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

Utility) : 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 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U x
TU dU ( x ) x dx
什么是边际 说有一位经济学家,有一次与一个护林员 步行穿过一处偏僻的地方。在一条羊肠小 道的拐弯处,他们突然看见前面不远处有 一只凶神般的灰熊。灰熊大概是很久没有 猎到食物,肚子饿坏了,朝着他们就冲了 过来。经济学家见状急忙丢下身上的背囊, 取出其中的软便鞋,换下脚上又笨又沉的 靴子。护林员对此大惑不解,好奇地问: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灰熊要追上我们 是很容易的。”而经济学家却镇静地说: “我没有必要跑过灰熊哇,我只要能跑得 过你就够了。”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理论) Utility Theory
第一节效用总论 第二节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第三节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教学重点】
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特征。 预算约束线的含义。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难点】 如何用经济分析工具分析心理现象。 消费者均衡条件的证明。消费者剩余。
说明物以稀为贵。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可以用具体的数字 来衡量,并可以求和加总。1、2、3
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无法计量和加总, 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次序。第一, 第二
无差异曲线方法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效用是可以计算加总求和的,其大小 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 例如:对某消费者而言,看一场精彩的电影 的效用为10效用单位,吃一顿麦当劳的效用 为8效用单位,则这两种消费的效用之和为 18效用单位。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表)
效用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价格、质量、品牌、广告等,效用论可以帮助消费者对这些因素进行 权衡和比较,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消费者剩余与福利经济学
消费者剩余
效用论中的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它反映了消费者从购 买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净收益。
福利经济学
02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偏好与选择
偏好
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和欲望,以及在有限资源条 件下的满足程度。
消费者选择
在给定价格和收入条件下,消费者如何选择商品或服务组合 ,以最大化其效用或满足度。
价格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价格
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选择。
收入
消费者的经济状况,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和选择,以及价格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
缺乏动态考虑
效用论往往只考虑某一时刻的消费决策,而忽略了消费者行为的动态性 和时间变化性,无法解释消费者在时间序列上的消费行为。
03
难以测量和量化
效用论中的效用值和偏好等概念难以准确测量和量化,这使得模型的应
用受到限制,也难以进行实证研究。
基于期望效用的消费者行为模型
期望效用函数
该模型基于期望效用函数,将消 费者的偏好和风险态度考虑在内 ,能够更好地解释消费者的购买 决策行为。
风险和不确定性
模型考虑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 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引入了概 率和期望值等概念,能够更准确 地描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多个选择和偏好
基于期望效用的消费者行为模型 能够解释多个选择和偏好之间的 关系,以及消费者在不同选项之 间的权衡和取舍。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拓展研究范围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论)教学目的:明确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提高对需求理论的认识。
教学要求:阐明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内容和分析工具、方法,主要掌握序数效用论者如何利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来说明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序数效用论教学难点:需求曲线形状和需求规律的推导、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分析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小组讨论 计划课时:8课时第一节 基数效用论一、效用与边际效用 1、效用的概念与特点效用——就是消费者消费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特点:(1)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
效用本身并不包括是非的价值判断。
(2)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
2、基数效用论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效用的大小可以设想用数字表示并加以计算和比较,这就是基数效用论的由来。
基数效用是指可用基数1、2、3、4···等具体数字来衡量的效用。
3、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总效用(TU )——表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的总量。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带来的总效用的增加量。
假设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 ,则总效用函数为:()Q TU f =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Q Q TU MU ∆∆=)(当商品的增加量趋于无穷小,即ΔQ →0时有:dQ Q dTU MU )(3、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表述: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边际效应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
2、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1)生理或心理上的原因。
随着消费一种物品的数量的不断越多,消费者接受的重复刺激程度越来越弱。
使人生理上的满足程度或心理反应程度减少,而导致满足程度下降。
(2)从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来看,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
第三章消费者效用理论

预算线:用于购买X、Y商品的全部支出 正好等于可支配收入的所有X、Y的组合。
M=100, Px=4, Py=5
商品Y
20
100 4x 5y
预算线
0
25
预算线斜率: px py
商品X
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
收入变化 当收入发生变化时,预算线将会发生平行移 动。
M=100
X=4,Y=6时,U=72
(X+2)(Y+6),X是 蛋糕的块数,Y是牛奶
X=1,Y=15时,
的杯数。甲原有4块蛋糕、 U=63
6杯牛奶。现甲给乙3块
蛋糕,乙给甲9杯牛奶,
这项交易是否明智?如
果MRSXY是-2,甲愿意 为3杯牛奶而放弃1块蛋
糕吗?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 斜率为负值; 2 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递减) 3 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4 离原点越远,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问题
钻石对人的用途很有限而价格昂贵,生 命必不可少的水却很便宜,解释这一价 值悖论。
偏好(Preference)
偏好表示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喜欢程度或消费倾 向。 例如:湖南人喜欢吃辣椒 当消费者必须在不同商品之间做出取舍时, 偏好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关偏好的三个假设:
(1)完备性假设complete
M=70 M=30
价格变化 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预算线的斜 率将会发生变化。
商品Y
PX=2
PX=5
PX=3.5
商品X
如果两种商品的价格都发生了变化,但两 种价格的比值保持不变,其结果会怎样?
