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地球公转习题

合集下载

初二地理地球的公转练习题

初二地理地球的公转练习题

初二地理地球的公转练习题1. 什么是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过程。

地球在宇宙中围绕太阳进行周期性的旋转运动,这个运动周期为一年。

2.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多少?地球的公转速度大约为每小时约107,200公里,平均每天约158,400公里。

3. 地球的公转轨道是什么形状?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于一个椭圆形,被称为椭圆轨道。

4. 地球的公转轨道倾角是多少?地球的公转轨道倾角约为23.5度。

5. 地球的公转周期是多久?地球的公转周期为365天5小时48分钟46秒。

6. 地球的公转对季节的变化有什么影响?地球的公转对季节的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离太阳较近的时候为近地点,离太阳较远的时候为远地点。

地球在近地点时,太阳照射的面积更大,辐射强度更高,气温较高,而在远地点时情况相反。

因此,地球不同季节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公转轨道上离太阳距离的变化。

7. 地球的公转给地球带来哪些好处?地球的公转给地球带来了很多好处。

首先,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有昼夜的区分,使生物有了正常的生物钟。

其次,地球的公转使得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有了变化,促进了气候系统的循环,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环境。

此外,地球的公转还与其他天体的运动相互结合,形成了天文现象,丰富了人类的观测和研究领域。

8. 地球的公转是否对人类生活有影响?地球的公转对人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地球的公转周期形成了人类的时间观念,为社会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时间的计量标准。

其次,地球公转季节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业、林业、渔业等行业的生产和发展,对人类的食物供应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地球的公转也是人类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基础,对天文学的发展和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有着重要作用。

9. 地球的公转速度是否会发生变化?地球的公转速度一般是相对稳定的,但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微小的变化。

例如,由于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和其他宇宙物体的影响,地球的公转速度可能会发生细微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对地球的日常生活和环境并没有明显的影响。

(word完整版)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及习题,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地球公转知识点总结及习题,推荐文档

地球公转:一、定义:地球绕太阳运行,叫做公转。

二、基本特征1、方向:自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自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2、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3、周期:365天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4、速度:角速度,平均约为1°/天;线速度,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练习题: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

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

据此回答1~2题。

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5、黄赤交角的影响1.黄赤交角的大小:目前为23°26′。

2.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1)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阿(2)影响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在0°~23°26′之间变化;黄赤交角变大,极夜极昼范围扩大,热带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1、关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叙述正确的是()A.从冬至到夏至,太阳直射点从23°26′S向北移至23°26′NB.从秋分到第二年春分,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半球移动C.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D.北半球的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一直向北移动2、假如地轴与黄道相交成90°,那么,地球自转和公转,可能发生的现象是()①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均相等②沿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转现象③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④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读右图判断3~4题(阴影部分表示黑夜)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0°,60°E B.30°E,30°WC.0°,120°E D.0°,30°E4.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A.0°,180°B.0°,150°WC.150°W,180°D.日界线,本初子午线5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转和公转的速度都变慢 B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北半球昼长夜短 D 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以北,直射点向北移动。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习题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习题

地球公转地理意义的习题一、单选题1.下图为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昼。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赤道与晨线相交点的经度是0° B.该日为夏至日C.此时70°S以南可以观察到极光 D.该日广州日出东北下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

据此回答以下两题。

2.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甲丁乙 D.丁丙乙甲3.下列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南方 B.乙地位于丙地的东南方C.丙地位于丁地的东北方 D.丁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下图为我国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四个城市的季节分配示意图。

读图回答以下两题。

4.图示季节分配自上而下依次为( )A.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B.北京、武汉、哈尔滨、广州C.广州、武汉、哈尔滨、北京 D.广州、北京、哈尔滨、武汉5.关于季节更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纬度地区季节更替不明显 B.中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C.高纬度地区季节更替明显 D.季节更替取决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李克强总理于当地时间2015年1月20日晚7:00左右抵达瑞士小镇——达沃斯(46°48′N,9°50′E),参加世界经济论坛。

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6.李克强总理抵达达沃斯时,北京正值( )A.日出东方 B.太阳高照 C.夕阳西下 D.夜幕沉沉7.下列日期的达沃斯日出时刻,与到访期间其日出时刻最接近的是( )A. 2月20日 B. 6月20日 C. 10月20日 D. 11月 20日读我国甲乙两个不同纬度城市的某日日出、日落时间表,完成下列两题。

8.下列比较正确的是( )A.甲位于乙的西南方向 B.甲的线速度比乙的小C.甲的角速度比乙的大 D.乙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甲的大9.在此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东南沿海受西北季风影响 B.亚欧大陆气压值最大C.我国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D.南非开普敦炎热干燥10.读地球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的正午高度为0° B. A点的昼长为8小时C. B点的北京时间是0点D.图示时刻全球同一日下图为昼夜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黑夜, AOC为晨昏线,其中A、C在赤道上,O点是晨昏线和70°N的切点。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经典习题(含详解)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经典习题(含详解)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经典习题A组基础巩固下图为同一时刻不同日期昼夜分布图,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S,阴影区域为T1日期黑夜范围,斜线区域为T1日期过后的T2日期黑夜范围。

