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城市高校分布表

合集下载

2013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最终版)

2013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最终版)
-1-
图 1.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数量和类型分布
(2)本科生数量
2013 年,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本科在校生总数 93.55 万
人,校均 14617 人;共招生 24.98 万人,校均 3904 人;毕
业生 21.07 万人,校均 3762 人。
表 1.2013 年山东省本科高校本科生基本情况
项目 本科生在校生规模 本科生招生规模 本科生毕业生规模
总数(万人) 全省校均(人) 2012 年全国校均(人)
93.55
14617
12464
24.98
3904
3627
21.07
3762
2654
2.本科教育结构
(1)学校办学隶属关系情况
从办学隶属关系来看,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中有部属院
校 3 所,占 4.69%;省属院校 61 所,占 95.31%。
-2-
95.31%
4.69%
3所 部属院校 61所 省属院校
共计64所
图 2.山东省本科高校办学隶属关系情况
(2)学校办学层次情况 从办学层次来看,山东省普通本科高校中有大学 21 所, 占 32.81%;学院 31 所,占 48.44%;独立学院 12 所,占 18.75%。
图 3.山东省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层次情况
I
(五)加强分类管理,推进高校特色发展 ................................ - 38 (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新建本科高校快速提升 ........................ - 39 (七)强化实践育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 39 (八)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 - 40 山东省高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表........................................ - 41 附表 1 山东省本科高校结构 ........................................... - 41 附表 2 山东省本科高校在校生基本情况 ................................. - 43 附表 3 山东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队伍数量 ............................... - 44 附表 3 山东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队伍数量 ............................... - 45 附表 4 山东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队伍学历结构 ........................... - 47 附表 5 山东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队伍学位结构 ........................... - 49 附表 6 山东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队伍职称结构 ........................... - 51 附表 7 山东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队伍年龄结构 ........................... - 53 附表 8 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情况 ......................................... - 55 附表 9-1 山东省本科高校办学条件(一) ............................... - 57 附表 9-2 山东省本科高校办学条件(二) ............................... - 59 附表 9-3 山东省本科高校办学条件(三) ............................... - 61 附表 10 山东省本科高校图书资源情况 .................................. - 63 附表 12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 .............................. - 67 附表 13 山东省本科高校专业与课程情况 ................................ - 69 附表 14-1 山东省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效果情况(一) ...................... - 71 附表 14-2 山东省本科高校学生学习效果情况(二) ...................... - 73 附表 15 开展外部质量评价情况 ........................................ - 75 -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是在50年代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整体结构式在比较落后的经济水平、科技水平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呈现出一些问题。

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分析,首先要对高等教育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要了解高等教育的结构,那么就要先知道结构是什么?所谓结构指的就是物质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

任何客观事物都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存在。

而对于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目前我国存在着多种定义。

郝克明教授将其定义为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构成状态;郑启明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组织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柏昌利教授则将其定义为高等教育系统内部个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由此可以看到,随着对高等教育结构的不断深入研究,对其基本概念的定义也更家严密,归纳个学者的定义,可以找出两点共性的东西:高等教育的结果是相对高教系统而言的,它研究的是该系统内部各要素见的“构成状态“。

一般认为,高等教育结构可以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

宏观结构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主要有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形式结构、布局结构以及体制结构,而微观结构指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结构,主要由课程结构、师资结构、基础设施结构等。

本文主要从宏观角度对高等教育的结构做分析研究,目的是为构建更优化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提供参考,以期更好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

一、从高等教育类型上看我们可以将高等教育划分为两大类即科学教育和职业教育。

科学教育在我国可以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的主要是研究开发类的应用型人才,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理论性人才,是以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并将其成果表现为科学原理为己任;二是工程性人才,以把科学原理演变成涉及、规划决策及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为己任。

它所培养的人才是为知识为价值取向的知识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基础理论要求宽厚,学科理论要求系统、完整。

济南高校分布

济南高校分布

济南高校分布山东财政学院济南市舜耕路40号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彩龙路1号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济南市燕子山西路38号山东大学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南校区:济南市经十路73号西校区: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南外环新校区: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高新区:齐鲁软件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院二环南路500号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市燕子山路36号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市千佛山东路23号山东教育学院历下区历山路36号山东经济学院济南市二环东路7366号山东警察学院济南市文化东路54号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济南经十东路6196号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南经十路388号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389号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济南市经十东路3556号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市长清区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济南市二环东路999号(老校区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市旅游路4516号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桑园路60号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燕子山东路1号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经十路16199号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明发路1666号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济南市二环东路6997号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济南市历山北路2号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济南市经十东路东首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市工业北路延长线唐治新城山东行杏林科技技术学院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山东艺术学院济南市文化东路91号山东英才学院济南市高新区大正示范区英才路2号山东政法学院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63号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市经十路53号济南大学济南市济微路106号(西校区)济南市舜耕路13号(东校区)山东交通学院济南市天桥区较校路5号长清校区海棠路5001路。

