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毕业设计
接触网区间毕业设计

接触网区间毕业设计在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项毕业设计。
对于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接触网区间毕业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接触网区间是指电气化铁路系统中的供电部分,负责将电能输送到列车上,保障列车正常运行。
因此,接触网区间的设计和维护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接触网区间毕业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个高效、可靠的供电系统,以满足列车运行的需求。
这个项目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电气工程知识,包括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学生还需要了解铁路运输的特点和需求,以确保设计的接触网区间能够适应实际运行环境。
首先,学生需要进行相关的文献调研,了解接触网区间的基本原理和现有的设计方案。
通过对已有方案的研究和分析,学生可以了解到接触网区间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挑战。
例如,如何确保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何减少能源损耗等等。
这些问题将成为学生毕业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接下来,学生需要进行系统设计和模拟。
通过使用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学生可以模拟接触网区间的运行情况,评估设计方案的性能和可行性。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供电系统的拓扑结构、电压和电流的分配、线路的阻抗和损耗等因素。
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学生可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考虑到接触网区间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例如,如何确保供电系统的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如何设计合理的维护和检修方案等等。
这些因素对于接触网区间的长期运行和维护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
除了理论设计和模拟,学生还需要进行实际的实验和测试。
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和使用实际设备,学生可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这些实验结果将为学生的毕业论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证据。
最后,学生需要撰写毕业论文,总结和归纳整个设计过程和结果。
在论文中,学生需要清晰地陈述设计目标、方法和过程,解释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公兴车站站场接触网设计毕业论文

公兴车站站场接触网设计毕业论文目录摘要 (1)第1章绪论 (2)第2章机械计算 (3)2.1负载计算 (3)2.1.1自重负载 (3)2.1.2冰负载 (3)2.1.3风负载 (3)2.1.4合成负载 (4)2.2最大跨距计算 (4)2.2.1直线区段 (5)2.2.2曲线区段 (5)2.3半补偿链形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6)2.3.1当量跨距计算 (7)2.3.2 Ψ值计算 (7)2.3.3 Tco值的计算三次方程 (8)2.3.4 临界负载qlj的计算 (8)2.3.5 计算并绘制有载承力索安装曲线 (9)2.3.4计算并绘制接触线的弛度曲线及悬挂点处高度变化曲线 (9)2.3.5计算并绘制无载承力索安装曲线 (11)2.3.6计算最大附加负载下承力索的力 (13)2.4关于力差 T J=F(L) (15)2.4.1直线区段 (15)2.4.2曲线区段 (16)2.5绘制ΔT J E、ΔT JD E随L X而变化的曲线 (17)第3章接触线的受风偏移较核 (19)第4章支柱腕臂基础校核 (20)4.1支柱容量校核 (20)4.1.1支柱及其腕臂的水平和垂直负载 (21)4.1.2支柱容量校验 (21)4.2腕臂强度校核 (22)4.2.1确定着力点 (22)4.2.2对各力进行分解 (23)4.2.3求最大弯矩及最大轴力 (25)4.2.4强度校核 (26)4.3基础稳定性校核 (26)4.3.1计算换算水平力和换算水平高度 (26)4.3.2求极限载荷 (26)4.3.3基础计算 (26)第5章接触网平面设计原则 (28)5.1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 (28)5.1.1站场平面设计的容和次序 (28)5.1.2站场平面设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8)5.2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30)5.3本设计主要技术原则 (31)结论 (33)致谢 (34)参考文献 (35)附录一 (36)附录二 (37)附录三 (38)附录四 (39)第1章绪论经过不断地技术改进,实践证明,无论在运输能力、运输效率、机车的使用、检修、燃料的消耗以及劳动条件的改善等方面,蒸汽机车和燃机车牵引都是比不上的。
大学毕业设计---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

大学毕业设计---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毕业设计(论文)中文题目: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一、设计题目及内容1、设计题目:接触网设备损伤的检测与处理2、内容:电气化铁路的动力来源与电能,是通过接触网给电力机车供电的。
接触网开通送电即投入运行,由于接触网是露天装置,其结构、零件等必然要受到各种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加上电力机车受电弓沿接触线高速摩擦滑行,使接触网经常处在振动、摩擦、电热及构件本身物理变化影响之中,接触网技术状态极易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电力机车的安全行驶,应严格保证接触网的技术状态和供电质量,这样就必须对接触网进行经常的检查、调整和维修。
本文针对接触网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介绍。
二、基本要求1、运输能力、牵引总重提高、行驶速度。
2、消耗能源。
3、运输成本、机车车辆周转、整备作业。
4、污染、工作条件。
三、重点研究问题接触网设备容易出现的故障。
