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3篇
安徽景点导游词(6篇)

安徽景点导游词李鸿章故居位于淮河路中段,坐北朝南,气势宏伟,是合肥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名人故居。
____年被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___年____月____日正式对外开放。
李鸿章18____年出生于合肥,他____岁中进士,后组建淮军,镇压农民起义;在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期间,主办洋务,兴办近代企业,创立北洋海军,力图富国强兵,被誉为“中国对外开放第一人”;对外曾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19____年卒于北京,谥文忠,后归葬合肥,有《李文忠公全集》传世。
李氏兄弟____人均身居高位,聚族而居,深宅大院,鳞次栉比,覆盖了合肥市繁华的淮河路中段的半边街,时称“李府半条街”。
李鸿章故居,仅为其中一部分,是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雕梁画栋,精美豪华,占地面积20____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分为大门、前厅、中厅,三进为二层阁楼,后两进楼下有回廊相通,楼上装有美人靠回廊相连,俗称走马楼,因供李氏家眷居住,又称“小姐楼”。
故居复原陈列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由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曲折而又悲壮的历程。
安徽景点导游词(2)亲爱的游客朋友:你们好! 我是本次游览的导游,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导。
我将带领大家到安徽黄山去游览一番。
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南边重镇汤口。
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____平方公里。
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____平方公里。
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是的,黄山是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在很久以前,在漫长地质历史年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
博物馆导游解说词

博物馆导游解说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博物馆名称]博物馆。
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将由我带领大家参观这个充满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博物馆名称]博物馆是一座专注于[博物馆主题]的博物馆,馆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相关地区或领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人类在不同领域的智慧和创造力。
现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展厅名称]展厅。
这里展示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文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物名称],它是[相关历史时期或文化]的代表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展厅名称]展厅,这里主要展示了[相关主题]的展品。
大家可以看到[具体展品],它们展示了[相关领域或主题]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在参观过程中,请大家遵守博物馆的参观规定,不要触摸展品,不要随意拍照,以免对展品造成损坏。
最后,感谢大家的参观,希望大家在[博物馆名称]博物馆度过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时光。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请随时向我咨询。
谢谢!。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讲解

安徽省博物馆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来自安徽旅行社的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叫我小王。
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有着多年的驾驶经验,大家可以把放心交给他,开心交给我。
小王很高兴在这样一个春风日丽、阳光明媚的上午和大家相遇,小王将竭诚为大家服务,最后,预祝大家旅途愉快。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所处的位置就是安徽省博物馆的大门了。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占地面积约70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于一体的省级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景区。
