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_原因分析及其提高策略.
浅析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提高策略

湖 北 科 技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Hu b e i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Vo 1 . 3 4, No . 5
一
康 。因此恶性循环 , 孩子厌 恶甚至是害怕去学校 , 幼儿教 师 也更加讨厌 自己的工 作 。家 长 和幼儿教 师之 间存在 分歧 ,
当然就得不到社会和政府部 门的尊重和谅解 。
从根本意义上来讲 , 幼儿 教 师的个 体 自我 自知能力 不
足, 定位相 对较 低 , 部 分教 师将个体 “ 定位 于单一 的教 学人 员” 。事 实上 , 并非如此 。对于从事 幼儿教育 行业 的个体 来 说, 不仅仅是从事教学工作 , 更 重要的是对孩童个体 的终 身 习惯进行培养 , 成为 良好 的榜样 , 对幼儿的个体学 习与 个体 行 为产 生积极 的影响 , 来 达 到对 幼 儿性 格 和气 质 的影 响。 因此 , 教师个体的 自我肯 定和职 业认 同在教 育教 学工作 中
群众个体对从事幼儿 教育工 作 的认 可程 度相对 较弱 , 导致
1 . 教师 自身没有认识到幼儿教育 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作为学前教 育 的铺 垫和 启蒙 时期 , 对于 幼儿
部分群众认为 幼儿教 育 工作 即是 “ 管理 儿童 而 已。 ” 因此 , 社会上对幼儿教师 的普遍认 同度 很低 , 家长们 都认 为孩子 的成功全部都是高 中老师辛 勤培育 的结果 , 但是他 们一点 没有想到 , 他们孩子 良好 的学 习习惯是 由小 学老师 和幼儿 教 师一步步 纠正改正过来 的。他们 没有 心存 感激反而对 幼 儿教 师存 在偏见 和不满 , 认 为 幼儿教 师 就是看 孩子 的“ 保
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及整改措施: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

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及整改措施: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引言教师职业是一项光荣而又重要的职业,教师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责任。
然而,如今我们面临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教师出现了职业认同问题,缺乏对教师职业的自豪感。
这不仅对教师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也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师职业认同问题的存在原因,并提出一些整改措施,以增强教师职业的自豪感。
问题分析工作压力大教师职业是一项高度责任重大的工作,教师要承担教学、考试、班级管理等多方面的任务。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面对学生和家长的各种期望和要求,这使得教师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长期以来,教师的工作压力不断累积,对教师的职业认同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不足在社会上,教师职业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认可。
社会普遍存在着对教师职业的轻视和贬低,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体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让更多的人对从事教师职业失去了兴趣和热情。
这使得教师们产生了对职业的认同问题。
待遇不公平教师的待遇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界的热点问题。
在一些地区,教师的薪资待遇低,福利待遇不高;而在一些优质学校,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
这种薪酬和待遇的不公平也使得一些教师对职业产生了不满和认同问题。
整改措施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为了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通过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帮助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育理念。
同时,学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对教师的职业发展进行激励和指导。
提升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尊重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和尊重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大对教师职业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特点。
同时,社会应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和支持,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改善教师待遇教师的薪酬和待遇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
政府应该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和福利待遇。
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提高策略

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提高策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其职业认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发展。
然而,当前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业幸福感,也制约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1、职业满意度低部分幼儿教师对自己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不满意,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职业倦怠感较强。
2、职业价值观模糊一些幼儿教师对自己职业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缺乏对幼儿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仅仅将其视为一份工作,而不是一项神圣的使命。
3、职业压力大幼儿教师不仅要承担教育教学任务,还要关注幼儿的生活起居、安全健康等方面,工作繁琐且责任重大,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4、职业发展迷茫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渠道,许多幼儿教师感到未来发展迷茫,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职业中能有怎样的成长和进步。
