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
一、计算机基础5外部存储器-精选文档

空气过滤片 磁盘 主轴 磁头 音圈马达 磁头臂 永磁铁
五 外部存储器
⑴ 磁头组件 浮动磁头组件由读写磁头、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 分组成。当加电后磁头与磁盘表面之间有0.1~ 0.3um的间隙,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数据传输率。
读 写 磁 头 传 动 杆 传 动 轴 音 圈 电 机
五 外部存储器
五 外部存储器
电源线 数据线 数源线 跳线 电源线
SCSI接口
左上图为SATA接口硬盘,右上图为IDE接口硬盘,下图为SCSI接口硬盘
五 外部存储器
酷鱼120G
五 外部存储器
2、硬盘的内部结构 硬盘的内部结构由磁头 组件、磁头驱动机构、 盘片及主轴驱动机构、 前置读写控制电路等几 大部分组成,而磁头组 件是构成硬盘的核心, 封装在硬盘的净化腔体 内。
五 外部存储器
5.1.1
1956
硬盘使用技术
年,美国IBM 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块 容量为5MB 的硬盘(IBM 350 RAMAC), 共使用了50 个直径 为24 英寸的磁盘。 1968年由IBM 公司提出“温彻斯特”技术。 1973年IBM公司制造出第一台采用“温彻斯 特”技术的硬盘,容量为640MB。 “温彻斯特”技术是指硬盘内部是真空的、 磁头悬浮、密封高速旋转、磁头沿盘片径向 移动。
五 外部存储器
本章要点
计算机硬盘的结构
计算机硬盘的性能指标 光驱的工作原理、内部结构和维护 DVD的优点及分类 CD-RW的选购及软驱的种类
五 外部存储器
计算机的磁存储设备主要有软盘系统、光盘
系统和硬盘系统等,是目前计算机上配置的 最重要的外部存储器,特别是硬盘,具有容 量大、数据存取速度快等特点,是各种计算 机保存程序、数据的必不可少的存储设备。 外部存储器的作用是长时间保护或永久保存 数据。
外存储器

基于DRAM的固态硬盘:采用DRAM作为存储介质,它仿效传统 硬盘的设计,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器,而且使用寿命很长, 美中不足的是需要独立电源来保护数据安全。DRAM固态硬盘属 于比较非主流的设备,主要用于服务器中。
第五章 外存储器
5.1.5 固态硬盘(SSD)
优点: 读写速度快:采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读取速度相对机械硬 盘更快。固态硬盘不用磁头,寻道时间几乎为0。固态硬盘的快 绝不仅仅体现在持续读写上,随机读写速度快才是固态硬盘的 终极特色,这最直接体现在绝大部分的日常操作中。最常见的 7200转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一般为12-14毫秒,而SSD可达到0.1 毫秒甚至更低。
第五章 外存储器
5.2.4
1.保持光驱、光盘清洁;
2.定期清洁保养激光头; 3.保持光驱水平放置;
光驱的维护
4.养成关机前及时取盘的习惯; 5.减少光驱的工作时间; 6.少用盗版光盘,多用正版光盘; 7.正确开关盘盒; 8.利用程序进行开关盘盒;
9.谨慎小心维修;
10.尽量少放影碟;
第五章 外存储器
固态硬盘的存储介质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闪存 (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另外一种是采用DRAM 作为存储介质。
第五章 外存储器
5.1.5 固态硬盘(SSD)
基于闪存类 基于闪存的固态硬盘:采用FLASH芯片作为存储介质,这也是 通常所说的SSD。它的外观可以被制作成多种模样,例如:笔记 本硬盘、微硬盘、存储卡、U盘等样式。这种SSD固态硬盘最大 的优点就是可以移动,而且数据保护不受电源控制,能适应于 各种环境,但是使用年限不高,适合于个人用户使用。 基于DRAM类
第五章 外存储器
5.4.2 软盘驱动器
1976年世界上第一台5.25英寸软盘驱动器由Shugart Assaciates公司为IBM的大型机研发成功,1980年索尼公司推出 了3.5英寸软驱,1.44MB、125KB/s传输速度、300rpm转速、 容易损坏。
计算机外存储设备

5英寸软盘容量为:2×80×15×512=1228800B≈1.2MB
6、寻址时间:磁头从启动位置到达读写位置所经历
的全部时间,包括寻道时间和平均等待时间(磁盘 旋转半周所需时间)。3寸软驱寻址时间约为144ms。 7、数据传输速率:指磁头在磁盘上找到相应的地址 后,每秒读写的字节数。可通过下述方法计算: 传输速率=每磁道上全部字节数/旋转一周时间 传输速率=每扇区字节数×扇区数/旋转一周时间 5寸盘数据传输速率约为45KB/S,3寸盘约为54KB/S
三、硬盘区域的划分
