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学家》:十大科普书籍《物种起源》居首

合集下载

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摘要:1.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的背景和意义2.十大科普作品的具体名称和作者3.这些作品的科学价值和影响4.这些作品在我国科普领域的地位和贡献正文: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是我国科普领域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民众科学素质提高的重要体现。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也为广大民众普及了科学知识,推动了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一、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的背景和意义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是由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等单位联合评选出的,旨在表彰那些在我国科普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科普作家。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也为广大民众普及了科学知识,推动了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

二、十大科普作品的具体名称和作者1.《时间简史》作者:霍金2.《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3.《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4.《失控》作者:凯文·凯利5.《互联网时代》作者:蔡崇信6.《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7.《大设计》作者:霍金8.《生命3.0》作者:马克·斯蒂文·霍克9.《人工智能:复杂与价值》作者:雷·库兹韦尔10.《从一到无穷大》作者:伽莫夫三、这些作品的科学价值和影响这些作品涵盖了物理学、生物学、人类学、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普及了科学的知识,传播了科学的思想,提高了民众的科学素质。

它们在我国科普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发了广大民众对科学的热情和兴趣。

四、这些作品在我国科普领域的地位和贡献这些作品在我国科普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的出版和传播,对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世界十大科普名著

世界十大科普名著

世界十大科普名著作者:本刊编辑部来源:《科学24小时》2013年第08期又是一个暑假到来,同学们打算怎么度过呢?旅游,放松,参加培训班,还是在家里乖乖地做暑假作业?或许你们能有一个不同的选择——读书!小编们特意收集整理了世界十大科普名著供同学们选择,在闲暇之余,读上一本科普名著也许会让这个暑假变得格外精彩!《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威廉·霍金撰写的,这是一本有关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标杆。

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

《物种起源》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著作,首次出版于1859年11月24日。

在该书中,达尔文第一次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物种起源》是震撼世界的10本书之一,并于1985年被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为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

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

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趣味物理学》由俄罗斯的著名科普作家别莱利曼于1913-1916年创作完成。

这部书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学的基本知识,激发读者们的求知欲,并指导我们将物理学知识灵活地应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书中汇集了各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稀奇古怪的难题,同时还选用了凡尔纳、马克·吐温等人所著小说里的片断,非常适合中学生阅读。

或许这本书可以激发同学们的科学想象,引领同学们的科学思考。

相信大家早已对这本书耳熟能详,《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原创科普图书的第一品牌。

自20世纪60年代出版以来,这套书已累计发行超过1亿册,是中国几代青少年的科学启蒙读物。

它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了不少青少年走上科学的道路。

一年级必看10本科普书中国版

一年级必看10本科普书中国版

一年级必看10本科普书中国版1、《达尔文的证据》以专业的摄影,精心的编排,将通过生物塑化技术保存的大量脊椎动物器官及整体标本,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让读者在感受动物之美的同时,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探索生物体本身极大的变异性与统一性。

希望本书能够带领读者寻找达尔文的思维和逻辑,感悟生命的起源与演化。

本书适合对生物进化论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亦适合医学、生物学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参阅。

150年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经出版,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激烈的争议。

时至今日,进化进化论的影响早已不局限于生物学界,甚至也不局限于科学界,它具有着深远的思想意义和社会影响。

本书以专业的摄影,精心的编排,将通过生物塑化技术保存的大量脊椎动物器官及整体标本,生动地呈现给读者。

让读者在感受动物之美的同时,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探索生物体本身极大的变异性与统一性。

2、《深海鱼影》是201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隋鸿锦。

《深海鱼影:海洋脊椎动物的奥秘》以专业的摄影、精心的编排,将通过生物塑化技术保存的大量海洋脊椎动物器官及整体标本生动而真实地呈献给读者;带领读者遨游海洋,探索海洋脊椎动物的奥秘,领略数十亿年进化所造就的鬼斧神工。

希望《深海鱼影:海洋脊椎动物的奥秘》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海洋及其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使每位读者都能够从我做起保护海洋。

3、《人体的奥秘(注音版)》一书为小读者揭示了大家最熟悉,却又不明白的自己身体的奥秘。

全书用简洁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向你一一介绍,让你爱到科普知识的教育,开阔科学知识的视野。

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许多趣味性的人体奥秘和求解之迷。

4、《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人类从哪里来?恐龙有没有灭绝?史前古鸟能吃马吗?谁是长了腿的鱼?如果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请跟随这本书,走进中国科学院一家专门介绍古生物演化知识的博物馆——中国古动物馆。

本书介绍的60 件化石都是中国古动物馆的精品,很多中国乃至世界罕见,堪称*珍品。

《物种起源》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物种起源》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物种起源》在中国的译介研究《物种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1859)与《圣经》、马克思的《资本论》等是少数几本可以称得上改变了世界的名著。

