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努力践行“三贴近”原则
新闻宣传工作要努力做到“三贴近”

作 的必 然要 求 ,是新 世纪 新 阶段加 强 和 工作 作风 ,要把 转变 作风 与业 务建 设有 力量 。二是 贴 紧党 委 、政 府 中心工 作 ,
改进 宣 传思 想工 作 的重要 突 破 口,是宣 机结 合起来 ,以工作 作 风 的新转 变 ,带 及时 了解 党委 、政府 工作 重 点 ,准 确理 传思 想工 作增 强 针对 性 、实 效性 和 吸引 动思路 举措 的新 突破 、业务 建设 上新 水 解 党委 、政 府领 导 意图 ,合理 安排 、扎 力 、感 染 力 的根本 实 现途 径 ,是 宣传 思 平 ;要在 新 闻工作 者 队伍 中倡导 和形 成 实 开展 每一 项宣 传工 作 。牢 固树 立 中心 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 的工作原则 。因此 ,
担 负 新任 务 ,责任 更 重 、难 度更 大 、标 温州 实 际情 况制 定可行 计 划 ,合 理分 解 政 府 的意识 越强 ,工作 做得 越好 ,就 是
准 更 高 ,要 求我 们必 须努 力 提高新 闻宣 任务 ,细 化量 化 目标 ,通过 扎 扎实 实 、
际 、贴 近生 活 、贴 近群 众 。 “ 三贴 近 ”
一
个 重要 手 段。例 如 , 《 有 话直 说 》栏 的公 仆 ,他们 的一 切 活动都 是 为人 民服 大局 ,是 新 闻宣 传工 作 的崇 高使 命。对 鞭挞丑恶 , 弘扬正气 , 务 的 ,生 产 和生 活 的真正 主角 还应是 人 于地 方媒 体来说 ,既 有为 全党 全 国工作 目紧扣时代 主题 , 民群众 。 电台 、电视 台是党 和 政府 的 喉 大局 服务 的任 务 ,也 有 为地 方党 委 、政 促进和谐 ,实现了舆论监督 、政策解读 、 舌 ,更应是 人民群众展示 的舞 台。为此 , 《 温 州新 闻联播 》栏 目秉承 “ 权威 、全面 、 府 中心工 作服务 的任务 。二者 是辩 证 统 热点 引导 ,很 快 成为 广大 温州 市 民喜爱
论报纸新闻宣传如何把“三贴近”做到实处

LAo I QU J AN HE S
论报纸新闻宣传如何把“ 三贴近" 做到实处
●周淑英
【 提
要]“ 三贴近” 的提 出, 体现 了按新闻工作规律办事的 内在要 求。报纸新闻宣传如何做 到贴近群众 , 贴近生
活 , 近 实 际 , 是 一 个值 得 新 闻从 业 人 员深入 探 索和 不 断 实践 的课 题 。要 把 “ 贴近 ” 到 实处 , 贴 这 三 做 必须 做 到 “ 克 三
新闻宣传工作实践 “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的具体体现, 也是提
高新 闻针 对 性 、 实效 性 , 强 吸 引力 、 染 力 的重要 途 径 , 增 感 更 是新 闻宣 传 内容 、 形式 创 新 的基 础 。 因此 , 大力 倡 导 “ 贴 应 三 近 ” 积 极 鼓励 “ 贴 近 ” 努 力 实践 “ 贴近 ” 把 “ 贴 近 ” , 三 , 三 , 三 做
系列 的 、 踪 式 的 、 篇 幅等 形 式 形 成报 道 合 力 , 追 大 以促 进 解决
L QU I S E一2 AO JAN H 4
论报 纸 新 闻 宣传 如何把 “ 三贴近 ” 做到 实处
问题 。 这 正 是报 纸深 度 报 道 应 聚 焦 的 政 治 视 线 、 具 有 的政 应 治 品格 和 大 局 意识 、 任 意 识 。如 果 说 深 度 报 道 的感 召力 是 责 对 国 计 民 生 的关 注 ,震 撼 力 是 针 砭 时 弊 和舆 论 监 督 的 抨 击 力 ,那 么 深 度报 道 的 吸引 力 和 魅 力 就 在 于 它 超 前 的 预测 力 以 及对时代心声的呼唤。 三、 多联 系群 众身 边 的 事 例 , 多报 道 有 实在 内容 、 新 闻 有 价 值 的 新 闻 , 而 增 强 亲 近 性 , 近 读 者 从 贴 报 纸 言 论是 为广 大人 民群 众 服 务 的 。报 纸采 编人 员 首先 在 思 想 上 要 放 下 高 高 在上 的架 势 , 变 语 气 上 的 那 种 “ 输 ” 改 灌 方 式 , 实视 人 民群 众 为 知 心 朋 友 , 取 “ 家 常 ”的方 式 同 切 采 拉 群众说话 。 同语言 , 产生共鸣效应。 能 五、 强化 读 者 意识 , 过 新 闻事 实 的传 播 , 读 者 乐 于接 受 通 让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_三贴近_

