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钢 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及处理
高炉炉况判断与冶炼过程失常和处理

1)用风口判断炉缸工作状态 炉缸状态应均匀、活跃是高炉顺行的一个重要标 志。
①各风口明亮均匀,说明炉缸圆周温度均匀。
在炉渣成分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生铁含[Si]量 增加,炉缸温度也相应增加。因此,在其他条件 相同时可以用生铁含[Si]量来判断炉缸温度, 生铁中含[S] 量的变动成为判断炉缸温度变化 趋势的标志。 在炉缸中心堆积的情况下,生铁含[Si]水平无 变化,但由于铁水温度降低,致使生铁中[S] 升高。在出铁时,后期比前期[S]高,这同炉 渣先热后凉相一致。 高炉边沿堆积时,生铁含[Si]无变化,而生铁 中的[S]前期比后期高。 高炉炉况失常时,生铁含[S]大幅度升高,但生 铁含[Si]波动幅度较小。
⑤当碱度小于1.0时,将逐渐失去光泽,变成不透 明的暗褐色玻璃状渣,易脆。
⑥低温炉渣,其断面为黑色,并随着渣中FeO增 加而加深,一般渣中FeO大于2%渣就变黑了。
⑦严重炉凉时,渣会变得像沥青样。
⑧渣中含MnO多时,渣呈豆绿色。
⑨渣含MgO较多时,渣呈浅蓝色;MgO再增加时, 渣逐渐变成淡黄色石状渣,如MgO大于10%,炉 渣断面为淡黄色石状渣。
高炉风口,不仅能反映炉缸热制度,也能反映送 风与炉料下降的情况。
炉热时,风口明亮,焦炭活跃,无大块生降;炉 凉时风口发暗,生降多,甚至某些风口出现涌渣、 挂渣。在观察风口时,应注意煤气流分布情况, 边缘发展时风口明亮但炉温不高。在喷煤高炉看 风口时,还应注意风口前煤粉的燃烧情况,防止 煤粉喷吹在圆周方向上不均匀。
高炉车间高炉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

高炉车间高炉炉况的调剂与失常的处理高炉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冶炼过程,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经常变化的,因此高炉工作者应努力做到“分析好上班,操作好本班,照顾到下班”。
依据正确的观察、分析、判断、采取及时果断的调节措施,纠正由于种种原因所破坏的冶炼平衡,以保持炉况稳定顺行,一般情况下,影响炉况波动的主要因素有:1、原燃料物理、化学性质波动。
(包括烧结、球团粉末量、原燃料)2、气候条件变化(即气温、温度、下雨、下雪等)3、设备状况影响(包括热风炉及装料设备故障,冷却设备漏水,喷煤设备故障,铁口失常,检测设备失灵等)。
4、操作因素。
6.1正常炉况的标志:6.1.1炉缸工作全面均匀活跃,炉温充沛,煤气流分布合理稳定,下料均匀。
具体表现为“风口明亮”,炉缸周围工作均匀,风口前无大块生料,不挂渣、涌渣,焦炭活跃,风口破损少。
6.1.2渣铁物理热充足,流动性好,渣碱度正常,渣沟不结厚壳,渣中带铁少。
6.1.3下料均匀,两个料尺图像及记录曲线都没有陷落、停滞、时快时慢现象。
记录曲线呈规则的锯齿状,两探尺要求同时达到料线,料线差最多不超过0.5m。
6.1.4炉温在规定范围内波动。
6.1.5风量、风压和透气性曲线,波动范围小,无明显锯齿状,风压和风量相适应,风量和料速相适应。
6.1.6炉喉煤气圆周均匀,炉喉十字测温曲线与炉顶摄像仪成像一致。
6.1.7炉顶煤气温度曲线呈一定温度范围波动的一条宽带,各点互相交织,组成的温度带有规则的波动。
6.1.8炉喉、炉身温度变化不大,在规定范围内炉身静压正常,无剧烈波动,在图形上呈一条平稳的波动不大的曲线。
6.1.9上、下部压差相对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6.1.10、炉体冷却水温差在规定范围内波动且相对稳定。
6.2正常炉况时操作:6.2.1为了达到稳定、高产、优质、低耗和高炉长寿,正常的操作制度应保持正常的煤气分布和充足的炉缸温度,以达到最有利的高炉冶炼正常进行的热制度。