《物种起源》对人类思想和科学事业均产生了深远影响,确立了被马克思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明”之一的生物进化论。

2013年10月,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公布了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十大科普书籍评选结果,《物种起源》排名第一,并被评价为“有史以来最重要的思想”。

The Origin of Species在中国的第一个全译本就是马君武的《达尔文物种原始》(1920年),他在序言中便称:“达尔文以天择说解释物种原始,其在科学界之价值,与哥白尼之行星绕日说,及牛顿之吸引力说相等,而对人类社会国家影响之巨大则远过之。

”《物种起源》当代译者之一的苗德岁教授说:“在世界经典著作中,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是少有的(如果不是仅有的话)一部跨越科学和人文两大领域的巨著”。

遗憾的是,《物种起源》研究者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思潮上,而对于翻译问题却关注较少。

《物种起源》对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生成和发展都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不同时期的翻译版本不少,但对这个“舶来品”在中国的翻译研究却并不充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种起源》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深受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从译介规模、关注热情、社会效应各方面而言,《物种起源》在中国翻译史上都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

但是研究者大都是从生物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很少有从翻译的角度进行探讨,忽略了对《物种起源》翻译在中国的百年历程做系统性的梳理。

本文试图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物种起源》在中国的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并对此书的接受情况和影响接受的因素进行探讨,旨在跳出单纯的译本对比的传统,《物种起源》这一经典文本通过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深化了人们对其认识和理解。

一、《物种起源》在中国不同时期的译介与研究《物种起源》最早的中译本是由马君武于1901—1919年期间翻译完成。

世界十大经典科学著作

世界十大经典科学著作

世界十大经典科学著作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

随着人类对自然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相对应的经典科学著作也日渐增多。

今天,我将围绕“世界十大经典科学著作”这一话题,为大家介绍这些不可或缺的杰作。

一、《自然的哲学原理》这本由牛顿撰写的作品于1687年问世,是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发现的天体力学理论的完美结合。

它通过推导出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而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二、《日行一世》此书是著名的科学家戈德堡的一部伟大著作,它主要在于从独特的视角介绍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

通过研究物种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和相互作用,作者描绘出了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并揭示了物种与生态系统的基本互动关系,提高了全球生态环境的主题意识。

三、《物种起源》这本由达尔文发表的经典学术著作,全书系统地阐述了物种起源的理论,是进化生物学的重要基础。

因为该著作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理论,而在当时是颠覆性的,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反响和讨论。

四、《人体解剖学》魏尔斯的这部著作详细阐述了人体的器官和系统,并强调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这本书被誉为是现代医学的基础。

五、《科学进步》这本书是爱因斯坦对于科学研究的一种阐述,他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讲述了物理学、哲学以及其他的科学理论,甚至包括了社会科学领域的发展。

这本著作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六、《德意志物理学》迈克尔·法拉第进一步加强了麦克斯韦场方程,这项工作奠定了现代电磁学理论的基础。

在这本书中,他对电磁现象和物质的结构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理论,是 19 世纪最成功的科学之一。

七、《统计物理学》这是拉曼共同获奖的学术著作,通过对热力学系统的微观粒子行为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统计物理学的概念和应用,是当今物理学界的经典文献之一。

八、《化学元素彩板》弗里德里希·史特劳斯慕斯以他的诗意笔触,用彩绘的形式描述了化学元素的组成和周期表的结构。

这个新颖的思想在化学科学中代表了一种创新和教学的新模式。

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

科普中国十大科普作品【最新版】目录1.科普作品的定义和重要性2.中国十大科普作品的评选标准和过程3.详细介绍中国十大科普作品4.科普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5.结语:科普作品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正文科普作品是指以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目的的作品。

在当代社会,科普作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可以帮助公众提高科学素质,也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十大科普作品是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选出的,这个评选过程严谨、公正,每两年评选一次。

评选标准主要包括作品的科学性、可读性、影响力和创新性。

在这十大科普作品中,包括了图书、文章、电影、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科学领域。

以下是对这十大科普作品的详细介绍:1.《时间简史》:作者霍金,讲述了宇宙的起源、演化和未来。

2.《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讲述了人类从出现到现在的历史。

3.《宇宙的琴弦》:作者斯图尔特,讲述了超弦理和宇宙的起源。

4.《自私的基因》:作者道金斯,讲述了生物进化的基因视角。

5.《黑天鹅:如何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作者塔勒布,讲述了人类对未来的无知和如何应对。

