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调查方法与技术要求
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水文地质勘察规范水文地质勘察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技术活动,主要用于分析和评估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储存和水质状况。
为了保证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制定了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以下是对该规范的具体内容介绍。
一、勘察目的和任务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主要是确定区域的地下水资源状况,明确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和水质状况,为水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勘察任务包括采集相关地质和水文数据,进行现场勘探和取样,分析地下水的含量和水质特征,进行水文地质评价和预测等。
二、勘察范围和内容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包括水文地质基本数据收集、现场勘探和实验室分析等。
其中,基本数据收集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方面的数据,用于建立基础数据库。
现场勘探包括地下水位观测、井口水质采样、地下水动力学试验等工作。
实验室分析主要对采集的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和微生物检测。
三、勘察方法和技术要求水文地质勘察一般采用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
勘察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勘察点位,包括代表性水源地、工程地质问题区等。
在现场勘察中,采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和工具,进行钻孔、取样、测量等操作。
勘察数据需要进行定量处理和分析,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进行模拟和预测。
四、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勘察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采集样品时,需要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和保存方法,防止样品污染和损坏。
实验室分析需要遵循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对实验数据进行校准和验证。
勘察报告的编写需要准确、详细地记录勘察过程、结果和结论,以供后续工作参考。
五、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水文地质勘察需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确保勘察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野外勘察过程中,需要关注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和其他环境保护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大型设备和机械操作要符合相关安全规定,采用合适的防护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主要涵盖了勘察目的和任务、勘察范围和内容、勘察方法和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和检查验收、安全保障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水文地质勘查及勘查技术方法管理概述

水文地质勘查及勘查技术方法(手段)管理第一节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重要性及类型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任务——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目的——各类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为国民经济建设、发展规划或工程项目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揭示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掌握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工作,复杂是因为地下水的流动性(水质水量随时空变化);重要是因为一是地下水是重要的资源(水利资源、矿产资源、热能资源等),二是地下水严重影响各类工程活动,三是地下水活动可引发各类地质灾害。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特点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即综合水文地质调查,其目的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性宏观的水文地质条件,特别是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地下水的埋藏分布条件,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质形成条件,以及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专门目的或某项生产建设而进行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其目的是某项生产建设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为进行地下水某些方面的科学研究需进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其任务是:较详细地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问题,为工程建设项目或其他专门目的提供水文地质资料依据。
如:供水水文地质调查范围,一般应包括水源地在开采条件下可能的补给范围;矿床水文地质调查范围,应根据矿井在最大疏干深度条件下可能补给矿坑的补给范围;环境水文地质调查范围,至少应包括地下水污染区和污染源分布区。
3、地下水动态与均衡监测:水文地质长期观测地下水动态:地下水的水位、水量、水化学成分、水温等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地下水均衡:研究某一时间段内某一地段地下水水量(盐量、热量)收支平衡的数量关系。
211085670_大采深高承压矿井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1月上142水文地质H ydrogeology大采深高承压矿井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吴宗俞(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章村矿,河北 邢台 054103)摘 要:水文地质勘查是保证矿区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本文以大采深高承压矿井为例,进行水文地质勘查方法及技术研究。
大采深高承压矿井水文地质勘查方法,首先通过历史数据分析确定物探的勘查范围,在范围内进行高承压矿井水文地质钻探,最后进行高承压矿井的水文地质测绘。
确定该地质勘查方法的技术要求原则,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矿井钻孔技术要求和测绘技术要求。
协助大采深高承压矿井水文地质勘查的发展。
