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第四章第二节农业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习题课件 【人教版】PPT实用课件
合集下载
第4章第2节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ppt

为什么“因地制宜”?
1、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 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应它本 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 内容之一。(想想你知道哪一些差异?)
2、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你知 道哪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
8.人生道路总是迂回曲折,难免会遇 到坎坷 和困难 ,我们 在厄运 面前决 不能低 头,一 定要坦 然面对 ,迎难 而上, 做一个 奋发有 为,昂 扬向上 的人。
感谢观看,多谢指导!
袁隆平在海南
上埇草莓园
(二)合作探究: 1.回顾第1课时所认识的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 分组讨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薄弱的 大国应该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2.每组分别推荐一名代表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小结:我们必须走科技强农之路,大力发展 __高__产__、__优__质__、__高__效__、__生__态__、__安__全__农__业________。
自学互研
学习活动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农业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时的自然环境(地 形、气候等)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 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的有利的地区。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 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 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 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学习目标
1.认识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学习重难点】 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情景导入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也复杂多样,各 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 的优势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 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要好好认识这一方面的 问题。
农业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八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反映的是利用科技,改变“靠
农作物优良品种;
天吃饭”的农业生产方式;
新知讲解 反映的是农业机械化的实施;
反映的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新知讲解
思考、讨论:对中国农业的发展有什么设想?
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同发达国 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必须依靠 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 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历史上的草海有水域面积45平方千米。20世纪70年代,人们围湖造田,水
域面积减小到5平方千米。80年代重新筑坎蓄水,草海水域面积有所恢复,农
民弃田上岸,骤感生活艰难。
草海地区农民围湖造田的做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围湖造田的做法不合理,这种做法违背因地制宜的原则,破 坏了草海地区的生态平衡。
新知讲解 B
•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地理人教版 八年级上
新知导入 以前的农业
插秧
收割
种植蔬菜
灌溉
耕地
新知导入 现代化的农业
插秧
收割
喷灌
滴灌
蔬菜大棚 耕地
新知讲解 第二节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
新知讲解 活动一:农业分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讨论:
1.粮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与自然环 境有什么关系?
板书设计
自然条件--农业发展 农业分布:
社会条件
优势 不足
因地制宜--科技强农
拓展提高
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官”发展原则的是( A ) --棉花、水稻、油菜 --甜菜、冬小麦、大豆 --春小麦、苹果、花生 --油菜、棉花、甘蔗
课堂总结
强调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说明要综合 考虑才能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 要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优课件

袁隆平在海南
上埇草莓园
从这些图片中我们了解科学技术在农业 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国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 超过50%,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所以 我们必须依靠科技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 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 农业强国迈进的步伐。
课堂小结
发 展 农
二、走科技强农之路
资料一:
三亚杂交水稻育种基地——南繁基地
南繁是指全国各省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海南 省三亚市以及陵水、乐东两个县的部分典型热带气候资 源,以及能满足动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优越生态条件, 来此进行作物的基础研究、品种选种、种子鉴定和生产 推广活动。国家领导人视察海南时都认为,南繁具有不 可替代性、全局性和唯一性等特征,是全国最大的、最 开放的、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实验区。
A 林业
C 种植业
B 畜牧业
D 渔业
我们看看课本怎样说?
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
探究对策:
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区 应布局哪类农业,为什么?
