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新人教版选修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22

展示交流
总结:如何判断自然灾害
学生阅读教材,根据学习目标整理知识点,学生通过数码展台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由师生共同完成学案的修改和完善,形成知识脉络。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整理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探究
P2思考题:辨析以下案例,哪些是自然灾害,那些不是?为什么?
总结提升
强调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地域差异
明确本节课重点内容
答疑解惑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问题,进行回答并给予解释。
提出关于本节课的疑问。
解决学生学习的差异性问题
有效训练
练习题详情见学案
教师对学生疑问点答疑。
学生当堂练习
巩固基础知识,加强重难点的训练,加强学生的理解。
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优化学案对应习题
板书设计
精选作业
详情见《优化学案》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报
汇报内容:播放图片,判断是否为自然灾害
回答问题
让学生对自然灾害首先形成感性认识
定向指导
自然界发生的一切现象都应有度,一旦越界就会由利转害
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自然引入自然灾害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2—6,P18—22,P24—29完成下列内容:
重点
辨别自然灾害,了解我国灾种、灾情和灾害的地域差异
难点
我国灾种、灾情和灾害的地域差异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数码展台,地理地图册
教学要点
一、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二、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三、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特别关注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课件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自然灾害

第七页,共19页。
探究 材料一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地区发生(t里ànji 氏7.8级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多人受伤(sūh)ò二u
shāng),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 分,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截止7月24日12时 ,已造成69197人死亡,374176人受伤(shòu shāng), 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
案例(àn lì)4:1986年4月26 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 堆发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 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 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 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 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第五页,共19页。
孕
灾
影 响
环 境
灾
情 大
致 灾
小因
的子
因
素
受 灾 体
探究(tànjiū)一 自然
yú)汶川
②2008年时,国家和地区
防抗灾害的能力明显提高
汶川地震受伤人数 。
多于(duō yú)唐山
地震
①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水
直接经济 损失
汶川地震 (dìzhèn)远远大 于唐山地震 (dìzhèn)
平高于1976年,单位面积 上经济密度大;②汶川地 震波及范围比唐山地震广 。
第十三页,共19页。
【课堂探究二】—-自然灾害
(zìránzāihài)的影响及危害程度地域
小组合作,讨论(tǎolùn)释疑
差异
8分钟
要求: 1、组长负责协调,先独立思考、自主学习4分钟,然 后组内共同讨论4分钟,做到全员参与。 2、边讨论边做记录,注意总结本组好的答题方法。 3、第2题要求书面展示:展示答案、说出所给答案的 依据;根据分值要求进行(jìnxíng)打分。 4、展示时要积极热情大方,声音洪亮。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5第1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1.(2)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①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②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③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1.下图为某地理信息技术主要工作流程示意图完成问题该地理信息技术为A. 气象灾害B. 生物灾害C. 海洋灾害D. 地质灾害【答案】D【解析】(1)滑坡是指在重力与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构成斜坡的岩土体沿坡体的内部软弱面出现整体性失稳现象地质灾害指的是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滑坡属于地质灾害故选D【答案】B【解析】(2)GPS的作用主要是定位、导航无法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①错误BDS作为定位导航系统可以监测滑坡体位移数据②正确RS的作用主要是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感知不能模拟滑坡动态过程③错误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模拟滑坡动态过程也需要GIS ④正确故选B【答案】A【解析】(3)该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传感器是遥感系统的最重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接受物体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然后以图像、数据等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地面工作站从图中该地理信息技术工作过程可以判断为遥感系统简称RS2.与粤港澳大湾区相比环杭州湾大湾区的龙头企业最不可能是()A. 家具制造B. 汽车制造C. 芯片制造D. 工业机器人【解析】3.(1)后官湖水质呈现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3.