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的治疗规范
国家弱视消除标准

国家弱视消除标准
一、覆盖范围
国家弱视消除标准旨在全面覆盖从诊断、治疗、预防到康复的各个领域,确保每一位患者得到及时、科学、有效的干预和治疗。
二、诊断标准
1.视力低于0.8或矫正视力低于0.8;
2.存在明显的斜视或眼球运动障碍;
3.眼部结构异常或病变;
4.排除其他眼部疾病。
三、治疗原则
1.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2.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多种手段;
3.定期复查:治疗过程中需定期进行视力、眼位等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四、预防措施
1.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及早发现弱视等眼部问题;
2.提倡科学用眼,保持正确的阅读和观看姿势;
3.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使用;
4.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
五、康复标准
1.视力得到明显提高,接近或达到正常范围;
2.眼位恢复正常,眼球运动障碍得到改善;
3.患者能够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六、监测指标
1.视力变化情况;
2.眼位及眼球运动情况;
3.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七、资源配置
1.建立健全的眼科诊疗体系,确保基层医院具备弱视诊疗能力;
2.加强眼科医生的培养和引进,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3.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实现城乡医疗资源均衡发展。
八、知识普及
1.开展弱视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弱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3.提供弱视防治科普资料,方便患者及家属获取相关知识。
治疗弱视的方法

治疗弱视的方法
弱视,又称“懒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睛疾病,通常发生在儿童期。
患有弱视的人在一个或两只眼睛中无法获得清晰的视觉,这可能是因为眼球发育不良或者因为大脑无法正确处理眼睛传递的图像信息所致。
弱视不仅会影响视力,还可能对患者的生活和学习造成困扰。
因此,治疗弱视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治疗弱视的方法。
首先,眼部训练是治疗弱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眼部训练,可以增强患者眼部肌肉的灵活性,提高眼球的灵活性和视觉的准确性。
眼部训练包括眼球运动训练、眼睛按摩、眼球注视等,这些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弱视症状,提高视力。
其次,视力矫正也是治疗弱视的重要方法之一。
患有弱视的人通常需要佩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以便获得清晰的视觉。
眼镜或隐形眼镜可以帮助患者看清远处或近处的物体,从而减轻弱视的症状,提高视力。
此外,视力训练也是治疗弱视的有效手段之一。
视力训练包括使用视力训练仪器进行眼部训练、进行视力保健操等,这些训练可
以帮助患者改善弱视症状,提高视力。
除了上述方法外,眼部手术也是治疗弱视的一种选择。
对于一些严重的弱视病例,眼部手术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视力。
例如,对于因眼球发育不良导致的弱视,可以通过眼部手术来修复眼球结构,从而改善视力。
总的来说,治疗弱视是一个复杂而严肃的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
除了上述介绍的方法外,患者还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帮助自己尽快康复。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患有弱视的人重获清晰的视力,重拾快乐的生活。
治疗弱视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

治疗弱视的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弱视是常见的儿童眼科疾病之一,指的是因眼部解剖、生理或病理发生异常,导致视觉功能发育不全的情况。
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对于孩子的视觉发育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治疗弱视的基本原则包括早期诊断、病因治疗、眼科治疗和视觉矫正,并且需要注意一些相关事项。