四、主要技术指标(1)运输能力大、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行驶速度快。
(2)消耗能源少,其热效率可达20%~26%。
(3)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业少。
(4)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工作条件好等优点。
五、应收集的资料及参考文献(一)应收集的资料(1)运输能力大、功率大、可使牵引总重提高、行驶速度快。
(2)消耗能源少,其热效率可达20%~26%。
(3)运输成本低,维修少,机车车辆周转快,整备作业少。
(4)污染少,粉尘与噪声小,工作条件好等优点。
(二)参考文献1吉鹏霄.接触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张道俊,张韬.接触网运营检修与管理.中国铁道出版社3刘达民.分段绝缘器和分相绝缘器的性能分析.北京.电气化铁道4侯应旗,柯志敏.接触网工.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5上海铁道科技.2008年第04期六、进度计划七、附注请老师斧正。
开题报告目前,电气化铁道在全球60多个国家的运营里程已经突破25万公里,占世界铁路总营业里程的近四分之一,承担了一半以上的铁路运量,显示了电气化铁道的巨大的潜力与生命力。
大沙坪车站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大沙坪车站接触网的平面布置图设计The Design of the C atenary’s floorplanfor Dashaping Station2014届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号 20106776学生姓名吉鹏斐指导老师张福生完成日期 2014年5月20日摘要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和设计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基础,使接触网始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安全可靠的向电力机车供电,对于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有着重大意义。
本设计是对车站接触网的设计,重点介绍了高速电气化接触网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征,如接触线索,支持装置,接触悬挂,定位装置,支柱基础等部分;同时完成了关于站场接触网平面布置图的设计计算,如气象条件与悬挂形式的确定,负载计算,拉出值与锚段选择,跨距确定与校验,支柱负载计算与校验等部分;最后完成了平面图表格栏部分与并对本设计做了最后总结性说明。
本设计绘制出了大沙坪车站接触网的CAD平面布置图与供电平面图。
关键词:站场接触网布置图AbstractThe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catenary is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so that to make the catenary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safe and reliable power supply to electric locomotiv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arantee the rail transport smooth flow.This design is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station catenary, focusing on the basic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catenary, such as contact leads, support devices, touch suspension, positioning devices, and other parts of the foundation pillars; simultaneously on the station catenary floorplan design calculations, such as weather conditions and the form of the suspension, load calculation, pull the anchor segment selector value, determine the span calibration, and other pillars of the load calc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part; finally completed the plan forms part of the column and the design and made a final summary description.This design drawn out of the station Dashaping catenary CAD floor plan and the map for suppling energy.Key words:Station Catenary Layout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1 国外研究现状 (1)1.2.2 国内研究现状 (1)1.3 论文研究内容 (2)第2章气象条件及负载计算 (3)2.1 气象条件 (3)2.2 接触悬挂类型 (4)2.3 负载计算 (5)第3章站场平面布置图设计 (8)3.1 供电平面图 (8)3.1.1 供电方式 (8)3.1.2 供电平面图 (8)3.2 拉出值计算与锚段划分 (9)3.2.1 拉出值计算 (9)3.2.2 锚段划分 (9)3.3 中心锚结 (10)3.4 跨距计算 (11)3.5 接触线索驰度长度计算 (14)3.5.1 张力驰度计算 (14)3.5.2 线索长度计算 (15)3.6 全补偿简单链型悬挂安装曲线计算 (16)第4章接触网设备选择 (19)4.1 支持装置 (19)4.1.1 腕臂支持装置 (19)4.1.2 硬横跨 (19)4.2 定位装置 (20)4.2.1 正定位和反定位 (20)4.2.2 组合定位 (21)4.3 支柱负载计算与校验 (22)4.3.1 中间柱容量校验 (25)4.3.2 转换柱容量校验 (26)4.3.3 锚柱容量校验 (28)I第5章表格栏及相应说明 (30)5.1 侧面界限 (30)5.2 支柱类型 (30)5.3 地质情况 (31)5.4 横卧板类型 (32)5.5 接触网接地 (33)第6章结论 (34)参考文献 (35)致谢 (36)附录 (37)附录A 外文资料 (37)附录B 大沙坪车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设计CAD图 (62)II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毕业设计第1章绪论1.