二、寻找共鸣点, 平民视角写新闻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 不 同 。 ”同 一 个 新 闻 题 材 , 记 者 的 视 角不同, 报道的侧重点也就不同, 作 品传达的主题思想也就不同。新闻 报 道 要 做 到“ 三 贴 近 ”, 报 道 选 择 的 视角很重要。现在有些记者在采写 新 闻 时 , 往 往 把 注 意 力 集 中 在“ 一 把 手 ”身 上 , 把 领 导 作 为 新 闻 的 主 体 , 这 就 脱 离 了 群 众 、脱 离 了 实 际 。记 者 在采写新闻时, 必须用平民的视角, 及时地传达群众欲知而未知的信 息, 这样的新闻就会在广大人民群 众中产生共鸣, 从而更有贴近性。
贴近读者, 首先要了解读者, 这 是报纸贴近读者的一个前提。关起 门来办报, 对读者的需求不闻不问, 是无法贴近读者的。新闻报道要贴 近 实 际 、贴 近 生 活 、贴 近 群 众 , 更 好 地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 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 首先需 要记者、编辑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和“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为 指 导 , 坚 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同时要有扎实 的采访作风, 到实际中去发现和捕 捉鲜活的新闻信息。对于这一点, 大 家是不难理解的。但在具体采写的 方法上, 有些记者则感到有些茫然, 不 知 道 如 何 把 握 , 才 符 合“ 三 贴 近 ” 的要求, 有时记者心里想要“三贴 近”, 但写出的稿子效果并不然。
坚持“三贴近”原则提升新闻记者的能力素养

坚持“三贴近”原则提升新闻记者的能力素养当下,“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新闻战线蓬勃展开,这是中央为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做出的一项重要部署,也是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一项重要举措。
笔者认为,加强对新闻队伍的建设,提高记者自身素质,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坚持“三贴近”原则。
一、“三贴近”是提升新闻记者能力素养的重要手段2003年中央在《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中提出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
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动员部署各媒体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简称“走转改”)活动,这是落实“三贴近”原则的一项重要举措。
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到农村牧区、工厂矿区、边疆哨卡,采写了一批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新闻作品,这种“接地气”的新闻采访活动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人民群众是新闻报道的主角,是做好新闻宣传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生活,熟悉群众语言,增强群众意识,讲述群众的喜怒哀乐,才能改进文风,写出精品,提升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例如记者去锡盟太旗采访太旗农牧民因农业合作社和特色种植业发家致富的典型时,以谦虚的态度,感动了很多被采访者。
很多农民建议记者去采访一个没有纳入采访计划的人,没想到他的一番谈话打动了我:“……咱们农民不比城里人差,我今年一次性把种的菜转给了合作社,又在自己的地里打工挣钱。
咱就是穿着农装的工人……”这些话语是这次采访中没有听到的一种声音,这也是太仆寺旗农业合作社让农民增收的一个很好的事例。
因此,记者便把它引用到《合作社成为农牧民致富的“助推器》一文里,刊登在头条。
寥寥几笔,短短几句话就把这些合作社社员对合作组织的满意跃然纸上。
新闻要准确地传达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激励人们主动参与到党和政府的政策中,就必须把群众当主角,让群众发言,多讲群众的故事,用群众的视角去反映和处理问题,切实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会有群众的观点,我们的新闻媒体才会有说服力和公信力。
三贴近新闻学名词解释