1956年,安徽省博物馆正式成立。
馆名是由陈毅元帅题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有馆藏文物二十多万件,基本陈列主要分为“徽州古建筑成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安徽古生物展”。
现在我们进入博物馆的主楼,左手边就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区,那么就请大家跟随我的步伐,去体会一下徽州古建筑独特的文化底蕴吧。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徽州古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四水归堂”的天井。
四水归堂象征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注入自己家中,在徽州又有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说法,四水归堂的天井还有利于防盗、采光、生活用水等作用,由此可见徽州人的聪慧之处。
接着我们看到的是一处徽州居民的厅堂,厅堂是徽州建筑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举行家庭婚丧礼庆大典的场所,也是家庭礼教的所在地,大家可以看到它的陈设是很庄重的。
大家看那条长案桌中间摆放着长鸣钟,寓意长命、吉祥。
钟的东边是花瓶,西边是镜子,取东平西静之意,寓意天下太平,也反映了皖南村名对和谐环境的追求。
循着门厅过来,我们便看到了牌坊。
在徽州建筑艺术中,牌坊被誉为“古建三绝”之一。
徽州人文荟萃,徽商财力雄厚,那么牌坊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其中属全国保护的有一座,那就是徐国石坊,又名八角牌楼。
大家眼前所看到的就是它的复制品,徐国石坊是徽州最大最有名的牌坊,它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走过这石牌坊,我们看到的是一座祠堂,这座祠堂是位于徽州呈坎村的罗东舒祠。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安徽文博园位于合肥南岗镇,是以安徽文化为主题,集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
安徽文博园由博物馆、文化广场、公园、建筑群、湖泊等建筑和景观组成,展示了安徽独特的文化和历史遗产。
作为安徽的标志性景区,安徽文博园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和学习,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安徽文博园的导游词。
安徽文博园以文化为主题,展示了安徽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灿烂的历史遗产。
我们将从博物馆、文化广场、建筑群、湖泊等方面为大家介绍安徽文博园。
首先,我们来到文化广场,这里是整个安徽文博园的核心区域。
这里建造了像徽州民居、八卦山庄、安徽明清民居、白果园等建筑,以及九曲桥、汉画像石等景观。
这些建筑和景观整洁美观,突出了安徽传统文化和历史。
特别是八卦山庄,它是仿照明清时期的典型建筑兴建而成,体现了安徽古建筑的建筑风格和传统文化。
其次,我们来到博物馆,这里是安徽文博园重要的单体建筑。
博物馆内设有晋祠、汉画像石、明清建筑遗址、魏晋南北朝石刻等展览区域。
这些展览囊括了安徽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信仰、社会经济、考古遗产、历史传承等多个方面,让人们了解安徽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渊源。
再次,我们前往公园区域,这里有湖泊、花园和观光区等景观。
文博公园中心的湖泊呈现了水上建筑、湖心岛、水榭亭台、游船、落日美景等景观。
四季之景精美绝伦,氛围迷人,一般市民可以在此休息放松身心。
花园区域是整个公园的亮点之一,有美丽的园林、树木和草地,装饰得艳丽、色彩分明,四季分明将给游客带来绝妙的体验。
最后,我们瞩目的是安徽文博园的不朽建筑群,这里保留了徽州建筑风格、明清建筑、民俗风俗装饰等历史传统,让人们在穿越历史时光的同时也更深刻地了解安徽的文化遗产。
这些装饰艺术和工艺品,让人惊叹于安徽人民的聪明才智。
以上就是安徽文博园的导游词介绍,安徽文博园是一次极强的文化体验,一个了解安徽丰富历史及文化遗产的机会,是一个可以留下回忆的地方,我相信您在安徽文博园的一次旅行是定会让您难忘。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

安徽文博园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安徽文博园,我将为大家带领游览园内的各个景点。
安徽文博园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华乐街333号,是一座集文化展览、文物收藏、艺术交流为一体的大型文化艺术园区。
园内建筑风格各异,历史悠久,是了解安徽文化的绝佳之地。
现在,我将带领大家游览安徽文博园的各个景点。
首先,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标志性建筑——安徽博物馆。
安徽博物馆建于1956年,是安徽省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宏伟壮观,采用传统安徽建筑风格,建筑材料以徽派砖雕、徽派彩画为主,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给人一种古朴、大气、典雅的感觉。
