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牛的16个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奶牛xp指标

奶牛xp指标

奶牛xp指标
奶牛XP指标,全称“奶牛生产性能指标”,是衡量奶牛生产效益和养殖管理水平的重要参数。

它主要包括产奶量、乳质、繁殖性能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奶牛XP指标的含义、评价标准以及提高方法。

一、奶牛XP指标的含义与作用
1.含义:奶牛XP指标是通过对奶牛生产性能的综合评价,反映养殖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指标。

2.作用:帮助养殖户了解奶牛的生产潜力,指导养殖管理,提高养殖效益。

二、奶牛XP指标的评价标准
1.产奶量:产奶量是衡量奶牛生产能力的核心指标,通常用吨/头·年表示。

2.乳质:包括脂肪、蛋白等指标,反映牛奶的品质。

3.繁殖性能:包括繁殖率、情期受胎率等,反映奶牛种群的生产能力。

4.健康状况:包括疾病发生率、死亡率等,反映奶牛群体的健康状况。

5.饲料转化效率:饲料摄入量与产奶量之间的比值,反映奶牛饲料利用效率。

三、提高奶牛XP指标的方法与建议
1.科学选育:选用优良品种,提高奶牛的生产潜力。

2.精细化管理:根据奶牛的生产性能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饲料、防疫、繁殖管理等措施。

3.饲料优化:保证饲料的品质和营养平衡,提高饲料转化效率。

4.疾病防控:加强疾病监测和防控,降低疾病发生率。

5.环境改善:优化养殖环境,提高奶牛的生活舒适度。

四、总结
奶牛XP指标是衡量奶牛生产效益和养殖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牦牛选美标准

牦牛选美标准

牦牛选美标准
牦牛选美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貌:牦牛的体型应该匀称,身体肌肉发达,并且有良好的体态。

头部应该高大而宽阔,眼睛应该明亮有神,鼻孔通畅。

毛皮应该浓密光滑,颜色鲜艳。

2. 角:牦牛的角应该强壮,形状规整,并且两角长度应该相等。

角的颜色应该均匀,光泽度好。

3. 体格:牦牛的身体应该结实匀称,胸宽腹部深,背部平直,腿部有力。

乳房应该发达,产奶量丰富。

4. 步态:牦牛走路应该稳健有力,步伐舒展自如。

步行时前后腿移动应该协调一致,行走稳定。

5. 健康状况:选美的牦牛应该身体健康,没有明显的疾病或残疾。

毛皮应该整洁,没有皮肤问题。

当然,不同地区和不同的选美活动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标准,但以上是牦牛选美的一般标准。

奶牛牧场正常标准数据

奶牛牧场正常标准数据

奶牛牧场正常标准数据一、牛群致死率包括奶牛和犊牛,以一年为期。

奶牛,不包括犊牛,死亡率低于4%或者刚到4%,牧场管理较好。

如果牛场致死率超过10%,牧场有问题。

犊牛是出生24小时到2个月月龄,犊牛死亡率低于5%,管理正常。

如果死亡率高于10%的话,表示牧场管理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而24小时以内的犊牛的致死率是不算在这个范围之内的,因为有的可能天然的死胎。

二、疾病发生概率犊牛疾病发生概率,包括在牧场中有多少头犊牛发生腹泻、咳嗽或者日增重是否达标等情况。

疾病的致死率范围是4~10%。

针对不同的疾病,咳嗽和腹泻标准是10%,低于10%表示管理没有问题;高于10%可能出现的问题。

奶牛跛蹄,发病概率低于5%,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高于5%,就需要考虑那里出了问题。

三、清洁度牧场可清洁度主要有三个点,分别是下肢、上肢、腹部(包括乳房清洁度)。

脏的比例应该控制在全群的10%以下。

四、反刍奶牛采食时将饲料初步咀嚼,并混入唾液吞进瘤胃,经浸泡、软化,待卧息时再进行反刍。

健康奶牛在采食后20~30min 出现反刍,一个食团平均在口腔咀嚼40-60次,一天大约持续反刍8~10次。

反刍多为俯卧,占83%,站立反刍占17%o奶牛采食后应有充分的时间休息,并保持环境安静。

反刍是奶牛健康的标志之一,反刍停止,说明奶牛患病。

五、运动。

一般奶牛场每栋牛舍都要有运动场,每头牛应占有20~30m2,奶牛一天在牛舍采食、挤奶厅挤奶约占IO个小时,其余14个小时都在运动场度过,其中50%的时间是游走活动,50%的时间是卧地休息。