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接触网在供电回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电气化铁道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必须使接触网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安全可靠的向电力机车供电,对于保证铁路运输畅通无阻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接触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接触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绪论 . (1)第一节电气化铁道概述 (1)第二节接触网(平面)设计原则 (1)第三节本论文的主要设计内容 (2)第二章接触网的设备与结构 (3)第一节接触网悬挂类型 (3)一、简单接触悬挂 (3)二、链形接触悬挂 (3)三、高速接触网的悬挂模式 (4)第二节接触网线索 (4)一、接触线 (4)二、承力索 (6)第三节支持装置 (7)一、概述 (7)二、腕臂支持装置 (7)第四节定位装置 (11)一、定位装置的作用 (11)二、定位器类型 (11)三、定位装置形式 (12)四、高速接触网定位装置 (14)第五节支柱 (14)一、支柱的分类原则 (14)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 (14)三、钢支柱 (15)第六节基础及其类型选择 (15)一、基础类型 (15)二、钢筋混凝土柱横卧板 (16)第七节锚段关节及中心锚节 (17)一、锚段关节 (17)二、中心锚结 (21)第八节张力自动补偿装置 (23)第九节线岔及供电设施 (24)一、线岔 (24)二、接触网供电设施 (24)第三章接触网设计的基本内容 (26)第一节接触网的设计程序 (26)第二节接触网设计的原始资料 (27)第三节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27)第四章接触网设计计算基础 (29)第一节气象条件的确定 (29)一、概述 (29)二、接触网设计计算气象条件的确定 (29)第二节计算负载的确定 (31)一、自重负载 (31)二、冰负载 (32)三、风负载 (32)第三节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安装曲线 (33)第四节接触线跨距许可长度的计算 (35)第五节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37)第六节支柱负载的计算 (38)一、垂直负载 (39)二、水平负载 (39)第五章接触网平面设计基础 (42)第一节概述 (42)第二节区间接触网平面设计 (42)一、区间锚段长度的划分 (42)二、区间支柱的平面布置 (43)第三节表格栏及相应说明 (44)一、侧面限界及拉出值 (44)二、支柱类型 (45)三、地质情况 (45)四、基础(横卧板)类型 (45)五、软横跨结点或拉杆、腕臂、定位管、定位器 (46)六、安装图号 (46)七、接触线高度 (47)第六章安家河—打柴沟接触网平面设计 (49)第一节原始资料 (49)一、气象资料 (49)二、线路资料 (49)第二节设计计算(调整校验) (50)一、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安装曲线计算 (50)二、最大跨距许可长度的校验计算 (51)三、锚段长度的校验计算 (53)四、支柱容量的校验计算 (54)第三节设备选择及设计参数 (57)第四节平面布置(设计) (57)第七章结论 (59)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电气化铁道接触网施工技术年月日电气工程系随着当今国内外电气化铁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接触网的现代化施工和技术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对接触网的下部工程、支持结构、线索架设及接触悬挂、设备等相关施工项目的技术规范要求进行了介绍。
在一系列项目中要保证每一个项目的技术质量要求,保证每个施工项目的技术含量。
只有在保证技术、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接触网才会无论在任何条件下,才能保证良好地供给电力机车电能,保证电力机车在线路上安全,高速运行。
相对来说就对工程单位在电气化施工人员、施工技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以及准备方面要求较高,自然在施工前要做的施工技术规范。
施工技术规范更好的能统一全线工程在不同施工队施工时的施工标准以及工艺,能更好的标准了工程的施工要求、质量保证措施、明确了建设各方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卡控。
体现了企业在工程建设中的科学施工和现代化管理的先进性,并在符合上述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节省投资、结构合理、维修简便、便于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 支持结构;线索架设;接触悬挂;设备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电气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环节之一。
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动力是电力机车,机车本身不带能源,所需能源由电力牵引供电系统提供。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是指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大部分。
变电所设在铁道附近,它将从发电厂经高压输电线送来的电流,送到铁路上空的接触网上。
接触网是向电力机车直接输送电能的设备。
沿着铁路线的两旁,架设着一排支柱,上面悬挂着金属线,即为接触网,它也可以被看作是电气化铁路的动脉。
电力机车利用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得电能,牵引列车运行。
世界上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是德国的西门子公司和哈尔斯克公司于1879年在柏林贸易展览会上铺设的,长300米,轨距为1000毫米。
此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铁路运量的增长和对能源利用率的重视,全世界电气化铁路营业里程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在1300000公里的铁路中,电气化铁路有180000公里,占铁路总里程的13.8%。
接触网毕业设计

