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概论重点
材料概论知识点总结

材料概论知识点总结1.材料学纲要结合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化学键)、分子键和氢键1)几种结合键的区别?离子键是以正负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形成的结合。
离子键材料由两种以上的电负性相差很大的原子构成。
离子晶体的特性:(1)离子晶体是最密堆积的面心立方或六方密填结构,离子晶体的这种结构特征体现了离子键的各向同性。
(2)对可见光透明,吸收红外波长。
离子震动能级吸收。
共价键不易失去价电子的原子倾向于与邻近原子共有价电子、成为8电子稳定结构。
共价键以拉手结合。
金属键具有方向性,价电子位于共价键附近的几率高于其他处。
共价键形成的条件:原子具有相似的电负性、价电子之和为8。
共价键材料的特性:(1)高硬度、高熔点、导电性差、低膨胀系数,这体现了共价键是强化和键。
(2)性脆,延展性很差,这体现了共价键的方向性。
陶瓷和聚合物;或完全、或部分是共价键。
金属键金属原子失去价电子成为正离子、价电子成为自由电子,离子骨架浸泡在电子的海洋。
本质:是离子、电子间的库仑相互作用。
特性:无方向性,不易被破坏。
使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是良好的导体。
分子键由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范德华力)而形成的,由于分子键很弱,故结合成的晶体具有低熔点、低沸点、低硬度、易压缩等特性。
氢键氢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以共价键结合,若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Y(O F N等)接近,在X与Y之间以氢去为媒介,生成X-H...Y形式的一种特殊的分子间或分子内相互作用,成为氢键。
1)结合键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结合键主要是金属键。
金属特性:导电性、导热性好;正电阻温度系数;好的延展性;金属光泽等。
陶瓷材料陶瓷材料是包含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其结合键主要是离子键和共价键,大多数是离子键。
离子键赋予陶瓷相当高的稳定性,所以陶瓷材料通常具有极高的熔点和硬度,但同时陶瓷材料的脆性也很大。
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结合键是共价键、氢键和分子键。
其中,组成分子的结合键是共价键和氢键,而分子间的结合键是范德华键。
材料概论知识点

材料概论知识点材料概论这门课呀,那可真是个有趣又充满奥秘的领域!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材料。
材料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小伙伴”,无处不在。
比如说,你每天坐的椅子,可能是木头做的,这木头就是一种材料;你喝水用的杯子,有玻璃的、塑料的,玻璃和塑料也是材料。
从小学到高中的教材里,材料的知识那是逐渐深入的。
小学的时候,可能就是让咱们简单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像金属啦、塑料啦、纸啦。
比如说,老师会带着小朋友们做个小实验,把一块铁放到水里,看看它会不会浮起来,这就是在初步感受材料的性质。
到了初中,知识就更丰富一些啦。
会讲到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硬度、导电性等等。
就拿导电性来说吧,为啥电线要用铜丝而不用铁丝呢?这就是因为铜的导电性比铁好呀。
还记得我上初中那会,有一次物理课,老师拿来各种材料的导线,让我们自己动手连接电路,看看哪种材料能让灯泡更亮。
我当时特别兴奋,手忙脚乱地摆弄着那些导线,结果不小心把电池装反了,灯泡愣是没亮,把周围同学都逗乐了。
高中阶段,材料的知识就更深入和复杂啦。
会涉及到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会影响它的强度和韧性。
还会讲到新型材料,像纳米材料、复合材料这些高大上的东西。
咱们就拿纳米材料来说吧,这可是个神奇的玩意儿。
纳米材料的颗粒特别特别小,小到只有几个纳米。
因为尺寸小,所以它们就有了一些特殊的性质。
比如说,纳米银可以杀菌,纳米二氧化钛可以用来做自清洁的表面。
