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来历和演变_PPT(精)

合集下载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汉字的起源与发展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29
隶变: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演变叫做“隶变”。隶 变是汉字发展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变革,是古 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使汉字的象形意味大部分丧 失,变成了表意的书写符号。
精选课件PPT
30
隶变的表现
1、改曲为直。将篆书圆转相连的线条变为方折笔画, 字形变得方正平直。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3
2)苏美尔楔形文字
图: 苏美尔楔形文字:公元前32世纪出现在美索不 达米亚。
精选课件PPT
4
3)中国甲骨文字
图:甲骨文字:又称殷文、卜辞,出现于公元前14世纪。 (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
精选课件PPT
5
一、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
1、结绳说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 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汉代郑玄《周礼注》曰:“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 绳;事小,小结其绳。”
精选课件PPT
8
八卦,是由和两种最基本的符 号组合而成的八种图形。—代表 阳,– – 代表阴。用这两种基 本符号的不同组合,代表各种自 然现象乃至社会现象的发展变化 以及相互转换。
精选课件PPT
9
3、仓颉造字说
先秦典籍中记载,汉字是黄帝史官仓颉创造的。 《荀子·解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 也。”
精选课件PPT
6
据此:结绳是神农或神农 以前上古时期的一种记 事方法,以绳结的大小 约定事的大小,以绳结 的多少约定物的多少。
(结绳记事图)
精选课件PPT
7
2、八卦说
《周易·系辞下》:“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观 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 以类万物之情。”

汉字起源与发展(完美版)ppt课件

汉字起源与发展(完美版)ppt课件

少年阶段
• 甲骨文 最早距今3300多年 • 金文 商代中后期到汉代铁器兴起 • 大篆 西周晚期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
该阶段的特点是随着早期国家的发展,初期的 像形文字开始由稚嫩变的成熟,字形复杂程度和文 字数量与之前相比都有较大的飞跃,形成了系统。
16
公元前1318年,商朝第10代君王盘庚将都城迁至殷,已知的甲骨文与金文最早年代都从此算起。
• 甲骨文
发现并第一个进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学者王 懿(yì)荣(1845-1900年)。
迄今发现有甲骨文的甲骨共15万多片,包含单字 具备书法的三个 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 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 汉字的“六书”原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 注、假借),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原始图画文 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29
与汉字叔叔齐名的还有被称为汉字阿姨的瑞典人塞西丽娅·林德奎斯特(中文名叫林西莉),她著有《给孩子的汉字王国》。
与汉字相关的中国古代发明
古代中国人为寻找比竹简更方便又廉价的书 写材料,最初用废旧麻绳、破布、织丝遗留的残 絮等材料制做原始纸张。公元105年(东汉年间), 蔡伦改进造纸术,发明了现代意义的纸张。
1
汉字演化过程
幼童阶段(甲骨文之前的高度抽象符号) 少年阶段(甲骨文至秦始皇统一文字前) 青年阶段(秦始皇统一文字至近代结束) 成年阶段(现代、未来)
2
本PPT只从考古实证的角度介绍汉字起源,不谈结绳记事、八卦、河图洛书等缺乏科学根据的说法。
幼童阶段
最早和字数最多的古文字刻符:
• 贾湖刻符,距今8000多年 • 双墩刻符,距今7000多年
由于汉朝时文化的空前统一与发展,“汉人”、“汉字”的称法深 入人心,并沿用至今。