关键词:水文地质;地质勘查;勘查技术;测绘技术;固定要求中图分类号:P641.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1-0142-3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s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large mining depth and high pressure minesWU Zong-yu(Jizhong Energy Co., Ltd. Zhangcun Mine,Xingtai 054103,China)Abstract: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is the premise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mining area work.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mine with large mining depth and high pressure as an example to study the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 and technology. In the aspect of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 of high pressure mine with large mining depth, firstly, the exploration scope of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is determin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torical data, and the hydrogeological drilling of high pressure mine is carried out within the range, and finally the hydrogeological mapping of deep and high pressure mine is carried out. Determine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principles of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 and then formulate mine drill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ssist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g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mines with large mining depth and high pressure.Keywords: hydrogeolog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Exploration technolog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Fixing requirements收稿日期:2022-11作者简介:吴宗俞,男,生于1987年,汉族,河北邢台人,本科,中级水文地质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一、引言供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为了确保供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水文地质勘察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旨在制定一套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以确保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二、勘察范围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地的选择和评估:勘察应包括对水源地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水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适合供水。
2. 水文地质勘察:对水源地的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动方向、水文地质特征等进行详细勘察,为供水系统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基础数据。
3. 水质勘察:对水源地的水质进行全面检测和评估,确保供水的安全和达标。
三、勘察方法和技术1. 地质勘察:采用地质勘察工具和技术,包括地表地质调查、钻探、取样等,对水源地的地质构造、地层性质、断裂、岩溶特征等进行详细勘察。
2. 水文勘察:通过监测井、流量测定、水位观测等方法,获取水源地的地下水位、地下水补给与排泄条件、流向等数据,为供水工程的选址和设计提供依据。
3. 水质勘察:采集水源地的水样,进行化学分析和水质评估,确保供水的安全与合格。
四、勘察成果报告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成果应编写成详细的勘察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 供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地下水位等基本信息。
2. 地质勘察结果:包括地层、断裂、岩溶特征等地质结构的详细描述。
3. 水文地质勘察结果: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流向、水文特征等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4. 水质勘察结果:包括水源地水质的化学分析和评估结果。
5. 勘察结论和建议:根据勘察结果,提出供水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五、勘察质量控制为保证供水水文地质勘察的质量,应采取以下措施:1. 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勘察工作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勘察数据准确可靠。
2. 严格勘察过程控制:对勘察人员的素质和操作流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勘察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 质量审核和验收:对勘察成果进行质量审核和验收,确保勘察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以下是 7 条关于“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1. 你可得搞清楚各种勘察方法啊,就好比医生看病,得用对检查手段一样!比如钻探吧,那可不能瞎钻,得找对地方,不然怎么能获取到准确有用的信息呢?像在那复杂的地质环境中,不合适的钻探简直就是乱弹琴嘛!
2. 对数据的准确性要求那是超级严格的呀!这就如同建房子要打牢根基,一点马虎都不行!你想想,如果数据错了,最后得出的结论不就完全不靠谱了?就像建房子根基歪了还能立得稳吗?
3. 野外调查可不能怕辛苦呀!这不比在家吹空调舒服,但这是获取一手资料的关键啊!你想想,不去实地踏查,怎么能真正了解那片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呢?这就好像你不出门,怎么能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一样!
4. 采样工作要细致入微啊!就好比挑选宝贝,得精心挑选,稍有不慎就可能错过关键的东西!比如采集水样,要是不仔细,被污染了或者没取到代表性的,那可就糟糕啦!难道你想因为采样的问题让整个调查都白费?
5. 资料整理要井井有条哇!不能乱糟糟的像个杂物堆!这就像整理自己的房间,整齐有序才能快速找到需要的东西呀!如果资料混乱不堪,到用的时候不得急死?
6. 与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那是重中之重啊!就像一场足球比赛,大家要紧密配合!要是都各干各的,能完成好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不?真的能吗?
7. 技术更新要时刻跟上啊!这世界变化这么快,不学习新东西怎么行呢?就像你一直用老手机,能体验到新功能的乐趣吗?只有不断学习新的技术要求,才能在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中如鱼得水嘛!