二、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1、社会因素(1)社会对幼儿教师的期望过高,认为幼儿教师应该是全能的,既要教知识,又要照顾生活,还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这给幼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相对较低,与他们的工作付出不成正比,导致职业吸引力不足。
2、幼儿园管理因素(1)一些幼儿园管理不够规范,工作制度不合理,如加班频繁、工作量过大等,影响了幼儿教师的工作体验。
(2)幼儿园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支持不足,缺乏培训机会和专业指导,使教师在职业成长中感到无助。
3、个人因素(1)部分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不够先进,无法适应新时代幼儿教育的要求,从而影响了职业认同。
(2)个人的职业兴趣和性格特点与幼儿教师职业不匹配,也是导致职业认同度低的原因之一。
三、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1、提高社会对幼儿教师的重视程度(1)政府应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改善幼儿园的办学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幼儿教师是托幼、园所或幼儿园最重要的教育者之一,他们的专业发展对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职业认同不足、培训模式单一、继续教育难度大、工作压力大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提出具体对策,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职业认同不足问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是影响其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幼儿教师在择业时,往往不能有效地理解幼儿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职业价值,缺乏对于自身工作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中表现更为明显。
对策:应该加强对于幼儿教师的职业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知和理解。
不断提升幼儿教师本职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成效,并及时公示幼儿教师的教育成果,从而激励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培训模式单一问题目前大多数幼儿教师的训练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和实际工作中的学习。
这种培训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现实工作的需求,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专业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
对策:应该在幼儿教师培训中增加基础理论课程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教学。
可以组织实践训练、带教培训,这样可以让幼儿教师更好地掌握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技能和方法,提升专业素养。
三、继续教育难度大问题由于幼儿教师工作忙碌,且在服务时间内是不能轻易离开工作岗位的,因此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难度。
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师意识到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时候却机会不多。
对策:可以加强网上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
设置在线教育平台、视频教育课程等可以解决幼儿教师无法离开工作岗位进行继续教育的问题。
另外,政府和教育机构应该加大对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活动。
四、工作压力大问题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压力较大,工作量较大,加上孩子们毕竟是幼儿教师的主人公,他们的天性与不可预料性也使得幼儿教师有些无所适从。
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及整改措施: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

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及整改措施: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1. 引言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师身份的认同程度和对教育事业的价值感受。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教师职业认同问题愈发突出。
由于教师职业地位的下降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教师职业自豪感逐渐减弱。
本文将探讨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旨在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
2. 教师职业认同问题分析2.1 教师职业地位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地位逐渐下降。
传统观念中,教师被视为知识传授者和道德灯塔,但现在教师的角色逐渐被其他行业取代,导致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和尊重不如以往。
这使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受到冲击,影响其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2 薪酬待遇不尽人意与其他行业相比,教师的薪酬待遇相对较低。
教师在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后,得到的回报却并不理想,这使得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价值产生怀疑。
薪酬待遇不尽人意的现象,导致教师职业自豪感的降低。
2.3 工作环境压力大教师的工作环境常常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无论是学生家长的要求、学校领导的压力还是来自社会的评判,都让教师感到沮丧和困惑。
这些压力加剧了教师的不安全感,降低了其对职业的认同感。
3. 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的整改措施3.1 提升教师职业地位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提升教师职业地位。
通过加大对教师的宣传力度和教育投入,让社会重新认识和尊重教师的角色。
同时,建立起教师专业化的评价体系,为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和发展空间,从而增强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3.2 改善薪酬待遇合理的薪酬待遇是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的基础。