第三讲汉字的起源和演变PPT课件

第三讲汉字的起源和演变PPT课件
郑众在《周礼·保氏》注中言:“六书:象形,会意,转 注,处事,假借,谐声也。”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言:“《周礼》八岁入小学,< 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 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 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
12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 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 托事,令长是也。”
第三讲 字里乾坤:汉字的起源和演 变
※ 汉字的历史究竟可以上溯到什么时候? ※ 汉字从古到今发生过哪些重要变化? ※ 汉字的形体结构发生过什么改变?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一、汉字的起源的几种传说
|||,乾,天; ¦¦¦,坤,地; ¦¦|,震,雷; ||¦,巽,风; ¦|¦,坎,水; |¦|,离,火; |¦¦,艮,山¦||,兑,泽。
6
4、仓颉造字说 仓颉造字:这种说法影响很大,古代典籍多
有记载。《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奚仲作 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昆吾作陶,夏鲧作城, 此六人者,所作当矣,然而非主道者。《韩非 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 厶,背厶谓之公,公厶之相背也,乃仓颉固以知 之矣。”汉代,仓颉被神话。《淮南子·本经 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论衡·骨相》:“仓颉四目,为黄帝史。”其 实,文字并不是一人所独创。正如《荀子·解弊》 所说:“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系统的文字,是先民们在长期 的生产劳动中不断创造,逐渐积累而形成的。各7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PPT课件
楷书,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 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楷书点画形态 丰富,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于它 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 楷书”,又叫“正书”、“真书”。历代许多书法 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
10
汉字的演变 ⑦
由繁趋简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 字体,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这种字体写起来 比楷书便捷,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所以很受群 众喜爱,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 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但是很难有一个 截然分开的界限。
.
11
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构造单位:笔画 偏旁、

笔画是书写楷体字时不停顿不提笔一次写 完的连续不断的线段。
偏旁是合体字中常见的组成部分,也称部 件、部首。汉字的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周围 、中间都可以称偏旁。
汉字的构造方式:六书 。
.
12
“六书”是前人分析汉字的结 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其中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转 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
.
34
2.你认为汉字将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
为什么?
参考内容:
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 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 、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 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 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 有汉字那种独一无二的魅力。
.
35
3.你认为现在的书刊中常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
便把“田”、“力”二字合成新字,表示男性的意思。由此我
们也可以见到中国已进入农耕社会,耕种是当时男性的主要工
作。
“女”字不是会意字,但从“妇女”的“妇”字,我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

中国文字发展史(PPT42页)全
特点
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 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代表人物
夏朝伯益
影响
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
大篆
大篆
石鼓文
大篆
小篆
起源
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发展
宋体字便于书写和刻写,字体美观端庄,适应了印刷出版业的行业操作要求,成为宋代文化造极的见证者。
特点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
代表人物
秦桧
影响
改变楷体印刷困难,加强书籍的印刷和文化的传播,宋体字不但有中国书法的魅力,还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韵味,是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展。
隶书
草书
起源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在魏晋之际最为盛行
发展
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后发展出章草、今草、狂草.
特点
草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其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气势贯通、错综变化、虚实相生是草书的特点。
代表人物
崔瑗、张旭、王羲之
毛笔的发明
隶书
毛笔的书写形式把篆书的图画性进行了方正平直化的变革,使图画性质的汉字转向抽象化,并初步形成了构成汉字基本要素的点、横、撇、捺、竖、提、钩、折的笔划特点及方块字形的外形特征。
秦隶与汉隶
汉隶《张迁碑》
秦隶
仍存小篆的形体,起笔重而露锋顿笔,收笔出锋。结体偏方,字体厚重。
取横势,突出横画,横平竖直,具有波、磔(zhe)之美。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

中国汉字的起源演变PPT课件

“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 而成;
14
二、汉字的演变
15
二、汉字的演变
毛泽东草书《忆秦娥 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
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6
(六)楷书
二、汉字的演变
17
二、汉字的演变
(六)楷书
楷书又称正书,或称真书。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 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楷书的名家很多,如“欧体”(欧阳询) 、“虞体”(虞世南)、“颜体”(颜真卿)、“柳体”(柳公权) 、“赵体”(赵盂附)等。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10
二、汉字的演变
(三)小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行了统一。从此奠定了中华民 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 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
秦丞相李斯书写的《峄(yì)山刻石》
秦皇
11
(三)小篆
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像的部份。 52
53
54
55
三、汉字的分类
4、会意字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 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 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 ”合起来,表达字义;
“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 “角”分开来字达;
二、汉字的演变
12
二、汉字的演变
(四)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 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 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到了汉代,隶书发 展到了成熟阶段, 汉字的易读性和书 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 的线条改为平直的 笔画字体进一步简 化书写变的简便但 同时使古汉字的象 形程度大为降低.形 体扁方而规整。