总之,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和重要,每一步都得认真对待,丝毫不能马虎!。
4-全国地下水调查技术要求技术要求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要求GWI-A4

1 适用范围1.1本技术要求专门为“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制定。
1.2本技术要求详细叙述了各种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观测试验、数据测试和计算方法,对不同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地下水参数系列化的基本要求。
1.3 本技术要求可供相关项目中水文地质参数的获取和校正参考使用。
2 目 的在以往调查、研究基础上,重点在地下水强烈开采,使地下水循环和水文地质条件发生显著变化的地区,补充调查地下水参数随相关因素变化的状况,并深入研究参数获取的方法,规范有关地下水参数试验、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完善分区参数系列。
3 基本原则3.1 本项目调查要在以住工作基础上选准工作重点和突破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对以往资料不能照抄照搬,要注重资料的二次开发。
3.2工作中要认真分析和总结近20年来由于气象和水资源开采状况变化,所导致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和数据的变化。
3.3 对所涉及的参数的获取方法、观测试验、测试和计算,以及系列统计组成方面存在的不足加以重新认识,选择急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重点投入补充调查、资料搜集、观测试验和计算工作,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3.4对已有参数或者参数系列进行补充和完善,在地下水主要开采地区初步形成水文地质参数系列。
4 符 号α——降水入渗补给系数;渠系有效利用系数P ——降雨量 (mm)(年降水量P年,次降水量P x)h ——地下水埋深 (m)Δh——水位变幅(m)N——降水次数;观测数据系列组数;总频数μ ——给水度μ'——弱含水层重力给水度T ——含水层导水系数 (m2/d)K ——含水层渗透系数 (m/d)K' ——弱含水层渗透系数(m/d)Q ——抽水井出水量(m3/d);河渠径流量(m3/d)ε——潜水蒸发强度ε0——水面蒸发强度L ——潜水蒸发极限深度(m);有效滤水管长度(m);河渠长度(km)m ——潜水综合蒸发系数C ——潜水蒸发系数K z ——垂向渗透系数 (m/d)K r ——径向渗透系数 (m/d)μe ——抽水前期含水层弹性释水系数μy ——抽水后期含水层弹性释水系数s ——越补含水层释水系数s a——弹性释水系数s y——抽水后期水位变动带延迟释水率s s——比弹性释水系数,s a /M,M:含水层厚度s'——弱透水层释水系数a ——含水层压力传导系数 (m2/d)k'/m' ——越流系数(1/d)S —— 水位降深 (m)R ——抽水孔影响半径 (m)H——含水层厚度(m)r w ——抽水孔半径 (m)r——观测孔距主孔的距离(m)η——单宽河渠入渗补给系数(包括河渠两侧)η'——河渠回渗补给系数β——灌溉入渗补给系数F——灌溉面积;蒸发面积;集水面积(km2)M——承压含水层厚度(m);越流含水层厚度(m);地下水径流模数(m3/km.a)M'——弱含水层厚度(m)I——水力坡度W(u)——承压水完整井泰斯井函数5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5.1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变化规律认识地下水不开采处于完全自然状态时,从长期均衡的角度看。
水文地质野外调查

土壤层描述
土壤层岩性: □浅桔红色粘土, 浅桔红色亚粘土,□浅桔红色亚砂土;表层腐殖质厚度:0.6 m。
土壤覆盖层厚度: 1.5 m;
植物根系发育深度: m
植物种类: □香蕉树,□桔树, 李树,□桉树, 灌木丛,□农作物, 竹子 环境 覆盖情况: 覆盖率:: □<30%,□30%~50%,□50%~70%, 70%~90%,□>90% 状态 环境状况 描述 污染源的种类: □生活污水,□养殖污染,农药污染 污染源规模:
水文地质调查技术
野外调查
• 第一节 • 野外调查要点
一、任务和目的
• 任务来源、任务内容和精度要求,任务目 的。
二、收集资料及装备准备
• (一)收集资料
• 1、收集区内前人的地质、水文地质、地貌资料 (包括历次地质调查报告、图件等)。
• 2、水文:河流的流量、径流量、极端流量、地表 水网分布、水利设施等;
• 根据地调局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统一调 查内容、记录格式、控制点密度, 点号 代码 (如地质点为D××、水文点为SH××、泉为 Q××、井为J××、长期观测点为(G ×× )等。
• (三)野外调查
•
两个作业大组开始工作时,应共同从两组的接
图线上开始,以避免两张分片图出现接图误差。
• 1、定点描述要求:
• 装订成册。
• ⑵ 统计一览表制作:对各类调查点、勘探点和 实测剖面,按成果资料整理需要,制作了相应 的统计一览表。如完成工作量一览表等。
• ⑶ 实际材料图编制: 1∶5万野外调查实际材料 图,在图上标注各类调查点、调查路线和勘探 孔、取样点、长观点、测流点等。
• ⑷ 剖面图编制:编制实测的水文地质剖面图。编 制各种水文地质剖面,插图、表格等。如河、渠 与地下水补给关系剖面图、地下水动态曲线 图 等。
(完整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总则 (5)4。
3任务 (5)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5基本要求 (6)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设计书编制原则 (9)6。
2设计书内容要求 (9)6.3设计书审批 (10)7图幅调查 (10)7。
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7。
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2)7.2.1平原地区 (12)7。
2.2丘陵山地地区 (13)7。
2。
3岩溶地区 (14)7。
2。
4滨海地区 (14)7。
2.5内陆盆地区 (15)7.2。
6黄土地区 (16)7.2.7红层地区 (16)7。
2.8冻土地区 (17)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7)7。
3。
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7)7。
3.2遥感调查 (18)7。
3.3水文地质测绘 (19)7。
3.4地球物理勘探 (20)7。
3。
5水文地质钻探 (24)7。
3.6水文地质试验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7)7。
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8)8综合评价 (29)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29)8.1。
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29)8。
1。
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0)8.1。
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1)8。
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5)8.2。
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5)8。
2。
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7)8。
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39)8。
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4)8.2。
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5)9图件编制 (45)9.1编图基本原则 (45)9。
2单幅图 (46)11。
3综合评价图 (46)10数据库建设 (46)10。