A、高产高效农产品基地
中部
稳定、保障国内需求
B、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特色展
C、出口创汇农业 东部
优越的自然条件、先进的技术、便利的交通
在适宜的地方发展适宜的农业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业
宜林则林
要
宜粮则粮
因
宜牧则牧
地 制
宜
宜渔则渔 充分考虑当地社会经济因素
随堂演练
1.关于我国农业作物说法错误的是 ( B ) A.长江沿江平原的油菜和黄淮平原的花生 B.南麦北稻、南甜北甘 C.东北平原以种植业为主,内蒙古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D.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三大棉区之一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PPT

7.40 年来,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变化体现在 (D )
A.各部门产值比重均增加 B.渔业产值比重增长最小 C.种植业产值比重增加最大 D.农业产值结构更加协调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重调整,国家粮食安全难以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温室农业是指在人工保温设施中经营的农业, 可以人工调节温度和湿度。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 如图为温室大棚景观图。读图,完成 5~6 题。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40 年来我国 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A.各部门产值比重均增加 B.渔业产值比重增长最小 C.种植业产值比重增加最大 D.农业产值结构更加协调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重调整,国家粮食安全难以保障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温室农业是指在人工保温设施中经营的农业, 可以人工调节温度和湿度。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形式, 如图为温室大棚景观图。读图,完成 5~6 题。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2018 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40 年来我国 农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第4章 第2节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 习题突破课件—人教版2020-2021学年 八年级 地理上 册(共2 0张PPT )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二节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课件

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粮则粮,宜渔则渔
科技强农
复习这节课讲的所有内容
八年级上
地理人教版
谢谢大家
2.控根栽培设施是一种设计原理和专用育苗基 质的科学配方,以及辅助控根培育管理技术组成。对防止 根腐病和主根的盘绕有独特的功效。控根容器可以使侧 根形状粗而短。
1.农业生产与光、热、水、土等_________条件关系密切。 2.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发展农业生产,还要考虑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 4.发展农业需要考虑的自然因素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因素。
探究活动:学生自主完成活动,理解因地制宜的必要性。讨论交流。
在图中,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A、B、C、D 四地。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 区,C为山地,D为海洋。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 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A为城市郊区,适合种植蔬菜、花卉,发展肉、乳、 禽、蛋生产。原因:距离城市中心较近,农户减少
这里地形陡峭, 水土容易流失, 但发展林业可以 保持水土。这叫 宜林则林
探究活动:讨论分析,读图说说各地区是如何发展农
业的,当地发展农业时考虑了哪些自然因素。 这里地形平
坦,土壤肥
沃,水源丰
富,利于耕
作种植。这
讨论分析,
叫宜粮则粮
这里降水稀少,但牧草 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 牧业。这叫宜牧则牧
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 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
蔬菜
养鸡场
2.在一些景色优美的城市郊区还 有一些农民种植有特色的农业、绿 色农业等,相继发展了旅游业。
小麦
第4章第2节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PPT课件

•
4.节奏是音乐、舞蹈和歌唱这些最原 始也最 普遍的 三位一 体的艺 术所同 具的一 个要素 。节奏 不仅见 于艺术 作品, 也见于 人的生 理活动 。人体 中呼吸 、循环 、运动 等器官 本身的 自然的 有规律 的起伏 流转就 是节奏 。
第4章第2节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共18张P PT)
第4章第2节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共18张P PT)
(三)拓展探究: 1.上网搜查资料,了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的事迹。 2.上网查询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论。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学习目标
1.认识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2.树立科技兴农意识。 【学习重难点】 农业发展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情景导入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条件也复杂多样,各 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 的优势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 注意什么问题?下面我们就要好好认识这一方面的 问题。
走科技强农之路
第4章第2节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课件—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共18张P PT)
资料 三亚杂交水稻育种基地——南繁基地 南繁是指全国各省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
海南省三亚市以及陵水、乐东两个县的部分典型热带 气候资源,以及能满足动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优越生 态条件,来此进行作物的基础研究、品种选种、种子 鉴定和生产推广活动。国家领导人视察海南时都认为, 南繁具有不可替代性、全局性和唯一性等特征,是全 国最大的、最开放的、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实验区。
自学互研
学习活动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第4章第2节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PPT—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自学互研
学习活动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农业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时的自然环境(地 形、气候等)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 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的有利的地区。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 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 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 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为什么“因地制宜”?
1、我国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 农业发展上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 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应它本 身发展、生长最有利的地区,是“因地制宜”的重要 内容之一。(想想你知道哪一些差异?)
