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钴铝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丘吉祥

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丘吉祥发布时间:2023-06-24T01:16:17.352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7期作者:丘吉祥[导读] 本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电子专用材料(危险化学品除外)、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的研发,近年来,在电动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的基础研究指引下,本公司团队加强了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技术的开发研究,如今商业化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一般情况下呈多晶形貌,在其一个充放电循环周期内,多晶界的形态有时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微裂纹,这样就会使锂电池在电池性能方面逐步变差。
而单晶形貌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最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增加续航能力的一个突破方向。
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相关特点与其特定的制备方法,同时有根据的展示单晶与多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参数对比,以及提出对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未来展望。
韶关东阳光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摘要:本公司主要从事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电子专用材料(危险化学品除外)、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的研发,近年来,在电动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的基础研究指引下,本公司团队加强了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技术的开发研究,如今商业化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一般情况下呈多晶形貌,在其一个充放电循环周期内,多晶界的形态有时会发生一些严重的微裂纹,这样就会使锂电池在电池性能方面逐步变差。
而单晶形貌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最近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增加续航能力的一个突破方向。
本文简要的阐述了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相关特点与其特定的制备方法,同时有根据的展示单晶与多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参数对比,以及提出对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未来展望。
关键词:单晶,电化学能源,三元正极材料1. 前言1.1新能源材料的应用背景近年来,伴随全球能源危机的爆发和各个国家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材料已逐步成为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热点。
新能源材料是指可以逐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材料,如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生物质能等,具有环保、可再生、节能等优点。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是一种常用的电池材料,其现状与发展趋势如下:现状:1. 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电池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等领域。
目前,全球范围内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产量和需求量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
2.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提高能量密度、改善充放电性能、降低成本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发展趋势:1. 高能量密度: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需要不断提高能量密度,以满足高续航里程的需求。
2. 长寿命:电池的寿命是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长寿命的电池可以降低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同时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因此,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需要不断提高循环寿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3. 低成本: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电池成本成为了制约电动汽车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降低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成本是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4. 环保可持续: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生产和废弃处理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需要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和处理方式。
5. 多元化应用:目前,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主要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子产品等领域。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储能、智能家居等。
总之,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作为一种成熟的电池材料,在未来仍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将会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最新研究进展

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最新研究进展所以,前驱体的结构、制备⼯艺对正极材正极材料作为电池的4⼤核⼼材料之⼀,制约着电池的综合性能。
正极材料能继承前驱体的形貌和结构特点,所以,前驱体的结构、制备⼯艺对正极材料的性能有着⾄关重要的影响。
⽬前三元前驱体材料结构设计的改进⽅向主要包括类单晶型结构、放射状结构、核壳结构和梯度结构等,制备⼯艺的改进⽅向主要为前驱体预氧化⼯艺、间歇式⼯艺、连续结合间歇式⼯艺。
本⽂重点对以上⽅⾯的研究进展进⾏综述。
1、三元前驱体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三元前驱体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原料,决定着最终材料的性能。
前驱体的制备技术主要有溶胶凝胶法、喷雾热解法、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是⼀种常见的软化学⽅法,具有均匀性好、合成温度低等优点,可以实现材料组分分⼦或原⼦级的均匀混合,但也存在⼯艺复杂、成本⾼等缺点。
喷雾热解法将可溶性⾦属盐和沉淀剂在喷雾⼲燥器中进⾏雾化,然后⼲燥,此⽅法合成出的材料颗粒⼤⼩⽐较⼀致,化学成分分布⽐较均匀,⼯艺⽐较简单,容易实现,且耗时短,是⼯业⽣产正极材料的⽅法之⼀。