安徽博物馆馆藏丰富多样,展示了安徽地区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使游客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安徽的传统文化。
接下来,我们进入安徽文博园的第二个景点——古庙街。
古庙街是一个仿古建筑群,它重现了明清时期安徽传统建筑风格,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传统文化。
古庙街内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你可以品尝到安徽的传统美食,比如有名的合肥炖炖,它是由合肥特产砂锅五花肉和青红丝炒菜合并而成的一道特色菜。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安徽文博园的第三个景点——徽派建筑群。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流派之一,在安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徽派建筑群内,有很多精美的园林和庭院,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很多传统的建筑和庭院景观。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建筑特色而闻名于世,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到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和艺术之美。
接下来,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第四个景点——合肥古城墙遗址。
合肥古城墙遗址是安徽省的一处重要文物遗址,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
这里是合肥古城的遗址,游客们可以看到城墙的残址和古代的城门,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悠久。
此外,在古城墙遗址的周围还有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典花园,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散步,欣赏安徽传统艺术和文化。
最后,我们来到安徽文博园的最后一个景点——合肥古钱村。
导游词之博物馆

朋友们,休息一下!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面我们要参观的是本馆的精华部分——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各位游客,请看,这就是本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达800斤。楚大鼎造型优美、器身浑圆,一对侈耳附在器口两边,三个兽面蹄形足,粗壮有力。鼎的纹饰简洁明快,这条腹部突起的围带上装饰的是凸弦纹,双耳和颈部是模印菱形几何纹。整件器物雄浑凝重,气势不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诸侯大国昔日的辉煌与强盛。接下来,看一下这件鼎,这件鼎叫“凤纹方鼎”。同样是鼎,但它与楚大鼎有所不同,楚大鼎是圆形的,而它是方形的。这件鼎在造型和装饰手法上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它的立耳、直腹、平底、腹部四角各有一个立棱。矮小的短足呈二箍节相叠状,外圆内空,横截面呈半环形,这种做法非常少见。鼎的腹部四面纹饰相同,都是两只凤鸟,它们喙相接,尾上翘,好像在窃窃私语,又好像眉目传情。最后,再来看一下这件四环无名大鉴,大口,深腹,通体没有纹饰,只是在腹部微鼓的地方铸有四个对称的衔环铺首。整个器物看起来,厚重壮美,朴素无华。它是我国已知的最大最重的鉴,可以称得上是鉴器之王!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所经过的这个入口是徽州古建筑陈列馆的入口,徽州古建筑陈列馆由序厅、水口园林、牌坊、祠堂、民宅以及建筑构件和装饰艺术单元组成,展示了徽州古建筑独特厚重的文化底蕴。我们来到了古生物陈列馆,进入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张地质年代和主要生物演化表。这张表告诉了我们地球的历史和生物进化的简单历程。请看这具古象化石,是1972年在怀远县的治淮工地上发现的,高4米,长8米,仅头骨和一对门齿的重量就有1000多斤。据推算,它的体重在8吨左右。大约生活在距今20万年前,年龄约为60岁,是一头老年公像。这种象在生物进化史上接近于非洲象的原始类型。它的臼齿咀嚼面经过磨蚀后呈现出菱形的齿环,因而被命名为“淮河古菱齿象”。大家请看,这是和县猿人头盖骨模型。和县猿人是30万年前生活在我省境内的原始人类,发现于我省和县淘店乡汪家山的龙潭洞。它的头盖骨主要特征与“北京猿人”和“爪哇猿人”相近。和县猿人头盖骨的完整程度堪称世界之最。接下来,让我们穿过时光隧道,走进恐龙园,中生代的自然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好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安徽省博物馆讲解作文

安徽省博物馆讲解作文篇一《安徽省博物馆奇妙之旅》去安徽省博物馆那天,阳光正好,就像老天爷也想让我有个好心情去看那些老物件儿。
我一进馆,就感觉像是穿越了一样,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古色古香。
我逛到了一个放青铜器的地方,那青铜器上面的绿锈就像是它们穿越千年留下的痕迹,怪有意思的。
有个大鼎,器型特别大,我就站在那看,想着以前的人用这鼎煮肉的时候得多壮观啊。
这时候我看到一个小朋友,那小模样特别逗,他把脸紧紧贴在玻璃展柜上,隔着玻璃努力想看清鼎内的情况,小鼻子都被压得扁扁的。
他妈妈在旁边一个劲地说:“宝宝,离远点,别把玻璃弄花啦。