2、农业生产还受当地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你知 道哪一些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走科技强农之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资料 三亚杂交水稻育种基地——南繁基地
南繁是指全国各省份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利用 海南省三亚市以及陵水、乐东两个县的部分典型热带 气候资源,以及能满足动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优越生 态条件,来此进行作物的基础研究、品种选种、种子 鉴定和生产推广活动。国家领导人视察海南时都认为, 南繁具有不可替代性、全局性和唯一性等特征,是全 国最大的、最开放的、最具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实验区。
袁隆平在海南
上埇草莓园
(二)合作探究: 1.回顾第1课时所认识的我国目前农业发展的现状, 分组讨论: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农业基础薄弱的 大国应该如何发展现代农业?
2.每组分别推荐一名代表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
3.小结:我们必须走科技强农之路,大力发展 __高__产__、__优__质__、__高__效__、__生__态__、__安__全__农__业________。
4.2.2农业 (第2课时)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走科技强农之路-八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

宁夏种植菌草有利的自然条件 是( B ) A.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 B.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种植历史悠久
科技兴农 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走科技强农之路
合作探究
农业 大国
走科技强农之路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农业
农业 强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依靠科学技术,使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 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 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 增强。近年来,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科技
花卉蔬菜,肉、乳、禽、蛋等产业以靠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为最重要条件!
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有四块地,准备分别发展乳牛、花卉、小麦和水
果生产,从影响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考虑,应该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
1 A适宜发展____小__麦_____生产,
理由是 地形平坦、面积广大 。
B
城
D丘陵
镇
2 B适宜发展____乳__牛_____生产,
宜粮则粮 丙
宜渔则渔 丁
合作探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B适宜发展种植业 种植水稻、小麦等 粮食作物。 原因: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灌溉便 利,但远离城市。
C
A B
D
东南沿海某区域
A地可种植蔬菜、花 卉,发展肉、乳、禽、 蛋生产。 原因:离城市近,有 公路,便于往城市运 送鲜活的产品;生产 城市市场需求高的农 产品,经济效益更高。
①纬度位置低 ②市场需求大 ③地势起伏大 ④科技投入多
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
科技兴农 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走科技强农之路
合作探究
农业 大国
走科技强农之路
发展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农业
农业 强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依靠科学技术,使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 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机械化和专业化水平、生产效 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 增强。近年来,绿色、低碳、生态农业不断推广。
科技
花卉蔬菜,肉、乳、禽、蛋等产业以靠近消费市场、交通便利为最重要条件!
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有四块地,准备分别发展乳牛、花卉、小麦和水
果生产,从影响农业类型的区位因素考虑,应该如何安排并说明理由。
1 A适宜发展____小__麦_____生产,
理由是 地形平坦、面积广大 。
B
城
D丘陵
镇
2 B适宜发展____乳__牛_____生产,
宜粮则粮 丙
宜渔则渔 丁
合作探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B适宜发展种植业 种植水稻、小麦等 粮食作物。 原因: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灌溉便 利,但远离城市。
C
A B
D
东南沿海某区域
A地可种植蔬菜、花 卉,发展肉、乳、禽、 蛋生产。 原因:离城市近,有 公路,便于往城市运 送鲜活的产品;生产 城市市场需求高的农 产品,经济效益更高。
①纬度位置低 ②市场需求大 ③地势起伏大 ④科技投入多
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劳动对象是生物,获得的劳动产品也是生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增长方式正从广种薄收转向优质高产,优良品种不断涌现; ____机__械__化__和___专__业__化___水平、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取得长
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6.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___高__产、优质、____高__效_、生态、安
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_____农__业__强__国_迈进的步伐。
小华的家乡冬季温和,夏季炎热,1月平均气温在3℃左右。1998年,小华 的爸爸承包了0.5公顷耕地,到2016年,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完成 9~10题。
B
9.小华爸爸承包的土地可能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10.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A.市场需求 B.地形因素
C.依靠国家政策扶持 D.开垦西北草原
7.推广农业技术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如需要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的