格式化后的硬盘,由格式化软件把硬盘划分为四 个区域:即主引导记录区、DOS引导记录区、文件分配 表和文件目录区,其中: 主引导记录区位于0柱面0磁头1扇区,存放硬盘的 主引导程序和硬盘分区表;DOS引导记录区位于0柱面1 磁头1扇区,存放DOS的引导程序和硬盘格式化后的若 干重要参数以及文件分配表和文件目录的存放位置。 病毒感染破坏了这两个区域数据,计算机即瘫痪。 其他两个区域存放的都是有关文件的重要数据。 计算机中,一个物理的硬盘驱动器可以经格式化 划分为多个逻辑驱动器,使计算机可以有C、D、E、F 等多个逻辑硬盘,方便使用和文件管理。但多个逻辑 硬盘中,只有C盘能够启动计算机操作系统。
硬盘驱动器1
系统 总线 EIDE接口 硬盘驱动器 硬盘驱动器2 光盘驱动器
6.4 磁盘阵列存储器
1、什么是磁盘阵列?将多个独立的磁盘组成一个独立 的逻辑盘,通过数据在多个物理盘上的分割交叉存储 和并行访问得到较高的逻辑性能。 2、磁盘阵列存储器的特点 – 小盘径磁盘驱动器阵列比单一的大型驱动器成本 低、功耗低、误码率低,可靠性高且能连续工作; – 由于采用数据分块和交叉存储技术,磁盘阵列具 有高传输速率和I/O吞吐率,可实现数据并行处理; – 磁盘阵列具有海量存储能力,1024GB已属平常; – 访问负载均匀分布在所有磁盘,延长磁盘使用期; – 阵列的控制、数据的分块和拼接、磁盘阵列的并 行调度等阵列控制功能全部固化在阵列控制卡上。
计算机硬件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一、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
它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等组成。
二、内存储器内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内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它分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
三、外存储器外存储器是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和程序。
它包括硬盘、软盘、光盘、U盘等。
四、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计算机的输入装置,用于将用户输入的数据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
它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五、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计算机的输出装置,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的结果转换成用户可以识别的形式。
它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计算机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使得计算机能够实现各种复杂的功能和应用。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和芯片组等部分组成。
1、输入设备:输入设备是用来输入数据和命令到计算机中的设备,例如键盘、鼠标、触摸屏、扫描仪等。
2、输出设备:输出设备是用来显示或输出数据到计算机外部设备的设备,例如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等。
3、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处理数据和执行计算。
4、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临时存储器,它用于存储当前正在处理的数据和程序。
5、硬盘:硬盘是计算机的主要存储设备,它用于存储计算机系统和数据。
6、芯片组:芯片组是计算机的核心芯片,它由处理器、内存控制器和其他设备控制器组成,负责协调各个部件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
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有不同的硬件组成,但它们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有助于更好地使用和维护计算机。
计算机硬件组成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
计算机文化基础(1.6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系统并管理其资源 的程序组成。 主要功能包括:启动计算机,存储、加载和执 行应用程序,对文件进行排序、检索,将程序 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等。 系统软件可以看作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它为 应用软件和用户提供了控制、访问硬件的手段。