6.2.2稳定冶炼强度,稳定炉温,稳定炉渣碱度,加强炉况分析。
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

第二节高炉炉况失常及处理三、失常炉况的标志及处理1. 失常炉况的概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的炉况波动,调节得不及时、不准确和不到位,造成炉况失常,甚至导致事故产生。
采用一般常规调节方法,很难使炉况恢复,必须采用一些特殊手段,才能逐渐恢复正常生产。
2.炉况失常原因◆基本操作制度不相适应。
◆原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大的波动。
◆分析与判断的失误,导致调整方向的错误。
◆意外事故。
包括设备事故与有关环节的误操作两个方面。
3.失常炉况的种类低料线、悬料、炉墙结厚、炉缸堆积、炉冷、炉缸冻结、高炉结瘤等。
4.低料线高炉用料不能及时加入到炉内,致使高炉实际料线比正常料线低0.5m或更低时,即称低料线。
◆低料线的原因:①上料设备及炉顶装料设备发生故障。
②原燃料无法正常供应。
③崩料、坐料后的深料线。
◆低料线的危害:①破坏炉料的分布,恶化了炉料的透气性,导致炉况不顺。
②炉料分布被破坏,引起煤气流分布失常,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利用变差,导致炉凉。
③低料线过深,矿石得不到正常预热,势必降低焦炭负荷,使焦比升高。
④炉缸热量受到影响,极易发生炉冷,风口灌渣等现象,严重时会造成炉缸冻结。
⑤炉顶温度升高,超过正常规定,烧坏炉顶设备。
⑥损坏高炉炉衬,剧烈的气流波动会引起炉墙结厚,甚至结瘤现象发生。
⑦低料线时,必然采取赶料线措施,使供料系统负担加重,操作紧张。
◆低料线的处理:①由于上料设备系统故障不能拉料,引起顶温高,开炉顶喷水或炉顶蒸汽控制顶温,必要时减风。
②不能上料时间较长,要果断停风。
造成的深料线(大于4 m),可在炉喉通蒸汽情况下在送风前加料到4m以上。
③由于冶炼原因造成低料线时,要酌情减风,防止炉凉和炉况不顺。
④低料线1 h以内应减轻综合负荷5%~l0%。
若低料线l h以上和料线超过3 m在减风同时,应补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以补偿低料线所造成的热量损失。
⑤当装矿石系统或装焦炭系统发生故障时,为减少低料线,在处理故障的同时,可灵活地先上焦炭或矿石,但不宜加入过多。
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及处理

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及处理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各个行业都在快速的运行中,其中有关钢铁高炉的运行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高炉炉况问题很多,基于此,本文对高炉失常的原因及处理进行了剖析,为优化处理失常炉况提供了相关建议,总结炉况失常的经验教训,避免炉况失常的再发生。
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炉况失常;原因;处理;分析1 前言某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炼铁总厂5#高炉有效容积1260m3,设有两个出铁场,20个风口;于2014年4月7日高炉炉况失常,经过30多小时的处理高炉炉况得以恢复,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炉况失常前后对比.2 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2.1 炉缸工作基础偏差高炉炉缸的工作状态直接影响到高炉炉况的稳定顺行,高炉炉况失常与高炉炉缸状态偏差有直接的关系,高炉炉况失常前高炉有塌料及滑尺现象,主要与高炉低强冶炼、风速偏低有关系,高炉综合冶炼强度维持在0.95t/m3d—1.15 t/m3d,风速维持在200m/s—220m/s,高炉炉渣碱度控制在0.95倍—1.05倍,高炉主要操作参数炉况失前后对比.高炉虽然采取了缩少风口直径、低碱度自循环洗炉及不定期用洗炉剂洗炉等措施,但炉缸工作状态仍然偏差,需要适当提高高炉冶炼强度,提高高炉鼓风动能,保持风口回旋区活跃。
