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常用概念监测数据的五性 (2)

合集下载

刍议水质监测数据的“五性”

刍议水质监测数据的“五性”

作者简介 : 李跃奇( 9 3 )男 , 16 一 , 大学 , 工程师. 现从事水质监测质量管理. *该稿不 通过网络媒体发布.
第 4期
李跃 奇 , : 等 刍议 水质监 测 数据 的“ 五性 ”
・9 ・ 7
于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而言 , 为了掌握污染源 的排 污量 , 须在代表性地点采集到代表性样品 。 水环境监测管理 部门 , 在开展水环境监测工 作前 , 已对拟开展 的水环境监测 区域进行多方面 的调 查 、 究 、 证 , 行 站 网 规 划 , 化 监 测 断 研 论 进 优
关系 。
关 键词 : 监测 数据 ; 质量 ;五性 ”代表 性 ; “ ; 完整性 ; 密性 ; 确性 ; 比性 精 准 可 中图分类 号 : 0 X52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0 9 2 0 )40 9—5 10—0 X(0 80 —0 60
Ob e vso n “ v t r ’ fwa e a iy m o t rn a a s r iin o Fi eNa u e’o trqu lt nio i g d t
c mp r bl y o a a it i
质量定 义为 某种产 品或 工作 预期性 质 的优劣 程度 。水 质监测 数 据 的“ 表 性 ” “ 整 性 ” “ 代 、完 、精 密性 ”“ 、准确性 ” 可 比性 ” 以下 简称 “ 和“ , 五性 ”就 , 是描 述监 测结果 预期性 质 的质量指 标 [。只有 达 1 ]
代 表性 时间 可 以理 解 为 : 污染 源 排 污 或河 流
水 质有 明显起 伏 变 化 的过 程 是不 连 续 的 , 有在 只 代 表性 时 间才 能采 集到过 程线 控制 点 的样 品 。样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一、简答题(共60小题)1、简述底质监测的目的?答案要点:水、底质和生物组成了完整的水环境体系。

通过底质的监测,可以了解水环境的污染现状,追溯水环境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的沉积,迁移,转化规律和对水生生物特别是底栖动物的影响,并对评价水体质量,预测水质量变化趋势和沉积污染物对水体的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2、离子色谱用于分析阴离子的淋洗液必须具备什么条件?答案:(1)能从分离柱填充的树脂交换被测离子,即淋洗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与被测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相近或稍大。

(2)能发生抑制反应,反应产物为电导很低的弱电解质,其Pka需大于6。

3、色谱-质谱联用仪进样系统中的接口应满足哪几个条件?答案:(1)接口的存在不破坏离子源的高真空,也不影响色谱柱的柱效;(2)接口应能使色谱分离后的各组分尽可能多的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使色谱流动相尽可能的不进入质谱的离子源;(3)接口的存在不改变色谱分离后各组分的组成和结构。

4、简述常用制备纯水的方法?答:(1)蒸馏法:利用杂质不和水的蒸气一同蒸发而达到水与杂质分离的效果。

(2)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中可游离交换的离子与水中同性离子间的离子交换作用,将水中各种离子除去或减少到一定程度。

(3)电渗析法;根据含有电解质的水具有导电性,在电场的作用下,阴阳离子的正负极运动。

阴阳被阴阳离子膜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水中阴阳离子的目的。

5、GC-MS测定中,定性的依据是什么?答案:用样品质谱与标准物质谱相比较来鉴定一个待测物时必须满足两个标准:(1)样品组分和标准组分具有相同的GC相对保留时间;样品组分和标准组分的质谱相一致。

6、如何合理的布置某个河段的水质监测断面?答案要点:为评价完整的江湖水系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对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对于一个河段,只需设置对照对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7、离子色谱法测定阴离子时如何消除水峰的干扰?答案:利用淋洗液配制样品和标准溶液使样品和标准溶液含有相同的淋洗液浓度。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四类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

四类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

四类水质监测五参数标准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中各种物质、微生物和其他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以确保水质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水质监测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五参数标准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就四类水质(地表水、地下水、海水、生活饮用水)监测中的五参数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表水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水源之一,地表水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地表水的五参数标准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总氮。

