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技巧——灵活运用古诗词
如何利用古诗词提高作文

如何利用古诗词提高作文
诗词里的世界可真奇妙啊!每次写作文,我都喜欢把它们搬进
我的文章里,让我的文字更有味道。
想象一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种画面感,多棒啊!我在作文里就这样写,让读者好像真的看到了那壮观的景色。
还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一下子就把夜晚
的静谧和清冷写出来了。
我作文里用了这个,大家都说感觉就像在
现场一样。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诗句里的思乡之情,多让人动容啊!我作文里用到它,大家都说我写得太有情感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充满了豪情壮志,我每次写作文都忍不住要引用它。
用它来表达那种不屈不挠的
精神,真是太合适了!
诗词真的是个好东西,让我的作文更有深度,更有味道。
每次
用它们,我都感觉自己好像和古人有了某种联系,真是神奇啊!。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引用巧用诗句 手法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巧用引用诗句手法引用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
“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记叙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
从内容上来看,引用的内容丰富多彩;从形式上来看,引用的形式多姿多彩。
下面仅以引用诗文为例,下面一起来了解中考满分作文引用精彩解说:1.明引——“明明白白我的心”明引就是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的方法是把要引用的诗文(或诗文的一部分)直接嵌入到行文时所写的句子中,加上引号即可。
这样一来,所写出来的句子就显得很有文采,并且底蕴深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如山东滨州一满分作文《让阳光永驻心中》中写道: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有人抒发“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情壮志,也有人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面对烟波浩渺的大海,有人高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大海的浩瀚无边而赞叹不已,也有人会低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因大海的辽阔而嗟叹自己的渺小;夜空中划过一颗流星,有人会说:“唉,美丽只有一瞬。
”有人说:“呀,虽一瞬却很美丽。
”一朵花凋谢了,有人悲叹:“一个美丽的生命消逝了!”有人却欣喜地说:“我仿佛闻到了果实的芬芳!”由相近联想从自己的记忆某一问题、某一事物或某一现象的古今名言警句汇集在一起,构成排比,产生一种一气贯通的雄伟气势。
这里为了说明要“敞开心扉,让阳光永驻心中”的道理,考生旁征博引,不论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还是现代诗人的佳作,不论是革命领袖的诗句还是骚人墨客的吟咏,不论是诗歌还是词作,都能信手拈来,为己所用,无不水乳交融自然贴切,显示了考生宽广的阅读范围,深厚的积累,底蕴丰厚,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赏心悦目。
真是“旁征博引,理在其中”。
2.暗引——“偏爱骤明骤暗气氛中迷糊的等你”暗引,又叫间接引用,是同明引相对的。
不说明引文出处,不直接引用原文,只是化用句子或词语,把它编织在自己的讲话或文章中,这种引用叫做暗引。
作文中的古诗词运用

作文中的古诗词运用在作文中,古诗词的运用可以为文章增添一丝文化气息,让作文更具韵味和艺术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古诗词运用方式,可以灵活运用,提升作文质量。
一、抒发情感古诗词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可以用来表达自己对某个主题或事件的感悟和思考。
例如,当述说一个美丽的风景时,可以引用杜甫的《登高》:“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表达山水壮丽之感;当写到友情时,可以引用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以表达友情的珍贵与深刻。
二、夸奖或批评古诗词往往具有美好的描述和深刻的思想,可以用来夸奖或批评某个人物或事物。
例如,当写到一个勇敢之人时,可以引用杜甫的《登岳阳楼》:“昔云有访岳阳者,登斯楼也则少康”,以赞扬其勇敢的行为;当表达对某一社会现象的不满时,可以引用李商隐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长忆观沧海,冯唐易老翁”,以表达对社会变迁的惋惜之情。
三、引经据典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智慧和感悟,常常可以作为作文的引证,增强立论的权威性。
例如,在探讨人生价值的作文中,可以引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表达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在讨论环境保护的作文中,可以引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形象生动地描绘瀑布的壮美景象。
四、警句警句古诗词中有不少警句,可以用来点明问题或警醒读者。
例如,在写到一个社会现象不良问题时,可以引用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菊花开后庭,黄昏青藤杖”,以表达对虚假和矫揉造作的批评;在论述网络安全问题时,可以引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以反映人们对于网络虚假信息的盲目追随。
五、滋养思维古诗词中既有感慨诗情的辞章,也有深入思考人生的哲理,可以用来启发思维,提供新的思路。
例如,在写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时,可以引用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以引发对问题本质的深入思考;当阐述一个理论时,可以引用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红树青莲,清水碧波”,以展示理论的美妙和独特之处。
如何巧用古诗词加入到作文中