2.2 铁口工作状态较差高炉炉前工作状态将直接影响到高炉炉内的操作,高炉炉况失常前铁口工作状态较差,具体体现在铁口难开,有断铁口现象,铁量差偏大,主要与高炉炉缸工作状态偏差及炮泥质量变差有关系;此次高炉炉况失常与高炉渣铁未出净有直接关系,正常每次铁出铁量为190t—220t,炉况失常前连续三次铁出铁量分别为89.6t、83.8t、80.8t,高炉炉缸渣铁未及时排放,导致后续高炉渣壳脱落,高炉炉况出现塌料滑尺,进而影响到高炉煤气流失常,高炉出现向凉趋势;需要强化高炉铁口的维护,保证高炉及时顺畅出净渣铁。
2.3 高炉操作迎调滞后高炉出现失常征兆后高炉操作者没有果断采取有效的迎调措施抑制高炉炉况的恶化,高炉操作者现场一次减风不到位、补充热量不充足、炉前组织没有及时出净渣铁,使高炉炉况出现难行悬料,风口前有涌渣、生降现象,炉缸工作状态向凉趋势;高炉操作者在处理异常炉况时,必须掌控减风控强及加焦补热的时机,在对炉况走势进行综合判断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必须快、准、狠的原则,快就是把握时机应快速,准就是炉况趋势判断准确无误,狠就是采取的措施必须一次到位。
高炉炉况失常总结

高炉炉况失常总结1. 引言高炉作为炼铁工艺的核心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保持铁水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高炉炉况时常发生失常情况,这些失常情况严重影响了高炉的正常操作和矿石冶炼效果。
本文将总结高炉炉况失常情况的常见原因和解决方法,旨在为高炉操作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原因分析高炉炉况失常的原因多种多样,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2.1. 炉料成分突变炉料成分的突变是高炉炉况失常的常见原因之一,特别是在原料的质量有较大波动时。
比如,矿石含杂质增加、含水率变化、石灰石镁含量异常波动等都可能导致高炉炉况失常。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原料的控制和检测,提前发现和处理突变情况。
2.2. 石灰石质量变差石灰石是高炉冶炼过程中常用的矫正剂和炉渣形成物,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炉的炉况稳定性。
如果石灰石质量下降,容易导致炉渣膨胀、炉况不稳定等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优质的石灰石供应商,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
2.3. 炉底渣疏松或积扎炉底渣的疏松或积扎都会影响高炉的正常运行。
炉底渣疏松会导致炉冷风过大,降低高炉的产量;而炉底渣积扎会导致炉冷风过小,影响高炉渣的排出。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定期清理炉底渣,并加强炉底渣的监测和分析。
2.4. 风温异常风温异常是高炉冶炼过程中常见的失常情况之一,风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高炉的正常运行。
风温过高会使煤气燃烧不充分,导致高炉炉况不稳定;而风温过低会使煤气在炉内燃烧不充分,影响炉内温度和反应效果。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加强风温的监测和调节控制。