购买力(Purchasing power)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能力。既取决于绝对 收入水平,也取决于价格水平。
西方经济学微观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

替代效应不变化效用水平 收入效应变化效用水平
宏微观经济学
假设X商品旳价格
下降,Y商品价格
不变,则对X商品
旳需求量增长,
其中,X 1X 3为替 代效应,X 3X 2为 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正常商品旳价格效应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X1X2=X1X3+X3X2
正常商品旳替代效应同价格 成反方向变化,收入效应同价格成反方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收入支出变动的百分比
宏微观经济学
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 • 30%下列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生活水平 最富裕 富裕
小康水平 勉强度日 绝对贫困
宏微观经济学
历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旳恩格尔系数
年份
1957 1964 1981 1990 1997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当工资增长时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劳动供给小时数
a.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少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低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宏微观经济学
消费
工资
劳动力供 给曲线
替代效应
闲暇小时
收入效应
劳动供给小时数
b.对提升工资旳反应是享有更多旳闲暇
工资水平比较高时,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概念: 公式:
MRS xy
Y X
宏微观经济学
MRS递减规律
原因: MRS
递减
总效用不变 边际效用递减
公式: X • MU x Y • MU y
Y MU x X MU y
MRSxy
第讲效用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PPT课件

可得, MUX MUY (货币的边际效用)
PX
PY
14
用基数效用推导个人需求曲线
消费者对任何一种商品的最有购买量应该是这一 元钱购买该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和一元钱货币 的边际效用相等。
MU/P=λ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递减, λ是一个常数,
那么P必须下降。 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消费者
22
一、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计量可以相加 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
计量,无法加总,效用只能用序数表示 (第一、第二等) 其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23
关于偏好的假定
1、完备性假定 2、传递性假定 3、非饱和性假定
24
二、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的嗜好、一定的技术条件 和一定的资源条件下,选择商品时对不同的商品组合满 足程度是无差异的。是序数效用分析的基础
44
六、收入消费曲线
商品价格不变, 消费者偏好不变, 收入变化所引起 的消费者均衡变 动的轨迹。
45
恩戈尔曲线-收入与商品需求数量之间的 关系
(a)生活必需 品: 需求收入弹性小 于1 (b)奢侈品或 者劳务: 需求收入弹性大 于1
46
恩戈尔
食物支出金额
恩格尔系数=───────
总支出金额
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 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 最富裕。
37
消费者均衡
Y A
一般情况:商品有替代关系
边际替代率:MRSXY Y MUX Px X MUY Py
C
D
B
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与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来解释消费者决策的原理和行为。
它认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会考虑到商品的效用,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决策。
本文将探讨效用理论如何影响消费者行为,并且分析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效用理论概述效用是指个人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得到的满足感受。
效用理论主要包括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两个概念。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总体上产生的满足感受。
当消费者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时,总效用会逐渐增加,但增加的速度会递减。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额外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时所增加的满足感受。
边际效用在消费者决策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因为它决定了消费者是否继续购买。
二、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决策和需求理论方面。
1. 消费者决策消费者在决定购买何种商品或服务时,会对其带来的效用进行评估。
根据效用理论,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最大化总效用或边际效用的商品或服务。
例如,当消费者在购买零食时,会根据自身的喜好和需求来选择。
若一种零食在消费者当下的需求下提供了更高的边际效用,那么消费者往往会倾向于购买这种零食。
2. 需求理论效用理论对需求理论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根据效用理论,消费者的需求取决于商品或服务对其总效用或边际效用的贡献。
当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的总效用可能会下降,进而导致需求减少。
因此,根据效用理论,价格上涨会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另外,效用理论还解释了消费者在商品选择方面的偏好。
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更高边际效用的商品,因为这样能够使其总体效用最大化。
三、效用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效用理论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在经济学领域,也在市场营销和消费行为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产品定价策略根据效用理论,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若企业能够提供让消费者感受到较高边际效用的产品,那么消费者在考虑价格时可能更倾向于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被吸引购买。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一节无差异曲线(一)效用理论1.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
2.效用的定义: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2)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3)二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