汉字 知识 ppt课件

汉字 知识 ppt课件

涵和表达方式。
06
汉字趣谈
汉字中的趣味故事
01
02
03
汉字的起源
讲述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 程,包括甲骨文、金文、 小篆等不同字体的特点和 发展历程。
汉字的构造
解析汉字的构造原理,介 绍象形、指事、会意、形 声等造字方法,以及汉字 部首的含义和作用。
汉字的简化
介绍汉字简化过程和简化 方法,包括形声简化、同 音异形简化等,以及简化 汉字的优缺点。
详细描述
汉字读音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不同的声母和韵母组合以及声调的变化可 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此外,汉字读音还受到方言、历史演变等因素的影响,因 此有些汉字存在多音字的现象。
汉字的字形
总结词
汉字字形是汉字知识的核心,了解汉字的字形有助于更好地 理解和记忆汉字。
详细描述
汉字字形由笔画组成,不同的笔画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汉字。 此外,汉字字形还受到书写规范、字体设计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有些汉字的字形可能略有差异。
甲骨文和金文的发现
商代和西周时期,人们将文字刻在龟 甲和兽骨上,形成了甲骨文;而金文 则出现在铜器上。
汉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到小篆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逐渐从图画文字演变为线条文字,形成了 甲骨文和金文,最终演变为小篆。
小篆到隶书、楷书的演变
小篆逐渐简化,形成了隶书;隶书进一步简化,形成了楷书。
用汉字。
异体字与规范字
异体字指的是音义相同但字形不 同的字,而规范字则是指被官方 认定为标准的字体。了解异体字 与规范字的关系,有助于避免书
写混乱。
错别字与正字
错别字是指书写错误的字,而正 字则是指正确的标准字体。纠正 错别字,使用正字,是汉字规范

一汉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PPT课件

一汉字的由来和演变过程PPT课件
形成时代代表性文字主要载体殷商甲骨文龟甲兽骨商周金文青铜器石器西周晚期大篆石器秦小篆石器西汉隶书竹简帛汉代草书帛纸东汉晚期行书帛纸汉魏楷书真书纸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汉 字 文

的 清
新 复
古由 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文字是怎么来的 吗?这里面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很 久以前,有一个爱观察的人,他的名字叫
山—火

甲骨文

西周金文
汉大周集见史故
字篆宣的于籀又
字是王各《是称
体古时种说周籀

字 向 小 篆 过 渡 的 一 种
所 作 石 鼓 文 最 为 著 名 。
钟 鼎 彝 器 中 , 其 中 以
文 解 字 》 和 后 人 所 收
宣 王 的 史 官 。 大 篆 散
文 、 籀 篆 、 籀 书 等 。
据 传 为 周 朝 史 籀 所 创 ,
形成时代 殷商 商周 西周晚期 秦 西汉 汉代 东汉晚期 汉魏
代表性文字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行书 楷书(真书)
主要载体 龟甲、兽骨 青铜器、石器 石器 石器 竹简,帛 帛、纸 帛、纸 纸
古 汉 字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阶 段