3. 解决方法针对以上分析的失常原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3.1. 建立完善的原料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原料控制系统,包括原料成分的在线检测和实时监控。
通过及时掌握原料成分的变化情况,可以在炉料成分发生突变时及时调整炉况,保持高炉的稳定运行。
3.2. 优化石灰石采购和使用选择优质的石灰石供应商,在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链的同时,加强对石灰石质量的检测和控制。
高炉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

高炉设备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其解决方法高炉是钢铁工业中非常重要的设备,负责将矿石冶炼成熔融铁水。
然而,在高炉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故障,这些故障可能会对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甚至导致设备停工。
本文将介绍高炉设备运行中常见的故障,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炉缸结渣炉缸结渣是高炉设备运行中最常见的故障之一。
炉缸结渣指的是在高炉炉缸内壁形成的结状物,这些结状物会堵塞高炉的通道,影响原料和燃料的正常流动,从而导致高炉冷风温度升高、产量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法:1.增加矿石熔融性能:适当增加石灰石的添加量,提高石灰石的熔融性能,减少炉缸结渣的可能性。
2.合理调整煤气流量:通过调整煤气流量,保持高炉内的正压状态,防止煤气逆流,减少炉缸结渣的发生。
3.定期清理炉缸:每隔一段时间,对高炉炉缸进行清理,清除结渣,防止结渣堵塞通道。
二、风口堵塞风口是高炉冷风进入高炉的通道,它的通畅与否对高炉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然而,在高炉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风口常常会发生堵塞的情况,主要原因是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和颗粒物,这些物质会附着在风口内壁上,逐渐堆积形成堵塞。
解决方法:1.定期清理风口:每隔一段时间,对风口进行清理,清除附着在风口内壁上的粉尘和颗粒物,保持风口的通畅。
2.增加风口数量:根据实际情况,在高炉上增加风口数量,减少单个风口的负荷,降低风口堵塞的风险。
3.使用防堵塞材料:在风口内壁涂覆一层防堵塞材料,减少粉尘和颗粒物的附着,延缓风口堵塞的速度。
三、废气处理系统故障高炉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这些废气含有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如果废气处理系统故障,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常见的废气处理系统故障包括除尘器堵塞、吸收塔溢流等。
解决方法:1.定期维护除尘器:定期对除尘器进行检查,清除堵塞物,保持除尘器的正常运行。
2.增加吸收塔容量: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增加吸收塔的容量,提高处理废气的效率,防止溢流发生。
3.加强监测和预警:设置废气处理系统的监测装置,实时监测废气处理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