1.早期诊断:早期发现和诊断是治疗弱视的关键,因此对儿童的视觉进行定期检查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儿童在6岁前进行视觉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弱视。
2.病因治疗:在治疗弱视时,需要针对引起弱视的原因进行治疗。
例如,如果弱视是由屈光不正引起的,那么需要配戴适当的眼镜或角膜塑形镜来纠正这个问题。
3.眼科治疗:眼科治疗主要包括使用眼罩或滴眼液来促进弱视眼的视觉发展。
眼罩用于遮盖正常视力较强的眼睛,强迫弱视眼进行视觉训练。
滴眼液含有特殊的药物成分,可以扩大瞳孔,使视网膜接收到更多的光线,从而帮助弱视眼的视觉发展。
4.视觉矫正:视觉矫正是指使用眼镜、角膜塑形镜或角膜塑形镜等视觉辅助器具来帮助弱视眼进行视觉矫正。
这些辅助器具可以提高弱视眼的视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在治疗弱视时1.定期复查:治疗弱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定期进行视觉检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复查的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3-6个月1次。
2.家庭配合:治疗弱视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
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正确佩戴眼镜或视觉辅助器具,保证孩子良好的视物距离和光线环境,并鼓励孩子按时进行视觉锻炼。
3.坚持治疗:治疗弱视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因为弱视的复发率较高,所以即使在治疗期间视力有所改善,也需要继续坚持治疗,直到视力稳定。
4.注意眼部保护:为了保护弱视眼,孩子需要注意避免眼部受伤,如避免猛烈运动时接触球类或其他尖锐物品,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看等。
总之,治疗弱视的基本原则包括早期诊断、病因治疗、眼科治疗和视觉矫正。
家长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保证孩子进行有效的视觉治疗,同时要注意相关的事项,如定期复查、家庭配合、坚持治疗和眼部保护等。
严重弱视治疗方法总结

2、高度远视伴有内斜视的治疗要点
1、特点 (1)为难治性弱视; (2)常一眼视力较好,另一眼视力较差; (3)戴全矫镜可矫正斜视,但不利差眼视力提高。 2、治疗要点 (1)戴全度数矫正眼镜3个月矫正斜视: 如斜视矫正了,减少150度后用第三代以上复合仪治疗,3次/日。 如斜视不能矫正,戴2/3远视度数眼镜后优先治愈无斜眼,然后盖无斜眼治斜眼。 (2)视力<0.3,多用色光功能。可定制高度远视低视力专用视标,加用“辅助镜”训练,视力升到0.3以上后多做“飞点、飞光”训练。
弱视治疗食疗
7.桃仁罐焖乌鸡 原料:净乌鸡半只,核桃仁10克,石斛10克,生地10克,生姜,葱白,黄酒,碘盐各适量。 做法:将乌鸡切块,入沸水中焯过后捞出备用,沙罐底部铺垫生姜,葱白,依次码放鸡块,核桃仁,石斛和生地用布包起来,放入黄酒,清水淹没原料。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两个小时,加碘盐调味,即可食用。 特点:滋补肝肾,增强视力。 8.芝麻枸杞粥 原料:黑芝麻10克,粳米50克,枸杞子10克,蜂蜜,清水适量。 做法:将粳米,芝麻用清水洗净,加枸杞子和清水煮开后转小火,熬成粥状,待温凉些调入蜂蜜,即可食用。 特点:补肝肾,养血和血,明目。 10、黑豆500克,核桃仁500克,牛奶1杯,蜂蜜1匙。制法:黑豆沙熟后待冷,磨成粉。核桃仁炒至微焦,去衣,待冷后捣成泥。取以上两种食品各1匙,冲入1杯煮沸的牛奶,加入蜂蜜1匙,能改善眼部肌肉的调节功能。 11、枸杞10克,桑葚10克,山药20克,红枣10个。制法:将上述四种材料水煎,分两次饮用,中间间隔3-4小时。弱视儿童长期服用,能消除眼疲劳症状。
5、眼球震颤弱视治疗要点
1、特点 (1)为难愈性弱视。 (2)易导致或伴有斜视 (3)易形成偏头看等。 2、治疗要点 (1)配镜的度数较常规减少50到100度(近视按常规配镜) (2)偏头验配眼镜,镜片顶点距尽可能<10mm,以便减少因镜片晃动而加重物像晃动的作用。 (3)尽早用双目式弱视仪,最好用第3代以上。4~5代复合仪可以定制眼球振颤专用训练视标。 (4)多作偏头减颤下的弱视治疗。 (5)鼓励偏头减颤注视。
规范的弱视训练方法包括

规范的弱视训练方法包括弱视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也称为“懒眼”。
患者在视觉发育阶段,因一眼视力较差或不正常,导致大脑对其视觉信息处理能力的障碍。
早期干预和规范的弱视训练方法对恢复患者的视觉功能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规范的弱视训练方法。
1. 矫正视力弱视训练的首要目标是改善患者的视力。
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屈光度不正常的眼睛,以使其明确和改善视力。
矫正屈光度可以减少眼球调节负担,提高弱视眼的视力。
2. 阻挡强眼阻挡强眼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刺激弱视眼的视觉功能。
这种方法通过使用眼睛贴纸或眼罩,将弱视眼盖住,强迫患者使用弱视眼进行观察,刺激其视觉系统。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弱视眼重新开始工作,增强其视觉能力,并减少对强眼的依赖。