6.《大设计》:作者霍金,讲述了宇宙的本质和未来。

7.《失控》:作者凯文·凯利,讲述了生命科学和技术革命的未来。

8.《从一到无穷大》:作者伽莫夫,讲述了数学和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

9.《生命的起源》:作者米勒,讲述了生命的起源和演化。

10.《时间之河》:作者贾祖麟,讲述了时间的本质和宇宙的起源。

这些科普作品对社会的影响和贡献是巨大的。

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公众提高科学素质,也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十部顶级科普书

十部顶级科普书

十部顶级科普书一、《时间简史》1. 宇宙起源的探索•大爆炸理论•引力和相对论•量子理论和微观世界2. 时间与空间•狭义相对论•时间的弯曲•时空的连续性与离散性3. 进化与天体•生命的起源•进化论与自然选择•星系与黑洞的形成二、《科学的世界观》1. 科学哲学与方法论•观察与实验•假设与证伪•科学原则与价值2. 动态宇宙观•全息宇宙理论•多重宇宙假设•宇宙的终极命运3. 生命起源与演化•化学起源生命•生物进化的机制•DNA与遗传信息三、《自然的奥秘》1. 天体物理学的突破•星光与天体测量•星系和行星的形成•星际尘埃和暗物质2.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行星形成的过程•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气候变化与环境演变3. 生物的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物种形成与进化•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稳定•生态平衡与人类干预四、《量子世界的奇迹》1. 量子物理学基础•波粒二象性•粒子的位置和动量•量子纠缠与超越2. 量子力学的应用•原子与分子的结构•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量子计算和量子通信3. 量子世界的宇宙观•多世界诠释•量子宇宙学的前沿•意识与观测的问题五、《基因的奥秘》1. DNA的发现与结构•染色体与基因组•DNA的双螺旋结构•基因的功能与编码2. 生物技术与基因工程•基因测序与基因组学•基因编辑和基因治疗•基因对社会的影响3. 遗传与进化•遗传变异的原因•自然选择的压力•物种形成的机制六、《万物简史》1. 宇宙起源与进化•大爆炸与宇宙膨胀•星系与星系团的形成•恒星的生命周期2. 地球的故事•行星形成与动态•地壳运动的影响•生命的起源与演化3. 人类的征程•人类起源与智慧的演化•文明的兴衰与冲突•未来的展望与探索七、《物理的奥秘》1.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原子与元素周期表•基本粒子与强弱电力•核聚变与核裂变2. 多维宇宙的假设•弦论与超弦理论•多维空间的推测•并行宇宙的可能性3. 力与运动的规律•牛顿的三大定律•能量与动量守恒•平衡与不平衡的力八、《生命的奥秘》1.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细胞与生命的基础•器官与系统的协调•基因与蛋白质的作用2. 生物进化的机制•遗传变异与自然选择•进化速度与方向•物种形成与灭绝3. 种群与生态系统•种群动态与竞争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环境变化与适应性九、《科学史》1. 古代科学与哲学的兴起•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科学方法的初步形成•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2. 进步与革新的时代•工业革命与科技进步•物种起源与进化论•自然界的精确测量3. 当代科学与研究的前沿•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的突破•基因组学与生物技术•宇宙学与时空研究十、《科学探索》1. 科学探索的方法与策略•观察与实验的设计•数据的分析与解读•知识的深度与广度2. 实验室与现场的科学•实验科学与理论科学•地质学与气象学的研究•空间探索与地球观测3. 科学与人类的未来•科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学的社会影响与伦理问题。

科学十大书籍

科学十大书籍

科学十大书籍人类的智慧和知识是永无止境的,而科学书籍作为传递和传承科学思想的重要载体,更是源源不断地为人类带来启迪和收获。

以下是科学领域中的十大书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们的精髓和意义。

1.《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书由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所著,被誉为“自然科学的圣经”。

在此书中,牛顿提出了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自然哲学数学基础,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时代。

2.《达尔文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的这本著作是生物学领域的里程碑。

达尔文通过研究物种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提出了“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理论,极大地推进了生物学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人类对生命起源和演进的认识。

3.《结构主义与人类学》法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的这本著作是20世纪著名的理论经典。

他提出了结构主义理论,强调人类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对现代人类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大师亚当·斯密的这本著作是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其内容主要探讨了劳动分工和市场概念,提出了自由市场的理论模型和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尤其对世界各国的现代经济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5.《化学原理》法国化学家安东尼·拉瓦锡的这本著作是化学领域的重要经典。

其主要内容涵盖了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热力学等方面,对人类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认识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6.《物种起源》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廉·道尔文的这本著作是深刻地反映了达尔文进化论发现内容的巨著。

道尔文通过对各大类群进行详细观测和分析,确认了物种演化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深化了人类在自然进化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7.《数学原理》数学巨匠欧拉的这本著作被誉为“数学百科全书”,被公认为数学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代数学、几何学和解析学三大领域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为现代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科学家》:十大科普书籍《物种起源》居首
[导读]《物种起源》是世界闻名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本书中,达尔文以无以数计的翔实资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遗传”、“变异”、“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等观点。

