20
Q255
A
255
245
235
225
215
205
410-510
24
23
22
21
20
19
--
--
490.9
3.85
28
615.8
4.83
32
804.2
6.31
36
1018
7.99
40
1257
9.87
50
1964
15.42
注:表中公称重按密度为7.85g/cm3计算。
一、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精GB1499-1998
1、力学性能
牌号
公称直径mm
屈服点σs
Mpa
抗拉强度σb
Mpa
伸长率δs
%
不小于
HRB335
6~25 28~50
335
490
16
HRB400
6~25 28~50
400
570
14
HRB500
6~25 28~50
500
630
12
2、弯曲性能(按下表规定的弯心直径弯曲180°后,钢筋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牌号
公称直径mm
弯曲试验弯心直径
HRB335
6~25 28~50
3a 4a
0.768
表三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
伸长率δ10%
冷弯180°(弯心直径=3d)
≥580
≥4.5
受弯曲部位表面不得产生裂纹
五、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级别代号
抗拉强度σb
Mpa
伸长率不小于%
冷弯180°
d弯心直径
a公称直径
应力松弛
σ=0.7σb
不小于
δ10
δ100
1000H不大于%
6.5
8
10
12
14
3.7
4.2
5.3
6.2
8.0
75
95
110
150
170
Ⅱ型
12
8.0
145
表二公称横截面积与公称重量
类型
标志直径d
公称横截面积mm2
公称重量,Kg/m
Ι型
6.5
8
10
12
14
29.5
45.3
68.3
93.3
132.7
0.232
0.356
0.536
0.733
1.042
Ⅱ型
12
97.8
B
20
27
Q275
--
275
265
255
245
235
225
490-610
20
19
18
17
16
15
--
--
表二冷弯试验
牌号
试样方向
冷弯试验B=2a180°
钢材厚度(直径), mm
≤60
>60~100
>100~200
弯心直径d
Q195

0
——
——

0.5a
Q215

0.5a
1.5a
2a

a
2a
2.5a
Q235
钢筋级别
弯心直径
弯曲角(°)
Ⅰ级
2d
90
Ⅱ级
4d
90
Ⅲ级
5d
90
Ⅳ级
7 d
90
注:1、为钢筋直径(mm)。
2、直径大于25 mm的钢筋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时弯心直径应增加1倍钢筋直径。

a
2a
2.5a

1.5a
2.5a
3a
Q255
2a
3a
3.5a
Q275
3a
4a
4.5a
七、钢筋搭接焊(搭接长度)
钢筋级别
焊缝形式
搭接长度

单面焊
双面焊
≥8d
≥4d
Ⅱ、Ⅲ
单面焊
双面焊
≥8d
≥4d
注:d为主筋直径(mm),钢筋帮条焊中的帮条长度与钢筋搭接焊中的搭接长度相同,见上表。
八、闪光对焊接头弯曲试验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