我曾经看过一个报道,说有一种纳米衣服,不仅防水还透气,简直太酷了!再来说说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就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
像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又轻又结实,在航空航天领域可是大有用处。
总之,材料概论这门课的知识点就像是一个大宝藏,等着我们一点点去挖掘。
从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到高科技领域的新型材料,每一个知识点都充满了惊喜和探索的乐趣。
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就能发现材料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希望大家都能在材料的知识海洋里畅游,发现更多的奇妙之处!。
材料科学概论考点总结

材料科学概论考点总结1·材料: 材料是人类社会所能接受的、可经济地制造有用物品的物质(Materials is the stuff from which a thing is made for using.)2·材料的分类及类型:按服役领域分类:结构材料 (受力,承载),功能材料 (半导体,超导体以及光、电、声、磁等)按化学组成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按材料尺寸分:零维材料,一维材料,二维材料,三维材料按结晶状态分:晶态材料,非晶态材料,准晶态材料3·材料科学:是一门以实体材料为研究对象,以固体物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冶金,化工为理论基础的交叉型应用基础学科。
4·材料的发展要素: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合成加工、性质与使用性能5·材料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强度,塑性,断裂韧性,硬度6·塑性变形: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去除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的永久性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具有不可逆性7·能带:满带,空带,价带,禁带8·磁性的分类:磁滞回线: Hc :矫顽力 Hm:饱和磁场强度Br :剩余磁感应强度 Bs:饱和磁感应强度9·不同材料的热导率特性:金属材料有很高的热导率,无机陶瓷或其它绝缘材料热导率较低,半导体材料的热传导,高分子材料热导率很低10·固溶体:合金的组元以不同的比例相互混合混合后形成的固相的晶体结构与组成合金的某一组元的相同这种相就称为固溶体.11·断裂韧度:是衡量材料在裂纹存在的情况下抵抗断裂的能力12·影响断裂失效的因素:(1)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2)零件几何形状的影响(3)零件应力状态的影响(4)加工缺陷的影响(5)装配、检验产生缺陷的影响13·穿晶断裂:裂纹在晶粒内部扩展,并穿过晶界进入相邻晶粒继续扩展直至断裂(即蠕变)的抗力;以7001000/2.σ表示700℃下经1000h产生0.2%残余变形量的最大应力23·材料的持久强度:材料在高温长期载荷下对断裂的抗力;以50010000σ表示在500℃下经10000h发生断裂的应力值。
材料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材料学概论复习知识点
材料?材料的分类及类型?
固溶体?
断裂韧度?
沿晶断裂?穿晶断裂?
磨损的定义及分类?
结构材料的失效及其常见的失效形式?
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
Fe-C相图有什么⽤?
铁素体?
奥⽒体?
渗碳体?
退⽕?淬⽕?
钢铁的常规热处理⼯艺种类及特点?
合⾦钢牌号的命名规则是什么?
不锈钢的特点及“不锈”原理是什么?
传统陶瓷、特种陶瓷的概念与分类?
特种陶瓷与普通陶瓷的区别?
陶瓷材料的晶体缺陷具体有哪些?
提⾼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
⽣物陶瓷的定义、种类、优点及⽣物材料的发展趋势?耐⽕材料?不定形耐⽕材料定义及分类?
耐⽕度?荷重软化温度?
共聚物?
⽴体异构?
⾼分⼦材料的定义以及三⼤合成⾼分⼦材料?
⾼分⼦材料的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的内容?
纤维增韧?
