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码器实验报告记录

合集下载

译码器 实验报告

译码器 实验报告

译码器实验报告译码器实验报告引言: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计算机和电子设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这些设备中,译码器是一种关键的元件,它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读的信息,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这些设备。

本实验旨在探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电子领域中的应用。

一、译码器的基本原理译码器是一种数字电路,其作用是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对应的输出信号。

它通常由多个逻辑门组成,根据不同的输入组合产生不同的输出。

译码器可以分为德州仪器(TI)码译码器、BCD-7段译码器等多种类型。

二、实验步骤1. 实验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译码器芯片、电路板、电源等材料。

2.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将译码器芯片与电路板上的其他元件进行连接。

3. 设置电源:将电源接入电路板,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4. 输入信号:通过拨动开关或其他输入设备,将数字信号输入到译码器中。

5. 观察输出:观察译码器的输出状态,记录并分析不同输入组合对应的输出结果。

三、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几个重要的实验结果:1. 不同的输入信号组合会导致译码器产生不同的输出信号。

2. 译码器的输出信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电子设备中,实现数字信号的解码和显示。

3. 译码器的输出信号可以通过适当的电路设计和调整,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

四、实验分析译码器在电子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数码管的显示、LED灯的控制、数码电路的设计等方面。

通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可读的信息,译码器为我们提供了更方便、更直观的操作方式。

此外,译码器还可以与编码器相结合,实现信息的双向转换。

编码器将输入的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而译码器则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对应的输出信息。

这种编码-解码的过程在许多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数字音频、视频传输等。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译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电路元件,为我们提供了数字信号解码的功能,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电子设备。

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译码器是一种能够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它在通信、控制系统以及各种电子设备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译码器的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实验一,译码器的基本原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译码器的基本原理。

译码器是一种数字电路,它能够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输出。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常见的二进制译码器,通过对不同的输入信号进行转换,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从而验证译码器的工作原理。

实验二,译码器的应用场景。

译码器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比如在调制解调器中,译码器可以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而在接收端,又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解码。

此外,在控制系统中,译码器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将数字控制信号转换为模拟控制信号,实现对各种设备的精确控制。

实验三,译码器的性能评估。

在实验中,我们对译码器的性能进行了评估。

通过测量译码器的输入输出特性、信噪比、失真度等指标,我们可以全面了解译码器的性能优劣,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适用性进行评估。

实验四,译码器的改进与优化。

最后,我们对译码器进行了改进与优化。

通过对译码器电路的调整和优化设计,我们可以提高译码器的性能指标,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掌握了对译码器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的方法,这对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译码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字电路设备,在通信、控制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有信心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提升译码器的性能和应用水平,为数字化时代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实验操作,加深对数字通信原理中编码解码技术的理解,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

二、实验原理。

1. 译码器。

译码器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者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译码器通常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便在模拟信道上传输。

在接收端,译码器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和解码。

2. 编码器。

编码器是一种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另一种数字信号的设备。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编码器通常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便于传输和存储的编码形式,以提高传输效率和数据安全性。

三、实验内容。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本实验使用的仪器包括译码器、编码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实验材料包括数字信号发生器、示波器连接线等。

2. 实验步骤。

(1)连接实验仪器,将数字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编码器的输入端,将编码器的输出端连接到译码器的输入端,再将译码器的输出端连接到示波器。

(2)设置实验参数,调节数字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设置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模式和参数。

(3)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示波器观察编码器和译码器的输入输出波形,记录实验数据。

(4)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到了编码器和译码器的输入输出波形,并记录了相应的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我们深入理解了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数字通信原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我们对译码器和编码器的理解,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译码器和编码器作为数字通信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六、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学习到了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工作原理,还提高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74ls139译码器实验报告

74ls139译码器实验报告

74ls139译码器实验报告74LS139译码器实验报告引言:译码器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一种组合逻辑电路,它将输入的二进制信号转换为对应的输出信号。

本次实验中,我们选用了74LS139译码器进行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1. 了解74LS139译码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2. 掌握74LS139译码器的真值表及逻辑功能;3. 熟悉使用译码器实现多路选择和编码转换的方法;4. 理解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二、实验器材1. 74LS139译码器芯片;2. 示波器;3. 电压源;4. 开关;5. 连线材料。