如何巧用古诗词加入到作文中记诵、运用古诗文的最好方式,就是将它融入日常写作中。
将古诗文名句灵活运用到作文中,可以让孩子的表达力爆棚。
下面这15个例子,让孩子们看看吧!古诗词妙用句子1. 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伴着温和的春风,春雨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也有突如其来的,令植物们“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
而我则最喜欢春天的花柳,“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3.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刚刚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放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豪情,而丘逢甲却在万紫千红的春天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5. “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
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作文写作中使用古诗词的方法

作文写作中使用古诗词的方法
段落一,以景生情。
哎呀,这月色真是美得让人心醉!湖面就像镜子一样,月光洒
在上面,波光粼粼的,看着就让人心里特舒坦。
我就想起了那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真的就像我现在看到的景象一样,
太美了!这感觉,就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人生啊,就应该多享
受这种美好时刻。
段落二,引经据典。
说到学习,真的是得有个度。
光学习不思考,那跟没学一样;
光思考不学习,那也得不到啥进步。
就像那句古话说的,“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所以啊,咱们得学习思考两手抓,这样
才能不断前进,走得更远。
段落三,借古喻今。
说到历史,那些英雄豪杰的故事真的让人热血沸腾。
特别是那
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次读到都觉得特别震
撼。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要有那种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勇气嘛!咱们也得有那种精神,为了更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段落四,寓情于景。
春日午后,阳光真是好得不得了!天空蓝得跟水洗过一样,花儿也开得特别艳。
走在这样的天气里,心情都跟着明媚起来。
万能作文古诗引用

万能作文古诗引用1. 古诗就像万能钥匙,能打开作文的各种大门。
就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吧。
我写和朋友分别的作文时,用上这句,那感觉立马就不一样了。
本来只是干巴巴地说不想和朋友分开,加上这句诗,就仿佛给这份情感加上了一层高大上的滤镜。
朋友看了还跟我说:“哟,你这作文写得挺有文化底蕴啊!”这就像做菜加了秘制调料,瞬间提升了档次。
2. 写作文要是能巧妙引用古诗,那简直就像魔法师施展魔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写一篇关于向往田园生活的作文,把这句诗放在里面。
就好像我带着读者一起走进了那个东篱下采菊,抬眼就能看见南山的美妙世界。
老师看了直夸我:“你这作文写得活灵活现的,就像真把人带到了诗里的场景。
”这古诗啊,就像一个个小精灵,钻进作文里,让作文变得灵动起来。
3. 万能作文古诗引用是个超棒的技巧。
你知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有次我写关于努力追求梦想的作文,用了这句诗。
就好比给我的作文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
我同桌看了还纳闷:“你怎么突然变得这么会写了?”其实啊,这古诗就像给作文的长跑加了个助推器,让它跑得更快更远,而且充满力量。
4. 古诗引用在作文里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
像“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写一篇关于自信的作文,引用了这句。
哎呀,那效果就像是给一个原本平淡的木偶注入了灵魂。
我朋友看了都对我竖起大拇指:“你可真行,这诗用得太妙了!”这古诗在作文里,就像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一挖出来,作文就熠熠生辉。
5. 写作文的时候,古诗就像神奇的画笔。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写关于老师默默奉献的作文时,用上这句诗。
那简直就像把老师的形象刻画得更加立体了。
我爸看了我的作文说:“你这诗用得恰到好处,就像画龙点睛一样。
”这古诗就像画家手中的颜料,能给作文这幅画增添绚丽的色彩。
6. 你可别小瞧古诗在作文里的作用,那是相当厉害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我写一篇回忆往昔的作文,把这句诗加进去。
如何用古诗词带入作文中