中国高校的纵向分布结构_政治中心群聚现象

中国高校的纵向分布结构_政治中心群聚现象
(一)本科院校聚集于国家和地区政治中心 本研究所指的本科院校主要是普通高等教育 系统中的本科院校, 包括公立和民办两种类型高 校。 不包含非学历教育的部分,即排除党校、行政学 院之类,也不包括军事院校。 本科院校的纵向分布 层 级 按 其 所 在 地 可 分 为 以 下 层 级 : 中 央 ( 北 京 )、 地 方一级(省会城市和除北京外的直辖市)、地方二级 (地级市, 即省会城市以外的省辖市和部分副省级 城市)、地方三级(县级行政区划)。 由于目前的本科
注 :数 据 来 源 同 表1;有 多 个 校 区 的 以 主 校 区 为 准 ,不 重 复计数;专科层次的军事院校、党校、行政学院等未计算在内。
(三)重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止于政治中心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投入可以大致分为一般 性投入(主要反映平等性和均衡性)和重点投入(主 要反映战略性和提升性)。 重点教育资源的投入可 以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取向和一个 政府的高等教育管理偏好。 重点高等教育资源即 重 点大学的范围,主要包括目前实施的两大工程 (“985工 程 ”与 “211工 程 ”)以 及 设 研 究 生 院 的 高 校 和部属的院校 。 但 不 包 括1978年 公 布 的 全 国 重 点 大学。 中国重点高等院校的地区层级分布的具体情 况详见表4。 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就重点教育资 源 分 布 来 看 , 在 中 央 一 级 , 教 育 部 直 属 院 校 、 “211 工 程”院 校 、“985工 程 ”院 校 和 设 立 研 究 生 院 的 高 校 , 院校所在地在北京的高校占对应类别高校总数的 比例分别是31.94%、22.43%、21.05%、21.43%; 在地 方 一 级 ,教 育 部 直 属 院 校 、“211工 程 ”院 校 、“985工 程”院校和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占对应类别高校总 数 的 比 例 分 别 是59.72% 、68.22%、55.26%、69.64%; 而 在 地 方 二 级 , 教 育 部 直 属 高 校 、 “211 工 程 ” 院 校 和 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占对应类别高校总数的比例 分别是8.33%、9.35%、23.68%、8.93%。 在国家重点投 入院校的分布中, 中央高校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同 时地方二级高校的资源分布已经完全边缘化。 也就 是说国家重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几乎全部集中于中 央 高 校 和 地 方 一 级 高 校 , 所 有 的 地 级 市 只 占 11.15% 的比例。 可以说目前的重点高等教育投资止于政治 中心。 另外,全国重点大学只是一个历史名目,现在 已经不在国家实施的重点投入名单之内,但由于历 史地位的因素,很多不在各项“工程”名单中的高校 依然顶着全国重点大学的光环,在各项教育资助中 依然可以获得优越于其他一般性地方院校的地位。 即便是这一层级的高校,依然呈现出与其他现有重 点高等教育投入工程同样的趋势,即在地方二级的 分布依然极少。 从本科院校、专科院校和重点高等院校的地区 层级分布我们可以看出,有关中国高校纵向分布结 构的政治中心群聚现象的形成并不是我们看到的 这个即时的某一政府在某一时期的偏好,而是有着 更为广泛而深远的历史因素。

2023年中科院分区表-化学大类分区

2023年中科院分区表-化学大类分区

2023年中科院分区表-化学大类分区一、概述2023年中科院分区表-化学大类分区是我国科学院在化学领域的权威榜单,旨在评估我国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本文将对2023年中科院分区表-化学大类分区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分区标准、分区等级和分区结果等内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化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二、分区标准根据中科院的规定,化学大类分区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论文数量:评估单位区域内化学领域发表的SCI收录论文数量。

2. 论文质量:评估单位区域内化学领域发表的高水平SCI收录论文数量。

3. 学术影响力:评估单位区域内化学领域发表的论文在全球范围内的引用次数。

4. 学术声誉:评估单位区域内化学领域相关学术机构的国际学术声誉和知名度。

基于以上标准,中科院对化学领域的单位区域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分区等级和分区结果。

三、分区等级根据综合评估结果,中科院将化学领域的单位区域划分为A、B、C、D四个分区等级,其中:1. A类分区:代表我国化学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2. B类分区:代表我国化学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