复合材料的分类?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颗粒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韧化机理?ZrO2马⽒体相变增韧的机理及使⽤条件?考试题型选择:10分,共10⼩题
名词解释:24分,共8个
简答:42分,共6道
论述:24分,共2道。
《材料概论》知识点总结

《材料概论》知识点总结
一、材料的分类
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功能材料三大类。
金属材料包括钢铁、铝、铜、镁等金属,非金属材料包括塑料、陶瓷、橡胶等,功能材料包括复合材料、超导体材料等。
二、材料的特性
材料的特性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热性能。
机械性能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裂韧性、疲劳性能等;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热导率、电导率等;化学性能包括耐腐蚀性、氧化性等;热性能包括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
三、材料的生产
材料生产包括原料提炼、合金化、熔炼、成型等工艺。
原料提炼可以通过矿石提炼、化学合成等方法进行;合金化是将不同的金属或者非金属元素进行混合;熔炼是将原料加热至熔点后进行铸造和成型。
四、材料的应用
材料的应用广泛,可以应用于机械制造、建筑材料、电子产品、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可以用于不同的产品制造。
五、材料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材料科学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材料的发展趋势包括轻量化、高强度、高温抗性、耐磨性、节能环保等方面。
六、材料检测
材料检测是指对于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性能测试。
常见的材料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金相检测、硬度测试、拉伸测试等。
综上所述,材料概论是制造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材料的分类、特性、生产、应用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希望本文的介绍可以为读者对于材料概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材料学概论1-绪论

材料是人类文明 发展的物质基础
内容:学习材料学的基本知识。主要涉及 到各种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应用以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目的:材料类专业的入门课及专业基础课 之一。了解材料的基本知识,逐步扩大材 料的专业知识面,培养分析和解决有关材 料问题的初步能力。
第一章 绪论
1. 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2. 材料的地位和作用 3. 材料学的形成和发展
晶体管小到用 电子显微镜都 难以观察!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
SiC, GaN, ZnO 等,半导体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 料,是继第一代半导体材料硅(Si)和第二代半导 体材料砷化镓(GaAs)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半导 体材料。 在高技术中,尤其是军用和光电子 领域有优势,可以应用于: 1)高温器件
2)高功率器件
3)高频高速 4)发光与激光
SiC与Si使用范围比较
击穿电压
SiC
电子漂移速度
Si
导热率
使用温度
(使用温度>500 º C)
SiC研究和应用现状
高质量大尺寸的 SiC 晶体几乎被美国 Cree公司垄断。我国生产器件用的SiC 晶体全部依赖进口。 2英寸晶片售价为:500-800美元/片
1927~1937 1937~1966 1966~1975 1975~现在
采矿工程与冶金
采矿与冶金 冶金 冶金与材料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3.3 材料科学的内容
材料科学的内容可以用一个四面体来表示,也就 是材料科学是研究一种材料的成分(结构)、合
成(工艺)、性质与效能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效能(performance)
2010
2020
在发动机上叶片材料应用的年份
合金晶粒结构的变化(约1970年代)
材料概论重点内容

重点内容第一章:1、掌握材料的概念及其分类;2、了解材料是人类进步的里程碑;先进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和社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导;3、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形成与内涵;4、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与使用效能之间的关系及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第二章:1、重点了解材料的常见性能指标,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2、了解金属材料中的钢铁、铜和铜合金、铝和铝合金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3、了解钛和钛合金、陶瓷材料、高聚物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第三章:掌握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超导材料、铁电、热释电、压电和介电材料的结构、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第四章:1、掌握磁性的概念、物质磁性分类、磁性材料的分类;•2、重点了解几种新型磁性材料及其应用途径。
