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总结版近义词组辨析
(完整word版)377组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

377组常见常用近义词辨析A1、暧昧:含糊、不明朗,不光明磊落,不便告人。
暗昧:同“暧昧”.还可表示不聪明,愚昧.2、哀号:悲哀的号哭。
哀嚎:悲哀的嚎叫.如“饿狼哀嚎”。
3、爱好(h o):顾惜体面,喜欢打扮。
爱好(h o):喜爱,对某种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爱怜:怜爱。
爱恋:热爱而难以分离(多指男女之间)。
4、安定:生活形势等平静正常,稳定。
生活安定.安宁:秩序正常,没有骚扰。
边境安宁。
安谧:安宁,安静。
主要指环境气氛。
安静:没有声音,安稳平静。
平静:着重指平稳,没有不安与动荡。
常形容心情、表情、势态等.清静:着重指不嘈杂、不杂乱。
5、安顿:安稳。
使人或事物有着落,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安放:使物件处于一定的位置,是具体的动作。
安置: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着重指使工作、生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人事工作的活动.安排:着重于分清先后、主次、轻重缓急、有条有理地处理人和事.多指工作上的处理活动。
6、安全:都指没有事故或危险。
安全:着重指不受威胁。
使用范围广,能用于国家、生产、交通、操作、人身、生命、财产等.平安:着重指太平无事,使用范围较窄,多用于人身.7、按照:同为介词。
介绍行为的根据.按照:通用于各种语体,不带尊敬色彩。
依照:多用于书面语体,更适用于国家法规、军政文告等,这时是强调依原样照办,不得走样.遵照:多用于书面语。
带尊敬色彩,表示遵从依照.8、懊悔:形容词。
因未满足心愿而悔恨、烦恼。
懊悔:着重指后悔,是心里恨自己不该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
懊恼:着重指烦恼,心里不痛快,是对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感到烦恼。
9、懊丧:都是形容词。
形容因做事或环境不利而失意,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懊丧:着重指烦恼而丧气,心中郁闷。
沮丧:沮,气色败坏。
着重指受挫折后灰心失望。
颓丧:颓,委靡不振.着重指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10、傲慢:都是形容词。
自高自大或自豪自尊之意。
傲慢:着重指态度上轻慢,目中无人。
也可用于褒义,表示自尊而不可侮。
近义词辨析解答

近义词辨析解答辨析近义词的办法1.词义轻重程度别同:希翼──期望──渴望(轻、重) 2.词义范围大小别同:情况──事件──事故(从大到小) 3.具体与概括别同:船──船只(具体、概括)4.词义着重点别同:化装──化妆(打扮──装扮);才干──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5.搭配对象别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6.适用对象别同:爱戴(对上)──保护(对下)7.词性和功能别同:忽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8.感情群彩别同:果断──决断──武断(褒──中──贬)9.语体群彩别同:恐吓──吓唬(口语──书面语)反义词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反的词。
近义词辨析基本办法(行政试题之一)近义词的辨析办法:(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啥,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群彩与所处的语境群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1、词义重点别同(能够用学文言文的办法来分析,将一具词分开两部分解释,别同的地点就显露出来了)a、动词:要紧分辨别同的动作和办法。
例:“化装”和“化妆”分开解释,“装”侧重打扮,“妆”侧重装扮b、名词:要紧分辨所表现事物别同特点。
例:“心率”和“心律”分开解释,“率”侧重频率;“律”侧重节拍节律c、形容词:要紧分辨所指别同的性质、状态例:“卑劣”和“卑鄙”分开解释,“劣”侧重恶劣,“鄙”侧重别道德。
2、感情群彩别同(分清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例:团结----结合----勾结 3、适用对象别同例:爱戴(上级)------------保护(下辈)近义词组辨析1、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
(完成态)如:只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
忽视:别注意,别重视。
(举行态、未来态)如:忽视安全生产,后果将别堪设想。
[现代汉语中有很多近义词一具常用于完成态,如“推脱”“又”,另一具常用于举行态或未来态,如“推托”、“再”]2、稳健:稳而有力,别摇摆跳跃。
近义词辨析解答