3. C类分区:代表我国化学领域的国际接轨水平,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正在努力提升学术声誉。

4. D类分区:代表我国化学领域的国际落后水平,学术影响力和学术声誉都比较薄弱。

四、分区结果2023年中科院分区表-化学大类分区结果如下:1. A类分区:北京、上海、广州2. B类分区:天津、重庆、深圳3. C类分区:湖北、四川、山东4. D类分区:河北、贵州、甘肃根据以上分区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各个地区在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为我国化学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五、结论2023年中科院分区表-化学大类分区是一份权威的化学领域榜单,对我国化学领域的研究水平和学术影响力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划分。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我国化学领域的发展状况,为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高等教育:全国高校数量及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

高等教育:全国高校数量及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

全国高校数量及在各省市的分布情况
根据教育公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梭至2023年6月15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专科)院校1,545所。

拥有普通高校数量最多的省份(前6)为河南、江苏、广东、山东、湖南和四川,分别有168、168、162、156、137和137所:另外,河北、辽宁、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省的普通高校数量也都在百所以上。

拥有本科院校数量最多的省份(前5)为江苏、山东、广东、湖北和北京,分别有78、70、69、68和67所。

拥有专科院校数量最多的省份(前5)为河南、广东、江苏、山东和湖南,分别有110、93、90、86和85所。

由以上可以看出,本科和专科高校数量均位于前列的省份分别为江苏、广东和山东。

1957年全国高等学校229所分布情况

1957年全国高等学校229所分布情况
江苏(15)
南京大学
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
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专科学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师范学院(苏州大学)
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扬州大学)
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6.57年创建)
(徐州师范学院更名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
西北俄文专科学校(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安音乐专科学校(1956年改建)
西安美术专科学校(1956年改建)
西安体育学院(1954年创建)
甘肃(4)
兰州大学
西北师范学院(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畜牧兽医学院(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医学院(1954年兰大医独立)
宁夏(0)
青海(1)
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57年创建)
14
16
15
浙江
4
5
8
安徽
3
4
5
福建
7
4
4
山东
5
6
7
中南区
共计
36
33
45
江西
9
4
4
河南
2
3
7
湖北
11
11
18
湖南
2
5
6
广东(海南)
12
7
7
广西
4
3
3
西南区
共计
42
19
28
四川(重庆)
36
14
21
贵州
3
3
3
云南
3
2
4
西藏
0
0

2020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

2020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

2021年1月第37卷第1期高教发展与评估HigherEducationDevelopmentandEvaluationJan.,2021No.1,Vol.37doi:10.3963/j.issn.1672 8742.2021.01.0052020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汤建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 要:为持续收集和深入地分析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的科研发展状况,评价研究团队在2020年继续组织开展了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研究工作。

2020年的评价仍然坚持系统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可重复验证和结合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当前实际等六大原则,评价对象包括170所民办本科院校和238所独立学院,数据时间为2018 2019年,其中2019年的数据权重占60%,2018年的数据权重占40%。

研究结果显示:(1)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目前的整体科研实力仍然十分薄弱;(2)西京学院、宁波财经学院及浙江树人学院等高校处于民办本科院校排行榜前列;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及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等高校处于独立学院排行榜前列(3)近两年来民办本科院校中科研业绩有明显进步的高校主要有无锡太湖学院、西安培华学院和阳光学院;独立学院中主要有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和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等。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民办院校;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大学评价;大学排行榜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 8742(2021)01 0041 09作者简介:汤建民,男,教授,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科学计量学与中国大学评价。