高炉失常炉况处理

高炉失常炉况的预防、处理及工艺考核炉况失常是炉况顺行恶化的结果,高炉操作者应及时判断炉况的变化趋势,并果断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炉况进一步恶化。
炉况失常分为三类:煤气流分布失常,热制度失常和造渣制度失常。
一、悬料的征兆是什么?如何处理?1、形成原因悬料是炉料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适应、炉料停止下降的失常现象。
各种炉况失常、恶化最终都能导致悬料。
按部位分为上部悬料、下部悬料;还可按形成原因分为炉凉、炉热。
原材料粉末多、煤气流失常等引起的悬料。
产生主要原因有:1)原燃料质量变差2)压差控制过高3)管道行程及崩料4)大量渣铁未出干净5)炉温陡然升高6)渣皮脱落7)炉墙结瘤等异常情况2、主要征兆:料尺停滞不动风压急剧升高,风量随之自动减少炉顶煤气压力降低上部悬料时上部压差高,风口焦炭仍然活跃,下部悬料时下部压差过高,部分风口焦炭不活跃(要注意当风压、风量、风口工作及上、下部压差都正常,只是料尺停滞时,应首先检查料尺是否有卡尺现象。
)3、处理:处理悬料是一件十分细致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处理,除休风后复风初期的悬料外,一般都要求立即处理,悬料时间不要超过20min,处理越早,越易恢复正常,损失也越少。
二时要分析不同情况的悬料,采取正确的方法,力争一次坐料成功,避免出铁前坐料。
1)炉温正常、风口工作正常的突然上部悬料,是上部局部透气性与煤气流不适应造成的,可用高压、常压转换或坐料来进行处理,回风压力一般为原风压的70%左右。
2)炉热造成的悬料,必须采取降低炉温的措施,只有控制住热行,坐料后才可以消除悬料,第一次坐料后回风压力约为原风压的60%左右。
3)炉凉悬料切不可采取降低炉温措施,而是在坐料后用小风量回复,在保证顺行的同时恢复炉温正常。
4)坐料后应临时采取疏松边缘的装料制度,连续悬料时,回风压力要低,并应缩小批重,集中加净焦或减轻焦炭负荷,尤其是冷悬料,净焦可多加些,并及早改为停止喷吹燃料所需的焦炭负荷。
5)连续两次坐料后料尺仍不能自由活动,可改按风压操作,争取料尺自由活动。
八钢2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分析与处理

热 风炉 拱 顶 被 吹开 造 成 休 风等 。 艺 及设 备 因素造 工
慢 破 法保 证 , 入炉 粉末 增 多 , 备故 障频 繁 , 成休 风 、 设 造 慢 成无 计 划休风 、 风多 , 坏 了煤气 流 的正常 分布和 风 多 。 作制 度 不合理 以及 操作 出现 失误 等原 因 , 操 致 高炉 中部 软熔带 的稳 定性 。 .. 使 炉 况 稳 定 性 差 , 行 周 期短 。 月 初 , 况开 始 恶 2 2 2 炉 顶布料 发生 了偏 差 顺 4 炉 2 0 年2 初发 现 气 密 箱 流槽 有 磨 损 现 象 , 06 月 至4 化, 风量萎 缩 、 风压 波 动大 、 高炉 不 易接受 风量 ; 炉温 波动 大 、 铁 含硫 居高 不 下 , 生 出铁 时 间短 、 易憋 炉 , 炉 月2 日计 划检修 时发 现 已磨穿 , 7 孔径 约 4 0 m, 0 r 因 a
首 先是焦 质变 差 , 粉灰 分升 高 ; 次是 入炉矿 煤 其
过 第 ( ) 口经常 有 生 降和渣 皮脱落 现 象 , 口凉 热 原 生 粉 末 增 多 , 筛 条 件 变 差 ; 三是 因 烧 结机 检 2风 风 修 , 料 中烧 结矿 配 比下 降 , 炉原 来 的原料供 应平 炉 高 差别 大 , 时风 口明亮 , 显呆滞 ; 有 但
由于 合 理 的炉 料 结 构 被 破坏 , 矿种 杂 、 度低 、 强 粉末 多 , 成分 不稳 定的 原料入 炉后 , 恶化 了料柱 的透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4 06 期
新疆 钢 铁
总 l0 期 0