辨析近义词的方法1.词义轻重程度不同:希望──期望──渴望(轻、重) 2.词义范围大小不同:事情──事件──事故(从大到小) 3.具体与概括不同:船──船只(具体、概括)4.词义着重点不同:化装──化妆(装扮──打扮);才能──才华(做事能力──文艺特长);陡峭──峻峭(坡度大而陡直──高而险)5.搭配对象不同:交流(思想、经验)──交换(礼物、意见) 6.适用对象不同:爱戴(对上)──爱护(对下)7.词性和功能不同:突然(形,作状、谓、定语)──猛然(副词,作状语)8.感情色彩不同:果断──决断──武断(褒──中──贬) 9.语体色彩不同:吓唬──恐吓(口语──书面语)反义词是词性相同、词义相反的词。
近义词辨析基本方法(行政试题之一)近义词的辨析方法:(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1、词义重点不同(可以用学文言文的方法来分析,将一个词分开两部分解释,不同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a、动词:主要分辨不同的动作和方法。
例:“化装”和“化妆”分开解释,“装”侧重装扮,“妆”侧重打扮b、名词:主要分辨所表现事物不同特点。
例:“心率”和“心律”分开解释,“率”侧重频率;“律”侧重节拍节律c、形容词:主要分辨所指不同的性质、状态例:“卑劣”和“卑鄙”分开解释,“劣”侧重恶劣,“鄙”侧重不道德。
2、感情色彩不同(分清褒义、贬义和中性词)例:团结----结合----勾结 3、适用对象不同例:爱戴(上级)------------爱护(下辈)近义词组辨析1、忽略:没有注意到,疏忽。
(完成态)如:只追求数量,忽略了质量。
忽视:不注意,不重视。
(进行态、将来态)如:忽视安全生产,后果将不堪设想。
[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近义词一个常用于完成态,如“推脱”“又”,另一个常用于进行态或将来态,如“推托”、“再”]2、稳健:稳而有力,不摇摆跳跃。
小学语文常见近义词辨析二素材

小学生常见近义词辨析二37 [猜测推测]猜测侧重于主观猜想;推测侧重于根据事理去推断。
38 [才能才华才干才智]“才能”表现在实践活动方面,如“办事才能”;又表现在思维活动方面,如文艺创作才能。
“才干”指办事和实践活动能力,常用于较重要的实践活动方面。
如“指挥才干”。
“才华”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如“才华横溢”,多用于艺术活动,科学文化等方面。
“才智”多指创造、发明、判断等才能,如“聪明才智”多用于思维活动方面。
39 [财物·财务]二者都与财有关,都是名词。
不同的是:“财物”指钱财和物资,如“老人死后,留下了很多财物”;“财务”指机关、企业、团体等单位中,有关财产的管理或经营以及现金的出纳、保管、计算等事务,如“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40 [采用采取采纳]“采用”重在于“用”,采其可用的。
“采取”重在“取”从许多可用的事物中,选择最合适的,运用范围比其他两词广。
“采纳”着重于接受意见,建议,要求等。
41 [残败·惨败]二者所指对象不同。
“残败”指残缺衰败,多用于物件,如“这里有一堵残败的墙壁”。
“惨败”指惨重的失败,多用于事情,如“敌人遭到了惨败”。
42 [残酷·惨苦]“残酷”指凶残冷酷,如“滥施残酷的暴行”。
“惨苦”指凄惨痛苦,如“这几年,他们的生活真够惨苦”。
43 [仓促仓皇]“仓促”指时间匆促,行动忙乱。
“仓皇”多指心里害怕,神色慌张,举止失措。
44 [草拟起草]“草拟”指粗略地拟出草案,多指各种计划、工程设计、论文提纲的拟定;“起草”多指方针政策、规章等文件的拟稿。
45 [查看·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存在的情况,如“查看货物”。
“察看”指为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地形”。
46 [察访·查访]“察访”指通过观察和访问进行调查,如“实地察访”。
“查访”指调查打听案情,如“为了尽快破案,他化装成一个农民到处查访线索”。
47 [铲除根除]“铲除”对象除抽象事物,旧思想,旧意识外,还可指具体事物。
总结的近义词是什么

总结的近义词是什么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中,常常会寻找一些近义词来丰富我们的表述,使我们的意思更加准确、生动。
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一下“总结”这个词的近义词。
首先,“概括”可以说是“总结”的近义词之一。
“概括”强调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进行简要的归纳。
比如,在阅读一篇很长的文章后,我们可以概括其主要内容,提取出关键的要点。
与“总结”相比,“概括”可能更侧重于简洁明了地提炼出核心要点,不过多涉及细节的阐述。
“归纳”也是与“总结”意思相近的词。
“归纳”着重指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规律。
例如,通过对多个实验数据的观察和分析,科学家们归纳出了一个新的理论。
“归纳”更强调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过程,是一种基于观察和分析的总结方式。
“综述”与“总结”有相似之处。
“综述”通常指综合叙述某个领域或某个问题的研究情况,对相关的资料和观点进行整理和总结。
比如,在学术研究中,我们会看到关于某个主题的综述文章,它会对该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
“综述”相对来说更加系统和全面,可能会涉及到不同观点的比较和分析。
“小结”也能表达与“总结”类似的意思。
“小结”往往指在一个阶段或一项工作结束后进行的简短总结。