三、实验步骤1. 连接电路:将74LS139译码器芯片与其他器件按照实验电路图进行连接,确保连接正确可靠;2. 设置输入信号:通过开关设置输入信号的二进制数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3. 测量输出信号:使用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的电平变化,并记录数据;4.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得的数据,分析74LS139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及输出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输入信号为0000时,输出信号为Y0;2. 输入信号为0001时,输出信号为Y1;3. 输入信号为0010时,输出信号为Y2;4. 输入信号为0011时,输出信号为Y3;5. 输入信号为0100时,输出信号为Y4;6. 输入信号为0101时,输出信号为Y5;7. 输入信号为0110时,输出信号为Y6;8. 输入信号为0111时,输出信号为Y7;9. 输入信号为1000时,输出信号为Y8;10. 输入信号为1001时,输出信号为Y9;11. 输入信号为1010时,输出信号为Y10;12. 输入信号为1011时,输出信号为Y11;13. 输入信号为1100时,输出信号为Y12;14. 输入信号为1101时,输出信号为Y13;15. 输入信号为1110时,输出信号为Y14;16. 输入信号为1111时,输出信号为Y15。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报告

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译码器和编码器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电路中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原理。

2.通过实验了解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工作过程。

3.锻炼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器材:1.数字实验箱。

2.74LS147译码器芯片。

3.74LS148编码器芯片。

4.连线电缆。

5.电源。

实验原理:1.译码器的作用是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特定的输出信号。

2.编码器的作用是将特定的输入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3.74LS147是一个10到4行BCD译码器,输入BCD码,输出对应的十进制数。

4.74LS148是一个4到10行BCD编码器,输入对应的十进制数,输出对应的BCD码。

实验步骤:1.搭建74LS147译码器电路。

2.输入BCD码,记录输出的十进制数。

3.搭建74LS148编码器电路。

4.输入十进制数,记录输出的BCD码。

实验结果:1.输入BCD码1111,输出的十进制数字为15。

2.输入BCD码0001,输出的十进制数字为1。

3.输入十进制数字9,输出的BCD码为1001。

4.输入十进制数字3,输出的BCD码为0011。

实验结论:1.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了解了数字电路中译码器和编码器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

2.74LS147译码器芯片的作用是输入BCD码,输出对应的十进制数;74LS148编码器芯片的作用是输入对应的十进制数,输出对应的BCD码。

3.译码器和编码器是数字电路中常用的组件,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等各个领域,对现代生产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数字电路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通过实验学习数字电路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同时也有助于锻炼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2 三八译码器设计

实验2 三八译码器设计

电子信息工程学系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EDA技术与实验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二三八译码器设计实验时间: 2011.9.5班级: 姓名: 学号:实验目的:1.熟悉ALTERA公司EDA设计工具软件max+plusⅡ。

2.掌握max+plusⅡ文本设计及其仿真。

实验环境:max+plusⅡ实验内容及过程:1.三八译码器的工作原理由三个输入端A,B,C和八个输出端Y0,Y1,Y2,Y3,Y4,Y5 ,Y6,Y7组成, 输入输出用二进制表示。

三八译码器真值表A2 A1 A0 Y0 Y1 Y2 Y3 Y4 Y5 Y6 Y70 0 0 0 1 1 1 1 1 1 10 0 1 1 0 1 1 1 1 1 10 1 0 1 1 0 1 1 1 1 10 1 1 1 1 1 0 1 1 1 11 0 0 1 1 1 1 0 1 1 11 0 1 1 1 1 1 1 0 1 11 1 0 1 1 1 1 1 1 0 11 1 1 1 1 1 1 1 1 1 02.原理图设计2.文本设计3.打开File点击New选择文本文件, 点击OK.进行编程, 再保存4.建立工程。

运行File, Project,Set Project to Current File,讲工程设置到当前文件。

5.编译工程。

在MAX+PLUS II 菜单内选择Compiler 项, 选择Start即可开始编译。

选择菜单“File”→“New”, 在出现的“New”对话框中选择“Waveform Editor File”, 按“OK”后将出现波形编辑器子窗口。

选择菜单“Node ”→“Enter Nodes from SNF”, 出现选择信号结点对话框。

按右上侧的“List”按钮, 左边的列表框将立即列出所有可以选择的信号结点, 然后按中间的“=>”按钮, 将左边列表框的结点全部选中到右边的列表框。

按“OK”按钮, 选中的信号将出现在波形编辑器中7将波形图保存为.scf8.选择主菜单“MAX+plus II”→“Simulator”, 按下“Simulator”, 出现仿真参数设置与仿真启动窗, 这时按下该窗口中的“Start”按钮, 即刻进行仿真运算。

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译码器及其应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译码器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2. 掌握中规模集成译码器(如74HC138)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