A N 2 高 炉 炉 况 失 常 的 分析 与处 理 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钢高炉炉况失常原因及处理
张文庆
(宝钢集团八钢公司炼铁分公司)
摘要:对宝钢集团八钢公司新区有效容积高炉炉况失常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总结炉况异常采取处理措施,要求高炉作业必须执行好技术规程,提前采取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关键词: 大型高炉;炉顶煤气流;负荷
八钢公司新区高炉有效容积,于年月日点火投产。
经过近两年生产实践,在高炉操作上取得较大进步。
年月高炉出现异常炉况,高炉不接受风量期间,炉身中上部有结厚现象,高炉崩悬频繁,高炉炉况完全失常,此次事故经过天处理,高炉才逐渐恢复正常,期间高炉指标及产量较差。
为此,对高炉炉况失常进行分析。
高炉失常过程
年月日高炉计划检修小时,月日中班点加入休风料,因当时高炉矿焦负荷较轻,因而休风料矿焦负荷选择较低。
至年月日:顺利开风,比计划提前小时。
休风前气流不理想,边缘气流强,开风后在复风料反应期间,气流分布较好,但复风轻负荷料反应完后,中心气流逐渐减弱。
具体操作:复风后恢复正常:,:风量逐步加到,值在,之后值维持在(正常炉况<)。
说明休风料逐步在反应后,高炉料柱透气性逐渐变差。
月日中班高炉出现两次崩料,一次悬料,且风量逐渐萎缩到,炉身静压波动大且频繁,造成加风困难。
日夜班出现连续性崩滑料,风量维持在。
白班:调整至,期间炉况有所好转,风量加到。
日:恢复至,到当日中班炉况出现异常,出现连续崩悬料并伴有管道,高炉越来越不接受风量,风量一直萎缩,于是逐步退至,全焦冶炼恢复炉况。
风量有所恢复。
日日高炉一直退负荷操作维持,从退至全焦,炉身静压波动频繁剧烈,高炉越来越不接受风量,炉况趋于恶化,至日高炉风量维持在,日中班高炉连续悬料,不下料,高炉坐料操作后,铁水温度严重不足,观察高炉风口至风口发红,炉缸温度严重不足,同时风口漏水灌渣,中班悬料后坐料造成个风口灌渣,炉缸有趋凉现象,高炉炉况完全失常。
炉况处理本次炉况处理恢复正常分为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一般炉况处理阶段,从月日日计划休风,高炉检修完开风后,高炉压差偏高,炉身静压波动大,气流分布紊乱,高炉风量只能维持在(正常风量)同时每班有悬料,管道和大量小崩料,月日退负荷,月日退负荷,白班炉况正常,风量维持在,但值较高在以上,中班炉况突然恶化,:悬料后高炉不接受风量,风量萎缩期间连续悬料,第一阶段处理炉况失败,炉况恶化。
第二阶段按炉况异常严重处理,日中班退负荷(低于正常全焦负荷),同时停煤、停氧,到日白班风量恢复到,煤气流分布渐正常,负荷恢复,崩料、悬料减少,炉况趋于好转。
到日中班炉况又严重恶化,出现反复连续悬料,依靠坐料走料。
第三阶段处理,按炉身中上部结厚处理,退负荷,高炉风量萎缩至,到日中班持续悬料,处理过程中、、、、、、风口来渣并灌死,同时、风口漏水严重,坐料后连续低料线加料,料线恢复至就悬料,渣铁物理热严重不足,风口近半发红,炉缸有趋凉现象,日夜班补焦共计批,白班:预计净焦过高炉软融带后休风更换风口,复风后退负荷同时配加锰矿洗炉,提至,洗炉期间逐渐恢复风量,至日高炉恢复风量至,炉况逐渐恢复正常。
炉况失常原因分析
对高炉炉体温度变化、炉体冷却壁温度变化、热负荷的情况以及气流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本炉况异常的主要原因是煤气流长期分布不合理,气流一字测温呈现锅底状,边缘温度
较高,℃,中心气流无,煤气流长期失常,导致高炉炉身中下部结厚所致。
气流失常
高炉计划检修前,炉况顺行,月日日,矿批重,焦批重. ,: . ,小焦
:风量使用维持在,富氧,风温℃,压差,热风压力。
期间气流表现不正常,值,值。
气流呈现出锅底型,高炉中心气流没有,边缘温度、次边缘温度两点在℃,气流完全走边,导致软融带根部上移,检修后复风由于休风料反应,气流分布发生变化,炉墙粘结物不断下滑,造成炉身静压波动频繁剧烈,高炉透气性非常差,崩滑料非常多,不接受风量,从而导致炉况失常,炉体热负荷变化见图。