它的规模和深度可能比“总结”要小一些,但同样是对过去一段经历或工作的回顾和梳理。
“回顾”在某些语境下也有类似于“总结”的含义。
“回顾”侧重于对过去的事情进行回想和审视,从中获取经验教训或者发现规律。
比如,我们在年末的时候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和生活,这其实也是一种对过去的总结。
“反省”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总结”。
“反省”主要是指自我检查、反思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虽然“反省”更侧重于自我批判和内心的思考,但也是对自身经历的一种总结和反思。
总的来说,“总结”的近义词虽然在含义上有细微的差别,但都有对事物进行梳理、提炼和归纳的意思。
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相互替代,以更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想法。
自我总结版近义词组辨析

自我总结版近义词组辨析国考近义词组高频辨析【小宝言语】高频词辨析积累(1)1、识别、甄别、鉴别、辨别【小宝辨析】【识别】:辨识分类,比如人脸识别,就是说,识别是来进行定性式样的分类的。
【甄别】:强调认真细致,程度上大于鉴别。
【辨别】:辨别往往是对不同事物的,比如辨别对错等。
2、入木三分、微妙微肖、鬼斧神工【小宝辨析】【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惟妙惟肖】: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摸一样,非常相像逼真。
说白了就是“死物”像活的一样(小宝解析)。
【鬼斧神工】:形容对象往往是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可以做到的。
3、出于、鉴于、基于【小宝辨析】【出于】:从什么角度出发而得出。
处于考虑(考虑是代表的某一种角度)。
【鉴于】:“鉴证实录”——能有证据的或是能证明的。
【基于】:以什么为基础的。
4、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小宝辨析】【空穴来风】:这个词别弄错了。
这词是说有洞穴才有风进来。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也比喻流言趁机会传播开来。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可能是真的)。
【无中生有】:本来没有的事情,说成有的(完全没有的事)。
5、国是、国事【小宝辨析】【国是】:专指国家大事,国策、规划等重大事物,有政策法规等含义。
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如国家领导人与政协委员“共商大事”。
【国事】:“国是”要比“国事”的范围窄,因此不能用“国是”替代“国事”。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以用于国内,也可以用于国际。
(3)语言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6、子虚乌有、虚无缥缈【小宝辨析】【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归纳总结提炼近义词

归纳总结提炼近义词近义词是指在词义上相近或接近,但又有细微差异的一组词语。
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和掌握近义词的区别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一环。
在学习和使用近义词时,我们需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确保在不同语境下使用恰当。
本文将归纳、总结和提炼一些常见的近义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用法。
1. 满意 vs.满足满意和满足都与满足需求或期望有关,但在用法上有所不同。
满意更强调的是一种对于结果或状态的满意程度,通常指满足心理上的期望或要求。
而满足更偏向于实现特定的需求或希望,强调达到了某种目标或条件。
例如:他对自己的表现非常满意,觉得自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 He is very satisfied with his performance and feels that h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推出了一项新的产品。
-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customers, the company has launched a new product.2. 客观 vs. 客观客观和客观都表示客观的态度或观点,但用法上略有不同。
客观强调的是对事物客观存在的描述或判断,不受主观情感或偏见干扰。
而客观则更多用于描述一个人对问题的客观看法或态度。
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我们必须保持客观的态度,并且避免主观偏见的干扰。
- When conduc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we must maintain an objective attitude and avoid subjective bias.作为一名分析师,他总是能够提供客观而准确的数据分析。