是( ) B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D 8.北方地区居民冬季能吃到当地产的多种蔬菜,这是因为( ) A.北方地区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 B.随着经济发展,消费量增大 C.培育出耐寒冷的蔬菜新品种 D.温室大棚调节了温度、湿度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知识点一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农业生产与光、________热__、__水_____、土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我国各 地_______自__然__环__境__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
2.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________农__作__物___,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
(2016·潍坊)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回答15~17题。
A
15.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
B.降水较多,取水方便
C.靠近梯田,生产方便
D.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
C
16.该地梯田( ) A.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 B.位于山地的北坡 C.主要种植水稻 D.机械化生产方便 17.若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 B) ①造成水土流失 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④河流含沙量增大 ⑤诱发地震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市场
B
13.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方某城市及周边环境图
材料二 该城市部分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表
(1)A、B地区适宜发展__林__业,因为 A、B两处是山地、丘陵地形,适宜发展林业。 (2)C、G地中选一处种花卉、蔬菜,最合适的是__G__,因为 G处靠近城市居民区,便于运输、保鲜,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D、F地种植粮食作物,_F___处更适宜种水稻。 (4)播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的农作物有________稻__谷__、__小__麦__、__棉__花_。 (5) 如 果 你 是 一 位 农 民 企 业 家 , 根 据 两 则 材 料 内 容 , 你 将 会 选 择 _水__果__、__蔬__菜__等____作物作为经营对象。
C 5.下列农业发展规划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在东北平原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 C.在海南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D.在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知识点二 走科技强农之路
B
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应( )
A.大量围湖造田 B.依靠科技
D.河湖较多,降水丰沛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地形陡峭、容易水土流失的地区,应发展的农业
部门是( ) A.种植业 B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D 3.下列最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地区是( ) A.横断山脉 B.青藏高原 C.鄱阳湖 D.东北平原 4.前几年,随着“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词语的流行,部分地 区农民盲目跟风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产品积压,收入减少,这说明在发展 农业时要充分考虑( A ) A.市场需求 B.人们饮食习惯 C.农业生产水平 D.当地自然条件
14.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位于秦岭 —淮河以
以南
(北、南)。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柑__橘__属__于__亚__热__带__水__果__,__位__于__秦__岭__—__淮__河__以__南______。
(2)种植业宜在___C__地(填字母),原因是这里地形____平__坦,土壤肥沃,水源
温度 7.温室、大棚等通过调节_______、湿度等植物生长条件,突破了季节和 地域限制;农业机械化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___华__北__、__西__北___等缺水地
区大力推广滴灌、喷灌。
知识点一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B
1.下列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 A.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 B.地理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降水较少,地势平坦
C.气候条件 D.人口增长
某临河丘陵地区山上种植着茶树、柑橘等经济林木,山腰分布着村庄种着
香蕉、蔬菜。山脚靠近河流的河堤和岸边分布着鱼塘和稻田。根据材料,
回答11~12题。 B
11.该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雷州半岛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12.影响该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充 足 , 利 于耕 作 。 本 区宜 种 植 的 粮食 作 物 是 ____水__稻____ , 作 物 熟 制 是 _______一__年__两__到__三__熟__________。
(3)渔业宜在__D__地,生态林业宜在__A__地。(填字母)
(4)在B、C两地,如果利用方式不合理,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是___B__地。
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_____自__然__条__件__的优势,这是“因地制宜”的重 要内容之一。
3.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4.社会经济条件,如___市__场___、交通、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等。
知识点二 走科技强农之路 科学技术
5.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_____________,使
足进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 6.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___高__产、优质、____高__效_、生态、安
全农业,加快我国从农业大国向_____农__业__强__国_迈进的步伐。
小华的家乡冬季温和,夏季炎热,1月平均气温在3℃左右。1998年,小华 的爸爸承包了0.5公顷耕地,到2016年,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所示。请完成 9~10题。