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教师薪酬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
同时,建立起薪酬激励机制,对优秀的教师给予更多的奖励和优待,激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3.3 优化教师工作环境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对于增强教师职业自豪感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的教师管理制度,减轻教师的行政负担,让教师能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
此外,加强学校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营造支持和鼓励教师的氛围。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及其相关研究在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幼儿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职业认同不仅关系到幼儿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还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态度。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概念、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提高职业认同的策略,以期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借鉴。
职业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包括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对职业归属感的认同以及对职业规范的认同。
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他们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同,对自身职业角色的认同以及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认同。
当前,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总体上较为积极,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部分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包括教育教学能力、幼儿保育技能等方面。
部分幼儿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情感认同程度不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职业持久性和教育教学效果。
幼儿教师对职业的归属感也有待加强,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和忠诚度。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社会因素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可度和尊重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认同。
学校因素也是影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包括学校管理水平、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等。
家庭因素也会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家长的信任和支持能够增强教师的职业归属感。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提高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保育技能。
这可以通过开展专业培训、鼓励教师进行自我学习、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方式实现。
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情感认同,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幼儿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这可以通过引导教师幼儿的成长、给予教师更多的工作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等方式实现。
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和支持。
这可以通过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建立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等方式实现。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在幼儿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策略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策略
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背景:教育背景越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越高。
2. 工作经验: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的幼儿教师通常具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
3. 收入:收入高的幼儿教师通常有更高的职业认同感。
4. 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合作氛围对于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十分重要。
5. 社会地位:幼儿教师得到足够的社会认可和尊重,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
1. 提高教育水平:政府和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从而提高职业认同感。
2. 增加工资待遇: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可以增加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3. 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团队合作氛围,可以让幼儿教师感到自己很受重视和尊重。
4. 增加社会地位: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幼儿教育行业的认可
和尊重,让幼儿教师得到足够的社会地位和认可。
5. 加强教师评价体系建设: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和职业水平,从而提高职业认同感。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现状研究
认同是个人对自己所属群体、角色、职业及其所代表的价值、理念、责任等方面的认可和接纳程度。
对于幼儿园教师职业而言,职业认同是保证其从事工作的稳定性和发展性的基础,也是从事幼教工作的重要前提。