•第五章:1、记住基本概念:零电阻现象、迈斯纳效应、约瑟夫森效应;2、理解产生超导的原因和超导体的临界条件;3、了解一、二类超导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超导材料的发展前景;4、、知道超导氧化物的种类及其性能特点。
第六章:1、了解光纤材料的发展史。
2、掌握光纤材料的分类、特点及其应用;3、理解光色材料。
4、掌握红外材料的分类、性能、应用。
第七章:1、了解新能源材料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未来发展的核心作用;2、掌握新型二次电池的种类、原理、性能及其应用;3、掌握燃料电池的构造、原理、特点和应用前景。
第八章:1、了解生物材料的发展、特点和应用前景;2、掌握硬组织相容材料、软组织相容材料、血液相容性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的分类、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第九章:1、了解环境材料的发展概况、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2、明确环境材料的提出、定义和研究内容;3、掌握环境协调性评价的涵义、应用标准和注意事项;4、掌握材料的生态设计、材料的环境友好加工以及传统材料的友好加工;5、懂得天然材料的加工和应用、绿色包装材料、绿色建材、环境净化、替代和修复材料、环境降解材料的特点与应用前景。
材料概论的一点知识整合

1、铸造:将通过熔炼的金属液体浇注入铸型内,经冷却凝固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零件的制作过程。
2、材料复合:材料复合的主要目的就是依据不同材料性能的优势互补、协调作用的原则,进行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因此材料复合的过程就是材料制备、改性、加工的统一过程。
传统方式:结构与功能确定材料的性质;先进方式:结构与功能、材料的性质完成设计3、配位聚合反应配位聚合反应是烯类单体在金属有机络合物催化剂的催化下引起的聚合反应。
金属有机络合催化剂又称齐格勒-纳塔催化剂。
聚合是,单体与聚合物在催化剂上按一定方向结合,即所谓取向生长而生成具有很规整结构的大分子链。
故称为定向聚合物特点:反应产物是没有支链的线型结构的高分子。
能控制分子结构的空间构型,得到分子结构规整的聚合物。
4、由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通过缩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同时脱去水、卤化氢或醇等小分子的反应叫缩聚反应。
③链终止物理方面的原因:a.随着缩聚反应的进行,单体浓度越来越小,官能团发生反应的机会减少。
b.缩聚物的粘度增加,整个分子链移动困难,碰撞机会减少。
C 粘度大,生成的低分子排不出去,发生可逆反应。
化学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a. 官能团的分解,使增长的分子链失去活性。
b. 单体组分的非当量比,使分子链未端带的是相同的官能团,发生“链封闭”作用,而使增长着的分子链失去活性。
c. 原料中混有单官能团杂质也会发生“链端封闭”作用。
d. 分子链内部发生环化反应或分子间发生环化反应等都会发生链端封闭作用而使反应终止。
3).体型缩聚具有合成体型结构的缩聚物的反应。
①所用单体起码要有一个组分是含有两个官能团以上的物质,链增长时才有可能向两个以上的方向增长,生成体型结构的缩聚物。
②在反应过程中有一个粘度骤然变得很大,出现具有弹性的凝胶的现象——凝胶化现象5. 聚合工艺:1.乳液聚合2.本体聚合3.悬浮聚合4.离子聚合6、线形结构:(包括带有支链的)高分子,有独立的大分子存在(在溶剂中或在加热熔融状态下,大分子可以彼此分离开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材料是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
如燃料和化学原料、工业化学品、食物和药物,一般都不算是材料。
材料是人类社会所能接受的、可经济地制造有用物品的物质。
材料的分类及类型1. 按化学组成(或基本组成)分类:金属、非金属、高分子、复合2. 按服役领域分类:按使用性能分为:结构材料(受力,承载)、功能材料(半导体,超导体以及光、电、声、磁等)3. 按材料尺寸分类:三维、二维、一维、零维材料4.按结晶状态分类:单晶、多晶、非晶态、准晶材料沿晶断裂与穿晶断裂裂纹在晶粒内部扩展,并穿过晶界进入相邻晶粒继续扩展直至断裂称为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导致断裂称为沿晶断裂磨损的定义及分类在机件表面互相接触并作相对运动产生的摩擦过程中,会有微小颗粒从表面不断分离出来形成尺寸和形状不同的磨屑,使材料逐渐损失,导致机件尺寸变化和质量损失,这种表面损伤现象即为磨损。
根据摩擦面损伤和破坏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黏着磨损、磨料磨损、腐蚀磨损及疲劳磨损。
结构材料的失效及常见的失效形式材料在外加载荷和环境的作用下,会逐渐损失原有的物理、化学或力学性能,直至不能继续服役,这一现象称为失效。
