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解题技巧
英语快速阅读的做题步骤和解题技巧

第七课时快速阅读的做题步骤和解题技巧一、题型简介快速阅读也叫做匹配题,快速阅读在后面有10个题干,前面都是一些段落,段落的数量不是固定的,一般是在8到15个左右。
那么快速阅读考察的其实很简单,你看看每个题干和哪个段落相匹配就可以了,换句话说,你只要知道题干是来源于哪个段落就可以了。
之前我们做过仔细阅读,其实快速阅读就相当于仔细阅读当中的定位答案区间部分,快速阅读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就是因为你只要会定位就可以了,对于具体的句子意思你并不需要很清楚,对于题干部分,很多时候也不需要知道具体的意思。
二、快速阅读的做题步骤1、看每个题干并在每个题干上画定位词这个和仔细阅读大体相同,区别就在于快速阅读我们是要求在每个题干上,要至少画三个定位词,要是实在找不到三个以上有定位功能的词,那就就画1到2个吧,不过这种情况在快速阅读中出现的概率不大。
和仔细阅读一样,在题干中画定位词时,还是以名词为主,因为名词发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小。
形容词加名词的形式也可以画,因为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在总体意思上也是名词嘛,名词要是不够,别的词性的词也可以,你也可以把几个连在一起的词当做一个词画,前提是你要知道他们的意思,这些词基本都是比较简单的词。
2、根据10个题干中的定位词,按段落顺序扫视段落然后根据一一对应原则确定答案看到脑海中有印象的定位词就停下来,这时就立马回到题干,看看这个词是哪个题干的,然后就要有这段可能是该题答案的意识了,然后通过定位词一一对应的原则确定答案,这里的一一对应包含两种形式,一种是题干和段落中的词是一模一样的,另外一种就是发生了同义替换。
具体的解题技巧在接下来我会进行详细讲解。
三、匹配题解题技巧和规律技巧一首先要放松心态。
快速阅读看上去虽然段落很多,题干也比较多,并且题干还是以长句为主,但是,所有的段落基本是不用看懂的,是用来扫视的,所以不要在一开始就被长长的文章和题干吓到了。
快速阅读的段落不要求看懂,甚至所谓的答案区间都不用看懂,这是跟仔细阅读最大的区别,想要看懂,在时间上也不允许。
高考阅读理解技巧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高考阅读理解技巧如何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阅读理解是高考中重要的考察内容之一。
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做题的效率,使得考生更好地应对高考。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阅读理解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一、快速浏览1.阅读题目:在阅读文章之前,先快速阅读题目和选项。
这样能够帮助考生明确文章中需要寻找的信息,提高阅读的针对性。
2.建立思维框架:根据题目和选项中的线索,建立一个大致的思维框架。
有了思维框架后,考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提高阅读速度。
二、抓住关键词1.标题和首尾句:通常情况下,文章的标题和首尾句会包含文章的主题、中心思想或作者观点的表达。
考生可以着重阅读这些部分,找出关键词,并在阅读文章时将其加以参考。
2.标点符号和格式:注意文章中的标点符号和格式。
比如破折号、双引号、斜体字等,它们通常会给出重要信息、揭示作者观点或者表示强调。
考生可以通过注意这些标点符号和格式,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积累语法知识理解语法结构对于阅读理解至关重要。
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语义和逻辑关系。
1.词义猜测:当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时,考生可以通过上下文猜测其大致意思。
注意前后句的逻辑关系,推测出单词的含义。
2.连接词和转折词:注意连接词和转折词在文章中的使用。
它们往往能够帮助考生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并推断出作者的思路和观点。
四、练习模拟题1.多做题:通过做大量的阅读理解题目,考生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多做题目可以帮助考生熟悉题目的形式和常见的解题技巧,提前感受到高考的压力,并提前适应。
2.分析解题思路:在做题的过程中,考生要注意分析解题思路。
通过思考题干、选项和文章的关系,合理选择答案,并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
五、培养阅读习惯1.背景知识的积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考生要多积累各个学科的背景知识。
这样做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缩短阅读的时间。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理解技巧新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快速阅读技巧一.测试目的快速阅读,顾名思义,它的目的在于测试考生单位时间当中的阅读量,其实四级对速度的考查是近几年一直延续的一种结果。
同时,在解答题目方面,快速阅读并不强调一定要像精读文章那样通篇认真研究,相反,快速阅读题目更强调测试考生在实践语言环境中查询有效信息的能力,这也反映出四六级考试试图提升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改革方向。
二.测试形式快速阅读要求考生在15 分钟内完成一篇11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 10 道题。
前面 7 个题是判断正误(包括NG),后 3 个是填空题填根据阅读的理解,填三到四个单词( 答案基本都是原文中出现的原词)。
快速阅读的文章一般分为小标题+题目和无小标题+题目两种类型。
该题型需要通过略读和寻读法,乃至文章逻辑关系、标点符号等方面的综合运用,实现对随后的题目有效的判断和填写。
三.基本要求1. 快速阅读的文章基本都是专业题材的文章,很多考生可能会觉得很陌生,但是对于 CET-4 的快速阅读开始来说,只要求考生对题目所提到的信息在原文中能够找到即可,只是有时需要简单的同义词替换。
2. 略读( Skimming)和寻读( Scanning)的能力在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显得尤为重要。
3. 快速阅读要求考生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 110-140 词。
