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江州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_1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_1

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分析发布时间:2022-12-06T05:09:50.974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15期8月作者:冼晖[导读] 虽然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导致我国环境问题进一步加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不断突出冼晖广州市花都自来水有限公司 510800摘要:虽然我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有了新的突破,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导致我国环境问题进一步加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不断突出,这已经在极大程度上严重影响到我国农村地区的人民生存安全和经济发展。

为了保障农村饮用水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就需要加强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从而提高水质净化精度,降低饮用水的获取成本。

:本文从饮水安全的角度,分析了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相关安全标准以及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饮用水水质检测改善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引言我国国土辽阔,农村人口基数占非常重要的比重。

因此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工作非常重要,结合我国农村安全饮水现状,大量农村地区安全饮水问题非常严重,保障饮水安全,做好水质检测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非常重要。

1饮用水水质检测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标准也越来越高。

饮用水质量不合格会对饮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根据检测标准,饮用水的检验包括对微生物、重金属和其他有害因素的检验。

饮用水中大部分致病菌可通过高温灭菌杀灭,少数致病菌可在持续高温下存活。

常用的水处理方式中反渗透处理可去除饮用水中大部分有害、有毒的重金属等污染物。

饮用水中重金属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因此对饮用水水质进行检测尤为重要。

2农村安全饮水水质检测工程中存在的问题2.1没有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的开展时间较晚,这就导致缺少健全的饮用水水质检测体系,不具备饮用水的水质检测能力。

甚至一些农村地区并没有完全的覆盖饮用水的监测网络,也没有相关的检测设备和工作人员,这就导致农村饮用水的水质检测工作不够规范,无法定期的监测跟踪农村饮用水的水质和安全性。

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

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

饮用水水质监测报告1. 引言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之一,其水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饮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本报告将通过对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估饮用水的质量,并提出相关建议。

2. 数据来源本次水质监测数据是从当地饮用水供应公司收集而来的。

监测数据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pH值•溶解氧含量•总溶解固体含量•铅含量•氯含量3. 监测结果及分析3.1 pH值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指标,其数值越小表示越酸性,越大表示越碱性。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pH值在6.5至8.5之间,属于中性范围。

这符合卫生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没有不良影响。

3.2 溶解氧含量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溶解氧气的含量,是水体中生物生存和水生态系统恢复的重要指标。

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应大于5mg/L,以保证水体的生物活性。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溶解氧含量达到了8 mg/L,符合标准要求。

3.3 总溶解固体含量总溶解固体含量是指水中所有溶解在其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量。

高水平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可能会导致水体呈现咸味,且长期饮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总溶解固体含量为150 mg/L,低于标准限制值(500 mg/L),因此水质合格。

3.4 铅含量铅是一种常见的水质污染物,过高的铅含量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铅含量为0.02 mg/L,低于国家标准限值(0.05 mg/L),因此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3.5 氯含量氯是常用的消毒剂,添加适量的氯可有效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然而,过高的氯含量可能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和味道,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根据监测数据,本次饮用水的氯含量为0.5 mg/L,处于合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4. 结论与建议通过对饮用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饮用水的pH值、溶解氧含量、总溶解固体含量、铅含量和氯含量均在合理范围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结果分析1.1对象在云南省16个州(市)选择100个县(市、区)的1067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行基本情况调查,并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分别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对18个指标实行监测。

监测范围涵盖了云南省77.5%的县(市、区),不同水处理方式和不同水源类型的供水工程。

1.2.1基本情况调查根据《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方案》要求,采用国家统一的调查表,对工程所在地、水源类型、供水方式、供水覆盖人口、消毒方式实行调查。

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水样采集与保存的相关规定实行。

1.2.3检验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2006)中相关的检验方法实行。

1.2.4水质检测指标色度、浑浊度、铁、锰、pH值、肉眼可见物、溶解性总固体、臭和味、总硬度、氟化物、硝酸盐氮、砷、耗氧量、氨氮、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共18个指标。

1.2.5水质卫生评价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在检测的18个项目中有1项不合格,则该水样判为不合格。

1.3质量控制调查、水样采集和检测由县级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承担,并经统一培训。