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重要指标,通常地表水的pH值应保持在6.5-8.5之间;浊度是表征水质清澈程度的指标,通常地表水的浊度不应超过5 NTU;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其标准值应在6-9mg/L之间;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则是反映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其标准值应分别控制在15mg/L和1mg/L以内。

二、地下水地下水是地表水之外的重要水源,因其相对稳定的水质受到广泛关注。

地下水的五参数标准同样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总氮。

不同的是,地下水的pH值通常应保持在7.0-8.5之间,相对地表水要求更为严格;浊度应控制在2 NTU以下;溶解氧的标准值在5-7mg/L之间;而化学需氧量和总氮标准值分别在10mg/L和0.5mg/L以内。

三、海水海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水资源之一,其水质受海洋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

海水的五参数标准同样包括pH值、浊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总氮。

海水的pH值标准范围应在7.5-8.4之间;浊度应维持在5 NTU以下;溶解氧一般应在5-7mg/L之间;化学需氧量控制在5mg/L以内;总氮标准值在0.5mg/L以内。

四、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是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的水源之一,其水质监测尤为重要。

生活饮用水的五参数标准包括pH值、浊度、余氯、氨氮和微生物指标。

pH值标准范围应在6.5-8.5之间;浊度应控制在1 NTU以下;余氯是消毒剂残留的指标,标准值在0.5-2.0mg/L之间;氨氮标准值应在0.15mg/L以下;微生物指标包括大肠杆菌和菌落总数,其标准值分别在100cfu/mL和1000cfu/mL以内。

浅谈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的“五性”

浅谈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的“五性”

浅谈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的“五性”【摘要】本文介绍了实际工作中如何使污染源在线监控数据达到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要求。

【关键词】污染源;在线;数据;五性环境监测数据的“五性”是指“代表性”、“可比性”、“完整性”、“精密性”、“准确性”。

随着环保工作的转型,污染源在线监控方法作为一种先进技术是实现环保精细化管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在线监控与常规实验室手工监测比较,其监测数据的及时性、时效性、全面性是毋庸置疑的[1]。

那么在线数据是否能够满足传统的手工环境监测结果质量上的“五性”要求,是在线监控数据作为一种数字产品,能否被环保部门、企业、各种环保组织、公众有效使用的关键。

为了保证在线监控系统数据的质量,国家先后出台了相应的技术规范、标准和管理办法[2][3][4][5][6],实行了环保产品认证制度,制定了主要污染物在线分析仪的技术要求。

笔者认为:只要从环保在线设备的生产、安装、运营维护等几方面严格执行把关,在线监控数据相比传统的手工监测数据更能达到监测数据“五性”要求。

1、在线系统简介污染源企业现场端在线监控系统分为两类:一类是废水,一类是废气。

废水系统包括站房及站房内的监测设备(流量计、PH表头、数据采集器、各类污染物分析仪、稳压装置、温湿度调节器及其他附属设施等)、规范化排放口及安装在排放口上的各种探头(流量计探头、PH探头及各类污染物抽样探头等)。

废气系统包括站房及站房内的设备(烟气分析仪、数据采集器、稳压装置、温湿度调节器及其他附属装置等)、烟气采样维护及人工监测平台、安装在烟囱上的各种采样探头及烟气预处理系统、将烟气从烟囱中采集到烟气分析仪中来的伴热管等。

2、现场踏勘及方案制定保证在线数据的“代表性”监测数据的“代表性”[7]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的有效样品特性,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总体的真实情况。

这是传统手工监测对于数据“代表性”的要求,污染源在线监控本身是实施的实时监测,不是用一次监测数据代表一个月或者一年的数据,所以在线监控数据完全能够满足时间上的“代表性”,是否能够满足空间上的代表性主要取决于在线设备安装点位的确定等。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监测数据的五性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监测数据的五性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监测数据的五性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水质监测常用概念(1)一、监测数据的五性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环境监测结果的“五性”反映了对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1.代表性(representataion)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水质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况。

任何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是十分均匀的,因此要使监测数据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首先要优化布设采样点位,使所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2.准确性(accuracy)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从试样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到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影响。

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准确度常用以度量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可用测量标准样品或以标准样品做回收率测定的办法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准确度。