共沉淀法是前驱体材料的主流制备⽅法,可以精确控制各组分的含量,并且实现组分的原⼦级混合;通过调整溶液浓度、pH 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搅拌转速等合成⼯艺参数,可以制备不同粒度、形貌、密度、结晶程度的材料。
⽬前,国内外正极材料⼚家主要采⽤共沉淀-⾼温固相法来制备正极材料,即⾸先通过共沉淀法制得前驱体,然后混锂烧结,最终制得相应的正极材料,合成所得的材料通常为若⼲亚微⽶级的⼀次粒⼦组成的微⽶级球形⼆次颗粒。
但⼆次颗粒随着电池充放电次数增加,尤其在⾼电压下,⼀次粒⼦之间的界⾯极易产⽣微裂纹或粉化,提⾼了界⾯电阻,极化增⼤,⼆次球形颗粒内部孔隙多,接触⾯积⼤,副反应增多,产⽓严重,从⽽导致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恶化。
2、三元前驱体材料的主要合成⽅法2.1结构设计⽅向的合成⽅法2.1.1类单晶结构最早商业化的钴酸锂在脱锂量达到0.5时会发⽣相变导致材料的脱嵌可逆性降低,循环性能劣化。
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改性研究进展
李安瑞;王春梅;王一飞;张若楠;宋振浩;苏丹
【期刊名称】《中国陶瓷》
【年(卷),期】2024(60)6
【摘要】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正极材料。
镍钴锰酸锂(NCM)三元正极材料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相对安全等优点
而备受关注。
但阳离子混排、界面副反应、不可逆相变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循环和倍率等性能。
综述了NCM正极材料的结构特点、问题成因,并从掺杂、表面包覆、单晶和浓度梯度结构等角度探讨了其改性研究情况,对其未来研究方向
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12页(P1-12)
【作者】李安瑞;王春梅;王一飞;张若楠;宋振浩;苏丹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省无机非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174.75
【相关文献】
1.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2.纳米磷酸铁锂包覆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金属掺杂改性及电化学性能
3.报废动力电池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高温氢还原-
湿法冶金联用回收有价金属4.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镍钴铝酸锂的改性方法5.层状镍钴锰酸锂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锂离子电池三元镍钴锰正极材料研究现状综述

三元系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摘要:综述了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层状Li-Ni-Co-Mn-O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正极材料LiNi l/3Co l/3Mn l/3O其合成方法电化学性能以及掺杂、包覆改性等方面的研究结果。
三元系正极材料的结果:LiMn x Co y Ni1-x-y O2具有α-2NaFeO2层状结构。
Li原子占据3a位置,Ni、Mn、Co随机占据3b位置,氧原子占据6c位置。
其过渡金属层由Ni、Mn、Co 组成,每个过渡金属原子由 6 个氧原子包围形成MO6 八面体结构,而锂离子嵌入过渡金属原子与氧形成的(MnxCo yNi1-x-y) O2层之间。
在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均有Li+与过渡金属离子发生位错的趋势,特别是以结构组成中有Ni2+存在时这种位错更为突出。
抑制或消除过渡金属离子在锂层中的位错现象是制备理想α-2NaFeO2结构层状正极材料的关键,在LiMn x Co y Ni1-x-y O2结构中, Ni2+的半径( rNi2+=0.069nm)与Li+的( rLi+=0.076nm)半径接近,因此晶体结构会发生位错,即过渡金属层中的镍原子占据锂原3a的位置,锂原子则进驻3b位置。
在Li+层中,Ni2+的浓度越大,则Li+在层状结构中脱嵌越困难,电化学性能越差。
而相对于LiNiO2及LiNi x Co1-x-y O2,LiMn x Co y Ni1-x-y O2中这种位错由于Ni 含量的降低而显著减少。
同时由于Ni2 + 的半径( rNi2 + =0. 069nm) 大于Co3+ ( rCo3+ = 0. 0545nm) 和Mn4 + ( rMn4 + =0. 053nm) ,LiMnxCo yNi1 - x - yO2 的晶格常数有所增加。
由于充分综合镍酸锂的高比容量、钴酸锂良好的循环性能和锰酸锂的高安全性及低成本等优点,利用分子水平的掺杂、包覆和表面修饰等方法来合成锰镍钴等多元素协同的复合正极材料,因其良好的研究基础及应用前景而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之一。
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进展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研究并制造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成为了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
其中,正极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年来,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新型材料备受关注,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文将就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概述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指的是一类采用氧化镍、钴、锰为基本元素,通过调控材料结构与配方比例等参数,使之呈现单晶结构,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一种新型电池材料。
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组成成分为Ni、Co 和Mn,其晶体结构属于随机固溶体,分别属于岩盐型、红雨石型和层状钠离子石墨型。
该类材料的主要特点包括: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高充放电速率、较长的循环寿命、低价格等。
其中,高镍部分主要负责提供高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而高钴和高锰部分主要用于提供循环稳定性和充放电速率等性能。
二、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制备技术制备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逆微乳液法、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水热法等。
其中,逆微乳液法是一种能够制得单晶结构材料的有效方法。
该方法基于微乳液高度规则化分子扩散和反应,将镍、锰、钴的前体物在相应的界面反应生成单晶高镍三元材料。
同时,逆微乳液法也能制备出复合材料、组合材料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性能研究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自问世以来,其性能研究已成为众多研究者的热点研究领域。
目前已有诸多文献报道该类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其内在机理。
其中,研究发现,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有着很高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在高倍率放电时性能稳定,在循环寿命方面表现出色,且较低的价格使得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不过,由于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电化学性能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容量衰减速率快、放电平台过低、化学稳定性差等问题。
因此,后续的研究方向将针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弥补单晶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方式,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流趋势。