目录第一章接触网设计基础 (1)一、接触网的基本要求 (1)二、接触网的设计组成及计算条件 (1)1、接触网的设计组成 (1)2、气象条件的确定 (1)3、计算负载的确定 (2)第二章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的相关概念 (3)一、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内容 (3)二、站场平面设计原则 (3)第三章负载计算 (8)第四章软横跨支柱容量校验 (10)一、负载计算: (10)二、确定横向承力索的水平张力T (11)三、确定上、下部固定绳的张力 (12)第五章软横跨预制计算 (14)一、确定参数 (14)二、确定悬挂负载 (15)三、确定最短吊弦位置 (15)四、求横向承力索分段长度和总长度 (16)第六章偏移值校验 (18)后记 (20)参考文献 (21)附图(咽喉区放大图、金昌站场平面设计图) (22)第一章接触网设计基础一、接触网的基本要求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供电装置之一,其功用是通过它与受电弓的接接触,而将电能传送给电力机车。
接触网是一种无备用的户外供电装置,经常受冰、风等恶劣气候的影响,一旦损坏将中断行车,会给运输工作带来巨大损失。
所以,一个好的接触网应该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接触悬挂应弹性均匀、高度一致,在高速行车和恶劣气象条件下,能保证正常取流。
(1)、接触网结构应该力求简单,并保证在施工和运营检修方面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接触网的寿命应尽量长,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抵抗腐蚀的能力。
(3)、接触网的建设应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及其它贵重材料,降低成本。
二、接触网的设计组成及计算条件1、接触网的设计组成设计工作是基本建设的一个主要环节,接触网设计是铁道电气化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接触网设计文件要体现根据我国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特点所制定的技术政策,反映革新和科研成果,采用国外先进技术,遵循国家和铁道部颁发的有关管理上的规范,章程。
铁道电气化工程设计,一般采用两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
A、初步设计主要解决下列问题:a、确定主要技术条件、主要设备类型。
毕业设计接触网

题目:院系:专业:姓名:指导教师:兰州交通大学院系兰州交通大学专业电气化铁道工程年级学号姓名学习中心襄樊学习中心指导教师题目车站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及吊弦偏移值计算指导教师评语是否同意答辩过程分(满分20)指导教师(签章)评阅人评语评阅人(签章)成绩答辩组组长(签章)年月日毕业设计任务书班级学生姓名刘友军学号发题日期:2009年6 月1 日完成日期:2008年7月20 日题目车站站场接触网平面设计及吊弦偏移值计算题目类型:工程设计技术专题研究理论研究软硬件产品开发一、设计任务及要求接触网是电气化铁道中主要输电装置,接触网平面设计特别是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是施工设计的重要内容。
从现场设计、施工等部门来看,接触网平面设计占用了大量人力,花费过多精力。
因此,对电化专业而言掌握接触网平面设计及相关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
本论文的目的是通过毕业设计,掌握CAD 技术在接触网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二、应完成的硬件或软件实验①完成车站接触网支柱平面布置。
②完成接触网平面设计的咽喉区放大图及下锚。
③完成接触网平面设计表格栏的计算④完成应用CAD技术的站场平面布置图。
三、应交出的设计文件及实物(包括设计论文、程序清单或磁盘、实验装置或产品等)毕业设计、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论文四、指导教师提供的设计资料1.电子稿件和电子图书2.于万聚编著高速铁路电气化接触网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五、要求学生搜集的技术资料(指出搜集资料的技术领域)1.电气化铁道接触网设计手册2.接触网施工规范六、设计进度安排第一部分收集接触网站场平面设计相关资料。
(1周)第二部分站场平面布置图。
(4周)第三部分支柱容量及软跨预制计算。
(2周)第四部分吊弦偏移值计算。
(1周)第五部分完成论文写作及整理。
(2周)评阅及答辩( 周)指导教师:年月日学院审查意见:审批人:年月日诚信承诺一、本设计是本人独立完成;二、本设计没有任何抄袭行为;三、若有不实,一经查出,请答辩委员会取消本人答辩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类型......................................................... 15
二、钢筋混凝土柱横卧板............................................... 16
一、支柱的分类原则................................................... 14
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支柱............................................. 14
三、钢支柱........................................................... 15
三、风负载........................................................... 32
第三节全补偿链形悬挂的安装曲线....................................... 33
第四节接触线跨距许可长度的计算....................................... 35
第一节气象条件的确定................................................. 29
一、概述............................................................. 29
二、接触网设计计算气象条件的确定..................................... 29
本论文共包括七章内容,第一章是对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概述;第二章则主要介绍了高速电气化接触网的基本组成和结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接触网设计的基本内容;第四、五章主要包括接触网设计计算基础和平面设计基础;最后两章主要是对安家河至打柴沟区间的接触网平面设计。
关键词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平面设计,结构特征
第三节本论文的主要设计内容............................................. 2
第二章接触网的设备与结构............................................... 3
第一节接触网悬挂类型.................................................. 3
第五节链形悬挂锚段长度的计算......................................... 37
第六节支柱负载的计算................................................. 38