3. 视觉训练视觉训练是弱视治疗的核心内容。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弱视眼建立和加强视觉连接,提高其感知和辨别能力。
视觉训练包括使用各种视觉刺激,如视觉棋盘、视力图、阅读材料等,结合眼球运动的练习。
通过反复的训练,可以提高弱视眼的视觉能力,并改善其空间定位和形状识别等功能。
4. 视觉体验弱视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视觉体验来激发弱视眼的视觉系统。
强化患者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和感知,刺激大脑对视觉输入的处理能力。
视觉体验可以通过使用各种视觉刺激,如立体图像、图形拼图、触觉游戏等来实现。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弱视眼对细节和深度的感知能力,增强其视觉功能。
5. 家庭配合和持续跟踪弱视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及其家长的积极配合。
家庭配合包括按时进行视觉训练,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以及监督视觉训练过程中的进展。
此外,持续跟踪也非常重要,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和评估,以确保弱视训练的有效性和继续性。
总结起来,规范的弱视训练方法包括矫正视力、阻挡强眼、视觉训练、视觉体验,以及家庭配合和持续跟踪。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弱视眼的视觉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学习能力。
重要的是,弱视训练需要持续进行,以确保长期的效果。
弱视治疗方法

弱视治疗方法弱视,又称“懒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睛视力障碍问题,主要表现为一只眼睛的视力较另一只眼睛低。
弱视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眼部训练、眼镜矫正、视力训练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弱视治疗方法。
首先,眼部训练是治疗弱视的常见方法之一。
通过眼部训练,可以帮助弱视患者加强弱视眼的视觉能力,促进眼部肌肉的协调性,提高眼睛的对焦能力。
眼部训练的方法包括眼球运动训练、眼睛按摩、眼部保健操等,这些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弱视患者的视力问题。
其次,眼镜矫正也是治疗弱视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一些由于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通过佩戴适当的眼镜进行矫正可以有效改善视力问题。
眼镜矫正可以根据弱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配镜,以达到最佳的矫正效果。
另外,视力训练也是治疗弱视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视力训练,可以帮助弱视患者提高眼睛的对焦能力和视觉敏感度,促进弱视眼的功能恢复。
视力训练的方法包括阅读训练、视力保健操、视力游戏等,这些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弱视患者的视力问题。
最后,对于一些严重的弱视病例,手术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例如,对于由于眼球畸形引起的弱视,可以通过手术进行矫正,以恢复眼球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弱视治疗方法包括眼部训练、眼镜矫正、视力训练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式。
针对不同的弱视病例,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弱视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坚持进行眼部训练和视力训练,同时定期复诊,以监测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通过科学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更多的弱视患者重获清晰的视力。
眼科疾病弱视诊疗规范

弱视诊疗规范【概述】弱视是指在视觉发育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视觉细胞有效刺激不足,导致单眼或双眼最好矫正视力低于同龄正常人,而这种视力下降又不能直接归因于眼球结构和视路异常的一种视觉状态。
【临床表现及原因】1.通常为单眼,但也有双侧发生。
2.导致弱视可能因为:(1)儿童期患共同性斜视,称为斜视性弱视。
(2)双眼屈光参差,称为屈光参差性弱视。
(3)双眼高度远视或高度近视,且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称为屈光性弱视。