操作系统、语言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服 务程序。由一
(5)输出设备
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后的各 种内部格式的信息转换成人们能 识别的形式(如文字、图形、图 像和声音等)。
显示器:显示器由监视器和显示 适配卡组成,是最常用的输出设备。 打印机:打印机也是计算机中最 常用的输出设备。按输出方式可分为 击打式和非击打式,击打式以针式打 印机为主要代表,非击打式以激光打 印机和喷墨打印机为主流。
(1)运算器(ALU )
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对 信息的加工处理。运算器不断地从存储器中 得到要加工的数据,对其进行加、减、乘、 除及各种逻辑运算,并将最后的结果送回存 储器中,整个过程在控制器的指挥下有条不 紊地进行。 运算器主要由一个加法器、若干个寄存器 和一些控制线路组成。
(2)控制器(CU)
外存储器(也称辅助存储器) 用于存放暂时不用的数据和程序 ,使用时调入内存。属于永久性 存储器。 常用的外存储器有:硬盘、软 盘、光盘和数据备份设备(如磁 带机、光磁驱动器和活动硬盘) 等
(外)存储器
硬盘
硬盘片是由涂有磁性材料的铝合金构成;读写硬 盘时,磁性圆盘高速旋转产生的托力使磁头悬浮 在盘面上而不接触盘面;硬盘容量视具体类型而 定。硬盘多固定在机箱内部,防尘性能好、可靠 性高,对环境要求不高,但不便携带。
冯.诺依曼 ——电子计算机之父:
美籍匈牙利数学家
主要贡献: 与同事研制人类第二台计算 机EDVAC 提出“存储程序”概念 奠定了现代计算机体系结构 和工作原理
微机知识

一、填空题1、计算机按照数据处理规模大小可以分为_巨型机__、_大型机__、_中型机__、__小型机__、_微型机__等。
2、计算机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_主机__和_外设_。
3、外部存储器包括_硬盘_、_光盘__、_软盘_。
4、存储器一般可以分为_内部存储器_和_外部存储器_两大类。
5、计算机软件是指为了_运行_、_管理_和_维护__计算机系统所编制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6、CPU的总线包括_数据总线_、_地址总线_和_控制总线_。
7、主板一般包括_cpu插槽_、_控制芯片_、_键盘和面板开关借口_、_指示灯插接件_、_扩充插槽_等元件。
8、主板可以按三种方法进行分类,即按_主板上使用的CPU_、_主板结构_或_主板采用的芯片组_来分类。
9、BIOS是用来控制主板的一些最基本的_输入_和_输出_。
10、CPU一般由_控制器_单元、_运算器_单元和_存储_单元组成。
11、计算机的硬件主要由_控制器_、_运算器_、_存储器_、_输入输出设备_以及电源等硬件组成。
12、计算机主机是_控制器_、_运算_和_存储器_的总称,主要包括_CPU__、_主板_、_内存_等部件。
13、控制器和运算器集成在一起,合称为_CPU_。
14、显卡的作用是把CPU要处理的图形信息存储在_显存_中,并且将它转换成_模拟信号_输出给显示器。
15、按照显示设备所用的显示器件分类,有_阴极射线管显示器_、_液晶显示器_、_等离子显示器_。
16、内存是影响计算机_速度_和_稳定性_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是()年出现的。
A、1958B、1946C、1965D、1947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看作是()的发展历史。
A、微处理器B、主板C、存储器D、电子芯片3、对于微型计算机来说,()的工作速度基本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A、控制器B、运算器C、CPUD、存储器4、下列属于内部存储器的是()A、内存B、光驱C、软盘D、硬盘5、计算机的容量一般用()来表示。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内存储器内存又称为内存储器,通常也泛称为主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的主要部件,它是相对于外存而言的。
内存储器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
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储器中进行的,因此内存储器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内存储器(Memory)也被称为内存,其作用是用于暂时存放CPU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
只要计算机在运行中,CPU就会把需要运算的数据调到内存中进行运算,当运算完成后CPU再将结果传送出来,内存的运行也决定了计算机的稳定运行。
内存是由内存芯片、电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组成的。