如何用古诗词带入作文中
一、开篇引用,引出主题
在作文开头,引用一句贴合主题的古诗词,能够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为下文的论述奠定基调。
例如,写关于“坚持”的主题作文,可以这样开头:“‘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笔下的竹子,经历了无数次的磨难和打击,依然坚定强劲。
人生亦如此,唯有坚持不懈,方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
二、文中穿插,增强文采
在论述过程中,适时地插入古诗词,能够丰富文章内容,增添文化底蕴。
比如,论述“友谊的珍贵”时,可以写道:“真正的友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正如王勃所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即使相隔千里,心也紧紧相连。
”
三、结尾呼应,升华主旨
比如,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作文结尾可以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让我们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巧妙化用,推陈出新
将古诗词进行巧妙化用,融入自己的语言中,使其更自然地为文章服务。
例如,写“思念家乡”,可以这样表达:“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那浓浓的乡愁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让我沉醉在对故乡的回忆中。
”
五、运用古诗词中的意象,营造氛围
古诗词中有很多经典的意象,如明月、杨柳、梅花等。
在作文中运用这些意象,能够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意境。
比如,描绘“宁静的夜晚”时,可以说:“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在这静谧的月夜,我的思绪也随之飘荡。
”
要将古诗词自然、恰当地融入作文中,需要对古诗词有深入的理解,并结合作文的主题和情境进行灵活运用。
多阅读、多积累、多练习,您一定能够写出文采斐然的佳作!。
作文巧用古诗文的N种方法大盘点