当前,幼儿园教师在职业认同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一是缺乏对教育的深入理解。
许多教师只字片语地谈论教育理念,却缺少深度的思考和阐释。
二是工作压力大,职业认同容易受到影响。
幼儿园教师工作强度大、精神压力大,而且从事的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因此容易缺乏自我肯定、陷入工作疲惫和失落等状态。
三是对幼儿园教育本质认知偏差。
许多幼儿园教师只看重幼儿园为幼儿提供课程学习和知识技能培养的功能,而忽视了幼儿园教育的人文关怀、情感陪伴和价值引导功能,这种认知偏差会影响职业认同。
针对上述现状,加强教育理念建构是提升幼儿园教师职业认同的必要途径。
这一方面需要进行理论学习,包括幼儿园教育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等的深入学习;另一方面需要注重实践参与,拓宽工作视野,增加工作经验,紧密联系具体工作,结合自身经验和感悟进行思考和总结。
同时,幼儿园教师还需处理好工作压力和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师德师风的建设,不断加强职业自我肯定,增强职业认同感。
此外,对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应建立一个完善的评估机制,根据职业认同度情况制定针对性政策和措施,使其职业认同迈向良好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udies in Preschool Education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12期(总第180期No.12,2009Serial No.180收稿日期:2009-9-14*通讯作者:谭日辉,E-mail:tanrihui@ 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其提高策略谭日辉*(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2;长沙师范专科学校,长沙410100一、问题提出心理学家米勒认为认同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稳定感,具有群体性或社群性,即“认同的本质不但是‘心理’的,它也包含‘群体’的概念,是一项‘自我的延伸,是将自我视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
这是认同的核心。
”[1]从社会学的视野来看,社会学的认同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色认同(role identity方面,即参照群体将社会认知内化为自己行动的社会过程。
认同是教师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内在接纳。
一个形成了职业认同的教师能成功扮演教师的角色,将他个人的全部力量都调动到教书育人所扮演的角色中来,感受工作带给他的成就感、满足感以及幸福感。
反之,缺少职业认同,教师在工作中就会出现角色失调、角色冲突,甚至产生行为偏差。
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是指幼儿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幼教事业有主观上的内在接纳,从而自觉服务于幼教行业的一种精神状态。
众所周知,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一支对幼教事业具有高度认同感的教师队伍,但目前由于幼教行业在社会上的经济地位、社会声望不高,导致相当部分幼儿教师,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对幼教行业认同程度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教行业的健康发展。
功能主义的奠基人迪尔凯姆说,社会之所以会产生分层,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任何社会中总有一些工作比其他工作显得重要。
对从事重要工作的这一部分人,社会会给予他们较高的收入和地位。
第二,社会中的人在才能、知识、智力和技术水平上存在差异,让最有才能的人去承担最重要的工作是社会分层的基本原则。
[2]由此理论出发,从当前幼教行业的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对幼儿教师职业角色扮演的影响入手,研究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对幼教事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存在的问题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梁慧娟、冯晓霞等对北京市50所不同体制幼儿园的44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8.4%的被试表示不时有离职的念头;26.9%的被试后悔当初选择了幼儿教师这一职业;部分人甚至表示,只要能找到一份待遇还可以的工作就想改行。
[3]同年,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工会也在全市范围内对“乡镇中心幼儿教师权益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736名教师中,在一所幼儿园连续工作5年以上的占41.09%。
其中公办幼儿园教师连续在一所幼儿园工作1年及以内、1~2年、2~5年、5年以上的分别为2.9%,4.3%,19.3%,73.5%;对集体办幼儿园来说,这一比例分别为15.6%,12.2%,23.6%,[摘要]职业认同程度是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成败的重要指标。
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认同主要是指角色认同。
当前幼儿教师由于经济地位、社会声望偏低而出现了角色失调、角色冲突等问题,甚至出现了行为偏差。
要增强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就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
[关键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经济地位;社会声望4948.6%;对民办幼儿园来说,这一比例分别为21.7%,15.1%,31.1%,32.1%。
[4]由此可见,幼儿教师的稳定性比较差,也从侧面反映了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度较低。
笔者于2007年9~10月份曾到河南、河北、浙江、天津等地调研,访谈了部分幼儿教师,发现在幼儿园工作5年以上的教师对幼教事业有着一种深深的责任感,角色满意度高,但对幼儿教师这一角色的经济地位、社会声望明显不满意;而与年轻教师,特别是工作1~2年的年轻教师交谈时,她们普遍感到压力大、工作任务重,待遇低,既没有经济地位,也没有社会声望,有明确的离职念头。
她们普遍认为,幼儿教师是长时间与孩子密切打交道的人,最容易出现职业倦怠问题。
[5]所有这些都表明,幼儿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比较低,对自身扮演的角色不满意。
三、影响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原因分析从社会分层的标准来看,导致幼儿教师角色扮演出现角色失调、角色矛盾的最根本原因是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在整个职业体系中处于较低位置。
(一经济地位低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目前,幼儿园老师普遍感到收入太低,压力太大。
据如皋市统计局统计,2003年如皋市城镇以上集体企业职工的平均年工资是23486元,幼儿教师的收入不仅远远低于这个水平,68.7%的集体办幼儿教师和77.4%的民办幼儿教师甚至每年只能领取10个月的工资,与《教师法》规定的教师享受“寒暑假带薪休假”相违。