”那小朋友眼睛都不离开展品,嘴上嘟囔着:“妈妈我想看看里面有没有肉骨头。
”这把周围的人都逗笑了。
我继续溜达,看到了一堆的陶瓷文物。
那些瓷瓶瓷碗瓷盘子,花纹画得特别细致。
我就仔细盯着一个瓷瓶看,上面画的是山水图,那线条流畅极了,感觉就像真能顺着那条小路走进画里似的。
从这个展柜走到那个展柜,我就像是跟着历史的脚步一点一点往前挪。
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在静静地诉说着自己的故事,而我就像是一个刚入学的小学生,贪婪地听它们讲。
有的文物看似普普通通,但一想到它们经历了那么多年的风雨,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就觉得它们无比珍贵。
这安徽省博物馆啊,就像一部活生生的史书,在这里溜达一圈,就好像把安徽的历史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真的特别奇妙。
篇二《安徽省博物馆:宝藏之地》安徽省博物馆对我来说就像个神秘的大宝藏。
那天我一进门,就有点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东瞅瞅西看看的,眼睛都感觉不够用了。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玉器的展厅。
那里面的玉制品都透着一股温润的感觉。
我看到一枚玉佩,玉的质地看起来特别细腻,在灯光下还泛着柔和的光。
我正看得出神呢,旁边有两位老人在小声讨论着。
一位花白头发的爷爷说:“这玉啊,以前都是达官贵人才能戴的呢。
”另一位奶奶点头称是,接着说:“可不是嘛,这上面雕的花纹可讲究了。
”我就好奇地凑过去听,原来那玉佩上雕的是一种古老的神兽图案,雕工那是超级精细,每一根毛发似乎都能数得清。
安徽博物馆景点介绍导游词

安徽博物馆景点介绍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沿途讲解的介绍词,包括导游欢迎词,景点介绍词,导游欢送词等。
其主要特点是口语化,此外还具有知识性、文学性、礼节性等特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导游词的资料,仅供参考。
欢迎关注店铺更多相关信息。
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约23万件,以商周青铜器、楚国货币、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元代金银器、新安书画、徽州雕刻和古籍善本、徽州契约文书等最为突出。
在现代艺术品中,著名旅法女画家潘玉良的4000余件作品收藏于馆内,也受到国内外瞩目。
馆内现基本陈列并常年对外开放的主要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徽州古建”馆再现了徽州明清建筑的独特风格和卓越成就,按比例复制的“古建三绝”(古牌坊、古居民、古祠堂)的代表作品许国石坊、老屋阁和宝纶阁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观赏价值和浓郁的徽州地方风味。
安徽古生物陈列集中展示安徽地区中生代、新生代古人类、古生物活动,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的场所。
另外还有供临时举办各种展览的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展览大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3篇安徽省博物馆是安徽省唯一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旧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占地面积约4.6万平方米,下面是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在这美好的日子里和大家相聚一堂!我是咱们这次博物馆之旅的定点导游王萍,大家可以喊我小王或王导。
在这里,我谨代表馆内的所有工作人员感谢各位的到来!是你们的到来让此馆蓬荜生辉!能成为大家的导游我也感到非常的荣幸。
在此我预祝此次博物馆之旅开心愉快。
接下来呢,我们将要进入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安徽省博物馆进行游览了。
我就先对博物馆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安徽省博物馆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始建于1956年。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曾来过这里。
陈毅元帅还为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馆内的基本陈列主要分为:"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好了,闲话不多说了我看有些游客已经迫不及待了,那我们就先进去一睹为快吧!我左手的这个方向呢,就是徽州古代建筑陈列馆。
它曾获得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徽州民居建筑具有代表性的是"四水同堂",所谓"四水同堂",就是将住宅屋面的雨水汇集天井之中,表达了徽州人一种"暗室生财"的风水理念和经商之道,厅堂也是徽州民居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举行家庭婚丧礼庆大典的场所。
它正中悬挂的中堂画轴,大多为山水花鸟或治家格言,两侧则挂着名家书画的楹联,下面长条案桌上摆放着长鸣钟,谐差长命之音,有吉祥之意。
钟的东边是花瓶,两面是镜子,取东平西静之意,寓意天下太平。
体现了徽州家庭重礼教的规范,同时反映了皖南村民对和睦环境的追求。