分类T一般常用的微型计算机的存储器有磁芯存储器和半导体存储器,微型机的内存都采用半导体存储器。
T半导体存储器从使用功能上分,有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又称读写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为ROM)。
1.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随机存储器是一种可以随机读∕写数据的存储器,也称为读∕写存储器。
RAM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可以读出,也可以写入。
读出时并不损坏原来存储的内容,只有写入时才修改原来所存储的内容。
二是RAM只能用于暂时存放信息,一旦断电一旦断电一是可以读出,存储内容立即消失,即具有易失性。
RAM通常由MOS型半导体存储器组成,根据其保存数据的机理又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
DRAM的特点是集成度高,主要用于大容量内存储器;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
2.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是只读存储器,顾名思义,它的特点是只能读出原有的内容,不能由用户再写入新内容。
原来存储的内容是采用掩膜技术由厂家一次性写入的,并永久保存下来。
它一般用来存放专用的固定的程序和数据。
外存储器是什么

外存储器是什么篇一:外存储器从冯.诺依曼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及计算机的组成来说,计算机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这里的存储器就是指内存,而硬盘属于输入/输出设备。
cpu运算所需要的程序代码和数据来自于内存,内存中的东西则来自于硬盘。
所以硬盘并不直接与cpu打交道。
硬盘相对于内存来说就是外部存储器。
存储器是用来存储器数据的,内存有高速缓存和内存,计算机内部存储,外存就是类似u盘的外部存储。
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的区别内存储器速度快价格贵,容量小,断电后内存内数据会丢失。
外存储器单位价格低,容量大,速度慢,断电后数据不会丢失。
性能指标硬盘的基本性能指标●容量——通常所说的容量是指硬盘的总容量,一般硬盘厂商定义的单位1gb=1000mb,而系统定义的1gb=1024mb,所以会出现硬盘上的标称值小于格式化容量的情况,这算业界惯例,属于正常情况.●单碟容量就是指一张碟片所能存储的字节数,现在硬盘的单碟容量一般都在20gb以上.而随着硬盘单碟容量的增大,硬盘的总容量已经可以实现上百g甚至几Tb了(存储器容量一般为1Tb=1000gb,不是1024gb)。
●转速——转速是指硬盘内电机主轴的转动速度,单位是Rpm(每分钟旋转次数).转速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决定因素之一,它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同时也是区别硬盘档次的重要标目前一般的硬盘转速为5400分和7200转最高的转速则可达到10000转每分以上.●最高内部传输速率——这是硬盘的内圈传输速率,它是指磁头和高速数据缓存之间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单位为mb/s.最高内部传输速率的性能与硬盘转速以及盘片存储密度(单碟容量)有直接的关系.●平均寻道时间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磁头移动到数据所在磁道时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现在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一般低于9毫秒.平均寻道时间越短,硬盘的读取数据能力就越高.优盘的主要性能指标●理论数据读取速度:18mb/s●理论数据写入速度:17mb/s●无需安装驱动程序(windows98除外)●无需额外电源,只从usb总线取电●容量大、品种多●带写保护开关,防止文件被抹掉,防病毒●led指示灯指示工作状态●体积小,重量轻:大约20g篇二:外存储器第三章外存储器外储存器是指除计算机内存及cpu缓存以外的储存器,此类储存器一般断电后仍然能保存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存储器
硬盘 光盘储存系统 移动存储器
外部存储器概述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计算机存储器系统
计 算 机 存 储 系 统 reg、 reg、 cache、 cache、 内存 外 存 软磁盘 磁存 储器 光存 储器 半导 体存 储器 磁盘 磁带 CD DVD 硬磁盘 其他磁盘存储器 VCD CDCD-R …. .
DVDDVD-R …. .