(2)改善后官湖水质的合理措施是()①加强排污口监测②禁止在湖区周边布局工业③引入自然保护动植物④提高人们环保意识A. 水域面积过大B. 生产生活污水排放C. 全球气候变化D. 夏季降水强度大【答案】B【解析】(1)水域面积扩大与水质下降没有直接关系 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附近有很多排污口从而可以推测出是污水的排放导致了湖中水质的下降 B对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降水量增大但与湖水水质下降没有关系 C错夏季降水强度增大导致的是湖水水量增大与水质降低没有直接关系 D错故选B【答案】D【解析】(2)从图中可以看出排污口的增加导致了水质的降低所以要加强排污口的检测杜绝污水的排放①对禁止在湖边布局工业对改善水质没有直接影响②错引入自然保护动植物对改善水质起到的作用小③错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严格限制污染排放才是改善水质的根本措施④对故选D4.(1)有关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4.(2)太阳活动剧烈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A. 太阳活动是太阳内部的变化B. 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C. 耀斑出现在太阳光球层上D. 黑子是色球层上出现的暗黑的斑点【答案】B【解析】(1)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耀斑出现在太阳色球层上黑子是光球层上出现的暗黑的斑点故选B【答案】D【解析】(2)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即耀斑爆发可能扰乱磁场产生磁暴故选D5.我国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 沿海重、北方重B. 内陆重、沿海轻C. 沿海重、内陆重D. 沿海重、南方重【解析】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台风影响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灾害的空间分布具有沿海重、南方重的特点故选D6.(1)下列关于冬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6.(2)下列省份中最适宜进行小麦冬灌的是()A. 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B. 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C. 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缓解干旱D. 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答案】D【解析】(1)冬季气候寒冷土壤冻结不利于水的下渗冬灌可能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蒸发加剧会加重土壤次生盐渍化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冬灌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土壤中水分较多可以减少风力侵蚀保护表层土壤冬灌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缓解干旱故选D【答案】A【解析】(2)四个选项中河南为冬小麦主产区最适宜进行小麦冬灌故选A7.(1)图中积温最小处的海拔大约是()7.(2)东西坡积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地势高低②受冬季风影响的强弱③纬度高低④太阳辐射⑤植被类型的不同7.(3)该地区年降水量()A. 1000米B. 800米C. 300米D. 200米【答案】A【解析】(1)通过读图积温最小值位于积温曲线最低处对应山体海拔较高处约1000米故选A【答案】A【解析】(2)通过读图可知大兴安岭山地东坡积温较高而西坡积温偏低一方面是因为大兴安岭的西坡海拔较高另一方面是因为西坡冬季容易受到来自西北方向的冬季风的影响还因为大兴安岭东坡距海洋较近夏季受到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比西坡强①②对大兴安岭为东北—西南走向东西坡的纬度高低相近、太阳辐射强度相近、植被类型相近③④⑤错故选A【答案】C【解析】(3)大兴安岭降水主要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受其影响大兴安岭各地年降水量呈现南多北少、东坡(迎风坡)多西坡(背风坡)少的特征 A、B、D错读图可知无论东坡还是西坡随海拔的增加大兴安岭降水的变化一开始并不明显但是从山体东坡海拔约600米处开始随着海拔的升高降水量增加比较明显在海拔约1000米处降水量达到最大值 C对故选C8.(1)①点的风向是()8.(2)③点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很可能是()A. 东北风B. 西北风C. 东南风D. 北风【答案】A【解析】(1)根据水平面气压数值大小可推断图示为高空中某一水平面气压分布状况高空中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故①点的风向应为东北风故选A【答案】B【解析】(2)根据等压线可知③点位于高空的高压中心对应的近地面应该为低压故受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故B正确故选B9.(1)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9.(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应该()A. 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难存留B.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C. 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D. 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答案】A【解析】(1)由题中材料可知注意限定条件“与渭河平原相比” 两地区气候差别不大“旱腰带”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存留时间短该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人口密集农业用水量大但工业相对落后用水量不大故选A【答案】C【解析】(2)该地为丘陵地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的发展宜利用光热资源发展林果业取得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C对B错这里气候干旱草场产草量低没有优势 A错干旱区不适宜粮食生产 D错故选C10.(1)淮河流域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有()①支流多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③流域内落差小④气候异常⑤湖泊淤积⑥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⑦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弱10.