这边映入我们眼帘的就是咱们徽州最大最有名的许国石坊了,它由建于万历十二年,也就是1584年。
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
坊主许国是徽州歙县人,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的进士,是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
万历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
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有功,又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
云南边乱平息一月之后,万历重赏群臣,许国被赞为"协忠运筹、芪著劳绩"受到了"加恩眷酬",上沐皇恩,回到老家歙县,催动府县,兴师动众,鸠集工匠,建造了这座千古留名的大石坊。
你们看,这座牌坊四面八柱,又称八角牌坊。
据说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
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巨贾众多,四脚牌楼林立。
许国是地方的骄傲,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
怎样才能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牌坊呢?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个"先斩后奏"的点子。
许国建这座牌坊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回朝复命。
由于超假,许国跪在丹上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是说是四脚,就是八脚也早就造好了"。
许国听了,顿时口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楼。
"皇帝听了哭笑不得,皇帝开金口不得反悔。
就这样,许国所建的石坊也就"合法化"了。
这当然是传说,不过据专家考证,全国就只有这么一座八脚石坊,恐怕也算是"下不为例了"了。
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
祠堂是家族祭祀的场所,可以说有村落就有祠堂,受程朱理学的重要影响,尊祖敬宗、崇尚厚道便成了徽州人的重要理念和宗旨。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模型是明代中期民居建筑的代表作——老屋阁,它坐落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乡,是西溪南吴氏私家住宅。
徽州民居以高高的马头墙、青色的蝴蝶瓦为特征。
既起到了防火的作用,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
"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几乎在每家每户都能看到。
"三雕"虽然是徽州建筑的构件。
但它们又都是一件完整独立的工艺品。
介绍完徽州古代建筑陈列,下面呢,请大家跟随着我的步伐走进下一知识的殿堂——青铜器精品展。
这个呢,就是我们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1933年出土于我省寿县的朱家集,它通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重约400千克,形体高大,是现存周代以来最大最重的鼎,仅次于1939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商代司母戊大鼎!你们看,楚大鼎的造型非常优美,器身浑圆,一对侈耳附在器口两边。
三个兽面蹄形足,粗壮有力。
整件器物雄浑凝重,气势不凡,它从一个侧面显示出一个诸侯大国昔日的辉煌强盛。
1958年9月17日,毛主席在视察本时就多它产生浓厚的兴趣。
主席曾围绕大鼎看了一圈,风趣的说道:"它能煮一头牛呀!"这照片就是毛主席当年观察楚大鼎时的情景。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铜铃、凤纹方鼎、蔡侯编钟、鄂军启金节等。
它们都展示了安徽省丰富多彩的文化风貌。
看完青铜器精品展,请大家随我前往个神秘的地方——古生物陈列馆。
该馆由序厅、中生代恐龙化石、活体恐龙展示四部分组成。
我们可以看到剑齿虎模型、棘鼻青岛龙骨架模型、古象化石等。
好了,各位游客,我们今天的博物馆之旅就到此全部结束了。
不知道朋友们是否对我们的徽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呢?呵呵,很高兴和大家共度这段美好的时光。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如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最后,在临别之际,小王再此祝大家:家庭顺治、生活康熙、人品雍正、事业乾隆、财富咸丰、内外同治、千秋光绪、万众宣统!!!再见!安徽省博物馆导游词篇二:游客朋友们,大家好,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合肥旅游,我是安徽旅行社导游xxx。
大家可以叫我小x。
在此,我代表旅行社及本人再次欢迎你们的到来。
这位是我们的司机李师傅,我们会竭力为大家做好服务的。
祝大家在合肥玩的开心。
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有缘千里来相会",相信我们是有缘人,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让我们把这缘分进行到底。
游客朋友们,咱们今天要游览的是安徽省博物馆。