外存的特点: 外存的特点: 容量大、单位容量成本低、非易失性、寻址和访问速度慢、 容量大、单位容量成本低、非易失性、寻址和访问速度慢、存储体 可更换等 可更换等。
Flash电子 Flash电子 盘
硬盘系统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硬盘的发展
1956年,IBM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硬盘(IBM350),1973年,又发明 年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硬盘( ) 年 发明世界上第一台硬盘 温氏)硬盘 了 Winchester(温氏 硬盘 ( IMB3340)。 其核心就是 : 磁盘片被密封 、 温氏 硬盘( ) 其核心就是:磁盘片被密封、 固定并且不停高速旋转,磁头悬浮于盘片上方沿磁盘径向移动, 固定并且不停高速旋转,磁头悬浮于盘片上方沿磁盘径向移动,并且不 和盘片接触。后来的硬盘基本都沿用了这一结构。 和盘片接触。后来的硬盘基本都沿用了这一结构。主轴驱动机构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硬磁盘的组成
硬盘的数据传输接口 计 最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有PATA IDE) SATA、 PATA( 最常见的数据传输接口有PATA(IDE)、 SATA、 SCSI 算 三种 , 前两种接口方式主要应用在个人 PC 上 , 而 SCSI 接口 三种, 前两种接口方式主要应用在个人PC PC上 SCSI接口 机 则主要使用在服务器领域。 则主要使用在服务器领域。
硬盘的内部结构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2)磁头组件及磁头驱动机构: 2)磁头组件及磁头驱动机构: 磁头组件及磁头驱动机构 磁头组件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 磁头组件是硬盘中最精密的部位之一,它由读写磁头 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份组成。 、传动手臂、传动轴三部份组成。磁头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 和关键的一环,它采用了非接触式头、盘结构, 和关键的一环,它采用了非接触式头、盘结构,加后电在高 速旋转的磁盘表面移动,与盘片之间的间隙只有0.1 0.1~ 速旋转的磁盘表面移动,与盘片之间的间隙只有0.1~0.3um 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数据传输率。 ,这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数据传输率。
硬磁盘的性能指标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1.容量 1.容量
容量永远是硬磁盘最重要的指标, 容量永远是硬磁盘最重要的指标,其中单碟容量是硬盘 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次高低。 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次高低。 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的, 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的,而单碟容量就是一个存 储碟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硬盘厂商在增加硬盘容量时, 储碟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硬盘厂商在增加硬盘容量时, 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增加存储碟片的数量, 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增加存储碟片的数量,但受到硬 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碟片数量都受到限制, 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碟片数量都受到限制,一般 都在5片以内;而另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单碟容量。 都在5片以内;而另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单碟容量。靠增加碟 片来扩充容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容量的需求是不可行的。 片来扩充容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容量的需求是不可行的。 只有提高每张碟片的容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提高每张碟片的容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目前 主流硬盘的单碟容量大都在80GB以上。 80GB以上 主流硬盘的单碟容量大都在80GB以上。 位密度×磁道密度(Mb/平方英寸或Gbit/平方英寸 平方英寸或Gbit/ 面密度 = 位密度×磁道密度(Mb/平方英寸或Gbit/平方英寸 )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硬磁盘的组成
计 硬盘的连线 算 机 硬 件 技 S-ATA连线 术 基 础
ATA(IDE)连线
IDE电源连线
S-ATA电源转接线
磁道、 2. 磁道、扇区和柱面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磁道、 2. 磁道、扇区和柱面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3. 记录格式
硬磁盘的结构原理