结构材料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如下4种:1. 过量变形2. 断裂3. 磨损4. 腐蚀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材料的发展史,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史。
★材料是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之一。
材料、能源、信息是当代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是人类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材料是全球新技术革命的四大标志之一。
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
断裂韧度衡量材料在裂纹存在的情况下抵抗脆性撕裂的能力。
固溶体:加盟组元原子占据基本组元原子晶体所占位置的一部分或他们之间的某些空隙而仍保持基本组元的晶体结构,这种晶体便称为固溶体,加盟组元称为溶质,基本组元称为溶剂。
Fe-C相图有什么作用碳在铁碳合金中的作用主要反映在铁碳相图上。
铁素体:碳与α相(BCC)铁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碳与γ相(FCC)铁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渗碳体:碳与铁一起形成可用分子式Fe3C表示的化合物,硬且脆。
退火、淬火退火是把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在于均匀化学成分、改善机械性能及工艺性能、消除或减少内应力并为零件最终热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根据处理的目的和要求,钢的退火可分为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和去应力退火。
淬火工艺是将钢加热至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使组织转变为马氏体的热处理工艺。
钢铁的常规热处理工艺种类及特点退火(完全、球化、扩散、再结晶、去应力退火)、正火、淬火(马氏体、等温淬火)、回火(低温、中温、高温回火)合金钢牌号的命名规则是什么编号原则:合金钢是按碳的质量分数、合金元素的种类和数量以及质量级别来编号。
★在牌号之首用数字标明碳的质量分数。
结构钢用碳的平均质量分数的万分数来表示(两位数);工具钢和特殊性能钢用碳的平均质量分数的千分数来表示(一位数),而工具钢的碳的质量分数超过1%时,就不再标出。
★在之后用元素符号表明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质量分数由其后缀的数字标明,平均质量分数小于1.5%时不标,平均质量分数为1.5%-2.49%、2.5%-3.49%时,相应标出2、3等。
40Cr钢(结构钢),C%= 0.40%,Cr含量在1.5%以下。
5CrMnMo钢(工具钢),C%= 0.5%,CrMnMo含量都小于1.5%。
CrWMn,C%大于1%,合金元素含量均小于1.5%。
滚动轴承钢GCr15,C%约为1%,Cr%为1.5%。
G:滚动;Y40Mn(结构钢), C%为0.40%,Mn%小于1.5%的易切削钢。
Y:易切削;不锈钢的特点及不锈的原理是什么不锈钢是指在大气和一般腐蚀介质中具有很高耐蚀性的钢种。
不锈钢的特点:(1)耐腐蚀性能越高,碳的含量要越少。
因为C的存在增加阴极相(碳化物),特别是与Cr能形成碳化物在晶界析出。
(2)Cr能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Cr在氧化性介质中极易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使钢的耐蚀性大大提高。
(3)加入Mo、Cu等,可提高钢在非氧化性酸中的耐蚀能力。
(4)加入Ti、Nb等,能比Cr优先与C形成稳定的碳化物。
(5)加入Mn、N等,部分替代Ni,提高在有机酸中的耐蚀性。
原理:Cr能提高基体的电极电位,在粒子数分数为12.5%时,基体的电极电位可由-0.56V 跃升到+0.12 V。
传统陶瓷、特种陶瓷的概念及分类传统陶瓷主要指黏土制品,以天然的硅酸盐矿物为原料经粉碎、成形、烧结制成的产品。
包括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化工陶瓷等,产量大,用途广。
特种陶瓷是以高纯化工原料和合成矿物为原料,沿用传统陶瓷的工艺流程制备的陶瓷,是具有特殊力学、物理或化学性能的陶瓷。
也称为现代陶瓷、新型陶瓷、精细陶瓷、高技术陶瓷等。
按性能和应用可分为:电子陶瓷、光学陶瓷等;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氧化物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最常用的分类方法:结构陶瓷材料(工程陶瓷材料)和功能陶瓷材料;特种陶瓷与普通陶瓷的区别在原料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的局限,特种陶瓷一般以纯度较高的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硼化物、硅化物等为主要原料;在制备上,突破了传统陶瓷以炉窑为主要烧结设备的界限,广泛采用真空烧结、保护气氛烧结,采用热压、热等静压等手段;在性质上,特种陶瓷有不同的特殊性质和功能。
陶瓷材料的晶体缺陷具体有哪些分为3种:点缺陷、线缺陷和面缺陷。
1材料晶体中也存在置换原子、间隙原子及空位等点陷,并形成置换固溶体与间隙固溶体。
2线缺陷位错在陶瓷材料中的作用远不如在金属材料中那么重要。
3陶瓷是由微细颗粒的原料烧结而成的,一般都是多晶体。
因而,陶瓷中也存在晶界、亚晶界等面缺陷提高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首先,制造微晶、高密度、高纯度的陶瓷,提高晶体的完整性是陶瓷发展的重要方向。
如热压工艺制成的Si3N4陶瓷,几乎没有气孔,强度接近理论值。
把陶瓷制成截面细小的纤维及晶须,减少缺陷存在的几率,强度可提高1-2数量级。