腾讯科技讯(明轩)北京时间10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新科学家》读者日前投票评选出帮助改变世界的十大大众科学书籍,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物种起源》在该排行榜中位居榜首。

以下为帮助改变世界的十大大众科学书籍排行榜:
第一:《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作者: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发布时间:1859年
发行方:企鹅出版社
售价:9.99英镑或13美元
《物种起源》是世界闻名的自然科学著作,在本书中,达尔文以无以数计的翔实资料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论证了“遗传”、“变异”、“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等观点。

整本书就是一个长的论据,它被用来论证整个进化论理论。

决定这本书的风格的不仅是全书的大纲和思想的逻辑发展,而且还有更详尽的叙述方法。

在评选中,《物种起源》的得票率超过90%。

第二:《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
作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发布时间:1988年
发行方:Bantam
售价:8.99英镑或18美元
《时间简史》仅用少量的专业词汇来揭示深刻的问题,正如霍金所言,理解宇宙的奖励也许是让你瞅一眼“上帝的想法”。

对宇宙的理解,让我们在前进路上不再畏缩。

第三:《自私的基因》
作者: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
发布时间:1976年
发行方:牛津大学出版社
售价:8.99英镑或19.95美元
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

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满想象力。

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

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第四:《双螺旋》(The Double Helix)
作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
发布时间:1968年
发行方:Orion
售价:8.99英镑
结构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

《双螺旋》告诉你这个伟大发现是如何发生的。

《双螺旋》是最经典的生命科学科普图书之一。

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详细介绍了基因双螺旋这个惊人发现的全过程,提供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与思路。

第五:《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
作者: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
发布时间:1962年
发行方:企鹅出版社
售价:9.99英镑或14.95美元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

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你若有心去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

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

第六:《裸猿》(The Naked Ape)
作者:德斯蒙德·莫里斯(Desmond Morris)
发布时间:1967年
发行方:Vintage
售价:7.99英镑
“裸猿”三部曲分别是《裸猿》、《人类动物园》和《亲密行为》。

《裸猿》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为模式,涉及的主题有人类进化、性行为、育儿、探索、领地、进食、安抚以及人与动物的比较。

读者从中顿悟:现代人的行为模式和远古的祖先息息相关,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是在树栖猿--地栖猿--狩猎猿的进化过程中确定的。

第七:《混沌》(Chaos)
作者:詹姆斯·格雷克(James Gleick)
发布时间:1987年
发行方:Vintage
售价:10.99英镑
《混沌》是科普畅销书作家詹姆斯·格雷克的成名之作,先后获得1987年美国国家非文学类图书奖提名奖、英国非文学类最佳畅销书等荣誉。

在本书中,作者以科学记者的专业素养,深入浅出地记录了混沌现象的研究历程,写就了一部图文并茂的报告文学。

科学家超乎常人的敏税、执着和创造力,以及追寻真理过程中的沮丧和欢欣都一一呈现出来。

第八:《盖亚》(Gaia)
作者: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
发布时间:1979年
发行方:牛津大学出版社
售价:8.99英镑或19.99美元
洛夫洛克提出盖亚假说,即地球生命体和非生命体形成了一个可互相作用的复杂系统。

盖亚意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同组成的一个意识。

第九:《人口论》(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作者:托马斯·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
发布时间:1798年
发行方:牛津大学出版社
售价:8.99英镑或14.95美元
《人口论》讲述了人文社会科学元典是人类对于自身及其社会的深刻反思和研究,不仅有对人类价值和精神的独特性、意外性,复杂性和创造性的情感性描述和目的性表达,也有对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类型、模式、变迁、机制及其多样性的事实揭示、因果说明和理想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塑就了我们的心灵、行为和生活,具有永恒的意义和不朽的价值。

马尔萨斯的基本论题是人口增长有超过食物供应增长趋势的思想。

第十:《人类的跃升:科学进化史》(The Ascent of Man)
作者:雅各布·布朗劳斯基(Jacob Bronowski)
发行方:英国广播公司出版社
售价:9.99英镑
《人类的跃升:科学进化史》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全景史,是在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系列节目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

作者追溯了科学的发展,并将科学视为人不同于动物园的主要特征。

书中历数不同时期人类的得大发明,从结绳记事儿到几何演算,从牛顿力学到狭义相对论。

作者认为知识的进步均可视为人类试图理解自然,并控制自然的努力。

作者对每一重大思想理论,均予以深刻的评价,并力图将自然背后的规律以常人可以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

《科学进化史》不仅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科学世界,而且还将读者带入一个全新的文明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