(4)眼球屈光介质浑浊或不透明,限制充分的视觉感知输入,扰乱视觉发育,称为形觉剥夺性或遮盖性弱视。
3.阅读时出现拥挤现象,即患眼对大小相同、排列成行字母的识别能力,比同样大小单个字母的识别能力小得多。
4.对比敏感度检查显示全频段降低,高峰左移。
5.图形视诱发电位显示波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
【诊断要点】根据病史、视功能和眼部伴发病变可做出诊断。
【治疗方案及原则】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2.应针对引起屈光介质浑浊的疾病进行治疗,如先天性白内障应尽早手术治疗。
3.行睫状肌麻痹下屈光检查,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
4.对于大多数单眼弱视患儿或双眼视力不相等的患儿,限制使用视力好的眼,强迫使用视力差的眼。
(1)健眼全遮盖疗法。
(2)压抑疗法:用正镜片或滴0.5%-1%阿托品滴眼液压抑健眼功能,弱视眼戴矫正眼镜。
(3)视觉刺激疗法:如采用视觉刺激仪进行训练。
5.手术矫正斜视,应在弱视治疗后双眼视力相等或弱视眼获得最大矫正视力后进行。
6.对于年龄大于12岁的儿童,尚无特效疗法。
如果没有采用过遮盖疗法,可以试行。
弱视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1.诊断与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症状等信息。
-进行全面的视觉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屈光状态等。
-眼科检查,排除其他眼部疾病导致的视力下降。
-视觉功能评估,包括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立体视等。
2.治疗原则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抓住视觉发育关键期,提高治疗效果。
-光学矫正:根据患者屈光状态,选用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
-遮盖疗法:针对单眼弱视患者,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弱视眼得到更多使用,提高其视力。
-生理和心理干预:关注患者生理和心理健康,提高治疗依从性。
4.治疗周期与流程
-初期治疗:治疗周期为3-6个月,期间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巩固治疗:治疗周期为6-12个月,期间加强视觉训练,提高治疗效果。
3.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用具有改善视力的药物,如左旋多巴、视神经营养药等。
(2)视觉训练:通过针对性的视觉训练,提高患者的调节功能、集合功能、眼球运动功能等。
(3)光学矫正:根据患者视力情况,选用合适的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
(4)遮盖疗法:对于单眼弱视患者,采用遮盖疗法,促使弱视眼得到更多使用,提高其视力。
四、方案实施与监管
1.实施主体:由具备合法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士负责实施治疗方案。
2.监管部门:卫生健康部门、药品监管部门等对治疗方案的执行进行监管。
3.患者权益保障: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享有知情权、选择权等合法权益。
五、总结
本方案针对弱视患者,制定了一套合法合规、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通过综合治疗、长期坚持、个性化调整等原则,旨在帮助患者改善视力,提高生活质量。在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循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权益得到保障。希望本方案能为弱视患者带来福祉,助力我国视觉健康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弱视的治疗规范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一、前言弱视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眼病,患病率约为儿童的1%-5%。
弱视仅发生在视觉尚未发育成熟的幼儿期。
弱视的治疗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
弱视影响立体视觉。
二、定义(一)VonNoordenMD(1985)由于形觉剥夺或双眼相互作用异常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眼科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经恰当治疗后视力提高者。
(二)美国眼科学会临床指南(2003)由于视觉中枢异常导致最好矫正视力下降,儿童早期由于光学性、物理性或眼位异常引起视觉发育异常。
(三)美国视光学会临床指南(CPG)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1.0,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发病年龄上限是6-8岁(2004)。