四.快速阅读方法1.推测(prediction)阅读正文前,就标题(如果有标题的话)来合理推测资料的大概内容,也可在读了一段之后预测下段内容。
这对快速理解和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以及推测出生词的词义范围有积极的意义。
2.读关键词句(key words and topic sentences)在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学会抓主要的词句,找出段落中的主题句,从而正确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
3.略读(skimming)略读又称跳读 (reading and skipping)或浏览(glancing),是一种专门的,非常实用的快速阅读技能。
快速阅读解题技巧

快速阅读一:做题时间:在15分钟内读完全文并做完后面的10道题。
二:文章形式:(1)有小标题。
阅读这类文章时,要注意从小标题上获取信息。
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小标题加在一起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而每个小标题也概括了该标题下的主要内容。
(2)无效标题。
阅读没有小标题的文章时,首先要通过略读掌握文章大意,再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词定位答案。
此类文章虽然没有小标题,但题目分布与有小标题的文章基本一致,一般为一段一题,最多两题,间或有中间段没有设题,在定位答案时需多留意文章的细节,多利用题干的信息词,且要留意每段的信息词。
三:5类定位信息1.题目顺序与行文顺序基本一致。
一般情况下,快速阅读的出题顺序与原文的行文顺序一致,且题目的分布比较均匀。
也就是说,下一道题的题目出处一般位于前一道题的后面,且每两道题目出处之间的间距基本相同。
把握这样一个原则有助于节省答题时间。
2.文章首尾及各段首尾。
文章的首位一般会点明文章的主旨,而各段的的首尾则是该段主要内容的总结和概括。
所以这些地方我们要格外注意。
3.年代、数字(小数、百分比)、数量年代和数字等通常以阿拉伯数字出现在文章中,这有利于我们快速定位题目的出处。
4.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专有名词以大写字母开头。
在文章中容易寻找,有利于我们快速定位文章出处。
5.标点符号标点符号,尤其是破折号和小括号、冒号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不认识的词汇,推测句子大意,也可以帮我们定位题目的出处。
四:其他填空题1.词汇层面的转换这类转换是指题干对部分词语的转换。
这类题目只要找到题干中与原文对应的词汇即可迅速定位。
2.句子层面的转换题干对原文中的某一句话进行句法上的转换,如:时态的转换(主动句语态换成被动句语态。
)(一般来说,我感觉是动词容易有这方面转换。
仅为个人意见哈)3.相邻或相关两句的综合相邻的两个句子通常有一定相关性,题干往往将这样的两句话整合成一句话。
此时信息词有可能两句话中都有,也有可能只存在其中一句话中。
语文阅读理解的常用解题技巧

语文阅读理解的常用解题技巧一、整体感知、快速阅读的技巧(1)浏览标题,领悟基本内容:标题有时暗示主旨、有启迪文章思路的作用、提供答题的方向等。
(2)辨识文体(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散文),分析重点文意。
(3)精读首尾,揣摩主题思想:首尾往往发现作者所表达的中心。
二、答案来源1.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2.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
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三、友情提示1.注意审题,领会要求。
按题目要求答题,有的放矢。
2.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3.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
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4.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
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5.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
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
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四、记叙文阅读规则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6.设问句的作用: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的思考,更好地抒发作者的情感。
7.一般指出理解了全文内容,了解了词句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做到了“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8.从词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来看,理解词语的含义:对句子中的词语,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快速阅读解题技巧

快速阅读解题技巧什么是快速阅读,就是以一定的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有方法、有效率地阅读材料、掌握主旨、了解大意,迅速获取所需的特定信息。
所以快速阅读的关键在于提高阅读速度、信息获取量和准确度。
下面是,希望对你有用。
一、利用信号词判断重要和非重要信息Therearethreereaonfor...Thepointtonoteherei...Themainconcluioni...以下词组提示读者下文是举例部分信息:fore某ample/intance,ucha,like,theeinclude...等。
二、通过寻读锁定特定的信息和内容三、使用跳读法对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掌握文章的主旨在进行快速阅读时,首先要克服那种逐字逐句进行阅读的习惯。
在有时间限制而且阅读量大的情况下,对文章进行跳读是为了能迅速把握文章的主旨,也就是阅读材料的大意。
跳读要求阅读者略过细节,只注意那些能提供文章主旨的信息和线索。
由于多数四、六级快速阅读的文章不但提供文章的标题而且往往带有多个小标题,阅读者通常只要快速浏览标题和小标题就能得到文章的大意。
比如:2007年6月的四级快速阅读题目是ProtectyourprivacywhenJob-huntingonline,我们从题目和段落小标题不难看出,文章是从6个方面来提醒读者如何在网上找工作时保护自己的隐私。