楷 书
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田 土
SUCCESS
THANK YOU
2019/7/2
羊 犬
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 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 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不过商代二里岗发现 的青铜器有金文的只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 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 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 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 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 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 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 字材料。
甲骨文骨片和“众人协田”牛骨刻 辞
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已 知最早的汉字,它的字形有大有小,笔 道很细,每个字都像是一幅小孩子画的 画。
2、金文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所谓青铜器是铜 和锡合金制造的器皿。这种合金更坚固,因其颜色发 青,故称青铜器。主要有乐器“钟”,食器“彝,尊, 爵”,洗器“盘”,兵器“戈,戟”等。金文的内容, 最初只是铸刻一些代表族名,国名的符号。后来基本 上记功绩,受封赏,刻铸以传后代,来显其荣。因古 代人用钟鼎作为铜器的总称。前人曾称这种文字为 “钟鼎文”,又因为言辞多是为了“铭刻不忘,永作 记念”,又称“铭文”。这些称呼都不能概括其特点。 因此,后人便改称金文,使文字摆脱了图画性。这是 汉字发展的第一块里程碑。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 文相似,因为金文是把字刻在模子上再浇铸而成,比 较容易写,所以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 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 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 考古工作者次发倔了半坡遗址(今 西安市东郊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 6000 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 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 文字性质 的劾划符号和绘画、雕塑、装饰品 等艺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 保留在彩陶上,这可以看作是原始
的中国文字。
• 象形法 • 会意法 • 形声法
也叫“契文”“卜辞”“龟甲文 字”“殷虚文字”。甲骨文最早在河南 安阳小屯村的殷虚出土。已发现甲骨文 单字有4500字左右,可认识约1700。 文字结构中有了大批的形声字,甲骨文 是相当进步、且十分完备的古文字体系。 近年来在陕西等地,也发现一些西周时
代的甲骨文。
汉字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 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 而又完备的汉字,是 殷墟甲骨文,距今三 千多年了。而汉字产 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 文早得多。
5、草书、楷书和行书
(一)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 体:楷书出现了。投影:“楷书的创始人钟繇” 和“钟繇作品《宣示表》”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 楷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产生于南北 朝,也叫真书、正书。
• 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中国古书里都说 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一名天神, 相貌奇特, 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 字的画,仓颉便描摹 他的形象,创造了 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 出文字后, 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 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 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 字的灵感。 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 文 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 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 发展 起来的。
甲骨文 金文 大篆 小篆 隶书 草书 楷书
在几千年使用汉字的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 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在不断地改进着汉字的 书写形体。从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体,字体的演 变经历了五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主 要指小篆)、隶书和楷书。
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让我们继续 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 事。
3、小篆(大篆)
“刻有楚国文字的铜节 ”和“刻有秦国文字——大篆 的石鼓 ”
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小篆, 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这里的大篆指通行 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 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即 是继承金文发展而来的。因其带有地域性,有的难以 识别。
小篆---汉字的统一(板书)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对汉字也进 行了统一。 小篆是汉字第一次规范化的字体。春秋战国时的 “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后,采纳了丞相李斯的 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这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文字改革。小篆,小篆 又名秦篆,政权式推广于秦朝。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秦代的统一文字:小篆,使汉字的笔画和结构得 到定型,奠定了汉字方块形的基础,标志着汉字的 统一。 秦始皇统一文字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从此奠定了中华民族文化统一的基础,促进了经 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形声法:
• 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 意义, 但却不能读出声音。因此又创造 了形声法来 造字。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 表示意义的形旁 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 字例:“爸”字是表音的 “巴”字和表 形的“父”字的结合;“芭”字是由 “巴” 和“++”搭配而成。这样文字越 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 左右。汉字的形成 和发展,成为人们交 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适 应了人类社会生 活的需要。
4、隶书
隶书---监狱里造出的汉字: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 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 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投影:“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和“汉 隶。” 秦代有两次文字改革,一是统一文字,由 大篆改为小篆;二是使用了较小篆方便些的 隶书。这是第二块里程碑——文字发展摆脱 像形性。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 很大发展,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 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
大篆,也称籀文。因其着录于字书《史籀篇》而得 名。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 文字,世称“石刻之祖”。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 的石头上,故称“石鼓文”。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 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 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由大 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籀文” 也叫大篆,通行于春秋战国,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
象形法:
• 这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方法, 因此创造了 最原始的文字,这些象形字经过逐渐的 演变,到后来都改变了原字的形体, 变 成了后来方正的字体,有的笔画减了, 有的笔画增添了,由不规则变成了有规 则的字体。
会意法:
• 象形字比较容易看出造字的道理,但它 们不能表达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创造了 另一种造字法——会意法。就是用不同 的符号或借用“象形字”加上一些符号 来 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