一、垂直负载......................................................... 39
this thesis includes 7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es to catenary systems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 and thestructure features of catenary systems.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basic conte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catenary systems . the forth and fifth chapter are mainly including basic knowledge of the design calculation and graphic design. the last two chapters are mainly about the graphic design from an jia he to da chai gou.
三、定位装置形式..................................................... 12
四、高速接触网定位装置............................................... 14
第五节支柱........................................................... 14
接触网毕业设计
【篇一:接触网毕业设计论文】
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接触网平面设计
院系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
班级电气1101
学生姓名潘佳佳
学号201121418
指导教师
2007年06月15日
摘要
近年来,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发展十分迅猛。接触网技术的研究和设计是高速电气化铁路发展的基础。本论文在概述接触网基本组成的基础上,系统的阐述了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支持装置、结构特征、供电方式等,并着重论述了高速接触网的设计原理及设计内容。最后,本论文完成了安家河至打柴沟区间的接触网平面设计。
第二节接触网设计的原始资料........................................... 27
第三节接触网设计的主要内容........................................... 27
第四章接触网设计计算基础..............................................29
二、接触网供电设施................................................... 24
第三章接触网设计的基本内容............................................ 26
第一节接触网的设计程序............................................... 26
第八节张力自动补偿装置............................................... 23
第九节线岔及供电设施................................................. 24
一、线岔............................................................. 24
第四节定位装置....................................................... 11
一、定位装置的作用................................................... 11
二、定位器类型....................................................... 11
第二节接触网线索...................................................... 4
一、接触线............................................................ 4
二、承力索............................................................ 6
第三节支持装置........................................................ 7
一、概述.............................................................. 7
二、腕臂支持装置...................................................... 7
第七节锚段关节及中心锚节............................................. 17
一、锚段关节......................................................... 17
二、中心锚结......................................................... 21
key words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catenary systems, graphic design,
structure features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电气化铁道概述.................................................. 1
第二节接触网(平面)设计原则........................................... 1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speed electrified railway is very tendency in recent years. it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of the catenary systems.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basic contentsof catenary systems,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supporting equipments, structure features and power way of high-speed catenary systems, emphasizes on the principle and contents of design catenary systems. at last, this thesis has completedthe graphic design of the interval from an jia he to da chai 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