但是也有的英语快速阅读文章缺少提纲式的小标题,并且大标题也不那么通俗易懂,有的还运用了英文的某些修辞手法。
比如有一篇文章的题目是Engelbreitithename,Cuteimygame,读者往往很难理解题目中的cute的真正意义。
此时就需要读者从文章中找到答案,快速浏览文章的第一段和其它段落的首句和结束句,抓住每段的中心句,从而得出文章的主旨。
文章告诉了我们Engelbreit的奋斗经历并且她的事业的成功在于她在绘画中表现的cutene,cute成了她的作品和取得成就的标志。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方法

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方法随着语文阅读理解考试的日益重要,许多学生都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来应对这个挑战。
虽然这并不容易,但学习一些有效的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本文将详细介绍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及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来帮助学生提高考试成绩。
一、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1.积累词汇语文阅读理解考试包含大量的阅读材料,其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生僻词或专业术语。
因此,学生需要花时间积累词汇并扩大词汇量。
学生可以通过背单词卡片或者阅读复杂的文本,来提高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2.多读书阅读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非常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尤其是涉及到不同领域的书籍,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细心的阅读习惯,充分利用上下文语境,隐含信息等多种语言特点进行判断和推断。
3.逐步提高阅读难度语文阅读理解考试通常涉及到不同层次和难度的阅读材料。
学生可以先从简单的文章开始,逐步提高阅读难度。
逐渐提高阅读难度可以让学生适应不同难度的阅读以及思路和问题的复杂度。
学生以此培养阅读的主动性,提高答题准确率。
4.做题技巧的把握在阅读理解阶段,学生需要关注问题的形式和构造,以找到准确的答案。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技巧:• 首先先读题再看材料,应该先理解问题再去找答案,这样有利于找到正确的信息。
• 在阅读时,要特别关注重要的细节和词语。
这将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概况。
• 读完文章之后,学生应该在自己的纸上进行总结和记笔记。
这也可以帮助学生回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细节。
二、快速阅读技巧快速阅读是解决时间问题的一种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快速阅读技巧:• 先了解文章的结构。
通过快速浏览原文、了解文章结构,可以快速把握文章的大意,而不必立即读到每个单词和短语。
• 扫读文章。
扫读整个文章,通常只浏览段落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找到文章的关键信息。
此方法可以迅速确定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并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024版大学四级快速阅读做题技巧ppt课件

01阅读理解题型概述Chapter题型特点与分值分布题型多样分值较高时间紧迫占总分的35%,每题分值不等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阅读并答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匹配题等历年真题回顾与趋势分析01020301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分阶段进行复习020304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注重词汇和语法的积累,提高文章理解能力合理安排时间,保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量备考策略及时间安排02词汇与短语积累Chapter01020304制定词汇学习计划上下文记忆法利用词根词缀记忆反复复习与实践高频词汇总结与记忆方法常见短语搭配及用法举例动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同义词辨析和替换技巧同义词辨析替换技巧03句子理解与翻译技巧Chapter01020304快速定位主谓宾,理解句子核心意思。
识别句子主干识别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明确从句与主句的关系。
分析从句类型将长句拆分成若干短句,逐个理解,再整合全句意思。
拆分长句采用顺译、倒译等方法,保证译文通顺、准确。
翻译技巧长难句结构分析与翻译方法强调句注意省略的部分,根据上下文补充完整意思。
省略句倒装句应对策略01020403熟悉特殊句式结构,通过大量练习提高识别速度和准确性。
识别it was ... that 等强调句型,理解被强调部分的重要性。
识别倒装结构,调整语序以理解句子意思。
特殊句式识别及应对策略理解段落主题快速浏览段落首尾句,把握段落主题和中心思想。
寻找关键词注意转折词、因果词等,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
分析句子间联系理解句子间的并列、转折、因果等关系,把握文章脉络。
预测下文内容根据已知信息,预测下文可能涉及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上下文逻辑关系把握04文章结构分析与主旨把握Chapter文章类型识别及结构特点记叙文01说明文02议论文03段落间逻辑关系梳理转折关系前后段落意思相反或相对,常用转折词有“但是”、“然而”、“尽管如此”等。
因果关系前后段落存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常用因果词有“因为”、“所以”、“因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快速阅读解题技巧快速阅读(Skimming and Scanning)在新题型中所占比例为10%,要求考生在15分钟内阅读一篇900-1200字左右的文章并完成后面的10个问题。