- As an analyst, he is always able to provide objective and accurate data analysis.3. 惊讶 vs. 震惊惊讶和震惊都表示对某种事物或情况的强烈反应,但语气和程度上有所不同。
初中语文:常考近义词辨析汇总

初中语⽂:常考近义词辨析汇总说明:1. 此表按近义词组中相同语素的⾳序编排2. 若⽆相同语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同的⾳素编排。
3. 若⽆相同⾳素,则按照近义词组中相近的⾳素编排。
A1. 安置/安顿安置:着重指使⼯作、⽣活等有适当的位置。
多是处理⼈事⼯作的活动。
安顿:着重指安排妥当,使有确实的着落。
B1. 包含/包涵包含:包容含有。
包涵:原谅、宽恕。
2. 不齿/不耻不齿:不愿意提到表⽰极端鄙视。
不耻:不顾羞耻不以为有失体⾯;不以为耻。
3. 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喻义相对。
本意:⼼⾥本来的想法、⽬的。
4. 必须/必需必须:副词,后跟动词,表⽰“⼀定要”。
必需:动词,“⼀定要有”;①可作谓语,如“阵地战也必需”;②多作定语,如“必需的素质”,后跟名词或名词性的短语。
5. 编辑/编撰/编篓编辑:主要指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整理加⼯。
编撰:编纂、编写。
编纂:编写(多指资料、篇幅较⼤的著作)。
6. 变换/变幻变换:指事物的⼀种形式和内容转换成另⼀种。
变幻:后者指不规则的改变(多指抽象、概括性事物)。
7. 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义。
8. 申辩/声辩申辩:申诉理由,加以辩解声辩:公开辩解。
9. 个别/各别个别:单个,极少数。
如“个别现象”、“个别处理”。
各别:各不相同,有分别或特别。
如“各别对待”、“形式各别”。
10. 甄别/鉴别甄别:审查辨别;考核鉴别。
鉴别:通过仔细观察加以辨别。
11. 鉴别/辨别鉴别:侧重于从实际上审定真伪与好坏,使⽤范围较⼩,多指具体事物。
辨别:则是根据不同事物的特点,在认识上加以区别,可指具体事物,也可指抽象事物12. 不⼒/不利不⼒:不尽⼒。
如“措施不⼒”。
不利:没好处,不顺利,如“出师不利”。
13. 不⽌/不只不⽌:表⽰数量茫围超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考近义词组高频辨析【小宝言语】高频词辨析积累(1)1、识别、甄别、鉴别、辨别【小宝辨析】【识别】:辨识分类,比如人脸识别,就是说,识别是来进行定性式样的分类的。
【甄别】:强调认真细致,程度上大于鉴别。
【辨别】:辨别往往是对不同事物的,比如辨别对错等。
2、入木三分、微妙微肖、鬼斧神工【小宝辨析】【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惟妙惟肖】:描绘或仿造得简直和真的一摸一样,非常相像逼真。
说白了就是“死物”像活的一样(小宝解析)。
【鬼斧神工】:形容对象往往是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可以做到的。
3、出于、鉴于、基于【小宝辨析】【出于】:从什么角度出发而得出。
处于考虑(考虑是代表的某一种角度)。
【鉴于】:“鉴证实录”——能有证据的或是能证明的。
【基于】:以什么为基础的。
4、空穴来风、无中生有【小宝辨析】【空穴来风】:这个词别弄错了。
这词是说有洞穴才有风进来。
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依据的,也比喻流言趁机会传播开来。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可能是真的)。
【无中生有】:本来没有的事情,说成有的(完全没有的事)。
5、国是、国事【小宝辨析】【国是】:专指国家大事,国策、规划等重大事物,有政策法规等含义。
国是所指的国家大事严格限用于国人在中央所议之国家大事,如国家领导人与政协委员“共商大事”。
【国事】:“国是”要比“国事”的范围窄,因此不能用“国是”替代“国事”。
(1)词义范围不同,“国事”既可指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事情,也可以指一般的国家事务;而“国是”则专指国家决策、规划等重大事务。
(2)适用对象不同,“国事”可以用于国内,也可以用于国际。
(3)语言色彩不同,“国事”是颇具口语色彩的词,“国是”是书面语的文言词。
(4)语法功能不同,作为名词,二者都能作主语、宾语,但“国事”还能作定语,如“国事访问”;而“国是”就无此用法。
6、子虚乌有、虚无缥缈【小宝辨析】【子虚乌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子虚:不真实。
(不存在)【虚无缥缈】:形容空虚渺茫。
看不见摸不着但又实际存在的东西。
(存在)7、反转、逆转、倒转、偏转【小宝辨析】【反转】:转向相反的方向。
【逆转】:向相反方向转。
比如原来是好的,忽然变坏了,再比如,形势逆转。
【倒转】:倒过来。
比如一个字,你写反了,倒过来才会正。
换而言之与正相反。
【偏转】:偏离直的方向。
8、置若罔闻、旁若无人【小宝辨析】【置若罔闻】:听见了不加理睬。
换而言之听见了就跟没有听见一样。
【旁若无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形容态度自然镇定自如的样子。
9、源源不断、滔滔不绝、层出不穷【小宝辨析】【源源不断】:形容接连不断、连绵不绝。
多用于事物(很少用在人身上)。
【滔滔不绝】:指的说话,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层出不穷】:连续不断的出现,重在数量多。
