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园区的发展方向与出路
苏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苏州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出路在简要介绍苏州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苏州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并重点研究了苏州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生产要素资源约束凸显、工业产业层次较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十三五";期间苏州工业经济转型的路径,包括推动工业企业集聚集约发展、增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加快工业产业高端化发展。
工业经济;创新;转型一、引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苏州凭借其区位优势,抢占了改革开放先机,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跻身长三角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在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苏州的综合竞争力一直位于全国前十位,竞争优势正不断提升。
2015年,苏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504.0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36702元,均位列全省首位,远高于省内其他城市。
在苏州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功不可没。
但是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苏州正处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业经济发展也面临着结构调整、质量提升等一系列新的挑战。
当前,如何加快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夯实"十三五";苏州经济行稳致远的强支撑,是苏州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苏州工业经济发展现状苏州一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的工业发展道路,工业规模不断壮大。
2015年,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249.25亿元,工业增加值6409.44亿元,位列全省第一,工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44.19%.位于全省第三位。
但是近年来,苏州工业运行开始呈现出低速增长的趋势。
苏州工业总产值增速2012年为6.4%,2013年为3.4%,2014为0.25%,2015年甚至开始出现了负增长,下降了0.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速也正逐渐放缓,2014年增长率为0.15%,2015年出现负增长,下降了0.24%.目前苏州正在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整个工业体系已经较为完善,工业链节较完整,门类较齐全,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协调共进。
兴工县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出路

“兴工”:县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出路赵万方作为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传统农业大县,如何在今后一个时期振兴县域工业经济,中共巴彦十五届县委通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对实施“兴工”战略制定的理论基础、工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论证和分析,并就如何扎实推进“兴工”战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一、理论探讨:“兴工”战略的实施是传统农业大县摆脱经济发展窘困局面,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重要抉择巴彦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农业经济仍为主导,在计划经济“以粮为纲”的发展思维束缚下,农业经济一直占据全县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因此,振兴县域工业仍是当前和今后发展的一个主题。
如何尽快走过农业发展阶段,加快向工业经济为主导转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理论问题、经济问题和现实问题。
通过“兴工”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加快县域工业的发展进程,扩充第二产业的就业容量,提高城镇化水平,努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兴工”战略是服务发展定位的迫切需要。
历史和现实的成功经验反复证明,工业化是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
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而没有城市化就没有真正的工业化。
在建设生态宜居中等城市的起步阶段,就是要通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影响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带动作用,从而尽快提高对人口的聚集效应,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断使农业人口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和服务业人口比重逐渐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转化。
“兴工”战略是突破工业经济“原始积累”阶段的必然选择。
县委将我县自身发展定位为工业经济“原始积累”阶段意味着我县的工业发展还仍处在初级的“量”变过程,主要体现在初级农副产品加工作坊逐步增多、县级政策支持无力、财政贡献率低、拉动能力和牵动效应不强等等。
从发达地区的成功发展模式看,大凡经济发达地区,其经济的发展无不依赖于工业的崛起,崛起更意味着“质”变和跨越,也就是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逐步实现由工业弱县向工业兴县跨越的过程。
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参考

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看到江西省工业园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应看到工业园区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园区建设规模偏小。
目前全省规划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园区仅有15个,实际开发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只有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运行良好、建设较快、品位较高的不多。
吉安河东经济开发区核准工业用地面积仅4平方公里,瑞昌工业园区、新干工业园区、永丰工业园区、玉山工业园区的实际开发面积均在2平方公里以下。
大量园区没有形成适度的规模,不仅分散了土地、资金,加大管理难度,也降低其应有的集聚和规模效益以及资源的集约利用度。
同时,处理废水、废气、废物的设施建设不足,容易使园区成为新的污染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项目实施的进度。
园区产业结构趋同。
部分工业园区只注重即期开发,忽视远期建设,只注重企业数量,忽视产业连接,甚至为了争项目,不计成本、压价招商、无序竞争,致使引进的企业大同小异,同一产业分散在各个园区,难以形成有效的工业发展产业链。
以纺织业为例,无论是萍乡高新园、南昌民营科技园,还是上高、德安、奉新、彭泽等县级工业园区,都有一定数量的纺织企业。