前面7道题是判断题;后3道是填空题(注:2007年12月真题中快速阅读1-7题为选择题形式,关于这部分以后的设题形式,考试中心尚未给出明确说法)。
快速阅读测试的是考生浏览阅读和查读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泛"读,集中精力迅速查找题目的答案,而不必对文章仔细推敲、琢磨。
因此,考生在作答快速阅读部分时,应着重从以下两方面入手:读题标词和定位查询。
考生可以利用1分钟左右时间,迅速阅读10个题目,并在每个题目上标出可以提示查询答案的关键词。
之后,考生便可带着关键词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
在此过程中,利用关键词迅速定位成为快速阅读的重要环节。
一、小标题和关键词由于篇幅较长,大多数快速阅读材料以小标题的形式出现,这有助于考生理清思路,在定位查询时有的放矢。
例:4. Establish an email address for your search.Another way to protect your privacy while seeking employment online is to open up an email account specifically for your online job search ...Using an email address specifically for your job search also eliminates the possibility that you will receive unwelcome emails in your primary mailbox. When naming your new email address, be sure that it doesn’t contain references to your name or other information that will give away your identity. The best solution is an email address that is relevant to the job you are seeking such as salesmgr2004@.(2007年6月真题)题:Using a special email address in the job search can help prevent you from receiving ________.答案:unwelcome emails。
首先在题目中标出关键词"Using a special email address",之后回原文查找,即可定位于第4个小标题"Establish an email address for your search"。
这里有一点值得考生注意,第二段首句中"eliminates the possibility"后跟同位语从句,而题目中则为"prevent you from receiving"。
这种句式的变换是快速阅读填空题型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考点,考生在正确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要全面考虑,切忌因句式变换而失分。
二、具有惟一性或特殊性的关键词有的快速阅读因为不设置小标题致使通篇没有任何提示,2006年6月新四级快速阅读便是如此。
此时考生应关注题目中具有惟一性和特殊性的关键词,以便在原文中得到明显提示。
具有惟一性和特殊性的关键词通常是数字、地点和人名等专有名词。
例:With the increase in auto production, private turnpike (收费公路) companies under local authorities began to spring up, and by 1921 there were 387,000 miles of paved roads. Many were built using specifications of the 19th century Scottish engineers Thomas Telford and John MacAdam (for whom the macadam surface is named), whose specification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adequate drainage. Beyond that, there were no national standards for size, weight restrictions, or commercial signs. During World War I, road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ere nearly destroyed by the weight of trucks. When General Eisenhower returned from Germany in 1919, after serving in the U.S. Army’s first transcontinental motor convoy (车队) ,he not-ed, "The old convoy had started me thinking about good, two-lane high-ways, but Germany’s Autobahn or motorway had made me see the wisdom of broader ribbons across the land."(2006年6月真题)题:1. National standards for paved roads were in place by 1921.答案: N。
利用题干中的关键词"1921",便可迅速定位原文第二段为此信息来源。
结合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可知,1921年时虽然有长387,000公里的公路,但并不存在国家标准,据此判断题干错误。
2. General Eisenhower felt that the broad German motorways made more sense than the two-lane high-ways of America.答案: Y。
题干的关键词是人名"General Eisenhower"和名词"Ger-man motorways",故可锁定最后一句话为信息来源。
题干中的"make more sense(更有意义)"对应原文中的"see the wisdom of broader ..."。
这里提示考生,快速阅读判断正误的7个陈述句往往是同义词置换或反义词取代。
三、轻重结合快速阅读如同一条曲线,曲线行进的过程中势必有波峰和波谷,建议考生在波峰处做出标志,刻意加深印象以形成较强的短期记忆;而在波谷处,考生则可不读或一带而过,即在快读中做到有重有轻。
轻重结合会推动考生在短时记忆中突出核心内容,并顺利完成题目。
所谓重,重在三个方面:题干中的关键词、主题句和关联词。