参加检测的实验室均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实验室所用仪器设备经检定并在有效期内,检测的每批样本均带平行质控样,对检测结果过高或过低的样本实行复检,两次检测数据的误差在允许值内,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2结果2.1基本情况调查2.1.1供水处理方式和人口覆盖情况本次共调查云南省16个州(市)、100个县(市、区)、1067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基本情况,工程覆盖533.54万人。

其中经过滤沉淀和消毒处理(以下简称完全处理)的工程153个,占14.34%(153/1067),覆盖365.11万人,占68.43%(361.11/533.54);沉淀过滤的工程332个,占31.11%(332/1067),覆盖65.37万人,占12.25%(65.37/533.54);仅消毒的工程78个,占7.31%(78/1067),覆盖37.63万人,占7.05%(37.63/533.54);无处理设施的工程504个,占47.24%(504/1067),覆盖65.43万人,占12.26%(65.43/533.54)。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高,对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水质卫生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与考验。

当前形势下,必须精准把握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现状,宏观审视相应的策略与方法,为构建农村饮用水安全屏障贡献力量。

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 农村供水水质卫生概述水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关键构成要素,是生命系统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与基础,在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角色。

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关系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农村供水水质卫生问题,在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水质评价分析、供水效果研判等方面制定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全面提升农村供水水质卫生条件提供了基本遵循与方向引导,在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有效迎合了现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节奏,初步构建起从水源、制水、输水到水质监测的闭环管理模式[1]。

同时,广大供水单位及社会科研机构同样在创新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优化水质卫生研判方法与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效果突出,使得农村供水水质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传统僵化固化的饮用水污染防治体系趋于完善。

尽管如此,受自然地理、工程施工、环境污染等方面要素的影响,当前农村饮用水水质控制方面依旧存在诸多短板与不足,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依旧复杂严峻,供水水源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上述背景下,深入探讨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问题,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 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研究2.1 样品采集及保存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样品的采集应在相关技术规范的约束下进行,将特定区域、特定范围、特定时期内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水源作为监测对象,设置多个不同点位的监测点,确保监测点能够代表本地区主要水源类型,具有覆盖性与代表性特征。

样品采集应突出连续性,在样本采集前先行调查水质基本情况,并做好专项记录。

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调研报告: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可编辑版】

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调研报告: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可编辑版】

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调研报告: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调研报告: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现状及对策建议水是生命之源,而饮用水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

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期,我们根据县疾控中心近三年来对全县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水质监测结果,分析了我县农村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安全现状和引起水质变化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与建议,为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一、全县饮用水水质现状我县地处秦巴山区,雨水充沛,年均降雨量达798毫米。

境内有大小河流沟溪760余条,汉江在境流程47公里,水资源十分丰富。

自2005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先后建成单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180多处,规模较大的集镇供水工程14处。

目前,城区供水日常监测由县自来水公司实验室自行监测,并定期取样送市疾控中心检测。

县疾控中心承担着国家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项目,监测数据通过专用网络直接报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三年来,县疾控中心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全县12个镇20处省定的农村集中式安全饮水工程点,每年分别在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进行调查和采样监测,共监测微生物、毒理、感官性状和一般性化学、消毒剂4个大类33个指标。

连续三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全县有70%-75%的饮用水工程被检测出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出限值,而游离氯基本为0。

除此以外,其它监测指标均未超标,表明饮用水源本身水质良好。

其中,PH值随不同季节有所变化,枯水期PH值多在7.2-7.5之间偏酸性,丰水期PH值多在7.8-8.2之间偏碱性。

水质总硬度在70-280mg/L之间,且80%监测点小于200mg/L,没有季节变化,总硬度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

毒理指标、一般化学性指标等其它监测指标均稳定在国家生活饮用水指标及限值以内,没有自然有毒有害物质及工业污染。

二、导致水质超标的主要因素从上述检测结果来看,全县农村饮用水水质超标项目是微生物类,导致这种现状的因素有:1.受到微生物污染源的污染。

最新饮用水的检测报告

最新饮用水的检测报告

最新饮用水的检测报告
饮用水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保证饮用水的安全性对人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下面是最新的饮用水检测报告,详情如下:
该次饮用水的检测主要围绕水质安全和微生物含量两个方面展开。