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电池,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影响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
电池材料作为决定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领域。
本文将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详细阐述。
目前,常见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主要有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其中,锂离子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低自放电率等优点,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电池类型。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包括钴酸锂(LiCoO₂)、锰酸锂(LiMn₂O₄)、磷酸铁锂(LiFePO₄)和三元材料(如LiNiCoMnO₂)等。
钴酸锂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性能,但钴资源稀缺且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锰酸锂成本较低,但比容量和循环性能相对较差。
磷酸铁锂具有安全性高、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但能量密度相对较低。
三元材料通过合理调配镍、钴、锰的比例,能够在能量密度和成本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是当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负极材料方面,石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层状结构,能够实现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
然而,石墨的理论比容量较低,难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
因此,硅基材料、金属锂等新型负极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
硅基材料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但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巨大的体积膨胀,导致电极结构破坏和容量衰减。
为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通过纳米化、复合化等手段对硅基材料进行改性,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金属锂具有最高的理论比容量,但存在枝晶生长和安全性等问题,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
除了正负极材料,电解质也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液态电解质存在易泄漏、易燃易爆等安全隐患。
固态电解质具有高安全性、高离子电导率和宽电化学窗口等优点,成为未来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方向。
三元系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

三元系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现状三元系锂电池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为广泛的锂离子电池之一,其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低成本等优势,在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正极材料是三元系锂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性质。
本文将对三元系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介绍。
三元系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由锂镍钴锰氧化物(Li(NiCoMn)O2)和镍钴锰氧化物(NCM)两种材料构成。
以Li(NiCoMn)O2为例,目前已有三种不同的结构型式:层状结构(Layered)、尖晶石结构(Spinel)和沙漠铁酸锂(LFMO),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化学式和晶格结构。
层状结构的锂镍钴锰氧化物(如NMC622、NMC622、NMC811等)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电化学性能,目前已经商业化应用较为广泛。
尖晶石结构的锂镍钴锰氧化物(如NCM811、NCM811等)具有更高的充放电电压平台和较好的结构稳定性,但其合成工艺较为复杂,目前正在逐步推广应用。
沙漠铁酸锂结构的锂镍钴锰氧化物在结构稳定性和循环寿命方面表现出更优越的性能,但其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除了锂镍钴锰氧化物,锂钴氧化物(LiCoO2)也是一种常见的三元系锂电池正极材料。
与锂镍钴锰氧化物相比,锂钴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但其价格较高且含有的有毒重金属钴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材料也被研究用作三元系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如锰酸镍钴(LiMn2O4)和锰酸锂(LiMnO2)。
锰酸镍钴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成本,但其比容量较低,目前主要用于低容量应用;锰酸锂具有较高的比能量和较低的成本,但其结构稳定性较差,需要通过改性来提高其循环寿命。
总体而言,三元系锂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断涌现出新的材料和改性方法。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主要集中在提高材料的能量密度、提高循环寿命和安全性能,以满足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应用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锂离子 电池 是一 种二次电池 ,且 能量密 度高 ,是现 代高性 能 电池 的代 表 ,目前 已广泛应用 于动力 、数码 、安 防 、消费类 等领域 。而 正极 材料 是锂离子 电池产 品 的核 心组成 部分 ,其 直 接影 响电池 的最终使用性能 ,而且正极 材料所 占电池成 本 比例 达 到 40% 左 右 ,因此 锂 离 子 电池 正 极 材 料 一 直 是 研 究 的热 点 。 目前 常 用 的 锂 离 子 正 极 材 料 有 LiCoO2,LiNiO2,LiMn2O4, LiFePO 等 ,目前这 几 种 虽 然 获得 了一 定 的应 用 ,但 LiCoO:, LiNiO:,LiMn:O 其 普遍 存在 比容量低 、循环性能差及热稳定性 差等特点 ,LiFePO 导 电性差 ,充放 电平 台较低 。
Abstract:The cycle performanc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could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through adding cathode material of NCA.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Japan,South Korea and Tesla of US.The research on the ternary cathode mater ial of NCA will become a trend f or fuIture development. The preparation and modif ication methods for the tern ary cathode material of NCA were introduced. the features about different methods showed that chemlcal coprecipitation method was the best suitable way to prepare the precursor of NCA ,the sintering of the precursor of NCA under the pure oxygen atmosphere was the best choic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ternary cathode m aterial of NCA.