标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予以关注是本文前面所讲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主题句是快速阅读中应关注的重点。
通常而言,主题句易出现于段落的首尾句。
此外,小标题下的第一段话也是关注的焦点。
考生要关注的第三个重点就是关联词,即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诸如:因果关系(as a result, therefore, consequently, because);并列、递进关系(and, or, then, in addition, besides, moreover);转折关系(how-ever, but, yet)。
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有利于简化阅读,关注关联词易于迅速获取信息。
所谓轻,即对介绍性内容置之不理或一带而过。
例:2. Reclaim life’s meaning. So many of my patients tell me that their lives used to have meaning, but that somewhere along the line things went stale.The first step in solving this meaning shortage is to figure out what you really care about, and then do some-thing about it. A case in point is Ivy, 57, a pioneer in investment banking. "I mistakenly believed that all the money I made would mean something." she says. "But I feel lost,like a 22-year-old wondering w hat to do with her life."Ivy’s solution? She started a program that shows Wall Streeters how to donate time and money to poor children. In the process, Ivy filled her life with meaning.(2006年12月真题)题:Ivy filled her life with meaning by launching a program to help poor children.答案:Y。
阅读重点应放在小标题下第一段和第二段的首尾句。
跳过的部分是介绍性语句,如"57, a pioneer in investment banking"等。
通过寻找关键词Ivy,利用轻重结合法很快就能作出判断。
由于快速阅读测试的重点放在考查考生短时间内获取篇章主旨和特定信息的能力上,因此,只要考生掌握一定的方法,培养好的阅读习惯,定会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
Tryout1. The 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 was finally launched in 1956 and has been hailed as one of the greatest public works projects of the century. To build its 44,000-mile web of highways, bridges, and tunnels, hundreds of unique engineering designs and solutions had to be worked out.题:It was in the 1950s that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finally took action to build a national highway system. (2006年6月真题)2. Identity theft is "an absolute epidemic," states Robert Ellis Smith,a respected author and advocate of privacy. "It’s certainly picked up in the las t four or five years. It’s worldwide. It affects everybody, and there’s very little you can do to prevent it and, worst of all, you can’t detect it until it’s probably too late."题:Robert Ellis Smith believes identity theft is difficult to detect and one can hardly do anything to prevent it. (2007年6月真题)3. American politicians have great difficulty recognizing that admit-ting more foreign students can greatly promote the national interest by increasing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 Adjusted for inflation, public funding for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foreign-language study is well below the levels of 40 years ago. In the wake of September 11, changes in the visa process caused a dramatic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seeking admission to U.S. universities, and a corresponding surge in enrollments in Australia, Singapore and the U.K. Objections from American university and business leaders led to improvements in the process and a reversal of the decline, but the U.S. is still seen by many as unwelcoming to international students.题:The dramatic decline in the enrollment of foreign students in the U.S. after September 11 was caused by ________.(2007年12月真题)答案&解析1.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