产业结构雷同既制约了产业聚集,也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使园区优势产业难以形成。
此外,大多数园区只是综合型园区,专业型、特色型园区相对较少。
园区产业层次较低。
至2006年底,在全省工业园区企业中,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简单加工业或低端产业类企业占40%以上。
其中企业数量最多的是非金属矿物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和纺织业。
由于工业园区产业层次较低,导致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足。
园区要素供给制约。
一是园区用地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
一方面许多工业园区用地指标严重不足,有项目无土地,企业排队入园;另一方面开发缓慢的工业园区土地征而不用,圈而不建的现象依然存在。
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分析

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分析工业园区作为一种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建设并管理的工业企业集群。
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就业水平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从工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优势、问题和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工业园区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企业分散、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浪费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集中建设工业园区可以将企业集群在一起,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产业升级和节约资源的目标。
其次,工业园区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工业园区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与基础设施条件,使企业在上下游产业链中更加顺利地开展业务。
其次,工业园区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提高整体效益。
此外,工业园区还可以吸引外来投资,提高区域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然而,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规划和建设周期较长,园区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支持。
其次,由于园区面积较大,管理难度较高,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
另外,一些工业园区存在规模过大、产业结构单一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使得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推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政策扶持,提供资金、税收和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驻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加强对园区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和标准,引导园区的健康有序发展。
另外,政府还应加强对园区企业的监管,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避免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企业也应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
综上所述,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推动产业升级、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就业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同时,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此,政府和企业可以共同合作,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推动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_问题与出路

中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郭克莎本文从我国工业化的特殊性出发,以人均收入水平为主、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为辅来分析工业化进程,认为当前我国的工业化只处于中期阶段的上半期,但产业结构偏差和工业结构升级缓慢,影响了工业化中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增长质量的上升。
因此,现阶段推进工业化的模式应该是,通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来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收入水平较快提高,消除人均收入水平与工业产出比重不协调而产生的需求制约,以支持工业化阶段的演进和经济较高速稳定增长;同时,通过加快体制改革促进市场化、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加快装备工业发展以带动工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工业化 人均收入水平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劳动力转移作者郭克莎,195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我国工业化的进程、问题与出路,目的是在判断我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基础上,把握“十五”期间以至本世纪前10年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同时分析这个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消除障碍的可行途径。
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分析 (一)工业化阶段演进的一般特征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工业化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产业结构迅速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
根据发展经济学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多国模式所揭示的理论线索,反映工业化阶段演进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均收入水平(GDP或GNP)的变动;二是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三是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动。
现据此作一分析。
1.人均收入水平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钱纳里等人从结构转变过程的角度将各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划分为六个变动时期,其中的第二至第五个时期为工业化时期。
也就是说,工业化按人均收入水平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从表1可以看到,由于国际美元币值的变动,工业化阶段以人均GDP的不同年份美元来反映有很大的差别。