3. 熟悉译码器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如地址译码、信号控制等。

4. 提高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器材1. 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2. 74HC138 3-8线译码器3. 数码管显示器4. 连接线5. 电源6. 计算器三、实验原理译码器是一种将输入的二进制代码转换成特定输出的逻辑电路。

它广泛应用于数字系统中,如地址译码、信号控制、编码器/译码器等。

本实验以74HC138 3-8线译码器为例,介绍译码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74HC138是一种常见的3-8线译码器,它具有3个地址输入端(A2、A1、A0)和8个输出端(Y0-Y7)。

当输入端A2、A1、A0的编码为000、001、010、011、100、101、110、111时,相应的输出端Y0-Y7输出低电平,其他输出端输出高电平。

四、实验内容1. 译码器功能测试(1)按照实验指导书连接电路,将74HC138的输入端A2、A1、A0连接到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的地址输入端。

(2)将译码器的输出端Y0-Y7连接到数码管显示器的输入端。

(3)根据74HC138的功能表,输入不同的地址码,观察数码管显示器的输出结果。

2. 地址译码电路设计(1)设计一个简单的地址译码电路,将输入端A0、A1、A2作为地址输入,输出端Y0-Y7作为片选信号。

(2)根据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

五、实验步骤1. 译码器功能测试(1)连接电路:将74HC138的输入端A2、A1、A0连接到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板的地址输入端,将输出端Y0-Y7连接到数码管显示器的输入端。

(2)设置地址码:使用计算器设置地址码(A2、A1、A0),例如000、001、010、011、100、101、110、111。

(3)观察输出结果:观察数码管显示器的输出结果,确认是否与74HC138的功能表一致。

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深入了解编码器和译码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编码器和译码器的逻辑功能和电路连接方法,提高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原理(一)编码器编码器是一种将输入的多个信号转换为特定编码输出的数字电路。

常见的编码器有二进制编码器和优先编码器。

二进制编码器将 2^n 个输入信号转换为 n 位二进制编码输出。

例如,8 线 3 线二进制编码器可以将 8 个输入信号转换为 3 位二进制编码输出。

优先编码器则在多个输入信号同时有效时,只对优先级最高的输入进行编码输出。

(二)译码器译码器是编码器的逆过程,它将输入的编码转换为对应的输出信号。

常见的译码器有二进制译码器和显示译码器。

二进制译码器将 n 位二进制输入编码转换为 2^n 个输出信号。

例如,3 线 8 线二进制译码器可以将 3 位二进制编码输入转换为 8 个输出信号。

显示译码器则专门用于驱动数码管等显示器件,将输入的编码转换为适合显示的信号。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1、数字电路实验箱2、 74LS148 8 线 3 线优先编码器芯片3、 74LS138 3 线 8 线二进制译码器芯片4、逻辑电平指示灯5、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一)8 线 3 线优先编码器实验1、按照实验箱的引脚图,将 74LS148 芯片正确插入插槽。

2、将 8 个输入引脚分别连接到逻辑电平开关,用于输入不同的电平信号。

3、将 3 个输出引脚连接到逻辑电平指示灯,观察编码输出结果。

4、依次改变输入电平状态,记录输出编码,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二)3 线 8 线二进制译码器实验1、如同上述步骤,将 74LS138 芯片插入实验箱并连接好电路。

2、将 3 个输入引脚连接到逻辑电平开关,用于输入编码。

3、将 8 个输出引脚分别连接到逻辑电平指示灯。

4、改变输入编码,观察并记录输出电平状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8 线 3 线优先编码器实验结果表明,当多个输入信号同时有效时,优先编码器能够按照设定的优先级进行编码输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码器实验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译码器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报告人:许泽鑫学号:2015130091 班级:2班同组人:
指导教师:张志朋老师
实验时间:2016-10-11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2016-10-25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正确使用MSI组合逻辑部件;
2.掌握一般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分析、设计方法;
3. 学会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逻辑测试的方法;
4. 观察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二、方法、步骤
1.实验仪器及材料
1. RXB-1B数字电路实验箱
2.器件
74LS00 四2输入与非门
74LS20 双4输入与非门
74LS138 3线—8线译码器
2.预习要求
(1)复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根据任务要求设计电路,并拟定试验方法;
(3)熟悉所用芯片的逻辑功能、引脚功能和参数;
(4)了解组合逻辑电路中竞争冒险现象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3.说明
译码器是组合逻辑电路的一部分。