下面呢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安徽省博物馆的概况。
安徽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中断,占地面积约七十亩,是安徽省唯一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也是国家4 A级旅游景区。
安徽省博物馆始建于1956年,是建国后我国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博物馆。
建国初期,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国家领导人都曾经来过这里,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在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作了重要指示:"一个省的主要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博物馆,人民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的力量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嘛!"陈毅元帅为安徽省博物馆题写了馆名。
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安徽省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近二十三万件,其中以商周青铜器、汉画像石、文房四宝、徽州雕刻等最为突出。
朋友们,现在咱们已经来到了博物馆的大厅,安徽省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它们分别是"徽州古建筑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馆藏青铜器精品展"。
咱们呢就先去看看徽州古建筑陈列吧!不过我要给大家提个醒,在博物馆里游览时,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到别人,拍照时要关闭闪光灯,尊重管理人员。
好了,大家随我来!现在咱们进入的是序厅,这里是"四水归堂"的徽派建筑。
所谓"四水归堂"就是将住宅屋面的雨水汇集天井之中,表达了徽州人一种"暗室生财"的风水观念和经商之道,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不至于流向别处,让四方之才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从这里可以看到徽商"聚财气"的思想在民居建筑上的体现。
大家再看这个厅堂,它是徽州民居普遍式的代表。
它屋内的布置是颇有讲究的。
一座标准的民居,一般都建有前堂、中堂、后堂。
前堂和中堂作为礼仪场所,是男人们接待客人和日常活动的地方,后堂则作为供养长辈和女性活动的空间。
现在大家见到的这是中堂,一般中堂"太师壁"上悬匾额,并挂中堂画。
泥金木制楹联。
紧贴太师壁摆一条桌子,称"画条"。
大家看,在桌子的正中摆放的是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有吉祥之意。
钟的两边东放花瓶西放雕花镜。
取东平西静之意。
寓意天下太平,过终生平静的日子。
这些都是徽州文化的体现。
- 大家随着我再向里面去。
现在呈现在咱们面前的是一座牌坊。
在徽派建筑艺术中,牌坊被誉为"古建三绝"之一。
徽州人文荟萃,居高官者甚多,加之徽商财力雄厚,树牌立坊日益鼎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许国牌坊。
现在咱们看到的这座是模仿许国牌坊而模拟建造的。
该牌坊是徽州最大的一座牌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
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这座牌坊四面八柱,又称八脚牌坊。
据说古代只有皇家才可以建造八脚牌坊,民间只能造四脚牌坊,但是许国利用自己的机智,从他的学生皇帝那里获取了恩准,回家建造了这座举国鲜见的八脚牌坊。
这个故事呢在此就不详细的叙述了。
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大家看,这座楼房式的建筑是什么呢?对,它就是祠堂。
这是罗东舒祠,它位于徽州的呈坎村,祠内供奉罗氏家族的先祖:宋末元初的著名学者罗东舒。
该祠被誉为"江南第一名祠"。
罗东舒自幼聪颖,长大以后隐居在呈坎,以耕田和读书为乐,拒绝出去做官,因此,罗氏子孙对罗东舒极为尊重。
明朝嘉靖年间开始为罗东舒修祠,历时近百年竣工,其雕刻彩绘之精美,堪称中国祠堂建筑之冠。
刚才大家看过了牌坊和祠堂,现在看到的是民宅。
这座模型是明代中期民居建筑的代表作——老屋阁。
它坐落于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乡,是西溪南吴氏私家住宅。
从表面上看建筑整体简单明了,内部结构复杂多变。
住宅正面为水平高墙,侧立面采取不对称式,与高墙相结合形成参差错落的外观。
前中后有三个天井,内有石砌的水池。
楼上厅堂阁栅外露,显得楼上厅堂比楼下宽敞,这种明代住宅特点的构造,当地民间称"楼上厅"。
阁内楼上沿天井四周有一圈整齐栏板,雕刻有花卉,云朵、飞禽、走兽。
栏板由檐柱加悬木向外微微挑出,加大了楼层凭栏空间,同时改变了天井扁平狭小,柱长楼高的瘦狭之感。
栏板上设置带有精美扶手的"飞来椅",又称美人靠,是专供女眷休憩之用的。
大家再看这两边,这些就是徽州有名的马头墙了。
高高的马头墙既起到了防火的作用又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和韵律美。
来,大家再看这玻璃罩里,这是一套砖雕游春图,由渔、樵、耕、读,以及瓜果纹饰等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