以1970年美元计算,人均GDP280—560美元为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2100—3360美元为工业化的结束阶段;而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人均GDP1240—2480美元才进入工业化的第一个阶段,到9300—14880美元才是工业化的最后阶段。
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关键

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个关键作者:李詹来源:《今日财富》2022年第17期园区是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阵地。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内外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对园区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园区要以找准产业主攻方向、突出科技创新引领、深化园区管理改革、提升要素配置效率、加强产城融合发展为关键,推动园区在新时代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园区作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背景下,园区高质量发展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凸显。
各地园区要牢牢抓住关键和重点,立足产业发展,突出科技创新,深化管理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加强产城融合,当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找准产业主攻方向,打造现代产业链群随着产业分工精细化程度不断加深,专业化、特色化和差异化已成为园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一些园区的产业布局同质化明显,集群效应不足、招商无序竞争等问题突出,园区品牌效应大打折扣。
各地园区要着眼国际、国内和自身实情,聚焦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培育壮大产业链群。
(一)把握全球产业变革趋势,瞄准世界产业发展制高点把握变革才能抓住产业发展风口,占据制高点才能培育壮大产业。
一方面,突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各地园区要围绕新一轮产业变革,在新一代网络通信、新一代半导体、区块链、大数据、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中寻找产业发展方向,支持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
另一方面,推动高水平国际化。
坚持产业开放与园区开放相结合,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机遇,推动园区高质量“引进来、走出去”,提升产业竞争力。
(二)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全局,做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在坚持做好全球产业链协作的同时,不断提升国内产业链的协同水平,增强产业链韧性。
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出路□重庆涪陵张芙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一国实体经济的核心部分。
因此,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无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一、我国工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1•工业发展的认知误区。
①“去工业化”思潮尘嚣甚上。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在科技创新上已经拥有多项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技术。
然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不少国内外学者开始为中国的未来发展勾画了一幅“去工业化”蓝图。
撇开意识形态的巨大鸿沟和阻隔不谈,单从美国企图守成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现实以及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超大型国家的国情来说,“去工业化”思潮无法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何况“经济增长最恒久的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制造业是现代社会技术创新的第一源泉,制造业始终是实现独立发明和技术改进的核心领域”。
中国“去工业化”的结果只能导致制造业发展不充分,从而代之以低价值、低效率的低端服务业,我国经济无法确保可持续增长和发展。
②“第三次产业发展至上”的认识误区。
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通过测算60多个国家GDP中三次产业所占比重以及劳动力在各产业中所占比重后认为,由于三次产业生产率的相对变化以及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将持续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将持续上升;当农业所占比重小于20%、工业所占比重高于服务业所占比重时,该国便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当农业所占比重小于10%、服务业所占比重大于工业所占比重时,该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
根据库兹涅茨工业化进程划分标准,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发展阶段。
因而不少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已经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应该逐步“去工业化”、重点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东莞工业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东莞工业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出路陈端计【摘要】Industrial zones have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pace carrier of indust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ll countries in today’ sworld.Whether in developed countries o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of promoting industri-al zone continues.Dongguan Industrial zone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t present, their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s extremely urgent.The high level of the rise of Dongguan cannot do withou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zone.%在当今世界,工业区已成为各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空间载体。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区发展的经济形势仍在继续。
工业区曾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东莞工业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东莞的高水平崛起离不开工业区的转型升级。