10、岌岌可危、危在旦夕【小宝辨析】【岌岌可危】: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
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者灭亡。
侧重状态。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危险就在眼前。
侧重时间上的急促。
【小宝言语】高频词辨析积累211、空想、幻想【小宝辨析】【空想】:不从实际出发的,毫无根据的想法。
【幻想】:虚的、不实际的,以愿望或者理想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情有所想象。
12、抱残守缺、宁缺毋滥【小宝辨析】【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宁缺毋滥】:宁可缺少一些,不要不顾质量一味求多。
13、记叙、记述、记录、记载【小宝辨析】【记述】:书面写下来。
不如:把小宝说的话记下来,一般就说记述。
这是客观记录的。
【记叙】:记叙是在记述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加工。
【记录】:可作名词可作动词。
带有证据性。
【记载】:把“事情”写下来,用于传播以及被后人知道。
14、僵化、固化【小宝辨析】【僵化】:不向前发展。
【固化】:固定的方向固定的方式进行。
15、鬼蜮伎俩、阴谋诡计【小宝辨析】【鬼蜮伎俩】:鬼蜮:阴险害人之物;伎俩:花招手段。
比喻用心险恶,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阴谋诡计】:阴谋即私下密谋,诡计即奇术。
就是说私下去密谋一些奇术。
16.延宕、拖延【小宝辨析】:【延宕】:拖延,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拖延】:非必要的,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
*延宕的适用范围要比拖延大。
17.披露、透露、揭露、暴露、泄露【小宝辨析】:【披露】:揭示隐蔽或隐私,主动地去进行发表公布,且披露的事情有好有坏。
【透露】:透露风声,这个主要用于人,人去透露。
无明显主观感情色彩。
【揭露】:不为人知的公诸于众,被动。
【暴露】:没有第三方参与,如穿着暴露。
【泄露】:让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
18.望其项背、望尘莫及【小宝辨析】:【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表示与望的对象有一定差距,这个词要跟否定词搭配。
比如:难以望其项背。
【望尘莫及】: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这个词表结果。
19、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应接不暇【小宝辨析】【眼花缭乱】:看到纷繁的东西迷乱,事物具有复杂性,无法看清。
重在乱。
【目不暇接】:东西多,看不过来。
重在多,东西不主动,被动观赏,人去看。
【应接不暇】:主动来的东西,我们要去看(接),看不过来。
20.接踵而来、纷至沓来【小宝辨析】:【接踵而来】:指人。
来的人很多。
【纷至沓来】:接连不断地来到(人+物)。
【小宝言语】高频词辨析积累321.畏首畏尾、骑虎难下【小宝辨析】:【畏首畏尾】:胆子小,疑虑重重。
【骑虎难下】:事情做到一半,遇到一些新情况,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
22.质疑、置疑【小宝辨析】:【质疑】:利用证据、提出疑问、请人解答【置疑】:多用于否定,不容置疑23.目无全牛、炉火纯青【小宝辨析】:【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重在熟练程度。
【炉火纯青】:技艺或学问、修养达到精粹完美的境地。
重结果。
24.风光旖旎、姹紫嫣红【小宝辨析】:【风光旖旎】:形容景色柔和美好,风光美丽动人【姹紫嫣红】:形容“花”的品种繁多,五颜六色,景色美丽。
在这里请看清形容对象。
25.培养、滋养【小宝辨析】:【培养】:有目的地进行长期的训练,使成长。
培养的对象往往是活物,即必须是能够接受训练的。
【滋养】:供给养分。
滋养身体。
26.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小宝辨析】:【日新月异】:新:更新;异:不同。
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
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重在变化大。
【瞬息万变】: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侧重在变化快。
27.千姿百态、各有千秋【小宝辨析】:【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重在多样。
【各有千秋】:各有各的存在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重在各具特色。
28.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小宝辨析】:【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
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