三贴近新闻学名词解释
"三贴近新闻"是中国新闻传媒行业的术语,指的是报道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是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的原则和要求。
具体解释如下:
1.贴近生活:即新闻报道要贴近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关注他们
的所思所想所盼,关注社会热点、民生问题、社会事件等。
通
过报道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故事,使新闻更具有亲和力和感
染力,让广大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增强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贴近群众:即新闻报道要贴近广大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情感体验,
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普通劳动者等。
要关注社会各阶层
的声音和诉求,传递他们的心声和呼吁,唤起社会对弱势群体
的关注和关爱,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贴近实际:即新闻报道要贴近社会现实和发展变化,关注国家
政策、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闻。
要关注国家重大决
策、重大改革、重大工程等,向读者传递最新的社会信息和政
治动态,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社会形势和国家发展。
"三贴近新闻"原则鼓励新闻媒体真实、客观、全面地报道社会各个领域的新闻事件,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知识需求,同时也是新闻从业者应遵循的职业准则。
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意义

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意义:
“三贴近”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
只有做到“三贴近”,新闻宣传工作才能面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
只有做到“三贴近”,我们才能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沃土和火热的现实生活,通过我们的媒体,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把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落到实处。
只有做到“三贴近”,新闻宣传工作才能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体现党的意志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落到实处。
新闻如何做到“三个贴近”原则

教育 等方面。
立 体 、完整 地反 映 ,揭 示新 闻事 件 与 民
2 0 0 3年 3 月 ,辽 宁省 朝 阳电视 台创 众 之 间的关 系 。如朝 阳城 区居 民用水 涨 的特点 。生 活 中有很 多事 理 ,人 人 都感
办 了一档 以朝 阳市 民为 目标 受众 、以城 价 ,如果 仅 仅报 道事 实本 身是 不够 的,
近群众 ,而且 还有 效地 利用 和 开发 了社 观 众理 解 ,哪种形 式更 具 有贴 近性 ,就
选 择 哪种 报 道 形 式 进 行 报 道 。
贴 近”
关注人 民群众特别是普 通人 的生存 状态 ,
多用 群众 的语 言 ,多联 系群众 身边 的事 区的新 闻信息资源。
三 3 在 语言的选择 上实现 电视新 闻的 “ 三 例 ,多采用 群众 喜 闻乐 见 的形式 ,多报 2 在 形式 的选择 上实现 电视新 闻的 “
活中的种种矛盾 、困惑和问题进 行报道;
二要 抓住 与 观众 的思想 、情 绪 、利 益有 样 ,生动活泼 ,增强新闻宣传 的效果。
关 的问题 进行报道;三要抓住观众应知 、
为 了实 现新 闻 的贴 近性 ,辽 宁 省朝 在话筒前要通过语 言的再创造 , 使“ 出 口”
欲知 、感兴 趣 的各种 问题 进 行报 道。在 阳 电视 台的 《 朝 阳新 闻 》栏 目经 常运 用 的稿件充满情感 、亲切 自然 、优美动听 。
形 象 化 等 特点 , 是最 富有 感 染 力 , 条 新 闻 , 一 篇 报 道 ,能 否 吸 引 观 容 ,使 电视 具 有 吸 引 、感染 观众 的独 特 魅 通 俗 化 、
众, 最主要的是选题和内容 , 没有鲜活的 、 力 。但是 ,在 内容与形 式的关 系中,内容 最 符 合 电视 特 点 的语 言 。老 舍 说 过 : “ 世 吸引 人 的 内容 ,再好 的报 道形 式也 是没 始终是 占据主导地位并起决定作 用的 ,一 界 上最 好 的文 字 ,就 是最 亲切 的文字 。
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意义