(四)美国眼科学会眼科基础与临床教程斜视与小儿眼科分册不能直接归因于眼部或视路的任何结构异常所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是由生命早期异常的视觉经验引起的,常发生于眼位偏斜、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和各种造成视觉图像质量下降的疾病。
(五)中华眼科学会斜视弱视学组(2010)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
三、病因弱视的根本原因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视觉剥夺和双眼相互作用异常。
(一)视觉剥夺由于先天性或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进入眼内的光刺激不够充分,剥夺了黄斑形成清晰物像的机会。
(二)双眼相互作用两眼视觉输入不等引起清晰物像与模糊物像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
四、分类按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一)斜视性弱视由于斜视引起的复视和视混淆,使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大脑视皮质中枢主动抑制由斜视眼传入的视觉冲动,使黄斑功能长期被抑制而形成弱视。
单眼性斜视形成弱视。
(二)屈光不正性弱视多发生于未戴过屈光矫正眼镜的高度屈光不正患者。
主要见于双眼高度远视或散光,双眼的最佳矫正视力相等或相近。
一般认为远视5.00DS,散光2.00DC,近视10.00D会增加产生弱视的危险性。
未经配镜矫正,虽经调节,仍无法获得清晰的视网膜影像,引起双侧弱视,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后,视力可以逐渐提高。
(三)屈光参差性弱视两眼远视球镜相差1.5DS,柱镜相差1.0DC,近视6.0D致使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合困难,视皮质中枢只能抑制屈光不正度数较高的一眼,日久形成弱视。
(四)形觉剥夺性弱视在婴幼儿期,尤其在生后头3个月,由于角膜混浊、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完全性上睑下垂或遮盖一眼过久,妨碍外界物体对视觉的刺激,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形觉剥夺可形成严重弱视,其视力预后较斜视性或屈光参差性弱视更为严重。
五、弱视程度根据矫正屈光不正后的远视力分为:重度弱视:≤0.1;中度弱视:0.2-0.5;轻度弱视:0.6-0.8。
六、临床特征(一)光觉弱视眼的视功能在许多方面有异常,如视力减退,拥挤现象,旁中心注视和对比敏感度下降,但它的中心凹和周边部视阈正常,能察觉最暗淡的光亮。
(二)视力1.~2岁视力评价法:(1)定性检查:对光反射,固视反射,瞬目反射,追随运动,视动性眼震等;(2)定量检查:视动性眼震法(OKN),EOG,视觉诱发电位,条栅视力卡,PL法;(3)视力评价:新生儿视力约为0.03~0.05,VEP客观检查结果:6个月就达到了1.0,OKN,PL检查等心理物理检查是0.1~0.3。
2.2~4岁视力检查方法:图画、E字及环形单视表检查。
3.5岁或更大儿童视力检查方法:(1)Snellen视力表等。
此年龄视力称为幼稚型视力,其特征是分读困难;(2)注重双眼视力差别的定性检查。
4.各阶段的儿童视力:儿童的视力发育不是由异常到正常,而是由低常到正常。
(1)2-3个月:0.01-0.02(2)4-5个月:0.02-0.053)6-8个月:0.06-0.1(4)9-12个月:0.1-0.15(5)1岁:0.2-0.25(6)2岁:0.5(7)3岁:0.7(8)4岁:0.8(9)5岁以上:1.0(三)对比敏感度(1)对比敏感度是在明亮对比变化下,人眼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的正弦光栅视标的识别能力,是重要的形觉功能定量检测指标;(2)研究表明,弱视均有CSF功能的缺损;(3)正常人与弱视者比较,CSF曲线较正常低,峰值左移。
(四)拥挤现象对单个视标的识别能力比对同样大小但排列成行的字体的能力要高的多,这个现象叫拥挤现象。
拥挤现象的原理是因为侧方抑制不完全,人眼在辨别物体时,除了集中于该物体,周边物体对其干扰应该排除,此为侧方抑制。
若侧方抑制不完全处于失抑制状态,兴奋会扩散,旁边物体对被注视物体的干扰不能排除,此为拥挤现象。
拥挤现象临床意义:1.发育性弱视患者应做单个字体和行列字体两种视力表检查;2.弱视治疗的目的是使行字体视力正常;3.单个字体视力正常而行字体视力仍不正常者预后不佳;4.二者差别越大,预后越差。
(五)注视性质1.中心注视-1°以内。
2.旁中心凹注视-1~3°。
3.黄斑注视-3~5°。
4.周边注视-5°以外。
(六)电生理研究1.P-VEP:弱视眼的VEP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刺激双眼时振幅不明显增高。
2.P-VEP和P-ERG:振幅降低,潜伏期延长。
提示弱视眼的病理改变不仅在视中枢,视网膜的神经节细胞也受到影响,尤以分辨精细图形结构的X-细胞受损明显。