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重在不愿改变。
【按部就班】:部:门类。
班:次序。
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字造句合乎规范。
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依次进行,不越轨,不逾格。
重在不超越规范。
29.高枕无忧【小宝辨析】:【高枕无忧】:垫高枕头睡觉,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
也比喻放松警惕。
(有好有坏)30.限制、控制【小宝辨析】:【限制】:局限在某一范围,不允许超越界限。
限制往往是对某种行为。
【控制】:掌握住对象不使任意活动或超出范围;或使其按控制者的意愿活动。
控制往往是对人而言,比如控制某人,或者控制人做某事。
31.约束、制约【小宝辨析】:【约束】:限制管束不超过某种范围。
【制约】:是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如互相制约。
有管制的意思。
相比约束程度要重一些。
32.措手不及、猝不及防【小宝辨析】:【措手不及】:事情来的太突然,一时间无法应付。
重在来得太快。
【猝不及防】:出其不意,来不及防备。
重在没想到。
【瑾欢言语】近义词辨析1、黯然、暗然、岸然:“黯然”,指“阴暗的样子”,也用来指“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
“暗然”的“暗有“光线不足、黑暗”的意思。
“岸然”指“严肃的样子”。
2、爱护、爱戴:适应对象不同,前者上(长辈)对下辈,后者下(幼)辈对上(长辈)。
3、安详、慈祥、祥和:“安详“指神态平静、从容稳重。
“祥”指吉利,如“祥云、祥端、发祥”。
“慈祥”形容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
“祥和”指气氛而言。
注意“安详、慈祥、祥和”的写法。
4、安静、宁静:都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安静”重在稳定,有使安稳平静下来的意思,它有一个由喧闹到安静下来的过程。
而“宁静”重在平和,一般多指环境或心情平和安静,它描述的是一种很安静的状态或气氛。
“宁静”是高于“安静”的一种情境,除了指环境外,更多的时候是指一种心情上的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不受外界干扰的有质量的生活境界。
而“安静”多指环境没有声音或吵闹。
“安静”的使用范围要比“宁静”大一些。
5、安置、安排:前者指使人或事物有着落,安放。
后者指有条理,有先后的处理。
6、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
“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作用,多作状语。
(1)表示一定要,强调事实或情理上的必要性。
后面带动词或带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面;(2)加强命令语气;(3)“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须、不必”。
“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作定语或作谓语。
凡是“不可不”的行为就用“必须”。
7、表率、表帅:“表率”是名词,指“好榜样”。
其中“表”为“榜样、模范”,“率”为“表率、楷模”。
“表率”是由“表”和“率”两个同义语素构成的并列式合成词。
在古代汉语中,“表率”也可用作动词,有“督促率领”的意思。
“表帅”,在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中,用同“表率”的动词意义,表示“督促率领”。
现在一般不用这个词。
因“表帅、表率”同音,“帅”又有“军队中最高的指挥员”的意思,故人们常将“表率”误写为“表帅”。
8、报道、报导:这是一对等义词。
都指:1、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或其他形式把新闻告诉群众。
2、用书面或广播、电视形式发表的新闻稿。
现在人们倾向于用“报道”。
“报道”读bàodào,“报导”读bàodǎo。
9、暴发、爆发:都是动词,都含有“突然发作”的意思,但前者强调突然性,后者强调爆炸性,“爆发”的使用范围比“暴发”宽。
暴发:(1)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有贬义。
(2)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或疾病等具体事物。
爆发:(1)指因爆炸而迅猛发生,多用于具体事物。
(2)指像爆炸那样突然地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重大事变,再如力量、情绪等等。
10、辩驳、辩论、辩(辨)白、辩解:“辩驳”指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辩论”指彼此用一定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见解,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达成共识;“辩白”指说明事实真相,用来消除误会或受到的指责;“辩解”指对受人指责的某种见解或行为加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