三贴近原则的重要意义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三贴近原则概述二、三贴近原则的意义1.贴近实际2.贴近生活3.贴近群众三、三贴近原则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应用1.关注实际问题2.注重民生报道3.强化互动交流四、三贴近原则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1.提高舆论引导的针对性2.增强舆论引导的实效性3.提升舆论引导的公信力五、结论1.三贴近原则的重要价值2.对新闻宣传工作的启示正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的普及,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摆在宣传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新闻宣传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需要回归宣传工作的本质,充分发挥三贴近原则的重要作用。
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这一原则要求新闻宣传工作要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以此来提高新闻宣传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二、三贴近原则的意义1.贴近实际贴近实际,就是要真实反映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客观揭示社会矛盾,传播正能量。
新闻宣传工作要关注国家政策、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关注科技进步,将这些实际内容融入宣传报道中,使宣传内容更具现实意义。
2.贴近生活贴近生活,就是要关注人民群众的生活点滴,传播有益于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谐相处的新闻信息。
新闻宣传工作要注重民生报道,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故事展现生活百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3.贴近群众贴近群众,就是要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期待,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
新闻宣传工作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为人民群众代言,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三贴近原则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应用1.关注实际问题新闻宣传工作要关注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宣传报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努力践行“三贴近”原则
作者:龚成永
来源:《文化产业》2015年第01期
摘要:“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新闻宣传提出的重要工作原则,是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是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着力点,是提高引导水平和宣传艺术的可靠途径,是新闻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
为此,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必须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努力践行“三贴近”原则,采写出许多高质量、高标准的好新闻,发挥新闻宣传工作的正面引导作用,增强新闻宣传工作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就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结合自己在镇雄县广播电视台多年的记者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感受,恳请各位老师或者同仁批评指正。
关键词:新闻宣传;三贴近;
中图分类号:G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一、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杜绝虚假
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它始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和灵魂,即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灵魂,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实践“中国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和灵魂。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的特性决定的,是新闻传播活动内在的重要规律,也是新闻接受者对新闻的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认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要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要正确地认识、反映、影响世界,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也就是坚持实事求是。
为此,新闻工作者要熟悉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了解国情,在报道中找准立足点,选好突破口,说真话,准确如实报道。
切不可歪曲事实,更不能捏造事实,炮制假新闻,我国“大跃进”及“文革”期间,报道浮夸,歪曲事实,混淆视听,大大降低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形象,这一惨痛教训新闻工作者必须谨记。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新兴媒体层出不穷,假新闻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了。
少数人为了吸引眼球追求轰动效应,也参加到假新闻制作行列,2013年全国十大假新闻如《深圳最美女孩”给街边乞丐老人喂饭》、《长春老人菜市场晕倒178人无视跨过,仅有1人施救》、《温州乞丐流浪9年回家获700万拆迁补偿》等就是假新闻典型案例。
报道的内容存在人为设计、主观臆想、商业策划等问题,最终被拆穿,对社会信任造成极大的伤害。
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摆正位置,加强党性修养学习,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说真话,写真事,实事求是,准确如实报道。
二、新闻宣传要贴近生活,善于发现
新闻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到广阔的农村天地,深入到群众火热的生活之中,践行党中央“走、转、改”要求,着眼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关注国计民生中的热点、难点、焦点。
用笔触描写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新气象,以与时俱进的政治眼光和决策民主化为基本着眼点,抓住决策层面的大事,把牵动全局的决策,通过百姓生活中的话题,加以调查分析报道,这正是新闻宣传工作的思想性、导向性的体现。
要贴近生活,就地取材,报道群众喜闻乐见的话题;要贴近生活,,深度加工,报道大量群众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领社会,弘扬主旋律;要贴近生活,解放思想,分清主次,避轻就重,从大量繁杂的会议报道中走出来,从简报材料中走出来,从领导讲话稿中走出来,积极投身社会,融入群众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了丰富的群众生活,改革开放的大背景生活源泉,特别是我们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媒体,举足轻重的基层地理位置优势,为我们采写大量反映群众生活的新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源于生活但不能高于生活,我们要发挥自身的地理优势,一头扎进生活,努力采写出大量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主题的新闻报道。
三、新闻宣传要贴近群众,服务人民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要坚持心系群众,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服务群众,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带着责任和感情与群众打交道,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立场是决定新闻工作性质的根本政治问题,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说话,只有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才能使我们的新闻工作无论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还是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能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公信力。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何为大地?人民群众就是大地;何为天空?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就是天空。
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群众,才不会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真实可信地反映党和政府的政策措施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
贴近群众,就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言群众之所言;贴近群众,就要把人民群众当作老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把镜头对准群众,把版面留给群众;贴近群众,就是要使新闻宣传简洁明了,让群众易听易懂,力求满足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一切为了群众,为了一切群众。
总之,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强引导,注重创新。
先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
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客观真实地描写群众生活,将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融入生活,借助宣传融入群众。
使“三贴近”原则在新闻宣传工作中有针对性,时效性,有感染力,吸引力。
新闻工作者只有始终不懈地坚持“三贴近”原则,落实“三贴近”要求,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才能为构建小康、和谐、幸福镇雄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才能开创出镇雄县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