从图可知月日日,热负荷出现阶段性偏低现象,炉身中上部整体温度偏低,水温差℃,正常情况高炉热负荷维持在。
月日热负荷降到以下,最低达到,严重偏低,说明高炉炉体温度处于异常状态,高炉炉身上部铸铁冷却壁温度变化见图。
从图判断,月日日炉身中上部(、、、段)铸铁冷却壁壁体温度异常稳定,不波动,温度明显偏低,水温差≤℃。
(正常情况水温差大于℃),判断炉身中上部出现炉墙结厚现象。
原燃料质量变化
由于冬季生产组织困难,焦炭配煤不稳定,焦炭质量(热态)波动较大,焦炭性能指标见图。
高炉透气性差,维持高压差操作,高炉气流分布变化大,高炉炉况不稳定。
原料过筛差
年月入冬后,返矿率逐步下降(见图),生产期间筛板未更换过,检过筛情况良好。
说明入冬后,由于原料冻结,造成粉末粘结在矿的表面,尤其是球团矿,粘结在矿表面粉无法筛去,且由于筛子过筛效果差,致使入炉粉末大量增加,返矿率由正常降到,高炉透气性变差,气流失常更容易发生粘结现象。
炉缸活跃度不断降低
进入冬季生产后,高炉炉芯温度不断下降,并创出新低(见图),炉前出铁次数大幅增加,出铁时间相应降低,同时铁水物理温度波动较大,上下两炉温差达℃,高炉经常处于较低水平,提高高炉炉温不容易,因炉缸蓄热能力较差,边缘环流较强,炉缸中心透气性及透液性极差,高炉对外界条件变化抵抗力非常低。
从以上原因分析,炉况失常主要原因是高炉气流失常,边缘气流过分发展,原燃料质量有波动、入炉粉末多造成高炉炉墙粘结结厚,因而日常操作对气流变化必须重点关注,稍有异常就要采取措施。
处理措施分析
负荷的选择
因为对这次炉况失常严重性判断不足,造成处理过程出现反复,每次反复都会加剧炉况恶化,增加了炉况恢复难度。
本次炉况处理反复三次,高炉从最初全焦到最后处理全焦,高炉从最初接受风量发展到恶性悬料,甚至出现风口灌渣,炉缸向凉的严重现象。
如第三次处理炉况前,月日中班高炉管道后出现悬料,靠坐料走料,炉况趋凉,同时风口灌渣。
针对这种炉况应充分考虑炉况恶化的严重性,把握好处理炉况方向。
这种炉况一步退到正
常全焦负荷之下,同时保证高炉入炉风量。
风量是处理炉况关键,高炉处理炉况时,长时间低风量,只会使炉况恶化越来越严重,增加炉况处理难度,因而处理炉况首要措施必须满足高炉入炉风量,高炉入炉风量取决负荷选择,因而负荷必须一步退到位,通过负荷保证高炉透气性,使高炉能接受风量,在无崩悬料基础上,逐渐调整负荷。
炉温控制
处理异常炉况必须保持较高炉温,铁水物理温度至少维持℃,所谓“宁热勿凉”,本次炉况处理前期炉温控制不好,由于连续低料线,炉墙渣皮滑落,炉温波动非常大,上下两炉相差℃,月风口灌渣也和当时炉温控制低有关,险些发展为炉凉事故。
异常炉况处理时首先确保炉温,炉温控制是处理事故的基础。
煤气流分布
大型高炉操作必须要以中心气流为主,边缘气流为辅,要求气流合理分布。
本次炉况发生原因在于高炉气流失常,边缘气流长期过分发展,软融带根部高度上移到炉体第段冷却壁发生粘接,第段冷却壁为铸铁冷却壁(炉身中上部)正常炉况冷却壁波动较为频繁。
因而高炉操作中高度重视气流分布,不合理气流分布会影响高炉的长期顺行,对于异常气流应及早采取措施,如退负荷、降冶强等,迅速通过上下部调整,否则事故将会扩大化。
强化入炉原料管理
日常对原燃料槽位、切出量、实物质量、筛网等必须要强化管理,尽一切可能降低入炉粉率。
尤其冬季生产,原料过筛效果差,需要加强管理。
关注炉体温度变化
高炉炉体冷却壁的水路是串联式,从炉底串联到炉身上部冷却壁,总的水温差在正常情况下为℃。
高炉炉况失常时,水温差降到了℃,冷却壁局部温度降到了℃,说明局部结厚出现,对高炉行程产生影响。
通过调整,炉况恢复后,水温差恢复到℃。
从水温差的变化可看出炉体温度的变化和高炉内型变化有关。
当出现大的失常时,炉体温度随之改变。
结语
通过本次事故处理认识在到高炉生产过程中,各项参数不在控制范围之内时,强行提高冶强,维持产量,高炉生产不能稳定顺行。
八钢由于自身资源影响,原燃料质量波动大,高炉操作中,必须建立与原料变化后相适应操作制度,预防事故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