硬磁盘的组成 计 1.硬磁盘的组成 硬盘内部包括浮动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 硬盘内部包括浮动磁头组件 、 磁头驱动机构 、 盘体及 算 主轴驱动机构、前置读写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等。 机 主轴驱动机构、前置读写控制电路和接口电路等。封装在 硬盘的净化腔体内。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硬盘的使用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硬盘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低级格式化、 硬盘在使用之前必须经过低级格式化、分区和高级格式 化三个步骤。 化三个步骤。 1. 低级格式化 一般硬盘在出厂之前都做过低级格式化, 一般硬盘在出厂之前都做过低级格式化,低级格式化和 操作系统无关。 操作系统无关。 低级格式化的作用:低级格式化的主要作用用以下几种: 低级格式化的作用:低级格式化的主要作用用以下几种: 测试硬盘介质,对已损坏的磁道和扇区做“ 标记。 测试硬盘介质,对已损坏的磁道和扇区做“坏”标记。 写入扇区ID ID, 写入扇区ID,清空扇区内容 ,每一块的开头部分写入一个扇 区ID并且清空数据区。 ID并且清空数据区。 并且清空数据区 设置交错因子
硬盘系统
计 硬盘的发展 体积: 算 体积: 5.25英寸 英寸/ 3.5英寸 半高(用于台式PC) 英寸/ 机 5.25英寸/全高 →3.5英寸/半高(用于台式PC) 2.5英寸 用于笔记本PC) 英寸( 2.5英寸(用于笔记本PC) 硬 容量:10~ →100~ 件 容量:10~40MB(8086/286) →100~500MB(386/486) →1~400GB(目前) →1~400GB(目前) 目前 技 连续传输速率: 术 连续传输速率: 100KB/s →50MB/s 平均寻道时间: 基 平均寻道时间: 80ms → 5ms 转速: 3600转 10000转 础 转速: 3600转/s → 10000转/s
硬磁盘的性能指标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1.容量 1.容量
容量永远是硬磁盘最重要的指标, 容量永远是硬磁盘最重要的指标,其中单碟容量是硬盘 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次高低。 相当重要的参数之一,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硬盘的档次高低。 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的, 硬盘是由多个存储碟片组合而成的,而单碟容量就是一个存 储碟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硬盘厂商在增加硬盘容量时, 储碟所能存储的最大数据量。硬盘厂商在增加硬盘容量时, 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增加存储碟片的数量, 可以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增加存储碟片的数量,但受到硬 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碟片数量都受到限制, 盘整体体积和生产成本的限制,碟片数量都受到限制,一般 都在5片以内;而另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单碟容量。 都在5片以内;而另一个办法就是增加单碟容量。靠增加碟 片来扩充容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容量的需求是不可行的。 片来扩充容量满足不断增长的存储容量的需求是不可行的。 只有提高每张碟片的容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只有提高每张碟片的容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目前 主流硬盘的单碟容量大都在80GB以上。 80GB以上 主流硬盘的单碟容量大都在80GB以上。 位密度×磁道密度(Mb/平方英寸或Gbit/平方英寸 平方英寸或Gbit/ 面密度 = 位密度×磁道密度(Mb/平方英寸或Gbit/平方英寸 )
硬磁盘的组成
3)控制电路 3)控制电路 计 硬盘的控制电路位于硬盘背面,将背面电路板的安装螺丝拧下,翻开控 硬盘的控制电路位于硬盘背面,将背面电路板的安装螺丝拧下, 算 制电路板即可见到控制电路。硬盘控制电路分为: 制电路板即可见到控制电路。硬盘控制电路分为: 机 主控制芯片 硬盘数据读写指令等工作 硬 数据传输芯片 将硬盘磁头前置控制电路读取出数据经过校正及变换后 ,经过数据接口传输到主机系统 件 高速数据缓存芯片 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的。 协调硬盘与主机在数据处理速度上的差异而设的。
每一扇区除存放512字节的用户数据外, 512字节的用户数据外 每一扇区除存放512字节的用户数据外,还存放着用 计 于同步、数据定位、数据校验等作用的辅助数据, 算 于同步、数据定位、数据校验等作用的辅助数据,这些数 据一般只作用于硬盘内部。 机 据一般只作用于硬盘内部。 硬 件 数据 技 术 扇区标志 基 扇区间隙 础 位密度:磁道单位长度上所存储二进的个数(bPI)。 位密度:磁道单位长度上所存储二进的个数(bPI)。 道密度:半径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磁道个数(TPI)。 道密度:半径方向单位长度上的磁道个数(TPI)。 面密度: 位密度* 面密度:=位密度*道密度
硬磁盘的组成
计 算 机 硬 件 技 术 基 础
1)磁盘 1)磁盘 Media Media的基板是金属或玻璃材质制成 的基板是金属或玻璃材质制成, Media的基板是金属或玻璃材质制成,为达到高密度高 稳定的质量,基板要求表面光滑平整,不可有任何暇疵, 稳定的质量,基板要求表面光滑平整,不可有任何暇疵,然 后再将磁粉Coating 溅渡到基板表面上, 后再将磁粉Coating 溅渡到基板表面上,最后再涂上保护润 滑层。此处有2项高科技,一为, 滑层。此处有2项高科技,一为,如何制造出不含杂质极细 二为,如何将磁粉均匀的Coating上去. Coating上去 微的磁粉 二为,如何将磁粉均匀的Coating上去. Media不可有任何污染 不可有任何污染, Media不可有任何污染,全程制造均需在高洁净度的 Room内 这也是硬盘机要求需在Clean Room才能拆解 Clean Room内,这也是硬盘机要求需在Clean Room才能拆解 的原因。 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