【例题1-课后题第1 题】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 )A 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 效用是否可加总C 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 效用是否客观答案:B解析: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加总,所以可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4.边际效用理论---基于基数效用论(1)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
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是:TU= f (Q)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MU=ΔTU/ΔQ注:①从数学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②“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
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表)
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量(Q)
1 2 3 4 5 6
总效用
10 16 19 20 20 18
边际效用
10 6 3 1 0 -2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图示)
U TU
O
Q
MU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 增加的;
➢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 最大; ➢ 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用减
如一家民航公司开辟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新航线,每 运载一位旅客的全部成本是260元,那么,当每次飞 机有空位时,它能不能以每张130元的票价卖给学生 呢?有人可能会说:“不行!”理由是每个旅客的
全部成本是260元,低于这个数目的票价将给航空公 司造成亏损。但是,如果我们用边际分析法去分析 一下,便会发现,行!因为我们此时做决策不能依 据全部成本(它包括飞机维修费用以及机场设施和 地勤人员的费用等等),而是要依据边际成本。飞 机维修费以及机场设施费等的开销,不论是否搭载 学生,均是要发生的,而学生在飞机上的就餐费和 飞机因增加负载而增加的燃料支出,才是因学生乘 坐飞机而额外增加的成本。若该边际成本30元,则 边际收入130元大于它的边际成本,说明学生乘坐飞 机能为公司增加利润,所以,按低价让学生乘坐飞 机对航空公司是有利的。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体现了一种 “多样化是生活乐趣”的哲学。 他解释了为何人们追求多样化的 生活。
3.货币边际效用的假定
基数效用论者认为,货币如同商品一样, 也具有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规律对于 货币也同样适用。
但是,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基数效用 论者通常假定货币的边际效用是不变的, 其原因是单位商品的价格只占消费者总 收入的很小部分,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 的购买量发生很小变化时,所支出的货 币的边际效用变化非常小,对于这种微 小的货币的边际效用的变化,可以忽略。
1、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是一个 人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物品中所能得 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 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 增加的满足程度。
MUx
TU x
dU (x) dx
什么是边际
说有一位经济学家,有一次与一个护林员步行 穿过一处偏僻的地方。在一条羊肠小道的拐弯 处,他们突然看见前面不远处有一只凶神般的 灰熊。灰熊大概是很久没有猎到食物,肚子饿 坏了,朝着他们就冲了过来。经济学家见状急 忙丢下身上的背囊,取出其中的软便鞋,换下 脚上又笨又沉的靴子。护林员对此大惑不解, 好奇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灰熊要追 上我们是很容易的。”而经济学家却镇静地说: “我没有必要跑过灰熊哇,我只要能跑得过你 就够了。”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可以用具体的数字 来衡量,并可以求和加总。1、2、3
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理论:认为效用无法计量和加总, 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和次序。第一, 第二
无差异曲线方法
二、边际效用分析(基数效用论)
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货币边际效用的假定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需求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剩余
(2)效用的非伦理性:“人心不 足蛇吞象”,《乌鸦与狐狸》,香 烟、鸦片等都能满足人的需要
(3)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
水乡的一杯水与沙漠里的一杯水。
笑话
说有个商人拉了一船葱去贩卖,在海上遇上了风 暴,船被吹到了很远的一个海岛上。那个海岛的居民 从没有见到过葱,一尝之下,惊喜异常,当作宝贝, 结果用一船金子换了商人的一船葱,商人回来以后, 有个邻居看着眼红,他想,那个海岛的人一定也没见 过蒜,于是就拉了一船蒜去那个海岛,也准备换回一 船金子。你们猜,结果怎么样?海岛居民果然也没见 过蒜,一尝之下,也当作宝贝,于是换给了他一船葱。 对商人和他的邻居来说,金子的效用远远大于葱和蒜, 可是海岛的居民却把三者一视同仁。
一、总论: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效用 基数效用
基数效用用1、2、3这些数字表示,基数效用可 加总和求和,能知道各种物品的具体效用大小。 序数效用 序数效用用第一、第二、第三这些顺序或等级 表示,不能具体加总和求和,只能相互比较。
效用
(1)效用的含义:是消费者在消费 商品或劳务是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特别强调
由于效用是一种心理感受,所以经济学家认为,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得自于“内省”。例如,把 一个人的眼睛蒙住,请他伸臂膀,然后向他手 上加重物,开始他会感到重物的增加,但当重 物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尽管所加重物相同,他 的感觉是增加的(即边际的)重物越来越小。 韦伯-费克纳边际影响递减规律也证明了声音、 光线和其他感觉都存在这种现象递减。边际效 用递减与这些现象类似。
罗斯福在连任第四任美国总统成功时, 有记者问他是怎样的感觉。罗斯福递给 记者一块面包,记者受宠若惊,三口两 口地吃了,说味道很好。罗斯福让记者 一连吃了四块,然后看着记者微笑说: “你现在知道我的感觉了”。这个故事 说明了一个道理:即使是总统这样的职 位,积时既久,也会因事务的重复和繁 杂而失去趣味。
第二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效用理论) Utility Theory
效用总论 基数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分析 序数效用理论:无差异曲线分析
【教学重点】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 曲线的含义及特征。预算约束线 的含义。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
如何用经济分析工具分析 心理现象。消费者均衡条件 的证明。消费者剩余。
4.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既定和价 格已知的条件下作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 消费选择。
少。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 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 着消费者对某种消费品的增加,消费者从 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 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U
TU
Q MU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
(1) 生理原因(心理原因)
(2)物品的多用性,且人们的需求欲望有 轻重缓急之分,人们总是把资源(物品) 用于最需要的用途上,所以后一单位的 物品的效用总是低于前一单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