适当运动对于增强奶牛抵抗力、维护奶牛健康、克服繁殖障碍、提高产奶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放牧饲养的奶牛每天有足够的时间在草场采食和运动,一般不存在缺乏运动的问题;舍饲奶牛运动不足,容易引起肥胖、不孕、难产、肢蹄病,而且会降低抵抗力、引发感冒等疾病。

五、量化指标的采集工具1、奶牛体温器。

测量奶牛体温,判断牛舍的降温系统、通风系统是否良好,判断冷却系统效果。

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

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

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牛肉的质量和评定标准通常包括多个方面,以下是针对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的主要内容:1. 牛肉质量--------牛肉质量主要通过观察和评估牛肉的外观、新鲜度、弹性、肉色、质地等方面来确定。

高质量的牛肉应该具有鲜艳的肉色、紧致的质地、以及良好的弹性。

2. 脂肪分布--------对于m和牛和a和牛这样的高品质牛肉,脂肪的分布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

优质的脂肪分布应该呈现出均匀且细密的特征,能够提升牛肉的口感和风味。

3. 肉质纹理--------肉质纹理是评估牛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纹理应该细腻且均匀,能够展现出牛肉的嫩度和口感。

过于粗糙的纹理可能会影响牛肉的口感。

4. 肉色-----肉色是评估牛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它能够反映出牛肉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含量。

鲜艳的肉色通常意味着更佳的品质,而暗淡的肉色则可能表示牛肉不新鲜或者营养成分不足。

5. 脂肪颜色--------对于m和牛和a和牛这样的高品质牛肉,脂肪颜色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通常来说,淡黄色的脂肪颜色表示牛肉具有更好的风味和口感。

6. 肉香-----肉香是评估牛肉品质的重要感官指标之一。

优质的牛肉应该具有浓郁且自然的肉香味,能够让人食欲大增。

7. 水分含量--------水分含量也是评价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水分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牛肉口感过于湿软,而过低则可能导致牛肉口感过于干燥。

适中的水分含量能够保证牛肉具有良好的口感和嫩度。

8. 营养成分--------m和牛和a和牛这样的高品质牛肉通常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这些成分对于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也是评价牛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m和牛和a和牛等级划分标准主要涉及到牛肉质量、脂肪分布、肉质纹理、肉色、脂肪颜色、肉香、水分含量以及营养成分等方面。

这些标准有助于我们全面评估牛肉的品质和口感,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需求的牛肉等级。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

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规程一、目的与范围为保证牛屠宰肉品品质的卫生安全,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制定本规程。

二、检验项目1.外观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的外观是否完整,肉质是否鲜艳、有光泽,无污渍、霉点、异味等。

2.肉色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的肉色是否红润,有均匀细腻的肌纤维,无不均匀、变色、硬化现象。

4.油脂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的油脂量是否适中,质地是否均匀细腻,无异味、积存现象。

5.畸变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是否畸变,有无肿瘤、包虫等肉类疾病现象。

6.气味检验7.水分检验检验牛屠宰肉品的水分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无过多、过少现象。

三、检验方法对牛屠宰肉品的外观进行肉眼检查,包括外表、表面细节等。

将牛屠宰肉品取下一小块肉,观察其肉色,有无变色、硬化等现象。

轻轻按压牛屠宰肉品,检验其肉质是否柔软、有弹性。

将牛屠宰肉品拿起,嗅闻其气味,检验是否清新,无异味、发酵现象。

四、检验标准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检验,确保牛屠宰肉品的品质卫生安全。

五、记录与保存对检验结果进行记录,保存相应的记录表格和检验报告。

检验报告和检验结果应按照标准进行保存。

六、检验人员要求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检验方法,对牛屠宰肉品的品质评估具有较高的判断能力。

七、检验结果使用与评价对检验结果进行全面得出,并按照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评价。

对不合格产品应进行妥善处理,并对其负责人进行处理。

对合格产品应及时入库,并切实保证其卫生安全。

八、规程改进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检验规程,以保证公司的牛屠宰肉品的品质卫生安全。

牛排骨质量标准

牛排骨质量标准

牛排骨质量标准一、外观检验1.牛排骨的形状和大小应规则,无明显差异。

2.牛排骨的表面应洁净,无残留的毛发、皮屑和杂质。

3.牛排骨的骨肉应连接紧密,肉质饱满,无明显缺损或变形。

4.牛排骨的颜色应呈鲜红色或深红色,表面带有一定的光泽。

二、新鲜度检验1.牛排骨应来自新鲜、健康的牛只,且宰杀后处理及时,无异味和臭味。

2.牛排骨的脂肪应呈白色或乳白色,无异味和变色现象。

3.牛排骨的肉质应富有弹性,无软烂、变质现象。

4.牛排骨的新鲜度可通过嗅觉、视觉和触觉等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三、熟度检验1.牛排骨应烹制至适宜的熟度,以保障肉质嫩滑、口感鲜美。