(2)下列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措施正确的是()A. ②④⑤⑥⑦B. ①③⑤⑥⑦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⑦【答案】B【解析】(1)淮河支流众多来水量大①正确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南侧支流比北侧先进入汛期②错误淮河主要流经第三阶梯流域内落差小排水不畅③正确由于流域内植被遭到破坏河流含沙量增加湖泊淤积调蓄洪水的能力降低⑤正确淮河流域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加剧旱涝灾害与气候异常无关⑥正确④错误下游地势低平河道淤塞泄洪不畅⑦正确故选B【答案】D【解析】(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淮河治理的措施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以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故选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A气压中心的气流在垂直方向的运动状况为________(填“上升”或“下沉”)常出现________天气11.(2)此时 B地的风向为________ B与F两地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_11.(3)C天气系统的气流在水平方向作________(填“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甲锋面系统的雨区主要位于锋________(填“前”或“后”)11.(4)与D地相比此刻E地的气温较________ 空中的云量较________【答案】下沉, 晴朗【解析】【答案】西北风, B,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解析】【答案】逆, 后【解析】【答案】高, 少【解析】12.(1)热岛效应最强的时间出现在()12.(2)下列措施有利于减轻该市热岛效应的是()①建筑物淡色化②实行机动车限行③增加楼房高度④适当增加水体面积A. 夏季的白昼B. 夏季的夜晚C. 冬季的白昼D. 冬季的夜晚【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某城市冬季的热岛强度明显大于夏季所以A、B两项错误看冬季温度差值曲线厂子最小值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差值最大值出现在0时左右 0时为黑夜中线所以C项错误 D项正确【答案】C【解析】建筑外墙淡色化反射率变大会减弱热岛效应①正确实行机动车限行会使得城市和郊区的温差减小②正确增加楼房高度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③错误增加市区水体面积有利于减轻城市热岛效应④正确①②④正确13.(1)图1中甲所在的平原地区春季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13.(2)图1中②城市的特色工业是________ 影响该工业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13.(3)请谈谈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所具备的优势13.(4)2010年世博会在乙城市举行必将加速该城市的发展图2为乙城市新区规划简图数码代表城市不同的功能区则金融贸易区和工业区应分别布局在图中什么位置(用数码说明)并说明理由【答案】(1)春季时雨季未至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旺盛此时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解析】(1)读图可得图中甲所在的平原地处我国的华北地区由所学知识知华北平原春旱严重是因为春季时雨季未至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旺盛此时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答案】(2)化学工业, 原料【解析】(2)由图示信息可得②城市位于渤海沿岸靠近我国著名的长芦盐场故依靠海盐发展了特色工业—海洋化工【答案】(3)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解析】(3)黄河三角洲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市场、政策条件优越分不开也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地、海洋、石油资源丰富等有关具体表现在该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突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丰富生态系统独具特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良好条件【答案】(4)金融贸易区应布局在①地这里属于城市几何中心交通便利市场最优且与外滩(上海的商务中心)相连可继承和保持上海市的特色工业区应布局在③地这里交通便利(港口区)离城市中心较远位于河流下游、季风的垂直方向可减小工业区对市区环境的影响【解析】(4)由所学知识知金融贸易区要求布局在城市的中心地带工业区的布局则应考虑交通及环境的影响依据金融贸易区区位要求并结合图示信息可得金融贸易区应布局在①地这里属于城市几何中心交通便利市场最优且与外滩(上海的商务中心)相连可继承和保持上海市的特色依据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可得工业区应布局在③地这里交通便利(港口区)离城市中心较远位于河流下游、季风的垂直方向可减小工业区对市区环境的影响14.(1)推断可能破坏庆元县木拱廊桥的主要自然灾害14.(2)从材质、选址和设计三方面分析后坑桥存留时间长的主要原因14.(3)木拱廊桥造价昂贵试分析庆元县木拱廊桥众多的主要原因【答案】(1)暴雨台风山洪滑坡泥石流【解析】(1)主要自然灾害可以结合该地气候特征和材料信息从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角度进行分析回答【答案】(2)材质为杉树抗腐蚀性强选址在河流交汇处的上游洪水水量较小桥上的亭台楼阁减小雨水对桥身的浸泡和侵蚀亭台楼阁中加开很多的窗户有利于通风从而减小台风对廊桥的冲击【解析】(2)材质可以从杉木抗腐蚀性强角度组织答案选址可以从来水量和河流的侵蚀角度分析回答设计可以从利于通风、降低雨水损害、减小台风危害等角度分析回答【答案】(3)该地多河流修桥方便人们的来往该地区受东南夏季风和多山地形的影响降水多修建廊屋建筑利于人们避雨山上多林木可就地取材修建木拱廊桥山区香菇业发达收入高为修建造廊桥提供资金【解析】(3)主要原因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该地多河流、降水多、方便避雨、林木丰富、香菇业发达为其提供资金等方面分析回答。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26

课件展示新闻:(1)北京时间2007
6.4级地震,震中在宁洱县城老城区。
地震已造成
人受伤,逾百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
图2.35 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
天候角度获得全球自然灾害的观测数据;
行同步观测,可获得地球表层及其瞬间变化的灾害信息。
监测、分析技术的特点,理解灾前、灾中和灾后监测的
)了解防洪准备事项、洪水应急措施和洪水中的救助要点
)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地震后基本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通过读图,使学生掌握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技能。