经过检测,饮用水的总有机物含量低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30mg/L,处于安全范围之内。

总硬度为120mg/L,属于中硬度水,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

在微生物含量方面,经过检测,饮用水中的总大肠菌群含量为0 cfu/mL,大肠菌群是各种病原体的指示菌,其含量为0表明饮用水未受到污染,是安全的健康水源。

除了常规的水质和微生物含量检测,我们还对饮用水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了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水中的铅、汞、镉和砷等有害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低于规定的限量值,因此饮用水中不含有有害重金属元素,是安全的健康饮用水。

此外,在检测中我们还发现,饮用水的PH值为6.8,属于中性偏酸性水,这对人体来说是适宜的,不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总溶解固体(TDS)浓度为150mg/L,属于优质饮用水范围。

综上所述,经过最新的饮用水检测报告显示,该次检测的饮用水质量良好,符合国家和卫生标准要求,不含有有害物质和微
生物,适合饮用。

以保证人们的健康安全,建议大家继续使用这个水源,并定期进行监测,确保饮用水的质量。

崇左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调查及防控对策

崇左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调查及防控对策
G 33 —02 《 表 水环境 质 量标准 》 中的 I类 水质标 准 要求 。 B8 82 0 地 I 从 表4 知 :饮 用水 为 地下 水 水源 的 3 乡 镇 中, 2 乡镇 的 水源 水 的 得 个 个 各 监测 指标 均 达 ̄ G/ 18 89 地 下水 质量 标 准 》中 的Ⅲ 类水 质标 准要 J tBT4 4~ 3《
随着 经济 的发 展 ,饮 用 水安 全 问题尤 其是 农村 乡镇 饮用 水安 全 问题越 来越 引起 各级政 府 的重视 。本文 通过 对崇 左市七 个 县 ( 、 区)的7 典型 市 个 乡 镇饮 用 水 水源 地 水 质 进行 采 样 监 测 分析 ,评 价 水质 现 状 , 找 出污 染 因 子 ,提 出对 乡镇饮 用水 水源 地进 行保护 的建 议 。 1调查 范围
《 地表 水和 污水 监测技 术规 范》 (JT l2 0) H /g一 02 的有 关方 法进行 。 24 评 价标准 及方 法 。 . 24 1 评 价 标 准 。采 用 《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 ( B 88 20 ) .. 地 G 3 3—0 2 [] I类 水质标 准和 《 下水质 量标 准 》 (BT 44 9 )[] 4的 I 地 6/ 18 83 5 的Ⅲ类 水质 标 准 ,标准值 见表 2 。
表2 《 表水 环境质 量标 准》 和 《 地 地下水 质量 标准 》部分 标准 值
( 单位 :m / ,p 值 除外) gL H
序 项 目 号 1 p H值 ( 量 纲 ) 无 2 高锰酸盐指数 3 氨氮 4 氰化物 5 六价铬
6 7 8
9 1 0
名称 县份 凭祥 市 江洲 区 扶绥 县 夏 石镇 新和 镇 龙头 乡 地 下 水 地 表水 地 表水 典 型乡 镇名 称 水 源

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发布时间:2021-12-30T08:06:31.951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2期作者:王森[导读] 目的:分析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高依据。

方法:将我疾控中心于2017王森广西桂林全州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41500【摘要】目的:分析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为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质量提高依据。

方法:将我疾控中心于2017年-2020年检测的121个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其检测资料共 484 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49-2006)对余氯、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以及合格率进行检测。

结果:2017年-2020年水质监测合格率为25.83%,合格水样共有125份,合格率呈逐渐上升趋势,且年度合格率存在差异,P<0.05;2017年-2020年农村饮用项目共检出不合格水样为359份,表明农村生活饮用水受到污染,存在经介水传染肠道传染病潜在危害性。

结论:农村饮用水的总体合格率逐年提高,但合格率较低,因此需要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的供水系统建设以及净化消毒工作,并对其进行相应的监督管理,从而为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提供保障。