【期刊名称】《东莞理工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工业区;转型升级;路径选择【作者】陈端计【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经济贸易系,广东东莞 5238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7在当今世界,工业区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空间载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聚集区x 沙河市桥东办事处
产业聚集区x 临城县城东侧 产业聚集区x 县城泰山路北
6
7 邢台市
任县河头装备制造产业园
巨鹿县棉纺织产业聚集区
产业聚集区x
县城西侧战备路两 侧
产业聚集区x 巨鹿县城北侧
8 9
河北隆尧东方食品城 平乡县自行车产业聚集区
产业聚集区t 隆尧县东南 产业聚集区t 平乡县河古庙镇
21
开发区大有希望
1986.8.21
工业经济园区 工业经济园区是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政府根据自身经济 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行政手段划出一块区域,聚集各种
生产要素,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提高工业化
的集约强度,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功能布局,使之成为适 应市场竞争和产业升级的现代化产业分工协作生产区。 我国的工业经济园区包括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如国家 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
• 珠三角,隆尧东方食品城
隆尧东方食品城
产业集群化的强力推进,隆尧县产 生1家国家级、5家省级、36家市级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 到73.2%;涌现出了3件中国驰名商标、 2 个中国名牌产品、 14 件河北省著名商 标、 5 个河北省名牌产品农产品企业。 有43个农产品通过无公害、绿色或地理 标志产品认证,“怡硕”牌蔬菜等 7 大 类56个品种通过有机认证检测。隆尧县 先后被评定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全国 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农业产业 化示范基地、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国 家级荣誉称号。 今麦郎食品有限公司2013年实现销 售收入 159 亿元、出口创汇 1060 万美元、 上缴税金3亿元。
5
6
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
2013.01
2000.09 2013.12
商务部
7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截止目前,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 115 家,河北5家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010年6月
2011年6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4年1月
贵州贵安新区
青岛西海岸新区 大连金普新区
2014年1月
2014年6月 2014年7月四川天府新区源自2014年10月13
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的批复
国函〔2014〕133号
三、四川省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四川天府新区建设发展的组
的落实工作,加强信息沟通,协调解决四川天府新区建设过程中遇到
的困难和问题。
14
省级开发区
15
其他类园区 之 石家庄
16
其他类园区 之 邢台
1 2 旭阳煤化工园区 宁晋西城工业区 产业聚集区z 邢台市北部 产业聚集区x 宁晋县城西北
3
4 5
邢台玻璃产业基地
临城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临西县阳光轴承工业园区
科技部
8
国家级保税区
海关总署
9
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截止目前,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共有 63 家,河北2家
海关总署境内关外 10
国家级边境经济开发区
商务部
11
其他国家级开发区
渤海新区 12
国家级新区(11个)
上海浦东新区 天津滨海新区 1992年10月 1994年3月
重庆两江新区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 甘肃兰州新区 广东南沙新区 陕西西咸新区
加工区以及省级各类工业园区等。
23
工业经济园区的五大效应
产业集群效应
辐射带动效应 节约成本效应 经济引擎效应 启示激发效应
24
一、产业集群效应
• 工业园区在依托一定的区域条件和资源禀赋基础 上,对产业链下的各个产业聚集能力越高,园区 的核心竞争力就越强,也就越容易形成自己的特 色和品牌,进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聚至麾下。 • 硅谷,班加罗尔
工业经济园区的发展方向与出路
2014年11月23日
相关概念
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国家级保税区
开发区
国家级边境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其他国家级开发区 省、市级开发区
工业园区
2
3
概 要:
一、河北工业经济园区概况 二、工业经济园区及其功能 三、工业经济园区发展困境 四、工业经济园区发展方向 五、河北工业经济园区出路
4
第一部分
河北工业经济园区概况
5
截止目前,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 217 家
6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1
2 河北 ( 6) 3 4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01 1984.01
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3.05 2010.11 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 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06 2009.07 2005.01 2013.01
开发区 开发区 示范园区 威县县城东
10 邢台开发区 11 清河开发区 12 威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13 邢台酸枣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示范园区
邢台县路罗镇
17
第二部分
工业经济园区及其功能
18
工业经济园区的源起
工业革命——工厂集中地 二战之后 ——工厂区域开发(日本“工业团地”, 香港“工业村”,英国 “企业区”, 大陆 “工业 园区”),主要设立在衰退的内城地区。
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突出发展重点,创新发展方式,完善 工作机制,明确落实责任,加大支持力度,探索与现行体制协调、 联动、高效的管理方式,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四川天府新区建设。 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四川天府新区建设
发展的指导,在有关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布局、资金安排、体
制创新、对外开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四川天府新区发展创造良 好的政策环境。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有关重大发展政策
19
中国工业经济园区发展历程
1979 年 — 深圳蛇口工 业园,中国第一个外 向型经济开发区(中 共中央、国务院)
我国园区经历了 30 年的发展历程,至 2013 年底,我国已批 准了 435 家国家级产业园区、1222 家省级产业园区。
20
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09 1984.10 1984.10 1984.10 1984.10 1984.11 1984.12 1984.12 1984.12 1984.12 1985.01 1986.08 1986.08 198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