2.熟度的检验可通过切割牛排骨的横截面进行观察,中心应为粉红色或淡红色,表明熟度适中。

3.牛排骨不应带有生肉、焦糊、过熟或未煮熟的现象。

四、卫生检验1.牛排骨在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符合卫生规定,确保无污染。

2.牛排骨的卫生状况可通过对其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方面进行检查。

3.牛排骨不应带有过多的血渍和异味,表面不应有残留的杂质和毛发。

五、营养成分检验1.牛排骨富含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有益。

2.营养成分的检验可通过专业仪器和分析方法进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营养价值要求。

3.牛排骨的脂肪含量应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油腻影响口感和健康。

4.牛排骨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应符合人体需求,提高产品营养价值。

六、口感与风味检验1.牛排骨的口感应嫩滑、多汁,肉质饱满且富有弹性。

2.风味方面应具有牛排骨特有的香味和鲜味,无异味或腥味。

3.通过品尝和比较不同产品,对口感和风味进行综合评价。

4.可根据客户需求对口感和风味进行定制和调整,以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七、包装与标识检验1.牛排骨的包装应密封性好、防潮、易储存和易识别等特点。

2.标识内容应清晰、完整,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等。

3.检查标识与实际产品是否相符,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奶牛体况评价

奶牛体况评价

奶牛体况评分方法一)、评分方法:目前国际上通行5分制标准,其方法如下1分:用手触摸牛的短肋(腰椎肋横突)感觉其轮廓清晰明显凸出呈锐角,几乎没有脂肪覆盖短肋的周围,腰角骨、尾根和胸部肋骨眼观突起明显。

2分:用手触摸可分清每一根短肋,但感觉端部不如1分体况那样锐利,有一些脂肪覆盖于尾根周围,腰角骨和肋骨不明显。

3分:只有用力下压时,才能触摸到短肋,尾根部两侧区域脂肪组织较多4分:尽管用力下压也难以摸到短肋,触摸尾根周围覆盖的脂肪柔软略呈圆形,可见肋部更多的脂肪沉积,牛的整体脂肪量较多。

5分:眼观牛体的骨架结构和棱角不明显,躯体呈短粗的圆筒状,短肋被较多的脂肪包围,尾根和腰角骨几乎完全埋在脂肪里,肋骨部和大腿明显沉积大量脂肪,牛体因过度肥胖而影响正常运动。

在具体操作中,某一动物的的体况分数可能介于两个级别之间的上下为半分之差,如被测奶牛的体况是介于2分与3分之间,则可评为2.5分,由于在被毛丰满时,会从视觉上掩盖较差的体况,所以体况评分除眼观外,主要根据手的触觉。

(二)、不同阶段的理想体况产犊后4周,奶牛在产犊时的体况最好为3.0-3.5,泌乳4周后降低到2.5-3.0,而高产奶牛甚至可降低到2.0,如此期间体况下降过快,应考虑奶牛健康问题,检查日粮的能量,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及采食量和饲喂方法:泌乳1—4个月:这时期的适当体况为2.5—3.0,最好维持在3.0左右,泌乳中期4—8个月,适宜的体况为3.0,此时的营养供给目标是满足或稍过量供给能量,以增加体脂肪沉积,改善体况,对此时体况为3.5—4.0的肥胖奶牛则需降低饲料的能量浓度,体况低于2.0—2.5且产奶量正常的奶牛,可能是由于日粮中能量较低,应提高饲料营养浓度,泌乳后期8月—干乳,随着产奶量的降低,此时的脂肪沉积增多,正常的体况约为3.5,营养供给的目标是改善体况,在避免过肥的前提下,为下一个泌乳期贮存充足的能量。

干乳期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意义在于恢复体质,促进乳腺组织的恢复和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新产牛淘汰率标准

新产牛淘汰率标准

新产牛淘汰率标准
新产牛,通常是指首次分娩的母牛(也称初产牛或头胎牛)。

在畜牧业中,新产牛的淘汰率是衡量一个奶牛场或肉牛养殖系统效率和健康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淘汰率指的是在一个统计周期内,因各种原因需要提前从生产群中剔除的牛只占全部新产牛的比例。