读图5。
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本章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一、分析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章是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的内容,这章的内容是对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探讨缓解自认灾害的有效措施使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章共分为三节内容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认灾害的影响》。
本章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知识的基础,同时对今后学习自然灾害等知识有重要影响。
所以学好本章,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
2、本章的难点、重点知识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②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
③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含义;④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
⑤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二、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2、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成灾的地理背景;3、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变化的影响。
三、分析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2、图导图解法这节课涉及的图表资料较多,许多地理知识都通过图表资料来表达。
图导图解教学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分析学生高二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分析学法1、导学法2、探究式学习法六、分析教学过程本章教学过程设计如下: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可由学生举例(举厦门的实例),通过分析,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中提供的相关的案例。
2.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踢、灾情等概念,不需要特别说明或深入理解,只需留下前线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逐步加深和巩固。
3.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
4.可由学生自己罗列可能受灾的财产项,注意提示各灾种、各受灾体、受灾方式的对应关系。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_1

专题:降水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降水的形成条件、降水类型、影响降水的因素及降水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学会分析地理图形,判断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拓展对降水形式的认知。
3、培养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地理学科技能,构建人地协调观。
通过阅读相关案例材料,提高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探讨降水的相关问题,提高调用相关地理知识,加强阐述地理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树立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直面考题】读我国某地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最大差值是()A.960mm B.600mm C.1000mm D.1200mm2.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A.由东南向西北递减B.由四周向中间递增C.由东南向西北递增D.由西南向东北递增3.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等值线弯曲闭合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位置B.地形地势C.洋流D.大气环流【探究活动】冻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时节见到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较强的冷空气遇到暖湿气流时,近地层气温骤降到零度以下,湿润的暖空气被抬升,并成云致雨。
当雨滴从空中落下来时,在电线杆、树木、植被及道路表面都会冻结上一层晶莹透亮的薄冰。
气象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冻雨”。
贵州省威宁县是我国“冻雨之乡”。
(1)分析威宁冻雨多发的自然原因。
(6分)(2)并说明冻雨对当地带来的影响。
(6分)答案第2页,总3页【自绘与降水相关知识的思维导图,建立知识网络】【课后提升】2013年12月13日,埃及开罗(30°N,31°E)的市民一早醒来,发现整座城市已经被白雪覆盖,这是开罗112年来首次下雪。
这场百年一遇的降雪还席卷了埃及、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等中东国家,造成了多地交通瘫痪。
零度以下的气温更是令200多万叙利亚难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1)分析中东地区降雪罕见的原因。
(4分)(2)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给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也会带来一些好处,试列举至少三点好处。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教学设计

-我国自然灾害防治的政策措施及实际操作。
2.学生在小组内积极发言,相互交流,整合观点,形成小组共识。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内容涵盖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地理实践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培养学生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自然灾害的分类、成因、影响及防范措施,特别是地震、台风、洪水等常见自然灾害的特点。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在自然灾害分析中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二)教学设想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关注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最新动态,为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选择一种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等,分析其成因、影响及我国相应的防范措施。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绘制自己所居住地区或熟悉地区的自然灾害空间分布图,并分析其成因。要求图文并茂,标注清晰。