(1)标准样品分析通过分析标准样品,由所得结果了解分析的准确度。

(2)回收率测定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其回收率,这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法,从多次回收试验的结果中,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

按下式计算回收率P:回收率p(%)=(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3)不同方法的比较通常认为,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不准确性的可能性极小,当对同一样品用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测定,并获得一致的测定结果时,可将其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

水环境监测工(高级工)复习问答题集一、简答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主要用那些方法消除化学干扰?正确答案:答案:有:加释放剂、加保护剂、加助熔剂、改变火焰种类、预分离。

2、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如何采集和保存样品?正确答案:答案要点:在采集时,将水样采集到溶解氧瓶中,要注意不使水样曝气或有气泡残留在瓶中。

可先用水样冲洗瓶子后,沿瓶壁直接倾注水样,或用细管将水样虹吸注入溶解氧瓶底部至水样溢流出瓶口,盖好瓶塞,使水充满瓶口。

采样后立即加入固定剂,并储于冷暗处,记录水温和大气压力。

3、为确保废水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正确答案:答案:(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清洁。

(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的冰箱中。

(3)了解采样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

(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排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

(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并由送交人和接收人签字。

(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

(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4、什么是质量保证?正确答案: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质量保证是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它包含了保证环境监测结果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主要内容:①制订监测计划。

②根据经济成本和效益,确定对监测数据的质量要求。

③规定相适应的分析测量系统,如采样布点、采样方法、样品的采集和保存、监测分析仪器、分析方法、质控措施等。

水质五参数传感器

水质五参数传感器

水质五参数传感器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常规五参数监测主要意义: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新形势下,五参数数字化传感器可以结合物联网行业实现网格化水质管控和河长制责任分区。

地表水水质监测常规五参数指的是pH、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温度。

地表水常规五项检测意义:1、pH值检测意义地表水水质中pH值的变化会影响藻类对氧气的摄入能力及动物对食物的摄取敏感度;会影响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活性和速率,影响其正常代谢,进而对整个食物网产生影响。

2、电导率检测意义电导率测值常常被环保内人士成为“水质监测排头兵”。

电导率主要是测水的导电性,可以体现其他相关参数---TDS(溶解性固体总量)、盐度(SAL)、溶液中总的离子浓度。

地表水中监测电导率指标,主要目的是监测水体中总的离子浓度。

包含了各种化学物质、重金属、杂质等等各种导电性物质总量。

3、溶解氧检测意义地表水中溶解氧除了被通常水中硫化物、亚硝酸根、亚铁离子等还原性物质所消耗外,也被水中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以及水中有机物质被好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所消耗。

所以溶解氧是地表水监测的重要指标,是水体是否具备自净能力的表示。

4、浊度检测意义地表水中浊度值的高低,直观反映的是水体的浑浊程度。

浑浊程度主要是受水中的不溶性物质引起,不溶性物质包括悬浮于水中的泥沙、腐蚀质、浮游藻类和胶体颗粒物等。

地表水中浊度值偏高,同时会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进而影响了氧气的产生,导致腐烂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催化能力下降,使水体进一步恶化。

所以地表水中浊度测量参数是反映了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5、温度检测意义地表水温度的变化,即使是相对较小的温度变化也会对水生野生动物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生物生长和鱼虾类动物进食的速度,以及它们的繁殖时间和效率。

全球气候变暖也会增加有害藻华的风险,滋生了水生植物和鱼类产生负面影响。

同奥常规五参数分析仪采用柜式整合、将所有电极探头以及水处理系统、检测监控系统组合在柜内的方式,具有数字化功能,不同模块、传感器之间采用高精度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监测常用概念(1)
一、监测数据的五性
从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监测数据能够准确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预测污染的发展趋势,要求环境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环境监测结果的“五性”反映了对监测工作的质量要求。

1.代表性(representataion)
代表性是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

所采集的样品必须能反映水质总体的真实状况,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某污染物在水中的存在状态和水质状况。

任何污染物在水中的分布不可能是十分均匀的,因此要使监测数据如实反映环境质量
现状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必须充分考虑到所测污染物的时空分布。