关键词: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人类生存离不开水资源,而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直接影响,相关调查显示,人类有80%的疾病是与水有关,不良水质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同时还会严重损害人们的寿命长短[1]。

所以,为了解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并掌握环境污染对农村生活饮用水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共121个,检测时间为2017年-2020年,以此来分析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结果,现报道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将我疾控中心于2017年-2020年检测的121个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其检测资料共 484 份,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2]由县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科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水样采集与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崇左市江州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崇左市江州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方法对崇左市江州区9个乡镇28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

结果 2008—2009年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担忧,所检指标总合格率为89.57%,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浑浊度、细菌学指标超标;水样总合格率为12.62%,枯水期水样合格率为21.36%, 丰水期水样合格率为 3.88%, 枯水期的合格率明显高于丰水期(χ2=14.26,P&lt;0.05);出厂水和末梢水的合格率无显著差别。

结论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担忧,引起介水传染病可能性大,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水质的卫生监督和监测是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的关键。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 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为了解江州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状况,进一步完善农村饮用水卫生监测网络,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合格率,控制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崇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2009年对所在江州区 28个监测点, 枯水期和丰水期相同供水点的出厂水、末梢水水质进行了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内容和方法
1.1 监测点的选择
以江州区9个乡镇作为抽样整体,在考虑水源类型、供水方式和地理位置等代表性的原则下,采用分层随机的方式选取28个监测点,在枯水期(4月)和丰水期(8月)各检测一次。

其中集中式供水点
25个:乡镇水厂9个,农村饮水工程13个,学校自备水3个,分散式供水点3个。

1.2 水样的采集与检测
由崇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 水样采集与检测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 /T5750-2006)[1]要求进行,分别在枯水期(4月) 和丰水期(8月), 由经过培训的卫生医师每次采集监测点出厂水和末梢水各一份,水质检测由水质实验室专业人员进行。

1.3 评价标准
结果评价按照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 2006) 进行评价[2]。

1.4 质量控制
在监测前对调查人员和实验室水质分析人员进行了水质调查、采样和检测分析培训, 参加监测的实验室所用的仪器、器械和标准全部经过校准, 检测的每批样本均带平行质控样, 并对检测结果过高、过低的样本进行复检。

1.5 数据处理
数据输入Excel2003进行处理, 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水质各指标监测结果
28个监测点中除7个乡镇水厂有净水设施、6个乡镇水厂兼有消毒设备外,其他监测点均无净水设施和消毒设备。

2008—2009年
共检测水样206份, 其中枯水期103份, 丰水期103份。

共检测指标3922项次,合格3510项次,合格率89.50%。

毒理学指标合格率高于感观及一般性状指标(χ2=7.58,P&lt;0.05),感观及一般性状指标合格率高于微生物及消毒指标(χ2=1369.22,P&lt;0.05)。

各项指标中的臭和味、pH值、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砷等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 -2006) 要求。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最低的是浑浊度,仅为84.95%;毒理学指标合格率最低的是硝酸盐,为98.54%;微生物及消毒指标合格率均较低,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1.55%,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6.02%,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34.95%;206份饮用水水样中仅有8份添加了二氧化氯消毒,且消毒指标二氧化氯合格率仅为12.5%(1/8)。

各检测项目的合格率详见表1、表2 。

表1 崇左市江州区2008—2009年农村饮用水各种指标检测情况表2 崇左市江州区2008—2009年农村饮用水各种指标检测情况
2.2 不同时期水质比较枯水期监测水样103份, 合格率为21.36%, 丰水期监测水样103份, 合格率为
3.88%。

枯水期、丰水期水样的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26,P&lt;0.05),与王厚红等报道[2]一致(见表3) 。

表3 崇左市江州区2008—2009年水质监测统计采水期
2.3 不同类别水质比较 2008—2009年共检测农村饮用水水样206份, 合格率12.62%。

其中检测出厂水94份, 合格率为14.89%, 末梢水112份, 合格率为10.71%。

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差异无显著
性(χ2= 0.81,P&gt;0.05),与卫祎丽等报道[3]一致(见表4)。