所谓译码就是不代码的特定含义“翻译”出来的过程,而实现译码操作的电路称为译码器。

译码器分成三类:1.二进制译码器:把二进制代码的各种状态,按照其原意翻译成对应输出信号的电路。

如中规模2线—4线译码器74LS139,3线—8线译码器74LS138等。

2.二—十进制译码器:把输入BCC码的十个代码译成十个高、低电平信号。

3.字符显示译码器:把数字、文字和符号的二进制编码翻译成人们习惯的形式并直观地显示出来的电路,如共阴极数码管译码驱动的74LS48(74LS248),共阳极数码管译码驱动的74LS49(74LS249)等。

三、实验任务、步骤
任务一:测试3线—8线译码器74LS138逻辑功能
将一片3线—8线译码器74LS138插入RXB-1B 数字电路实验箱的IC 空插座中,按图3-15接线。

A0、A1、A2、STA 、STB 、STC 端是输入端,分别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任意6个电平开关。

Y7、Y6、Y5、Y4、Y3、Y2、Y1、Y0输出端,分别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电平显示器的任意8个发光二极管的插孔8号引脚地接至RXB —IB 型数字电路实验箱的电源“⊥”,16号引脚+5V 接至RXB-1B 数字电路实验箱的电源“+5V ”。

按表3-2中输入值设置电平开关状态,观察发光二极管(简称LED )的状态,并将结果填入表中。

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74LS138芯片的功能。

表3-2 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功能表
输入
输出
使能
选择
0Y 1
Y 2Y 3Y 4Y 5Y 6Y 7Y
A ST C
B ST SA +
A2 A1 A0
X 1 0 X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X X X X X X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图3-15 3线-8线译码器74LS138接线图
任务二:用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和门电路产生如下多输出逻辑函数
021A A Z =,Z 2=A 2A 1A 0+A 2A 1A 0+A 2A 1,Z 3=A 2A 1+A 2A 1A 0
1. 设计方法提示
按题意把函数Z1、Z2、Z3写成最小项形式,译码器的输出 0Y ,1Y , 2Y , 3Y ,4Y ,5Y ,6Y ,7Y 是最小项的反函数形式,在附加与非
门的配合下,函数1Z 就可用译码器的输出来表达。

2. 实验方法提示
1 )根据设计方法提示把Z1写成用译码器输出0Y ~7Y 表示的函数表达式;
2 ) 根据函数表达式画出电路接线图并接好线,其中输入变量A 2、A 1、A 0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的任意3个电平开关的插孔,输出函数Z 1、Z 2和Z 3分别接至数字电路实验箱电平显示器的任意3个LED 。

3 )自行设计的表格,记录所设计的电路的真值表。

4 )通过真值表推出函数表达式,验证所设计电路的正确性。

四、数据处理分析
任务一:测试3线—8线译码器74LS138逻辑功能
表3-2 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功能表
输入
输出
使能
选择
0Y 1
Y 2Y 3Y 4Y 5Y 6Y 7Y
A ST C
B ST SA + A2 A1 A0
X 1 0 X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X X X X X X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0 实验结果分析:
由三位二进制译码器真值表得实验中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实现了逻辑功能。

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74LS138芯片的功能为:
输入端高电平有效,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74LS138有三个使能端A ST 、B ST 、C ST ,其中,只有当A ST =1且C B ST SA + =0时,译码器工作,否则,译码功能
被禁止。

当A ST =1,C B ST SA + =0时,输出逻辑表达式为: 000120120M m A A A A A A Y ===++= 101201211M m A A A A A A Y ===++= 220120122M m A A A A A A Y ===++= 330102321M m A A A A A A Y ===++= 440120124M m A A A A A A Y ===++= 550120125M m A A A A A A Y ===++= 660120126M m A A A A A A Y ===++= 770201271M m A A A A A A Y ===++=
任务二:用3线—8线译码器74LS138和门电路产生如下多输出逻辑函数
A2 A1 A0
Z1 Z2 Z3
0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0 1 0 1 1 0 0 0 0 0 0 0 1 0 1 0 0 0 1 0 1 1 1
经过验证,所设计电路正确,函数表达式无误。

五、实验结论
1、实验成功,根据实验数据归纳出74LS138芯片的功能为:
输入端高电平有效,输出端低电平有效。

74LS138有三个使能端A ST 、B ST 、C ST ,其中,只有当A ST =1且C B ST SA =0时,译码器工作,否则,译码功能
被禁止。

2、所设计的电路符合逻辑函数,真值表正确。

指导教师批阅意见:
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备注:
注:1、报告内的项目或内容设置,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和补充。

2、教师批改学生实验报告时间应在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间后10日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