其次,通过适当工艺在陶瓷表面造成一层残余压应力,以部分抵消外加拉应力,可提高其强度。
再次,复合强化是发挥陶瓷材料优势的重要途径。
纤维增强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可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强韧性。
生物陶瓷的定义、种类、优点及生物材料的发展趋势生物陶瓷是用于人体器官替换、修补及外科矫形等的陶瓷材料。
分类:生物惰性陶瓷(氧化铝陶瓷、氧化锆陶瓷、碳素类陶瓷)、生物活性陶瓷(磷酸钙陶瓷、生物活性玻璃陶瓷、Na2O-K2O-MgO-CaO-SiO2-P2O5系陶瓷、BGC人工骨)优点: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并且极其稳定;在体内难于溶解,不易氧化,不易腐蚀变质,热稳定性好,便于消毒;耐磨,有一定润滑性,不易产生疲劳现象,而且和人体组织的亲和性好;组成范围比较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设计组成,以调节性能;容易成形,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态和尺寸。
耐火材料耐火材料是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种类:氧化硅质耐火材料、硅酸铝质耐火材料、镁质耐火材料、碳质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性能指标:耐火度、高温荷重变形温度、热震稳定性、抗渣性。
不定型耐火材料定义及其分类不定形耐火材料是由合理级配的颗粒料、粉状料与结合剂共同组成的不经成型和烧成而直接使用的耐火材料。
按耐火骨料品质分类:硅质、粘土质、高铝质、镁质等等按所用结合剂分类:水泥结合、粘土结合、水玻璃结合、超微粉结合等等按热工设备或使用部位命名(技术文本或商务上使用较多):转炉镁质喷补料、钢包永久层浇注料、高炉出铁沟浇注料等等;按施工和使用方法分类(该方法在实际使用中最多)耐火浇注料:一般借助振动器施工耐火捣打料:借助风镐或人工捣打耐火喷涂、喷补、涂抹料:借助喷补机或人工涂抹耐火泥(浆):人工砌筑耐火砖的填缝材料耐火投射料:以投射方式施工耐火度、荷重软化温度耐火材料在高温作用下而不熔化的性质称为耐火度。
一般用材料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达到特定软化程度时的温度来衡量。
耐火材料的耐火度一定要高于炉子的工作温度。
荷重软化温度是耐火材料在规定的升温条件下,受恒定载荷产生规定变形时的温度;是耐火材料以恒荷重、持续升温法所测定的高温力学性质;表示制品对高温和荷重同时作用的抵抗能力;表示耐火材料呈现明显塑性变形的软化范围。
陶瓷的定义、相组成及性能特点广义概念: 用原料处理—成型—煅烧的生产方法制造的无机非金属固体材料和制品的通称陶瓷的组成相大致可分为3种:晶体相、玻璃相和气相。
陶瓷材料的性能特点力学性能:硬度、强度、韧性;热性能:导热性、抗热震性;共聚物两种或更多种的小分子一个接一个地连接成链状或网状结构的高分子,称为共聚物。
均聚物、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
立体异构化学组成相同的高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三维空间由化学键连结的排列不同,这种情况称为高分子的立体异构。
分为两类:一是手性碳原子产生的光学异构体,二是分子中双键或环上的取代基空问排布不同的几何异构体。
高分子的立构规整性对材料性质极为重要,它影响分子间力,从而使材料的力学性能不同。
对几何异构来说,有规几何异构包括顺式和反式两种,取代基处在双键同侧的为顺式,处在异侧的为反式高分子材料的定义以及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定义:有结构单元以共价键的形式通过聚合反应重复连接而成的链状化合物,高分子也称聚合物或是高聚物,英文都是polymer。
特点:主要由C、H、O组成。
分子量多分散性,只有一定的范围,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分子量很大;没有固定的熔点,只有一段宽的温度范围。
塑料、橡胶、纤维称为三大合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进程结构和远程结构的内容高分子的链结构又分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
1). 近程结构包含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结构单元的键接方式、结构单元空间立构、支化与交联、结构单元键接序列。
高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直接决定链的形状和性质,不同的化学组成形成不同的高分子品种,从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用途。
2). 远程结构包含高分子链尺寸(相对分子质量)和高分子链的形态(高分子链的构象和链柔性)。
纤维增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指由高强度、高弹性模量的脆性纤维作增强体与韧性基体或脆性基体经过一定工艺复合而成的多相材料。
设计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目标:提高基体在室温下和高温下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5.纤维的排列方向应符合构件的受力要求。
6.纤维越细,缺陷越小,强度越高,有利于增强。
7.长纤维对增强有利。
复合材料的分类定义: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复合材料的基本组分可划分为基体相(基体材料)和增强相(增强材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