3.学生在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加强实践操作,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第一章第3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共19张PPT)

乙
【答总案结】:(1同)在样洪的水灾高害风强险度区下,,农人田类面在积自扩然大灾,害房高屋风建险筑区增的多活,动经 济(密比度如明建显房增、大耕。作等(2))乙强度(3和)在范洪围水越高大风,险高区风开险辟区耕的地经;济在密洪度水越高大, 风则险灾区情发放展大居;住反用之地则。灾情(4减)植小树。造人林类,的恢活复动林,业有用可地能,导涵致养大水灾源小;害, 退或耕者还小湖灾,大增害强。湖泊的调节作用;迁出行洪区,减少灾害损失。
(3)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除了修建水库,还具体 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
例如,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 流的发生。
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1.人类活动可以增加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修建水库
稳定局部地
区的水循环、 调节径流量
减少旱涝 灾害的发生
人类进行生态 环境的建设
生态系统 良性循环
增加环境 的稳定性
减少灾害 发生频率
植树造林 水土保持
稳定局部地
区的岩层、土 层
减少滑坡、 泥石流的发生
2.2010年6月份以来,长江流域水情之猛、灾情之重、 抗灾之急为近10年来所罕见,受灾人口近8000万,323人 因灾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亿元。结合以上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第一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
和“缩小”作用。 4. 理解社会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树立用人类知识
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5. 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人
类 影响地表环境 生态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课件
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
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痛苦等)
直接财产损失 2、财产损失 间接财产损失
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 :滞后性和隐蔽性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灾害强度、经济发展水平、防灾抗灾能力和意识
精品课件
一、自然灾害的类型
不是自然灾害,因为没有造成损失。 (2)1996年8月10日,菲律宾的坎拉翁火山突然向 空中喷出1 500多米高的黑色烟柱,致使当时正在 攀登此山的一支国际登山队的4名队员死亡。
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火山喷发)为诱 因,还造成人员死亡的灾情。
精品课件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 (328年),榆次:雨雹破瓦、 折木,苗稼荡然。 是自然灾害,既以自然异变 (雨雹)为诱因,还造成作物 受灾的灾情。 (4)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 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 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 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天气状况
阴雨天气
晴朗天气
我国的天 气实例
夏秋季节东南沿 北方地区秋高气爽、
海的台风
长江中下游伏旱
精品课件
台风的结构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台风眼
风速自外向内增加 降水产生最强烈 无风、少云和干暖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我国台风主要的发生季节和登陆地区 主要发生的季节: 夏秋 主要集中登陆的地区: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
寒潮
精品课件
气压场 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
高压、高压脊控制下常出现晴朗天气;低压、低压 槽控制下常出现阴雨天气
精品课件
低压 ——气旋 高压 ——反气旋
精品课件
天气系统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状况
低压中心
高压中心
气流状况 从四周流向中心, 中心流向四周, 水平与垂直 中心空气被迫上升 高层空气下沉补充
热带气旋(台风) 气象灾、雪灾等
然 地质灾害 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灾 害 水文灾害 洪涝、风暴潮等
生物灾害 虫害、鼠害、病害等
精品课件
1
3
2
精品课件
4
5
6
7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 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二、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 热带或副热带的低压(气旋) 我国:夏秋季节、东南沿海 狂风、暴雨、风暴潮 (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
精品课件
灾害
成因
分布
(天气系统) (我国)
热带 热带或副热带 夏秋季节、 气旋 的低压气旋 东南沿海
危害
狂风暴雨 风暴潮
旱灾
教材第8、9页和第45—47页、50页
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 自然灾治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及防治措施
精品课件
自然灾害
定义:教材第2页 判断依据(以自然异变为诱因、受灾体)
精品课件
P2:活动题——判断是否是自然灾害及依据 (1)1952年9月17日,日本附近的海 底火山——明神礁爆发,水蒸气和 硫磺气构成的气柱有几百米高,喷 出的火山熔岩和碎屑堆成高出海面 90米的火山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