1基本要求 (47)10.2数据库内容 (47)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7)10。
4数据库格式 (47)11成果 (48)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述§1 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与重要性目的:为工程项目设计或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的形成、赋存、运动特征,水质、水量的分布、变化规律,为利用或排泄地下水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重要性:(1)水文地质资料来源于调查;(2)水文地质调查是一项费用高、工期长的工作;(3)既要有高水平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懂得如何进行水文地质调查。
§2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3)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一、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目的:为制定某项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或为某项专门任务提供区域性的水文地质背景资料。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的类型,埋藏分布条件,水量水质形成条件,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范围:较大,几百、几千或上万平方公里。
比例尺:一般小于1﹕10万。
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目的:为某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水文地质资料,或为开展地下水某方面的专项研究所进行的水文地质工作。
任务:详细查明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解决所提出的生产实际问题,保证工程项目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范围:一般较小,视工程项目的规模而定。
比例尺:一般大于1﹕5万。
三、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目的:查明水位、水量、水质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进行任何类型的水文地质调查都需要地下水动态和均衡方面的资料。
为管理、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服务。
时间:有长有短。
监测项目:水位、水量、水质等。
§3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主要针对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的水文地质调查任务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其原因主要是,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是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服务的,而项目的设计工作一般都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设计阶段所需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精度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水文地质调查也应划分为相应的阶段来进行。
二、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方案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见下表:从上表可见,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不同部门所划分的阶段数和各阶段的任务基本一致,仅阶段的名称有所不同。
农田灌溉供水水文地质调查,一般划分为:普查、详查、开采三个阶段。
矿床水文地质调查,原则上应与矿床地质勘探的划分相一致,划分为:普查、初勘、详勘三个阶段,对某些矿床,把详勘又划分为详查与精查两个阶段。
三、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表1-1所列调查阶段是针对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大型供水工程项目而规定的,对某个具体工程项目要划分为几个勘查阶段,应当根据当地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项目规模、重要性,及已有水文地质研究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如:(1)已有1﹕20万或1﹕10万比例尺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可不进行前期论证,直接进行初步勘查。
(2)无不同水源地比较,初勘与详勘合为一个阶段。
(3)需水量较小的供水项目,当水文地质条件又不复杂时,只需打2-3个钻孔即可满足要求时,可将勘探与开采相结合(探采结合),直接进入开采阶段。
§4 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主要手段一、使用的主要手段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技术方法、工作种类)有六种:另外还有:遥感技术:航、卫片地质–水文地质解释;地下水同位素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1.水文地质测绘(填图)是认识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第一步,也是全部水文地质工作的基础。
按一定精度(比例尺)要求,对地质—水文地质现象进行野外观察、测量、描述,并将它们绘制成图件,总结出水文地质规律。
也就是在搞清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地下水的形成条件、赋存状态与运动规律进行研究。
2.水文地质勘探使用一定的工程手段对地下水进行勘查。
其中最主要的是钻探,其次是物探。
3.水文地质野外试验为了取得水文地质参数或解决水文地质问题需进行水文地质试验(水量),包括:(1) 抽水试验(矿区:放水试验);(2) 注水或渗水试验(水电工程:压水试验);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包括(3) 连通试验;(4) 弥散试验;(5) 流速、流向测定试验等。
4.地下水动态观测包括水位、水量、水质、水温等进行长期观测,以便对地下水的形成和变化规律、水质、水量、水位等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预测。
5.室内分析、测定、模拟实验地下水的水质,岩石的水理、力学性质,岩石的破坏及溶蚀机理,含水层的颗粒成分等需要通过实验、室内分析测定。
6.水文地质物探物探包括:(1)电法;(2)地震等。
单独开课讲授物探与水文地质测绘和钻探相配合,可以查明许多地质、水文问题,节约工作量。
7.遥感技术它是根据电磁波理论,用装置在飞机和人造卫星等各种飞行器上的专门仪器,接收地面上各种地质体发射或反射的各种波谱信息,从而解释判定出被测地区的地貌、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并可绘制成各种图件。
优点:提高质量、加快进度、减少测绘和勘探工作量、减轻体力劳动等。
在自然条件复杂,交通困难的地区更显示出其优越性。
二、调查的类型和阶段不同,使用的调查手段也不同调查的类型和阶段不同,要求的成果精度不同,采用的比例尺、调查手段和安排的工作量也不相同。
1.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水文地质普查––––为地区总的经济建设规划提供水文地质资料而进行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地区(区域)总的经济建设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比例尺:1﹕50万~1﹕10万水文地质测绘。