首先要优化布设采样点位,使所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

2.准确性(accuracy)
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受从试样的现场固定、保存、传输,到实验室分析等环节影响。

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

准确度常用以度量一个特定分析程序所获得的分析结果(单次测定值或重复测定值的
均值)与假定的或公认的真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准确度是反映
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或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表示。

准确度的评价方法:
可用测量标准样品或以标准样品做回收率测定的办法评价分析方法和测量系统的准确
度。

(1)标准样品分析
通过分析标准样品,由所得结果了解分析的准确度。

(2)回收率测定
在样品中加入一定量标准物质测其回收率,这是目前实验室中常用的确定准确度的方
法,从多次回收试验的结果中,还可以发现方法的系统误差。

按下式计算回收率P:
回收率p(%)=(加标试样测定值-试样测定值)/加标量×100%
(3)不同方法的比较
通常认为,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具有相同的不准确性的可能性极小,当对同一样品用
不同原理的分析方法测定,并获得一致的测定结果时,可将其作为真值的最佳估计。

当用不同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测定时,若所得结果一致,或经统计检验表明
其差异不显着时,则可认为这些方法都具有较好的准确度,若所得结果呈现显着性差异,则应以被公认的可靠方法为准。

3.精密性(precision)
精密性和准确性是监测分析结果的固有属性,必须按照所用方法的特性使之正确实现。

数据的准确性是指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而其精密性则表现为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精密性以监测数据的精密度表征,是使用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
样品所得测定值之间的一致程度。

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测试结果的随机误差越小,测试的精密度越高。

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和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标准
偏差在数理统计中属于无偏估计量而常被采用。

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引用下述三个精密度的专用术语。

平行性(replicability或parallelism) 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
析时间都相同时,用同一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重复性(repeatability) 在同一实验室中,当分析人员、分析设备和分析时间中的任
一项不相同时,用同~分析方法对同一样品进行双份或多份平行样测定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

再现性(reprodudbility) 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样品在不同条件下获得的单个结果
之间的一致程度,不同条件是指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不同(或相同) 时间。

在考查精密性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有关,因此,必要时应取两个或两
个以上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进行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检查。

②精密度可因与测定有关的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通常由一整批分析结果中得到的
精密度,往往高于分散在一段较长时间里的结果的精密度,如可能,最好将组成固定的样品分为若干批分散在适当长的时期内进行分析。

⑨标准偏差的可靠程度受测量次数的影响,因此,对标准偏差作较好估计时(如确定
某种方法的精密度)需要足够多的测量次数。

④通常以分析标准溶液的办法了解方法的精密度,这与分析实际样品的精密度可能存
在一定的差异。

⑤准确度良好的数据必须具有良好的精密度,精密度差的数据则难以判别其准确程度。

4.可比性(compatibility)
指用不同测定方法测量同一水样的某污染物时,所得出结果的吻合程度。

在环境标准样品的定值时,使用不同标准分析方法得出的数据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可比性不仅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应相互可比,也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监测结果应该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

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与溯源,以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以及大的环境区域之间、不同时间之间监测数据的可比。

例如,用离子色谱法测定NO3-—N的结果与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的结果应基本一致;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氯苯类的结果应与气相色谱一质谱法的结果相近。

过去我国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石油类,这一方法与红外法测定结果就没有可比性。

因为紫外法使用的石油醚萃取剂与红外法使用的四氯化碳萃取效果不同,其次紫外法的吸收波长与红外法也不同,它们所测定的是不同的石油成分。

5.完整性(completeness)
完整性强调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预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而且无缺漏地获得这些样品的监测结果及有关信息。

只有达到这“五性”质量指标的监测结果,才是真正正确可靠的,也才能在使用中具
有权威性(authoritativeness)和法律性(lawfulness)。

人们常说:“错误的数据比没有数据更可怕。

”为获得质量可靠的监测结果,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制定和推行质量保证计划,正如工业产品的质量必须达到质量要求才能取得客观的承认一样,环境监测结果的良好质量,必然是在切实执行质量保证计划的基础上方能达到。

只有取得合乎质量要求的监测结果,才能正确地指导人们认识环境、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的行动,摆脱因对环境状况的盲目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这就是实施环境监测质量保证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