3.多导VEP地形图:正常儿童双眼或单眼全视野刺激多导VEP呈对称分布;内斜视弱视眼有半视野刺激效应,分布非对称分布,其对侧眼亦为半视野刺激的效应;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弱视眼与对侧眼的评价结果呈对称分布。
七、诊断视力检查、屈光检查: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眼位检查:斜视性弱视;外眼、屈光间质检查:形觉剥夺性弱视;注视性质检查:中心注视性弱视、旁中心注视性弱视。
(一)弱视筛查年龄建议筛查开始年龄为1岁。
1-3岁儿童采用眼底瞳孔反射照相法检查,发现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或屈光间质混浊等弱视危险因素。
大于3岁儿童开始视力筛查。
(二)弱视诊断标准对不同年龄儿童采用不同视力参考值的下限:3岁为0.5,4-5岁为0.6,6-7岁为0.7。
如果幼儿视力低于同龄儿童正常视力下限,双眼视力相差不足两行,但临床未发现形成弱视相关的危险因素,诸如:单眼斜视、屈光参差、上睑下垂、屈光间质混浊,以及双眼高度屈光不正等因素,不宜诊断为弱视,可随访观察。
八、治疗临床实践和动物试验证明,人类视觉系统的敏感期与猫、猴相比,开始较晚但持续时间长。
视力发育在2岁以内为关键期,2~5岁为敏感期,6~12岁为可塑期,12岁以后不再发育。
在敏感期内存在角膜混浊、先天性或外伤性白内障、较长期遮盖一眼、屈光参差、高度远视和斜视,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弱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治疗弱视的最佳年龄。
(一)矫正屈光不正早期治疗先天性白内障和先天性完全性上睑下垂等视觉剥夺因素;正确的屈光检查及合理地配戴眼镜。
1.遮盖法:改变视环境,促进弱视眼使用、发育;单眼弱视,遮盖健眼;双眼弱视,双眼视力相差2行以上,交替遮盖。
2.压抑法:压抑健眼看近:健眼上阿托品并全部矫正,弱视眼过矫以利看近;压抑主眼看远:健眼上阿托品并过矫以便看近,弱视眼戴矫正镜片以便看远;矫正屈光不正和遮盖是弱视治疗的两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可以辅助其他方法,但是绝不能仅仅进行辅助治疗,忽视主要治疗方法。
(二)弱视训练弱视的疗效与治疗的年龄和注视性质有关,年龄越小,中心注视者,疗效越好,成人后则治愈无望。
方法如下:1.增视法(旁中心注视):训练黄斑注视能力、弱视眼有中心注视及旁中心注视两类、将旁中心注视转变为中心注视。
2.红色滤光片疗法(旁中心注视):黄斑中心凹仅含视锥细胞,由中心凹向周边移行,视锥细胞急骤减少,视杆细胞逐渐增多。
视杆细胞对光谱的红色末端不敏感,红光下看不清,而视锥细胞则敏感,红光下可看清。
可将旁中心注视眼转变为中心注视眼。
,红光治疗的原理跟红色滤光片相同。
3.后像疗法(旁中心注视):原理:利用强光刺激黄斑周围的视网膜,产生后像,使旁中心注视点受到抑制,提高中心凹视力。
方法:后像镜照射30秒~1分钟后,产生后像。
在亮环境中为正后像(中间点黑,周围亮),在暗环境中为负后像。
配合手眼反射(令患儿指点注视目标,并将后像与视标重和)。
4.视觉刺激疗法(中心注视):CAM仪疗法(视生理刺激法),利用反差强、空间频率不同的条栅作为刺激源,来刺激弱视眼以提高视力,刺激仪的条栅可转动,使眼的视细胞在各个方向上都能接受不同空间频率条栅的刺激,患儿训练时可同时在塑料圆盘上描画。
5.精细作业(中心注视):穿珠器、插图板、描图册。
6.双眼视训练:双眼视觉训练器,训练同时视、融合功能;立体描图册。
7.增视能系列训练软件:同时视光盘、视觉刺激光盘、视觉精细光盘、融合视光盘、立体视光盘。
模仿CAM仪的视觉刺激,精细视觉如找数字找小动物。
弱视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当视力达正常后可进行双眼视觉训练。
(三)药物治疗1.左旋多巴:多巴胺是中枢递质儿茶酚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
左旋多巴易通过血-脑屏障,增加脑组织中多巴胺的浓度。
弱视的发生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缺乏多巴胺,加重了对弱视眼的抑制有关,补充了多巴胺,可缓解对弱视眼的抑制。
2.神经化学疗法:目前这些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对中枢神经递质和受体的研究有可能推动弱视的神经化学治疗。
微量元素铜、锌与视网膜和视神经代谢关系密切,可对弱视患者视觉系统微量元素进行研究。
(四)弱视并伴有斜视者的手术治疗首先治疗弱视,待视力提高后再进行手术治疗。
(五)弱视治愈的标准1.视力≥1.0;2.固视状态:偏心固视变为正常稳定的固视;3.斜视治愈,拥有双眼视;4.自觉症状消失。
(六)弱视治疗疗效的评价标准1.无效:包括视力退步,不变或提高一行者;2.进步:视力增进二行及二行以上者;3.基本痊愈:视力恢复≥0.9者;痊愈:经过三年随访,视力保持正常者;如有条件,应同时接受双眼视功能训练,以期恢复双眼单视。
(七)弱视的复发1.原因:家庭、患儿、环境。
2.防止措施:保持双眼视力的平衡;坚持配戴眼镜;立体视的训练;眼位的矫正;坚持门诊随访。
九、结束语弱视是儿童发育期的常见病。
在视觉发育的可塑阶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绝大多数可以治愈。
弱视诊断延误、治疗不当,将导致终生视力低下。
对年幼儿童进行有效的弱视筛查,提高民族健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