作文巧用古诗文的N种方法大盘点写作文的时候,如果适当地加入几句古诗文,作文瞬间上了一个档次。
那么,怎么把古诗文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呢?1. 直接引用就是围绕某一中心或某一话题,从知道积累中把相关名句提取出来为作文所用.直接引用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请看:①引用名句……上午第三节课,我们迎来了语文老师.他“抚尺一下”,将沉浸在下课快乐氛围中的“鸥鹭”惊吓住了;接着“满座寂然,无敢哗者”,都恭恭敬敬听从于师命了.这是一篇满分作文中截取的一段文字,作者把学过的《口技》生动贴切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用略带夸张的俏皮语言,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②名人+名言+内涵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蓝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情朦胧;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这段文字灵活引用诗人诗词中的名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让人倍感亲切美好.③名人+名言+感悟陶渊明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明白理想就是百姓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懂得理想就是先人后己﹑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体会理想就是人民幸福团圆的美好祝愿;文天祥的“人生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让我感悟理想就是赤胆忠心的浩然正气.此段文字主题集中,全文通过引用诗文名言,诠释了作者对理想的认识,语言多用排比,富有气势,给人一种比较“大气”的感觉.2.间接引用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把他人的文句加工改造﹐巧妙“ 化用”在自己的文章中,它需要一个加工提炼的过程.如:五斗米不能令你折腰.你选择的是南山下的菊花;他乡富贵不是你的心愿,你选择的是回乡种豆锄草;嫌宫廷太烦杂,你宁愿选择桃李萦绕的草庐;嫌案牍太劳形,你宁愿选择欲辨忘言的独坐.这段文字是作者把陶渊明《饮酒》与《归园田居》中的几个诗句巧妙地镶嵌在自己的文章中,为中心服务,同时也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显示作者深厚的文化积淀. 改动字词就是将诗文篇章的某些字﹑词稍加改动,显得新颖独到﹑妙趣横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胃复春.这是一则广告,改动了人们熟知的名句,加深了别人的印象,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可谓新颖独到. 套用形式就是套用古人诗作的形式,表达情意,形象风趣,引人深思.作业几时无,把笔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上床睡去,又恐明日挨训,言语似冷箭.无限苦闷情,不识少年心.手发酸,身乏力,脑灌铅.不敢有恨,此身不知在何时处.爹是望子成龙,娘是望女成凤,此事很难全.但愿少作业,从此开心颜.套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格式,反映课业负担的沉重,可谓入木三分.这种类似打油诗的改作运用得好,有时能起到针砭时弊的作用,读后令人深思.把古诗文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不仅开发了古诗文的又一功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而且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有文采;也显示作者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浑厚的文化积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技巧——灵活引用古诗词引用引用是指通过在文章中有意引用诗句、名人事例、格言等,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看法。
作用:1、可使所表达的语言意思简洁凝练,增添感染力,有利于作者表情达意;2、可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说服力;3、有利于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联想或共鸣,达到推陈出新,增强生动性的效果,或幽默风趣,增强形象性的效果。
很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犯愁,不知道如何让自己的作文出彩,如何在语文考试中让作文“加分”。
写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很多,今天大杜老师要重点说的是古诗词的引用,写作时善用一些古诗名句,可以让你的作文“加分”。
如何在作文中巧妙引用诗词名句一、用题记,揭示主旨。
题记是指位于文章标题下和正文前揭示文章主旨的独立段。
借用古诗名句作为题记,不仅能提携全文,凸显主旨,还能增添文采。
如:“一个名人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山东中考一满分作文《伸出自己的手》片段)。
小作者巧妙借用这一名句作为文章的题记,贯穿全篇,在文章中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给全文定下了一个诗意美的基调。
二、开头引名句,起点高远。
文章开头在不偏离主题的情况下,妙引诗词名句,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增加文章的文采。
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伴着时间的流逝,一代代先哲,一群群贤达在激流中沉淀,定格在属于他们的位置上,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
”(湖北武汉中考一满分作文《做本色的自己才优秀》片段)。
作者开篇不凡,引用孔子名言,在审视先哲贤达的历史地位的至高点上切入题目,令人赞叹。
三、穿插文中,诗意盎然。
写作文时,如果在文中精心穿插几个名句,定能使文章诗意盎然。
如:“隆冬时节,雪花纷飞。
到处粉妆玉砌,银装素裹。
‘厚冰无裂纹,短日有冷光’,冬天是寒冷的;‘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冬天是肃杀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冬天是孤独的。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但冬天的脚步无论如何也无法束缚人的情致。
因为冬藏的万物也许正酝酿着春天的梦想,它们心中有个不变的信念: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江苏徐州中考一满分作文《走进四季》片段)。
巧妙引用大量的诗词名句,突出了冬景的特征,表现自然对人的影响,抒发对四季的热爱,更为文章增添了诗情画意,显示了考生深厚的文学功底。
四、充当论据,支撑观点。
在议论文中,如果引用蕴含深刻哲理的古诗名句充当事理论据,来支撑中心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如:“翻开那绵长的历史卷轴,映入眼帘的一位位名人志士,几乎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才取得了令人仰止的卓越功绩。
诗仙李白面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其能重新树立对自己前途的希望,才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这不禁使人感到无限的振奋。
继续向前追溯,回到越王勾践的身旁,我体会到了他那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正是这种希望鼓励着他卧薪尝胆,肯于寄人篱下,最终凭国人的力量,‘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强信念,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
”(黑龙江中考一满分作文《希望是力量之源》片段)文段所引用的两个名句,都能充分论证“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一观点,富有文采和说服力。
五、置于结尾,升华主题。
在作文中,以诗文名句来结尾,可以使之成为点睛之笔,升华文章的主题,获得自然贴切,水乳交融的效果。
如:“‘胜人者劲,胜己者强’,失败的英雄,坚强的人。
阿赫瓦里,太棒了!”(山西中考一满分作文《阿赫瓦里,太棒了》片段),引用老子的名言进一步揭示出失败英雄的可贵精神,点明了中心,升华了主题。
总之,经典诗词名句,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
而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
中考作文中若能巧妙引用,定会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下面,分享一些值得收藏的经典诗句,快积累起来吧!一、哲理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比喻在遇到困难一种办法不行时,可以用另一种办法去解决吗,通过探索去发现答案。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看任何事物都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不能单方面的想问题。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比喻新生势力锐不可当。
”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要不断积累,就像水源头一样,在人生的学习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进和活力。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意指一生之中,我们总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如意,生命中难免缺憾。
有些遗憾,我们可以避免,有些遗憾,我们可以补救,而更多的时候,这种遗憾是无法改变的。
这个时候,我们最需要的,是一个平和的心态。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只有不畏艰难的去攀登,才能进入俯视一切的雄奇境界。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我们要善于发现。
”9、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喻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志存高远方能一览无余,胸襟万里。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预示着旧的事物的消逝与毁灭,新的事物诞生,蕴含了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表达对未来憧憬,寄寓对未来的希望的人生哲理。
”1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离别》)“比喻顽强、有生命力,不可扑灭。
”二、生活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远离世俗,热爱自然,追寻自由。
”2、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歌颂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3、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写朋友情谊真挚深厚。
”4、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赞美庭院的清幽。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高雅的交友方式。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描写孩童活泼可爱。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8、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率真自然。
”三、高风亮节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威武时不能做理亏的事,这样才是大丈夫。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表达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大无畏的凛然正气。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表达的洁身自爱的品质,不受身边环境的污染。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坚守道德准则。
”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宁静是和谐,宁静是找到自己的过程。
真正的明白自己是什么,找到自己的快乐所在,这样的状态是安静的自足的也是自在的。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四、惜时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长歌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启示人趁年轻时珍惜生命和时间,要善于利用每一分钟时间不断完善自己,锻炼自己,取得成功,而不要等到年老体弱时,才懊悔自己年轻时的少不更事,虚度光阴。
”五、立志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明一个人志气的重要性。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大智慧者,首先要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5、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一个人应当有高尚远大的志向。
”6、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陆游)“至死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
”7、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表达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
”8、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自古以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不仅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