据此完成6~7题。

1.T1日期,世界时为()A.2月6日6:00 B.2月6日20:00 C.11月7日6:00 D.11月7日20:002.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日期昼长相同的日期约为()A.12月7日前后B.2月6日前后C.5月7日前后D.8月7日前后【答案】1.C 2.B【解析】第1题,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半球为南半球;T2日期,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现象,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因此T1在9月23日之后、12月22日之前,A、B错误;此时太阳直射点在90°E经线上,时间为12时,因而,0°经线的时间为6:00,C项正确,D错误。

故答案选C项。

第2题,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日期昼长相同的日期,应该是与T1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日期,即与冬至日间隔的日期相同,T1时期在冬至日之前,另一日期在冬至日之后,春分之前,约为2月6日前后,B正确。

故答案选B。

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前后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3~5题。

地点甲地乙地丙地丁地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3.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4.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丁、丙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5.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答案】3.D 4.B 5.D【解析】第3题,北半球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昼长小于12小时。

南半球昼长夜短,昼长大于12小时。

读表格,四地中昼长大于12小时的是丁地,属于南半球的是丁地,D对。

地球公转练习题

地球公转练习题

地球公转练习题2020年东京奥运会圣火于3月12日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3月20日抵达日本。

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奥运会圣火抵达日本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最接近( )A.①B.②C.③D.④2.地球公转到图中四个位置时,速度最快的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 1.A 2.D解析第1题,奥运会圣火3月20日抵达日本,此时最接近春分日,图中①为春分日。

第2题,地球公转至近日点时速度最快,图中④接近近日点,故速度最快。

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

读图,完成3、4题。

3.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4.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B.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D.同一地点地球自转速度相同答案 3.D 4.D解析第3题,6月初→夏至日(6月22日)之前→看图中节气分布,位于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接近夏至日——丁地符合。

第4题,甲、乙关于冬至日对称分布,甲位于冬至后,乙位于冬至前→冬至之后,接近近日点,日地距离最近,地球公转速度最快,故A、C两项错误;冬至之前,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冬至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B项错误。

地球自转速度与季节无关,故D项正确。

(2020·聊城二模)今年春季,我国某地返校的高三毕业班学生,于北京时间12:00,在教室里观测到自己立在书桌面上的钢笔的影子并不朝向正北,而是与南北方向的书桌边线有4°夹角(如下图)。

据此完成5~7题。

5.该同学所在的省份是( )A.山东B.新疆C.湖北D.云南6.若在一周后的同时刻再进行观察,则与上次比较( )A.影长变长B.夹角增大C.影长不变D.夹角不变7.观察钢笔影子时,该同学朝向大致是( )A.面向正东B.面向正南C.面向正西D.面向正北答案 5.A 6.D 7.A解析第5题,材料信息表明,北京时间12:00立在书桌面上的钢笔的影子并不朝向正北,读图可知,钢笔影子朝向西北方向,则太阳此时位于东南方向,即当地地方时应在上午,比北京时间晚,即位于120°E以西。

地球公转练习题

地球公转练习题

地球公转练习题一、选择题1. 地球公转的周期大约是多少天?A. 365天B. 28天C. 365.24天D. 365.25天2. 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大约是多少度?A. 23.5度B. 66.5度C. 90度D. 180度3. 地球公转引起的天文现象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季节的更替C. 潮汐现象D.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4.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哪个季节的北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最强?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5. 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A. 圆形B. 椭圆形C. 抛物线D. 双曲线二、填空题6. 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接近于________,这种形状的轨道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与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

7. 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的方向是________,这导致了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

8. 地球公转周期的不整数值,即365.2422天,被称为________,它导致了闰年的设置。

9.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会导致________的变化,这是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10. 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一年中会在北纬23.5度和南纬23.5度之间移动,这个纬度带被称为________。

三、简答题11. 简述地球公转和地球自转的区别,并说明它们各自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四、计算题12. 如果地球公转轨道是完美的圆形,且公转周期为365天,那么地球在一年中任何一天的公转速度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

五、论述题13. 论述地球公转对地球上气候和季节变化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纬度地区季节变化的幅度不同。

六、判断题14. 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为0,说明地球公转轨道是完美的圆形。

()15. 地球公转速度在一年中是恒定不变的。

()七、应用题16. 假设地球公转轨道的偏心率为0.0167,公转周期为365.24天。

请计算地球在一年中离太阳最近的点(近日点)和最远的点(远日点)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之间的差异。

地球的公转练习题

地球的公转练习题

地球的公转练习题一、选择题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2题。

1.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文化现象是()。

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2.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

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B.南半球白昼变长,并长于夜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D.南半球黑夜变长,并长于昼解析依据太阳直射的半球可判断,A为北半球夏至日,C为北半球冬至日,B 为北半球秋分日,D为北半球春分日。