B
9.小华爸爸承包的土地可能位于(
)
A.塔里木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10.导致种植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A.市场需求 B.地形因素
C.依靠国家政策扶持 D.开垦西北草原
7.推广农业技术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如需要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的
是( ) B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西北等缺水地区
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
D 8.北方地区居民冬季能吃到当地产的多种蔬菜,这是因为( ) A.北方地区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 B.随着经济发展,消费量增大 C.培育出耐寒冷的蔬菜新品种 D.温室大棚调节了温度、湿度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业
第2课时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走科技强农之路
知识点一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1.农业生产与光、________热__、__水_____、土等自然条件关系密切,我国各 地_______自__然__环__境__存在很大差异,每个地区都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和不足。
2.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________农__作__物___,布局在适宜它发展或生
(2016·潍坊)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回答15~17题。
A
15.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
B.降水较多,取水方便
C.靠近梯田,生产方便
D.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
C
16.该地梯田( ) A.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 B.位于山地的北坡 C.主要种植水稻 D.机械化生产方便 17.若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 B) ①造成水土流失 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③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④河流含沙量增大 ⑤诱发地震 A.①②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市场
B
13.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南方某城市及周边环境图
材料二 该城市部分农作物播种面积统计表
(1)A、B地区适宜发展__林__业,因为 A、B两处是山地、丘陵地形,适宜发展林业。 (2)C、G地中选一处种花卉、蔬菜,最合适的是__G__,因为 G处靠近城市居民区,便于运输、保鲜,且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3)D、F地种植粮食作物,_F___处更适宜种水稻。 (4)播种面积出现下降趋势的农作物有________稻__谷__、__小__麦__、__棉__花_。 (5) 如 果 你 是 一 位 农 民 企 业 家 , 根 据 两 则 材 料 内 容 , 你 将 会 选 择 _水__果__、__蔬__菜__等____作物作为经营对象。
C 5.下列农业发展规划中,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在东北平原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 C.在海南省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 D.在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
知识点二 走科技强农之路
B
6.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应( )
A.大量围湖造田 B.依靠科技
D.河湖较多,降水丰沛
2.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地形陡峭、容易水土流失的地区,应发展的农业
部门是( ) A.种植业 B B.林业
C.畜牧业
D.渔业
D 3.下列最适合发展种植业的地区是( ) A.横断山脉 B.青藏高原 C.鄱阳湖 D.东北平原 4.前几年,随着“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等词语的流行,部分地 区农民盲目跟风扩大种植面积,导致产品积压,收入减少,这说明在发展 农业时要充分考虑( A ) A.市场需求 B.人们饮食习惯 C.农业生产水平 D.当地自然条件
14.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地位于秦岭 —淮河以
以南
(北、南)。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柑__橘__属__于__亚__热__带__水__果__,__位__于__秦__岭__—__淮__河__以__南______。
(2)种植业宜在___C__地(填字母),原因是这里地形____平__坦,土壤肥沃,水源
温度 7.温室、大棚等通过调节_______、湿度等植物生长条件,突破了季节和 地域限制;农业机械化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___华__北__、__西__北___等缺水地
区大力推广滴灌、喷灌。
知识点一 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B
1.下列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种植业的是( ) A.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 B.地理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降水较少,地势平坦
C.气候条件 D.人口增长
某临河丘陵地区山上种植着茶树、柑橘等经济林木,山腰分布着村庄种着
香蕉、蔬菜。山脚靠近河流的河堤和岸边分布着鱼塘和稻田。根据材料,
回答11~12题。 B
11.该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雷州半岛
C.四川盆地 D.华北平原
12.影响该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充 足 , 利 于耕 作 。 本 区宜 种 植 的 粮食 作 物 是 ____水__稻____ , 作 物 熟 制 是 _______一__年__两__到__三__熟__________。
(3)渔业宜在__D__地,生态林业宜在__A__地。(填字母)
(4)在B、C两地,如果利用方式不合理,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的是___B__地。
长的地区,以充分利用当地_____自__然__条__件__的优势,这是“因地制宜”的重 要内容之一。
3.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4.社会经济条件,如___市__场___、交通、技术水平、国家政策等。
知识点二 走科技强农之路 科学技术
5.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_____________,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