表4 崇左市江州区2008—2009年水质监测统计
2.4 不同年份水质比较 2008年检测农村饮用水水样106份,合格率为11.32%,2009年检测农村饮用水水样100份,合格率为14.00%,差异无显著性(χ2= 0.33,P&gt;0.05)(见表5)。

表5 崇左市江州区2008—2009年水质监测统计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所监测水样氟化物均合格,说明崇左市江州区属于非高氟地区。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合格率最低的是浑浊度,说明水源或蓄水池水质被一些有机物、无机物、微生物、浮游生物等所污染。

细菌指标合格率均较低,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为16.02%,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34.95%,说明农村饮用水新近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普遍。

206份饮用水中仅有8份,其余水样均未消毒,在8份(均为丰水期水样)添加了二氧化氯消毒的水样中二氧化氯浓度合格率仅为12.5%(1/8),提示饮用水管理人员素质差或缺乏责任感,没有掌握饮用水消毒技术或未按规范进行消毒,饮用水安全意识差。

枯水期水样合格率高于丰水期,提示丰水期水量充沛, 水源更容易被生活污水、垃圾、粪便等污染, 水温较高,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丰水期水质消毒时,消毒剂需要量增加。

出厂水和末梢水合格率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农村饮用水的水质从供水点到居民饮用水点无明显变化。

综上所述,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令人担忧,引发介水传染病的危险极大。

原因分析如下。

3.1.1 部门协调机制不够健全
由水利部门具体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卫生部门缺乏必要的协调机制。

具体表现:新建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工程选址和设计、工程竣工验收等,卫生部门未能全程参与,不能很好地发挥卫生系统的卫生技术支持的作用,以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不能全面与卫生防病结合起来,甚至导致农村饮用水工程缺乏净水设施、工艺和基本的消毒设备,给一些饮水工程留下饮水安全隐患。

3.1.2 乡镇水厂水处理工艺不按规定正常使用
消毒设施闲置、不用情况普遍或资金缺乏,无法正常使用现有处理设备,以致9个乡镇水厂的出厂水和末梢水监测结果均不合格。

学校自备水和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简单化,缺乏净水设施和工艺,无消毒设备,也未采取任何消毒措施而直接供水,以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改善了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条件,但存在饮水安全隐患,易导致介水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3.1.3 部分取水点水源无保护
厂房、地面、水井周围无水泥硬化,厂房简陋,有的蓄水池未加盖封闭,易引发水污染事故。

3.1.4 管理不到位,无专人管理或管理人员素质低
具体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完工后转包给个体管理者经营。

个体管理者素质低,不能正确使用消毒设备及控制消毒剂剂量;管理人员为降低成本,对饮用水不消毒,以致消毒设备及消毒剂闲置浪费;水费低或难收取,难以对管网进行维护,致二次污染的可能。

3.1.5 群众卫生意识差
不愿意饮用经过添加消毒剂消毒的饮用水(含异味),也是饮用水未消毒原因。

3.2 建议与对策
3.2.1 健全部门协调机制
加强卫生防疫部门与水利部门的协调与配合,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卫生防病结合起来。

3.2.2 农村饮用水应由统一部门管理
落实责任和相关政策,对管理人员进行水质消毒、简单的消毒效果监测(如余氯测定等)及管网维护等培训,提高水质卫生知识水平及管理水平,建立基于健康目标的饮用水安全工程。

3.2.3 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要求将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以建立长效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网络,加强水质信息的管理,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数据库,使它成为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2.4 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的常规监督和管理
使农村饮用水水质达到或基本达到卫生标准。

3.2.5 加大农村地区饮水卫生的宣传力度
使群众了解饮水卫生知识,不喝生水,定期对饮用水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3.2.6 扩大监测网络覆盖面
全面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状况,为政府改水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2.7 医疗机构腹泻门诊应加强介水传染病监测及信息分析
防止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参考文献】
1 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 GB 5749 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3 王厚红. 2009年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农村饮用水监测结果分析. 地方病通报,2010,25(2):49-50.
4 卫祎丽 , 原春生.三门峡市2008年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医学动物防制,2009,25(2):18-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