1 镍 钴 铝 三元 材 料 制 备
目前 ,国内外制 备镍 钴铝三元材料 的方法 主要有化 学共沉 淀法 、溶胶凝胶法 、水热合成 法 、高温 固相法等方法 。
1.1 化 学共 沉淀 法
化 学共 沉淀方法是指将镍 、钻 、铝可溶 性盐配制 成混合 溶 液 ,在 氢氧化钠 溶 液 中加入 氨水 或 碳酸 氧铵 络合 剂 作 为沉 淀 剂 ,将镍钴 铝混合溶 液和沉淀剂 同时 添加 ,通过控制 添加速 度 控 制溶 液 pH值合成球形镍 钻铝 三元前 驱体 沉淀 ,所 得沉淀 经 洗 涤 、干燥 后得到前驱体颗粒 ,然后将处 理后 的前 驱体与锂 源 按 一定 比例混合均匀 ,最后将混合物进 行高温煅烧 制得 目标 产 物 。一般经共 沉淀法制备 的材料 ,其颗 粒大小 可控 ,振实密 度 高 ,电化学性 能稳定 ,比表面积大 j。
第 45卷பைடு நூலகம் l1期 2017年 6月
广 州 化 工
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1.45 No.11 Jun.2017
镍 钴 铝 三 元 正极 材 料 研 究进 展
张 卜升 ,吴永谦 ,张 科 ,陈昆昆 ,操齐 高
(西北有 色金 属研 究院 电子所 ,陕 西 西安 710016)
摘 要 :镍钴铝三元材料可以有效提升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已广泛应用于 日本和韩国,并加上特斯拉效应 的带 动 ,镍 钴铝三元材料将成为未来发展 的一大趋 势。本 文对 目前镍钻 铝三元材 料的制备 和改性方法 进行 了简介 ,结合 文献指 出 了各 方法的优缺点 ,其 中化学共沉淀法是 目前制 备镍 钴铝三元前躯体 的普遍方法 ,而以镍钴铝前 驱体 为原 料在纯氧气 氛下烧结是 制备 三元材料 的首选 。
为 了弥 补上 述正极材料的缺陷 ,通 过向其 中掺杂锰 和铝 开 发 出了三元 材料 镍钴锰和镍钴铝 ,其可 以有效 的提升正 极材料 的循环性 能和电化学性能 ,其 中镍钴铝 三元材料 的容量 是最 高 的 ,但稳定性较镍钴锰 三元材料较差 ,国内新能 源汽车 普遍采 用 的是镍钴锰 ,美 国新 能源车企特斯拉 因其 出色 的 电池 管理 系 统成功解决 了镍 钴铝稳定性差 的问题而采用 的是镍钴 铝 ,随着 特斯拉宣 布开放其相关专利 ,在特斯 拉效应 的带动 下 ,镍钴 铝 三元材料将成 为未来发 展 的一大趋 势 ,4 J,下 面将 对镍钴 铝 三 元材料普遍采用 的制备和改性等方面的研究做一简介 。
关键 词 :镍钴铝;三元材料 ;化学沉淀法
中图分 类号 :TQ139.2
文献标 志码 :A
文 章编 号 :1001—9677(2017)11—0003—03
Research Progress on Ternary Cathode M aterial of NCA
ZHANG Bo-sheng,WU Yong-qian,ZHANG Ke,CHEN Kun—kun,CAO Qi—gao (Northwest Institute for Nonferrous Metal Research,Shaanxi Xi’an 7 10016,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