(中小)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水文地质测绘为主,配合少量的勘探和试验工作。
任务:概略地查明区域地下水的形成、分布、富集规律,为国民经济远景规划和水文地质勘探设计提供依据。
具体要求:初步查明主要含水层的埋藏、分布特征,地下水形成条件,地下水类型,地下水水质,补给与排泄条件,运动规律,并概括地对区域地下水水量和开发远景作为评价。
2.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勘探––––在水文地质普查后所选定的局部地段上,为某项生产(工程)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所进行的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目的:为某项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1)水文地质初步勘探目的:是在已有区域资料基础上,为完成某一具体任务而进行的。
比例尺:1﹕10万~1﹕5万大中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绘。
(大中)调查手段(工作种类):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勘探、水文地质试验、地下水长期观测。
任务:较确切地查明调查区地质构造、地下水形成条件、赋存特征,预测水量、水位的变化,提出合理开发(或疏干)措施,为供(或排)水项目初步设计或布置详细勘探工作提供依据。
(2)水文地质详细勘探目的:通常是在初勘圈定的地段上进行详勘,为技术(或施工)设计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比例尺:工作精度要求高,1﹕2.5万~1﹕1万或者更大比例尺的水文地质调查。
(大)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勘探及试验为主,一年以上时间的地下水动态观测,以及室内实验研究。
任务:精确地查明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精确的水量、水位预测,对水质、供、排水条件,作出全面深入的评价。
当调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初勘阶段的成果即可满足生产要求时,则不需进行详勘;但当调查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过于复杂,经详勘而某些问题仍未解决,或某些大型供、排水工程在施工或生产中发生新的问题时,需要投入水文地质工作时,称为专题性的水文地质勘探(或开采阶段的勘察)。
§5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程序和调查工作设计书的编写要求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1)接受调查任务。
调查任务分为纵向任务(上级下达的)和横向任务(地方委托的)。
纵向任务既可以是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计划任务,也可以是生产单位立项经上级主管批准后下达的计划内任务。
如为横向任务,则需和任务委托单位(一般称甲方)签定委托任务合同后,方算正式确定调查任务。
(2)编制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设计书(即勘查工作计划)。
在设计书编写前,应进行已有地质、水文地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收集工作;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区的现场踏勘,以了解调查区的自然和工作条件,使编写的设计书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3)开展野外调查工作。
(4)编写调查工作成果。
(5)按规定程序组织调查成果的验收和鉴定工作。
二、调查工作设计书的编写要求调查工作设计书是布置和进行各项调查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整个调查任务能否在规定时间和已定经费内高质量完成的关键,也是生产单位负责人首先应做好的工作。
纵向任务及重大横向任务的设计书,需经专家评审通过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设计书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论述部分:对调查区已有研究工作的评述和调查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内容包括:(1)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调查区位置、面积及交通条件,调查阶段和调查工作起止时间;(2)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3)已有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和存在问题;(4)调查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概述。
第二部分:调查工作设计部分:(1)各项调查工作设计应包括计划使用的调查手段,各项调查工作布置方案,工作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调查工作量及每项工作的主要技术要求。
布置调查工作时,既要满足有关规范对工作量定额及工作精度的要求,又要考虑保证完成关键任务(如供水中的水资源评价),防止平均使用勘查工程量。
(2)物资设备计划、人员组织分工、经费预算及施工进度计划等。
(3)预期调查工作成果。
思考题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类:、、。
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4.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6.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7.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8.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工作种类)有六种:、、、、和。
9.水文地质勘探包括、和,其中最主要的是,其次是。
10.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等。
1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等。
12.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为主,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13.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为:、、、。
14.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和为主,以及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1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16.水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7.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18.DD 2004—0119.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技术要求20.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1∶250000 Regional Hydrogeologic Survey21.摘要: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1∶250000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以及调查内容、技术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资料整理、图件编制、报告编写与提交成果的要求及方法。