中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时代,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而又相对特殊的组成部分,也必须在规模、速度、结构和质量等方面跟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淄博校区(分校区)
博山区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淄博校区(分校区)
张店区
山东省水利职工大学
淄川区
山东兵器工业职工大学
淄博市
潍坊
市(1
6所)
潍坊学院
奎文区主校区、潍城区安顺校区
潍坊医学院
潍城区浮烟山校区、奎文区虞河校区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潍城区浮烟山校区、寒亭区滨海校区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寒亭区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历城区
山东医学咼等专科学校济南校区(分校区)
市中区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济南校区(分校区)
天桥区
国家开放大学(山东)
济南市
山东财政职工大学
历下区济南市ຫໍສະໝຸດ 工大学市中区山东理工大学
张店区
齐鲁医药学院
博山区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张店区
山东轻工职业学院
周村区
淄博
市(1
0所)
淄博职业学院
周村区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淄川区
山东财经大学济南校区(主校区)
市中区舜耕校区、历下区燕山校区、章 丘区圣井校区、章丘区明水校区
山东中医药大学
长清区
山东建筑大学
历城区新校区、历城区和平校区
齐鲁工业大学济南校区(主校区)
长清区校本部、历下区南校区、历城区 东校区
济南大学
市中区西校区、市中区东校区、章丘区 明水校区
山东交通学院济南校区(主校区)
山东省聊城教育学院
东昌府区
菏泽
市(5所)
菏泽学院
牡丹区
菏泽职业学院
牡丹区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牡丹区
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分校区)
牡丹区
菏泽家政职业学院
单县
济宁
市(9
济宁医学院济宁校区(主校区)
任城区太白湖校区、任城区任城校区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任城区
所)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任城区
曲阜师范大学曲阜校区(主校区)
曲阜市
沂水县
青岛理工大学费县校区(分校区)
费县
临沂大学费县校区(分校区)
费县
1
山东农业大学
泰山区校本部、泰山区东校区、泰山区
南校区
泰山学院
岱岳区
泰山医学院
岱岳区
泰安
市(1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岱岳区
3所)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岱岳区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岱岳区
山东电力咼等专科学校
泰山区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泰山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黄岛区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即墨市
山东科技大学青岛校区
黄岛区
青岛大学
市南区浮山校区(宁夏路中心校区)、 崂山区金家岭校区(松岭路东校区)、 市北区医学院校区(登州路西校区)、 胶州市胶州校区
青岛科技大学青岛校区(主校区)
崂山区崂山校区、市北区四方校区
青岛理工大学青岛校区(主校区)
市北区抚顺路校区、黄岛区长江路校区、
滨州
市(3
所)
滨州学院
滨城区
滨州职业学院
滨城区
滨州医学院滨州校区(分校区)
滨城区
德州
市(5所)
德州学院
德城区
山东华宇工学院
德城区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德城区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德州校区(主校区)
禹城市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北校区(分校区)
齐河县
聊城
市(4所)
聊城大学
东昌府区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
东昌府区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东昌府区
诸城市
青岛科技大学咼密校区(分校区)
咼密市
日照
市(7
所)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东港区
山东外国语职业学院
东港区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
东港区
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
东港区
济宁医学院日照校区(分校区)
东港区
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分校区)
东港区
山东体育学院日照校区(分校区)
东港区
青岛

(24所)
中国海洋大学
崂山区崂山校区、市南区鱼山校区、崂 山区浮山校区、黄岛区珠山校区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历城区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
市中区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历下区历下校区、章丘区章丘校区
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
天桥区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
长清区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
章丘区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章丘区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槐荫区槐荫校区、长清区长清校区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历城区彩石校区、历下区洪楼校区
济南职业学院
历城区彩石校区、历下区舜耕校区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
历城区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章丘区章丘校区、历下区和平校区、历 下区窑头校区
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长清区长清校区、市中区明湖校区、历 城区华山校区
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分校区)
天桥区
齐鲁理工学院济南校区(分校区)
章丘区
山东商务职业学院济南校区(分校区)
山东城市高校分布表
截至2017年9月1日,山东省内高等院校共计157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共141所(包含本科院校56所,独立学院11所,专科院校74所),军事高等学校共2所,
成人高等学校共10所,他省大学分校或校区共4所。
东营
市(3
所)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东营区
东营职业学院
东营区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广饶县
济宁学院
曲阜市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曲阜市
齐鲁理工学院曲阜校区(分校区)
曲阜市
兖州矿区职工大学
邹城市
山东省济宁教育学院
金乡县
枣庄
枣庄学院
市中区
市(3
所)
枣庄职业学院
薛城区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
滕州市
临沂
临沂大学临沂校区(主校区)
兰山区
市(6
山东医学咼等专科学校临沂校区(主校区)
兰山区
所)
临沂职业学院
罗庄区
临沂大学沂水校区(分校区)
长清区长清校区、天桥区无影山校区
山东政法学院
历下区校本部、历下区西校区、历下区 南校区
山东警察学院
历下区西校区、历下区东校区、章丘区 明水校区
山东管理学院
历城区
山东女子学院
长清区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历城区东校区、历下区西校区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济南校区(主校区)
历城区
山东体育学院济南校区(主校区)
历城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校区(主校区)
长清区长清校区、历下区千佛山校区
山东艺术学院
长清区长清校区、历下区文东校区
山东英才学院
历城区南校区、济阳县北校区
山东现代学院
历城区
山东协和学院
历城区郭店校区、历城区遥墙校区
齐鲁师范学院
历下区历下校区、章丘区章丘校区
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
章丘区
山东职业学院
历城区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
章丘区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章丘区章丘校区、历下区文东校区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泰山区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岱岳区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泰安校区(分校区)
岱岳区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泰山校区(分校区)岱岳区
新汶矿业职工大学新泰市
来无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
莱城区
市(2
所)
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分校区)
莱城区
济南
市(4 6所)
山东大学济南校区
章丘区
山东师范大学
历下区千佛山校区、长清区长清湖校区
潍城区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奎文区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寒亭区滨海校区、奎文区奎文校区
潍坊职业学院
寒亭区滨海校区、奎文区奎文校区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校区(主校区)
坊子区新校区、寒亭区北校区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
寒亭区
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
青州市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青州市
潍坊护理职业学院
青州市
潍坊科技学院
寿光市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