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时,为3月21日到6月22日,“荡秋千,踏青插柳”为端午节,符合题意。

当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变长,夜变短。

答案下面右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

据图完成3~4题。

3.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察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B.乙C.丙D.丁4.从a到b的方向是()。

A.向东B.先西南后西北C.向西D.先东南后东北解析第3题,根据右图可知,这是一幅从极点上空观察的俯视图,可能是从丙或丁处观察到的;再根据此时极圈内发生了极昼现象可知,这必定是从丁处观察的结果。

第4题,由于图中的极点为南极点,故从a到b要逆着地球自转方向向西;前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近,向南,后一段路程离南极点越来越远,向北;即从a到b先向西南后向西北。

答案2021年6月21日7时09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读下图完成5~6题。

5.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中表示该日北京太阳视运动路线的是() 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解析北半球夏至日时,北京昼长夜短,但不可能出现极昼现象,故选C。

答案C6.以下有关北回归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北回归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都会缓慢变动的B.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C.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则北回归线向南移动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解析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度数,所以北回归线随黄赤交角的变化而变化,黄赤交角目前认为是23°26′,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黄赤交角每年都会缓慢变动;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北回归线向北移动;只有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地球公转练习题及讲解大全高中

地球公转练习题及讲解大全高中

地球公转练习题及讲解大全高中### 地球公转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一:地球公转周期题目: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多少?并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季节变化。

答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365.25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年。

季节变化的出现是因为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伴随着自转,并且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是倾斜的。

这个倾斜的自转轴使得地球在不同的季节里,不同纬度的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从而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 练习题二:地球公转轨道题目:描述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并解释为什么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

答案: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是椭圆形,这是一种接近于圆形的封闭曲线。

地球公转轨道之所以是椭圆形,是因为太阳的引力作用和地球自身的运动状态。

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都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动,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种椭圆形轨道的形成与行星形成时的物质分布和太阳引力的长期作用有关。

#### 练习题三:地球公转速度题目:地球在公转过程中,速度是否恒定?如果不是,那么在哪些位置速度最快,在哪些位置速度最慢?答案: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的速度并不是恒定的。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速度会随着其与太阳的距离变化而变化。

当地球靠近太阳时,即在近日点(perihelion)时,速度最快;而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即在远日点(aphelion)时,速度最慢。

这是因为地球在近日点时受到的太阳引力更大,需要更快的速度来维持其轨道运动。

#### 练习题四:地球公转与自转的关系题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请解释地球自转对公转轨道的影响。

答案: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两个独立的运动,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地球的自转轴相对于公转轨道是倾斜的,这导致了季节的变化。

同时,地球的自转也会影响公转轨道的形状,使其保持稳定。

如果地球不自转,那么它的公转轨道可能会因为其他行星的引力作用而发生变化,导致轨道形状的不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自然现象是()
A.昼夜现象
B.季节变化现象
C.昼夜长短的变化现象
D.昼夜更替现象
2.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
B.后看到日出
C.时刻晚
D.时刻相同
3.经度每隔15度,时间相差()
A.15小时
B.15分钟
C.1小时
D.1分钟
4.当北京时间为10月1日12点(即东经120°的时间)时,位于东经45°的某地的时间是()
A.10月1日17点
B.9月30日22点
C.10月1日7点
D.10月2日4点
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
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
6.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
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
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
7.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8.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A.3月20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9.当北京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A.赤道以南地区
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C.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D.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10.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11.有关昼夜长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在温带
B.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该纬线上的地区就昼长夜短
C.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D.太阳直射在南北哪个半球,该半球就昼短夜长
12.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赤道上
C.南回归线上
D.北回归线上
13.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的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
A.骑着马在牧牛
B.吹着风扇吃午饭
C.盖着被子进梦乡
D.围着火炉吃晚饭
14.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升旗最早的节日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5.12月22日前后()
A.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
B.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少
C.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D.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16.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一定是春暖花开
B.南半球一定是秋雨绵绵
C.全球昼夜平分
D.全球气温相同
17.如下图,当地球公转到B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
B.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
C.这一天称为春分日
D.长江出现汛期
18.读下面地球表面的光照图,请回答问题。

(1)这一天是____月________日,我国的节气是________。

(2)太阳直射的纬线在__________,北半球是__________季。

(3)B地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B点比A点单位面积上得到的太阳光热_______,气温_______。

(4)用斜线表示出夜半球,此时非洲在__________,我国在__________。

19.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标出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

(2)在相应的位置标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名称和日期。

(3)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参考答案:1.D 2.A 3.C 4.C 5.B 6.D 7.B 8.B 9.D 10.A 11.C 12.B 13.C 14.B 15.D 16.C 17.D
18.(1)12 22 冬至日(2)南回归线冬(3)昼夜平分多高
(4)昼半球夜半球
19.(1)逆时针(2)略(3)四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