民办幼儿教师的社会保障水平通常也很低,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仅为70.6%,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仅为52.9%。
[6]在与社会上一些中产阶层人士谈及幼儿教育时,他们一般都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看孩子,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主流观点,即经济地位高低取决于职业的重要程度。
与这种不被社会看重的职业地位相比,目前幼儿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完成任务的时间太紧,班额过大,文案工作过多,普遍存在“角色超载”现象。
这种“角色超载”与经济地位的不相称更是弱化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
(二社会声望低影响了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幼儿教师职业地位低,是社会的“小角色”:“幼儿教师就是阿姨,就是高级保姆,一天到晚就是哄哄孩子,没啥本事”。
甚至有个别青年教师谈恋爱时,听说对方是幼儿教师就摇头,认为这种职业要喂孩子吃饭、帮孩子擦屁股、哄孩子睡觉,太烦琐了,没有水平。
这就导致相当部分年轻骨干教师放弃了幼儿教育专业,跳槽到了其他行业。
笔者在与幼儿教师访谈时,幼儿教师自己也表达了相同的感叹,比较典型的观点就是:“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很轻松,整天和小朋友唱歌跳舞什么的,很大一部分人不能理解我们!”“真正理解的人较少,要视幼儿园的环境和家长的素质而决定,通常素质较高的家长,相对会比较重视!”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从事幼教工作普遍不需要太强的专业化训练就足以胜任,这是导致幼儿教师这一角色社会声望不高的重要原因。
四、提高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策略(一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衡量一个人的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指标是个人收入,而个人收入取决于个人所在的行业或单位。
在众多行业中,幼教行业的重要性在普通大众的心目中要远远弱于其他行业,这使得幼教行业自然在整个行业系统的经济分配中缺少话语权。
在这种情况下,公办幼儿园的待遇尚有保证,但相比其他行业,收入也明显偏低。
据宋广文、魏淑华的研究,工资满意度越高,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越高。
[7]幼儿教师普遍较低的收入导致其经济地位低下,这又严重影响了她们的职业认同,进而影响了她们的生活幸福感。
因此,要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最根本的就是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由国家财政保障幼儿教师经济地位不处于弱势地位。
(二必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声望社会声望是指一个人从别人那里获得的良好评价与社会承认。
它在社会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公众的接受与名誉、尊重与钦佩、荣誉与敬意。
而要提高幼教行业的社会声望,首先必须真抓实干,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50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声望,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
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胜任的,那么它在社会上就是没有地位的。
要改变社会对幼教行业固有的看法,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有长远的战略,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加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当前最紧迫的就是提升幼师生的专业化水准和学历水平。
其次,政府应切实提高高校幼师生的待遇,提高幼师的社会声望。
目前,教育部为了吸引优秀生源报考师范类院校,在教育部直属的高校中对师范类学生免除学杂费,并补贴生活费的政策应该在幼儿师范学校推行,以政策行为抬高幼师生的社会声望。
再次,教育职能部门应严格把好幼师行业入门关,提高从事幼教行业的门槛。
门槛的高低是决定社会声望的重要指标,可参照国家公务员录用标准或企事业单位进人标准进行考核,并向全社会公开。
总之,要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也就是提高幼儿教师的角色认同,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幼儿教师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声望。
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尊师爱生的氛围,让幼儿教师切实体会到社会的尊重。
只有这样,幼儿教师队伍才能稳定下来,才能保证我国幼教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2]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225[3]梁慧娟,冯晓霞.北京市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状况及成因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4,(5[4]周永明,尹晓军,卢玉哲.关于乡镇中心幼儿教师权益调查及对策.浙江教工,2005,(2[5]陈铮.突显教师主体地位,调整幼儿园管理思路———也谈为幼儿教师“减负”.学前教育研究, 2007,(6[6]姚锦凤.关于我市幼儿教师流失现象的社会学分析.教育导刊,2007,(11[7]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Research on Preschool Teachers’Career IdentityTan Rihui(The Social Department of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100872;Changsha Normal College,Changsha410100Abstract:The degree of career identity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one’s career development.Career identity mainly refers to the role identity in sociology perspective.The low economic status and social prestige lead to preschool teachers’imbalance of roles,role conflict,or even disruptive behavio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effectively enhance preschool teachers’career identity by improving the economic status and social prestige of preschool teachers.Key words:preschool teacher,career identity,economic status,social prestige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