新产牛淘汰率的标准没有固定数值,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
1. 繁殖性能:如难产、产后疾病、繁殖障碍、连续不孕等。

2. 生长发育与体质状况:如体型结构不佳、体重增长不达标、体质虚弱、无法适应牧场环境等。

3. 生产性能:如产奶量低于预期标准、乳质不合格、产犊后体况恢复慢等。

4. 遗传及先天缺陷:比如存在遗传性疾病、肢蹄问题或其他影响其生产性能或生存质量的先天性异常。

5. 经济效益考虑:当治疗成本高于牛只本身价值时,可能也会选择淘汰。

综上,降低新产牛淘汰率的目标是在保障动物福利的前提下,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良好的管理措施和技术应用能够有效减少新产牛的非正常淘汰,例如提供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案、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以及及时有效的繁殖健康管理等。

具体的淘汰率控制目标需要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来制定,并通过持续改进管理和技术手段来逐步优化。

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较高角度,65度
性状分级
10. 前乳房附连部
弱、松
壮、紧
性状分级
11. 前乳头位置

中点= 4分

性状分级
12. 乳头长度
乳头长度 = 每厘米1点
10厘米 = 9
性状分级
13. 乳房深度
1分 低于跗关节
5分 中
9分 浅
性状分级
14. 后乳房高度
很低


性状分级
15. 中心韧带



性状分级
注册荷斯坦公畜
注册荷斯坦公畜
注册荷斯坦公畜
附录 5
注册荷斯坦公畜
附录 4
附录 3 附录 2 附录 1 全注册荷斯坦 牛
Registered Dairy Cattle in Australia
决定是否可以出口中国的 荷斯坦牛繁殖标准
从澳大利亚出口的乳牛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 繁育标准毛色标记 • 无严重异常 • 理想的确认性状
• 极端缺乏乳牛特征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 说明小母牛符合荷斯坦品种标准的证明 • 淘汰不合标准的小母牛 • 不可能决定繁育细节或生殖功能性
澳中产业
• • • • • • 澳大利亚认识到优秀繁育的价值 将牛奶生产与分级、品种标准相结合 共享基因 分享专家知识 培训机会 更加密切的联盟
16. 后乳头位置
1-2分 外侧四分之一
4分 中点
7-9分 内侧四分之一
澳大利亚的注册乳牛
• 注册荷斯坦牛分级 • 注册牛每个泌乳期平 均产奶量比非注册牛 多1200升
7500 7000 6500 6000 5500 5000 Registered NonRegistered Litres
澳大利亚的注册乳牛
线性类型性状
• • • • 性状分别评分 分数涵盖了生物范围 性状中的变化可以确认 记录的是程度,而非人们的意愿
性状分级
1. 体高
130厘米 = 1分 140厘米 = 5分 150厘米 = 9分
性状分级
2. 胸宽
13厘米 = 1分 21厘米 = 5分 29厘米 = 9分
性状分级
3. 体深
1-3分 浅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非品种标准颜色标记
一条或多条腿从脚蹄处 开始有黑毛或红毛,不 间断延伸至或超过膝盖, 人们将此认为“非”品 种标准。
品种标准颜色标记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 一条或多条腿为黑毛或红毛 所环绕,在任何一点触及脚 蹄,人们将此认为“非”品 种标准。
非品种标 准
品种标准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 从尾骨5厘米处开始, 就没有黑毛或红毛 • 尾骨最后5厘米必须是 白色
品种标准
非品种标准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 出现任何严重点异常情况,小母牛都得不 到HBS证明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极端歪脸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胸部偏位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 极端歪尾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 下颌突出
荷斯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品种标准
• 臀角极高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 移动性极差
极直
极端内跗
极弯
极浅
荷斯坦牛品种标准
4-6分 中
7-9分 深
性状分级
4. 棱角性
1分
5分
9分
性状分级
5. 臀部角度
1分
5分
9分
性状分级
6. 臀宽
1-3分 10-14厘米
5分 18厘米
7-9分 22-26厘米
性状分级
7. 后腿后视
脚趾极外倾
平行足
性状分级
8. 后腿位置
角度


镰刀
性状分级
9. 脚部角度
1分
9分
角度极低,15度
• • • • • 血缘记录在全国数据库中 血缘通过随机DNA测试进行查核 拥有人记录在全国数据库中 原产地记录在全国数据库中 评级结果记录在全国数据库中
澳大利亚的注册乳牛
• 生产性能和利润率均极佳 • 凡用于人工配种的所有母畜和公畜都做了注册 • 乳牛注册是为了确保优良基因的繁育
澳大利亚的注册乳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